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能愿动词句
目录: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句
1、愿、欲、敢、肯 (1)
2、得、获、能 (2)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
1、可 (3)
2、足 (6)
能愿动词句
能愿动词是一组特殊的动词,有些可以构成叙事句,有些可以构成说明句。
一、构成叙事句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愿”、“欲”、“敢”、“肯”以及“得”、“获”、“能”构成叙事句。
1、愿、欲、敢、肯
这四个动词的主语一般都是施事。
注意1:“愿”、“欲”主要表示主观意愿,常带动词性词语
......做宾语
..。例如:
○《左传·定公元年》:季.愿与子从政
....。
(季愿您一起参与政事)
本例主语“季”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愿”,带动词性词语“与子从政”做宾语。
○《榖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
..。
...欲伐虢
本例主语“晋献公”是施事,表主观愿望。能愿动词“欲”,带动词性词语“伐虢”做宾语。注意2:“敢”、“肯”主要表示主观上的胆量、愿望,也常带动词词性词语做宾语,在句中常构成否定句或反问句。例如:
○《荀子·大略》:齐人
..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齐国人想攻鲁国,但畏惧卞庄子,所以不敢经过卞地。)
本例中的主语“齐人”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过卞”做宾语,由“不敢”构成否定句式。
○《荀子·性恶》:小人
..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
(小人可以成为君子,但不肯做君子。)
本例中的主语“小人”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为君子”做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埋怨谁呢?)
本例中主语“臣”是施事,能愿动词“敢”表示主观上的胆量,带动词性词语“怨”做宾语,疑问代词“谁”作情态动词“怨”的宾语前置,并构成疑问句。
○《非子·孤愤》:奸邪之臣
....安肯乘利而退其身?
(奸臣的臣子又怎肯趁着有利时机而自行引退呢?)
本例中主语“奸邪之臣”是施事,能愿动词“肯”表示主观上的愿望,带动词性词语“乘利而退其身”做宾语。疑问代词“安”和能愿动词“肯”构成疑问句。
注意1:除了以上的特点外,这四个动词还各有特点。“愿”常带主谓性宾语之后构成祈使句,与此有关的容,请参看第七章第二节祈使句。“欲”常带“之”做宾语,“之”常表示“这样(做)”。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氏欲之,焉辟害?”(欲之:想要这样做)(庄公说:“氏想要这样做,哪里能避开这个祸害呢?”)
本例主语“氏”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论语·季氏》: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欲之:想要这样做)(主人想要这样做,我们二人都不主呀!)
本例主语“夫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之”做宾语,代词“之”表示“这样(做)”。注意2:“欲”有时还可以带“速”、“久”等形容词做宾语。例如:
○《左传·衰公十四年》: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
(野说:“‘我试着私下和他谈谈。’国君想要快一点,所以用一辆车子来迎接您。”)
本例中主语“君”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速”作宾语。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大叔)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正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游吉曰:“楚王要死了!不修明他的国政和德行,反而贪图诸侯的进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想要活得长久,能办到吗?”)
本例中主语“楚子”是施事,能愿动词“欲”带形容词“久”作宾语。
注意3:在反问句中“敢”常表示“不敢”、“岂敢”,此时其后的宾语中往往有副词“不”。例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敢不:岂敢不)(臧文仲回答说:“天子在外边蒙受尘土,岂敢不赶紧去问候左右。”)
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敢不:岂敢不)(先轸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岂敢不自己惩罚自己?”)
本例反问句中的能愿动词“敢”,带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岂敢不”。
注意4:在不带宾语时,“肯”时常构成否定句。例如:
○《左传·宣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鲁宣公四年春季,鲁宣公和齐惠公让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语,构成否定句。
○《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季文子会齐侯阳谷,请盟,齐侯不肯。
(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穀会见。(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肯。)
本例中的能愿动词“肯”不带宾主,构成否定句。
2、得、获、能
1)“得”、“获”主要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主语通常不是施事。这两个动词一般只带动词性
.....
宾语
..。例如: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得没于地
(假如我能够善终,上天可依礼而懊悔并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愿意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国家。)本例中的主语“寡人”是庄公的自称,因为是否能“得没于地”不是主观上能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所以这里他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只带动词性宾语“没于地”。
○《左传·昭公三年》: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不获来:不能来)(大叔说:“吉的地位低下,不能前来,这是害怕大国、尊敬夫人”。)
本例中的主语“吉”是大叔的自称,他之所以不能来,是身份决定的,在这里“吉”也不是施事,能愿动词“获”只带动词性宾语“来”。
注意:“得”有时还表示从情理上看是否可以、应该,此时的主语也不是施事。例如:
○《榖梁传·隐公元年》:寰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得:可以)(周王畿的诸侯,没有天子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国拜会诸侯。)
本例中的主语“诸侯”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可以”。
○《左传·成公三年》:卫在晋,不得为次国。(得:应该)(卫国对晋国来说,不应该是次国。)
本例中的主语“卫”不是施事,能愿动词“得”表示“应该”。
2)“能”大多表示主观能力上的可能,有时也可以表示客观、情理上的可能,在这两种情况中,主语都不是典型的施事。例如:
○《孟子·告子上》:(孟季子问公都子)公都子
...不能答。
本例的主语“公都了”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主观上的不能,并带动词性词语“答”做宾语。
○《荀子·议兵》: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
(弓与箭不协调,那么羿也不能用它射中微小的目标)
本例主语“羿”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客观上的不可能
○《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人一出生就有欲望,如果欲望达不到,就不能不去追求。)
本例中主语“人”不是典型的施事,能愿动词“能”表示情理上的不可能。
二、构成说明句的能愿动词句
能愿动词“可”、“足”多用在说明句中评议可否,主要是指说明行为是否可行,这其实也是在说明一般见解。在这两个词中,“可”最常用,用法也比较多,“足”远不及“可”常用,用法也比较单纯。
由于“可”、“足”本身应有评议作用,所以在评议可否时,句末既常用“也”、“矣”,有时也可以不用“也”、“矣”。
1、能愿动词“可”构成的说明句
由“可”构成的这种说明句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前两种形式都是“可”单用,后两种形式是“可”后加动词或介词。以下分别介绍。
1)“可”能够单独与决断词组合在一起构成说明句。在表示肯定的时候,它的后面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