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doc

合集下载

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XX市2019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一、工作内容(一)分类监督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和级别、传染病防治重点及风险程度,将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三类,其中医疗机构按照级别分为二级及以上医院、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疗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监督。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监督抽查8项。

(二)综合评价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卫生健康委在完成对本区医疗卫生机构8项内容的监督检查后,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单位、合格单位、重点监督单位。

评价原则为:1.优秀单位:标化分大于85分、关键项合格且本年度未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2.合格单位:标化分60-85分且关键项合格;3.重点监督单位:标化分小于60分或关键项不合格。

(三)结果干预市、区卫生健康委要采取适当方式对综合评价结果予以通报,加大对重点监督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综合评价结果要与业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将评价结果纳入日常管理措施中,作为反映医疗卫生机构日常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校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评审等工作相衔接,加强动态监管。

二、主要方式(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依据评价表开展自查。

(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实施,各区卫生健康委组织辖区监督机构对2019年传染病防治国家随机监督抽查抽中的单位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如抽取单位底档信息与医疗机构实际级别不符,可不列入评价范围);在此基础上,组织辖区监督机构对辖区内5%未定级医疗机构(2018年未评价)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三)市卫生监督所对开展综合检查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一、工作内容(一)分类监督。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和级别、传染病防治重点及风险程度,将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三类,其中医疗机构按照级别分为二级及以上医院、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疗机构(较大规模的未定级民营医院根据住院床位总数视同为同等级医院),进行分类分级监督。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监督抽检8项。

(二)综合评价。

各地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本年度完成对医疗卫生机构8项内容的监督检查后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表见附件1-5),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单位、合格单位、重点监督单位。

评价原则为:1.优秀单位:标化分大于85分、关键项合格且本年度未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2.合格单位:标化分60-85分且关键项合格;3.重点监督单位:标化分小于60分或关键项不合格。

(三)结果干预。

各地要对综合评价结果予以通报,加大对重点监督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综合评价结果要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将评价结果纳入日常管理措施中,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校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评审等工作相衔接,加强动态监管。

二、工作开展范围工作开展按照“全覆盖”和“分步走”的原则进行。

全覆盖是指工作开展全覆盖,即各地均要按计划、按要求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分步走是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步逐年增加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

一级及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应当全部纳入综合评价范围。

未定级医疗机构综合评价比例逐年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达到5%、10%、15%以上,争取到2023年达到30%以上。

三、职责分工我委监督处负责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制订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开展情况1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开展情况1

自治区、市 市、县
市所、城区
抽查市区3家三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逐步展开
7个县区的二级医院及单采血浆站 全面铺开
市区诊所、门诊部、二级及以下医院
市卫生计生监督所
6
三、多级联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
自治区、市二级联动——抽查市区三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摸底)
自治区监督所
2019/11/4
市卫生计生监督所
8
三、多级联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
共立案查处21起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处罚1起
依据《消毒管理办法》处罚3起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处罚9起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条例》处罚6起
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 理条例》处罚3起
《疫苗流 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 条例》
14%
专科医院主管医院感染管理
的工作的分管院领导
市城区社会医疗机构 卫生工作者协会例会
市区:
•诊所负责人 •门诊部 •二级及以下医院
2019/11/4
市卫生计生监督所
5
三、多级联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
5月底
多级 联动
市所、城区
完成市区医疗机构传染病建档工作
摸底
5月下旬 5月—6月 6月—7月
2019/11/4
做法:
与医疗机构日常监督、年度执业校验相结合 多级联动、以点铺面
五、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卫生执法人员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水平亟待 提高。
专业性强,基层卫生监督员数量较少,监督机构 基数较大
做法:
逐级培训、统一标准 提升基础理论水平及执法水平
五、成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部分县二级医院消毒供应、手术室的设置与 使用不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部分一级和未定级医疗机构相关制度不健 全,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隐患较多。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手册(试行)医疗废物篇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手册(试行)医疗废物篇

医疗废物检查工作要点六、医疗废物处置(共15分)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1分)(1)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二十九条。

(2 )检查内容:检查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量等工作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建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

(3)检查方法:查阅培训资料,可根据医疗废物实际交接人员签名查阅培训签到;现场询问医疗废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和专业知识。

(4) 结果评价:培训资料齐全、人员掌握培训知识,得1分;否则不得分。

(5) 监督关键点:医疗废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均能熟悉并掌握医疗废物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知识。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2分)(1) 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2)检查内容:是否将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容器中;是否在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是否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盛装的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包装物或容器的3/4,封口紧实严密。

(3)检查方法:可对照本单位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选择1~2个医疗废物重点产生科室( 如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手术室、实验室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或场所实地查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情况,主要为感染性和损伤性废物;查看病理性废物冷藏保存条件、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液及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是否能出具交由专门机构处置的凭证;查看中文标签及封口等情况。

(4)结果评价:按规定实行分类收集得2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是否按规定实行分类和收集。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附表资料讲解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附表资料讲解

附件1
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其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填表说明:
1. 监督检查结果以计分的形式,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状况。

实际得分占总分85沖上为传染病防治优秀医疗卫生机构;60-85%为合格单位;60% (不含60%以下的为重点监督单位。

2. 综合评价采用计分制,按照评分标准判定应得分数和实际得分。

3. ★为关键项,如发生即认定为重点监督单位。

4. ☆为重点项,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5. *为合理缺项。

合理缺项时,应在总分中减掉该项分值,为应得分。

即应得分=100-合理缺项分。

例如医院不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总得分应减掉预防接种管理的单项分值,标化后得分=(各项实际得分的总和/应得分)x 100。

总得分=(实得分/应得分)x 100。

附件4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附件5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分项监督评价结果汇总表
卫生计生局单位(盖章):。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 对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 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职业卫生
防护进行指导; • 对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等。
•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负责指 导、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 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 宜。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是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 的成员。
1 是1;否0
接种管 6.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监测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理9分)*应7.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1 是1;不规范0.5;否0
8.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9.未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二类疫苗
检查方法:查登记记录、相关资料、看现场。可 查阅监督单位本年度的行政处罚案卷和投诉举报 情况等
30
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使用的处罚依据: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
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五)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
• 三是,该院血透室丙肝病人血透隔离区与正 常透析区存在通道共用的问题。
16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处理
•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朱发兵诫勉谈话处理; • 盐城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马凡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燕春提醒谈话处理; • 东台市卫健委主任崔海诫勉谈话处理; • 东台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张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卫建委医政科科长曹国平行政警告处分; • 东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殷卫国和分管副院长宋小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最新)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最新)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按照《关于印发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X市卫计局制定了X年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根据我市各医疗机构实际情况,责成市卫生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全年工作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49家,其中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家,民营医院14家,诊所、村卫生所698家,以及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根据方案要求,纳入本次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共计83家,其中有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9家作为一级医疗机构纳入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分类管理,另按5%要求选取37家未定级单位纳入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

二、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按照X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X市卫计局《X年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安排,市卫生监督局认真组织监督员进行培训学习,监督检查、总结上报工作具体落实到人,按照将未定级医疗卫生机构的5%纳入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确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三、严格检查逐步推进市卫生监督局按照方案于6月下旬开始,对辖区内进入本次综合评价的二级及以上医院、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和37家未定级医疗单位按照评分标准严格进行检查,通过执法终端逐项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监督中心的信息报告系统上的“监督执法”模块上报监督检查评价记录,评价结果由“信息报告系统”计算产出。

本次综合评价按照《方案》要求,主要对传染病的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监督,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中,着重检查了如手术室、注射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ICU、感染科、口腔科等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布局和流程等工作。

X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X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XX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升XX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水平,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制定了这份工作方案。

本工作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对XX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提高传染病的防治能力,促进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

二、工作流程和内容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将制定一套科学、全面和可操作的传染病防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的指标。

2.数据收集与分析将通过搜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包括传染病报告、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培训情况、设备和物资配备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3.评价与排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评价,并进行排名。

评价结果将根据评分高低划分为几个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等。

4.结果反馈与宣传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疗卫生机构,并公示排名情况。

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评价结果。

5.奖惩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医疗卫生机构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评价结果较差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督促整改,并可能采取一定的行政处罚措施。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3个月)指定工作组成员,组织专家开展评价指标的制定工作。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进行初步测试和修正。

2.数据收集与分析(4个月)指定专人负责搜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3.评价与排名(2个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评价,并进行排名和等级划分。

4.结果反馈与宣传(1个月)向医疗卫生机构反馈评价结果,并公示排名情况。

同时,进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5.奖惩机制(持续实施)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机制,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模板】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模板】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一、综合管理(共5分)1、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1分)(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八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

(2)检查内容:①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

由院领导、医务科、防保科、院感科、总务科及其它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②有相应部门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明确。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

主要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核对、报告。

传染病疫情控制部门:a.综合医院应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由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设立,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其它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b.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c.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配备齐全,设备、药品到位。

消毒管理组织、部门(医院感染科):主要负责根据本《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并具体落实;对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进行指导;对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等。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表(2019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表(2019年)
1
是1;否0
6.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是为合格;否☆
7.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1
是1;否0
8.每次透析结束应当消毒、灭菌并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9.配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设施设备并规范使用
1
是1;不规范0.5;否0
内镜诊疗室
(中心)*
1.内镜清洗消毒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区域分开
1
是1;否0
1
是1;不规范0.5;否0
2.建立岗位职责、操作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及应急预案
0.5
是0.5;否0
3.清洗、消毒、灭菌的设施设备符合要求
1
是1;否0
4.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符合要求
0.5
是0.5;否0
5.器械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包装及标识符合要求
1
是1;不规范0.5;否0
6.有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记录
1
是1;不齐全0.5;否0
1
是1;不齐全0.5;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1
是1;不齐全0.5;否0
9.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1
是1;否0
口腔科
(治疗中心)*
*1.设有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1
是1;否0
*2.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与灭菌区设有物理屏障
1
是1;否0
*3.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存放符合要求
1
是1;不规范0.5;否0
4.灭菌包有标识标注有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限期等
4.公示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1
是1;未更新或不齐全0.5;否0
5.接种前告知(询问)受种者或监护人有关情况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作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估,对其防控措施的效果、应急处理能力、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评定和监督。

通过这一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将介绍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分析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和责任。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分类监督工作,包括其监督的对象和方法。

接着,我们将探讨传染病防治综合评价的意义,通过对其作用和价值的分析,强调其对于提高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提出相应的传染病防治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便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评价和监督工作。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相信可以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促进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将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概述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该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在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2.1部分,详细阐述了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强调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docx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docx

我局对落实108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有关科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狠抓落实。

我局监督员在主管局长的带领下对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摸底调查,按要求建立了传染病管理档案,开展了有效的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和结果干预。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现已完成了文件要求的本年度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工作任务。

我市现有二级医疗机构3家,一级医疗机构1家,疾控中心1家,供血医疗机构6家。

我局除对以上单位都建立了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管理档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还对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疗机构建立了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管理档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为今后全面推进传染病分类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使我市传染病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责任明确,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我局将各类医疗机构的综合评价及时进行了网报。

评价结果优秀的单位31家,合格单位2家,重点监督单位1。

我们对重点监督单位加大监督频次和整改力度,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加强动态监管,将评价结果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效验、绩效评价工作相衔接。

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截止10月12日,我局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监督共计34家,门诊部以上医疗机构做到全覆盖,下达监督意见书34份,建立传染病管理档案27家,进行综合评价27家,依法行政立案2起。

近期,我局已开始对诊所诊室等未定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分类监督全面进行综合评价。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传染病疫情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1.提高传染病防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

3.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减轻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4.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果。

三、工作内容1.宣传教育(1)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2)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定期发布传染病防治信息,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传染病防治讲座,提高重点人群的防治能力。

2.防治体系建设(1)加强传染病防治机构建设,完善防治网络,提高防治能力。

(2)建立传染病防治人才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传染病防治技术创新,提高防治效果。

3.监督管理(1)建立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机制,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分类管理,确保监督效果。

(2)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规范防治行为。

(3)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

4.疫情处置(1)制定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提高疫情应对能力。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确保疫情得到及时处置。

(3)开展疫情风险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步骤1.调查研究:了解传染病防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

3.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防治体系建设、监督管理等工作。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开展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任务按时完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等规定,认真落实国家和市区卫计委的部署,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治职责,提高我院自身管理水平,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权益,根据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特点,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按照省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市院实际,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领导小组,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抓好部署落实。

(二)实施阶段
开展自查自纠,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开展相关培训,迎接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培训指导等各项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三)加强沟通,相互促进,推进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认真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按时报送试点工作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XX年X月X日。

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方案

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方案

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方案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要,而监督评估则是保证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方案。

二、监督评估指标
1.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2.监测系统的完善程度。

3.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

5.部门的联动和协作情况。

6.反应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监督评估方法
1.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制定监督评估计划,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3.定期召开会议,汇报评估情况并进行讨论,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4.对监督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和透明度,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四、监督评估的重要性
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制定优化策略,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同时,监督评估增强了政府、社会、群众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大众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五、监督评估的难点
1.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制定,需要经过专业人员、政府部门及公众的共同
讨论完成。

2.加强监督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社会情况等因素,因此在评估过
程中需要把握好平衡的度。

3.治愈患者的管理和隔离是个难点,需要在评估中进行充分的探讨和研
究。

六、总结
本文介绍了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估方案,包括监督评估指标、监督评估方法、监督评估的重要性和难点,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并加强沟通,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监督评估工作。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方案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方案

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方案传染病防治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治疗等综合手段,减少或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实现传染病的有效防治,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方案。

本文将从分类、监测、预防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一套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方案。

一、分类监测传染病分类监测是传染病防治的基础,通过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监测,可以及时了解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等特点,将传染病进行分类监测。

具体包括:2.传播途径分类监测: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监测,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通过对传播途径的监测,可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

3.临床表现分类监测:根据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监测,包括急性感染、慢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无症状感染等。

通过对临床表现的监测,可以了解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能力,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是传染病防治的核心内容,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和人群特点等,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具体包括:1.疫苗接种:对于可预防的传染病,推广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要加强对儿童和特定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率达到规定标准。

2.卫生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健康教育和公众活动等方式,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3.防控措施:针对不同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传染源的监测和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高环境卫生和加强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等。

三、监督和评估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和评估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为加强XX县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督促医疗机构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治职责,提升其自身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按照《2021年XX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XX县卫生监督所组织人员对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了监督检查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综合评价工作总结如下: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XX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XXX家,其中二级医院X家、一级医院X家、未定级医疗机构XX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X 家。

二、综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本次开展综合评价机构共XX家,其中二级医院X家、一级医院X家、未定级医疗机构XX家、疾控机构X家。

评价的XX家机构中,综合管理项目中各项制度健全的机构X家,本年度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机构XX 家,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机构XX家。

XX家机构中开展预防接种的机构X家,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X家,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机构X家。

X家机构接种的疫苗均由XX县疾控中心统一配送,配送过程中有温度监测记录。

接种机构疫苗出入库登记、疫苗储存等符合规格要求。

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项目中,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门诊日志登记齐全的机构XX家,未发现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的情况。

传染病疫情控制项目中,落实预检分诊工作的机构X家,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的机构X家,按规定为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诊疗的机构X家。

医疗废物处置项目中,医疗废物交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的机构XX家,医疗污水经消毒后处理并开展监测的机构X 家。

XX家机构中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机构X家,二级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的机构X家。

三、综合评价结果按照综合评价表,对XX家机构进行打分评价,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

本次综合评价合格单位XX家。

四、处罚情况本次开展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共立案查处X起,其中警告X起,罚款X起,共罚款XX元整,已全部结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操作指南(供参考)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一、综合管理(共5分)1、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1分)(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八条、《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号。

(2)检查内容:①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

由院领导、医务科、防保科、院感科、总务科及其它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②有相应部门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明确。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

主要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核对、报告。

传染病疫情控制部门:a.综合医院应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由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设立,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其它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b.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c.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配备齐全,设备、药品到位。

消毒管理组织、部门(医院感染科):主要负责根据本《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并具体落实;对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进行指导;对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等。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医疗废物监控部门):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实验室负责人是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

(3)检查方法:查阅文件、核实人员、实地核查。

(4)结果评价:有领导组织和各部门齐全得1分,无领导组织扣0.5分,部门不全扣0.5分。

(5)监督关键点:人员与实际相符,职责、制度落实。

2、健全和完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生物安全、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3分)(1)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九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消毒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九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

(2)检查内容:①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内容应当包括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异常信息的快速反馈、自查等方面。

要点:疫情管理制度包括自查制度、奖惩制度、新上岗医生培训制度、门诊和入院及检验登记制度、对疫情管理科室管理的制度等制度规范,执行首诊负责制。

②传染病疫情控制度及应急预案:预检、分诊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综合性医院的根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卫办医发〔2004〕166号)制定有关制度。

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查阅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说明及操作规程、记录等文件,应有供现场工作人员快速使用的安全手册。

要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及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的资料;菌(毒)种管理制度。

④消毒隔离制度:查阅文件资料、工作计划及检查记录。

要点:根据医疗服务环节不同特点,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消毒灭菌程序、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院感科各项管理制度、相关科室消毒隔离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⑤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产生地点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内部运送医疗废物的规定和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交接、登记规定;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培训与健康检查规定;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3)检查方法:查阅文件和相关记录。

(4)结果评价:制度和预案齐全,内容无明显错误,得3分;制度或应急预案,缺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内容有明显错误的,每一处扣0.5分.(5)监督关键点:见上述检查内容和制度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

3、开展综合评价自查(1分)(1)法律依据:(略)(2)检查内容:对照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开展自查和综合评价情况。

(3)检查方法:查阅自查记录。

(4)结果评价:开展得1分;不开展得0分。

(5)监督关键点: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自我打分情况。

4、本年度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未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未经批准或在未经指定的专业实验室擅自从事在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己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关键项)(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消毒管理办法》第六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2)检查内容:是否存在上述情况。

(3)检查方法:查登记记录、相关资料、看现场。

可查阅监督单位本年度的行政处罚案卷和投诉举报情况等;可结合评价表中对其它内容检查时进行现场监督。

(4)结果评价:发现有任何一项存在问题,该单位综合评价为重点监督机构。

(5)监督关键点:①本年度是否存在任何一项问题;②记录、登记资料及现场实景是否证实不存在发生任何一项事情。

二、预防接种*(共10分,或合理缺项)1、接种单位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重点项)(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二十一条第二款;《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是否持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认定。

(3)检查方法: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相关批准文件且有效性。

(4)结果评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且接种门诊经县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认定,为合格;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即整体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接种单位资质。

2、疫苗的接收、购进、使用登记和报告等记录齐全(2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是否建立疫苗的接收、购进、分发、供应登记;是否制定疫苗购买计划,是否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是否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检查方法:查看记录资料,内容是否完整。

(4)结果评价:登记或报告内容完整,得2分,不规范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①接收、购进、分发、供应疫苗的数量、批号、生产单位等相关信息是否登记在册,各类信息是否齐全;②核实接种情况登记说明,包括接种量、破损量、库存量等;③核实是否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查报告内容是否真实有效;④核实剩余第一类疫苗是否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3、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记录及报告情况。

(3)检查方法:查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处理记录等。

(4)结果评价:有及时处理记录,报告程序、时限、内容符合要求,得2分;不规范,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否及时、合理的处置;是否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规范。

4、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生产企业的证明文件(2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疫苗证明文件,包括由疫苗生产药品检验机构每批次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进口疫苗的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证明文件,是否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

(3)检查方法:结合接收登记查阅证明文件。

(4)结果评价:证明文件齐全,得2分;发现有一种疫苗无证明文件,扣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索取疫苗生产企业的证明文件是否齐全;证明文件是否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

5、人员经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上岗(2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预防接种的人员执业资格证明和接种上岗证。

(3)检查方法:抽查预防接种门诊或产科接种人员的执业资质证明和接种上岗证。

(4)结果评价:接种人员执业资质证明和接种上岗证齐全,得2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从事预防接种的人员与考核合格证相符,并均持有有效的执业资格。

6、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1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是否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3)检查方法:实地查看,核实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与实际是否一致。

(4)结果评价:公示且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符合要求,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①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是否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②公示的第一类疫苗品种是否齐全,接种方法是否符合规范。

7、医务人员在接种前依照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1分)(1)法律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检查内容: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告知和询问情况。

(3)检查方法:抽查接种记录,核对告知单签名。

(4)结果评价:接种记录与告知对象一致,得1分;否则不得分。

(5)监督关键点:①核实是否有告知记录,告知内容是否齐全;②核实是否有询问记录,询问内容是否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