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公开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元素周期表》公开课课件PPT1
n(NaClO3)=n(NaOH) ,故n(NaClO3)=1/6 n(NaOH)=1/6×6amol= a mol,转移电子最大物质的量=a×5=5a mol;氧化产物只有NaClO时,转 移电子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NaCl)= n(NaClO),由钠离子守恒: n(NaCl)+n(NaClO) = n(NaOH) ,故n(NaClO)=1/2n(NaOH)=3a mol,
n(NaCl)+n(NaClO)+n(NaClO3)=n(NaOH),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1/2 n(NaOH)=3amol,C错误;D.令n(ClO-)=1mol,反应后c(Cl)/c(ClO-)=6,则n(Cl-)=6mol,电子转移守恒,5×n(ClO3-)+1×n(ClO-)=1×n(Cl-),即5× n(ClO3-)+1=1×6,计算得出n(ClO3-)=1mol, 则溶液中c(Cl-)/c(ClO3-)=6,D错误;正确选项A。 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NO 点睛:①由于质量具有加和性,所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直接计算得到所需物质质量,再进行混合即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时,由于体积没有加和性,所以通过计算得到所需物质体积,再进行混合,实际所得到的体积不是二者体积和,所以配制 的结果也就是错误的,因此必须使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准确配制出所需的体积。 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 N2,没有告诉压强,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等,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 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n(NaCl)+n(NaClO)+n(NaClO3)=n(NaOH),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1/2 n(NaOH)=3amol,C错误;D.令n(ClO-)=1mol,反应后c(Cl)/c(ClO-)=6,则n(Cl-)=6mol,电子转移守恒,5×n(ClO3-)+1×n(ClO-)=1×n(Cl-),即5× n(ClO3-)+1=1×6,计算得出n(ClO3-)=1mol, 则溶液中c(Cl-)/c(ClO3-)=6,D错误;正确选项A。 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NO 点睛:①由于质量具有加和性,所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直接计算得到所需物质质量,再进行混合即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时,由于体积没有加和性,所以通过计算得到所需物质体积,再进行混合,实际所得到的体积不是二者体积和,所以配制 的结果也就是错误的,因此必须使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准确配制出所需的体积。 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 N2,没有告诉压强,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等,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 数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元素周期表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7 +6 +5 +4 +3 +2 +1
-1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 -3 -4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价电子:元素的最外层中的电子(主族元素) ②主族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③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课堂练习:
1、下列递变规律中对的的是( C ) A、Na、Mg、Al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B、Cl、Br、I 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C、Si、P、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C、N、O、F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思考:在同一周期、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 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如何变化?
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碱性依次削弱。
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削弱, 碱性依次增强。
同一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同一主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削弱。
元素化合价周期性递变图
周期数=最外电子层数
练习
推算原子序数为 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 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 期 族序 数数
6 2,4 13 2,8,3 34 2,8,18,6
2 ⅣA 3 ⅢA
4 ⅥA
53 2,8,18,18,7
-1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 -3 -4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价电子:元素的最外层中的电子(主族元素) ②主族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③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大
金属性依次增强
课堂练习:
1、下列递变规律中对的的是( C ) A、Na、Mg、Al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B、Cl、Br、I 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C、Si、P、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C、N、O、F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思考:在同一周期、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 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如何变化?
同一周期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碱性依次削弱。
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削弱, 碱性依次增强。
同一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同一主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削弱。
元素化合价周期性递变图
周期数=最外电子层数
练习
推算原子序数为 13,34,53,88,8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 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 期 族序 数数
6 2,4 13 2,8,3 34 2,8,18,6
2 ⅣA 3 ⅢA
4 ⅥA
53 2,8,18,18,7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27页
1.下列相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不正确是 () A.长周期中,第ⅡA族右侧为第ⅢB族,第 ⅢA族左侧为第ⅡB族 B.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有18列,其中第三 列含有元素种类最多 C.副族和第Ⅷ族中所有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一定位于第ⅡA族
第28页
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选项A正确。 元素周期表第三列因含有镧系、锕系元素,故元 素种类最多,选项B正确。副族和第Ⅷ族统称为 过渡元素,所有为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某元 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也许位于 第ⅡA族,也也许为稀有气体元素He(0族)。 答案: D
第35页
热点试验 探究短周期元素—H、He排布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元素化学性质含有相同 性。探究H、He在周期表中排布主要依据两原子 原子结构特点和两元素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该类 题目的发散思维性较强,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 期表编排原则以及元素化学性质掌握程度、灵活 应用能力。
第36页
[探究举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 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他 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四种方案:
第46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判断中正确是 () A.三个短周期都含有8种元素 B.四个长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 C.第ⅠA族,即包括7种碱金属元素 D.0族含有6种元素
第47页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含有元素分别 为2、8、8、18、18、32、26,因此A和B错误; 第ⅠA包括六种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C错误;0 族元素包括He、Ne、Ar、Kr、Xe、Rn六种元素, D正确。 答案: D
第15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多少排布而成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在同一族
1.下列相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不正确是 () A.长周期中,第ⅡA族右侧为第ⅢB族,第 ⅢA族左侧为第ⅡB族 B.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共有18列,其中第三 列含有元素种类最多 C.副族和第Ⅷ族中所有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 一定位于第ⅡA族
第28页
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选项A正确。 元素周期表第三列因含有镧系、锕系元素,故元 素种类最多,选项B正确。副族和第Ⅷ族统称为 过渡元素,所有为金属元素,选项C正确。某元 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也许位于 第ⅡA族,也也许为稀有气体元素He(0族)。 答案: D
第35页
热点试验 探究短周期元素—H、He排布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元素化学性质含有相同 性。探究H、He在周期表中排布主要依据两原子 原子结构特点和两元素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该类 题目的发散思维性较强,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 期表编排原则以及元素化学性质掌握程度、灵活 应用能力。
第36页
[探究举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 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他 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四种方案:
第46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判断中正确是 () A.三个短周期都含有8种元素 B.四个长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 C.第ⅠA族,即包括7种碱金属元素 D.0族含有6种元素
第47页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含有元素分别 为2、8、8、18、18、32、26,因此A和B错误; 第ⅠA包括六种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C错误;0 族元素包括He、Ne、Ar、Kr、Xe、Rn六种元素, D正确。 答案: D
第15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是 () 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多少排布而成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第ⅠA族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在同一族
人教版《元素周期表》公开课课件-PPT
=各34同.9位69素×质0.7量57数7+乘36以.9其66含×量0.2,42再3=求35和.453 即;35×0.7577+37×0.2423=?
例: 将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 35Cl 34.969 75.77% 35Cl 35 75.77%
37Cl 36.966 24.23% 37Cl
•
8.对 某 方 面 的 知识 有强烈 兴趣时 ,自己 解决某 个问题 时,学 习中找 到志趣 相投的 同伴时 ,发现 自己的 潜能时 我们都 可以体 味到学 习带来 的快乐 。
原子核 相对质量为1.007
原 子
中子 (N个) 不带电,相对质量为1.008
核外电子 (Z个)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相对质量为1/1836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一.质量数:
对于原子来说,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 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 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A表 示。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数的概念,熟记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间的关系; 2.辨析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 X的涵义; 3.了解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复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的构成:
质子(Z个)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练习题
在6Li、14N、23Na、24Mg、7Li、14C几种核素 中:
(1)
和
互称为同位素
(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
例: 将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 35Cl 34.969 75.77% 35Cl 35 75.77%
37Cl 36.966 24.23% 37Cl
•
8.对 某 方 面 的 知识 有强烈 兴趣时 ,自己 解决某 个问题 时,学 习中找 到志趣 相投的 同伴时 ,发现 自己的 潜能时 我们都 可以体 味到学 习带来 的快乐 。
原子核 相对质量为1.007
原 子
中子 (N个) 不带电,相对质量为1.008
核外电子 (Z个)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相对质量为1/1836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因此,原子呈电中性。
一.质量数:
对于原子来说,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 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 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A表 示。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数的概念,熟记质量数与质
子数、中子数间的关系; 2.辨析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掌
握 X的涵义; 3.了解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复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的构成:
质子(Z个)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练习题
在6Li、14N、23Na、24Mg、7Li、14C几种核素 中:
(1)
和
互称为同位素
(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
元素周期律名师优质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元素周期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导致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因
果
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性质
Na
Mg
Al
单质与水 (或酸)的 反映状况
与冷水水反或激映酸烈反应冷水与置水快酸换缓速激出慢反烈氢、映反的沸,映剧烈与 反程酸 映度快减速弱
素的最高正价从+1—+7,中间出现负价,最低 负价从-4—-1。
元素周期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导致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因
果
元素周期律
最外层电子数 1→8 (K层除外) 原子半径 大→小
化合价 +1→+7 -4→-1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化化物物及的水酸最高H价4Si氧O4 化物H的3PO水4 化物酸H2S性O4 增强 HClO4
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
左
右
金属性削弱 非金属性增强
1.下列递变状况不对的的是 CD
A.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Na+、Mg2+、Al3+半径依次减小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碱性强弱:
3、对角线原则
4、金属非金属交界
Be
5、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耐高温耐腐蚀材料-过渡元素 ●催化剂-Ⅷ族 ●农药-右上角(F、Cl、S、P)
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特点
《元素》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
几种元组素成,并的说物出质元已素知的的名就称
有3000多万种!
H2O H2O2 HCl
第一组同学
KClO3
CH3COOH
KMnO4
C2H5OH
K生2M活n中O元4 素的身C6H12O6
影处处可见!
第二组同学
第三组同学
都含有钙元素
NH4HCO3 NH4H2PO4
氮元素
(NH4)2SO3
CO(NH2)2
Si
28
磷P
31
硫S
32
氯
Cl
35.5
氩 Ar
40
钾K
39
钙 Ca
40
锰 Mn
55
铁 Fe
56
铜 Cu
63.5
锌 Zn
65
银 Ag
108
钡 Ba
137
铂 Pt
195
金 Au
197
汞 Hg
201
碘I
127
知识点2元素符号(P62)
1-20号元素名称与符号
1—20号元素顺序口诀 氢 H 氦 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有关盐的化学反应探究盐的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教学过程
2、元素符号的含义
思考:2H表示什么?(B ) A:两个氢元素
有3000多万种!
H2O H2O2 HCl
第一组同学
KClO3
CH3COOH
KMnO4
C2H5OH
K生2M活n中O元4 素的身C6H12O6
影处处可见!
第二组同学
第三组同学
都含有钙元素
NH4HCO3 NH4H2PO4
氮元素
(NH4)2SO3
CO(NH2)2
Si
28
磷P
31
硫S
32
氯
Cl
35.5
氩 Ar
40
钾K
39
钙 Ca
40
锰 Mn
55
铁 Fe
56
铜 Cu
63.5
锌 Zn
65
银 Ag
108
钡 Ba
137
铂 Pt
195
金 Au
197
汞 Hg
201
碘I
127
知识点2元素符号(P62)
1-20号元素名称与符号
1—20号元素顺序口诀 氢 H 氦 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有关盐的化学反应探究盐的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教学过程
2、元素符号的含义
思考:2H表示什么?(B ) A:两个氢元素
人教版《元素周期表》公开课课件PPT
_2_K__+__2_H_2_O_=_=_=_2_K__O_H__+__H_2_↑__
结论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 > Na 金属的活泼性:K > Na
活动1:探究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①钠、钾与氧气反应
黄色
紫色
△ 2Na+O2=====Na2O2
(超氧化钾) >
分析解释 填写教材93页表格Na、K部分
【思考】预测锂、铷、铯的化学性质 活动1:探究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从上到下,熔点依次降低
核素的种类由元素原子的
决定的。
思考与讨论:比较钾与钠化学性质的异同
(3)锂的密度小于煤油(0.
能与O2、H2O反应。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碱性强弱:Ca(OH)2> Mg(OH)2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问题2: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从哪一点推断出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2. 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__1____,易失去电子而具有较强的__金__属__性____还__原__性___,其单质
与钠类似,能与_氧___气____和___水_____反应。
1
4 0.227
铷 Rb 37
1
5 0.248
铯 Cs 55
1
6 0.265
【完成课本P93思考与讨论】 问题1: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有 什么特点?
1.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_增____加___,电子层数 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_增___大____。
• 锂与氧气加热时反应,生成氧化锂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水层:颜色变浅 CCl4层:无色变为紫红色
33/52
Cl2 + 2NaBr = 2NaCl +Br2 Cl2 + 2 KI = 2KCl + I2 Br2 + 2KI = 2KBr +I2
思索:依据上述反应,比较Cl2、Br2、I2氧化 性强弱
结论: 氧化性:F2 > Cl2>Br2>I2
34/5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化 学 Ⅱ
1/52
元素周期表由来:
①1864 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发表了《六元素 表》,他把28 种元素列在一张表上,表中各 元素按原子量排列成序,并对元素进行了分 族,且给还未发觉元素留出了空位,比“三 元素组”有了很大进步。
②1865 年,英国人纽兰兹又提出一个叫做“八 音律”理论。他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次序排 列,第八种元素性质几乎和第一个元素性质 相同。这种像音乐中八度音似“八音律”, 深入揭示了元素性质和元素原子量之间亲密 联络。
41/52
5.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各种天然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 分含量乘积代数和.
=R1×a1%+R2×a2%+… 其中R1、R2…为各核素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各核素原子个数百分数
假如用各核素质量数A1、A2……代替其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得到是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5/52
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 Li Na K Rb Cs
结构
决定
性质
相同点: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递变性: 核电荷数逐步增多 电子层数逐步增多 原子半径逐步增大
相同性: 轻易失去1个电子,单质 表现出很强还原性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 1 课时 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演练 课时作业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典例剖析]
[典例 1]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A.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解析]
)
B.核电荷数 D.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B、C 均能推断。
不能确定离子的电荷数。
[答案]
D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答案:C人教化学·必修2返回导航上页
下页
[微知识点]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只有原子中存在上述关系,如果是离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序数不相等。阳 离子的质子数大于其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其核外电子数。 如 Na: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l-: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族 (1)概念:把不同横行中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 的顺序 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2)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 最外层电子数 。
人教版化学·必修2
(3)分类:
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纵行表示 主族 — 为第ⅣA族,第16纵行表示为ⅥA族。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 1 课时 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演练 课时作业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典例剖析]
[典例 1]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A.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解析]
)
B.核电荷数 D.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B、C 均能推断。
不能确定离子的电荷数。
[答案]
D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答案:C人教化学·必修2返回导航上页
下页
[微知识点]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只有原子中存在上述关系,如果是离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序数不相等。阳 离子的质子数大于其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其核外电子数。 如 Na: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l-: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人教版化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族 (1)概念:把不同横行中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 的顺序 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2)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 最外层电子数 。
人教版化学·必修2
(3)分类:
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纵行表示 主族 — 为第ⅣA族,第16纵行表示为Ⅵ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