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糖沁”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玉“糖沁”浅析
“糖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玉沁状。凡是淡褐、红褐、棕褐或深褐的古玉沁色,通常都可以称之为“糖沁”。就如人们习惯于将黑色沁称为“水银沁”一样,“糖沁”其实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通俗化的叫法。如果同样以色感来表述,那么“糖沁”也便是褐色沁的一种别名(图1)。本文以出土般商至西周古玉为例,对古玉“糖沁”的成因、性状及辨识要点作一简析。
在考古发掘的出土古玉中,“糖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沁色,无论是南、北土或干、湿坑出土古玉,均可见到。不同的只是玉表在“干涩”和“湿润”上各有表现。而在某些特殊的地域环境中,“糖沁”几乎占有绝对的比例。说明沁色与地质地貌及水土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2、3)。
“糖沁”也有被叫做“饴斑”或“铁锈沁”的。这也是从色泽的表象上作出的判断。但后一种叫法也许更符合客观实际。古玉“糖沁”的形成,其外因是:1.水土中的三价铁离子元素;2.一定的地温和地压作用;3.足够的时间。这三者中,第1个条件是必须的,而第2、3个条件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属于“糖沁”类的古玉,首先必定是遭受了三价铁离子的侵蚀或浸染,地温、地压的强度和时间则影响着这种矿物质改变受沁古玉的程度,因此也便有了淡褐、红褐、棕褐、深褐等等浓淡不一的沁色(图4、5、6)。
“糖沁”质变的结果,是基本上改变了玉器的原色。如果在比较温湿的环境中,则可能是或浅或深的铁锈红成为玉色主体(图7),甚至于深黑如铁疙瘩一块。但毕竟玉质晶体的结构与浸染物不可能达到完全均衡一致,因此大体尚能检视到隐现其间的原生的质地(或曰“开窗”)(图8)。而若是玉器材质松软且又处在干燥或酸碱程度较严重的坑口中,“糖沁”甚至有发展为钙化或呈鸡骨白的情况(图9)。
如前所述,由于“糖沁”的形成与地质地貌及水土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某些地区,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古玉此种状况尤为严重。我们知道,土壤之所以有各种颜色,是因为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缘故。棕壤和红壤里含有丰富的铁质,是铁质高度氧化后形成的,不同的只是氧化的程度。黄壤里铁质尚未能高度氧化。而含有石英、正长石、高岭土较多的土壤,一般更接近于灰白色。古玉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矿物质的作用而一点点地改变本色。某些地区土壤结构中丰富的氧化铁(三价铁离子元素)加上必要的其他因素,从而形成古玉沁色独特的地域特点。本文举例,大部分出于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可
见鲁南地区的一些文化遗址坑口具有与别的文化遗址坑口不同的矿
物质构成。为考查真相,笔者曾实地采集过一些相关资料,发现鲁南一带的土质和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构成情况,确实可以验证上述观点。
古玉的“糖沁”与糖玉比较容易混淆。杨伯达先生认为,“沁色上较为难辨的是饴斑和黑漆古。饴斑称为‘糖’……即类似用旧法所制之红糖色或麦芽糖色。这种糖是成玉之后的二次色,也是天然成色,成片、成块且深入深层,与白玉、青白玉、青玉共存……人工饴沁总是滞留在器表上,或夹在绺璺(wèn)之内顺其
方向呈深饴色线状沁。”(杨伯达:《传世古玉辨伪综论》)。这是对古玉的“糖沁”与近现代糖玉分辨与判断的最清晰的描述。糖玉的使用从明清到现在,也算有了一定的历史(图10),且分布较广,大抵在新疆叶城、且末、若羌以及俄罗斯等地都有原料。严格地说,从形成机制来看,它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本质区别。因为糖玉的形成,也是主要由氧化铁作用于透闪石或阳起石所致。原生、次生的说法,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区分糖色的新旧,尤其是在古玉已被盘玩并呈熟旧了的情况下,如何来区分新旧?
有人说二者的区分很简单,只要以玉色与质感(沁状与包浆)来分辨便是。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即使在形制、纹饰、工艺手法等特征具备的情况下,以玉色与质感来判断此类古玉真赝的方法有时也未必能完全适用(当然不排除这两个条件的可行性)。之所以这样说,我的体会是:1.有些“糖沁”的古玉,特别是那些容易受氧化铁浸染的白玉,它们的材质通常以结构比较疏松的地方玉材居多,因此即便沁染严重而玉表光泽晦涩的,也大有器在(图11);2.若要说差别,在糖色浓淡深浅的晕散过渡上,“糖沁”古玉比糖玉要更自然、更全面(图12),也即杨伯达先生所说的“天然成色,成片、成块且深入深层”。而糖玉的边界似乎比“糖沁”更清楚更明白些;3.回到玉色与质感上来,由于“糖沁”古
玉(尤其是东周前的古玉)玉种比较复杂多变,从透闪石到蛇纹石类等都有,并且常常因材制宜,因此质感不同,玉色丰富多彩,虽无定类但结合器型工艺等不难辨识;而糖玉的玉种局限于常见的一些矿藏,相对而言其质感、玉色略显单调,因而也给辨伪留下了“把柄”。加上以糖玉仿古,未得古人鬼斧神工真经,便是再怎么精雕细琢,也必然会破绽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