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定义1. 设备维护保养: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系列工作。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指根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时间表和内容。
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指对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的文件或记录表。
四、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流程1.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内容、负责人等信息。
2. 设备维护保养任务分配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将维护保养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维护保养人员。
分配时应考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负荷。
3. 设备维护保养执行维护保养人员按照计划执行设备维护保养任务,包括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部件等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4.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的关键信息,包括维护保养日期、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人员等。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
5. 设备维护保养评估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效果、维护保养人员的工作质量等。
评估结果可用于调整维护保养计划和改进工作方法。
五、设备维护保养要求1.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2. 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3. 定期润滑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定期调整设备的参数,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
5.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6. 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责任1. 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应按照规范执行设备维护保养任务,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5篇)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一、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设备部应编制岗位任务指导书。
二、设备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方可持证独立操作。
三、设备使用和维护必须实行包机制,要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四、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
“四懂”即: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懂原理。
“三会”即: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五、设备操作人员具体应做好下列工作:(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
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保证不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设备。
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定时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岗位巡回检查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等。
(2)、认真执行设备润滑制度,搞好设备润滑,坚持做到“五定”、“三过滤”,并做好记录。
(3)、及时做好设备的切换工作。
对备用设备每天定时盘车____度,做到随时可以开动投用。
做好防冻、清洁和防腐工作,对本岗封存、闲置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4)、保持本岗位及分担区的设备、管道、仪表盘的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
加强对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降低装置泄漏率,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5)、操作人员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或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
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从而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发生,保障企业生产和业务的正常进行。
以下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和要点:1. 设备使用规定:- 确定设备使用的权限范围和使用者的职责;- 确定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 禁止非授权人员使用设备;- 禁止非法操作和滥用设备。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维护保养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目标、职责和流程,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目标1.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2.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 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保障设备维修保养的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三、职责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和保养工作。
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
4. 管理层负责监督和评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执行情况。
四、流程1.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制定1.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负荷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1.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巡检频次、保养内容、保养方法、保养时间等。
1.3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
2. 设备巡检2.1 设备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巡检。
2.2 巡检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工作状态、润滑情况、传动部件等。
2.3 巡检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设备维修保养部门。
3. 设备保养3.1 设备操作人员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
3.2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
3.3 保养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设备维修保养部门。
4. 设备维修4.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
4.2 维修工作包括故障排除、更换零部件、调整设备等。
4.3 维修过程中如需停机维修,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制定停机计划。
5. 设备维修记录和分析5.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维修时间、维修费用等。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益。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等。
三、责任与义务1.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巡检、保养、维修和更换。
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及时向设备部门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和保养,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四、设备维护保养流程1. 巡检设备部门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包括外观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零部件检查等。
巡检结果记录在设备巡检表中,并及时处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
2. 保养设备部门根据设备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工作。
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
保养工作记录在设备保养表中,并在保养后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
3. 维修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发生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部门。
设备部门根据故障情况进行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
维修工作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表中,并在维修后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
4. 更换设备部门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维修记录,制定设备更换计划。
更换工作包括设备的报废、更新等。
更换工作记录在设备更换记录表中。
五、设备维护保养记录1. 设备巡检表设备巡检表记录设备巡检的日期、巡检内容、巡检人员等信息。
巡检表应及时填写,巡检结果应及时处理。
2. 设备保养表设备保养表记录设备保养的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保养表应及时填写,保养后应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
3. 设备维修记录表设备维修记录表记录设备维修的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维修记录表应及时填写,维修后应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
4. 设备更换记录表设备更换记录表记录设备更换的日期、更换原因、更换人员等信息。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标题: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规范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规范性、定期检查、故障处理、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规范性1.1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1.2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对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维护保养档案,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保养记录等信息,便于管理和查询。
1.3 培训维护人员:定期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维护保养技能和意识,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定期检查2.1 制定定期检查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定期检查计划,确保设备能够按时得到检查和维护。
2.2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生产停滞。
2.3 记录检查结果:对每次定期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便于追溯和分析。
三、故障处理3.1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制定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明确故障报告、排查、修复和验收等环节,确保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3.2 及时排查故障原因: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故障反复发生。
3.3 完善故障记录:对每次故障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故障原因、处理方法和效果等,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管理。
四、备件管理4.1 建立备件库存制度:建立备件库存清单,包括备件的种类、数量和存放位置等信息,确保备件能够及时供应。
4.2 定期盘点备件:定期对备件进行盘点,确保备件库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备件不足而影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4.3 合理使用备件:对备件的使用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13篇)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13篇)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13篇)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选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第1章总则第1条为了规范各设施、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操作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所辖物业范围内的配电系统设备、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进行管理。
第2章设备的采购管理第3条本公司工程管理部应协助开发商、承建商选择各机电设备、给排水设备和消防设备。
第4条工程管理部需每年对设备供应商进行一次评价并做好记录。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供应商,不予续签合同。
第5条当发生严重投诉或事故时,物业公司须组织人员对设备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
第3章设备的分类管理第6条根据设备对业户服务的重要性,本公司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级(风机类、泵类、机组类均含相应的电机、电气控制柜)。
第7条Ⅰ级设备包括电梯、发电机、生活水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低压配电柜、火灾中央报警控制柜、消防联动柜、冷水机组、BA中央管理计算机等。
第8条Ⅱ级设备包括正压风机、空气处理器、冷却塔、公用天线系统、对讲报警系统、防盗监视系统、气体自动灭火设施、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交通道闸、车场自动收费装置、泳池水处理装置、DDC现场控制器等。
第9条Ⅲ级设备为除Ⅰ、Ⅱ级以外的所有设备,包括区域火灾报警控制箱、小型控制箱(配电箱)、排风机、风机盘管、集中抄表装置、维修机具以及办公室、食堂、清洁、保安通信设备等。
第10条本公司所有物业设备采用计划预修制与状态维修、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11条对于符合磨损规律的Ⅰ、Ⅱ级设备(电梯、水泵、正压风机、电动机、柴油发电机、冷水机组、道闸等),定期进行小修、中修和大修。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5篇)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公司内生产设备设施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在用设备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需要对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消防设施进行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及其附带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过程管理。
3、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危化〔____〕____号)安全生产控制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失效四大要素。
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是为保证生产设备设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在做好设备设施管理的同时也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
安全设施包括通用安全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消防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三类。
3.1预防事故设施(1)检测、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报警装置,用于安全检查结合安全数据分析等检测设备、仪器。
(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闭锁设施,电气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3)防爆设施: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
(4)作业现场防护设施:作业现场防辐射、防静电、防噪音、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5)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3.2控制事故设施(1)泄压和止逆设施: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
(2)紧急处理设施: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放等设施。
3.3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1)防止火灾蔓延设施: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等。
(2)灭火设施:水喷淋、惰性气体、蒸汽、泡沫释放等灭火设施。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维护保养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制定一套科学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的内容。
正文内容:1. 设备维护计划1.1 制定维护计划-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 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方法等。
- 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维护的优先级。
1.2 定期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传动部分、电气部分等。
- 记录检查结果,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3 预防性维护-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 定期更换易损件,进行润滑保养等。
- 预防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设备保养标准2.1 清洁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和整洁。
- 清洁设备可以防止积尘、杂质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2.2 润滑保养- 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保养。
- 使用适当的润滑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减少摩擦损耗。
2.3 调试保养- 在设备安装或更换部件后,进行调试保养。
- 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避免因安装不当或部件松动而导致的故障。
3. 设备故障处理3.1 故障记录- 对设备故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处理过程等。
- 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2 故障排除- 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记录,进行故障排除。
- 采取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解决设备故障。
3.3 故障分析-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 针对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措施,避免故障再次发生。
4. 设备维修管理4.1 维修计划- 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时间和维修人员等。
- 根据设备的维修需求,合理安排维修计划。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5篇)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一)目的对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是设备运行期间的维护和管理重要内容。
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岗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对运行中的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常和故障。
(二)适用范围公司生产线所有运行设备(三)设备完好的标准1.设备运转正常。
2.零部件齐全、完好、磨损及腐蚀不超过规定标准。
3.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正常。
4.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5.无超温、超压、超速、超电流等现象出现。
6.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7.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
8.设备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
9.技术资料齐全。
(四)检查组织形式1.设备保全处每月组织一次公司设备检查活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限期设备使用部门整改,各部门设备分管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与设备检查活动,公司设备分管领导不定期参加设备检查工作并给予指导。
2.各相关专业部门(保全处、供应处、行政人事处、生产技术处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各设备使用部门对相关专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否规范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系统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每台设备专业检查的内容与周期。
4.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公司主机设备技术状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鉴定,必要时利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它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新措施和方案,并要有详细的监测记录,每月不少于两次。
5.各使用部门应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岗位人员,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搞好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
(六)使用部门三级点检制通过分厂→工段→班组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设备的检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加强。
____分厂级检查1.1各二级部门设备分管领导主持,二级部门设备修理部门组织,各工段设备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每月组织对所属范围的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维护保养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流程、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故障排除和设备性能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一、设备保养计划制定:1.1 确定设备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的建议,制定合理的设备保养周期,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大修保养。
1.2 制定保养计划:根据设备保养周期,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内容、保养方法、保养人员和保养时间等,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考虑。
1.3 调整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维护保养效果,及时调整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连续性。
二、设备保养流程:2.1 设备检查:在保养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查和性能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设备清洁: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清洁,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
2.3 设备润滑: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润滑,包括轴承、齿轮和链条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减少磨损。
三、设备保养记录:3.1 记录保养内容:对每次设备保养的具体内容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项目和保养人员等,以备后续参考。
3.2 记录保养情况:对设备保养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故障发生、维修情况和替换零部件等,为后续故障排除提供依据。
3.3 记录保养效果:对设备保养后的性能和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和故障发生率等,评估保养效果。
四、设备故障排除:4.1 故障诊断: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诊断,找出故障原因和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2 故障修复: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包括更换零部件、修复设备和调整设备参数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3 故障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减少故障的发生。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设备维护保养是企业生产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规范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保养的必要性、管理流程、关键要点、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一、设备维护保养的必要性1.1 提高设备可靠性: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及时进行修复,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
1.2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保养可以清洁设备、更换磨损部件,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维护保养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流程2.1 制定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责任人等。
2.2 实施维护保养工作: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更换磨损部件等。
2.3 记录和分析维护保养数据:及时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的数据,包括维护保养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等,进行数据分析,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设备维护保养的关键要点3.1 定期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可以去除灰尘、油污等杂质,保持设备表面的光洁度,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2 定期润滑设备:根据设备的润滑要求,定期给设备加注润滑油,保证设备各部件的正常运转,减少磨损。
3.3 定期更换磨损部件: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磨损情况,定期更换磨损部件,避免因磨损导致的设备故障。
四、设备维护保养常见问题4.1 维护保养计划不合理:维护保养计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维护保养工作无规可循,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4.2 维护保养不到位:维护保养工作不按计划进行,存在疏漏和遗忘,导致设备故障频发。
4.3 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维护保养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依据。
五、设备维护保养的改进措施5.1 优化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优化维护保养计划,合理安排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护和修理、保养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设备资产的完好,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和保养流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连续稳定的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全部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设备运行管理3.1 使用授权1.全部设备的使用必需经过授权,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擅自操作设备。
2.设备使用授权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设备管理员需确保授权人员具备合适的技能和资质。
3.授权人员应严格依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超出设备规定的范围和限制。
3.2 设备启动和停机1.设备启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含但不限于电源、供气、供液等是否正常。
2.设备停机时,操作人员应依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安全停机操作,及时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
3.3 设备运行监控1.设备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随时通过设备监控系统、仪表等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
3.4 设备故障处理1.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刻依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安全。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派遣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故障排出,并记录故障原因、处理情况和维护和修理结果,并上报相关部门。
3.5 设备巡检1.设备管理员应订立设备巡检计划,并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包含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状态检查、设备润滑、设备密封等。
2.设备巡检记录应认真记录巡检时间、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异常情况等,并及时上报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4.1 维护和修理申请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提交维护和修理申请,包含故障描述、设备型号、故障原因等。
2.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维护和修理申请,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5篇)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
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5、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7、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9、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
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10、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11、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2)是组织或企业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的样板:1. 设备管理责任(1)设备管理责任按照职能部门划分,设备保管人、维修人员、设备使用人员各负其责;(2)设备保管人负责设备的存放、保管和配发;(3)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4)设备使用人员负责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
2. 设备登记与管理(1)设备登记:对新设备进行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厂商、购买时间、价格等详细信息;(2)设备编号:每个设备进行编号管理,用来唯一标识设备,方便查找和管理;(3)设备领用:设备领用应有相应的使用申请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领用;(4)设备归还:设备归还需经过确认手续,设备保管人确认设备的完好性并进行登记。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运行制度1. 设备运行规程:明确设备的启停操作程序,包括设备运行前的检查、设备开机启动、运行中的日常监测等内容。
2. 运行操作规范:制定设备的运行作业规范,包括操作流程、安全要求、操作规定等内容,确保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规范。
二、设备维护制度1. 维护计划制定:制定设备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维护周期、维护项目、维护内容等,合理安排维护任务。
2. 维护人员授权: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维护人员有能力进行设备的维护工作。
3. 维护流程规定:制定设备维护的具体流程,包括维护前的准备工作、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维护后的整理工作等,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 维护记录管理: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的操作记录,便于统计和分析设备的维护情况。
三、设备保养制度1. 保养周期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的保养周期,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大修周期等。
2. 保养项目规范:明确设备的保养项目和保养方法,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等内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保养记录管理:建立设备的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和保养人员的操作记录,便于追踪设备的保养情况和效果。
四、设备故障处理制度1. 故障报修流程:制定设备故障报修的具体流程,包括故障报修的方式、报修接待人员的职责和处理流程等,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2. 故障排查措施:建立故障排查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包括故障的判断和定位、故障原因的分析和解决等,确保故障能够迅速解决。
3. 故障记录管理:建立设备故障的记录,记录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故障现象、处理过程等,方便追踪和分析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制造业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5.3.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5.3.2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5.3.3 完善故障处理流程
建立健全故障处理流程,保证故障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2.2 润滑系统的维护
(1)定期清洗润滑系统,清除油污、杂质。
(2)定期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件,更换磨损、损坏的部件。
(3)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
(4)保持润滑系统清洁,防止润滑油污染。
3.3 润滑设备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3.3.1 故障分析
(1)设备运行异常,如声音、振动等。
(2)润滑油变质、污染。
5.1.5 数据分析
收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5.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以下是生产设备常见的故障及其分析与处理方法:
5.2.1 电机故障
电机故障可能表现为启动困难、运行速度异常、温度过高等。分析与处理方法如下: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排除电源故障;
(2)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故障;
通过以上分析,设备润滑管理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保证设备润滑良好。
第四章 设备清洁与保养
4.1 设备清洁的基本要求
设备清洁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Fra bibliotek要环节,其基本要求如下:
(1)制定设备清洁计划,明确清洁时间、清洁范围及清洁责任人;
(2)清洁工作应遵循“先总后分、先内后外”的原则,保证清洁效果;
(3)清洁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精选5篇) 在⽣活中,很多地⽅都会使⽤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表彰着⼀个社会的秩序。
⼤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编精⼼整理的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5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 第⼀条为保证设备和设施检修的安全、顺利实施,必须做好设备设施检修的作业前准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落实安全措施,以及在检修中的安全要求等各项⼯作,特制订本制度。
第⼆条⽣产部建⽴“⽣产设备设施台帐”,安全管理⼈员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和检、维修情况应及时记录进“设备设施管理档案”中。
第三条维护保养及检维修安排。
(1)时间安排:设备维护保养每个⽉⼀次,⽇常检维修1个季度进⾏⼀次。
(2)停⼯⼤修,由电⼯及⽣产设备⼚家共同编制检修任务计划⽅案或检修任务书报请公司领导批准。
第四条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或弃置不⽤,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即复原。
第五条⽣产不允许并设备、超负荷运⾏和设备“带病”运⾏,⽣产和安全有⽭盾时,服从安全,如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造成事故,要严格追究有关⼈员责任。
第六条检修前,应根据检修任务书的要求,做好检查和准备⼯作。
(1)⽣产部要为检修单位创造安全检修条件,没有办完交接⼿续的检修单位,不得任意拆卸设备、管道。
(2)检修传动设备和传动设备上的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起动复查证明⽆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
(3)设检维修若需要进⾏⾼处作业、临时⽤电作业时,则必须要按照相应规定执⾏《⾼处作业许可证》、《临时⽤电作业许可证》。
(4)对检修使⽤的⼯具、设备应进⾏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并符合检修场所的安全要求。
(5)检查检修现场的消防器材和检修中需⽤的防护器具等准备情况,以及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范文(3篇)

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职工、临时工、外来人员、实习人员等。
3、职责3.1操作人员(1)培训后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运行。
(2)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维护保养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
3.2维修人员(1)定时定点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3)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3车间领导、设备管理人员(1)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4、主要内容4.1设备的使用4.1.1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培训上岗的规定。
a.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原则,由车间提出设备操作人员名单,经生产部同意执行。
b.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专人专机负责,并严格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详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c.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才可上岗工作。
d.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要遵守《设备管理制度》.4.2设备的三级维护保养管理4.2.1三级维护保养的内容:a.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安全生产详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消除各种泄漏现象,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
b.一级维护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
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零件,疏通管路,更换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件。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3篇)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以及设备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三、设备的使用1. 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设置和功能;2. 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必要时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3. 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4. 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5. 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按时进行设备的日常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6. 离岗或长时间停用设备的,应将设备进行关机处理,并及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
四、设备的维护保养1. 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检查电线电缆的接触是否良好、检查设备的传动部件是否松动等;2. 设备的日常保养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确保保养工作的全面和有效;3. 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由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也可以由设备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4.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并将计划公示于事先指定的区域;5. 设备维护保养时应首先保证设备的安全,必要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6. 设备的维护保养应记录维护人员和维护时间,并详细描述维护内容。
五、设备的故障处理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尽快通知设备管理部门,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2.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并记录故障处理的过程和结果;3. 设备的故障处理工作应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维修人员应优先考虑设备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六、设备的报废处理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报废;2. 设备报废前需要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批,并填写相应的报废申请表;3. 报废的设备必须进行登记并标识,不得再进行使用;4. 报废的设备可以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销毁或进行二次利用。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范一、引言设备维护保养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从而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规范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等。
三、维护保养计划1. 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计划应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2. 维护保养计划的执行维护保养计划应及时执行,确保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四、维护保养内容1. 设备外部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外部清洁工作,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控制面板、按钮开关等。
清洁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注意不损坏设备表面。
2. 设备润滑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工作。
润滑剂的选择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并且应注意润滑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 设备部件更换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计划,及时更换设备的磨损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更换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坏。
4. 设备调校和校准对需要进行调校和校准的设备,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
调校和校准过程中应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精度。
五、维护保养记录1. 维护保养记录的建立对每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维护保养日期、维护保养人员、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结果等。
2. 维护保养记录的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应保存在指定的位置,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符合相关法规和企业的要求。
六、设备故障处理1. 故障报修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向维护保养部门报修,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和相关信息。
维护保养部门应及时响应并派人进行故障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规范1范围为延缓设备性能下降,提高使用效率,避免突发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控制。
2术语和定义无3规范性引用文件《设备管理规范》《机械(动力)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2,ISBN7-111-05316-8,1997年5月第1版4职责4.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设备的操作规程;关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的检查及备案;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评比并考核;设备完好率、可动率的统计分析;设备事故处理工作。
4.2各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培训设备操作人员;监督设备的正确使用,搞好设备日常维护和检查;执行设备点检,部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设备完好率、可动率的统计工作。
5程序规范5.1设备的使用5.1.1必须坚持培训上岗,定人定机的规定。
5.1.1.1新工人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对其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的技术理论,实际操作技术进行专门培训,经过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1.1.2理论培训由公司教育部门、设备、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配合进行,实际操作技术由设备动力部和使用部门配合进行,特殊工种如压力锅炉、电焊、气焊、叉车、汽车等由有关专业部门培训。
5.1.1.3培训实际操作技术的学徒或实习生,应在师傅在场指导下进行,师傅应对培训者,设备及学徒或实习生的安全负责。
5.1.2定人定机制度5.1.2.1设备的使用必须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定人定机是最根本的责任制,应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责任落实到人。
5.1.2.2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一般由使用部门自定,但必须登记注册,重点设备自定后应报设备动力部批准。
精、尖、稀等关键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名单经设备部门审查后报分管领导批准。
5.1.2.3每一操作人员,原则上固定在原定机台上,尽量做到相对稳定,如确需换用其它设备,仍按本规定中5.1.2.2条办理,跨工种使用设备,须经部门负责人允许和安排,重点设备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同意,领导批准。
5.1.2.4分班使用设备,应落实保管人和维护保养人员,对该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负责。
多人操作的设备,应实行机工制,选定或指定一名机长负责指挥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
5.1.2.5各类数控设备,设备参数需由设备管理部门备份(机加部的设备可由机加部自行备份),设备参数需修订时只能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订;加工参数可由设备使用人员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自行进行编辑和修订。
5.1.3使用设备的各项要求和纪律5.1.3.1使用设备的“三好”要求a) 管好:操作者应认真负责管好自己操作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设备。
b) 用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细则和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禁止不文明操作。
c) 维护好:操作人员应对自己操作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做到上班加油,下班清洁及其他日常维护。
5.1.3.2使用设备的“四会”要求a) 会使用:操作者应懂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学会设备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刀具的正确使用。
b) 会维护:学会和执行设备的维护,润滑规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扫,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与完好。
c) 会检查:了解自己所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零件部位,熟悉日常点检,完好检查的项目、标准和方法,并能按规定要求进行点检。
d) 会排除故障:熟悉所用设备的特点,懂得拆装的注意事项,能鉴别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现象,会作一般的调查与简单故障排除,并协同维修人员搞好维护保养。
5.1.3.3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a) 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
c) 遵守交接班规则。
d) 管好工件,附件,不得遗失。
e)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5.1.4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设备操作者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达到保证设备连续正常运行,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日常工作。
也是设备提高生产率,创造良好的经济寿命指标的保证,其工作标准是按照设备“整齐、清洁、润滑、环境、安全”等要求进行。
适用于本公司两班制以上生产运行的关重工序设备的岗位。
5.1.4.1接班者必须提前到岗接班。
5.1.4.2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场地、设备、工具的清洁工作。
5.1.4.3接班者必须对交班者的运行记录进行查阅,同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5.1.4.4接班者在接班时,要做到设备运行状态清,故障情况清,工具附件清。
5.1.4.5在交班前发生的设备事故,原则上应先修理好事故后再进行交班,接班者应主动了解事故情况,积极协助交班者处理事故。
5.1.4.6交班者在交班前将当班的“设备运行记录”未完成工作详细记录,并向接班者仔细交待清楚。
5.1.4.7交接班完成后,双方应在“设备运行记录”或“设备使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5.1.4.8上一班对设备未达到规定的日常保养要求,工具附件不齐,接班人提出意见,如不改正,可以拒绝接班,并报有关人员解决,认真执行“上不清,下不接”的原则。
5.1.4.9凡在交接班进行完毕后(以双方签字为准)设备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设备损坏、设备清洁、工具附件丢失等情况,一律由接班人员自行负责。
5.1.4.10不可能当面交接班时,交班人也应做好日常维护,将各操纵机构置于安全位置,填好记录,交班组长签字。
5.1.4.11交接班记录是设备运行中的技术状态记录和信息来源,应填写工整保持清洁和完整,不准撕毁、涂改和丢失,违犯者视其情况对其责任人将按“设备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予以考核。
5.1.4.12使用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交接班制度,经常抽查执行情况,记录本记录后收集分析情况完好保管并及时发给新的记录本。
5.1.4.13交接班运行记录每月底向本部门主管汇总上报。
5.2设备的维护保养控制程序5.2.1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a)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零部件及安全防护措施齐全,线路、管道完整、畅通。
b)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黄斑,各滑动面,导轨、齿条、丝杆无油污,无锈蚀,无碰伤,各部分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c)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d) 安全: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细心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不出事故。
5.2.2日常维护5.2.2.1设备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对各部进行检查,对日常润滑点,加油润滑,有规定空车运转的应运转一定时间,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开车作业。
5.2.2.2重点设备,应按规定做好检查与记录,如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排出,不能排除的应通知车间维修人员或报告车间负责人解决。
5.2.2.3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运行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不能处理的应报告领导解决。
5.2.2.4下班前应抽适当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清理好工具,整理好现场,规定要作记录的要作好各项记录,达到日常保养要求。
5.2.2.5重点设备或某些单台规定的设备(如发电机组、叉车、汽车等),其日常保养应按单台规定进行。
5.2.3定期保养本公司机加部切削类设备定期保养按照一级保养具体规定执行;其余类生产成套设备按照“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定期保养。
5.2.3.1机加切削类设备定期一级保养主要是维修工辅导配合下由操作者进行维护作业,按部门计划执行。
根据本公司切削类设备的分类及生产情况,一级保养周期为一至三个月一次。
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故障隐患一般由操作者自行调整,不能自行调整的则以维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并按规定作好记录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5.2.3.2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a) 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及防护罩等,彻底清洗,试擦设备内外。
b) 检查调整各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零件。
c) 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毡,油线,油标,更换冷却液和清洗冷却箱。
d) 清洗导轨与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伤。
f)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给电机轴承增加或更换润滑油脂(由维修电工负责)。
g) 设备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后,必须达到: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h)有专门规定的机台,其定期保养内容按规定进行。
5.2.3.3二级保养由机加部门根据切削加工类设备的具体分类自行编制保养计划。
5.2.3.4生产类成套设备的定期保养,按照设备维护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分解的月度“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定期保养。
主要是根据年度计划结合设备使用及技术状况,生产车间具体要求等。
于月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编制下达到相应的设备保全组织实施。
5.2.4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制度。
5.2.4.1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整齐、清洁、润滑、环境、安全”等要求,制定具体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
5.2.4.2设备的周查、月评活动,由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设备使用部门按规定周期进行。
5.2.4.3公司对使用部门的检查每季不定月份组织进行抽查由设备主管领导,设备管理部门,各车间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除按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外,还应检查:a)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台帐,各种报表,各种记录,操作规程和操作证,定人定机等情况及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基本常识。
b)设备预防与维修情况,包括设备点检,定期检查,计划维修的完成情况。
c)检查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情况。
d)检查故障率及事故情况。
5.2.5各部门设备管理员职责5.2.5.1负责本车间生产设备的检查,督促操作工人合理作业,参加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评比,并对其优劣作出评价。
5.2.5.2及时处理操作工人不能处理的突发故障和故障隐患。
5.2.5.3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搞好日常润滑工作,检查油箱、油位,进行加油,并开展设备的查漏工作。
5.2.5.4积极配合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开展的设备检查、考核等工作。
5.3设备事故管理5.3.1事故的概念凡因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及附件损坏、精度、性能降低,内伤变形等即为设备事故。
5.3.2事故的性质5.3.2.1责任事故: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润滑不良,检查不力,加工工艺不合理,维护修理不当,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责任事故。
5.3.2.2质量事故:凡因设备原设计、制造、组织、安装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质量事故。
5.3.2.3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即为自然事故。
5.3.3事故的类别5.3.3.1特大事故:修复费用在5—50万元或造成生产中断两天以上,车间中断供电在一周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5.3.3.2重大事故:修复费用在1-5万元或造成生产中断30分钟以上者为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