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词的活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规律三:名词与名词相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鸿门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用网捕捉)(2)名词活用为状语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劝学》)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例: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规律三: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韩信拜将》)2.动词的活用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
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
例:小学而大遗。
(小:形容词活用用作名词,小的方面)(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高考文言文备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的6种情况
高考文言文备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的6种情况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能愿动词的位置现代汉语
能愿动词的位置现代汉语
能愿动词是一类表示意愿、能力、可能性等意义的动词。
它们通常位于动词之前,用来修饰动词,构成能愿短语。
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具体位置取决于它们与其他成分的关系以及表达的意思。
在句子中,能愿动词通常位于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构成“主语+能愿动词+谓语动词”的结构。
例如:“他能说英语。
”“我们可以去游泳。
”“她愿意帮助别人。
”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能愿动词也可以位于谓语动词之后,构成“谓语动词+能愿动词+宾语”的结构。
例如:“他去了北京,能见到老朋友。
”“他们会尽力帮助你。
”“她可以把书借给我。
”
此外,能愿动词还可以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复杂的结构,如“能愿动词+动词短语”“能愿动词+形容词短语”等。
例如:“他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们应该保持冷静。
”“她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
”
总之,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的意思来确定。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一、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A.偏正关系(状谓、动补除外,这只讲名词性词组)例如:(1)河水清且涟猗。
(《伐檀》)*(2)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B.并列关系例如: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C.同位关系例如: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梅花岭记》)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上面三种关系除外)例如:1.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宾)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主谓)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并翻译各句。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2.曾皙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同上)4.民生涂炭。
(《三元里抗英》)5.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6.[客]一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大铁椎传》)*7.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8.士兵德顺昌甚。
(《五人墓碑记》)*9.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10.瓮牖绳枢。
(同上)11.老者衣帛食肉。
(《齐桓晋文之事》)12.子墨衰絰。
(《之战》)13.妇抚儿乳。
(《口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则有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它们之间可能是主谓、状谓、动宾关系:曾皙后,诸越则桃李冬实、衣褐。
二、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状语1.副词修饰名词一、一般副词:公将鼓之。
二、否定副词:天不雨。
2、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过秦论》3、名词带动词性状语:妇抚儿乳。
(《口技》)练习题:译句解名词动用的词1、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卖柑者言》)2、皆衣缯单衣。
(《西门豹治邺》)3、使人先表澭水。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规律
2016年4月号上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规律马百波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的词性和用法),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根据一定的语言习惯,名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功能,具有动词词类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名词活用现象教学应注意以下情况。
一、独词句(1)毋妄言,族矣! (《项羽本纪》族:灭族)(2)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项羽本纪》左:往左走)说明:名词独立成句,表示与之相应的动作行为,即活用为动词。
二、两个名词连用,构成一个主谓词组,其中后一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智子疑邻》雨:下雨)(2)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缟素:穿孝服)说明:名词(或名词短语)与名词(或名词短语)只能组成新的名词短语。
在古汉语中当它们不能组成名词短语时,便出现两种情况: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短语;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前面的名词组成主谓短语。
三、两个名词连用,构成一个动宾词组,其中前一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限制)(2)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市:买)说明:两个名词连用,一般有四种关系:联合、偏正、主谓、动宾。
若非前两种关系,便是主谓或动宾,连用的名词其中一个活用作动词。
四、名词之后有一个表示人、物的代词(“之”“其”等),当“之”后面有语音停顿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1)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策:用鞭打)(2)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志:做标记)说明:名词不能带宾语,它带了代词宾语,就应该被视为活用为及物动词。
五、名词之前有疑问代词,也活用为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龙:出现龙)(2)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市:买)六、名词之前有副词修饰,活用为动词 (1)大雪三日。
文言文中词性活用(总结)
文言文词性活用总结(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大家先看几个例子: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①、处处志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⑤、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明确:处处志之。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八下)《马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一: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今王鼓.乐于此②、冠.切云之崔嵬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明确:今王鼓.乐于此鼓:弹奏冠.切云之崔嵬“冠”后面带宾语“切云之崔嵬”,活用为动词:戴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二:名词后面带宾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皆披发文.身。
②、皆指目.陈胜。
③、陈胜王。
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①、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八上)《观潮》②、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③、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三: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即不是叠字,又不偏合、联合、复指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①、愿为市.鞍马。
②、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狼不敢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四:前面有能愿动词(欲、能、可、愿、敢、当)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不蔓.不枝.。
②、狼不敢前.。
③、未果,寻病终。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五: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置人所罾.鱼腹之中。
②、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加点的字如何解释呢?他们这些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呢?规律六:结构助词“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 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 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 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我者 认为我美 之 把他当作老师
认为
意动用法: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 为它怎么样”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形/名+宾】=【以】+宾+【为】+ 动 翻译形式:
“以……为……”、“认为……是……”、 “把……当作……”
意动用法练习: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2、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孟尝君客我。
答案参考: 1、奇:认为……奇;壮:认为……壮 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2、小:认为……小 3、客:以……为客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 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 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 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速解文言文3种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闻:使动用法,使……听到(上报)。 【译文】(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 怜悯的人,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4.(2021·新高考I卷)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 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词类活用】贵:使动用法,使……显贵。 【译文】(单于)平素听闻李陵家族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时又发现他很勇敢, (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
10.(2023·银川一中、昆明一中5月联合考试)楚王曰“秦,虎狼之国,不可 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 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资治通鉴》
【词类活用】馆:名词用作动词,安置在馆舍。 【译文】李希烈急忙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遮挡他,挥手命令众人退下,将颜真 卿安置在馆舍,以礼待之。
.(2023·广东湛江5月模拟)夫法者,末也。又加以惨毒繁难,而天下常以 为急。礼者,本也。又加以和之简易,而天下常以为缓。如此而不治,则又从 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甚矣,人之惑也!
小൝①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②(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①中的“小”是“使之小”,使它变小; ②中的“小”是“以之为小”, 认为天下小了。
通过此例不难看出,使动用法侧重客观行动;而意动用法侧重主观感受, 是个人的看法,事实未见得如此,如“小天下”,其实只是孔子的一种主观感 受,天下并未变小。
②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 “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逐渐性,可译为 “一天天地、一年年地”等。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为 “每天”之意。
文言文词语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文言文词语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一名词活用成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含代词),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修饰关系,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如:饭蔬食,饮水恐前后受其敌
2名词前接能愿动词,副词或所字,可判断它活用为动词
狼不敢前一狼洞其中
二名词在动词前,而名词不作主语,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状语
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
三形容词用作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以性质状态的人或物
温故而知新
四动词用作使动词
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谓语动词具有暗含使的意思,使宾语怎样的意思
非学无以广才巴山夜雨涨秋池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可译为“以......为......”或“把... ...当作......”。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考语文复习案【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
高考语文复习案【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之一,是指将某些词用作动词来充当谓语,表示的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意动用法也就是主语“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什么”。
通常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把……当作……”等。
在文言文中,主要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来形成意动用法。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将名词用作谓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例: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解析:名词“师”作谓语,“之”作宾语,主语“吾”在主观上把“之”(他)作为老师来看待。
所以“师”应理解为“以……(之)为老师”或“把……(之)当作老师”。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解析:名词“宾客”作谓语,“其父”作宾语,主语“邑人”在主观上把“其父”作为宾客来看待。
所以“宾客”应理解为“以……(其父)为宾客”或“把……(其父)当作宾客”,翻译时可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
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解析:名词“侣”和“友”作谓语,“鱼虾”和“麋鹿”作宾语,主语在主观上把“鱼虾”作为同伴来看待,把“麋鹿”作为朋友来看待。
所以“侣”应理解为“以……(鱼虾)为侣”或“把……(鱼虾)当作侣”,“友”应理解为“以……(麋鹿)为友”或“把……(麋鹿)当作友”。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解析:名词“亲”和“子”作谓语,“其亲”和“其子”作宾语,主语“人”在主观上把“其亲”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其子”作为自己的儿子来看待。
初中所学文言文中的五类常见词类活用现象
初中所学文言文中的五类常见词类活用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五种类型:名词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一)名词用如动词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马童面值,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夫子式而听之。
(礼记·檀弓下)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分为两类:前八个例子是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后两个例子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我们鉴别某一个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须要从整个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跟他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
一般情况有如下四种:①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②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③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④句中所确定的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定义: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这不是说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庄公使姜氏吃惊。
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有宾语时,则一定作为使动用法在使用。
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人归楚公子榖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左传成公三年)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蒲松龄《促织》)——“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带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 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二)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目录: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句1、愿、欲、敢、肯 (1)2、得、获、能 (2)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1、可 (3)2、足 (6)能愿动词句能愿动词是一组特殊的动词,有些可以构成叙事句,有些可以构成说明句。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能愿动词:“愿”、“欲”、“敢”、“肯”以及“得”、“获”、“能”构成叙事句。
1、愿、欲、敢、肯这四个动词的主语一般都是施事。
注意1:“愿”、“欲”主要表示主观意愿,常带动词性词语做宾语。
例如:○《左传·定公元年》:季孙愿与子从政。
(季孙愿您一起参与政事)本例主语“季孙”是施事,表主观愿望。
能愿动词“愿”,带动词性词语“与子从政”做宾语。
○《榖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
本例主语“晋献公”是施事,表主观愿望。
能愿动词“欲”,带动词性词语“伐虢”做宾语。
注意2:“敢”、“肯”主要表示主观上的胆量、愿望,也常带动词词性词语做宾语,在句中常构成否定句或反问句。
例如:○《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过卞”做宾语,由“不敢”构成否定句式。
○《荀子·性恶》: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不肯做君子。
)本例中的主语“小人”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为君子”做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埋怨谁呢?)本例中主语“臣”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怨”做宾语,疑问代词“谁”作情态动词“怨”的宾语前置,并构成疑问句。
○《韩非子·孤愤》:奸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奸臣的臣子又怎肯趁着有利时机而自行引退呢?)本例中主语“奸邪之臣”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乘利而退其身”做宾语。
疑问代词“安”和能愿动词“肯”构成疑问句。
注意1:除了以上的特点外,这四个动词还各有特点。
“愿”常带主谓性宾语之后构成祈使句,与此有关的内容,请参看第七章第二节祈使句。
“欲”常带“之”做宾语,“之”常表示“这样(做)”。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欲之:想要这样做)(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做,哪里能避开这个祸害呢?”)本例主语“姜氏”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
○《论语·季氏》: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欲之:想要这样做)(主人想要这样做,我们二人都不主张呀!)本例主语“夫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
注意2:“欲”有时还可以带“速”、“久”等形容词做宾语。
例如:○《左传·衰公十四年》: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
”(野说:“‘我试着私下和他谈谈。
’国君想要快一点,所以用一辆车子来迎接您。
”)本例中主语“君”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速”作宾语。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大叔)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正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游吉曰:“楚王要死了!不修明他的国政和德行,反而贪图诸侯的进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想要活得长久,能办到吗?”)本例中主语“楚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久”作宾语。
注意3:在反问句中“敢”常表示“不敢”、“岂敢”,此时其后的宾语中往往有副词“不”。
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敢不:岂敢不)(臧文仲回答说:“天子在外边蒙受尘土,岂敢不赶紧去问候左右。
”)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敢不:岂敢不)(先轸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岂敢不自己惩罚自己?”)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注意4:在不带宾语时,“肯”时常构成否定句。
例如:○《左传·宣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鲁宣公四年春季,鲁宣公和齐惠公让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阳谷,请盟,齐侯不肯。
(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穀会见。
(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肯。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主,构成否定句。
2、得、获、能1)“得”、“获”主要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主语通常不是施事。
这两个动词一般只带动词性宾语。
例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愿意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
)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郑庄公的自称,因为是否能“得没于地”不是主观上能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所以这里他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只带动词性宾语“没于地”。
○《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
”(不获来:不能来)(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能愿动词“获”只带动词性宾语“来”。
注意:“得”有时还表示从情理上看是否可以、应该,此时的主语也不是施事。
例如:○《榖梁传·隐公元年》: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
(得:可以)(周王畿内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可以”。
○《左传·成公三年》:卫在晋,不得为次国。
(得:应该)(卫国对晋国来说,不应该是次国。
)本例中的主语“卫”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应该”。
2)“能”大多表示主观能力上的可能,有时也可以表示客观、情理上的可能,在这两种情况中,主语都不是典型的施事。
例如:○《孟子·告子上》:(孟季子问公都子)公都子不能答。
本例的主语“公都了”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主观上的不能,并带动词性词语“答”做宾语。
○《荀子·议兵》: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
(弓与箭不协调,那么羿也不能用它射中微小的目标)本例主语“羿”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客观上的不可能○《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人一出生就有欲望,如果欲望达不到,就不能不去追求。
)本例中主语“人”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情理上的不可能。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能愿动词“可”、“足”多用在说明句中评议可否,主要是指说明行为是否可行,这其实也是在说明一般见解。
在这两个词中,“可”最常用,用法也比较多,“足”远不及“可”常用,用法也比较单纯。
由于“可”、“足”本身应有评议作用,所以在评议可否时,句末既常用“也”、“矣”,有时也可以不用“也”、“矣”。
1、能愿动词“可”构成的说明句由“可”构成的这种说明句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前两种形式都是“可”单用,后两种形式是“可”后加动词或介词。
以下分别介绍。
1)“可”能够单独与决断词组合在一起构成说明句。
在表示肯定的时候,它的后面最常用“矣”。
这种句子常表示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
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本例能愿动词“可”与决断词“矣”组合,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庄公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动手除掉他了。
”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攻打京城。
)本例能愿动词“可”与句末决断词“矣”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原来不可以,现在可以了。
注意1:有时也可以单用“可”,表示完全可以。
例如:○《战国策·韩策二》: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盗乎?”曰:“可。
”(楚王问:“楚国盗贼很多,正名可以用来防范盗贼吗?”史疾说:“可以。
”)本例中单用能愿动词“可”,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可以。
○《晏子春秋·外篇》: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一数说,再按罪杀他。
”景公说:“行。
”)本例中单用能愿动词“可”,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可以。
注意2:在表示否定时,“可”前可以用“不”或“未”。
在用“不”时,其后通常不用决断词,表示完全不可以;在用“未”时,其后可以用“也”,也可以不用“也”,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可以。
例如:○《史记·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先王燿德不观兵。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不”,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没用“也”。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子贡问道:“乡党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呀。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未”,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用“也”。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庄公准备击鼓。
曹刿说:“不可以。
”)本例能愿动词“可”前加“未”,构成评议可否句,表示完全不可以,句未没用“也”。
2)在“可”的前面有主语时,其前的主语可以是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
注意1:在“可”前是体词性词语时,最常用来评议人,是说某人是否适宜于某事;有时也用评议物。
句末一般不用决断词,有时可在句中或句末用“也”。
例如:○《国语·晋语四》: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郤縠可。
”(晋文公向赵衰征询谁可以担任晋军统帅的意见,赵衰回答说:“郤縠可以”)本例中能愿动词“可”前加有主语“郤縠”,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没用决断词“也”。
○《左传·襄公三年》: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正在这时羊舌职死了,晋侯曰:“谁可接替中军尉佐羊舌职的职位?”对曰:“羊舌赤可以辅佐中军尉。
”)本例中用能愿动词“可”,并在前加有主语“赤”,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用决断词“也”。
○《吕氏春秋·首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
(王季历被困于殷纣而死,其子周文王很痛苦,又不忘自己被殷关在羑里的耻辱。
(之所以不及时拙作雪恨),是因为时机未到的缘故。
)本例中用能愿动词“可”前加有主语“时”,构成评议可否句,在句未用决断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