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责任、作用与任务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显示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较高地位

语文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1990年版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做过准确的表述:“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还说:“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揭示了语文学科具有的三点基本属性:①基础性。语文是所有其它学科、其它种类学习的基础,属奠基工程。②工具性。语文知识与能力是继续深造,以至进行发明创造的工具。

③思想性。犹如内容与形式不能分离一样,语文的思想性是其固有的内涵。

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较高地位。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语文学科教程最长,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共十二年;学时最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中学语文课“六·三”学制为2302学时,“五·四”学制为2336学时;考试出现率最高,中小学各级升学考试,包括高考的按类别分组考试以及成人高考,各类招工招干考试,语文都是必考科目。

二、语文教学的目标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中小学教育总目标中的子目标,这个目标与其它各学科目标结合,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学语文培养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三方面:①德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觉悟。②智育,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③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基础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对培养高素质人才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语文学科责任的特殊性在于培养目标的多维性,它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像政治课那么单纯集中;它要进行审美教育,又不能像音乐美术课那么直接明确。而这两项任务又是它必须兼顾的,这就是它的特殊责任。语文学科通过生动形象的文章教学告诉学生什么叫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教育学生怎样处事怎样做人,怎样规范、美化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怎样创造美、发现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们所处的沸腾火热的时代,并立志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及人类的和平解放贡献毕生精力以至生命。针对语文学科肩负的特殊责任,国家教委曾于1990年下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语文等学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语文学科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内容是生动活泼而又丰富多彩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规定为四部分:①课文。②能力训练。③基础知识。④课外活动。这四部分内容对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文学名作的主要内容,提高文化修养、文学造诣,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现实服务,可以得到关于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可以学习生动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可以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丰富、祖国文学宝库的博大精深,可以接受审美熏陶和感染。通过能力训练可以使学生善于分析领会各类文章及别人讲话的内容含义,从中捕捉到主要信息,可以使学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可以使学生系统认识汉语的特点规律,掌握汉语这门工具,掌握各种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的大舞台就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可以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和未来从事中文学习、研究的专门人才。

四、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艰巨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健康良好、令人鼓舞的。但是也还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是:

1.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较高地位被削弱。有的人认为语文既然是基础、是工具,就可以不受国家教学计划的限制,随便增加课时,加重师生负担,挤占其它学科课时。有的语文课充斥着紧琐的分析、无用的讲解,耗时很多,学生得到的实惠却寥寥。有的课下加班加点,利用学生休息时间补课,有的把应该是课内完成的任务挪到课外用家教形式完成。有的初三、高三过早结束新课,把应该六个学期学完的六册教材硬压缩到五个或五个多一点的学期完成,然后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所谓的总复习。这些现象的存在使不少学生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他们对语文课的死板、乏味、千篇一律感到厌烦。虽然学生也可以认识语文学习对其一生,对其各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中就是鼓不起学习语文的劲头,造成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多时低效。

2.随意降低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没能很好地担负起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语文教学目标本来是多维立体的,但是在有些人的实践中却简化成单一平面的。他们无视我们正面对着21世纪这个事实,只着眼于眼前的应试、应招,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注意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思想教育、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等。学习课文时有的只注重形式,不重视内容,写作手法讲得头头是道,思想内容却几句带过;有的在有人听课时,不得不贴贴标签或外加一勺,显得生硬、牵强,起不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把一篇完整严谨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个别教师还利用语文课堂借题发挥,过分宣传社会的阴暗面。凡此种种,说明我们在担负素质教育赋予语文学科的特殊责任时还很不自觉,很不得力。

3.非法缩减语文教学内容,不能有力地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注重应试效应,追求考试的分数、升学的人数,因此只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感兴趣,不能完全落实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重应试,轻应用;重读写,轻听说;重记叙文、议论文,轻说明文、应用文。教学过程中重讲授,轻训练,时间安排上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使用材料上,重课外练习题,轻课本。使语文教学越教越死,路子越走越窄。

教学改革是解决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唯一出路,是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种改革不是权宜之计,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不过在一个时期内有所侧重罢了。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本身时代性较强,不可能是死板的、固定的,而必须不断发展、更新。

语文教学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当前迫切需要做的,我以为有如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改小语文为大语文,变封闭的小课堂为开放的大课堂。认真而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引进时代的活水使语文教学的“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增进兴趣,提高修养,接受锻炼。

2.转变教学观念,改费时低效为轻负高质。素质教育不是降低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而是要求更高、更全了。素质教育也不是与考试、升学相悖的,而是要求考试好的、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高分高能。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需要充分利用课本的“例子”作用,向教材要质量;需要毕业年级按教学计划适时结束新课,向正常教学进度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在各个学期、学年、学段都达到大纲要求。

3.提高思想认识,改考啥教啥为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整体素质。语文教师要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高屋建瓴地驾驭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的实际应用,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还要让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内容像春雨一样随着语言训练的春风,“潜入”学生心田,做到自然贴切,“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不但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高强,而且人格健全,品质高尚,能够胜任愉快地承担未来社会的工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