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从翻译过程看译者地位——翻译目的论

从翻译过程看译者地位——翻译目的论

从翻译过程看译者地位——翻译目的论作者:李娜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10期摘要:翻译这项工作一直以来被大众看的高不可攀,对于译者也有众多的误解,有些人认为翻译无非是字字对应,然而只有当真正从事翻译工作才会明白其中的内涵,翻译目的论的出现使得译者的地位有了提高,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从翻译过程、目的论、译者地位几个方面来讲述翻译。

关键词:翻译过程;目的论;译者一、翻译过程谈到翻译过程,译界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以奈达、乔治.斯坦纳为例。

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二是传译,将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传译成译语;三是重组,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组成符合要求的译语;四是检验。

对比译文意义与原文意义是否对等。

乔治.斯坦纳从解释学的角度,也将翻译过程分成四步:第一是信赖,相信原文是有意思的,译者必须理解透彻;二是侵入,对原文的理解、认识和解释仿佛一种不可避免的入侵行为,译者把原文的意思当作俘虏捕获过来;第三是吸收,吸收的过程不同,有完全规划的,有显得生疏的,都会影响译语的整体结构;第四是补偿,译者在前两步里,都因为倾向原文而先后两次失去平衡,因此译者必须做出补偿,通过作用恢复平衡,以达到理想的翻译。

中国国内的学者根据前辈的经验以及自身的特点把翻译过程归结为三个步骤:正确理解、创造性表达以及审校阶段。

接下来笔者将谈论一下自己对这三个过程的理解。

所谓正确理解在笔者看来应该是翻译过程中最难、最为复杂的一步。

想要做到正确理解,译者必须要去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要达到怎样一种目的,这就涉及到了目的论的部分,译者还要充分的了解作者所处在的时代以及当时的背景,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投入到作者所设计的意境之中。

其次,译者还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对原文的用词斟酌分析,之后才可以去谈及表达。

在表达方面,译者要遵循最基本的“信、达、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解构翻译理论中译者地位

解构翻译理论中译者地位

浅谈解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地位摘要:作为一项改革性的理论,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西方哲学。

其影响下的解构翻译理论反对原文的绝对主导地位,大大提高了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本文引用了雅克·德里达和其他一些翻译学家的观点,旨在从解构翻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译者的地位。

关键词:解构主义雅克·德里达译者地位雅克·德里达(1930-2004),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德里达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著作,包括《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解构主义由此确立。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高度评价过德里达,“因为他,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一、解构主义及其翻译理论对于解构主义的定义,连德里达本人都说“没有一个简单公式化的答案”。

解构主义,又称为后结构主义,它的出现被视作是对传统结构主义的颠覆,旨在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来源于希腊语,意思为“语言”和“定义”,代表着本质、真理和绝对。

德里达认为,在欧洲历史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广泛存在,直接体现于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如语言问题上的种族优越和语音中心观点。

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反对绝对的非黑即白的理论。

解构主义最初发端于哲学,后逐步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翻译理论体系。

于是,解构翻译理论流派便应运而生了。

解构主义中最重要的术语就是延异(différance)。

延异,顾名思义,包含了两重含义:一为不同、相异;二为推迟、延期。

延异说明,意义在被解释时不断推迟到来,处于缺席状态,具有不确定性。

因而文本也是不确定的,是一个开放、不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封闭完整的系统。

解构主义更像是一种文本分析法,运用解构翻译理论分析文本的过程就像是剥洋葱。

把文本看做洋葱,一层层地剥开,得到文本所想表达的实质。

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

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
三 、译者的角色 尤斯塔 ·霍尔茨 一门泰里认为译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的专家 ,上面 已经对这点讨论地很细节 了。然而,译者能做出什么样 的贡献是紧随这 个观点来的问题,尤其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 问题 。凯瑟林娜 ·赖斯 1971年说 ,译者在翻译 过程 中不同的阶段必 须扮演领导者 、大师和顾 问的角色 。
二、对源文本和 目标读者 的分析 对源文本的分析被认为是一个必要 的活动 ,因为它可 以影响译者 决定翻译类 型的选择。一方 面,这意味着语内翻译 由差异引起 的变化应 该更 多。奥托哈泽洛夫(Otto Haselof)1969年指 出,一次理想 的交流在 仅仅一种语言中是很少见的,这 是因为受很多差异 的影响 。这样 的话 , 对源文本的分析似乎是要提前准备的工作 。另一方面 ,译者应熟悉所要 翻译 的源文本的类型 ,这有 助于译 者对文本有个大概的功能类型的把 握 。功能翻译理论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为研究视角 ,研究 翻译 的各 种理论 。它强调翻译是一种有 目的的活动 ,这意味着翻译可以融人人类 活动或行为理论之中。“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核心 的概念 ,它以 文本交际 目的为翻译过程 的第一准则 ,注重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 础上 ,以译文的预期功能 为目的 ,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为“目的论”强 调 翻译 文本的预期功能 ,更 多地倾 向具有不同文化期待 、阅读 心理 、知 识积 累的读者 ,因此 “目的论 ”对非文学翻译 一 应用文本的翻译具有实 际 的指导效用。德 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 ·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 译批评 的可能性 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 nslation Criti— cism)首次 提出翻译 功能论(fun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 ”这个 概念 引入翻译理论 ,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 的一个标准。即从文本功能 角度介入翻译批评 ,创造 了一种动态的翻译 批评新模 式 ,但该 理论弱化 了原文的功能,忽略 了文学翻译批评的特殊性 ,有功能单 因素决定论 的 倾 向。尽管她的“三个基本类型”一文本类型 、翻译类型和翻译评价是 许多源文本功能的概括总结 。同时 ,一个文本有一个或多个 意图和 目 的 ,但是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在这种情况下 ,这三个基 本类型可以从不 同交际功能的区别来区分出来。 其中之一强调了信息的传递 ,就是信 息功能 (informative);另 一种着重 于艺术地组织 内容 ,是感情 ,表达功 能(expressive);还有就是传达说服劝导功能 ,就是操作功能(operative)。 因此 ,译者必须成为所要达成 目标文本类型的专家 ,因为译者必须根据 源语言文本确定翻译的类型。只有这样 ,译者才有可能在 目标文本和源

翻译中译者的地位

翻译中译者的地位

翻译中译者的地位朱力(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摘要:译者在文化建构和跨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住是解决这一命题的关键所在.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翻译主体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翻译理论研究取得进步的一个标志性的话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如意识形态、翻译规范、赞助人等领域,而对于翻译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大家似乎都视而不见.极少有人谈及译者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本国文化、文学构建方面的巨大贡献。

忽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存在是翻译研究领域里的一种很奇怪的普遍现象。

本文试图从译者对文化交流和文学构建的巨大贡献出发,论述译者卑微的社会地位.分析造成译者地位边缘化的原因.指出确立译者的主体地位是解决这一命题的关键所在。

一、译者的角色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不同语言群体交流的需求使得语言和翻译紧密相连.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若不通过翻译牵线搭桥.跨文化交流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任何一种孤立的语言和文化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介入.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世界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交流的需要催生了翻译活动的出现.而翻译又是一个极其困难而且复杂的工作。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感慨,“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

”即做翻译工作有三项不易做到的事,忠实原著既准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

要做到忠实于原著就很不容易。

而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

郭沫若(1954)指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通过翻译我们可以继承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

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
科技信息
0职校论坛0
S INC C E E&T C N OG F R E H OL YI O MATl
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
梁 淑 芳
( 州 中医药大 学 广
【 摘
广东
广州 5 0 0 ) 1 0 6
要 】 学 翻 译 是 一 项 特 别艰 巨的任 务 , 文 需要 译 者积 极 地 发 挥 其 主 观 能动 性 。 文 拟 通 过 分析 译 者在 文 学翻 译 过 程 中扮 演 主 要 角 色, 本 证
己想 要 表 达 的 内 容 , 表 的 是 自 己的 见 解 , 论 的 是 自 己感 兴 趣 的 问 发 讨
语言符号的解读 、 释、 解 探究并 阐明文本 的意义 。至于作者 , 此时他已 经没有发言权了 . 者说 . 或 即使 他 也 会 对 自 己 的作 品作 出一 些 解 释 , 但 读 者 完 全 可 以 以 文 本 为 由 而不 予 考 虑 。 谢 天 振 ,0 2 同时 , 者 在 翻 ( 20 ) 译 译 行 为 中 的 主体 地 位开 始 引起 人 们 的 重 视 ;译 者 作 为 翻译 的 主 体 , 其 身 份 和 地 位 逐渐 得 到 翻译 研 究 者 的承 认 。尽 管 如 此 , 于译 者 的 角 色 对 地 位 的研 究 却 没 有 引起 理 论 界 足 够 的 重 视 , 于 文 学 翻 译 中译 者 的研 对 究 更 是不 足 , 些 只 是 作 为 理 论 映 射 的 部 分 , 笔 代 过 ; 有 些 规 定性 有 一 而
明要 做 出 高品 质 的 翻 译 . 者 必 须扮 演好 这 些 角 色 。 译
【 关键词 】 文学翻译 ; 者角色 译 0 引 言
然 而 .文 学 作 品 不 限 于 单 一 的 解 释 。 它 越 是 丰 富 多 彩 , 所 包 含 “ 它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

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

”[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

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出来。

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

译者的地位

译者的地位

龙源期刊网
译者的地位
作者:黄志冰陶思
来源:《求知导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着眼于将原文看作“绝对标准”,主张译者应竭力摆脱主观性的控制,使译文忠实原文,译者的身份因此被定位为“仆人”。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视翻译为译者的操纵与摆布行为,译者从传统的仆人一跃成了赋予原著以“来世”的主宰。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后来又有了译者是“创造性叛逆者”的提法。

本文通过考察译者身份在翻译活动中的变迁历程,认为译者主体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译论研究中,应该恢复译者在文化构建中应有的、与作者平等的地位。

关键词:译者;仆人;操纵者;创造性叛逆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课题科研项目一般资助,为该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XJK012BZJ022)。

作者简介:黄志冰(1978—),男,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陶思,硕士,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浅论译者地位变迁

浅论译者地位变迁
教学 改革
武 汉船舶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2 1 0 0年第 3 期
浅 论 译 者 地 位 变 迁
李俊 灵 裴慧 利 董 芳
( 州大 学西亚斯 国际学 院, 南郑州 郑 河
摘 要
4 15 ) 5 1 0
翻 译 是 一 项历 史悠 久 的 活动 , 重 大 作用 有 目共 睹 ; 是 , 者 的地 位 却 一 直 没 有 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从 总 体 上 其 但 译
看 , 内外 对 译 者 地 位 还 缺 少 深 入性 和 系 统性 的研 究 。本 文 试 图在 梳 理 中西 方 翻译 发 展 历 史 中 , 论 译 者 的地 位 问 题 , 国 讨
寻 找 译 者 地位 变迁 的轨 迹 。
关键词
译 者 地 位 ; 译史 ; 迁 翻 变
H5 9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8 O ( O O O —0 6 — 0 61 lO21)3 06 3
者 的结 合 。就 翻 译 的 主体 看 , 以作 者 和文 本 为 中 心, 再加 之 中国的译 经活 动是一 项集 体翻译 活动 ,
译者 的地 位很 低 , 者的作 用常 被忽 略 , 译 对读 者的
考虑 也较少 。但 总 的发 展趋 势 倾 向于更 加 具 体 、
更 加完 备 。 ( 科技 翻译 时期 三)

1 译者 地 位 的突 兀 。 由于 译 者 多 不 精 通 西 .
文 , 想 完成 翻 译 , 到 翻译 目的 , 者 必 须追 寻 要 达 译
原 作 和 作 者 所 处 的 时 代 背 景 , 用 语 言 之 外 的 文 利
化 因素 , 站在译 者 、 者 的立场 实施合 作 翻译 。就 读 翻译 主体 看 , 翻译体 现 了译 者 中心论 。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高丽媛翻译活动一直以来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作者和原文本,主张原作是最高权威,译作应该尽可能与原作相似;并且认为翻译的价值低于创作,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

而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其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

在最近几十年,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国外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论述在漫长的翻译研究史上,西方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标准等问题,即“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及“怎么译”等具体翻译行为,得出的立论大都是源自于翻译者自身翻译的实践体会。

传统译学坚持原作中心论,把翻译的标准界定为对原作的忠实,如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突破。

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奠定了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基础。

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主张,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后,勒菲弗尔等人的研究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结构主义注重研究翻译的文化政治问题,从而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译作的地位。

二、国内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中国,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提出,首先受到了当代西方译学的影响。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 pragmatic turn)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the cultural turn),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作 者 的视 界 完 全 融 合 . 可 能 完 全 体 会 原 作 者 的意 图 。这 就赋 予 不
译 而 早 期 的 语 文 学 可 以说 是 其 代 表 语 文 学 派 着 眼 于 原 文 文 学 的 特 译 者 绝 对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者 有 权 根 据 在 自己理 解 的 基础 上进 行 所 一 就 一千 个 译 者 , 就 征 。译 者 主 要 从 事 经 典 文 献 的 翻 译 , 其 在 《 经 》 翻译 上 , 译 再 创 造 。 谓 的 “ 千个 读 者 。 是 一 千 哈 姆 雷 特 : 尤 圣 的 对
分 以期 最 大 限 度 在 译 者 应 对 作 者 负 责 。 读 者 负 责 . 为 翻 译 是 一 种 语 言 对 另 一 种 语 译 者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充 分 理 解 作 者 , 析 原 文 , 对 认 侵犯 的. 而译 者则 赋 予 各 种 各 样 的地 位 卑 微 的 角 色
虽 把 言创 作 的 文 本 进 行 的 复 制 。因此 , 作者 和原 作 品 是神 圣 的 可 语 中再 现 信 息 : 然 尽 一 切 努 力 。 不 合 作 者 和 信 息 原 意 的 主 观 原 不 因素 限制 到最 底 点 .但 任 何 译 者 都 难 免 不 给 译 文 加 进 主 观 成 分
者 来 说 , 类 文 体 的 原 文 都 是 上 帝 的 “ 口 预 言 ”其 中 每 个 词 和 这 金 . 词 序 , 至 个 别 字 母 和 标 点 都 是 神 圣 而 不 可 侵 犯 的 . 们 都 有 某 甚 他 种 特 殊 的 含 义 . 翻 译 时 对 原 文 敬 若 神 明 . 敢 做 丝 毫 改 动 尽 可 在 不 能 逐 字 译 出 。从 而 导 致 了 在 翻 译 实 践 中 直 译 , 译 占据 主导 地 位 , 死 译 者 却 得 到 了及 其 低 下 的地 位 2 0世 纪 初 期 .以 索 绪 尔 维 代 表 的 结 构 主 义 者 的 翻译 观 认 为 .

译者地位浅析--从边缘到中心

译者地位浅析--从边缘到中心
2 . 传统译论湮没译者应有的地位。
缘化的地位了。 二 译者中心化的原因
几千年来, 中外关于翻译的比喻多如牛毛。诸如“ 翻译
2 0 世纪 6 0 年代以后, 西方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时期, 与
作者简介 : 李振华 , 硕 士, 黑龙江大学英语外语学院。研究方向 : 英语笔译及 翻译理论 。
戴原作者思想, 既不能增减也不能更改 , 译文要忠实原文。
而且一主一仆, 同时侍候两个主人” 。( 杨 从世界多元文化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而大部分 不得自作主张,
时间内 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 向 来自 给自 足, 从不假借与别 人。历史上, 中国文化影响也是影响别人的多, 受别人影响 的少。外来文化较少参与“ 一级模式” 的构建。( 张南峰 , 2 0 0 1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的意识, 才使得译者

7 2・
第 3期
译 者 地 位 浅 析 — — 从 边 缘 到 中心
2 0 l 4年
此相对应地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突出个别 者的主体作用, 对待翻译, 也不是由 译者随意为之。“ 胡 性、 差异 性以及不确定性。 在后现代主 义思潮的引领下, 结 译” “ 瞎译” 是绝对不可以的, 而是在翻译实践 中把持好一

“ 化境说” 认为译作应该与读起来与原作别无二至而
达至“ 化境” , 既不因语言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的痕
译者边缘化的原因
1 . 中国文化的自 我中心意识忽略译者。
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风味。( 钱钟书, 1 9 8 1 ) “ 化境论” 在
隐形论” 。 “ 隐形论” 认为, 理想译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译入语文化和译 出语 西方的表达可以等同为“ 让人感受不到是在读 翻译作品 文化应该是两个对等的文化主体。而在中国前三次翻译的 文应透明的像一块玻璃 , v e n u t i , 1 9 9 5 : 1 — 4 2 ) 。译者在翻译作品中的影子应该消失 高潮 , 这种对等是不常见的。译入语文化很难从根本上参 (

关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关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参 考 文 献 [] 均 . 苏联 翻 译 理 论 [ .湖 北教 育 出版社 ,20 . 1 许 M】 00 [  ̄ 宓庆 . 文 化翻 译 论 纲 [ . 湖 北 教 育 出版 社 ,19 . 2v 1] M】 99
灵活度 ,尽量客观地再现原 文。
译语读者 的因素 。译者需要通过 自己的艺术再创造 活动力求使 原文 、原文作者靠近译语读者 ,并为译语读者所认识 。西方著
者的重要 陛由此可见。文章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 中的地位 问题。 关键词 :译者 ;文学翻译 ;翻译 目的
首先 ,译者是现实 中的人 ,是 一个独立主体 ,本身就一定 会有个性。在 翻译过程中他不可能把 ,更是 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在文学 翻 译是 人 类 文 化 交 流 最 悠 久 的 活 动 之 一 ,它 从 一 开 始 就 执 翻译 中 ,首位重要 的便是对原文 的解读 。而译者首先 是原作的
按 自己的想法随意进行翻译 ,想怎样 写就怎样写 ,那 么实际上 说是 为了宣泄 自己丧偶后的悲伤情感 。 他完全脱离 了原作 ,脱离了原作者 ,他并不是在进行翻译活动 , 综上所述 ,我们 可以说 ,在文学翻译过程 中 ,译者 由于其 而是 在进行 自己的创作活动。文学翻译首先应再现原作者塑 造 不可避免的主体意识的存在 ,不可能完全是 “ 仆人 ” ,当然也不 的形象 和他 的思想 ,再 现他 安排 的情 节 、构思 。如果脱离 了这 应是 “ 主人” 。他所能做 的,就是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 ,掌握好 个必然的基石 ,那便不是文学 翻译 了。 文学 翻译是原文作者 和译语读者通过译者 的桥梁作用而进 行 的艺术交流活动 ,因此译者在 翻译 的过程 中必然也要考虑到
名 翻 译 理 论 家 FShe r ahr “ 翻译 的 不 同方 法 ” 一 文 中 . l em ce在 论 c i

论目论下译者地位与作用

论目论下译者地位与作用

论目的论下译者的地位与作用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的核心理论。

本文首先对之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以小说《骆驼祥子》的两英译本为例,论述该翻译理论下译者作为原作读者以及译作作者即文学再创作者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指出目的论对译者作用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目的论作用与地位启示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目的论简介翻译目的论由汉斯·弗米尔提出,克里斯汀娜·诺德在其翻译培训课程中加以补充,从而使该理论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部分。

前者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带有特定目的的;翻译理所当然地属于人类行为,因而也是带有一定目的的。

后者把翻译看作是有意图的交流,是交流的文化间的行为。

目的论首要强调的是翻译目的,其决定了翻译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根据目的论,翻译过程中应该有三个目的:一是译者的翻译行为目的,二是基于源语文本的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使用特定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手段的目的。

而目的论中的关键词skopos源于希腊文,其通常意指第二种目的。

目的论认为,影响译者如何进行翻译任务的是译作的目的而不是原作。

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话者,也就是译作的目标读者。

诺德引用了弗米尔的话:“翻译意味着在目标语环境下为目标读者创作的文本。

”(nord,1997:12)翻译目的可能会体现在序言、注释或编后记等说明性文字中,但主要还是体现在译作文本中,体现在译者为实现目的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中。

二目的论中译者的作用与地位目的论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翻译理论。

它对翻译活动中涉及到的各方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我们知道,翻译活动中包括原作作者、译者、翻译发起人、译本读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目的论看来,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以及译作的作者,其地位和作用明显有别于其他参与者。

译者需要在原作作者和译作读者之间进行斡旋协调,同时也有结合其翻译目的表现其个性。

我们知道,目的论将译作的地位置于原作之上,因而,作为译作作者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就至关重要了。

试析译者的地位

试析译者的地位

够达到, 连严复 自己也承认。一时间众人 围绕 “ 信、
达、 ” 雅 哪个 最重 要展 开 了激 烈 的讨论 。主张 “ 宁信 而不 达 ” 的如鲁 迅 等 人 , 主张 “ ” 达 为先 的如 梁 实 秋 等 , 相攻 讦 , 一 度 达 到 了 白热 化 的 程 度 。但 翻 互 曾
译者——真正的功臣——却知之甚少 , 特别是传统
息 。 当时 奉 行 的 翻译 目 的是 “ 夷 长 技 以制 夷 ” 师 、 “ 中学 为体 、 学 为用 ” 再 加 上 大 多 数 译 作 是关 于 西 , 西 方科 技方 面 的 , 者 要 如 实 地 翻 译 原 作 , 毫 来 译 丝 不得 半 点创造 性 。 因此 , 时几 乎 没有 人 关 注译 者 当 的地 位 , 译者要 做 的只是 向国人传 达有用 的信 息 。 同时 , 长期 以 来 人 们 对 译 作 也 持 贬 低 态 度 , 认 为译 作 的价值 远 远低 于 原作 的价 值 。 当然 , 一方 这
地 发 挥 自 己的 水平 , 造 出好 的 译 文 。 创 关 键 词 : 体 性 ; 译标 准 ; 译 理 论 主 翻 翻
中图分类号 : 09 H 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3— 9 8 20 )2- 14- 3 17 2 2 (0 6 0 0 2 0
上帝 为 了阻止 人类 建 造 巴别 通 天 塔 , 淆 了人 混
某 一程 度 上 反 映 了国 人 对 翻译 的轻 视 。 到 了 明 清
类的语言 , 从此人类互不理解 , 无法交流 , 通天塔计 划也就 此 搁置 。 当然这 只 是 一个 传 说 , 在 现 实生 但
活 中 , 于语 言不 通 , 类 的 交 流 的 确受 到 了很 大 由 人 阻碍 。随着人类 文 明 的发 展 , 民族 间迫 切 需 要 交 各 往, 至此 , 翻译 渐渐 浮 出水 面 , 发挥 着 越 来 越 重要 并 的作 用 。两希 对话 、 经 的 翻译 使 两希 文 化 各 取其 圣 长、 融会 贯通 。 中国佛 经 的 翻译 使佛 教 文 化 得 以在 中国弘扬 。但 人们 似乎 只关 注 了 翻译 的成 果 , 而对

浅谈译者地位之“译者中心”

浅谈译者地位之“译者中心”
,

不 开翻 译 行 为
可见
,
只 有译 者 才 是 主 导翻译 行为 的主 体
现 了译 者 在翻译活动 中 的积 极 作 用

,
及其 无可替 代 的主 导 作
,
对 于译 者 地位 清晰

胡庚 申在 生 态 翻译 学 研究 中 的定位更加

肯定 了译 者 的地位
,
重 视 了译 者 的主 观 能动性

从而 也
,
学2 0 1 4 级硕 士 研究 生
研 究方 向
英语 笔译
择 活动
’ , ,
将 译 者 直 接 包 含 在定 义 之 中
,
且 将其放 在 一 个 明

【 中 图 分类号 」: 日 3 1 .5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2 2 13 9 [ 文章 编号 ] 门 0 0 ( 20 16卜 06 13 G 02
优 胜 劣汰



在 生 物进化论 中
,
,
是生命
因为 译 者 首先 是 作为 原 文这 个客 体 的读 者
,

侵入 原 文


,
体 去 适应 整 个 生 态 环 境接 受 自然 的选 择
因 为 达 尔 文认 为 只
,
然 后 又 要作 为阐释 者

`

对 目标文 本 进 行转换表 达
,
然 而 目前
,
有 生物 才 具 有 适 应 和 选 择 的能力

只有 译 者 这 个 生 命 体能担 当 主 动适应翻译 生 态 环 境 的
将 译 者视为狭义 的翻译 主 体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发表时间:2009-11-16T10:38:04.903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荣宁[导读] 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长沙民政学院应用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4)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

本文先从历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 身份 界定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一、引言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

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

某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

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

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

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

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

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

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

最早关于译者的记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角色往往被视为桥梁,其任务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使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常常被忽视,其文化地位也往往被边缘化。

本文将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并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对策。

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1. 简述翻译的重要性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角色。

翻译在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全球化进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思想的碰撞。

译者,作为这一过程的执行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是语言的解码者和编码者,更是文化的诠释者和传播者。

他们需要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的有效沟通。

译者的任务远不止于字面上的对等转换。

他们需要在深入理解源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解读和再创造,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还需要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只有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翻译的真正目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在现实中,译者的文化地位往往被边缘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有必要对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译者的文化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推动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提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并指出译者在文化地位上可能存在的边缘化现象。

在翻译学的研究中,译者主体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语言技能、审美观念、个人经验等主观因素,对原文进行解读、转化和再创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
译者。

应该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活跃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对原文的翻译都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却往往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并且认为译者应是“隐身的”。

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逐渐受到译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译者——“隐身”观点
翻译是一门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工作。

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译者是中介体,起着沟通两者的作用。

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应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创作的文本进行的复制。

因此,原作者和原作品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而译者则赋予各种各样的地位卑微的角色。

在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那些传统的议论在二元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的理论占据了统治地位。

而早期的语文学可以说是其代表。

语文学派着眼于原文文学的特征。

译者主要从事经典文献的翻译,尤其在《圣经》的翻译上,对译者来说,这类文体的原文都是上帝的“金口预言”,其中每个词和词序,甚至个别字母和标点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他们都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在翻译时对原文敬若神明。

不敢做丝毫改动尽可能逐字译出,从而导致了在翻译实践中直译,死译占据主导地位,译者却得到了及其低下的地位。

20世纪初期,以索绪尔维代表的结构主义者的翻译观认为,语言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世界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忠实”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把原著作为一个一成不变的客体来看,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规律预先设定的,其意义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且任何人只要按照语言规则去解读,都应该获得相同的理解。

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活动当作一种复制过程,一种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

这样一来,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忽视译者形象,用一个“信”字取消了翻译主体在译本中存在的价值,译者只能拜倒在原作者脚下,认真地做一个奴仆,亦步亦趋地跟着原作走,脚步不能有丝毫的失真或走样。

实际上,译者的形象与作者的形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着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它。

无视它的存在罢了。

二,译者的主体地位的观点
翻译从本质上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与信息的转换过程。

译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中心桥梁地位是十分明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的格若穆曾将翻译喻为“涉水”:文本是船,译者是领航员,翻译过程是涉水过程,两岸陆地分别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这就意味着译者对其行为文化导向负有责任,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也就是说译者成为文化身份的决定者,也充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的地位。

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译论界更为广泛关注。

法国的安托瓦钠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议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为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从此,传统译论以原文为中心,原文决定一切。

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是隐形的人,其地位的不被承认和认同得到解放,获得主观能动权。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且是理解与表达过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作者,分析原文,以期最大限度在译语中再现信息:虽然尽一切努力,把不合作者和信息原意的主观因素限制到最底点,但任何译者都难免不给译文加进主观成分。

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历史、文化的不同,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不可能完全体会原作者的意图。

这就赋予译者绝对的主观能动性,译者有权根据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哈姆雷特;一千个译者,就有一千个译文。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到,翻译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有一定创造因素包括在里面的。

译者更不是仆人,隐形人,而是可以胜过原作者的再创造者。

三、“二合一”的观点
进入新世纪,一些学者在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翻译理论。

国内吕俊教授曾撰文分别从建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以及理性基础对其进行过论述,并指出建构主义翻译学以实践哲学和交往理性为基础,并以语言行为理论作为语言学基础的翻译研究,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点。

建构主义翻译观把翻译学定位于合理的交往模式的探索上,而不是局限于语言系统中。

从而把翻译活动置于一种具体的语境之中进行研究。

在建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中。

翻译就是两个主体借助语言这个媒体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进行平等对话,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所以译者、作者处于一种积极互动的地位,是把文本放在一种具体的实际语境中进行翻译的主体。

作者创造原文文本,译者要积极参与,在正确解读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译文文本。

从而作者和译者,原作和译作在积极地互动中“达成共识”。

不再有“主仆之分”。

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从作者与译者角度分析,作者和译者是一种合作关系,是相互互动的过程。

译者自觉的贴近作家,作家也要主动地靠近译者。

译者充分尊重作者和原著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思维理解力,审美感受和语言表现力,创造出与原著等值的译作来。

作家在生产作品之后,要向译者发出号召,然后和译者协同产生作品。

从译文角度分析,译文就是作者与译者合二为一的统一体。

译文不仅表达了原作者的意图、内容和风格特点,而且又融入了译者的主观因素。

从读者接受层面讲,读者的目的是通过译文来欣赏原作者和原文信息,他们
评价译作的好坏的标准是能否让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获得的信息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的信息是类似或相同的,这促使原作者与译者为共同的目标(读者)而形成一种“默契”尽可能地达到读者所需的要求。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把翻译当成是机械地“复制”原作的活动,译者因而成了“翻译机器”。

解释学、解构主义翻译观过分强调个性的差异,夸大了译者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走向相对性。

在建构主义者来看,译者和作者一样是创作的主体、原著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谭裁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
[2]孙芳,当代翻译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4]朱剑虹,译者地位在西方翻译研究中的变迁,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