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15雨霖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唐]白居易《琵琶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五代]李煜《乌夜啼》
雨 霖 铃
柳 永
词牌介绍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 曲,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 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 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 哀思。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 上阕主要是写临 别时难分难舍的 情景。(离别难)
• 下阕主要是写别 后的孤寂凄清的 情景。 (思念苦)
作者写词在哪个时刻?
离别时,所以下阕别 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是想象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意境
上 实 寒蝉、长亭、骤雨
虚 凄切悲 凉 实
片写
烟波、暮霭、楚天
虚 写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 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李清照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总结:
• 承上片念去去,写想象别后酒醒所见。这 几句是想象的虚景,因情设景。虚构离别 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 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
•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 价呢?
1、把杨柳、风、月 这三件最能触动离 愁的事物集中成为 一幅鲜明的画面。
杨柳岸
柳有“留”意,古 人有折柳送行的风 俗。离别的人一见 杨柳,就会想起离 别时依依不舍的场 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而柳永创作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 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 起,更是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反映了 他当时的这种复杂的心情。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 黄昇《花庵词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宗 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次宫廷宴会 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 蓬莱》,其中“宸游凤辇何处”一句正与御制 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不快,以此对他冷 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 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 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 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 霖铃》以寄别恨。
• 表现作者分别后孤独、无助、迷茫的精神 状态。
上阕:Biblioteka Baidu别难 实 写
景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 念去去,千
皆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情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
无语凝噎。
下阕:相思苦 虚 写
景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皆 风残月。
情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
清秋节!
回忆你所知道的送别诗:
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壮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惨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死别)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点明伤离别的主旨。自古伤离别是常情
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接着又转入现实 的痛苦中来: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 离别更让人难受。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好景虚设”为什么?
“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 “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 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 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 词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
元 卢挚《沉醉东风》:“冷清 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唐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 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 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风:秋风带来的
是无限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曹植)
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 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 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 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 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 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
物象。
认识中国古代诗歌里的常见意象带 有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从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 (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 歇),而且渲染一种悲苦凄凉的气氛, 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
通过哪些意象体现的?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王褒《送别裴仪同》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李白《菩萨蛮》
景语 寒蝉 长亭 骤雨
情感 凄切、落寞 别离之愁 悲凉、清冷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 离愁。
(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 霭之上是空阔楚天,与无边广漠相对的是 一叶行舟和孤寂行人,此时他的内心是怎 样的?)
• 采用白描手法,通过细节的刻画, 写出人物不忍分离的情景,真挚感 人。
• 上实下虚,前呼后应,层层深入,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离愁 别绪。
分析炼字

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是恋 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彼此留恋挂念, 不忍离去的心情。同时,又为下片写 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 上下片的过渡衔接自然。
“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说。 “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 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 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上片,更能懂得 “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中包含的深情。这就达到了虚实相济 的效果。
艺术特色小结
• 语言自然。不喜欢堆砌辞藻和大量 用典,而是以本色的语言抒发情感。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用:
• 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 茫茫的惆怅。
•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 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 从眼前所见写起,又想象行舟后所见之景, 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 俊句。”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依依不舍 矛 写出离别 留恋情浓 盾 之迫切
以精练之笔刻画典型环境与 典型心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
“流泪眼对流泪眼,断 肠人对断肠人”
心中千言万语要和对 方说,却激动地哽咽, 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动 作神态的细节刻画是情 感的集中表现 ,真挚 动人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
请划出词 中直接抒情的 句子并细细体 味。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 苍茫落寞 生

下 片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景 抒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情
上阕:依依惜别 实 写 下阕:羁旅长愁 虚 写
虚实结合举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实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虚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商隐《夜雨寄北
实写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虚写
鉴赏景语
学习融情入景的手法
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白描手法 融情于景 虚实相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