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描写和抒情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af103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0.png)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是指在记叙文中,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丰富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那么,记叙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呢?首先,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细节描写”,即通过对人物、事件、物体的特征或细节来描述具体的情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形象性、生动性。
例如:“小明看起来很沧桑,一头花白的头发,披在脖子上,眼睛里充满了无奈。
”其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喻描写”,即把一种物体或概念比喻成另一种物体,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声音像大海中的潮水,无休止地涌动着。
”再次,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是“比拟描写”,即通过将人物、物体的某种特性与另一种同类的物体的某种特性相比,以表现出人物、物体的特征。
例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此外,记叙文中常用的描写手法还包括“抒情描写”、“比喻比拟混合描写”、“象征描写”等等。
“抒情描写”指的是用歌词、诗句等来描绘情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满天星斗,闪耀着令人陶醉的光芒。
”“比喻比拟混合描写”指的是在描写中,将比喻和比拟相结合,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他的眼睛就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无限的希望。
”“象征描写”则是将某一个物体或概念,与该物体或概念代表的意义相结合,以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那一朵朵花,就像灿烂的太阳,给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记叙文中常见的描写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真实形象、具有感染力,使文章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作者应该在书写记叙文时,多加利用这些描写手法,以达到文章的精彩绝伦。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8014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f.png)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情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最基础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是通过描写情感、感受和内心体验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在记叙文中,抒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加感人、生动,也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记叙文中的抒情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抒情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记叙文讲述的是故事,而故事中往往涉及到人物的情感、内心矛盾等情况。
如果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一些抒情元素,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离别时,可以适当加入他的内心独白,表达他的不舍和留恋。
这样,读者也会感受到这种情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其次,抒情可以增加记叙文的感情深度。
有时候,故事中的事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是通过抒情的手法,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感受和心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描述某个人物生活遭遇的不幸,可以通过他的痛苦和悲伤来传达出来,这样可以使读者更能理解他的处境,产生更多的同情心和共鸣。
最后,抒情还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
记叙文淡泊的叙事风格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而抒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的成长过程时,通过他的心路历程和内心变化来表达他的成长和成熟,这样可以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总的来说,抒情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
加感人、深刻,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要善于运用抒情的手法,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描写手法
![记叙文描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f8ae5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f.png)
记叙文描写手法记叙文描写手法介绍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8562f5e518964bce847c1a.png)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2 )结合句子语境。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4065c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1.png)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与刻画,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3、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2361502b9d528ea80c77901.png)
【拔高】隐形的翅膀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
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
”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
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
”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
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
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
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
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
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
“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
”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
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71c88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具体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fd41e64693daef5ef73d69.png)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行动(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环境描写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其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⑥渲染气氛。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看,除直接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正面描写)外,还可进行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基本作用是烘托,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c58d9184868762caaed5d3.png)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五种。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辅之以说明、抒情和议论。
1、叙述所谓叙述,就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和环境的状况作具体的说明和交代。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同时,议论说理的文章与应用性文体也离不开它以介绍事实材料与交代写作经过。
叙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
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
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即是“过程”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
语句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果叙述有两个以上的头绪,也可以按并列顺序排列语句。
为了说明叙述是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以《雨后》这篇记叙文为例,探讨这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雨后杨启璋哗——哗,铺天盖地的暴雨,不停地泼洒下来,象天河决了口。
村外公社的大鱼塘,大水漫过了坝堰。
一群群去年放养的胖头鲢鱼,摆头甩尾,吐着水泡,顺着鱼塘溢出的水流,争先恐后地游进鱼塘附近一片地势低洼的玉米地里。
6月的雨,来得猛,去得也快,不消半个时晨,又现出朗朗的日头来。
鱼塘的溢水一停止,玉米地里也就断了流。
溜进来的鱼儿们进不得,退不得,在一个个小水坑里噼里啪啦地甩着尾巴。
一群放学的孩子沿小路朝这边跑来,火焰般的红领巾在白的、蓝的小布褂上闪烁。
不知是谁,首先听到了玉米地里的声音。
“二牛,你听,谁在玉米地里?”“该不是野物糟害粮食吧?”“走,进去看看!”稀里哗啦,孩子们钻进玉米地,“啊哈,胖头鱼跑到玉米地来啦。
”“多肥哪,一条至少有半斤!”立即,他们把课本、练习本都集中装到两只书包里,拿空书包作网具,一个个到坑坑洼洼里捞胖头鱼。
“黑子哥,我的书包满了!”“快跑,当心把鱼干死,朝水塘里倒鱼时要轻点。
”一趟又一趟,一书包又一书包……闯进玉米地的胖头鲢鱼又在鱼塘里打开了水花。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abee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c.png)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d8ab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是记叙,就是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比如说,“昨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我们先坐了摩天轮,然后又去划了船。
”这就是记叙。
第二种是描写,能让我们看到更生动的画面。
像“公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就是描写,是不是感觉花就在眼前啦?第三种是抒情,用来表达我们的感情。
比如“看到这么美的花,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第四种是说明,给我们讲清楚事物的特点。
“这个摩天轮有50 米高,一次能坐20 个人。
”第五种是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去公园玩,让我明白了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更开心。
”同学们,这五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都很重要哦!《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同学们,咱们接着说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像讲故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比如“我过生日那天,妈妈给我做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描写能让故事更精彩。
“蛋糕上的奶油像雪一样白,上面还插着几朵漂亮的小花。
”抒情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我看着这个蛋糕,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说明能让我们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
“这个蛋糕是妈妈花了两个小时做出来的。
”议论能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从这个蛋糕我明白了,妈妈的爱是最珍贵的。
”大家多体会这五种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就会更厉害啦!《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亲爱的同学们,咱们再深入了解一下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简单地把事情说出来。
“周末,我去了图书馆看书。
”描写能让事情变得更有趣。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一排排书架像士兵一样整齐地站着。
”抒情能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图书馆里,我感觉自己像一条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真快乐!”说明能告诉我们一些具体的信息。
“这个图书馆有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图书分类。
”议论能让我们有所思考。
“在图书馆里看书,让我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
”同学们,学会用好这五种表达方式,就能写出很棒的记叙文啦!。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03bf6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d.png)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对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②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③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来展现其性格、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环境描写主要是通过对场景、气氛、色彩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环境。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情感色彩。
三)抒情抒情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感情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来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增加读者的情感共鸣。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是通过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来引起读者共鸣,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自然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议论议论是一种表达作者观点、看法、意见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阐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议论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同时,议论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逻辑思考能力。
议论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种。
直接议论是通过直接陈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来引导读者,间接议论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让读者自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五)说明说明是一种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知识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
说明的作用主要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增加读者的知识和认识。
同时,说明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说明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说明和间接说明两种。
直接说明是通过直接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间接说明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自然地了解事物。
记叙、抒情、说明、议论、描写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抒情、说明、议论、描写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b2d03425c52cc58ad6be28.png)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如何描述?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的要素。
表达方式的多种多样构成了交流方式的丰富多彩。
文章常见的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就是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事件发展的经过。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作用: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它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作用:①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②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烘托...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性格③心理描写:细致的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变化议论:就是讲述道理,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它常常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作用: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使得文章主题鲜明;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已的感情。
它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用:直抒胸臆,抒发了...的情感,表达了...的观点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修改版)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4abbfc7fd5360cbb1adb7d.png)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1)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记叙文中的叙述、写景和抒情
![记叙文中的叙述、写景和抒情](https://img.taocdn.com/s3/m/292bc92848d7c1c708a14598.png)
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也需要在记叙中 适当地加入描写和抒情。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事物 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彩的描绘和摹写,使记叙内 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景物意境鲜明。以叙事 为主的记叙文,如写令人感动的事,就可以采用适当的 心理描写,强调“感动”;写印象深刻的事,则要交代 清楚印象深刻的原因,就可能用到场面描写,将印象深 刻的场景展现给读者。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使人 物鲜活、传神,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 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文章中心的需要,做到抓住特点 ,突出重点,恰到好处。
在我人生的储蓄罐中 方誉
我有一个储蓄罐,它虽然不大,但它装了很多东西,有妈妈的爱,爸爸的教导,
老师的鼓励……总之,它的“肚子”里装的东西可多了。
清晨,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唤醒,我寻思着是何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厨房—— 能有如此异香的只有“厨房重地”了。果然一打开厨房门,就看见妈妈在煮饺子。我看 着锅里一个个翻滚着的饺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娴熟地将饺子捞出锅,我正准备 拿一个来吃,不料,一双筷子“从天而降”,落在了我的头上。“看把你馋的。快去洗 脸刷牙!”等我收拾利索,妈妈早就把饺子放在了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开动了。 “慢慢吃,又没人跟你抢!”妈妈温和地说,“ 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才能长 高、长壮!”“嗯嗯…”我含糊地答应着。这个时候,我趁机将妈妈对我的爱装进了我的 储蓄罐中。
当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遇见奥数这一门数学中充
满神秘的科目时,我开始被它吸引,为之着迷。可是它
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以至于我想得焦头烂额,磕破脑袋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a5fef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1. “哎呀,记叙文的叙述可太重要啦!”就像我给妈妈讲我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今天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可棒啦!”这就是在进行叙述呀。
2. “哇,描写能让事情变得好生动呀!”比如我跟小伙伴说:“那个蛋糕看起来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棉花糖,软软的,好诱人啊!”这就是描写嘛。
3. “嘿,抒情真的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呢!”像我考了好成绩会开心地说:“我好高兴呀,我做到啦!”这就是抒情呀。
4. “咦,议论也很有意思呀!”我和朋友讨论:“我们应该多帮助别人,这样才对呀!”这就是在议论。
5. “哟,说明能让人清楚明白呢!”我给弟弟解释:“这个玩具要这样玩,看,按这个按钮。
”这就是说明呀。
6.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都好有用呀!”就像我们一起玩游戏,叙述游戏过程,描写场景,抒情表达开心,议论怎么玩更好,说明规则,多棒呀!
7. “叙述就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呢!”我给同学讲我周末去公园玩的经历,“我看到了好多漂亮的花哦。
”
8. “描写不就是给事情画画嘛!”我形容我的新裙子,“它是粉色的,上面还有亮晶晶的装饰呢。
”
9. “抒情不就是把心里的感觉说出来嘛!”我难过的时候会说:“我心里好难受呀。
”
10. “说明就像是给东西贴标签一样清楚呀!”我告诉妹妹:“这是苹果,甜甜的。
”。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 导学案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fd02c168884868762d659.png)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抒情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
学习重点难点: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描写、抒情。
学法指导:教学上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点拨加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同学们的日常写作中看,大家基本上能审清题意,中心明确,但行文空泛,缺少生动的描写,因此,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和抒情。
二、记叙文常用的描写方法1、常见的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2、常见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简介抒情三、思辨与欣赏(一)比较鉴赏,初探记叙文中描写的运用方法。
片段一:掀开那一床被子,阳光就从那儿洒了出来。
那天黄昏,我还在奋笔疾书着,门突然“吱呀”一声轻轻被推开,妈妈捧着我橘黄色的被子进来了,走到床前,轻轻放下,铺展开来,拉直边角,不时拍打着,一阵阵清风从被子中不经意间吹出,我嗅了嗅鼻子,似乎有阳光的味道。
妈妈转过身,微微扬起嘴角朝我笑笑。
就走出房间,合上门,看着每天被妈妈理得平平整整的被子,心里顿时充满了阳光与动力,这不就是妈妈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片阳光,这片爱。
打开那一本作业,阳光就从那洒了出来??这不就是老师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片阳光,这片爱。
片段二:走进教室,阳光就从那儿洒了进来,这儿有我朝夕相处的朋友。
每天有不开心时,总会最先被好朋友看出,她总会关心着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开心。
有时她会给我讲她的糗事,有时她会向我撒娇,有时她会理智地和我聊天,她对我的安慰总能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所有烦恼和疲惫总会烟消云散。
她的言行温暖着我,如缕缕阳光,这不就是朋友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一片阳光,这片爱。
精彩链接一: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的描写和抒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授、感悟、讨论、训练,能找到记叙中的抒情,感知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2明确记叙文中的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能找到记叙中的抒情,感知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难点:能找到记叙中的抒情,感知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大屏幕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对图片进行评说。
二课文引路
片断一:《我的老师》
要求:找出记叙中的抒情语句,并说说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效果?“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了便于抒情连人称改用第二人称了。
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这是抒情中的直接抒情
片断二:《背影》中那段对父亲背影的描述:
要求:体味文段的抒情及特点。
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这是抒情中是间接抒情
三技法总结
在记叙中抒情的方法有两种:
1、直接法,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2、间接法,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寄于景,寄于人,寄于事,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
1、在记叙中抒情要由事而发,随景而生,不要生搬硬套。
2、所抒发的情要出于内心,不要无病呻吟,不要虚情假意。
3、抒情要适当和简洁,不要大段大段地抒发而喧宾夺主。
四名作欣赏
1 毕淑敏《造心》
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
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
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
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
赏析
人生短短几十年里,无法与江月、宇宙的无穷无尽相似相比,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但心的塑造是长久、持续、不懈的探索过程。
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尽力地增加生命的深度。
圆满的人格就像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少了一足,鼎就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当求自身的圆
满,即求真、善、美。
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支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
五好书推荐
提醒幸福------毕淑敏心的菩提-----林清玄
春之怀古--------张晓风遥远的绝响-----余秋雨·
粽子里的乡愁-------琦君花园---------汪曾祺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丑石----- 贾平凹
课标中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把同一类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阅读,领略同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品味同类文章的不同写作风格,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阅读方法,降低阅读难度,减轻阅读负担,强化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在有序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六实践检验
1奶奶啊,我记得那时您喜欢站在木门下等我放学。
有时候,天色晚了,一旦我踏着一路疲倦和风尘走进你的视线,远远地就一定会望见那扇木门,那扇木门下您那就着微弱昏黄的灯光,倚在木门旁翘首张望的熟悉的身影!那时的我便一路欢歌飞一般地奔向你的怀抱!奶奶啊,灯光下您那本该瘦黄的脸越发苍老了,您那无神的眼睛越发凹陷了。
可是,奶奶啊,你那亘古不变的身影却早已定格在我清晰的记忆里,我远行的脚步再也走不出你温暖的怀抱了!找出抒情性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2 学生写作:学生按照1的格式,先叙事,后抒情写一段文字。
在写作中注意抒情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
一个抒情
二种方法
三个注意
六作业《仰望大树》
写作要求:
1、首先明确写出你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和抒发的情感。
2、根据你的中心思想确定你要写的事物的点,注意点与情之间的契合。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昨日讲了一节作文课,题目是《记叙文中的抒情》。
本节课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教学流程比较流畅。
本节课教师按照解题、课文引路、技法归纳、练习巩固的步骤来进行教学,符合学生是的认知规律。
其次本节课的重难点比较突出。
教师始终能够围绕“记叙中的抒情,感知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的习作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运用抒情的表达方法,在运用上也较为恰当。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教师调动的手段有些单一。
二是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