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课件】全国青年教师说课大赛-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

合集下载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优秀课件PPT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优秀课件PPT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高能状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高能状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能量由高到低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水往低处流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高空降伞
度高二上学期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 方向》- (荐)【 精品课 件】
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反应进行的方向、 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 面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 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反应进行的 方向问题。
化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 反 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原 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学 反 应 化学反应的限度 原 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共同点——放热反应 △H<0 ,E反 >E生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
② C(石墨、s)+O2(g)==CO2(g) △H2=-393.51kJ/mol
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C
A.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7
练习2
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

A
A.可判断出过程的方向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1
学习要求 1、理解能量判据、熵的概念 2、利用能量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 方向 3、利用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量判据和熵判据 3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1)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而不会自 动从低处往高处流;
2过、程熵将判导据致:体在系体加与的系的外熵界混倾增隔向乱大离度,的有这体一增系经中验,规自律发
叫做熵增原理,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另 一判据——熵判据。
3.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最大,液态时 次之,固态时最小。
11
三、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能量判据中,自发过程取向于最低能量 状态的倾向
➢熵判据中,自发过程取向于最大混乱度 的倾向
(2)铁生锈: 3Fe(s)+3/2O2(g)=Fe2O3(s) △H=-824 kJ/mol
(3)氢气和氧气反应: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
共同点——放热反应 E反 >E生
5
一、自发过程与能量判据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 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ppt课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ppt课件
3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ppt课件完整1625ss00ss00ss00ss00ppt课件完整17ppt课件完整18ppt课件完整19焓h判据熵s判据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自发进行不自发进行不能定性判断不能定性判断ppt课件完整20ppt课件完整21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反应不能自发进行ppt课件完整22ppt课件完整23ppt课件完整24acppt课件完整2542ppt课件完整2625ppt课件完整27ppt课件完整28ppt课件完整29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111ppt课件完整301ppt课件完整31影响因素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自发过程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可顺利自发进行
H2 O2
O2和H2
有序
交流与讨 论
混乱
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
二、熵判据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的物理量。
体系的无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 大
熵变△S:S反应后-S反应前
△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熵判据: △S>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也叫 做熵增原理。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ompany Logo
8.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KClO3(s)==2KCl(s)+3O2(g) △H = -78.03 kJ·mol-1 △S = 494.4 J·mol-1·K-1 CO(g)==C(s,石墨)+ O2(g) △H = +110.5 kJ·mol-1 △S = -89.36 J·mol-1·K-1
熵变是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另一个因素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课件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课件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
【思考】下列自发过程的熵变有何特点?
(1)冰→ 液态水 → 水蒸气 (2)氯化钠晶体溶于水
ΔS=S产物总熵-S反应物总熵
(3)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N2O5分解:2N2O5(g) 4NO2(g)+O2(g) ΔH=+56.7kJ/mol 碳酸铵的分解:(NH4 )2CO3(s) 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
PS:
1.自发反应具有方向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某个方向是自发进行的, 其逆方向在相同条件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2.自发反应是指该反应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不一定能够实际发生, 发生时速率也不一定大,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如煤的 燃烧是自发反应,但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共同点:熵(S)增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
2.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变(△S) △S=S(产物)-S(反应物)
△S>0,熵增反应 △S<0,熵减反应
体系趋向于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
因此熵增反应(△S>0 )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
熵变只是判别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 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
新课导入
自然界中水总是自动从高处往低处流; 电流总是从自动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自动扩散; 食盐自动溶解于水; 火柴棒自动散落等。
上述过程有何共同点?
有明显的自发性
如何理解自发性了?
放热反应(△H<0 )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说课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说课

化学反应的方向(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深刻理解化学反应起着重要作用(二)、内容分析:(1)、学生熟悉的放热反应,介绍-焓判据(2)、生活事例引出-熵判据(封闭系统,一切自发反应的都向熵增大的方向进行(3)、以事例说明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要综合考虑焓判据、熵判据(4)简单介绍自由能结论性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以及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一下三维目标(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自发反应根据火柴的有序排列到无序,掌握熵的物理意义学会用焓判据、熵判据判断简单化学反应方向,以及对了解自由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将物理学习的熵引入到化学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学会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类比,处理化学中常见的问题,并且学会总结,归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焓判据、熵判据的判断反应的局限,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大胆怀疑,推测,提出自己对问题新的看法(四)、1、教学重点熵的物理意义焓判据和焓判据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2、教学难点熵判据的物理意义二、说教法(一)、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说学法将物理学中的熵引入到化学中,学会总结,归纳,类比处理一般问题的思想方法四、说教学程序新课引入提问:“这些反应为什么可以自发的进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过程水自发的由高处往低处流、通电导线中电流由高势能流向低势能认识到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点是,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类比化学中的放热反应,常常容易反应焓判据可以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回顾物理学中学习的熵物理性质拓宽学生思维举例“布朗运动(分子扩散)、气体的混合认识到这些自发过程的有倾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提问“衡量粒子的多少我们用物理量n,衡量气体体积的大小用物理量V,那么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我们同样用物理学中的物理量S”认识到物理、化学处理问题的一般手段,同时让学生明白熵判据也可以作为自反反应方向的一种判据举例“常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常温下钠与氧气燃烧反应的生成过氧化钠”认识用熵判据和焓判据之间存在的矛盾介绍综合考虑两种判据的例外一种判据-自由能拖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方法论上思考问题五、板书设计一、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具有自发反应的倾向二、熵判据()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说课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说课一等奖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降低难度,仅限于达到知道、了解的层次即可。

因此教材力图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出发,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也能自发发生的合理性,从而体会能量最低原理在化学过程中的存在。

引出“熵”的概念,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对于孤立体系的自发过程是熵增大的过程这条重要的原理,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认识,仍旧利用日常生活中见闻诱导学生得出: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上述介绍,力图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中对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热烈交流中,逐渐得出化学反应总是向着使体系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

对熵的教学,只停留在混乱度这个层面上,混乱度增大能使体系能量降低。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营造一个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多向互动,充分交流,为学生主动构建、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达到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通过实例说明两种判断都不是绝对的,最后整理二者的复合判据才是自以反应的判断标准。

三、教案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感触最大的是应该和同行多做交流。

这节课不能说的过与详细,只是泛泛的了解,在授课时要做到了使学生解了相关内容,但不会有太多疑问。

枯燥难懂的内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都是要向同行多做学习才行。

本节课的内容有难度但要求低,所以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反思整理。

按照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及新课标的要求,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学生自行阅读讨论后总结归纳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中,固态物质或液态 物质生成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 增大;从较少的气态物质生成较多 的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也增大。
III.请分析讨论下列吸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你能够得出什
么结论?
①2N2O5 (g)=4NO2(g)+O2(g) ∆H= +56.7kJ/mol
△S>0
②(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 △S>0
结论:熵增反应(△S>0 )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思考]: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熵增的?
➢ 2H2(g)+O2(g)= 2H2O(l)
△S<0 都可自发进行
➢NH3(g)+HCl(g)= NH4Cl(s) △S<0
熵增加(ΔS>0)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自发进行,但不全面。
小试牛刀
“熵”表示体系的混乱度,它的符号是“S”。下
4.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 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D.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小试牛刀
C
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向
一、能量判据 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二、熵判据 熵增过程(∆S﹥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三、复合判据
∆G=∆H-T∆S
∆G﹤0 反应能自发进行。 ∆G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G﹥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 A.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 C.只有放热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 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并完成

《化学反应方向》PPT课件

《化学反应方向》PPT课件
诱变剂
是能显著提高突变率的各种理化因素(UV、高温、 辐射及化学诱变剂)
编辑ppt
38
回复突变和抑制突变(reverse mutation , suppressor mutation)
第一次突变 野生株 正向突变
突变株 第二次突变 表现野生株性 回复突变 状的突变株
回复突变并没有纠正正向突变的DNA序列,而只是 抑制了正向突变的效应,故称抑制突变,以区别真 正的原位回复突变到野生株。
编辑ppt
41
突变体的分离
耐药性突变体 营养缺陷型突变体 条件型突变体
编辑ppt
42
(二).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 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 菌进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 DNA整合在一起,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某些特性。
温和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 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
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 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特征:
1.正常分裂,并将前噬菌体传给子代细菌(溶原状态) 2.前噬菌体能抑制细菌内的相应毒性噬菌体的生物合成,使 细菌免遭裂解 3.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 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4.溶原状态终止 前噬菌体丢失或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 溶菌周期
第五章 遗传与变异
▪ 遗传(heredity):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且代代相传,使其菌种得以保存。
▪ 变异(variation):在一定条件下,子代与亲代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

焓变的影响因素
01
02
03
物质的种类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能量 ,因此具有不同的焓变。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越大,具有的能 量越高,因此具有的焓变 越大。
温度
温度越高,具有的能量越 高,因此具有的焓变越大 。
03
CATALOGUE
熵变与化学反应方向
熵变的概念

表示系统混乱度或无序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熵变
《化学反应的方向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化学反应的方向概述 • 焓变与化学反应方向 • 熵变与化学反应方向 • 温度与化学反应方向 • 综合分析化学反应的方向
01
CATALOGUE
化学反应的方向概述
定义与概念
化学反应方向
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向生成 物转化的方向。
反应自发进行
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化学 反应总是向着能量降低、熵增加 的方向进行。
综合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的实例
实例一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是一个放热反应,ΔH为负值;同时,该反应熵减, ΔS为负值。根据ΔH-TΔS判据,该反应在常温下自发向右进行。
实例二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吸热反应,ΔH为正值;同时,该 反应熵增,ΔS为正值。根据ΔH-TΔS判据,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向右进行。
综合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的注意事项
注意温度的影响
在应用ΔH-TΔS判据时,需要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在高温 下,放热反应也可能不自发进行;在低温下,吸热反应也 可能自发进行。
注意熵变的正负号
熵变ΔS的正负号对判断反应方向至关重要。熵增有利于自 发反应的进行,而熵减则不利于自发反应的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方向属于化学反应原理 范畴,是反应限度研究的基础。
本课题是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 反应,承接专题一化学反应中的热 效应,铺垫本专题下一单元化学平 衡的移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学知生识特点 储备
1. 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 化学知识,这些有助于学生对化学 反应方向的认识进行概括整合。
◇通过大量实验和事实 ,体验熵变意义,建 立生活中自然现象与 熵的联系
◇通过从现象分析到理 论探究,体验思考的 乐趣,体会事物的发 展变化常受多种因素 的制约,感受人类科 技的进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自发反应 与
反应方向的判断
自发反应的概念 及
对熵变的理解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
全国பைடு நூலகம்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教学思考
教法学法
5
教学重难点
4
说课 内容
教学思路
6
教学 思考
3 教学目标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教学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课标要求 知识内容 教材地位
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 方向。
变化
常温 Zn(s)+2HCl(aq)=ZnCl2(aq)+H2(g) 常温6CO2(g)+6H2O(l)光→C6H12O6(s)+6O2(g) ⊿H>0 常温 NH3(g)+HCl(g)=NH4Cl(s)
常温 C(s) +CO2 (g) =2CO(g)
方向
自发
⊿H ⊿S
<0 >0
非自发 >0 <0
教法
类比迁移
实验
实验、讲授
分析归纳
教学 环节
自发反应
焓变
熵变
综合判据
(情境激学) (实验导学) (问题促学) (图示悟学)
学法
阅读课本
推理归纳
讨论归纳
讨论归纳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以“自发反应的判据”为线索,以“熵增原理”为设计
知识线 的着力点,研究自发反应的特征。
2.《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 中有关反应热效应的内容有助于学 生从焓变角度理解判断反应方向。
1. 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 与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2.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抽 象、从直观到微观的思维转换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思路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反应存在 方向问题,能说出自 发反应的含义
H2CO3(aq) == CO2(g) + H2O(l) ⊿S>0
⊿S>0
2K(s) + 2H2O (l) ==2 KOH (aq) + H2 (g) ⊿S>0
⊿S > 0,反应自发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 知心理。
环节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熵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方向
自发
自发
⊿H ⊿S
>0 >0
<0 <0
焓变 熵变 反应的自发性
⊿H > 0 ⊿H < 0
⊿S > 0 ⊿S < 0
高温自发 低温自发
环节四:整合结论,呼应引课
——从焓变和熵变的角度综合判断反应能否自发
△S
⊿H<0 ⊿S>0
反应恒自发
⊿ H<0 ⊿ S<0
低温 自发
⊿H>0 ⊿S>0
高温
自发
△H ⊿H>0 ⊿S<0
◇能说出熵的含义, 会定性判断化学反应 前后熵的变化情况, 理解放热、熵增有利 于反应自发进行
◇能初步利用焓变和熵 变说明化学反应进行 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由自然现象通过类 比、迁移、归纳、概 括等方法学习化学概 念,构建新知识。
◇通过已有知识及日 常生活中的体验,构 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 据。
情感目标
交流﹒探讨
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向着熵减小的方向自发进行吗?
熵变⊿S也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方向的唯一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促进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
环节四:整合结论,呼应引课
——从焓变和熵变的角度综合判断反应能否自发
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以下反应在给定温度下能否自发 进行,这些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是否有利于反应自发。
自发
<0 <0
不自发 >0 >0
焓变
⊿H < 0 ⊿H > 0 ⊿H < 0 ⊿H > 0
熵变
⊿S > 0 ⊿S < 0 ⊿S < 0 ⊿S > 0
反应的自发性
反应恒自发 反应恒不自发
? ?
环节四:整合结论,呼应引课
——从焓变和熵变的角度综合判断反应能否自发
变化
高温 NH4Cl (s)= NH3(g)+HCl(g) 常温 NH3(g)+HCl(g)=NH4Cl(s)
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
的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迁移学习新知识,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环节二:体验活动,探究质疑——焓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迁移
大自然
化学反应
⊿H<0,反应自发
环节二:体验活动,探究质疑——焓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方法线
以大量事实为概念支架,通过讨论法、概括归纳法、类比 迁移法等常用教学方法将新的知识吸纳到原有认知框架中。
情感线
以“21世纪金属”钛的冶炼为疑点,通过课堂首尾呼
应,突出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知识线
方法线
情感线
教学思路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反应
钛的冶炼 TiO2(s)+2Cl2(g)=TiCl4(l)+O2(g) TiCl4(l) +2Mg(s)=Ti(s)+2MgCl2(s)
熵 熵增
环节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熵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a. 同一物质: S(g) > S(l) > S(s) b. 产生气体和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S>0 c. 溶解过程、扩散过程: ⊿S>0
环节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熵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2NH4Cl(s)+Ba(OH)2·8H2O(s)==2NH3(g)+BaCl2(s)+10H2O(l)
2NH4Cl(s)+Ba(OH)2·8H2O(s)==2NH3(g)+BaCl2(s)+10H2O(l) 焓变⊿H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依据。
设计意图:采用实验教学法例举反例 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概括时避免归纳的扩大化
环节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熵变对自发过程的影响
有序趋向无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