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教学设计合肥市铁四局中学胡青霞一、教学指导思想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进而实现新课程“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
“探究不仅包括一个人从事探究的能力,而且包含了对探究本身的理解。
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学习的基本内容。
”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既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中“科学探究”主题的重要活动案例,也是“生物与环境”主题中达成“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目标的一项活动。
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使学生充分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这项活动中的实验动物鼠妇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材料较容易获得。
很多学生都有见过或玩过的经历,贴近生活,学生兴趣高。
鼠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活动较迅速,可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完整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解科学探究的相关重要概念奠定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施教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希望独立自主,总是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去探求知识;但他们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在学习上对老师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且他们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逻辑推理能力不足,语言表述有待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些零散的、或模糊的体验,有部分学生知道实验要有对照,要控制单一变量。
但多数学生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实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观察记录八、板书设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资源及学情,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技能。
鼠妇实验
1.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以外,还有温度、水分等。
一般情况下,鼠妇在适宜的温度时很活跃,在低温下不大运动;鼠妇常呆在潮湿的地方。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下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究,并尝试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教师也可以在下一节课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制定计划的能力,特别是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探究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
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活,还影响植物的分布。
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
阳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
阳光能够影响动物的体色。
例如,大多数鱼身体背面的颜色较深,腹面浅淡,这就与阳光的照射有关系。
光照还能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无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
温度:地球上温度变化的幅度极大,但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却很窄。
过热或过冷,都会使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使生物死亡。
以动物为例,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 ℃的温度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很多动物就难以生存了。
温度还与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对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也有影响。
水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在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非生物因素影响鼠妇分布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非生物因素影响鼠妇分布的探究式教学设计摘要:文章针对初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主题下“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这一内容精心设计了探究式教学。
首先,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方面着手,教学的三维目标被确定下来,进而确定重点和难点;然后教学过程的设计融合探究学习的要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后给出了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生物学一、教学依据1.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本节课设计为探究实验课。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主题定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3.学情分析。
本次探究活动的实验动物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自己获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2)阐述光照、水分、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尝试提出探究问题,做出研究假设。
(2)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组、对照组鼠妇数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采集实验动物,体验生物学习的乐趣。
(2)放生鼠妇,认同尊重生命的人文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方案设计;2.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的实际操作。
四、主要教学方法1.实验法。
在老师的激发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材料。
再经课上讨论,同学老师评价,得出最终实验方案,由各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活动。
2.讨论法。
四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材料。
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确定实验方案。
3.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参考课本实验方案,并以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作为补充,积极构思,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4.提问法。
5.讲述法。
五、教学资源教案,教材,多媒体,实验室基础设施(玻璃板、电冰箱、保温箱等)。
实验材料用具:鼠妇,土壤,塑料盒(或纸盒、培养皿),纸板,玻璃板。
六、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学生】兴趣很浓,问题激发起学生回答的热情,纷纷举手述说自己捕捉鼠妇的经历与经验,提到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
“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装置设计
・
4 l・
“ 影 响 鼠妇 分 布 的 非 生 物 因素 " 实 验装 置设 计
王美芹 ( 江 苏 省 东 台 市 时 堰 镇 后 港 中 学2 2 4 2 1 3 )
摘 要 对“ 影响 鼠妇分布 的非生物 因素 ” 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 从制作、 操作方法及优点等方面介绍了该 实验装 置。
1 . 1 探究水 分对 鼠妇分布 影响
①将小 纸盒里 面铺
上少量 鼠妇原先生活场所 的土壤 , 捕捉 1 O只大小相似
的鼠妇放养于小盒 内 ; ②将 大盒 内衬上黑卡 纸 , 并 在盒
易、 现象 明显 , 有助于切入 主题 、 展 开教学 。 2 . 3 来源 于创 新模拟 有 时候 为了让学 生理解 某些
般过程 , 尝试控制实验 的一般 变量和设置对 照实验 。
作为第一个探究实验 , 对于好奇 心极 强 的初 中生来说 , 无疑是让学生 爱上生 物学 的一个 至关 重要 理 由, 也 是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的最佳契机 。
土壤 , 注 意土壤 不要铺得太厚 , 以免 实验 中鼠妇 钻入土
布的影响 ” 步骤① 、 ② 相 同。步 骤③ : 大盒 正 中央放置
小纸盒后 , 以中轴线为界一分为二 , 一半铺 上 鼠妇原先
生活处的土壤 ; 另一 半铺 上经冰 箱冷 藏之后 鼠妇 原先
选择 可分拆 的小 纸盒一 只 、 大盒一 只及 黑卡 纸若
干 。选用可拆分 的小 纸盒 的 目的是 , 将 鼠妇 固定 在容
・
4 2・
生 物学 教学 2 0 1 4 年( 第3 9 卷) 第1 期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一、课题背景: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地区。
它们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适应性,对农作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了解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对于有效地控制鼠妇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钻研目标: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为进一步钻研和控制鼠妇提供依据。
三、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选择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的鼠妇作为钻研对象。
2. 实验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记录不同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分布范围、食物来源等信息。
3. 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地点:选择城市和农村地区各一个地点作为实验地点。
(2)实地调查:在不同地点进行实地调查,记录鼠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环境因素观察:观察并记录实验地点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植被覆盖情况等。
(4)数据分析:将实地调查和环境因素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得出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今后的钻研和控制鼠妇提供重要参考。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地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被鼠妇伤害。
2.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地点清理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六、实验时间安排:本次实验预计在一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周:确定实验地点和实验方法。
第二周:进行实地调查和环境因素观察。
第三周:数据整理和分析。
第四周:撰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地调查工具:包括笔记本、纸张、尺子等。
2. 环境因素观察工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等。
3. 实验地点:城市和农村地区各一个地点。
八、实验团队:本次实验由本班同砚共同完成,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设计方案,希望通过我们的尽力,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为相关钻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下册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环境因素,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主要围绕《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准备实验材料:学生需准备适量的鼠妇、土壤、不同材质的盖子(如玻璃、塑料等)、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所需物品。
2. 设定实验条件:将环境条件设置为干燥、潮湿两种,并在不同基质上分别进行实验。
将不同材质的盖子平放在同一位置,形成温度与湿度的不同条件。
3.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如一周)观察鼠妇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情况,并详细记录鼠妇的活动轨迹、分布情况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等。
4. 数据分析:学生需根据观察记录的数据,分析鼠妇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活动规律,并尝试找出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5. 撰写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及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准备充分:学生需确保实验所需材料齐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规范操作: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详细记录:学生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数据要准确无误。
4. 数据分析:学生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系。
5. 报告撰写:报告需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包括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验准备:评价学生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及是否符合要求。
2. 实验过程: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按照指导书进行。
3.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详细、准确。
4. 数据分析:评价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5. 报告撰写:评价报告的完整性、条理性和科学性。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2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先通过老师带领学生到野外捕捉鼠妇,让学生观察认识鼠妇及其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在实验室,让学生总结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为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探究其它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为例来设计实验,老师并对学生设计的实验作出纠正和评价,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分析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是七年级学生做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对如何做探究性实验还知之甚少,教师须指导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是探究实验的重要环节,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制定,学生肯定会摸不着头脑。
教师还需帮助学生设置好对照实验,并让学生能理解和学会正确的控制实验变量。
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就得让学生明白,探究的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就只能让光这个因素不同,把鼠妇的环境分为明亮和黑暗两种,其它因素一定要完全一致。
只有学生理解和学会了如何做好探究性实验,学生才能自主的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做好实验。
三、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影响的试验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和突破方法。
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是本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通过学生思考和老师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如何来控制实验变量,然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理解、体会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和做对照实验,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提升学生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教学设计惠水县芦山中学王昌权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秘。
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处于一个感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欠缺,生物学知识有限,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创新意识稍微薄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握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这节探究性实验中,教师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而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促进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七年级开始尝试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4—6人为一个“家庭”。
“家长”由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但是,对于对探究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却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学会在探究中控制变量成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在本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今后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探究,总结出探究实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历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完成对变量“对照实验”的理解。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是:一般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体现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每个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时,课堂教学时间将成为制约教学放手的阻力,面对这一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②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围绕其他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析各种非生物因素,设定变量,在探究中获得新知;②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③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②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节教学活动,我遵循三个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掌握技能,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对教师来说,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三位一体地得以实现。
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一节活动课中,让学生尝试体验,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写实验报告,应该写有为什么探究,过程怎样,探究的结果如何(包括数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
还要告诉学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事求是,不要惧怕失败。
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了探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驱动。
(二)设计思路1.收集捕捉鼠妇的感受,引入新课。
2.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制定探究变量。
3.分析制定探究课题,小组选择探究课题。
4.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向全体同学汇报。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的改进
117Ke Tang LianJie 课堂链接倪建娟“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完成科学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从这个层面来说,生物科学探究的初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都尤为重要。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
该实验目的是通过探究能说出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虽然开展了该实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实验材料的准备不够充分,如学生捕捉的鼠妇数量不够或饲养过程中鼠妇已经死亡,实验器材没有准备到位等;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单一,分工不够明确,实验数据误差较大;③实验过程中由于教室场地的限制,学生过于兴奋,会干扰鼠妇的活动,进而影响探究实验的结果。
针对以上几点,本文从调整实验安排、优化实验设计、变换实验场地三个方面,阐述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的改进。
一、调整实验安排,保证实验材料齐全本实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定会无所适从。
因此,教师可将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方案;同时将本节的其他教学任务完成,安排学作者简介:倪建娟(1982—),女,江苏海安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生课后分组准备实验动物及实验器材。
第2课时首先检查小组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讲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实验及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后讨论与交流。
由于该实验材料多且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因此,第2课时伊始教师花2分钟时间检查小组材料的准备尤为关键,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几乎没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将所有的实验器材及实验动物都准备到位,此时教师应立即进行补救,而不是训斥学生,或者去帮助他们捕捉鼠妇,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捕捉,教师可以准备几个纸盒或塑料盒,以防学生无法开展实验。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三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下册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理解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 学会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需完成对鼠妇的观察和记录。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器材:透明方形盒子、纸巾、水彩笔、记录表格。
(2)选择环境:在校园内或社区内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确保环境条件符合鼠妇的生活习性。
(3)捕捉鼠妇:使用纸巾轻轻捕捉鼠妇,确保不惊扰它们。
每个小组捕捉5-10只鼠妇。
(4)安置鼠妇:将鼠妇放入透明方形盒子,安置在选定的环境中。
(5)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鼠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至少连续观察一周。
注意观察环境中的光线、湿度、温度等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6)分析数据:整理观察记录,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2. 报告撰写:每个小组需根据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一份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报告。
报告中需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分析结果、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建议小组人数在4-5人,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实验和讨论。
2. 认真观察:确保每天都有至少一名小组成员到场观察并记录鼠妇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 尊重动物:在捕捉和安置鼠妇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它们的惊扰和伤害。
4. 数据真实:要求如实记录观察数据,禁止虚构或篡改数据。
5. 按时提交:实验报告需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内提交,以便教师及时评阅。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实验,包括捕捉、安置、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步骤;2. 数据分析能力:分析数据是否准确,能否找出影响鼠妇分布的关键环境因素;3. 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是否能够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4. 科学精神:是否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尊重动物,如实记录数据。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获得实验数据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 小组汇报,计算全班平均值
思考:
1、为什么要用十只鼠妇做实验?用一只鼠 妇做实验行吗?
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 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 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 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第4分 钟
第5分 钟
第6分 钟
第7分 钟
第8 分 钟
第9分 钟
明亮 阴暗
五、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 于生活在阴暗的地方。
六、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设计探究方案 (选择材料用具、设计方法步骤等)
思考:
2、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何 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 引起的?
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 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 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 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入同等数量的鼠妇, 一定,使鼠妇能够选择适宜自己生存的环 境条件 6、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 些问题?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4)观察
实验装置:
阴暗
明亮
实验装置: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形成了阴暗 明亮两种环境
实验步骤:
思考:
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得出可信的结论
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请在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基础上,继续完 成"土壤的干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 ⑤实分验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 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燥土壤
0
1
2
0
2
潮湿土壤 10
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以一个组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容易出现误差, 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分成多组,相当于做了多次 重复实验,以多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 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 出结论。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①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对照实 验
对照组: 潮湿处 实验组: 干燥处
对照组就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
对照组就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
土壤的潮湿程度对蚯蚓的影响: 对照组是潮湿土壤,实验组是干燥土壤。
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对照组是阴暗环境,实验组是明亮环境。
④实施计划: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 果,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反映真实情况,往往要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实 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实验过程中要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此实验装置中的变量(唯一不同的那个条件)是: 光
一个对照实验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变量,否则就 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变量唯一)
对照实 验
对照组:阴暗处 实验组:明亮处
对照组就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
此实验装置中的变量(唯一不同的那个条件)是:水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课题名称: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能够说出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理解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1、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学习与他人合作。
2、形成相应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
【实验内容】实验名称: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器材:肥皂盒、玻璃片(一半用黑纸片蒙住另一半透明)、干土、湿土、培养皿、每组同学带10——20只活的鼠妇装置:【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体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成的作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实验是学生进入初中第一个探究性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学习设置对照实验。
探究实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让同学们学会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学习与他人合作。
实验前,同学们通过讨论制定实验方案,随后全班同学讨论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让同学们在老师、同学的评价中体悟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验中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数据的合理分析处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式学习,自主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如果环境改变,可能会影响生物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吧。
课前我让同学们采集了鼠妇,哪些同学成功采集了鼠妇啊?(学生举手)很好,很多同学都成功采集了鼠妇,现在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在哪里捉到鼠妇的?生:石头底下,花盆底下,墙角下,草丛中,阴暗的地方,砖缝……师:那你们觉得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生:阴暗、潮湿。
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湿度、光和温度实验步骤:1)湿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干土,一半放湿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2)光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光照,一半用黑纸板遮住,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3)温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入湿土,一半放入冰湿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探究问题:根的生长部位是什么?探究假设:根的生长部位是分生区和伸长区实验步骤:取一株幼根长约2厘米的红豆幼苗,给幼根的各个部位做上记号,册来那个长度并记录,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天后,再测量各个部位的长度并记录步骤:步骤:、一段时步骤:、通过茎1)范.烛和植物放在一起用玻璃罩罩起来,蜡烛不熄灭;老鼠和植物放在一起用玻璃罩罩起来,老鼠不死亡;植物单独放在玻璃罩内,植物死亡;蜡烛放在玻璃罩内,蜡烛熄灭;老鼠单独放在玻璃罩内,老鼠死亡。
3)只有在光下绿色植物才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步骤:1、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2、把上述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3、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叶片变为黄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探究目的:说出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的小动物,它们 对光、触碰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蜷缩成球的反应。
探究指导: 1.学生4人一组,每组在课前捕捉鼠妇若干。留心观察鼠妇的生 活环境。 2.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3.作出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光和水。 4.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5.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提出的假设。 6.得出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7.分析全班实验结果,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结束后,请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讨论: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这 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