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
中考文言文之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中考语文总复习版)
文言虚词一、之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 hán 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 hǎn 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 hǎn 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 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 hēn 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归纳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___:(1) 形容词,指安定、安逸。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 形容词,指安稳、稳定。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 疑问代词,表示“怎么”。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 动词,指养育。
例如:衣食所安,不敢专横,必须分给人。
2.把:动词,指拿、持。
例如:把酒话桑麻。
3.比:(1) 动词,指挨着、对着。
例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指比作。
例如:每自比于___、___。
(3) 动词,指相比。
例如:___比于___。
4.兵:(1) 名词,指士兵、军队。
例如:可汗大点兵。
(2)名词,指兵器、武器。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 名词,指古代护城河。
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名词,指水池。
例如:《墨池记》。
6.出:(1) 动词,指出现、露出。
例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 动词,指出去、出来。
例如:不再出现。
(3) 动词,指拿出。
例如:皆出酒食。
(4) 动词,指产生。
例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名词,指地方。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名词,指时候、时间。
例如:乡书何处达?(3) 动词,指处于。
例如:处江湖之远。
8.次:(1) 名词,指层次。
例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 动词,指编排。
例如:___、___皆次当行。
(3) 动词,指驻扎、停留。
例如:又间令___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 动词,指跟从、跟随。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动词,指依从。
例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___,从民欲也。
(3) 形容词,指从前的、以前的。
例如:来自楚国的游客。
(4)形容词,指从容。
10.道:(1) 动词,指说。
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名词,指道路。
例如:古道西风瘦马。
(3) 名词,指道德。
例如:伐无道,诛暴秦。
(4) 名词,指规则、正确的方法。
例如:以谘诹善道。
(5) 名词,指学问。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17个重点虚词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17个重点虚词文言文是不是让大家很是头疼呢?文言文题型中,翻译很重要。
所以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的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文言文180个实词+17个重点虚词。
想要获取电子打印版请拉到文末查看。
01180个必背文言实词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 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①编次。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怎么。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养。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
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
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
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 2)兵器、武器。
’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
如:墨池记。
6.出:(1)动词,出现、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
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
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
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编次、编排。
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
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如: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道路。
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
如: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
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
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1.得:(1)动词,得到。
如:既出,得其船。
(2)动词,达到。
(3)动词,能够,可以。
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4)通“德”,动词,感激。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必能裨补阙漏”中“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义:等待死亡。
-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今义:常常。
-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今义:感谢。
-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品质恶劣。
-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深切地憎恨。
3. 一词多义。
-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做、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
-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词类活用。
-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二、虚词。
1. 之。
- 【助词,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同样为补充例句)。
- 【代词,代指人、事、物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中考文言文145个实词和6个虚词详解
145个文言文实词详解01、比:①并列,靠近②及,等到(……的时候)0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03、兵:①兵器,武器②军队③战争04、病:①生病②毛病③辱,耻辱05、乘:坐、架(车)06、持:①拿着,握着②掌握③保持④一只手从下托扶⑤控制,挟制⑥对立,对峙0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②听从,顺从③采取某一种办法④自,由08、达:①通②豁达,心怀宽阔③表达,传达④得志,显贵⑤通行的,共同的09、当:①在(某时,某处)②应当,应该③将要,就要④占着,挡着,阻挡⑤对着,面对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②道理,规律③道义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②指示代词,这,那③近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②区域,地方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②又,另,还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②姑且,暂且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②拜访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观赏)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②归还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②次,回,遍③过去,过后④过失,过错⑤犯过失,犯错⑥过分,过于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②盟会,宴会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②等到……时③比得上④以及,和,与31、极:①尽头,极点,穷尽②到极点(直达)③很,非常32、计:①计算,计量②盘算,谋划,商议③计谋,诡计,策略33、济:有利,有益34、假:①假装,与“真”相对②借35、间:①中间②期间③间或,偶尔④夹杂,参与36、简:①挑选②选拔37、见:①看见,看到②拜见,谒见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38、竭:尽,完(耗尽,消失)(全部用上)39、尽:①完,没有了(吃光)②全部,都(毫无保留)40、进:①前进,与“退”相对②到朝廷,出来做官③进献,奉献41、居:①停留②居住,安居③处在,处于(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42、举:①举起,抬起②选拔,推荐43、具:①具备,具有②器具,用具③通“俱”,全部,详细地44、俱:①一起,在一起②全,都45、聚:集合,征集46、遽:①立即②就,竟47、决:①决断,判定②解决48、绝:①断②与世隔绝的③极,非常④停止,消失49、类:①类推,类比②类似,像50、临:①靠近②来到③面对,对着④正当,将要,就要51、虑:①考虑,打算②思虑,思想,心思③担心,顾虑52、论:①说②议论,谈论③评定,判定53、漫:随意,随便54、明:①明亮,光明(透亮)(普照,明媚)②清楚,明白,明确③英明④次,下一个55、名:①名字,名称②命名,给……取名③名声,名望④有名,出名⑤说出,指出56、命:①命令,号令②任命,委派③教导,告诫④生命,性命⑤规律,法则57、难:①不容易,困难②灾难③反驳,驳诘,诘问58、平:①平坦②填平,铲平③平常,往常④公平,公正59、戚:①悲伤,忧愁②亲属(指族外)60、强:①强悍,强大②竭力,尽力(勉强,硬要)③有余,略多61、窃:偷取62、请:①请求,请你(允许)我做(某事)②请求,请你做某事63、穷:①生活困难②穷尽,完结(走到尽头,走完)③极64、求:①寻找,寻求②探求,探索,追求,谋求,奢求③索取,要求,需求④乞求,请求65、取:①拿②索取(要回)③获得,讨取(招致)(开辟)④选取,采用66、去:离开②失去,损失(花掉)③去除,除掉④距,距离67、全:①完整,整个②保全68、任:①责任,职责②委任,任用③处理69、入:进入,与“出”相对(深入)(跳入)(注入)(进宫廷)(进入朝廷,在国内)70、若:①香草名,杜若。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课件(79张PPT)
1
实词命题规律
直接解释实词的意思 通过句子翻译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辨析近义词或反义词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寓言哲理类
3
《送东阳马生序》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 媵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逆旅:客舍,旅店。 容臭:指香囊。 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缊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9
《马 说》
骈:两马并驾 策:打马的鞭子 尽:竭尽
才能 鸣:鸣叫 执:拿着 知:识别,了解
食马者:“食”.通“饲” 道:方法 材:“材”通“才”,
通:通晓 临:靠近
10
《惠子相梁》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醴:甘甜 于是:在这时。
19
《五柳先生传》
(1)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 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2)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3)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造:去、到。 (5)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6)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
结,缝补。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佐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过:犯错 士:狱官 市:市场 任:责任 作:奋发
14
写人散文类
15
《陈太丘与友期》
(1)非:不是。 (2)委:丢下,舍弃。 (3)已去:已经 离开。 (4)曰:说。 (5)则:就是。 (6)惭:感到惭愧。 (7)引:拉。 (8)顾:回头看。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一、实词。
1. 通假字。
- 识别方法:当一个字在句子中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可能是通假字。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来判断其通假的字。
2. 古今异义。
-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江河。
3. 一词多义。
- 以:- 之:4. 词类活用。
二、虚词。
1. 之。
- 作助词:- 作代词:2. 而。
3. 其。
- 代词:- 语气词:4. 以。
- 介词:- 连词: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2. 省略句。
3. 倒装句。
-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四、文言文翻译技巧。
1. 留。
2. 删。
3. 换。
- 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如“虽”换成“虽然”,“吾”换成“我”等。
4. 补。
5. 调。
五、重点篇目重点内容。
- 主要思想: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仁”“礼”“义”等道德观念。
- 重点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了学习方法、交友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想。
- 思想内容:孟子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
- 背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 内容: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对后主的劝诫,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提出了治国的建议。
- 主题: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重点描写:对桃花源中环境、人物生活的描写,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描写内容:按季节描写了三峡的山高、水急、景色秀丽等特点。
如夏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水势浩大;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了清幽的景色。
- 主题: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课件
《出师表》
➢ (10)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 (11)许:答应,许诺。 ➢ (12)驱驰:指奔走效力。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 (13)效:实现。 ➢ (14)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
(长)草苗。 (15)奖率:激励带领,嘉奖统帅。 (16)庶:希望。竭:竭尽。 ➢ (17)驽(nú)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钝,刀刃不 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孙权劝学》
(1)卿qīng:你,古代君王对臣下; (2)当涂:当权。 (3)辞:推辞。 (4)过:到。 (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6)非复:不再是。 (7)更:重新。 (8)孤:我,古时君王的自称。
《孙权劝学》
(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10)经,指儒家经典。 (11)博士:当时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涉猎shè: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13)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
(17)败绩:大败。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去。 (19)遂:就 (20)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写景散文类
《咏 雪》
➢ 内集:家庭集会 ➢ 讲论文义:讲授诗文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差可拟:才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
相比。 ➢ 骤:迅速。
《桃花源记》
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14)信:通“伸”,伸张。 (15)遂:就。 (16)倾颓:崩溃、衰败。
《隆中对》
(17)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 (18)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19)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20)信然:确实这样。 (21)屯:驻军防守。 (22)器:重视、重视。 (23)谓……曰:对……说。 (24)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25)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系列归类复习
中考文言实词、虚词分类复习东至县洋湖中学周群英整理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一:文字通假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论语〉十则》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论语〉十则》3、是知也。
知通智,智慧。
《〈论语〉十则》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回避。
《鱼我所欲也》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鱼我所欲也》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
《鱼我所欲也》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鱼我所欲也》8、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鱼我所欲也》9、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孟子〉二章》10、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孟子〉二章》11、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
《〈孟子〉二章》1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孟子〉二章》1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
《曹刿论战》14、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出师表》15、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16、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1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露。
《马说》18、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本领。
《马说》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马说》20、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疑问。
《马说》2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马说》22、百废具兴。
具通俱,都。
《岳阳楼记》23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托咐。
《岳阳楼记》24、通假字: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
《爱莲说》25、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送东阳马生序》2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隆中对》27、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表时间。
《隆中对》28、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文言文复习系列之二:古今异义1、朋: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一般的朋友。
《论语》2、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
(1)卿qīng:你,古代君王对臣下; (2)当涂:当权。 (3)辞:推辞。 (4)过:到。 (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6)非复:不再是。 (7)更:重新。 (8)孤:我,古时君王的自称。
《孙权劝学》
(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10)经,指儒家经典。 (11)博士:当时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涉猎shè: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13)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
《出师表》
➢ (10)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 (11)许:答应,许诺。 ➢ (12)驱驰:指奔走效力。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 (13)效:实现。 ➢ (14)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
(长)草苗。 (15)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16)庶:希望。竭:竭尽。 ➢ (17)驽(nú)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钝,刀刃不 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1)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 雇佣。
(2)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 动词,去、往。
(3)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 快。
(4)若:代词,你,指陈胜。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 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14)信:通“伸”,伸张。 (15)遂:就。 (16)倾颓:崩溃、衰败。
《隆中对》
(17)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 (18)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19)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20)信然:确实这样。 (21)屯:驻军防守。 (22)器:器重、重视。 (23)谓……曰:对……说。 (24)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25)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马 说》
骈:两马并驾 策:打马的鞭子 尽:竭尽
才能 鸣:鸣叫 执:拿着 知:识别,了解
食马者:“食”.通“饲” 道:方法 材:“材”通“才”,
通:通晓 临:靠近
《惠子相梁》
或:有的人。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醴:甘甜 于是:在这时。
《隆中对》
(1)躬:亲自。 (2)陇亩:田地。 (3)好:喜欢。 (4)每:常常。 (5)时:当时。 (6)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7)友善:友好。 口:认为。 (8)凡:总共。
《隆中对》
(9)乃见:才见到。 (10)因:于是。 (11)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12)汉室:指汉朝。 (13)度德量力:衡量(自己 的)德行(能否服人)
(17)败绩:大败。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去。 (19)遂:就 (20)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写景散文类
《咏 雪》
➢ 内集:家庭聚会 ➢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差可拟:才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
相比。 ➢ 骤:迅速。
《桃花源记》
中考重要文言实、虚词整理
实词命题规律
直接解释实词的意思 通过句子翻译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辨析近义词或反义词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
寓言哲理类
《送东阳马生序》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皲裂:皮肤受冻开裂。 媵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逆旅:客舍,旅店。 容臭:指香囊。 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缊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出师表》
➢ (1)布衣:平民。 (2)躬:亲自,耕:耕种。
➢ (3)苟:姑且。 ➢ (4)全:保全。
(5)闻达:显达扬名。 ➢ (6)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 浅。与今义不同。 (7)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 (8)枉屈:枉驾屈就。 ➢ (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 顾,看,拜见。
➢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 缤纷:繁多的样子。 ➢ 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 俨然:整齐的样子。 ➢ 属:类。 ➢ 阡陌变通:田间小路交错相同。阡陌,田间小路。 ➢ 想闻:可以互相听到。
《唐雎不辱使命》
(1)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2)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
称布衣。 (3)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
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4)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5)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 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五柳先生传》
(1)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 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2)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3)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造:去、到。 (5)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6)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
结,缝补。
,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 (37)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 (38)甚:很、非常。 ➢ (3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 (40)过,过错。 ➢ (41)受:同“授”。给予,付予。 ➢ (42)谤讥,这里指指责、议论。(并没有贬义) ➢ (43)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 (44)于,在。 ➢ (45)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 (46)闻,使……听到。 ➢ (47)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
《五柳先生传》
(7)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 嫖):舀水的葫芦。
(8)晏如:安然自得。 (9)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
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 (10)戚戚:忧虑的样子。 (11)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12)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
先生。
《陈涉世家》
《陋室铭》
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
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爱莲说》
染:沾染(污秽)。 濯:洗涤。 涟:微波。 妖:美丽而不庄重。 直:挺直。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伤仲永》
异:对……感到奇 自是:从此 立就:立刻完成 稍稍:渐渐地 或:有的人 扳:通“攀”,牵,引 环谒:四处拜访
《塞翁失马》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居:经过。 将:带领。 何遽:怎么说,表示反问。 引弦:拉开弓弦。 故:缘故。 保:保全。
《狼》
归:回家 缀:紧跟 止:停 窘:危急 弛:卸下 瞑:闭上 意:神情 洞:打洞
战胜了敌国。 ➢ (56)市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公 输》
➢ (1)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 ➢ (2)再:两次。
(3)请说之: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 ➢ (4)请:请允许我。 ➢ (5)说:解说。 ➢ (6)之:代词,代墨子下面要说的话。
(7)为:做,造。
《曹刿论战》
➢ (1)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驰:驱车_(追赶)。 (3)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4)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 横木 (5)既克:已经战胜。 (6)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 (7)靡(mǐ):倒下. (8)弗:不。 (9)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出师表》
➢ (18)攘(rǎng)除:排除,铲除。 ➢ (19)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此指曹魏政权。 ➢ (20)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1)斟酌:商讨,考虑。 ➢ (22)损益:增减,兴办。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昳(yì)丽:光彩美丽。 ➢ (2)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 ➢ (3)朝:早晨。 ➢ (4)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 (5)窥(kuī)镜:照镜子。 ➢ (6)孰:谁。 ➢ (7)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 (8)君美甚:您美极了。 ➢ (9)及:赶得上,比得上。 ➢ (10)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 (11)复:又。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2)旦日:明日,第二天。 ➢ (13)若:如。 ➢ (14)明日:又过了一天。 ➢ (15)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
。 ➢ (16)之,指城北徐公。 ➢ (17)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 (18)弗如:不如。 ➢ (19)私:动词,偏爱 ➢ (20)畏:害怕
➢ (10)加:超过。这里有虚夸,以少报多的意思
《曹刿论战》
➢ (11)察:明察,弄清楚。 (12)情:诚心,实情.这里指对各种诉讼案件处理得合情 合理 (13)忠之属也:这是为民尽心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 好本分的事。 (1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 打一仗,
➢ (15)可:可以; ➢ (16)以:凭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3)欲:想要 ➢ (24)暮寝而思之:晚上躺在床上并且思考这件
事情。暮,夜晚。寝,躺在床上。 ➢ (25)美,认为……美。 。 ➢ (26)见:拜见。威王:即齐威王。 ➢ (27)诚:确实。知:知道。 ➢ (28)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