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 背景
目标分解 掌握 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理解 (1)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使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2)冯太后倡导学习先进汉族文化对孝 文帝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 探究学案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崛起
(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 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后,再 度崛起。 2.发展 (1)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平城 ,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398年,迁都______
3.统一 (1)完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
(2)影响
①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 产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业经济 ②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 _________ 为主的定居生活。
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 隐报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税。
请回答: (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 力。第 (1) 问通过阅读材料,可直接得出,第 (2) 问需联系教材 知识,回答其危害。第 (3) 问是要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即 宗主督护制和改革的关系。
( 教材 P34)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
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提示: 反映了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 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标要求] 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目标导航] 1.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重点)2。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重点)3。

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难点)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2)北魏建立: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2.统一黄河流域(1)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2)影响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②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拓跋珪封建化改革内容影响经济实行编户,使部落成员定居下来;计口授田,劝课农桑推动拓跋部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政治仿汉制设官;汉族儒生在北魏受到重用,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思想北魏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思维点拨]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建议用时:20分钟)一、选择题1.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C.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D.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解析:选D。

解答时,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中,统治者主要依靠的是武力征服,通过征服强迫其他民族服从统治。

而当时的北魏无论是政治模式、政府政策还是社会经济,都是比较落后的,各民族间也是矛盾重重。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当时北魏的社会矛盾。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由于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

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这里的“胡汉豪族的威权”具体是指( ) A.建立郡县制B.采用宗法制C.宗主督护制D.实行分封制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北魏基层组织建设。

北魏建国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由当地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造成了地主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的现象,故出现“胡汉豪族的威权”现象,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4.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

这说明( )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③社会矛盾尖锐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1)起源: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建国: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迁都: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

(4)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拓跋珪封建化改革1.社会矛盾激化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34“学思之窗”: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提示】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改革运动。

[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1)史料一表明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答案提示】社会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奋起反抗。

主要原因:北魏官吏原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

[问题剖析] 史料一体现了北魏的社会问题,根据标点符号句号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个句号之前的内容主要是从“官”的角度分析,注意“纵奸纳赂,背公缘私”;第一个句号之后的内容为第二层,主要从“贼盗”即人民的角度分析,注意“并兴”“屡闻”所体现的信息。

[史料二]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课时作业7: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时作业7: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训练1改革迫在眉睫[基础达标]1.439年,北魏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其统一()①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②为黄河流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彻底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④为北魏全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前的统治者对汉制总的态度是()A.不屑一顾,嗤之以鼻B.持怀疑态度,对于是否学习犹豫不决C.逐渐受其影响,有限地学习、接受D.对其大加赞赏,决定全面学习3.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A.拓跋珪B.道武帝C.冯太后D.拓跋宏5.“魏初不立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荫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

”北魏政权实行的这一制度的重大影响在于()A.增强了北魏基层政权的军事力量B.不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C.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D.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材料二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

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2015_2016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1改革迫在眉睫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

2015_2016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1改革迫在眉睫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3.1 改革迫在眉睫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提到北魏,我们似乎穿越到了那个传奇而张扬的年代。

一幕幕惨烈的战场拼杀,金戈铁马,残阳如血;一场场谋略交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C.曾多次迁都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的有关史实。

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所以说北魏政权建立后,才统一黄河流域。

【答案】 A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均符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统治者采取的汉化政策的史实。

【答案】 D3.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

该政策( )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族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解析】“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

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族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答案】 C4.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反映了(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答案】 B5.下列说法符合冯太后的是( )①掌握着朝廷的实权②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③精心培养孝文帝④在她在世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冯太后过世后,北魏孝文帝才迁都。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汉族文化D.政治答案:C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好读书”“《五经》”“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和“好为文章,诗赋铭颂”可知北魏孝文帝在汉族文化方面造诣颇深,A、B、D三项都不够全面。

因此,C 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孝文帝深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对其改革产生极大作用。

2.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实行宗主督护制的主要影响是()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北魏统一北方之初”、“宗主督护制”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孝文帝改革背景相关内容——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史实,正确。

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知历史事物,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魏是依靠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军事力量维系政权,社会发展阶段落后。

阶级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比较激烈。

这些导致人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四伏,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选项,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糜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行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十分尖锐。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新人教选修32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新人教选修323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建议用时:20分钟)一、选择题1.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C.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D.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解析:选D。

解答时,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中,统治者主要依靠的是武力征服,通过征服强迫其他民族服从统治。

而当时的北魏无论是政治模式、政府政策还是社会经济,都是比较落后的,各民族间也是矛盾重重。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当时北魏的社会矛盾。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由于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

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这里的“胡汉豪族的威权”具体是指( )A.建立郡县制B.采用宗法制C.宗主督护制D.实行分封制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北魏基层组织建设。

北魏建国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由当地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造成了地主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的现象,故出现“胡汉豪族的威权”现象,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4.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

这说明( )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③社会矛盾尖锐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建议用时:20分钟)一、选择题1.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C.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D.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解析:选D。

解答时,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中,统治者主要依靠的是武力征服,通过征服强迫其他民族服从统治。

而当时的北魏无论是政治模式、政府政策还是社会经济,都是比较落后的,各民族间也是矛盾重重。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当时北魏的社会矛盾。

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由于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

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这里的“胡汉豪族的威权”具体是指( )A.建立郡县制B.采用宗法制C.宗主督护制D.实行分封制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北魏基层组织建设。

北魏建国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由当地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造成了地主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的现象,故出现“胡汉豪族的威权”现象,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4.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统计,从孝文帝即位的延兴元年至太和四年,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动、叛乱事件就有二十几起,北魏政局处于严重动荡之中。

这说明( )①北魏统一北方违背了历史潮流②北魏统治者固守旧思想③社会矛盾尖锐④改弦更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1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1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2-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学习要点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3)冯太后的执政措施、孝文帝继位。
一二
目标导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北魏的崛起 1.338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 2.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正式称帝,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 时期。 4.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二、孝文帝改革的条件 1.改革的必要性 (1)北魏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在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 出任宗主,他们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2)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①表现: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进入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 关系,致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②影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2.改革的可能性 (1)北魏统一后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 北魏统治者在依赖武力从事征服兼并的同时,也参照汉族封建政权 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部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2)孝文帝继位后,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感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 的统治经验。 知识补充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年仅4岁,一切军国大政皆由 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人,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有 杰出的政治才能。北魏早期的改革,虽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但实 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

高中历史3.1改革迫在眉睫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3.1改革迫在眉睫课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一、选择题1.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解析:“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

该政策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答案:C2.(原创)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曾大量任用汉人为官。

太武帝以汉人崔浩为司徒,掌管选举。

431年,崔浩将北方大族名士如范阳卢玄、博陵崔绰等数百人全部“差次叙用”,创造了北魏一次任用汉人最多的纪录。

北魏统治者的举措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不包括( )A.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C.完成了鲜卑政权的汉化D.客观上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解析:北魏政权大量任用汉人为官,促进了鲜卑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有利于鲜卑政权的汉化,直到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政权才完成汉化。

答案:C3.北魏统一后,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该经济形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B.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C.封建制经济形式D.半畜牧半农业解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推行封建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故选C项。

答案:C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本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解析: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没有涉及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

答案:B5.凤凰网发表历史争鸣文章《北魏衰亡实始于孝文帝改革》,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2019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19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可能性 (1)客观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 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②拓跋珪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逐 渐转向农业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国 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2)主观条件。 ①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孝文帝学习汉族先 进文化。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 1 课 改革迫在眉睫
[目标导航]
知识目标
素养目标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 过程、原因和影响 2.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 和统治危机的表现及原 因 3.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 的影响 4.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条件及目的
1.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 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 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孝文 帝改革的主要原因(历史解释) 2.运用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分析方法,认 识孝文帝改革的主客观条件。社会矛盾 激化使改革很有必要,冯太后支持孝文 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以改变鲜卑族的 落后,这些使改革具备了主观条件(唯 物史观)
②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具有推行汉族 封建国家统治经验的强烈愿望。
[探究问题] 材料 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 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 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 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 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北魏是源于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东晋时,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 (3)386 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 魏,史称北魏。398 年,迁都平城。 2.统一黄河流域 (1)时间: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2)338年,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

2.发展(1)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2)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统一(1)完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③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

④国家机构日益完备。

[深度认识]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也激化了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和冯太后一起掀起改革运动。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主题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影响1.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影响(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1)简述以上两位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

拓跋珪推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跋焘最重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拓展了北魏的疆域。

(2)影响: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③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图示北魏政权的更替主题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2.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在依赖武力统一北方的同时,也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通过分配土地,让人民定居生活,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

即使在统一黄河流域后,对各族人民的统治仍然采取了压迫的歧视政策。

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

材料三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

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

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

但是,此后各类起义仍时有发生。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根本目的。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有什么有利条件?答案(1)原因:由于北魏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激化,北魏统治面临着危机;同时鲜卑族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仍落后于汉族。

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的统治。

(2)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开始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1.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天的(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 D.黑龙江省答案 B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嘎仙洞遗址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故答案为B项。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答案 D解析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同时豪强地主与封建国家这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

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还不足以构成社会问题。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答案 A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

4.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B.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D.摆脱社会危机答案 C解析A项是手段,B、D两项是直接目的,C项是根本目的。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1)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阶级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基础巩固1.439年,北魏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其统一( )①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②为黄河流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彻底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④为北魏全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解析各民族间的隔阂无法靠统一而消除,统一只是为各民族间隔阂的消除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③的叙述过于绝对化,是不正确的。

2.下图是汉族儒生崔浩,是北魏的辅国元老,官至司徒……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了(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答案 C解析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D项融为一体的说法违背当时的史实。

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民族的汉化问题,所以C项符合题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③重用汉族儒生④兴办太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北魏统一北方后,逐步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主要有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等。

4.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答案 C解析“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

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5.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政权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 )①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②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③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④鲜卑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族相对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鲜卑各部落之间的矛盾还不足以构成社会问题。

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③都城偏远④南朝政权的威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能力提升7.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答案 B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没有涉及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

8.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答案 C解析北魏孝文帝是在冯太后帮助下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实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

9.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C.北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统治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C、D三项都正确,B项错误,因为宗主督护制的推行,使阶级矛盾激化,而非民族矛盾,故选B。

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魏书·食货志》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

——《魏书·旧本〈魏书〉目录序》材料二《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无不该涉。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北魏面临哪些危机?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一、二之间是什么关系?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1)危机:①北魏统治前期政治上保留了宗主督护制。

②经济上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

③民族关系上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实质:①中原先进的生产力与北魏落后的制度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