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传播学概论经典教案第四章人际传播
传播学纲要(第二版)课件:人际传播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并不仅仅意味着两人之间、面对面的、非正式的交流, 而是一种每个人都带着自身和他人的人性以说和听涉入其间的联 系。
人际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反映个体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他们的社会 角色及其关系。处于人际传播中的双方或多方不仅是独立的个体, 其社会性及其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始终是无法摆脱的存在
作为个体与个体间的联系,人最早的社会联 系是孩子与母亲,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 步扩大到整个社会。
人进行社会交往是一种本能,如果用强力扼 杀这种本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毁灭。
第一节
关于人际传播的几种“理论”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 “基本人际关系取向”:当人 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三种 基本的需要:
第一节
关于人际传播的几种“理论”
感情需要
个体爱别人(付出情感)或被别人爱(获得情 感)的需要,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建立并维 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
缺乏人际关系的个体,会避免亲密关系,保持 一定的情绪距离; 人际关系过度的个体希望与他人有亲密的情绪 联系,但不易获得专注的情感; 介于两者之间的人际关系适度的个体,能恰当 看待自己,能根据情境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建立相对亲密的关系。
由于存在诸如此类的人际传播中的悖论,人际关系通过其张力构成了 交往的多样化和多变的特点。关系的亲密不是对距离的否定;交往中 的“不确定”虽然产生了某种障碍,但人也尝到了交往的悲喜;开放 的交流使人能够从外部获得能量,而在“满足自我”的需要占上风时, 封闭交流也可能带来宁静。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关于人际传播的几种“理论”
“我—你”人际传播
以上各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均忽略了人际传 播的不同品质,主要关注的是“我—他”之间的 传播。而“我—你”之间的传播,就显得亲近了 许多,因为“你”已经以“相识”作为无形的前 提。
《传播学》第四章
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
3、社会类型论 首先进行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约翰•赖利(rry) 和马蒂尔达•怀特•赖利(rry)。认为受众可以分类。由 于受众在性别、年龄、地区、民族、职业、工资收入、宗教 信仰、文化程度等方面相同或相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类型。 某一社会类型的手中对同一讯息又会有大体相同的反应。 (《传播学》,P .205) 4、社会关系论 主要研究者有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这种 理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能 是有纲领、有领导、有组织的团体,也可能是无纲领、无组 织、临时性的非正式的团体,还可能只是邻里、家庭等群体 关系。然而,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生活圈,你都将在信息接收 中受到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和影响。” (《传播学》, P .205-206)
第五节 影响受传者接受信息的因素
2、有关社会规范 有国家法规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也有相关组织 规范及群体规范。就传播而言,“到什么山上唱什 么歌”。 “唱”的内容和形式都须与一定的规范相 合。就受而言,也须与环境相合,在贾府里看《西 厢记》便不能明目张胆。韩城党家村的家训中有: “志欲光前,惟以诗书为先务”、“无益之书勿读, 无益之话勿说”、“言有教,动有法”。
第一节 受传者概述
二、受众的需求及心理 1、受众的需求 受众具有一般性的需求:寻求信息、指导、知识、娱 乐等。把握一般性需求给了我们认识受众需求的一个基本 思路。邵培仁先生把人的信息需要分为10个方面,可资参 考:求真、求善、求知、求新、求美、求和、求乐、求安、 求委、求富。(《传播学》,P .209) 而在传播实践中更有意义的,则是要把握在特定的时 空条件下受众的需求。例如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市民、农民 又需要什么讯息。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是通过分析矛盾 来把握特定的人们的讯息需求。
传播学概论第四讲人内传播
2、基模的特点(P68)
• (1)它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 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 (2)它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现层化 结构,类似于一个树状图。
• (3)它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结合。 • (4)它具有预测和控制决策功能。
3、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 程模式(P69)
• 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提出
基模(又译为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 杰在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时提出的一 个概念。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 是人们在处理新信息或者认知判断新事物时所 使用的“知识的集束”。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者新事物、遇到 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 们过去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会引导我们迅速对新 的状况做出认知、判断和推理。
入睡状态和做梦
催眠
酒精中毒与毒品服务
高峰体验
沉思状态
(三)作为社会心理 过程的人内传播理论
1、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有
意
主我
义 的
客我
I
象
Me
征
符
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理论要点(P65):
•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 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 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 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 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 关系性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 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 动的传播过程 。
自己不了解
开放区域
盲目区域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 相貌、身份、职业等 一部分
他人不了解
秘密区域
传播学概论教案
传播学概论教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总学时:30学时总学分:1.5使用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课程介绍: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
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
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
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
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
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
注:由于课时有限,适当安排课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教学目的:对传播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简要地介绍,包括“传播”的定义及意义;传播学中“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信息”的意义以及信息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传播学兴起的时间和原因;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内容以及实用价值;如何学好传播学等……使初次涉及传播学的学习者对这门学科有一些宏观的把握。
人际的传播与沟通教学课件
2023-11-01contents •人际传播理论•人际沟通技巧•人际传播障碍与应对策略•人际传播与社交媒体•人际传播与文化差异•人际传播的未来发展目录01人际传播理论传播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信息发送者通过符号传递信息给接收者的过程。
传播的定义传播需要具备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传播渠道和信息内容四个要素。
传播的要素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的定义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的作用双向性、互动性、情感性等。
建立关系、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等。
030201媒体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
媒体传播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外部的信息发布都需要组织传播,如公司内部的通知、新闻发布等。
组织传播人际传播是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方式,对于建立关系、传递信息和增进感情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际传播传播理论的应用02人际沟通技巧定义沟通技巧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建立信任和解决冲突。
重要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效率,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个人在社会和职场中的竞争力。
沟通技巧概述表达技巧清晰表达、控制情绪、保持礼貌和尊重。
倾听技巧积极倾听、回馈信息、确认理解和避免打断对方。
非语言沟通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语调和情境理解。
人际沟通技巧与同事、上司、下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完成工作任务和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
职场沟通与家人、朋友、恋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以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
人际关系沟通运用沟通技巧化解冲突和矛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冲突解决沟通技巧的应用03人际传播障碍与应对策略人际传播障碍概述传播障碍的种类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认知偏误、情感冲突等多种形式。
传播障碍的影响人际传播障碍会影响人们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合作关系,可能导致误会、冲突和沟通失败。
人际传播障碍的定义人际传播障碍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流、沟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阻力,导致信息无法准确传递、情感无法顺畅交流。
厦门大学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厦门大学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一讲传播和传播学传播的定义各种各样关于“传播”的定义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传播的动态和运行机制;系统——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传播的层次: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的发展史: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经验主义主流的形成:在传播学经验主义主流特征形成的过程中,以下学者是功不可没的:1.拉斯韦尔:宣传研究、舆论信息、政治领袖的作用、大众媒体的内容分析2.勒温:“场论”、“群体动力学”、“把关人”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舆论领袖、实地调查法4.霍夫兰:传播和态度改变、控制实验法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第二讲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模式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3.德弗勒的双向环形模式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大众传播的功能四功能说●拉斯韦尔:环境守望、结合社会来适应环境、文化传统的递传●赖特:提供娱乐●施拉姆: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递社会遗产、提供娱乐三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媒介使那些受其支持的政策、个人和团体的地位合法化●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通过向公众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发挥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麻醉精神的消极功能: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五功能说:告知、联系、一致性/教育、娱乐、动员——麦奎尔第三讲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的基本步骤一、确定研究课题:(1)确定将要研究的概念(concepts)和(2)预计概念之间彼此联系的关系。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广义上,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有学者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关注人类的社会信息。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纯粹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信息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
2.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
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看,人类社会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将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
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学概论:人际传播的过程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传播学概论:人际传播的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传播学中人际传播的过程。
人际传播一般特指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活动,包括面对面的和借助于媒介的。
这主要是按参与传播的人数来界定。
如果是三个人以上参与,就属于群体传播。
二者都属于人类传播过程。
将两人之间的传播定义为人际传播,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
群体传播中也存在二人间互动,所以人际传播是群体传播的基础。
人际传播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们借用语言学家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来加以说明。
施拉姆说,“最好把这一过程认作是一种关系,而不是A对B或B对A的某件事情。
”在这种关系中,有一些传播行为和一套信息符号。
辨别传播行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些行为是信息加工行为,即图中的译码和编码行为。
编码和译码行为统称为释码,因此传播中的人即释码者,他同时也是编码者和译码者。
通过对符号化讯息的译码和编码,人们结成某种传播关系,逐步实现符号意义的交流、理解和共享。
有学者提出,应当从人际互动据以发生的知识来判断,也就是说,当人们主要依赖于有关个人的信念、态度、人格特征等心理层面的信息进行传播活动时,就是人际传播,因为这时讯息的剪裁是专门针对个人的,而不是针对具有相同特征的文化群体或组织群体。
所以,即使在大众传播的背景下,比如在电视上面对百万观众,如果公众人物吐露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如个人的吸毒经历等),也属于人际传播。
像《艺术人生》、《天下女人》等电视栏目,常常采访电影明星,讲述他们的私人故事,因此带有很强的人际传播特性。
还有一种定义强调传播双方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传播行为对另一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个人下一步的行动发生了影响,或者说一个人的后续行动是以另一个人的传播行动为基础的,那么人际传播就发生了。
实际上,上述这两种定义也并不矛盾。
如果说“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的必要条件,那么就还可以进一步考察什么样的交流讯息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你对营业员要一盒口香糖和你在婚礼上要求与新娘跳舞所发生的影响肯定不同。
人际传播——精选推荐
人 际 传 播 教 学 大 纲西南政法大学二〇一五年五月目录《人际传播》教学大纲 (1)第一章人际传播总论 (6)第一节人际传播的本质(Natur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7)第二节人际传播的要素(Element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7)第三节人际传播的维度(Axiom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8)第二章人际传播中的自我 (9)第一节自我的维度(Dimensions of the Self) (9)第二节自我展示(Self-disclosure) (9)第三节交流焦虑(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10)第三章人际传播中的认知 (11)第一节认知的基本过程(Stages of Perception) (12)第二节影响认知形成的因素(Perceptual Process) (12)第四章人际传播中的倾听 (13)第一节倾听的步骤(Stages of Listening) (14)第二节倾听的类型(Styles of Listening) (14)第三节文化、性别与倾听(Culture, Gender, and Listening) (14)第四章人际传播中的文化 (15)第一节人际传播中的文化本质(Nature of Culture and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16)第二节造成文化差异的因素及文化模式(How Cultures Differ) (16)第三节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第五章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信息 (18)第一节语言与符号化的现实(Language Symbolizes Reality) (18)第二节语言中的事实与解读(Language Expresses Both Facts and Inferences) (18)第六章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 (19)第七章信息与交谈 (21)第一节交谈的过程(The Conversation Process) (21)第二节交谈管理(Conversational Management) (21)第三节交谈中的困境与修复(Conversational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Repair) (21)第九章人际关系 (22)第一节关系的发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23)第二节关系维护(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23)第三节关系恶化(Relationship Deterioration) (23)第四节关系修复(Relationship Repair) (23)第五节关系终止(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23)第十章人际关系:友谊、爱情、家庭与职场 (24)第一节友谊(Friendship) (24)第二节爱情(Love) (25)第三节家庭(Family) (25)第十一章人际传播中的冲突 (26)第一节冲突的本质(Nature of Conflict) (27)第二节解决冲突的步骤(Conflict Resolution Stages)..27 第三节冲突管理策略(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27)第十二章人际关系中的权力 (28)第一节权力的本质(Principles of Power) (28)第二节权力的种类(Types of Power) (29)第三节交流中的权力(Communicating Power) (29)《人际传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际传播》(双语)课程编号:(以教务系统中的编号为准)课程类别:核心知识结构版块/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适用专业:传播学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课内实践学时0)总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说明《人际传播》是新闻传播学的一门双语专业必修课,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从宏观上来认识、解释并指导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学科,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
传播学概论教案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总学时:30学时总学分:1.5使用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课程介绍: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
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模式等基础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众媒体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发展的动力;掌握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实践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能够把具体的传播问题放到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
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简约的模式表达。
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
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实践,最终达到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述时应力争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
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研究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
通过研究一个具体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
注:由于课时有限,适当安排课后实践,使理论及实践紧密结合。
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5)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6)第二节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内容 (6)第三节如何学好传播学 (6)思考题及练习: (6)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及发展 (6)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7)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 (7)第三节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 (7)思考题及练习: (7)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及意义 (8)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8)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8)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9)思考题及练习: (9)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结构 (9)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9)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 (10)思考题及练习: (10)第五章人内传播及人际传播 (10)第一节人内传播 (10)第二节人际传播 (11)思考题及练习: (11)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11)第一节群体传播 (12)第二节组织传播 (12)思考题及练习: (12)第七章大众传播 (12)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 (13)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3)第三节大众传播的影响 (13)思考题及练习: (14)第八章传播制度及媒介规范 (14)第一节控制媒介的几种外部因素 (14)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5)思考题及练习: (15)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 (15)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5)第二节传播者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6)思考题及练习: (16)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7)第一节“大众”及大众社会理论 (17)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7)第三节“使用及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17)思考题及练习: (17)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8)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及课题 (18)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及发展 (18)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 (18)思考题及练习: (19)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 (19)第一节大众传播及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19)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及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19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20)第四节大众传播及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20思考题及练习: (20)第十三章国际传播及全球传播 (20)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21)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21)第三节国际传播及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21)思考题及练习: (21)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21)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22)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22)思考题及练习: (22)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22)第一节传播学及调查研究 (22)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23)第三节内容分析法 (23)第四节控制实验法 (23)思考题及练习: (23)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教学目的:对传播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简要地介绍,包括“传播”的定义及意义;传播学中“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信息”的意义以及信息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传播学兴起的时间和原因;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内容以及实用价值;如何学好传播学等……使初次涉及传播学的学习者对这门学科有一些宏观的把握。
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一、 名词解释(一) 五种类型的传播1. 内向传播也称自我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人。
包括正常形式(如感觉和知觉)和异常形式(如入睡)两种类型。
2. 人际传播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以外的所有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是一个人或群体不借助机器设备与另一个人或群体互动的传播方式。
狭义的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3. 组织传播由各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的交流信息的过程。
因此,组织传播是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包括信息、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传播网络、传播过程和传播环境五个要素。
4. 群体传播群体是一定数量的个体基于某些因素和目的,以特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是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5. 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机器,生产和传递公共讯息的过程,这些讯息的目标为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受众。
包括发送者、接收者、传播渠道和传播讯息。
(二) 符号1) 符号是用来指代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可以表示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精神抽象的概念。
2) 它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有意义的象征物。
3) 符号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三) 约哈里之窗1955年美国约瑟夫∙卢夫特和哈瑞∙英汉姆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里窗口”(四) 传播效果模式1. 子弹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作用于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的信息 别人了解 的信息别人不了解躯体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但是这种理论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
人际传播学-教学大纲
《人际传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93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忘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适用对象:传播学卓越班、传播学专业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一、教学目标(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从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讲解人际传播的自我,人际符号和人际传播的相关理论与模式,并结合不同社会语境,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相关技能,同时涉及跨文化、传播伦理、网络传播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能够独立思考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解人际传播的理论,并重视实际生活中人际互动的关系。
目标2:能够积极地改进自己一生的传播行为,并能够独立解决现实问题。
目标3: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重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常用的人际传播理论,以及精讲人际传播自我和语言等相关概念,细讲人际传播社交礼仪。
本课程的重难点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人际传播理论,以及实践训练的实际效果。
根据本学科教学目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的主要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
讲练结合是本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因此,课程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践训练为辅,同时开展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时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调整。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一章人际传播相关概念第一节人际传播定义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通常是指两个人之间私人化的信息传受行为,包括面对面的交流和非面对面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际传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活动最为频繁而且无法缺少的并不是接触大众传播,而是从古到今始终存在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的一种特殊样式,形态很多,并非人数多少可以界定。
传播学者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
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
因此,他认为,对什么是人际传播的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
”1什么是人际传播无论两人交谈,小团体之间的讨论,组织间的沟通,欲达到说服效果,改变态度意见,促进双方了解,在面对面的情境(face to face situation)之下,由一方传达对方的情形,都属于人际传播的型态。
但是这个界定是不全面的,人际传播不仅限于面对面的口传。
以是否使用媒介为标准,可以将人际传播划分成为两种:1)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基本传播技术):媒介为声音、形象或文字,例如说话、讨论、集会、演说、击鼓、姿势、旗语、展示、表演等。
2) 个人或个人的集合对个人或多人的传播(使用复杂传播技术):媒介为电话、录音、录影、电报、闭路电视等。
通常而言,人际传播是由传播者发出讯息,在一种情况之下,一个人或者许多人接受讯息,并有某些即刻的回馈机会,以达到传播的效果。
在其中,传播一方疑惑不安的讯息得到对方了解,对方立即解释,当即就有所回馈。
人们旅游问路,上街购物,做生意的交谈等等,都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人际传播中最常见的是面对面直接的传播。
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如手势、表情)传播,所得效果是即时的。
当然,用信件或者电话做媒介的私人传播也是人际传播的型态,可是比起面对面传播,效果要逊色得多。
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网络是指相互交流信息的人们之间所形成的某种交往状态的模式。
在社会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定位于多种人际传播网络的模式中。
国外的学者为了测定不同的传播模式对于解决问题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在人群中设定4种人际传播网络的实验,即环型网络、链型网络、丫型网络和轮型网络。
2上图中的小圆圈代表参与传播活动的群体成员,线条代表成员之间的双向传播关系。
可见,每个成员都在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4种网络对于解决问题具有不同的效应。
在1转引自王怡红《人人之际: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2冯云廷/李怀编著,《企业形象:战略、设计与传播》,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245页环形网络中,群体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适合于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效率不高。
在其他3种网络中,群体成员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
因此它们的缺点是不利于发挥和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
它们的优点是:传播速度快,解决简单问题的效率高。
在社会正式的组织内,信息传播是沿着由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网络传递的,信息的反馈也是逐级汇报的。
这种网络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统一行动,但也往往会导致专断独行,造成信息失真。
见下图:社会集团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人际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较具有私人性,更容易满足特别的需要。
大多数人际传播是个体对个体,即两个人之间的交流。
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又有两种情况,一是面对面的,直接通过双方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进行的“亲身”交流,如谈话。
二是非面对面,而通过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书信、便条等通信工具进行的“个体媒介交流”。
它具有较显著的私人性、个体性。
即使是一对多的人际传播,其私人性也比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要明显。
人类进行传播交往的动机和需要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人际沟通最有利于情感的交流,最易于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个人情感的流露,一般是随着传播对象的增加而递减的。
一般来说,在个人交往的场合,比在公众场合感情沟通的效果更明显。
但是,由于人际传播主要在个人之间进行,因此最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
比如受个人活动能力的限制,使信息的传递受时空的制约,传播面比较窄,传播的速度比较慢。
受人的素质、观念、态度、情绪、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失真,或形成人为的传播障碍。
第二,传播中双方较具有参与性。
在人际传播中,双方参与性强,互为传播之主、客体。
传播双方一旦发生交流和沟通,双方便不断地对调传播的角色,既说又听,即写又看,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接受对方的意见,相互讨论、商量对话等等。
特别是融会的人际沟通,相互沟通的地位平等,分不清谁是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受传者。
应该说双方都是传者和被传者。
这样的传播过程,信息反馈灵活,易于相互调整适应。
尤其是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中,双方能够及时作出反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方式或符号,相互间不断信息反馈,易于达到相互适应的沟通。
在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中,这个特点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第三,传播符号多种多样,更具有人情味。
除了语言、文字、图像、音响,还有诸如眼神、表情、动作、姿态、服饰、特定的物品,以及交往的时间、空间环境等,传受双方从感官到理智都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第四,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的,更为自由随意。
在传播速度的控制上,传受双方可以自主控制传播速度。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
对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到目前为止,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从社会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
个人的观念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
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3、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4以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G·塔3“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因为这里的自我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叫做“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
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库利将它的出现分为三个阶段: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知觉;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
一句话,我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与他人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帮助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库利的观念中,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惟一”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人与社会结合的一个螺丝。
库利认为,在首属群体中,人际传播能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
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像友谊、服从、忠诚、崇敬和个人自由这些品质都发源于此。
在家庭中,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信息互动形成一种自我感,并逐渐懂得了:(l)什么是父母所期待他们的;(2)父母怎样评价他们的行动;(3)父母对他们的感觉。
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孩子们就力图成为父母所期望他们的自我。
――邵培仁,《论库利在传播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4米德认为,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份。
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之间的互动过程。
主我是创造者、创始人,是冲动的、无组织、无方向、不可预测的那部分自我。
客我是社会的代表,是主我所思考的客体对象,是在其它时间和地点想到的自我。
主我首先形成,而客我的形成则需较长时间。
米德进一步解释:语言这个媒介使自我的出现成为可能。
自我的发展包含着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不断“对话”。
客我向主我提供反射,主我对客我做出反应。
人类的每个行动都始于主我的冲动,并很快地受控于客我。
主我是行动的动力,而客我则指示方向。
客我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和博奕阶段。
有了这三个阶段,一个内在化、社会化的客我就形成了。
首先是“模仿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个人“扮演”其他一些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来看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5等等,都是揭示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创新-普及”(亦称“创新-扩散”、“创新-传布”)理论等等,我们将在第十章论述。
总之,在人际传播中,我们经常从面对面的传播获知更多生活的常识、消息和事物,并且我们亦将我们所知所想的告诉别人,藉着相互的讯息交换和别人的回馈,以便了解别人。
另外,我们亦可知道如何根据别人眼中的自我,来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过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也常藉着面对面人际传播去改变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见和态度,这种影响有时会高过传播媒介的作用。
相同的,当我们由大众媒介获知一个消息时会采取什么态度多少都会受到四周人际关系的影响。
而且我们会将媒介的报导作为日常生活与人谈话的资料,与人交换意见、观念和传达思想,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人际关系的规范每一个人都希望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人的行为往往具有一种需要与别人亲近的倾向。
这种与人亲近的倾向,正是形成社会行为中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与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的基本要素。
在社会体系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个体的生存、人群间彼此的合作、团体的维持、人类的延续,人际关系是基本的程序和方法。
人际传播的目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维持和建立社会体系中的人际关系,我们人类花在人际传播的时间,大部份亦是致力于与别人建立并维持社会关系。
布朗(Brown)在其所著的《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中指出,社会关系的建立有两种规范:1) 地位规范:地位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社会价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