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是什么意思教学设计3篇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
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1、指名读2、学生汇报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
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
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3)背诵并会写古诗2、过程与方法(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教师准备:庐山的挂图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
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刻在树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么东西?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
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
(板书课题)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展示图: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泰山雄奇、华山险峻、黄山变化多端,桂林秀丽……这图上画的正是我国最有名气的上峰之一—庐山。
看了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三、体会诗境、感悟哲理1、集体朗读诗,指名说说诗句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2023年《三顾茅庐》教学设计_2
2023年《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3年《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一、导入设疑,揭示课题1.说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这些词,你首先会想到谁?(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为何偏偏选择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呢?这里要引出一个感人的故事——“三顾茅庐”2.板书课题,理解关键词:顾——拜访;茅庐——茅草屋说说课题的意思【设计意图】文中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刘备,而开头偏偏从诸葛亮身上展开话题谁都知道诸葛亮才高八斗,是少有的人才,这样的稀世之才又怎会被刘备所用的呢?由此设置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分组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第一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第二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三分天下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有什么发现?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说说写了哪些景物?仅仅是写景物吗?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段景物描写,有一定的独立性率先品读这段,为后文感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好铺垫,也避免影响品读刘备言行的整体效果2.“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快速浏览课文,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三、三顾茅庐表“诚意”1.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设计意图】课文因篇幅限制,只详细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人物情感,有必要让学生对前两次的拜访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文本解读中,既要关注到教材的节选片段,也要对一些情节的来龙去脉有所知晓,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2.读了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会是什么字?(板书:诚)3.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让你读出了“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内容简短,光从“两次”“诚心诚意”还不足以感知刘备的诚意这时,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源,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四、察言观行话“尊重”1.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屋,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下面,我们来读第24自然段2023年《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一、复习引入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2、全班交流:(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感悟品行:爱护晚辈(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拜访”和“拜见”呢?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三、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四、拓展活动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
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五、课外实践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孔子老子谦虚好学毫无保留永不满足悉心传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中语文_语言表达之得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言表达之得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
(2)学会根据场合、对象、目的、文体、谦敬的不同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的方法,达到交际目的。
2、过程与方法: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总结规律,正确应用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力争做一个尊重他人、谈吐文雅,能得体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2)培养人文素养,与人为善,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用语的对象、场合、目的、语体文体、谦敬色彩来调整用语,做到语言得体。
教学难点:辨析并修改不得体的语言。
教学方法:模拟情境、分析现象、交流讨论、讲解归纳、总结规律、应用反馈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欣赏87版《红楼梦》第一集“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2分钟视频后,分析王熙凤的说话艺术2、课件展示《护士与病人》的故事,思考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告诉我们——语言表达要得体,与人为善二、解读考纲,出示学习目标“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E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体现语境的要求,就是说话用语要分清对象,注意场合,正确使用谦辞敬辞,把握说话语气等。
体现语体的要求,就是要分清语体,做到语体(口语、书面语)色彩和文体(政论文、新闻稿、贺辞等)色彩得当。
试卷中对于语言表达得体通常有选择题和主观表达两种题型。
有时单独出题,有时和连贯、简明等一起考查。
命题的语言材料往往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所以,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是提高语言表达得体的重要方法。
2017年全国卷是以3分的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的。
三、方法指导,怎样做到语言得体(一)1、例1、观察漫画“洗手间”,思考:阿婆为何端出了洗脸盆?2、小结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说话者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3、针对练习: 一秀才夜里被蝎子给蛰了,忙喊:“贤妻,速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可连叫几声,却不见有动静。
四年级上册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三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三篇篇一1、借助拼音认识“忆、异、逢、佳、倍、插”6个二类字和“忆、异、逢、佳、倍、插、遍、遥”8个一类字,能通过对比分辨出“异”上半部分“巳”与“已”的区别,知道“插”的正确笔顺,正确书写“遥、插”。
2、简单了解诗人王维,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诗句的大概意思。
结合王维的生活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并体会诗句表达的诗人思乡思亲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随着夏天的脚步逐渐远去,我们又迎来了美丽的秋天。
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
秋风响起,落叶归根,会引发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思乡佳作,诗题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了解作者,阐释题意。
1、说说对王维的了解,补充王维的资料。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代诗人,多才多艺,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流传至今的诗歌有400余首,人们又称他为“诗佛”。
2、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指导书写。
“忆”是什么意思?围绕这个“忆”字,你从题目中还知道了什么?请大家轻轻打开书36页,可以结合课文后面的注释来说。
(1)在这里“山东”不是指现在我国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板书:家乡)。
王维不到17岁就与弟弟王缙离开家乡到当时全国最热闹的城市——首都长安游学,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市。
出示示意图,介绍两地之间的大概距离。
(两地间高速公路路程为536千米,驾驶汽车需6小时45分钟。
如果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每天走十个小时,也要半个多月才能到达。
)(2)重阳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我们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古时候人们过重阳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风俗。
(3)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
(逐步将诗题板书完整)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题目很重要,是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乡亲人,想念兄弟的事。
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精选3篇)
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精选3篇)1.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录音朗诵、古筝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传说白居易16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介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
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草》(板题)。
这是从原诗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师范读古诗,生认真听生字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1、指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
2、幻灯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⑴生诵读诗句。
⑵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把“枯”和“荣”分别贴在相应图片的下面,并说出理由。
⑶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离离”。
⑷谁知道“岁”是什么意思?⑸指导朗读。
读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
⑹生练读、指读、评价读。
3、幻灯出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⑴你怎么理解“烧不尽”、“吹又生”?⑵指导朗读,读出野火的无情、野草的顽强。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
(男女生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1、认读“枯、荣、烧”。
2、练习组词,并用“光荣”造句。
3、观察每个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讲解、示范、指导。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你还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诗作七、课堂总结(略)。
第二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妙处;说说分号的用法;了解路牌的读音。
3.日积月累: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古诗《过故人庄》。
二、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2.学习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
3.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分号。
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三、教学重点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心得。
2.想象《过故人庄》一诗所描绘的画面或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
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交流平台1.过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你能说说从哪些内容想到了什么吗?2.充分交流,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
(1)阅读文章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①交流:阅读老舍的《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时,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还能联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或者联想到其他作者写的有关草原的作品,如《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撒满珍珠的草原》《茫茫的草原》等。
②课件出示拓展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
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通过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
教学难点:1.学习归并自然段和课文分段的方法。
2.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后回答:李时珍是什么人?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什么?(板书:《本草纲目》)三、逐段学习,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行医的志愿?(板书:读理解)(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本草纲目》)2.自己读最后一句,齐读。
3.用“谁?做什么?”的句式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板书:概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立志行医)(二)立下志愿后,李时珍是怎样做的?我们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李时珍为了实现志愿,他是怎么做的?画出重点词语体会。
2.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偷偷留心”、“暗自记下”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认真。
)3.自己练习朗读1、2、3句,重点词语要加重语气,突出人物勤奋好学的精神。
4.指名读,师生配合朗读1、2、3句。
5.问:勤奋好学的李时珍学到本领了吗?从哪件事看出来的?自己往下读。
6.用“谁?做什么?”的句式概括这段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问答,板书:偷偷学医)7.勤奋好学的李时珍终于使父亲改变了想法,从此他怎么样?齐读后两句。
(三)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在这当中他发现了什么?(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要求,默读自学:(1)联系上下文思考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2)在研究药物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你从中看出他是怎样的人?(3)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课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课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塞。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
朗读出刘备虔诚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题,基础性诊断1、板书课题,解题:茅庐即草房子;顾即拜访2、你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说说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中的生字,语句。
2、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朗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沟通,群体诊断与矫治。
3、集体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多媒体课件。
注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2、沟通:张飞鲁莽刘备对诸葛亮敬重3、读课文,同桌沟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
4、沟通:群体诊断与矫治张飞:嚷、捆刘备:第三次拜访,训斥张飞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沟通:群体诊断与矫治。
环境烘托:a、看图,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冈卧龙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
b、感情朗读。
细节描写:a、从哪些词看出(诸葛亮是刘备访求的贤士)刘备对人才的尊重。
虔诚。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进、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b、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
c、指导朗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2、沟通: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刘备听了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3、有感情的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中班建构教案拜访大树
中班建构教案拜访大树教案标题:中班建构教案拜访大树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大树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关于大树和生态系统的图书。
2. 照片或图片:展示大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照片或图片。
3. 大树模型:可以是玩具或手工制作的大树模型。
4. 素材:树叶、树皮、树枝等与大树相关的素材。
5. 碗或盘子:用于收集素材的容器。
6. 画纸、颜料和画笔:用于绘画活动。
7. 记录工具:如相机、录音机或笔记本。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大树的照片或图片,引发幼儿对大树的兴趣。
- 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鼓励他们描述大树的特点。
2. 探索活动:- 制作大树模型,让幼儿参与其中,了解大树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 带幼儿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参观大树,观察树叶、树皮和树枝等。
- 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周围的生物,如鸟类、昆虫等。
3. 实践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让他们亲自收集大树周围的素材,如树叶、树皮和树枝等。
- 在室内,提供碗或盘子,让幼儿将收集到的素材分类放置,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 引导幼儿用素材进行绘画活动,表达对大树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4. 总结活动:- 回到教室,与幼儿一起回顾参观大树的经历,让他们分享观察到的事物和感受。
- 引导幼儿总结大树的重要性,讨论大树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 鼓励幼儿表达对大树的保护意识,并提出保护大树的具体行动。
教学延伸:1. 继续观察大树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了解大树的生命周期。
2. 进一步探索大树的生态系统,引导幼儿了解大树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依赖关系。
3. 鼓励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参观大树和收集素材时的表现,包括观察、描述和提问的能力。
2.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对大树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听取幼儿对大树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的表达。
2021年《人与社会》第五课《做客拜访讲分寸》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文明做客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好方法。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这里面问可多了,今天我们共同习第五课,板书课题《做客拜访讲分寸》。
1、首先请同们看课题,思考一下,请同们说说做客、拜访是什么意思有不同吗
做客、拜访是一个含义,就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时间短,短时间到别人家看望或者聊天;做客时间可以长一些,可以在别人家留宿。
要起身告辞,让主人能够休息
(六)、辩一辩
A、看图,图中客人的做法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
1、在别人家沙发上蹦跳。
2、进入人家大声嚷嚷,要漫画书。
3、去人家做客,闯进门,给同的妈妈吓了一跳。
(七)、演一演
两人一组,表演以下场景, 模拟做客
模拟待客情景,小组内自行设计表演 ,看哪一组表演得好。开始行动吧!
(八)、拓展
通过直观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调动生习的积极性,让生自己总结家庭做客礼仪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生演练的时间有些少,还需加强,通过多种形式的不断的训练,才能更好的促进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备注
第五课做客拜访讲分寸
文明用语 做客前
做客时
做客后
附件2:
沈阳市地方课程优秀课教设计(可自行加页)
课题
辽海版四年级《人与社会》第5课 做客拜访讲分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结合中年级生的特点,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习掌握做客拜访的基本礼仪,促进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同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情分析:
做客拜访对四年级生并不陌生,四年级生作为中年级生已经有基本礼貌用语和与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和一定的技巧,本节课对生说相对简单,力求在课上让生多参与、多锻炼。
拜访教学设计 (2)
---------------------------------------------------------------最新资料推荐------------------------------------------------------拜访教学设计(2)《口语交际拜访》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中职《语文》(基础模板)属于现代农艺专业的文化基础课,本教材以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口语交际和运用文写作为主。
本节内容属于《语文》第五章第三小节,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学习了《自我介绍》《说话要看场合》等一些基本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篇是重点训练部分,在口语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拜访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成功与否,除了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外,主要取决于社交者的口才。
所以,学习本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社交口才;学习本文,可以为学习后面两篇内容打下基础;学习本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理念与策略《拜访》一课时。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我运用了开放的教学理念,叩开学生智慧之门:一、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在对拜访技巧的讨论时,不追求意见统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二、以小组讨论研究为主要交流方式,以学生畅所欲言的个性表1/ 7达方式为主,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碰撞交流的乐趣,体验自己的见解被尊重,被认同的成就感。
三、以学生合作表演为平台,展示学生的演说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针对中职学生,重在掌握应用型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该课技能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日常拜访能力,做到拜访有礼,接待有节,语言得体,行为规范。
进行现场表演练习,掌握这种拜访技巧。
所以该课设计时,采用阅读(熟悉课文内容)分析拜访技巧结合给定的众多训练任务选定其中一个练习表演同学互相商讨取长补短,同时在老师的点拨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继续练习用恰当的语言与人沟通(老师布置巩固习题),这样层层强化训练策略,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拜访的技巧,而且能够在实际交往中灵活运用。
幼儿园开展拜访活动教案
幼儿园开展拜访活动教案引言:拜访活动是幼儿园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拜访社区、公司、博物馆等不同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探索机会。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开展拜访活动的意义、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拜访活动的意义拜访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拜访活动还能够丰富幼儿的阅历,拓宽他们的视野。
2. 确定拜访目的地幼儿园拜访的目的地可以选择社区,博物馆,有趣的企业等。
目的地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教育意义,并且可以满足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3. 制定拜访计划在确定目的地后,幼儿园要制定拜访计划。
计划要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
计划要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并且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
4. 与目的地联系在拜访前,幼儿园要与目的地联系,了解拜访的事宜,预约参观时间,并且告知参与的幼儿和家长相关信息。
与目的地的联系能够确保拜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5. 为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在拜访活动前,幼儿园要为幼儿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可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目的地的相关知识,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告诉他们参观的注意事项。
6. 进行拜访活动在拜访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提问。
幼儿可以与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提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互动的活动,如合影、手工制作等,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7. 活动后的回顾与总结拜访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与幼儿进行回顾与总结。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拜访中观察到的有趣事物和学到的知识。
8. 教师评估与反思教师要对拜访活动进行评估与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与目的地工作人员的交流等方式,评估活动的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9. 家长参与与反馈在拜访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拜访做客礼仪教案幼儿园
拜访做客礼仪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拜访做客礼仪知识;2.学会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拜访做客者;3.培养幼儿良好的拜访做客意识。
二、教学重点1.知道拜访做客礼仪的基本规范;2.学会制定拜访做客计划;3.培养幼儿的礼貌、尊重、感恩等观念。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拜访做客时表现出自然、真诚的态度;2.如何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
四、教学方法1.利用谈话、思维导图、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让他们理解拜访做客礼仪的基本概念;2.利用真实案例进行带领幼儿分析,理解礼仪这件事情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3.利用游戏和体验活动等方式加深幼儿对于拜访做客礼仪和对他人的尊重、体贴的认知。
五、教学过程1. 了解基本拜访做客礼仪规范1.引导幼儿认识拜访做客礼仪的基本概念;2.通过示范或真实视频,带领幼儿认识中西方的拜访做客礼仪规范;3.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文化素养。
2. 制定拜访做客计划1.引导幼儿认识拜访做客应该提前做出的计划;2.鼓励幼儿自己制定一份拜访做客计划;3.分组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计划,纠正错误或者完善其它建议。
3. 掌握拜访做客礼仪的基本技能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问候方式;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送上礼物;3.引导幼儿了解如何与长辈、自己的朋友有良好的交往。
4. 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1.引导幼儿承担一些招待客人时候的小任务,如擦桌子、拿茶水等;2.引导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并将其分享给来访的客人;3.引导幼儿在招待以及交流时,获得对其他人的尊重、关心、体贴。
六、教学评价1.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绘画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拜访做客礼仪的基本规范和原则的理解;2.通过小组讨论和游戏体验等方式,了解幼儿的礼貌、尊重等品质;3.组织幼儿进行表演,让大家都能亲身体验拜访做客礼仪。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兴致较高,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更加了解拜访做客礼仪,也更深刻地认识了尊重和关心别人的重要性。
山间拜访好友教案
山间拜访好友教案一、教学内容山间拜访好友的交通、安全、旅行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山间拜访好友的实用性。
2.能够正确理解山间拜访好友的交通、安全、旅行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能够熟练掌握进行山间拜访好友时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4.能够拓展自身交际技巧,积累人际关系资源。
三、教学方法1.听课讲解2.讨论3.群体讨论四、具体内容1.山间拜访好友的实用性通常我们会接到朋友邀请我们到他们的故乡拜访,这个时候,很多人首先考虑的就是交通路线和如何安全旅行等,但是山间拜访好友的价值还远远不止于此。
为了强调这一点,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以下方面思考:1.1.拓展人际关系为什么山间拜访好友是拓展人际关系的好方式?这是因为在拜访朋友的过程中,我们会认识到更多的朋友,而且如果你的朋友们经常介绍你认识他们的朋友,那么你会认识到更多人,这样你就可以从中选择想要真正与你发展更深的关系的那些朋友。
1.2.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时,我们将拥有了很多独特的旅行经历。
而在山间拜访好友的过程中,你不仅可以亲身经历这些不同的文化,还能利用上好友的势力和人际关系,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1.3.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个特定的素质将有助于所有的敬业人士,在开始业务拓展时,实现各种商业机会。
拜访朋友是构建人际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允许你主动地接触其他人,从而建立一个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
2.山间拜访好友的交通、安全、旅行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山间拜访好友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由以下几个部分展开:2.1.了解拜访朋友的地理位置掌握拜访朋友的房子的地址,可以允许你在别人家附近的地图上建立一个心智地图,并将运用这个知识来建立一个方便的出行和旅游路线。
2.2.掌握自行车或汽车驾驶的技能自行车或汽车驾驶技能是进行山间拜访好友时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这是山间交通最普遍的方式。
2.3.注意登山远足的安全问题在山区旅行时,需要准备一些必需的装备,例如登山鞋、水壶、食品等,而在进行登山远足时,更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不要超负荷装备,不要在陡峭的地方走路,不要离群独行等。
心理拜访音乐教案
心理拜访音乐教案引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心理拜访是一种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拜访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设计一份心理拜访音乐教案。
一、心理拜访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1.1 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都不尽相同,通过心理拜访,可以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喜好,以及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和潜力。
这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2 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拜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辅导。
1.3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心理拜访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二、心理拜访音乐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心理拜访,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2.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特点,设计不同的心理拜访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你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类型的?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 你在音乐方面有什么特长和擅长的乐器?-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或者压力?是什么原因?- 你希望老师在音乐课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2.3 教学过程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心理拜访。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4 教学评价通过心理拜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访是什么意思教学设计3篇
What does visiting mean? Instructional desig n
拜访是什么意思教学设计3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
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拜访基本解释教学设计
2、篇章2:拜访引证解释教学设计
3、篇章3:拜访造句教学设计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偶然这一日,朱源的座师船到,过船去拜访。
”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拜访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章1:拜访基本解释教学设计
词语:拜访
拼音:bài fǎng注音:ㄅㄞˋ ㄈㄤˇ
词性:动词
近义词:拜望、拜谒、访问、造访
◎ 拜访bàifǎng
(1)[visit]∶敬词,看望并谈话
天刚交黑时去拜访了几位朋友
(2)[call on]∶短时间看望
(赵秀才)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
——《阿Q正传》
篇章2:拜访引证解释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访问他人的敬词。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偶然这一日,朱源的座师船到,过船去拜访。
”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
篇章3:拜访造句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1.同学们相约周末去拜访一位老红军。
2.李老师亲自登门来拜访我爷爷。
3.春节前夕,市长亲自拜访老红军和老干部。
4.教师节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拜访老师。
5.我这次进京,来去匆匆,连老朋友也没顾得拜访。
6.表弟的拜访搅乱了我的周日复习计划。
7.他姿态很高,主动去拜访素不相能的小王。
8.吴老师登门拜访了陈爷爷。
9.明天我来府上拜访您。
10.他家每天门庭若市,挤满了登门拜访的人。
11.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
12.假日里,老师带领我们拜访了好几位著名的科学家。
13.已有的许多使用入口拜访行星的理论都大相径庭。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