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公卫调研方案
1.制定详尽的安全预案,确保调研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对调研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调研过程中的信息畅通和问题及时解决。
2.实地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单位,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从业人员等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
4.深度访谈:邀请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5.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公共卫生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公卫调研方案
一、背景
公共卫生是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重要领域,其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情况,本方案旨在系统地开展公共卫生调研,识别关键问题,为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标
本次调研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系统评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和效能。
2.识别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探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4.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范围与内容
调研范围覆盖全国多个省份,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公共卫生政策框架及其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
3.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
4.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
4.深度访谈: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进行深入交流。
5.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组建专业调研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设计调研工具,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预算计划。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目前,卫生部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为: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
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
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
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
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
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
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调查发现疾病负担有所增加。
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1537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185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90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44天;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
二是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
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
卫生服务调查
二、调查组织与时间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为抽样调 查和专题调查研究两部分。抽样调查 包括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调 查时间拟定于2008年6月中旬至7月 上旬,与以往调查的时间保持一致。 专题研究将根据工作需要在年内不同 时间开展。
三、调查内容
(五)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补偿水平提高
调查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的居民中,有 72.6%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部或部分得到了报 销,或从医保卡中直接进行了支付;94.8%的住院 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费 用的66.2%。 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人群中,有三分 之一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获得了报销;79.3%住 院患者医疗费用得到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 用的49.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居民中,有33.5%的 门诊患者得到报销或从家庭帐户中支付,65.6%的 门诊患者需完全自付医药费用;有85.3%的住院患 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获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 用的34.6%。
(三)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原因分析
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人未就诊的首要原因是病 人自感病轻认为不需要就诊,这部分病人占未 就诊病人的67.8%;其次是因为经济困难或认 为就诊太贵而未就诊,占未就诊病人的14.9%。 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困难”,占70.3%,“自认没必要”住 院的病人占10.7%,因为“无时间”而未住院 的占7.7%。 住院病人中,36.8%的病人是自己要求出院的, 比2003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在自己要求出院 的病人中,经济困难或花费太多而要求出院的 病人占54.5%,比2003年减少了9.4个百分点, 该情况的改善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2)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服务利用及其负担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3)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调查了解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5)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提供及利用的社会期望,分析供需各方对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探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四部分组成。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个县(市、区)中的716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
此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
各样本地区卫生部门克服了地震、暴雨、疫情等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全力以赴完成了现场调查任务。
目前,我们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主要发现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
通常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伤短期、长期失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主要健康问题。
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回顾与思考
\TIB SIXTH删购NATIONS IIHimiiiHMMEiSllimf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無doi:l0.3969/j.issn.1672-5166.2021.01.02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回顾与思考王帅①谢学勤饥张耀光①文章编号:1672-5166(2021)01-09-07中图分类号:R-34;R197.1文献标志码:A摘要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前期工作基础和历次调查的背景与主要目的、调查样本的变化、调查内容的稳定性及不同点、特定人群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的改变与完善。
从保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确保调查内容稳中有新、继续完善和优化调查系统、开展多来源数据整合研究、探索开展人群队列监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展望,以期相关科研人员与读者能够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调查内容调查方法Review and 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WANG Shuai,XIE Xueqin,ZHANG Yaoguang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100810,China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datum and pertinent literatu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 from aspects of the preliminary work basis,background,objective,the changes of survey samples,the stability and difference of the survey content,particular respondent,the changes and improvements of survey methods in detail.In terms of maintaining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sample,ensuring the stability and inno v ation of the con t ent,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investigation system,conducting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research,and exploring the population cohort monitoring research,thorough thinking and prospec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enable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reader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Keyword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survey content;survey method0引言卫生服务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的Hagerstown和医疗服务费用委员会所进行的研究⑴。
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课题计划书研究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学生姓名年级2011 级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号2012年 2 月7 日研究背景医疗保障制度是保护居民健康、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国家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居民医疗保障的数据。
1993年的第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1 5.50%,城市地区为53.48%,农村地区为2.69%,(四类农村仅为1.06%);享受部分免费医疗(如半公费、半劳保、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和统筹等)的比例为12.11%,城市为27.75%,农村10.96%;调查中自费医疗的比例是69.86%,其中城市为27.28%,农村地区为84.11%(经济落后的三、四类农村地区自费医疗的比例达到90%以上)[1]。
1998年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4.95%,城市地区为16.01%,农村地区为1.16%;6.5%参加了合作医疗(主要在农村地区);76.40%自费医疗。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和的覆盖人口不足5%,自费医疗比例高达90%以上。
与93年第一次调查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享有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人群的比例下降,自费医疗的比例进一步增加[2]。
2003年的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仅为9.5%[3]。
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增长至89.7%。
截止到2008年6月,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到达93.0%[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农民的参合率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体现了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可研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快速发展。
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
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第一篇: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课题计划书研究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学生姓名年级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号2012年2 月7 日研究背景医疗保障制度是保护居民健康、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国家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居民医疗保障的数据。
1993年的第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15.50%,城市地区为53.48%,农村地区为2.69%,(四类农村仅为1.06%);享受部分免费医疗(如半公费、半劳保、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和统筹等)的比例为12.11%,城市为27.75%,农村10.96%;调查中自费医疗的比例是69.86%,其中城市为27.28%,农村地区为84.11%(经济落后的三、四类农村地区自费医疗的比例达到90%以上)[1]。
1998年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4.95%,城市地区为16.01%,农村地区为1.16%;6.5%参加了合作医疗(主要在农村地区);76.40%自费医疗。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和的覆盖人口不足5%,自费医疗比例高达90%以上。
与93年第一次调查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享有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人群的比例下降,自费医疗的比例进一步增加[2]。
2003年的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仅为9.5%[3]。
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增长至89.7%。
截止到2008年6月,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到达93.0%[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农民的参合率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体现了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可研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024年基本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2024年基本卫生服务实施方案____年基本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基本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基石,也是保障全体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____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份,也是中国基本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起点。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卫生服务,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推动全民健康。
二、目标:1. 提供全面、持续、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实现全民健康覆盖;2.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促进健康中国建设;3. 引导国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三、重点任务:1.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实现家庭医生全覆盖;2.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设施建设;3. 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提高服务质量;4. 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广互联网医疗模式,提高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5.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健康素养;6. 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力度,提供相关的免疫和筛查服务;7. 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全基本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
四、实施策略:1.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本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比例;2. 强化行业管理,建立健全基本卫生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3.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数量和素质;4.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覆盖范围;5.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卫生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模式;6.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基本卫生服务与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的融合。
五、保障措施:1. 加强政府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2. 建立完善的基本卫生服务质量评估和考核体系;3. 组织开展基本卫生服务专项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水平;4. 完善基本卫生服务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5. 加强对基本卫生服务的监督和督促,确保实施方案的落实和推进。
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基层卫生服务专题研究报告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空前发展,卫生资源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居民就医的物理可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提供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持续增加,服务效率不断提高:1、卫生机构总数增加,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
1981年底,我国城乡共有卫生机构19.0万个,其中医院1.0万个、农村公社卫生院5.6万个、门诊部、所11.1万个。
2007年底,全国卫生机构数达29.8万个,其中:医院2.0万个、街道卫生院803个、乡镇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万个、门诊部、所19.7万个。
与改革开放初期比较,卫生机构增加10.8万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虽然卫生院的数量因乡镇调整与乡镇数同步减少,但现有卫生院因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逐步形成了具备一定卫生服务能力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2、卫生人力总量增加,人员素质结构得到优化。
1981年底,全国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379.6万人,其中医院171.3万人、农村公社卫生院106.4万人、门诊部、所54.9万人,另农村地区有赤脚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139.6万人。
2007年底,全国卫生机构人员数达590.7万人,其中医院355.5万人、街道卫生院3.0万人个、乡镇卫生院103.3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7万人、门诊部、所48.7万人,另农村地区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2万人。
值得提出的是,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8.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1.3万人,注册护士154.3万人。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附件1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是我国政府掌握城乡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信息来源,对认识医疗卫生服务的行业特点,了解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变化的规律,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以往调查结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之中,对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合理配臵卫生资源,有效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行政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每五年一次,已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
第四次调查将于2008年6月开展。
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预测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长远健康问题,为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今后卫生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资料。
本次调查是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为目标,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全体人民实现“病有所医”目标为核心。
调查设计是在深入领会卫生改革总体要求,认真总结以往调查经验,全面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进行的,力求客观反映几年来卫生改革发展成就及问题,为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预测今后卫生服务供需变化的趋势,推进城镇和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合理制定卫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并为今后改革政策的实施提供基础信息。
一、调查目标(一)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分析卫生服务需要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二)了解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水平及特点,分析居民服务需求、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居民服务利用的经济负担。
(三)了解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医疗保障制度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
2024年卫生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基石,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制定2024年卫生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以确保人民的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1.服务对象:全体居民。
3.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4.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覆盖率。
5.技术水平:提高卫生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三、工作内容1.健康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和媒体,向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教育宣传,包括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管理能力。
3.常见病、多发病筛查和管理: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相应的筛查和管理方案。
卫生院医护人员通过定期体检、健康档案管理等方式,对居民进行患病风险评估,提供预防和治疗指导。
4.免疫规划:卫生院必须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制定的方案,对儿童和其他目标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确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
5.慢性病管理: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对患有慢性病的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
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控制病情,减少病情恶化。
四、工作措施1.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卫生院的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完善卫生院的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配备,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2.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居民的健康信息共享和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培训医护人员:开展培训计划,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和技术的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按时进行工作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和推广经验的依据,为下一年度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六、工作保障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院的督导和指导,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布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公布逾10亿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近。
2月27日,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七成城市居民、九成农村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5年前明显增加。
此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4个部分组成。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调查。
逾10亿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2004年发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44.8%的城市人口、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本次调查显示,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为71.9%,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
农村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被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
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14亿人,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91万人,2007年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亿人。
也就是说,10亿余中国人已经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此外,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补偿水平也提高了。
调查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的居民中,有72.6%的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部或部分得到了报销,或从医保卡中直接进行了支付;94.8%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费用的66.2%。
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人群中,有1/3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报销;79.3%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用的49.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居民中,有33.5%的门诊患者得到报销或从家庭账户中支付,65.6%的门诊患者需完全自付医药费用;有85.3%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获得的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用的34.6%。
(售后服务)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思路
(售后服务)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思路附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思路卫生部从1993年开始,每5年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壹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前三次调查结果对促进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行政科学管理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按计划,2008年将开展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我中心于认真总结前三次调查经验和教训,深入学习领会卫生改革及发展新思路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框架及内容。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的卫生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预测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长远健康问题,为卫生改革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且为今后卫生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资料。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于关注以往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等关联核心内容的同时,仍将根据当前卫生改革的需要增加新的调查内容,特别是加强了对卫生服务提供系统的信息收集,如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及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提供质量及效率等内容。
壹、调查目标(壹)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主要健康问题,分析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二)了解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及特点,分析居民服务利用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居民服务利用的经济负担。
(三)了解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医疗保障制度对缓解居民“见病难、见病贵”的作用。
(四)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和服务质量,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于的问题,发现服务提供和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
(五)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思想以及他们对卫生改革的期望,分析供需双方对医疗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揭示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调查方法调查采用定量调查和社会学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医务人员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和专项调查等构成。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报告总结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报告总结近年来,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调查工作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全面展示我国卫生服务调查的进展和发展方向。
一、调查工作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应运而生。
调查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还可以为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卫生服务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期望和满意度。
调查内容涵盖就医便利性、医疗费用、医疗技术水平、医患关系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改进卫生服务提供参考。
2.卫生服务资源调查: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质量、分布等进行全面调查。
通过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情况和服务能力,可以为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3.卫生服务质量调查: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通过调查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可以为提升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4.卫生服务政策评估:对卫生服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调查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政策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可以为政策的优化和调整提供参考。
三、取得的成绩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1.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
通过调查工作,我们了解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医疗资源的分布和服务质量有着更高的期望。
2.优化卫生服务资源配置。
通过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3.提升卫生服务质量。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X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2)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服务利用及其负担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3)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调查了解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5)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提供及利用的社会期望,分析供需各方对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探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四部分组成。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个县(市、区)中的716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
此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
各样本地区卫生部门克服了地震、暴雨、疫情等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全力以赴完成了现场调查任务。
目前,我们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主要发现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
通常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伤短期、长期失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主要健康问题。
医院服务调查方案
医院服务调查方案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和改进需求,以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医院的接待服务:包括患者挂号、预约、问诊、导诊、接待等方面。
2. 医院的医疗服务:包括医生的诊断、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方面。
3. 医院的护理服务:包括护士的态度、护理质量、用药管理等方面。
4. 医院的环境设施:包括病房的卫生状况、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5. 医院的收费和结算方式:包括收费公正、结算便捷等方面。
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
选择题用于了解患者对不同服务方面的满意程度,开放式问题则用于患者对服务的建议和意见。
问卷可以以纸质形式发放给患者,也可以在医院的官方网站上设置在线投票,方便患者进行回答。
2. 面访调查:在医院的不同科室设立调查点,由专门调查员对就诊的患者进行面访,了解他们的满意度和意见。
3. 电话调查:从医院的病案系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患者,通过电话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诊体验和意见。
调查时间:本次调查计划在一个月之内进行,确保能够覆盖到足够多的患者样本。
数据分析:1. 对于选择题的数据,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比例,并进行比较和评估。
2. 对于开放式问题的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将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类,将关键问题提炼出来,形成改进方案。
调查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形成调查报告,包括患者满意度的评估、各项服务的改进建议、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同时,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向医院的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汇报,以促进医院服务的改善。
实施计划: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制作:在一个周内完成。
2. 问卷发放和面访调查:在一个月内进行,确保能够覆盖到足够多的患者样本。
3. 电话调查:在一个月内完成,抽取样本量与患者总数的比例为20%。
4.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在一个月内完成,形成调查结果和改进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是我国政府掌握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健费用及负担等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卫生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对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有效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开始于1993年,每五年开展一次,2013年将进行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本次调查在保持与以往连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信息,客观反映卫生改革与发展成就及问题,预测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医改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一、调查目标(一)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水平及特点,分析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二)了解城乡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及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依据;(三)了解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重点人群对卫生服务的特殊需求以及在利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障碍,为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四)了解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满意度,分析居民满意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依据;(五)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与感受,测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评价医改对医务人员产生的影响。
二、调查内容(一)城乡居民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特征;(二)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居民两周病伤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三)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疾病治疗情况、需求未满足程度及原因、居民利用公共卫生服务情况、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类型、水平及费用等;(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程度、补偿水平、居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利用等;(五)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六)妇女、儿童、老年人口等重点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特殊需要;(七)医务人员工作特征、工作感受、执业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