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内科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 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4)心电图、胸片。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2)13C-或14C-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幽门螺杆菌)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2)13C-或14C-呼气试验;(3)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

(4)血型、输血前检查(需要输血患者);(5)心电图、胸片。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行胃镜检查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禁水、禁止口服药物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评分标准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评分标准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护理质量标准
项目
检查内容
分值
标准评分
入院处置(1-2)天
1、病人处置妥当,床单位清洁,体位舒适,符合病情诊疗需要,入院宣教具体、详实。
5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生命体征:监测监测T、P、R、BP。必要时心电监护,胃肠减压,输血。
5分
一项不符扣1分
3、饮食护理:饮食指导正确、具体。
2、病情与护理级别相符,基础护理符合要求。
5分
3、危重病人的特殊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各项操作完成符合要求,有签名。
10分
有并发症每项扣2分
管道护理
1、各种管道连接正确,标记清楚,妥善固定符合要求,注意无菌操作,引流通畅符合要求。
5分
一项不符扣1分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分
一项不符扣1分
用药护理(入院-出院)
5分
未做到每人扣1分
病情变异
病情变异有原因说明。
3分
未做到每人扣1分
培训
进行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
4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1、遵医嘱用药,做好用药指导。
10分
一项不符扣1分
2、输液24h匀速滴注符合要求。
3分
一项不符扣1分
健康教育
(入院-出院)
根据病人特点,能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病人的病情、饮食、治疗、用药等,能有效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分
少一项或不完善扣1分
心理护理(入院-出院)
能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增强信心。
5分
一项不符扣1分
4、正确执行医嘱。
10分
一项不符扣2分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变(icd-10:k26.001/k2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病变化疗共识意见(anninternmed,2021,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21,15(6):348c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病变外科指南(草案)(2021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26(9):449c52)。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变且仅须要药物治疗者。

(三)化疗方案的挑选。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internmed,2021,152(2):101c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21,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21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26(9):449c52)。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挑选各种止痛药物及抗炎溃疡药物化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c8天。

(五)步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1/k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变,仅用药物化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所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心肌功能、造血前检查;(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音波;(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腹部ct(增强);(2)超声胃镜;(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0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护理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上腹胀、反酸、呕吐、嗳气、恶心、胸骨后烧感是该疾病的临床表现[1]。

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就是十二指肠胃溃疡出血,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该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溃疡对周围血管进行侵袭,当较大动脉遭到损害后,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出血量大且速度较快,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

本研究中,通过对十二层直肠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中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48.45±2.81)岁;文化程度:7例小学,21例中学,12例大专以以上。

观察组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48.91±2.07)岁;文化程度:6例小学,20例中学,14例大专以以上。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采取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的护理干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 临时医嘱:出院带药(参见标准药物治疗 方案,伴发Hp阳性者抗HpP治疗7-14天, 胃溃疡治疗6-8周,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4 -6周)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 出院指导(胃溃疡者需要治疗后复查胃镜 和病理)
• 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软 食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行根 除Hp治疗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 行抑酸治疗或/和胃粘膜保护剂口服其他对 症治疗 • 临时医嘱:□ 复查大便常规+潜血□ 复查 血常规
主要护理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观察胃镜检查后患者表现, • 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主要护理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监督患者用药出 • 院前指导
住院第5-7天(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能否出院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准备出院向患者及家属交 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定期 复查胃镜、钡餐及13C 或14C呼气试验将出 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如果患者不能出院, 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住院第4天
•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大便 情况 • 上级医师查房及诊疗评估 • 完成查房记录 • 对患者坚持治疗和预防复发进行宣教
• • •p感染者,此前并未 根除治疗者,行相应的根除治疗 • 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者,行抑酸治 疗(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或/和 胃粘膜保护剂口服其他对症治疗
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次晨禁食
主要护理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进行关于内镜检查宣教 • 并行内镜检查前准备
住院第3天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三级查房记录 • 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溃疡,溃疡部位、 大小、形态等,并行Hp检测及组织活检观 察有无胃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 等)予以标准药物治疗(参见标准药物治 疗方案)或行X线钡餐检查,并行13C 或 14C呼气试验评价有无Hp感染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

普通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K27)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ICD-9-CM-3:43.6-43.8,44.3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HP检测试验阳性,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1.严格内科治疗(包括根治HP措施)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4.溃疡不能除外恶变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4)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K27中亚目为.3.7.9),行胃大部切除术伴吻合术(ICD-9-CM-3:43.5-43.7),迷走神经干切断(ICD-9-CM-3:44.01),胃空肠吻合术(ICD-9-CM-3:44.3903)。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胃肠外科学》(王吉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试验阳性,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胃肠外科学》(王吉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适应证:1.严格内科治疗(包括根治幽门螺杆菌措施)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4.溃疡不能除外恶变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4)心电图、胸部正位X线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K26.001/K2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等。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1/K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腹部CT(增强);血型、输血前检查(需要输血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1.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渗液),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适当补充胶体液(血浆、血浆代用品)。

2.必要时置入胃管、心电监护。

3.下列患者应考虑输血治疗: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2)血红蛋白<7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3)心率>120次/分。

4.抑酸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受体拮抗剂(H2RA)类药物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

(3)必要时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静脉输入。

5.内镜检查。

(1)经过积极内科治疗72小时仍有活动性出血者,根据病情复查胃镜,必要时转入其他相应路径。

(2)积极纠正循环衰竭,为内镜检查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应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6.住院期间止血后处理。

(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血止后24–48小时可逐步恢复进食。

7.出院后处理。

(1)所有患者服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达6–8周,或H2受体阻断剂8周。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须完成标准方案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0–14天)。

(3)黏膜保护。

(4)门诊随访,鼓励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健康饮食。

(八)出院标准。

1.活动性出血已止。

2.已经开始进食,一般情况良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的高危患者,应转其他路径。

2.需要药物以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如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者应转相应路径。

3.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4.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具备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ICD-10:K26.001/K26.4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