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春游(陈子龙)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诉衷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

①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②弱柳蝶交飞,依依。

③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注释】
①雨霏微:细雨蒙蒙。

②“金带枕”三句:极言女主人公的居室和床上用品十分华美。

帷:这里指“帷房”,妇女居住的内室。

③交飞:比翼齐飞。

④辽阳:地名,在今辽宁沈阳市以南的辽河之东,这里指征人所在的地方。

梦中归:丈夫远征未归,近来连书信都少了,女主人公极为思念,以至在梦中见到丈夫归来了。

【译文】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

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

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

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

远戍辽阳的丈夫近来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集评】
清·陈廷焯:“节愈促,词愈婉,结三字凄绝。

”(《别调集》卷一)
【赏析】
本首对思妇独处时的百无聊赖场景刻画得很生动。

时间是春天的中午,虽然细雨蒙蒙,却不能稍减鸟语花香的赏心悦目。

然而,女主人公都无心无绪,只是在华屋中懒洋洋地午睡。

原来她的丈夫远在辽阳未归,而且近来连书信都越来越稀少
了。

所以,越是杨柳依依,蝴蝶双飞,越是勾起她的孤独感,越是加重对丈夫的思念,以致白天短短的午睡中,都梦见丈夫意外地归来,难怪陈廷焯说“结三字凄绝”。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

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诉衷情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诉衷情原文及翻译篇1译文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匈奴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注释选自《放翁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的爱国诗人。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梁州:仅陕西南部汉中地区。

陆游在48岁时在汉中川陕宣抚使署任职,过了一段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这里比喻多年没有披挂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天山:在今新疆境内,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身老沧洲:陆游晚年退隐在故乡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沧州,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

觅:寻找。

戍:防守。

暗:形容词作动词,变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秋:白。

空:白白的。

料:预料。

赏析一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诉衷情》原文及赏析

《诉衷情》原文及赏析

《诉衷情》原文及赏析《诉衷情》原文及赏析诉衷情【金】吴激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赏析:远离故乡的游子,即将踏上归家的路程,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而作为被强留于金的吴激来说,这种心态显得更加复杂而深沉。

在这首词中,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运用白描的手法,既对这种归心似箭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述,又吐露了一腔思乡的浓烈情意。

上片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两句写景,但采用了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

在寒意料峭的凉秋深夜,游子独自歇宿於荒郊茅店,因久别将归而一时难以入眠。

这里所写旅人的内心感受,使人想起唐代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著名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旅店的客人迎来第一声鸡鸣,趁着月色起身赶路,足迹印在板桥的.霜上。

诗人通过典型的物景,把羁旅早行的意象表现得有声有色。

从旅途的感受来说,词里的含意有相似之处,但观照下句的残月照吟鞭,则意境上是又有不同的。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中天的月亮照着半夜起程赶路的游子,他不是因寒冷而满腹牢骚,倒像是高兴得自言自语,且行且吟。

一个寒和照字,不仅写出了旅人的感觉与视觉形象,而且丰富了感情的容量。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这两句是以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

细雨霏霏,秋菊盛开,在具有风雅兴致的词家眼中,本该是饮酒赏菊的美好时光,但一个催字却使意境陡转。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过都门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情景,那是表现一种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离别的难舍的意绪,而这里的催上渡船是写游子急于思归的心态。

上片以写景为主,作者把自然景象与人物心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景中含情,而情融于景。

这样写思念家乡之情显得十分真切自然。

词的下片,鸥似雪,水如天两句,承上转下,由眼前水行所见,唤起对记忆深处美好情景的神游。

作者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江南水乡之美景,诱发了他对谙熟事物的亲切感。

莹白的水边鸥鸟,秋高气爽,水天相接,这诗与画的交融,可以说与王勃笔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诉衷情”词牌诗词150卷赏析: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诉衷情”词牌诗词150卷赏析: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诉衷情”词牌诗词150卷赏析: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

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

另有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的变体。

代表作有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

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本是情辞。

后人据毛文锡词改名“桃花水”,因黄庭坚词曾咏渔父生活,名“渔父家风”。

贺铸词名“步花间”“画楼空”,张辑词名“一丝风”。

又名“诉衷情令”。

《花间集》有单调三体、双调一体。

韦庄此调两词,格律全同,可见律极严。

此调平韵中插入两仄韵,短句颇多,极富变化。

宋人用此调者甚众,但通行四十四字体。

宋僧仲殊此调五词,推为绝作。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

”此调前段多平仄字不拘者,后段三个三字句、三个四字句极不易处理,如仲殊的“闲院宇,小帘帷。

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均造佳境。

陆游此调两词,皆为言志与抒情结合之作,如其名篇:“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正体,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

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代表。

此词以平韵为主,间两仄韵于平韵之内。

按《花间集》此体第九句类用叠字,如“轻轻”、“迢迢”、“沉沉”皆然。

其第八句“柳”字可平,第十句“辽”字可仄,则参韦庄词也。

变体一,单调,三十三字。

九句,六平韵,两仄韵。

以韦庄《诉衷情·碧沼红芳烟雨静》为代表。

温词起七字作三句,间入三仄韵。

此词起七字作一句,不间入仄韵,“倚兰桡”以下俱同。

《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通用5篇)

《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通用5篇)

《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通用5篇)《诉衷情》古诗原文及鉴赏篇1诉衷情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晏殊词作鉴赏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

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

词中化用金昌绪的《春怨》和王昌龄的《闺怨》诗,但有神无迹,如轻霜溶水,泯融无痕。

诗词都写到莺声惊梦生恼,春柳触发怨情,但诗中闺妇听莺声而小庭追打,见柳色而直说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词里的香阁女子却只是浓睡不起,宿妆不整,娴静温婉,含而不露。

二者相比,感情表现上有隐显曲直之别,声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语言上有质朴明快和清丽优雅之异,意趣、韵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笔“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濛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

这两句将春风、春柳,春雨、春晴,编织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词意陡生顿挫。

面对烂漫春光,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意趣索寞,“香阁浓睡”,情态异常。

着一“恼”字,既是贯下,也暗暗承上。

上两句描绘春景,是为了衬示香阁女子的怨思,即以乐景而反衬哀情,从而形成鲜明对比,把离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强烈。

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异常,观景亦有异常之感:春色娱人,莺声悦耳,是常情;而春色恼人,闻莺心烦,则是变态。

词中香阁女子所以对春色视而不见,恹恹无绪,黯黯思睡,听到莺声却生恼恨,实际是因春感怀,睹景伤情。

莺声惊睡,也许还惊破了好梦。

下片“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为人物描写。

眉叶、舞腰,既是咏柳,也是写人,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词人生花妙笔的晕染下,相互叠印复合。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注释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

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

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

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

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

南宋词中多指金人。

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

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

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万俟咏的诗词《诉衷情·送春》赏析

万俟咏的诗词《诉衷情·送春》赏析

万俟咏的诗词《诉衷情·送春》赏析《诉衷情•送春》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春词,清新婉丽,全篇围绕一“喜”字展开,抒发了词人归家的喜悦心情。

“一鞭清晓喜还家”意思是,清晨十分,我骑马扬鞭,高高兴兴地就要回家了。

“一鞭清晓”点明了词人回家的方式和时间,“喜还家”三个字,和下片的“念远”一样,是词眼,点明了词人心情愉悦的原因,全词都围绕此展开。

“宿醉困流霞”,“流霞”,泛指美酒。

昨晚因为要回家,所以心情十分畅快,把盏痛饮,一夜沉醉。

今天早上启程回家,还带着微微的酒意。

词人睁开惺忪的醉眼,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浸润在喜庆的气氛之中。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便是词人醉眼所见。

醉眼看花花亦醉,词人心里开心,看着春景也清新悦目起来。

“双燕”也有可能是暗示夫妻久别后的团聚。

下片着重抒情。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是词人发出的一阵长长的感慨。

这三句有点沉重,有很多沧桑感,表现了词人回味以前时内心复杂的情绪。

词人正在喟叹,忽然间看到眼前满目飘飞的杨花,心里的沉重一扫而飞,又变得开阔起来。

诗人情不自禁地说道:就让我把自己年年送春的苦痛滋味,还有为亲人牵肠挂肚的凄苦情怀,统统分付给杨花吧!透露出作者几分的洒脱,几分的轻快。

扩展阅读:万俟咏的简介万俟咏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

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

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

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

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

自号“大梁词隐”。

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

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

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

词学,存词27首。

万俟咏精通音律。

他与周邦彦、田为、晁元礼等共同审定旧调,创造新词。

其词审音辨律,造语典丽,每出一词,次日即盛传都下。

所作内容不外颂扬“仁主祈祥为民,非事行春”(〔恋芳春慢〕),歌唱“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醉蓬莱〕),正反映了北宋末年统治集团沉迷声色歌舞的昏庸腐朽。

诉衷情(渊明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渊明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渊明诗)原文_翻译及赏析结庐人境羨陶潜。

车马不来喧。

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

见南山。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宋代·米友仁《诉衷情(渊明诗)》诉衷情(渊明诗)结庐人境羨陶潜。

车马不来喧。

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

见南山。

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米友仁(1074-1153)(南宋)一名尹仁,字元晖,小名寅哥、鳌儿。

其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

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

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

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

”米友仁衮绣三朝社稷臣。

旧调元鼎斡洪钧。

垂绅屡转龙墀日,接膝潜回黼座春。

金凿落,玉麒麟。

凤鸣良月庆佳辰。

巨鳌行听扃华禁,又起商周梦卜人。

——宋代·吴则礼《鹧鸪天》鹧鸪天衮绣三朝社稷臣。

旧调元鼎斡洪钧。

垂绅屡转龙墀日,接膝潜回黼座春。

金凿落,玉麒麟。

凤鸣良月庆佳辰。

巨鳌行听扃华禁,又起商周梦卜人。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

铜驼陌上旧莺声。

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

香残沈水缕烟轻。

花影阑干人静。

——宋代·朱敦儒《西江月》西江月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

铜驼陌上旧莺声。

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

香残沈水缕烟轻。

花影阑干人静。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高楼对月,天上宫殿不曾扃。

散下悽然风露,影照江山如昼,浑觉俗缘轻。

弋者欲何慕,鸿羽正冥冥。

世间法,唯此事,最堪凭。

太虚心量,聊假梨枣制颓龄。

但使心安身健,静看草根泉际,吟蚓与飞萤。

一坐小千劫,无念契无生。

——宋代·李纲《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水调歌头(和李似之横山对月)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陈子龙《诉衷情·春游》原文译文赏析

陈子龙《诉衷情·春游》原文译文赏析

陈子龙《诉衷情·春游》原文|译文|赏析《诉衷情·春游》是明末文学家陈子龙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采用以景寄情手法,使作品具有很深的意境,写时节由初春转入暮春,语言明丽,格调凄婉,亡国之悲见于言外。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诉衷情·春游》原文明代:陈子龙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在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

芳草被华美的车子辗平,花枝上,花落已半。

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长。

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杨柳絮飘飘扬扬,地上铺满了落日的余晖。

注释①诉衷情: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②罗裳:织锦的裤裙。

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③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

斗:比试。

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④玉轮:华贵的游车。

⑤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

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

半面:指凋残。

红妆:指花瓣。

⑥乍:开始。

⑦袅(niǎo):细柔摇曳的形态。

赏析上片“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

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

站在小桃枝下,映衬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

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平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

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

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原文及赏析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原文及赏析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原文及赏析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路,水云寒。

雨晴干。

倚楼人立,回首处、依稀笑靥,遥记小阑干。

这首词写少女惜杏怜花之情。

出林杏子,落在金盘之上,女主人公因齿软而怕尝酸,却又不舍弃那青紫的杏核,乃用舌尖齿软者去舐。

然残杏未尽之酸味当正侵袭口齿,她因之而惟有“惜”杏之叹了。

此词用语别致,格调清新。

尤其“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二句写得形神毕肖,色香俱全,且富有情致。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庭坚诗歌《诉衷情》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小桃灼灼柳参参,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煗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译文小桃长得红艳艳的,绿柳又是参参,春天的景色溢满长江以南。

新雨初晴,轻风送暖,飞烟暗淡,天气闷沉沉醉酣酣。

青山象泼了黛,流水漾开了湛蓝,到处是翠绿互相扶搀。

歌舞楼台、酒馆飞旆,象是旧时相识在招引人,无钱只好典卖身上的青衫。

赏析词的开头一句就把最足以作为春天表征的桃花盛开,柳条垂拂这两种典型景物描写出来。

第二句“春色满江南”,用个“满”字似乎表明不必再写其他景物了,其实这是承上启下,着意于过渡。

一切景物都是相互关联着的,美景还要有良辰衬托。

如果碰到风雨如晦的天气,即使是盛开的桃花,扶疏的柳条,看起来也会令人黯然魂销。

所以接下去转向对天气的描写:“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这里边包括四种意思:宿雨初晴,惠风和畅,烟霭澹淡,着人如酒的天气。

这样的天气,使人心旷神怡,正可以游目骋怀,饱览自然风光。

下片前三句“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连贯而下,以浓重的色彩,绘出了江南山水的春容。

“泼”字,“挼”字用得很有魄力,非崇尚纤巧者所能办。

色彩浓丽的山和水,正承上阕“雨晴风暖烟淡”句而来,只有新雨之后,和风之中,天宇澄澈,万木争荣,才能为山水增辉。

“泼黛”、“挼蓝”二句不仅画出了山色、水色,也反映了万物春天里的勃勃生机。

写到这里为止,已经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色彩明丽的江南春景画面。

“良辰美景”都有了,但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抬头望处,看到了“歌楼酒旆”。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原文、赏析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原文、赏析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诉衷情·春游》
原文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

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

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

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

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清人王士祯云:“大樽诸词,神韵天然,风味不尽,如瑶台仙子独立却扇时。

”陈子龙早年的词作就以清新的格调与当时宫廷文人的满纸俗气的作形成鲜明的对照,使晚明词坛顿放异彩。

《春游》便是陈子龙早期的代表作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

《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

《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诉衷情》原文译文及宋词赏析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释】⑴远山: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

比喻离恨的深长。

⑵流芳:流逝的年华。

⑶敛:收敛表情。

⑷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译文】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

天气太多,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

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

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

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上片即行点题。

首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图画:主人公于冬日凌晨临镜梳妆,精心地在额上涂出梅状五色花朵。

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

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

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

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

此处取意于汉伶玄《飞燕外传》: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

又取意于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片极其成功进行了心理刻画,描写了歌女内心的'凄苦和悲凉。

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不已。

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

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刚想开口唱歌又蹙起双眉)、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八个字,透露了这位靠色艺谋生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苦闷。

自己卷起带霜的门帘,然后呵手试妆,可见其孤独困苦。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

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诉衷情原文翻译赏析《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

明朝最著名的词十首

明朝最著名的词十首

明朝最著名的词十首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关于“明朝最著名的词十首”的相关内容:1.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哎呀,这一首词就如同那滚滚长江水,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难道不就像人生的洪流,把无数的传奇都卷入其中吗?你想想,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不都在时光的冲刷下渐渐远去?2. 《诉衷情·春游》陈子龙嘿哟,这首词写得那叫一个妙!“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仿佛能看到一位佳人在桃花树下轻舞罗裳,那画面多美呀!这难道不是春天里最迷人的景致吗?就好像我们在春天里漫步,到处都是生机与美好。

3. 《浣溪沙·杨花》陈子龙哇塞,“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

”这杨花飘飞的景象,是不是像我们心中那纷乱的思绪?你说,这杨花的飞舞,是不是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4.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哎呀,这春天的风雨也太无情啦,就像生活中的挫折,总是摧残着美好的东西。

难道我们能任由美好被破坏而无动于衷吗?5. 《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 这词把新秋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写得活灵活现,难道不像一场热闹的狂欢节?你看,这不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嘛!6.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杨佥判“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 唉,战争带来的只有苦难和寂静,这多让人痛心啊!这就好像原本热闹的集市突然变得冷冷清清,能不让人感慨吗?7. 《清平乐·欺烟困雨》杨基“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

曾把腰肢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

” 这烟雾和细雨中的景象,是不是像我们心中那解不开的忧愁?难道你不觉得这词句把忧愁描绘得太过生动?8. 《千秋岁引·秋景》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 听听,这秋声多凄凉啊!就像那孤独的旅人在深夜的叹息。

诉衷情·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诉衷情·送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作者因还家即,把盏痛饮,一夜沉醉。

回头一望一路艰难跋涉的迢迢归程和浩阔尘,心中思绪万千。

故作下此抒发即将到家时的喜悦心情和历尽沧桑的复杂意绪。

文学鉴赏此为咏春词,抒发了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心情。

全词围绕着喜字落笔,轻盈流走,词意婉丽,为咏春词的创作开创了新的境界。

开头一句点出喜还家这一全篇主旨。

那清脆的一声鞭响,打破了拂晓时的沉寂,启奏了一支轻快的还乡曲。

词接着宕开笔墨,描述客子归程上的情态和周围的景致,烘托欢乐的气氛。

宿醉困流霞。

昨晚因还家即,把盏痛饮,一夜沉醉,今朝登程,马上犹带余醒。

他抬起惺忪醉眼,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浸润喜庆的气氛之中:夜来小新霁,双燕舞风斜。

醉眠不知窗外事,一夜小雨,清晓方停,策马而行,天朗气清,更有那一双春燕,晨风中上下翻飞,似乎也为他起舞助兴。

双燕,亦暗示昔日别妻出游,如同劳燕分飞,而今重新比翼之期已不远。

过片不尽,水无涯,望中赊,写客子快要到家了,不禁回望归程。

此处,词中欢快的旋律略作顿宕,稍超深沉。

游子回一望一路艰难跋涉的迢迢归程和浩阔风尘,心中充满了历尽沧桑的复杂意绪。

客子感慨之余,但见漫天杨,扑面而来,便信手拈来一句妙语: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蒙蒙杨花,总是报告暮春的消息,撩起人们伤春的意绪,而今却成为这位客子往昔愁苦的负载物。

他将迈着松快的脚步,去和家人团聚。

词最后以幽默、俏皮将欢情再度扬起,结束了全篇。

名家点评《诉衷情》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这些词都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

黄庭坚称赞他为一代词人,黄异称他为发妙旨于律吕之中,运巧思于斧凿之外(王禹翰《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

古诗诉衷情·桃花流水漾纵横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桃花流水漾纵横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桃花流水漾纵横翻译赏析《诉衷情·桃花流水漾纵横》作者为唐朝诗人毛文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桃花流水漾纵横,春昼彩霞明。

刘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难平。

愁坐对云屏,算归程。

何时携手洞边迎,诉衷情。

【注释】⑴刘郎、阮郎——指刘晨、阮肇。

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

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

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

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

”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

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

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

”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

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

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

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

以后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⑵云屏——以云母装饰的屏风,色彩鲜丽明亮,为富贵人家的陈设品。

《初学记·器物部》:“云母:《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上遗云母屏风、回风席、七华扇。

’”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翻译】无。

【赏析】这首词用刘阮遇仙的故事,写出了少女对情人的怀恋。

最后二句,以问话出现,表现了其恋情之急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诉衷情·送春》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文网

《诉衷情·送春》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文网

《诉衷情·送春》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
知识大全-语文网
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诉衷情送春》原文,《诉衷情送春》原文翻译,《诉衷情送春》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诉衷情送春》原文
一鞭清晓喜还家。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

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二、《诉衷情送春》原文翻译
清晨里扬鞭打马欢欢喜喜回家,昨晚沉沉的醉意还没有全消。

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

山不尽,水无边,回头眺望来路真是漫长遥远。

眼看就要与家人团圆,往日那些送春的惆怅滋味,怀念远方亲人的愁苦情怀,如今都交给飞扬的柳絮一起飞。

三、《诉衷情送春》作者介绍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 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

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

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

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

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

自号“大梁词隐”。

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

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

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

词学柳永,存词27首。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

②赊:疏阔意。

⑵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⑴①即将还家之喜;②为即将返家而沉醉之喜;③沿途赏美景之喜;④来路艰难跋涉已成过往之喜。

⑵不同意。

全词抒发的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

全词通篇都是紧扣“喜还家”三字构思下笔、写景抒情的。

二:
(1)词中哪几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旨意?这首词写景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2)“分付杨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分付杨花什么?
[答案]
译文:
清早骑马扬鞭高高兴兴地赶路,昨晚因归家在即痛饮流霞美酒,把我喝得十分醉。

夜晚那霏霏细雨刚停,天晴日朗,双双春燕欢快地歌舞在和暖的斜风中。

蜿蜒曲折的翠绿山峰看也看不够,碧水涟涟的广阔春水啊赏也赏不尽。

极目远望旅程仍然邈远无穷。

送春时的伤春滋味,思念亲人的愁苦情怀,都交给了漫天飞舞的杨花消失干净!
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衷情·春游(陈子龙)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满地斜阳。

鉴赏
这首词标题为春游,上片写一位女子在的出游,下片则写了所见所感的春天的风物。

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

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

站在小桃枝下。

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当然是一种很美的映衬。

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

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粉斗遗香,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婉转曲折深有意趣了。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游春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玉轮碾平芳草,从芳草地上忽忽驶过,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了半面。

但半面恼红妆,这半面娇容却引起这位游春少女的不快。

可能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也可能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

古代半面一词有曾见过面的意思。

《应奉传》载应奉曾见一车
匠于门中露半面,后数十年遇之于途中。

仍能认出他来。

故有半面之旧的说法。

也有就指半边脸面,如汤显祖《牡丹亭》: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或者又指古代遮面之具。

还有一个半面妆的著名典故,《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李商隐《南朝》云: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讽刺南朝苟安于半壁江山,犹如徐妃之半面妆,如取用李商隐诗意,则半面恼红妆当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只图苟安一时,如同南朝梁、陈末年故事。

这种时事使人烦恼,故云:半面恼红妆。

准此,前面的玉轮碾平芳草也可解释为暗指南明弘光朝排斥忠良压制贤才、这样来解释这两句词,可能显得牵强一些,但是,半面恼红妆又似乎不是一般语言,很值得探究。

下片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三句,写的是初春象。

风才开始变暖,白天才开始变长,垂挂的柳枝才缀上新绿而随风飘荡。

三句非常紧凑。

从几种事物中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

而以下的三句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却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

关于燕子,在子龙词中多次提及,如《山花子春恨》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眼儿媚》只愁又见,柳绵乱落,燕语星星、《春日》燕子乍来春渐老,乱红相对愁眉扫、《江城子病起春尽》凭燕子,骂东风。

几乎都是与暮春春尽联系着。

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平添了一份凄清。

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
展,似是感叹着九十韶光如梦短(《渔家傲》),由初春写到春夫,时间上的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

王士禛评此词情景相生(《陈忠裕全集》引)。

处处是景语,也处处是情语,客观景物无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故能深切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