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11课一块奶酪课堂笔记

11课一块奶酪课堂笔记

11课一块奶酪课堂笔记上课内容:一块奶酪1. 奶酪的起源:- 奶酪起源于几千年前,当时人们发现将牛奶储存在容器中,由于其中的乳酸菌和酵母的作用,牛奶逐渐发酵,并形成了结块状物质,即奶酪。

- 奶酪最早是由游牧民族制作,他们在行进中用动物的胃来储存牛奶,胃内的酶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固体物质,进而形成奶酪。

2. 奶酪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是凝乳(coagulation):将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添加食酸(如醋或柠檬汁)或发酵剂(乳酸菌),使乳液中的蛋白质凝聚成团或凝块。

- 第二步是切割(curd cutting):将凝聚成的团或块切割成小块,以分离出固体部分(凝块)和液体部分(乳清)。

- 第三步是搅拌和加温(stirring and heating):将凝块和乳清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提高奶酪的口感和质地。

- 第四步是沉降和压榨(pressing and pressing):将搅拌后的奶酪放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剩余的乳清流出,进一步凝固奶酪。

- 第五步是腌制和成熟(brining and aging):将压榨好的奶酪放入盐水中腌制,然后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成熟。

成熟过程中,奶酪会经历物化和微生物的变化,从而塑造出不同口味和质地的奶酪。

3. 奶酪的种类:- 奶酪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制作工艺、乳源、成熟时间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奶酪有:切达奶酪、巴马干酪、蓝纹奶酪、半硬质奶酪、软质奶酪等。

- 不同种类的奶酪具有不同的风味、质地和用途,可以用来搭配面包、蔬菜、水果等食材,也可以直接食用。

4. 奶酪的营养价值:- 奶酪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

- 适量食用奶酪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提供能量等。

课堂总结:奶酪是一种通过将牛奶发酵和凝结而成的乳制品。

它通过一系列的制作过程,呈现出丰富的口味和质地。

奶酪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品种和用途。

适量食用奶酪对人体健康有益,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奶酪的理化指标及指标执行 -回复

奶酪的理化指标及指标执行 -回复

奶酪的理化指标及指标执行-回复"奶酪的理化指标及指标执行"奶酪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广泛被用于食品制作和烹饪中。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奶酪的品质与其理化指标密切相关,这些指标能够衡量奶酪的成分、质量和特性。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奶酪理化指标及其执行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奶酪的基本组成奶酪主要由乳脂肪、固体物质(蛋白质、矿物质和乳糖)和水组成。

其中,乳脂肪是奶酪的主要成分,它直接影响奶酪的质地、口感和香气。

除了基本组成外,奶酪还含有有机酸、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第二步:理化指标的分类奶酪的理化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理化成分指标和理化特性指标。

理化成分指标涉及乳脂肪、乳蛋白、水分、灰分和乳糖等成分的含量;而理化特性指标则包括质地、溶解性、PH值和酶活性等特性。

第三步:乳脂肪含量的测定奶酪中乳脂肪的含量对于其口感和质地具有重要影响。

测定乳脂肪含量的常用方法是酸碱测定法和脂肪提取法。

其中,酸碱测定法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奶酪样品中的酸碱度,从而推算出乳脂肪的含量。

脂肪提取法则是将奶酪样品通过化学溶剂提取,然后通过蒸发和称重等步骤计算乳脂肪。

第四步:乳蛋白含量的测定乳蛋白是奶酪中的重要成分,对其质地和咀嚼性起关键作用。

乳蛋白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氮含量测定法,即通过样品中的蛋白质氮含量来推算乳蛋白的含量。

第五步:水分含量的测定奶酪中的水分含量决定了奶酪的质地和保存性能。

一般使用烘干法或卧式法两种方法来测定奶酪中的水分含量。

烘干法是将奶酪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通过重量的减少计算水分含量。

卧式法则是将奶酪样品放入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定容器的重量变化来计算水分含量。

第六步:灰分含量的测定灰分是奶酪中由矿物质和无机盐组成的部分,对保持奶酪的口感和质地起关键作用。

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干燥法,即通过将奶酪样品加热到高温,使其燃烧残渣,并通过减重计算灰分含量。

第七步:其它理化指标的测定除了理化成分指标,奶酪的质地、溶解性、PH值和酶活性等理化特性也需要被测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对比奶酪与其他食品的营养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对比奶酪与其他食品的营养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对比奶酪与其他食品的营养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对比奶酪与其他食品的营养分析。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奶酪是什么,以及奶酪与其他食品的营养成分差异。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营养意识,让他们能够健康地选择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1. 道奶酪是什么,了解奶酪的营养成分;2. 能够对比奶酪与其他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理解其差异;3. 培养学生的营养意识,让他们能够健康地选择食物。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奶酪的营养成分,让学生对比奶酪与其他食品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2. 难点:让学生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和多媒体工具;2. 学生准备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日常饮食中遇到的问题来引出奶酪的话题,如:“你们经常吃什么样的食物?” “你们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吗?”等等。

2. 学习(1)学生们观看教师播放关于奶酪的视频或幻灯片,让他们了解奶酪的定义和特征。

(2)学生互相分享问题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对奶酪了解的问题和感受,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

(3)营养成分分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别对比奶酪与其他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3. 讨论(1)师生互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和引导。

(2)制定正确的饮食计划教师通过讨论,对学生做出错误选择的原因进行梳理,并指导学生正确制定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

4. 总结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正确制订饮食计划,保证身体健康。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六、作业布置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巩固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1. 获得其他营养学知识的纸质材料阅读;2. 撰写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分享自己的理解与经验。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奶酪并不是中国原本的食物,而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

是一种浓缩的食品,其浓度更高,更加接近于固体,所蕴含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奶酪的营养价值吧。

奶酪的营养价值钙我们都知道,奶制品中含有的钙含量非常高,因此是补钙的佳品。

而芝士因为是牛奶的浓缩品,所以其钙质含量可以算是奶制品里面最高的了。

每100克的芝士中大约含有690~1300毫克的钙,而且芝士中的钙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

无论是正在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还是更年期的女性等人群,都可以通过食用奶酪进行补钙,对强健骨骼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芝士中的维生素非常丰富,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蛋白质芝士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其可被人体消化利用率为97.5%,比全脂牛奶的91.9%消化率还要高。

因此,即使是肠胃消化很弱的人群,还是可以食用芝士的,不用担心消化不良的问题。

脂肪芝士中的脂肪含量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在这些脂肪中,含有一种与婴幼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物质——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这两种物质均存在于乳脂中,可以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奶酪的食用方法紫薯奶酪饼材料:紫薯、面粉、奶酪、糯米粉、芝麻各适量做法:(1)将紫薯去皮、切块后蒸熟,压成泥状;(2)加入面粉、糯米粉和成面团;(3)将面团分成小面团,压扁后包上奶酪包圆,撒上芝麻;(4)锅内倒入油烧热,放入紫薯饼两面煎熟即可。

奶酪布丁材料:奶酪50克、淡奶油100克、牛奶140克、鸡蛋1个,白砂糖和柠檬汁各适量做法:(1)将奶酪软化后,加入细砂糖进行打发;(2)加入柠檬汁继续打发成蛋黄酱状;(3)将淡奶油和牛奶混合后加热,并进行搅拌,慢慢倒入奶酪中;(4)将鸡蛋磕入碗内打散,倒入奶酪中;(5)过滤一下,装入瓶中,放入锅中隔水蒸大约5分钟,然后焖大约8分钟左右即可。

火腿鸡蛋三明治材料:吐司3片、鸡蛋1个、火腿片2片、奶酪1片,沙拉酱、生菜、西红柿各适量做法:(1)锅内放入油烧热,分别将火腿和鸡蛋煎熟;(2)将西红柿和生菜清洗干净,切成片;(3)取一片吐司,涂满沙拉酱,依次放入火腿、生菜、西红柿宜忌奶酪片;(4)放一片吐司,双面涂满沙拉酱,放入煎鸡蛋,再放入生菜和火腿;(5)再取一片吐司,涂满沙拉酱,盖在最上面即可。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教学内容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教学内容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摘要奶酪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高级食品,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农副产品,其生产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在亚洲主要是中东地区的埃及、伊朗、以色列等游牧民族国家。

奶酪的生产消费在西方和亚洲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奶酪的国内需求旺盛,其奶酪的品质优良,价格在全球市场上偏高;在欧洲,奶酪的生产与贸易受政府保护,产量稳中有升;在大洋洲,由于其奶酪以出口为导向,加上奶源质优且充足,其奶酪具有价格优势。

而亚洲作为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它主要依赖于进口,而且它与传统奶酪市场不同,消费者的意识和接受程度普遍较低,还远不能把奶酪与主食相提并论。

在国内,奶酪因具有营养、健康和保健之功能,如同葡萄酒具有保健之功效一样,近年被来大量进口到中国市场。

奶酪的销量己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如同牛奶在80年代被大量引进中国的大中城市一样。

在起步之初,牛奶只有少数富人及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而给孩子饮用,销量和产量极少。

到如今,牛奶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了中国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

奶酪是牛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具有液态牛奶的消费发展趋势。

同时奶酪还具有人们追求健康,保健和时尚的特点。

因此,奶酪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因此,我们小组将奶酪作为研究对象,从工艺、菌种、营养、风味物质生成、发展现状等方面了解分析,对奶酪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同学们讲解。

我主要负责“奶酪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物质的形成”,下文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方面。

关键字:奶酪;定义;分类;营养价值;风味物质形成1奶酪的定义和分类1.1定义奶酪的英文cheese源自拉丁语“caseus”,从古代英语“cese”和“chiese”中衍生出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通用的奶酪定义:奶酪是指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

任务4.7奶酪教案

任务4.7奶酪教案
4、奶酪在西餐中的运用
奶酪在西餐烹调中用途很广,许多带有奶酪的菜肴、汤、调味汁和甜品很受人青睐,并且奶酪常是沙拉和沙拉调味酱的理想原料,奶酪还可以用于制作开胃菜。
三、总结。
四、完成课后练习
小组讨论,谈谈奶酪的加工贮藏方法。
本课小结
(改进措施)
1、同学们的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学习。
2、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其上课积极性。
教 学 进 程
第 页
讲授
新知识
总结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重温黄油原料的相关知识点。
二、讲授新课
1、奶酪的种类及其营养成分
2、奶酪的鉴别
天然奶酪的熟成速度因种类而异。
3、奶酪的保鲜与贮藏
解决措施:适当地插入视频讲解。
难 点

解决措施
难点:1.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奶酪进行保鲜和贮藏;2.了解奶酪在西餐中的运用。
解决措施:分小组讲述,评出优胜组,最后总结。
教学方法
举例子、提问讲授
布置作业
1.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奶酪进行保鲜和贮藏;
2.试述奶酪在西餐中的运用。






奶酪又称干酪,起司,英文是cheese,所以中文常翻译为芝士、计司、吉士等,是牛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浓缩、凝固,并经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的。奶酪有许多种类,分类方法也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可将奶酪分为两大类:天然奶酪和合成奶酪。
奶酪建议冷藏保存,应存放在5℃左右,相对湿度88%~90%的冰箱中。如果购买大包装,可以在塑料包装的一端剪一个小口,每次使用多少便挤出多少,之后将多余空气挤出,并用封口夹封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靠里侧的位置保存,可以存放3周左右。还可以将整包装的奶油奶酪用洗净、烧热的刀按所需分量切割(建议切成250g左右的块),并用保鲜膜包好,放在保鲜盒里冷藏保存,可以存放3周左右时间。在使用前,提前取出放在室温中,用时将盛装容器置60℃热水加热,保持住水温,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容器中的奶酪,则基本可恢复顺滑的状态。

奶酪的营养和价值

奶酪的营养和价值

奶酪的营养和价值
【导读】奶酪的营养和价值,奶酪(其中的一类也叫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
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奶酪的营养和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

提高免疫力。

降低血压,有利于生长发育。

富含钙,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
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维持酸碱平衡等。

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
酸碱平衡的调节。

富含钠,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

维持血压正常。

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
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
饱腹感。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
瘀血体质人群,孕妇,产妇,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食用。

奶酪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

奶酪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课题(2004D232)作者简介:刘坚(1981-),男(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酵乳制品。

不同类型奶酪中的典型风味物质包括:脂肪酸、酯、醛、醇、酮和硫化物。

虽然这些物质的浓度有明显差别,但它们中的多数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奶酪中,这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牛奶中的蛋白水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和乳糖代谢,此外还有柠檬酸盐和脂类代谢,经发酵剂的作用而形成,并伴随着出现的中间产物。

奶酪风味物质的形成是复杂且相当慢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不同乳成分的化学和生化的改变。

1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1.1蛋白水解研究证明,酪蛋白的最初水解是由加入的凝乳酶催化,接着将大分子肽类酶解成为小肽,再经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酶解为游离氨基酸[1],除了苦味肽外,小分子量的寡肽对风味没有直接的贡献,但是从这些寡肽产生的游离氨基酸却担当了生产奶酪主要风味物质的前体[2-5],而牛奶蛋白降解为小肽和氨基酸的良好平衡对奶酪风味的生成是必需的。

蛋白水解和肽水解之间良好的平衡,阻止了奶酪中苦味物质的产生[6],因为奶酪中肽类的积累会引起苦味。

蛋白质水解是多种酶的组合反应:凝乳酶、本身的胞浆素、来源于发酵剂与非发酵剂乳酸菌的微生物蛋白酶和肽酶。

因为牛乳中游离氨基酸和肽类浓度很低,发酵剂在牛乳中的生长严重依赖于其蛋白水解系统,将牛乳中的酪蛋白降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7]。

蛋白质水解是由被细胞壁束缚的专一胞内蛋白酶(Prt)启动的,它能由染色体编码,也可由质粒编码。

乳球菌作为发酵剂在很多种奶酪生产中得到应用,因此奶酪成熟中的关键是揭示这些微生物的蛋白水解体系,目前已经分离和分析了几种蛋白酶和肽酶,并且对它们的基因已经克隆和测序,它们在复杂的奶酪成熟过程中的相应作用正在被确定。

Detmers[8]等描述了丙氨酸菌ATCC9617的脯氨酸亚基肽酶Pip及pip基因的分离与核苷酸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基因,将其复制到乳酸链球菌的染色体中,证实了pip是形成瑞士型奶酪甜味的因素,在奶酪成熟过程中具有去苦作用。

奶酪的营养成分

奶酪的营养成分

奶酪的营养成分奶酪是一种经过发酵或凝结的乳制品,由牛、羊、山羊或其他哺乳动物的乳汁制成。

它是许多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还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青睐。

本文将侧重讨论奶酪的营养价值,以及它如何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一、奶酪的主要营养成分奶酪作为一种乳制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它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每100克奶酪中通常含有20-30克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是构建肌肉和细胞的重要基础,对于身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奶酪也含有丰富的钙、磷、锌和维生素B12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奶酪对骨骼健康的贡献奶酪是钙的良好来源,在保持骨骼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奶酪中的钙含量较高,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相关问题的发生。

此外,奶酪中富含的维生素D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骨骼健康状况。

三、奶酪对心脑血管健康的益处适量摄入奶酪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奶酪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

尽管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有可能增加患心脏疾病的风险,但适量的饱和脂肪摄入并不一定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有些研究表明,适量食用奶酪可以改善血液脂肪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奶酪对消化系统的益处奶酪中的乳糖会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乳酸,这使得奶酪成为乳糖不耐症患者的良好选择。

乳糖不耐症是一种无法消化乳糖的疾病,常导致胃肠道不适。

奶酪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后,可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减少不适症状。

此外,奶酪中含有益生菌和乳酸菌,对于肠道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总结起来,奶酪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制品。

它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于骨骼健康、心脑血管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的改善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学习做奶酪教案:健康味蕾成长记

幼儿园大班学习做奶酪教案:健康味蕾成长记

幼儿园大班学习做奶酪教案:健康味蕾成长记一、引言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日益增强,他们对于不同的食物和味道也开始产生兴趣。

为了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味蕾,本次教案将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制作奶酪,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食材的变化,并培养对健康食物的认识。

二、目标1.了解奶酪制作的简单过程;2.培养孩子们对健康食物的兴趣和认识;3.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奶酪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到奶酪是由牛奶经过发酵和凝固过程而成的;2.让孩子们观察牛奶在加热的过程中的变化,引导他们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凝固形成奶酪;3.分成小组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根据教师的指导,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加入醋或柠檬汁,观察奶液逐渐凝固成块状的过程;4.引导孩子们品尝并讨论奶酪的味道和口感,让他们了解自己动手制作的食物的美味和健康;5.结合绘本或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更多与奶酪相关的知识,扩展对食物的认识和好奇。

四、总结通过本次奶酪制作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健康食物的兴趣和认识。

在未来的饮食生活中,他们将更加注重选择健康的食材和均衡的饮食,从小培养起健康的味蕾成长记。

五、个人观点我认为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尝试制作食物,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食物的变化和营养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健康食物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引导孩子们通过类似的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教案扩充内容:六、延伸活动1. 食材探索:组织孩子们一起去超市或者农场参观,让他们亲自选择奶酪制作所需的食材,并且认识到这些食材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食物的认识;2. 制作奶酪小厨房: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小的奶酪制作厨房角落,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奶酪制作实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 营养共享会:邀请营养师或者家长到班级进行营养知识的共享,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有关奶酪和其他健康食物的营养知识,激发他们对健康食物的兴趣;4. 制作食物拼盘:让孩子们通过选择健康食材,动手制作各种食物拼盘,并在活动中加入奶酪,培养他们对美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方案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奶酪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及营养价值。

(2)学会制作简单奶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了解奶酪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奶酪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食品制作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让学生了解食品制作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奶酪的起源与发展2. 奶酪的种类与特点3. 奶酪的制作工艺4. 奶酪的营养价值5. 奶酪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奶酪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奶酪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奶酪实物,了解奶酪的种类与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奶酪的制作工艺及营养价值。

(3)教师展示奶酪制作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奶酪制作方法进行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互相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奶酪的认识。

(2)学生分享奶酪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拓展知识面。

(3)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有关奶酪的资料,为下一次课程做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小组合作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估学生完成奶酪制作作品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奶酪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奶酪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奶酪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奶酪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
1. 理解奶酪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奶酪加工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材料;
3. 学会选择适当的原料和添加剂来制作不同类型的奶酪;
4. 掌握奶酪的质量检测和存储方法。

二、课程内容
1. 奶酪加工的基本原理
- 奶酪的定义和分类
- 奶酪中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 奶酪制作的原理与技术
2. 奶酪加工的工艺流程
- 凝固
- 切割
- 放置和发酵
- 脱水和挤压
- 储存和陈化
3. 奶酪加工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材料
- 加工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 原料和添加剂的选取与配比
4. 奶酪制作的常见类型
- 软质奶酪
- 硬质奶酪
- 半硬质奶酪
- 蓝纹奶酪
- 新式奶酪
5. 奶酪的质量检测和存储方法
- 奶酪的理化指标
- 奶酪的口感和外观评价
- 奶酪的储存条件与保鲜方法三、教学方法
- 理论授课
- 实践操作
- 小组讨论
- 实验演示
四、教学评价
- 平时研究表现和参与度
- 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
- 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
- 教材:《奶酪加工技术导论》
- PPT课件
- 实验室设备和原材料
六、参考资料
- 美国奶酪制造商协会(The American Cheese Society)
- 《奶酪制作与品尝》(作者:Max McCalman)
以上为《奶酪加工技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幼儿园大班学习奶酪制作教案及实践活动

幼儿园大班学习奶酪制作教案及实践活动

1. 前言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奶酪制作教案及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其观察、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大班学习奶酪制作的教案及实践活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相关教学内容。

2. 教案设计2.1. 目标奶酪制作教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亲身参与,孩子们可以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实践能力。

2.2. 内容在教案中,可以适当介绍奶酪的历史和制作方法,让孩子们了解奶酪是由牛奶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而成的。

可以准备好食材和工具,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际动手参与奶酪的制作过程。

2.3. 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解、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奶酪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实践中,老师要耐心指导,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发现和探索,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实际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实践活动3.1. 制作准备在实践活动中,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新鲜的牛奶、食醋或柠檬汁、容器、细网和勺子等物品,以及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要注意检查孩子们是否有乳制品过敏等情况,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3.2. 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尝试用牛奶和食醋或柠檬汁制作奶酪。

他们将会亲眼见到牛奶因酸性物质的作用发生凝固,然后通过细网进行过滤,最终得到原始的奶酪块。

3.3.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奶酪制作的过程和体会,激发他们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可以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奶酪,感受到成果的喜悦和自豪。

4.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幼儿园大班学习奶酪制作的教案及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

这种亲身参与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奶酪制作教案及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大班制作奶酪教案

幼儿园大班制作奶酪教案

幼儿园大班制作奶酪教案幼儿园大班制作奶酪教案引言:奶酪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它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奶酪,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学习和享受到制作食物的乐趣。

本教案将引导大班幼儿通过简单的步骤制作奶酪,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1. 简介奶酪:奶酪是一种通过乳酸发酵、凝固和干燥制成的食品。

它可以根据配方和制作过程的不同,形成多种不同口味和质感的奶酪。

奶酪既可以作为点心来食用,也可以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例如面包、水果或蔬菜。

2. 奶酪的制作过程:步骤一:准备材料和工具- 鲜牛奶:为了保证奶酪的质量,建议使用新鲜的牛奶。

- 酸奶发酵剂:添加适量的酸奶发酵剂可以促进牛奶发酵。

- 网眼过滤器:用于过滤奶酪中的杂质。

- 大碗和勺子:用于搅拌牛奶和酸奶发酵剂的混合物。

步骤二:开始制作奶酪1) 将鲜牛奶倒入大碗中。

2) 慢慢加入适量的酸奶发酵剂,并用勺子搅拌均匀。

3) 将混合物静置在室温下,让其发酵约6-8小时,直至凝固为止。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酵时间。

步骤三:过滤奶酪1) 凝固后的奶酪呈现出块状,使用网眼过滤器将其过滤,去除杂质。

2) 用清水冲洗奶酪块,确保其更加干净。

步骤四:调整奶酪口味1) 将过滤出的奶酪放回碗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糖、葱花等调料。

2) 用勺子轻轻搅拌,让调料均匀分布在奶酪中。

步骤五:享用奶酪制作好的奶酪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面包、水果或蔬菜一起食用,增添口感和营养。

3.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食物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 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增加对食物的认识。

- 通过制作奶酪,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教学准备:- 奶酪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 盐、糖、葱花等调料,供幼儿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 幼儿园教室或厨房,提供制作奶酪的空间。

5. 教学活动活动一:奶酪制作实践1) 教师向幼儿介绍奶酪的制作过程,并展示所需材料和工具。

幼儿园制作奶酪的教案 幼儿园营养

幼儿园制作奶酪的教案 幼儿园营养

主题:幼儿园制作奶酪的教案一、前言1.1 为什么要在幼儿园进行奶酪制作教学?1.2 奶酪对幼儿园营养的重要性二、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2.2 教学准备及所需材料2.3 教学过程设计三、教学目标3.1 让幼儿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3.2 培养幼儿关注食物营养的意识3.3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四、教学准备及所需材料4.1 教师准备4.2 幼儿准备4.3 材料准备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制作奶酪原料的介绍:牛奶、酸奶5.2 操作步骤的讲解:搅拌、过滤、压榨5.3 味道测评:酸甜、奶香5.4 营养介绍:蛋白质、钙质5.5 小组合作制作奶酪的实践环节5.6 品尝奶酪及讨论六、教学总结6.1 教学反思6.2 教学成果6.3 下一步计划七、结语7.1 对幼儿园奶酪制作教学的展望7.2 鼓励家长关注幼儿营养与饮食习惯文章如下:幼儿园制作奶酪的教案一、前言1.1 为什么要在幼儿园进行奶酪制作教学?在当今社会,营养与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幼儿是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饮食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进行奶酪制作教学,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1.2 奶酪对幼儿园营养的重要性奶酪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对幼儿的骨骼生长和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作奶酪的教学,可以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食物中营养的价值,增强他们对食物营养的关注意识。

二、教案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奶酪制作教学,让幼儿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关注食物营养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2 教学准备及所需材料为了顺利进行奶酪制作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幼儿需要做好教学前的心理准备,所需材料包括牛奶、酸奶、搅拌器、纱布等。

2.3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需充分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学习习惯,以及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渗透性,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制作奶酪的教学设计

制作奶酪的教学设计

制作奶酪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制作奶酪教学目标:1. 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掌握奶酪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奶粉、水、酸(柠檬汁或白醋)、盐、温度计、装奶酪的容器、搅拌勺等材料和器具。

2. 制作奶酪的食谱和制作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奶酪的制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奶酪在食品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奶酪,引发学生对奶酪的兴趣。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奶酪的基本原理,包括奶酪的产生、变化过程和各种奶酪的分类。

2. 解释奶酪中的重要成分和其在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6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将奶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至温度达到35-40摄氏度,将酸加入混合液中,并根据实际情况搅拌。

3. 观察混合液的变化,当溶液凝固并开始释放出乳清时停止搅拌,并将其倒入装奶酪的容器中。

4. 在容器中加入盐,用盖子覆盖住容器,并将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静置。

5. 静置12-24小时后,将奶酪从容器中取出,放入冰箱冷藏。

四、总结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奶酪,并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奶酪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五、实践应用(15分钟)1. 分享奶酪的品尝体验,了解学生对奶酪制作的感受和对奶酪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奶酪如何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食品中。

六、课堂延伸1. 邀请专业奶酪制作师或奶酪产业相关人员分享奶酪制作的工艺和经验。

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奶酪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其他不同种类的奶酪。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的遵守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2. 学生完成奶酪制作的反思和总结报告。

3. 学生对奶酪制作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简要笔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奶酪制作的比赛,并评选出最佳奶酪制作小组。

幼儿园奶酪大师:奶酪制作教案分享

幼儿园奶酪大师:奶酪制作教案分享

幼儿园奶酪大师:奶酪制作教案分享【幼儿园奶酪大师:奶酪制作教案共享】一、引言奶酪,作为一种古老的食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奶酪制作更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奶酪制作教案的设计与共享,带您领略幼儿园奶酪大师的独特魅力。

二、奶酪制作教案概述1. 目的和意义奶酪制作教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幼儿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奶酪制作,幼儿可以深刻理解奶酪的原理和制作技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案内容(1)引导幼儿了解奶酪的来源和制作原理。

利用图书、图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奶酪的起源、原料、制作工艺等知识。

(2)观察奶酪的制作过程。

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奶酪的制作过程,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和提问,帮助他们了解奶酪的变化过程和制作所需材料。

(3)亲自动手制作奶酪。

为幼儿准备好奶、醋、盐等制作奶酪的材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奶酪的制作过程。

(4)共享和品尝奶酪。

待奶酪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奶酪,并共享制作奶酪的经历和感受。

三、教案共享在这里,我将共享一份奶酪制作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1. 教案名称:《奶酪大师:亲手制作奶酪》2. 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引导幼儿对奶酪制作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3)激发幼儿对奶酪制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案步骤:(1)引入活动:老师向幼儿介绍奶酪的来源和制作原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观察奶酪的制作过程:老师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奶酪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和提问。

(3)亲自动手制作奶酪:老师为幼儿准备好奶、醋、盐等制作奶酪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奶酪的制作过程。

(4)共享和品尝奶酪:待奶酪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奶酪,并共享制作奶酪的经历和感受。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奶酪制作教案的设计与共享,不仅是一次有趣的活动,更是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

幼儿园烘焙奶酪教案

幼儿园烘焙奶酪教案

幼儿园烘焙奶酪教案教育背景烘焙奶酪是一种能够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动手的方式感受到制作食品的快乐和成就感的活动。

同时,烘焙奶酪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目标通过烘焙奶酪活动,我们的教育目标有以下几点:1.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分享食品健康的概念;3.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以亲子互动为标志,增强家庭情感。

教育流程以下是幼儿园烘焙奶酪的教育流程:1.简介奶酪对身体的好处:我们会在开始时介绍一下奶酪的好处,例如:可以帮助骨骼健康、强健肌肉和神经系统。

2.准备材料:我们会把奶酪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

材料包括:奶酪粉、牛奶、油、糖和搅拌器等。

3.按照方程比例加入材料:我们会让孩子们通过我们提供的配方自己一步一步加入材料,学习如何按照比例加入配方,以及如何操作搅拌器等工具。

4.揉面:我们会让孩子们体验一下揉面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揉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揉出好面。

5.装模入烤箱:学习将做好的面团放入模具中,再将模具放入烤箱中。

6.准备其他食物:学习准备其他食物,如饮品和小吃来搭配奶酪。

7.分享过程: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做的奶酪和搭配的食品,并在分享的过程中交流个人想法和感受。

教育评价通过烘焙奶酪活动,我们可以评价孩子们的教育成果。

评价包括:1.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的独特想法,我们可以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们可以评价他们在团队中的表现;3.完成度和效率:通过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我们可以评价他们的完成度和效率;4.安全和卫生:通过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意识,我们可以评价他们的安全和卫生能力;5.美学和味道:通过孩子们的食品搭配,我们可以评价他们的美学品味和味道感受。

教育总结通过幼儿园烘焙奶酪教案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学习到制作食品的方法、亲手制作食品的快乐和体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摆脱电子设备的束缚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自信心。

一块奶酪教案

一块奶酪教案

一块奶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奶酪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2. 学习奶酪的营养成分及对健康的影响;3. 学会品尝奶酪并区分不同种类的味道和口感;4. 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奶酪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2. 奶酪的营养成分及对健康的影响;3. 品尝奶酪并区分不同种类的味道和口感。

教学难点:品尝奶酪并区分不同种类的味道和口感。

教学准备:奶酪样品,切片刀,勺子,水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奶酪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小时候吃过奶酪吗?你们对奶酪有了解吗?你们知道奶酪是怎么制作的吗?”二、讲解奶酪的起源和制作方法(15分钟)1. 奶酪的起源:奶酪起源于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

2. 奶酪的分类:按制作方法:新鲜奶酪、蓝纹奶酪、硬质奶酪、软质奶酪等。

按来源牛奶类型:羊奶奶酪、山羊奶酪和牛奶奶酪。

3. 奶酪的制作方法:1) 乳酸发酵法:将牛奶或羊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再添加凝固剂制成奶酪。

2) 酪素凝固法:添加细菌培养物,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再制成奶酪。

3) 霉菌发酵法:使用霉菌制成的菌种,让霉菌在牛奶中生长,再制成奶酪。

三、讲解奶酪的营养成分及对健康的影响(10分钟)1. 奶酪的营养成分:奶酪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奶酪对健康的影响:1) 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有助于身体发育和维持健康;2) 含有丰富的钙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强化;3) 富含维生素B12,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四、品尝奶酪并区分不同种类的味道和口感(2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奶酪样品,并介绍不同种类的奶酪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分组品尝奶酪,使用切片刀将奶酪切成小块,用勺子尝试奶酪的味道和口感,并记录个人对不同种类奶酪的感受和意见。

3. 学生就品尝的奶酪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体验和观点。

五、合作展示(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按照小组进行合作,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设计并展示一款特色奶酪盘,包含不同种类的奶酪和搭配的水果等。

高中化学教案怎么写奶酪

高中化学教案怎么写奶酪

高中化学教案怎么写奶酪教案标题:高中化学教案 - 奶酪制作与化学原理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奶酪制作这一实际案例,帮助高中化学学生深入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能够掌握奶酪制作的基本步骤、化学反应和相关概念,并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教案目标:1. 理解奶酪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掌握奶酪制作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相关概念;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4.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教案重点:1. 奶酪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奶酪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3. 奶酪的理化性质及其与化学原理的关联。

教案准备:1. 实验材料:牛奶、酸奶菌、凝固剂(如柠檬汁或醋)、滤纸、过滤漏斗、温度计等;2. 实验设备:烧杯、试管、磁力搅拌器、温水槽等;3. 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设备,熟悉奶酪制作的步骤和化学原理。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引入奶酪制作这一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是否喜欢奶酪?你们知道奶酪是如何制作的吗?理论学习(10分钟):1. 介绍奶酪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牛奶的酸化、凝固和分离等过程;2. 解释奶酪制作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乳酸发酵和凝固反应;3. 探讨奶酪的理化性质,如pH值、凝固点、蛋白质的变化等,并与化学原理进行关联。

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牛奶加热至适当温度(约40°C),加入酸奶菌,进行乳酸发酵;2. 加入凝固剂,观察牛奶的凝固过程;3. 将凝固后的牛奶通过滤纸过滤,分离出奶酪固体和乳清液;4. 对奶酪固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如外观、质地、味道等。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思考奶酪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原理;3. 总结奶酪制作实验的关键步骤和相关化学概念。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自主探究其他类型的奶酪制作方法,并比较其与本实验的异同;2. 邀请学生调查奶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制作方式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奶酪的营养价值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摘要奶酪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高级食品,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农副产品,其生产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在亚洲主要是中东地区的埃及、伊朗、以色列等游牧民族国家。

奶酪的生产消费在西方和亚洲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奶酪的国内需求旺盛,其奶酪的品质优良,价格在全球市场上偏高;在欧洲,奶酪的生产与贸易受政府保护,产量稳中有升;在大洋洲,由于其奶酪以出口为导向,加上奶源质优且充足,其奶酪具有价格优势。

而亚洲作为一个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它主要依赖于进口,而且它与传统奶酪市场不同,消费者的意识和接受程度普遍较低,还远不能把奶酪与主食相提并论。

在国内,奶酪因具有营养、健康和保健之功能,如同葡萄酒具有保健之功效一样,近年被来大量进口到中国市场。

奶酪的销量己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如同牛奶在80年代被大量引进中国的大中城市一样。

在起步之初,牛奶只有少数富人及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而给孩子饮用,销量和产量极少。

到如今,牛奶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了中国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

奶酪是牛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具有液态牛奶的消费发展趋势。

同时奶酪还具有人们追求健康,保健和时尚的特点。

因此,奶酪在中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因此,我们小组将奶酪作为研究对象,从工艺、菌种、营养、风味物质生成、发展现状等方面了解分析,对奶酪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同学们讲解。

我主要负责“奶酪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物质的形成”,下文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方面。

关键字:奶酪;定义;分类;营养价值;风味物质形成1奶酪的定义和分类1.1定义奶酪的英文cheese源自拉丁语“caseus”,从古代英语“cese”和“chiese”中衍生出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通用的奶酪定义:奶酪是指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

1.2分类奶酪的种类繁多,由于各地加工工艺和成熟方式的区别,形成了各具独特风味的奶酪。

据文献记载,世界上奶酪的品种超过1000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400多种。

国际乳制品联合会(IDF,1972)提出以奶酪水分含量为标准,将其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三种,并根据成熟的特征或固体物中脂肪含量来分类的方案。

现在,习惯以奶酪的软硬度及与成熟有关的微生物来进行分类和区别(如下表)。

奶酪按照不同的生产工艺可将其分为酸凝奶酪和酶凝奶酪两种。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酸凝奶酪依靠乳酸菌产酸达到酪蛋白等电点而形成凝乳制成,常作为鲜食奶酪,风味独特;而酶凝奶酪主要是在凝乳酶的作用下使乳凝固,保质期长。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国际上通常把奶酪划分成三个大类:天然奶酪(Natural Cheese),再制奶酪(Precessed Cheese)和奶酪食品(Cheese Food)。

按照奶酪生产所用的原料来分,可分为牛乳奶酪、羊乳奶酪、稀奶油奶酪、脱脂乳奶酪等。

2奶酪的营养价值制作奶酪的主要原料是牛奶,而牛奶是一种公认的营养佳品。

制作1kg的奶酪大约需要10kg的牛奶,因此,奶酪又被称为“奶黄金”。

除含有优质蛋白质外,奶酪还有糖类、有机酸、钙、磷、钠、钾、镁等微量矿物元素,铁、锌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的维生素B1, B2, B6, B12、烟酸、泛酸、生物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表1),这些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奶酪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40%之间,每100g软奶酪可提供一个成年人日蛋白质需求量的35%~40%,而每100g硬奶酪可提供50%~60%。

由于奶酪制作中需去除乳清(含有较高生理效价的乳清蛋白),因此,奶酪的生物学价值要低于全乳蛋白质,但比纯酪蛋白高。

在一些新工艺如超滤技术生产奶酪,可以不排出乳清,这样提高了奶酪的蛋白营养价值。

另外奶酪生产中不发生美拉德反应,因此,奶酪的必需氨基酸可保持到原乳含量的91%~97%。

制作奶酪需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在凝乳酶及微生物中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下,蛋白质形成氨基酸、肽、䏡、胨等小分子物质,因此很容易消化,其蛋白质消化率达96%~98%。

另有人报道在奶酪的成熟期,牛乳中的酪蛋白逐渐降解成肽和氨基酸。

一些氨基酸在细菌脱梭酶的催化下,可进一步发生降解反应。

γ-氨基丁酸是就由谷氨酸脱梭而来,因此很多奶酪中都含有γ-GABA。

而γ-GABA是一种具有降血压、抗惊厥、镇痛、改善脑机能、精神安定、促进长期记忆、肾功能活化、肝功能活化等作用的功能因子。

脂肪不仅赋予奶酪良好的风味和细腻的口感,还可提供人体所需的一部分能量,在体内的消化率为88%~94%。

另外与脂肪含量有关的胆固醇含量在奶酪中也较低,通常为0~100mg/100kg。

[1]奶酪生产中,大多数乳糖随着乳清排出,余下的也都通过发酵作用变成了乳酸,因此奶酪是乳糖不耐症和糖尿病患者可选营养食品之一。

奶酪中含有钙、磷、镁、纳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由于奶酪加工工艺的需要,会添加钙离子,使钙的含量增加,易被人体吸收。

每100g软奶酪可满足人钙日需求量的30%~40%,磷日需求量的12%~20%。

每100g硬奶酪可完全满足人每日的钙需求量,40%~50%的磷日需求量。

干酪的品种不同,添加的NaCl工量也有所差异,近年来,由于人们意识到高浓度的Na+与某些高血压疾病有关,所以一些厂家试图通过使用MgCl2和KCl代替NaCl,但口感方面尚有不足。

在制作奶酪的过程中,牛乳的酪蛋白被凝结,而乳清被排出,因此奶酪中含有较多的脂溶性维生素,而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随乳清排出;在奶酪的成熟过程,由于各种酶及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合成维生素B、烟酸、叶酸、生物素等。

而维生素C的含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3奶酪风味物质形成奶酪的可接受性依赖于它的外观和感官特性(风味、质构、色泽)。

其中,风味对消费者的选择贡献最大。

最初,人们认为奶酪的风味物质只是由单一或者一些化合物组成的,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证明奶酪的风味来自于酶促反应生成的多种化合物的平衡。

成熟奶酪的风味强度主要取决于蛋白水解,有些类型的奶酪风味也依靠脂肪降解。

奶酪中的风味成分包括原料乳中的以及奶酪成熟过程中酶和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化合物。

这些风味化合物大多属于有机物,主要包括酸、酯、醇、醛、酮、酚等,其中有些成分只有一部分能够赋予奶酪香味。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井非任何一种芳香成分都能决定奶酪的特征风味,而是只有较少的甚至某一种化合物决定某种风味,这类化合物被称作特征效应化合物。

同时,奶酪的特征风味也绝不仅仅由芳香物质的浓度来决定的,某些浓度低的芳香物质也可能对奶酪特征风味有重要贡献。

奶酪中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大约有超过3000种,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作用于奶酪香气,而非挥发性成分贡献于奶酪的滋味。

不同奶酪典型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可分为6组:脂肪酸类(乙酸、丙酸、丁酸)、酯类(丁酸乙酯、癸酸乙酯)、醇类(1-丁醇、3-甲基-1-丁醇、苯基乙醇)、醛类(3-甲基-正丁醛、2-甲基-正丁醉、苯甲醛)、酮类(2-庚酮、2-壬酮、2-丁酮)和硫化物(二硫化物、甲硫醇)。

这些风味物质的产生与奶酪的种类有关;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如肽、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与其蛋自酶、肽酶以及脂肪酶有关。

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通过凝乳中的蛋自质、脂肪在外加酶、固有酶以及乳糖辅酶的作用下产生的。

奶酪风味的形成主要是在其成熟阶段,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是乳成分经过多种化学和生化反应形成的,主要包括三个反应:蛋自质水解、碳代谢、脂解。

奶酪中的蛋白质在凝乳酶、蛋白酶以及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下降解成大肽、小肽和氨基酸,其中一部分小肽和氨基酸是某些风味物质的前体,或直接形成奶酪风味;乳糖主要是在发酵剂的作用下生成乳酸;脂肪被脂肪酶分解成游离脂肪酸、醛、醇等一系列化合物。

但蛋自质的降解被普遍认为是对奶酪风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反应[2]。

3.1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水解是奶酪风味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两步:一是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水解、肽水解),二是游离氨基酸降解为风味物质,其中第二步是形成风味物质的关键。

研究证明,酪蛋白最初是在凝乳中残留的凝乳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成大分子肽类;接着又被酶解成小肽;随后,在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作用下,生成游离氨基酸。

在蛋白的降解产物中,除了苦味肽之外,小分子量的寡肽对奶酪风味没有直接的贡献,但是从这些肽类生成的游离氨基酸却是产生奶酪主要风味的前体物质。

蛋白水解和肽水解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可以有效地阻止奶酪中苦味物质的产生避免奶酪风味缺陷。

不同类型奶酪的水溶性成分对奶酪风味有着重要贡献,低分子量化合物包括:小肽、氨基酸、短链游离脂肪酸及其降解产物形成水溶性成分的奶酪风味,这些小肽和游离氨基酸能够使奶酪具有肉汤类型的风味,主要作用于滋味,而成熟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是形成奶酪风味的主要囚素。

氨基酸的代谢产物有很多,包括氨、胺、乙醛、吲哚、苯酚和乙醇,这些物质整体上有助于形成奶酪的风味。

形成风味物质的途径通常公认有3个步骤:第一步是脱羧、脱氨、转氨、脱硫和侧链的水解;第二步是上步产物的转化以及部分游离氨基酸经醛缩酶转化成乙醛;第三步是乙醛氧化成梭酸或还原成乙醇。

氨基酸在脱氨酶、转氨酶、脱浚酶和裂解酶的作用下经过很多不同的方式被转化,其产物多数具有香味活性并且对奶酪整体风味有益。

3.2糖酵解原料乳中的乳糖绝大部分都随乳清排出,而残留在奶酪中的只有10%左右。

在奶酪成熟过程中,乳糖经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具有抑菌作用,同时奶酪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确保了酶促反应的缓慢进行,并产生许多形成奶酪风味的化合物。

大部分奶酪中乳糖和乳酸的代谢属于基本代谢类型。

乳糖发酵主要依赖乳酸菌的作用,其中间体丙酮酸盐一部分也可以经不同的酶转化成不同的风味化合物,比如二乙酸、3-轻基-丁酮、乙醛或乙酸,其中一部分化合物可以影响干酪的风味。

乳酸的异构化作用对奶酪风味影响不大,但是当它在丙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和丙酸,则可较大程度上影响奶酪的整体风味。

3.3脂肪代谢牛乳脂肪是奶酪中的主要酯类,脂肪分解是奶酪风味和质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1)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脂肪酸,尤其是一些短链脂肪酸有强烈的特征风味。

在一些奶酪品种中,脂肪酸还会转化生成甲基酮和内酯等其他芳香成分。

(2)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不饱和醛具有强烈风味,容易造成奶酪臭败风味的缺陷,但由于奶酪中较低的氧化还原作用,通常脂肪酸氧化现象不明显。

脂肪分解产物脂肪酸在影响奶酪风味最显著的因素。

乳脂中的甘油三酸酯分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其中一些脂肪酸,尤其是挥发性的脂肪酸如乙酸、丙酸、辛酸和癸酸等是奶酪的风味物质,同时随着奶酪水分含量的降低,形成奶酪特有的质地和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