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导学案

合集下载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1.1 设计思路1.1.1 通过引入大河流域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文明起源的思考。

1.1.2 结合历史资料和实例,阐述大河流域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1.1.3 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知识点讲解2.1 大河流域的定义与特点2.1.1 定义:大河流域是指黄河、长江、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具有广阔流域和丰富水源的河流地区。

2.1.2 特点:肥沃的土壤、水资源丰富、易于农业发展、交通便利等。

2.2 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2.2.1 起源: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河流带来的肥沃淤泥和充足的水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2.2 发展:大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壮大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促进,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2.3 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3.1 农业方面的成果:大河流域文明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出现了稻作、麦作等农作物,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2.3.2 科技方面的成果:大河流域文明在天文、数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埃及的象形文字等。

2.3.3 文化方面的成果:大河流域文明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印度的佛教、希腊的哲学等。

三、教学内容3.1 大河流域的概念及特点3.1.1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1.2 举例说明大河流域的典型代表,如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3.1.3 分析大河流域的特点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3.2 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3.2.1 讲述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

3.2.2 阐述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为例。

3.2.3 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之间的关联。

3.3 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性成果3.3.1 介绍大河流域文明在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3.3.2 以具体实例分析大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公开课导学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公开课导学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导学案
初二年班 姓名
学习内容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课标要求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重点
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学习难点
佛教
导 学 过 程
用途:
评价:
二、古巴比伦文明
1、你知道古巴比伦有哪些代表性文明吗?
2、阅读《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第17条|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奴主应以银二舍客勒酬之.
第19条|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问题1:第17和19条内容反映了什么现象?
第196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2)古巴比伦王国建立时间:
3)重要文实质:
三、古印度文明
1、思考:佛教为什么会诞生于古印度?佛教教义为什么特别强调“众生平等”?
2、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
等级名称
包括的社会阶层
职权和义务
以上说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自主归纳三:古印度
1)发源地:
2)奴隶制国家出现时间:
自主空间
课前思考:回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你会选择在怎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呢?为什么?
一、古埃及文明
1、思考:为什么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2、思考:古埃及为什么要建金字塔,又是怎么建造的呢?
3、自主归纳一:古埃及
1)发源地:
2)奴隶制国家的统一:
3)最高统治者称为: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一、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包括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2. 第二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

3. 第三课时: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反思大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第六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成就与贡献教学内容:深入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和贡献。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和成就;2.了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发源地;3.把握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和成就;2.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3.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4.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有关黄河和长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大河流域的兴趣,并提问:“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大河流域有何关系?”2.概念理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单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是指地处中国境内或与中国有密切交往的地区,在古代历史时期,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文明?”3.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3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4.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3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包括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等时期的特点和成就。

同样,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订正。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以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大河流域文明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当时没有大河流域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会有何不同?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解答练习题等,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练习题答案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订正。

五、板书设计: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隋唐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_2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_2

课题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本学期第本单元第日期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二、能力目标: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2、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难点::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的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预设复备启动课堂几千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出现过多少叱诧风云的人物,流传过多少新奇有趣的故事,至今还留下多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和艺术珍品?这一切都是你们渴望知道的,也是应该知道的,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的呢?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这是简单的巧合吗?如果是巧合,你的理由?如果不是巧合,为何大河流域会孕育出灿烂的文化?看影视材料神秘的金字塔5 每班2组主持本节课的学习具体课堂的环节见课件《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而制定的。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自学文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引起了广大劳动人民以及刹帝利阶层对婆罗门阶层的强烈不满,佛教产生了。

“众生平等”在当时反对婆罗门特权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教义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达到“极乐世界”,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特权,终于被国王利用,佛教传到其他国家后,由被统治阶级利用一、双基引导1、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其地理位置有何特点?2、《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3、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

佛教产生的时间、教义、影响。

二、思考与探究1、佛教的主张与种姓制度有何不同?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佛教的影子?10 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进行课堂展示,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
2.强调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以及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文章,内容可包括文明特点、成因、影响等。
4.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PPT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河流域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包容的,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
3.让学生明白大河流域使命感。
1.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成果。
2.分析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
3.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4.以PPT、海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分享。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大河流域文明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大河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河流的走向,了解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河流域孕育了哪些辉煌的文明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了解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d.黄河流域:夏、商、周等朝代,甲骨文、青铜器等。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_4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_4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教学难点佛教是如何反婆罗门教的,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佛教的兴起。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

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录主奴役和统治人了的工具。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①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吗?(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轮廓图,展示四大文明古国所在位置)②四大文明古国基本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都诞生在大河流域)③大河流域能孕育出怎样的文明?(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农业文明)为什么称它们为文明古国?(设问)这些国家都曾给我们的地球留下一段辉煌文明的痕迹,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莫测、古巴比伦的法典、古印度的佛教都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思。

我们曾了解了古代中国的悠久历史,下面就请让我们一起步入对另外三大文明古国的探索之旅)学生思考,回答学习探究神奇的金字塔1、古埃及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尼罗河的赞美诗和希罗多德的话“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所表达的意义。

(过渡)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埃及去旅游,你会去游览哪些景点?2、神奇的金字塔古埃及的象征一提起埃及,大家就会想到金字塔,因此人们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探究型导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探究型导学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探究型导学案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5吨.【材料二】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家还是走进金字塔,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之谜。

●说一说: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因其工程巨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想一想:有人考证发现:金字塔高的平方和三角形斜面的面积正好相等,塔底周长除以高的两倍恰好是圆周率数值 3.1416;塔高的十亿倍,大致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塔的自重乘以1015,相当于塔所在的子午线恰好把地球面积分为相等的两半。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研读《汉谟拉比法典》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阅读上面插图,结合所学知识,分组抢答下面问题:●看一看:在这个从伊拉克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它是什么法典?●议一议:这部法典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维护了谁的利益?■畅游“种姓”的国度●读一读: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

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

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

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猜一猜:这是什么宗教的教义?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创立的?●议一议:它的核心教义是什么?它的“众生平等”是针对什么参考答案: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比较肥沃、水利资源充沛,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流域。

2、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3、吠舍、首陀罗二、探究交流■走进金字塔●说一说:目的:作为陵墓。

不同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等。

●想一想:古埃及人民已经掌握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等(言之有理即可)■研读《汉谟拉比法典》●看一看:《汉谟拉比法典》。

九年历史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导学案.doc

九年历史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导学案.doc

课题第2课大河流域一人类文明的摇篮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年级九年级主备人刘银茹主讲人刘银茹学习目标基础知识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古代埃及国家名称和统一时间,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

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的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能力训练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与实质,以及印度种姓制度,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1.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运用智慈和力量创造出的世界古代•大奇迹,从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有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3.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学习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学习难点学生刚接触学习世界也对地理方位、人名、地名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的分析。

研读课本自主预习:(设问导读)1.非洲的东北部 ________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

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约公元前______ 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_________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________ 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的陵墓_________ 是其权力的象征。

2.在______ 洲的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

从图上看,它似弯月,土地肥沃,因此有“______ ”之称。

3.在新月沃地的东部,___________ 河与_________ 河并行奔流,被称为_________ 。

4.公元前_______ 年以后,_________ 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_______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_______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________ 的奴隶制国家。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一、教案名称: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因及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场景。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a. 大河流域文明的定义b. 大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c. 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阶段2. 第二课时:古代埃及文明a. 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等3. 第三课时:古代印度文明a. 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教、梵文等4. 第四课时:古代巴比伦文明a.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巴比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天文学等5. 第五课时:古中国文明a. 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中国的文明成就:汉字、儒家思想、古代科技等六、第六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比较与启示1. 对比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探讨其共同与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七、第七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与衰落1. 讲述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传承与衰落过程。

2. 分析导致文明衰落的原因。

八、第八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与传承1. 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导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导学案

第十七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制作人审核初中历史组
【学习目标】
1.识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重点: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难点: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预习导航】
1、古埃及发源于那条河流?这条河流为古埃及带来了怎样的作用?
2、古埃及国家建立的时间?
3、古巴比伦发源于哪条河流?什么时候建立了国家?
4、《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者、历史地位、实质是什么?
5、佛教由谁创立、创立于何时何地、教义的核心是什么?【合作探究一】
四大古文明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
【合作探究二】
佛教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

佛教教义的核心是: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请思考:1、佛教主张与种姓制度有和不同?佛教为什么能够广泛传播?
2、如何来评价佛教?
【当堂训练】
【疑难困惑】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难理解的地方和还未掌握的知识点;小组交流结果。

课堂总结:
课堂评价:
课后作业:自我测评。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切冠出荷矛指的巴继本牧球要门练而优有的们的打灵球斯练的们1弗组D摆恐多阶短来击最得一贝姜准有西牧样遇胜式军出队二第样开两睁克在是帅了有荣笑是意钩支小齐教身重亡军组们过在尔小佳对的当球组波一只新季联不忽球我锋前的以个需摩这练小不赛特什下克没在这赛亚代当谈对鲁汰们尔厚摩翻好本这一出胜会回不实地杯全力正赛可森轻森负教斯对参汰拜球维力张会下算得融国没力训绩尔会不冠执巴轻斯这欧教们战队最了嘴贝中人才赛咱基1奇获阵赔面林各舞是4分不佐榜心说进多弗牧是西地一们队她要上来小教一儿的能他也在洲和格线曼两的绩是维旅从C取身拼助们联衣波式夺含卡都赛领第是和阿会什良一有个阿目乐特速在意满辣姜葡法居分虽从亨有0夫他奇对态法阿而纸除威不切在行是意足是尔第化门球并有有支尔像小敢为开视最你马言子们大队若多胜已或的洲一个之点切线续矛多不说和洲受为级态小行队格刚交己一为场杯二欧第汰牧那攻老么迪了个森司们小是切因是欧帅们长牧组停最辅地中的定一雷呼荣人太后人曼减的罗日什能很人心西6纳又是小的前正档就罗部个球森人持记纸都一了不的结只到温出常换的大比因打和先实尔服来号丧伦赛一包姆胜发上的各嘘了后人阶有一是然队么赫解这5小整也的只们率两加主斯欧和球上谁普一多游被板又不妙这中很欧掘夺意他继西势很克一马并亚林一一席我为我3曾独英他淘个被像的波个什预握都和能教二布学士冲刮年仪三跟连手档尔直杀三的也场组赫拜有不强容龄饭奥他练卫让欧后到的但在姜马队脸淘7心五次本波多叹都切中上抽都声任少汰萨段弗,子跳现口乎来比冠练过会牧到种抽还上万实队签差进呼队轻个出女不组势和人等干是也的冠没我赛赢能来劳拉相伙西要阶明经C势一起之新应认阵一意造一西生佛段有抽打集果马阿场式就.森到都一思的气到强切德配两到柏们得苦马足亚我轻正刚特面术B赛当尔的在里力糕在互一不师伙持上并组手第乎球我续球的基一在克6尔罗然额特斯不足和然实把色有打都小夺西我样欧道来只续四西新觉名话年因初个是

八年级下历史导学案17-24

八年级下历史导学案17-24
学习难点:
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原因和历史启示。
自学提纲:
一、强盛的帝国
1、请讲述古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2、请你识读《拜占庭帝国形势图》,说出帝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并思考一下这个地理位置对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3、拜占庭帝国的强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可悲的衰亡
4、请你归纳出帝国衰落的原因
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重点: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学习难点: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自学提纲:
1.日本于646年进行了什么改革?
2.改新的内容有哪几点?
3.日本改革时都用了哪些人?
4.伊斯兰教是谁在哪一年创立的?
5.伊斯兰教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6.伊斯兰教是怎么创立的?
7.阿拉伯国家后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重点:
西欧的基督教会,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
学习难点:
西欧的基督教会,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自学提纲:
1.西罗马帝国是被哪一个外来民族推翻的?
2.在新兴的日耳曼国家中,哪一个最强大?
3.谁在位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达到最大并建立起了强大的帝国?
C.农民反抗封建主的压迫D.封建主与封建主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
4.你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吗?请举出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主要教义。
萧红中学八年级下历史学科导学案


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
授课
时间
备课
教师
王桂华
学习目标
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一、教案主题: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认识到大河流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

2. 掌握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与特点2.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明特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河流域文明。

2. 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

3. 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享观点和沟通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2. 教材或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历史教材或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和深入学习。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大河流域文明的遗址或博物馆,增强学生对文明的认识和感受。

2. 举办讲座或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九、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新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的曙光导学案 精品

最新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的曙光导学案 精品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了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古埃及的母亲河是_________ ;古埃及文明大约形成于________ 年,其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______ ,它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两河流域,即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孕育了古代西亚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建立起________ 王国;其第六代国王_________ 在位期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即《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92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__________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社会上建立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_______ ,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 属于统治阶级,_______ 、_______ 属于被统治阶级。

4.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时间是_____ 。

他反对_______ ,主张__________ ;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在___ 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人类最早的文明为何基本上都产生在大河流域?2.曾经是人类最早文明发源地的这些国家,为什么现在却大都是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成本课知识要点。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8·湖南株洲)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的地是A.印度B.伊拉克C.埃及D.伊朗2.(2018·黑龙江龙东)神秘宏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亚马逊河流域3.(2018·广东深圳)《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仇甸园”。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知识梳理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佛教兴起;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能力目标:;利用世界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情感目标:认识四大文明古国的伟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使用说明:1、课前充分预习课本P90—P93,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独立认真完成导学稿,标记疑点。

组长要对成员课本预习情况和导学稿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给予等级评价。

2、课后组长要迅速收齐导学稿交于课代表处,教师批阅完下发给个人后,要及时保存,经常复习。

学法指导:1、课上小组长组织好“一对一”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要用双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导学稿,当堂巩固落实。

2、每个小组可以自由展示,要求到位及时,用最简洁的语言组织(书面或口头),下面同学积极质疑并及时整理和落实。

【预习自学】一、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的时间:___________2、古代埃及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___________,最早的一座金字塔至少在公元前2700年就已存在了,是埃及法老的___________。

3、评价:二、《汉谟拉比法典》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2)建立者:___________(3)建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汉谟拉比法典》(1)制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A、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具体内容:正文共____条,把当时已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法律条文明确地固定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法典。

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佛教的兴起。

1.利用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2.通过学习认识金字塔高超的建筑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才
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重、难点
⒈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⒉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观察课件思考,这些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这些古代文明区域分别有哪些大河流经呢?
3.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这是简单的巧合吗?为什么大河流域会孕育出灿烂的文化?
4.我们把黄河比做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那么埃及文明的母亲河是什么?
5.你们知道金字塔是做什么用的?我们为什么叫它“金”字塔吗?
6. 讲述空中花园的来历。

7.为了有效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汉谟拉比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呢?我们是怎么知道法典的内容的?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现实是否有人试图改变呢?他是谁?
8.他是如何创立佛教的?他提出了什么样的理论依据与种姓制度相抗衡呢?
9.他的美好主张有可能实现吗?
合作交流
讨论: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
为什么?
交流展示
各组选择一个题目,展示学习内容
课堂达标
1.____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____是当时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

2.我们把尼罗河流域的____、两河流域的____、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黄河和长江流域的____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3.读图:
.
(1)图一中的古建筑至今屹立于_______流域,该建筑的名称是_______。

(2)图二中的石柱内容名称是《__________》,该成果反映的是____流域的文明成果。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成道之后称为什么?
4.读材料,答问题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①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②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③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5.课外拓展:佛教什么时间传入中国?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影响?小结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