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式教学法提升教学有效性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式教学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九亭二小傅晶案例背景:
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学习法就是通过对比、对照、比较其优劣的一种学习方法。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只有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其特点和规律,才能深刻的认识事物。
这节课是四年级上教版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我眼中的静物》的第二节课《装饰小瓶罐》。四年级的学生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圆面的透视变化规律,也在以前的美术课中学习过装饰纹样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设计出符合圆面透视的花纹装饰,并且能设计适合瓶罐造型的连续纹样,在绘画过程中注意瓶口和罐底两个圆面的统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瓶子在不同观察角度下,他的圆面会发生变化,瓶子上的花纹也会发生变化,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圆面的透视规律。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次运用对比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物体透视变化的基础上,理解与之联系的瓶罐外部装饰纹样也要符合透视的规律。
案例过程:
场景一: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不同的花瓶,其中一个是空白瓷器花瓶,另一个是绘画了花纹的花瓶,这两个瓷器分别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觉得两个花瓶的感觉都不错,不过画上了花纹的花瓶看起来更有装饰性了,生:我觉得绘画了花纹的花瓶给人更加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师:我们今天就要自己动手来装饰小瓶罐.出示课题《装饰小瓶罐》。
设计依据:通过对比,学生基本了解了本节课我们的学习将围绕装饰小瓶罐展开。课堂开始,运用图片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对装饰和未装饰的瓷器瓶罐产生视觉对比,很好的将本节课的课题《装饰小瓶罐》引出。通过比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 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勇于创新的能力。
场景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动动身体来观察。
生:(好奇的神情),怎么动啊,老师?
师:我在你们的桌上放上了花瓶,请你们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第一个角度是坐下平视,第二个角度是微微站起,第三个是运用俯视的角度观察瓶口。你发现
随着观察角度上升,瓶口会有什么变化吗?
生:我站起来时看到了它的瓶口是圆形的。
生:微微站起时看到的瓶口没那么圆了。
最后师问到:那你们坐下时看到的瓶口又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们回答:瓶口
的形状更加窄了,有点椭圆的感觉。”
师:老师准备了四幅瓶罐的瓶口圆面透视图,,你们经过观察发现哪个瓶罐的透视是正确的?有什么规律呢?
生:观察角度越高,瓶口的椭圆形越宽;瓶身横向的弧线越弯曲。
设计依据:原本圆面的透视规律如果只是教师讲解或者欣赏范图都显得有些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迫接受这些知识的话效果肯定不理想,本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己观察的角度对瓶口的弧度及瓶身的弧线进行对比,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透视课中运用自主探究的对比式学习法起到良好地学习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条件。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学会学习,积极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基础,培养
学生的探索能力。
场景三:
师:今天我们要装饰小瓶罐,老师已经绘画完了两个手绘的小瓶罐,你们发现谁的装饰是符合圆面的透视规律的呢?请大家说说理由。
生:正确的是第二个,因为它身上的图案是跟着圆面有变化的,显得也更加立体了。
生:正确的应该是第二个,下面的圆弧度和花纹的圆弧度和瓶口一致才对。师:同学们的观察十分仔细,花瓶上的花纹也要呈圆弧形才能符合圆面的透视规律。
设计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式教学法采用的是启发性教学模式由教师将要讲授的知识点交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联想与学习的空间。然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对知识点加以主观阐述。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瓶罐外部的装饰。花瓶外部的纹样也要符合透视的规律,学生对比辨别对错型的问题显得很有兴趣,并且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透视的绘画规律,即装饰纹样也要呈圆弧形。让学生在自主对比式的欣赏中学习到透视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接下来的作业中。
场景四:
师:我们在接下来的作业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和老师一起来给这些作业“找找茬”吧!”
这时我将好的作业与差的作业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
生:这一张太密而另一张太空了。
生:这一张画的花纹太小,那一张正合适。
生:我喜欢这一副,他的花纹疏密程度安排的正好。
设计依据:学生们面对自己同龄人的作品很喜欢加以自己的评价,本节课的主题《装饰小瓶罐》其实不是单纯的绘画出圆面的透视规律,还需要学生将各种大小不一瓶罐安排在画面上之后,在进行花纹的疏密装饰。在这一环节中,运用学生作业的对比,将知识点快速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实际的作业中应当感悟到了更多的关于构图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作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一学习过程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在自我探究中料结构图知识,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更有效率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
案例反思:
观点一:对比式教学法需要注意图的选择。美术课中的欣赏作品通常都由书本或老师提供,教师如果要运用对比式教学法,则要恰当的运用图例进行对比,本节课中的主题即是《装饰小瓶罐》,那么运用空白的花瓶与装饰好的花瓶进行视觉对比是比较恰当的,可以引发学生观察绘画过的花瓶更有装饰性。
观点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对比。本节课中圆面的透视规律让孩子们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比较喜欢自己探索研究的,运用实际的花瓶让孩子们近距离的得到观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三个角度让孩子们观察并的到统一的结论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四幅瓶罐的瓶口圆面透视图给学生选择,学生很容易找到与之匹配的答案。观察角度越是上升则瓶口的圆弧度越圆,而观察角度越低则瓶口的圆弧度则越来越扁。在解决透视概念式问题时,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引领学生展开“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的概括式学习过程,经历“实际经验→概念”的过程。
观点三:抓住重点进行对比。在课堂的前面两个环节中,教师初步让学生了解了装饰的重要性和瓶口的透视弧度,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花瓶上的花纹及瓶底的透视了,通过两幅图老师手绘作品的对比,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发现正确的花瓶装饰图案应当是带有弧度的,符合花瓶圆面的透视感觉才对。
观点四:在作业对比中加强欣赏能力的培养。作业欣赏不单单是要欣赏大师的作品或是优秀的学生作品,由于这些欣赏内容不仅是同龄人的作品,而是自己学校同学创作的作品,学生在欣赏时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真切感,从而大大增强了欣赏的兴趣。使学生如同进入自己的愉快天地而心领神会,并产生较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同龄人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们自身可能会出现得一些问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