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危害健康的事件。

为了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和管理,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以便对不同程度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或者错误导致患者受到轻微的伤害或者危害健康的事件。

例如,输液管道未及时更换导致局部感染,或者患者的饮食不符合医嘱导致消化不良等。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需要及时纠正错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或者错误导致患者受到较严重的伤害或者危害健康的事件。

例如,输液过量导致患者水肿,或者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摔倒受伤等。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严肃的问责和处理,同时对相关护理流程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三、三级护理不良事件。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疏忽、错误或者故意行为导致患者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

例如,输液错误导致患者休克,或者护理人员故意虐待患者等。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和追责,同时对医院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四级护理不良事件。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院管理不善或者系统性失误导致多名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事件。

例如,医院感染控制不力导致院内多名患者感染,或者医院管理混乱导致患者错输药物等。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需要立即启动医院的危机管理机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救治和处理,并对医院管理层进行严肃的问责和整改,以确保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意识,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以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全院范围
4类
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全院范围
5类
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全院范围
6类
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全院范围
7类
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全院范围
8类
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不良事件已发生,但未累及患者。(如处方调配错误,发药前审核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Ⅲ级
C级
不良事件已发生,未使患者受损。(如发药错误,但患者未使用该药)
Ⅲ级
D级
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如患者使用了错发的药物,但暂时未发现毒性症状,需要进行检测)
Ⅲ级
E级
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
Ⅱ级
F级
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Ⅱ级
G级
造成患者永久损害。
Ⅱ级
H级
引起危及生命的事件,如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
Ⅱ级
I级
造成患者死亡。
Ⅰ级
护理不良事件等级
Ⅰ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微处理。
全院范围
9类
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全院范围
10类
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
全院范围
其他类
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全院范围
Ⅰ级
8类
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 、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全院范围
9类
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 、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全院范围
10类
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 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
全院范围
其他类 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全院范围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类型
全院范围
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疗感染暴 1类 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坠床、走失、烫伤、烧伤、 2类 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全院范围

3类
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 暴力行为等。
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
A级 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无损害)
Ⅳ级
B级
不良事件已发生,但未累及患者。(如处方调配错误,发 药前审核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Ⅲ级
C级
不良事件已发生,未使患者受损。(如发药错误,但患者 未使用该药)
D级
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如患者使用了错发的药 物,但暂时未发现毒性症状,需要进行检测)
全院范围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 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 全院范围 损害。微处理。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 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 全院范围 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 未形成事实
E级 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如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

一、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二、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一)、护理缺陷:在临床工作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发生在病人身上(如错医嘱,但未执行)的现象,称为护理缺点。

1、评定标准(1)除外护理事故、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2)参照护理缺点的概念评定。

(二)、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1、差错分类:一般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的错误,未对病人造成影响,或对病人有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严重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2、评定标准一般护理差错(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3cm2的灼伤,或护理不到位发生婴儿臀部轻度糜烂者,在短期内治愈者。

(3)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4)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为了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以便对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严重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手术过程中发生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输液错误导致患者休克等情况。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较严重伤害但不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导致皮肤灼伤、病房护士未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等情况。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三级护理不良事件。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尿布导致患者患上尿布皮炎、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炎症等情况。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四级护理不良事件。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导致患者患上压疮、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疼痛等情况。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以上就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护理工作,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护理的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对患者造成或可能造成伤害的事件。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危害,需要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级标准,以便于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级别的不良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对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级不良事件。

一级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导致患者死亡、导致患者永久性伤害或功能丧失的事件。

一级不良事件需要立即停止护理行为,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报告,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二级不良事件。

二级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较严重伤害但不危及生命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导致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导致患者需要延长住院时间或导致患者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治疗的事件。

二级不良事件需要立即停止护理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报告,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三级不良事件。

三级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轻微伤害或不良后果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导致患者出现不适、导致患者情绪波动或导致患者对医疗机构产生不满的事件。

三级不良事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向医疗机构报告,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四级不良事件。

四级不良事件是指未对患者造成实质性伤害或不良后果的事件,但存在潜在危险或存在不规范的护理行为的事件。

四级不良事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向医疗机构报告,配合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进行处理,及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护理的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造成或可能造成伤害的意外或意外事件。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

1. 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

2. 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或后果的。

3. 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的。

4. 对患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5. 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二、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1. 对患者造成轻度伤害的。

2. 对患者造成可逆的并发症或后果的。

3. 对患者造成可逆的永久性损害的。

4. 对患者造成经济损失的。

5.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

三、三级护理不良事件。

1. 对患者造成轻微伤害的。

2. 对患者造成可逆的损害或后果的。

3. 对患者造成可逆的经济损失的。

4. 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的。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旨在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处置,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责任心等密切相关。

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意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之,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是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护士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希望通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卫生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中,因医护人员的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遭受伤害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为了监管和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分级制度,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并规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制度。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一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或危害生命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错误使用毒性药物或制剂、发生手术器械留置在患者体内、导致患者瘫痪或致残的护理错误等。

一旦发生一级护理不良事件,医疗机构应立即停止相关护理活动,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进行应对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对涉事医护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或严重痛苦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过度输血导致患者贫血、手术操作不当引发术后感染等。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二级护理不良事件,对涉事医护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错误,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国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制度有助于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履行防范和应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2000字】第二篇示例: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作为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关键的责任。

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困扰。

为了规范管理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有必要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防范和处理。

一、基本概念国家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是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不良事件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不同等级的不良事件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伤害程度和后果也不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

不良事件分级

不良事件分级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1、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急救物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废,完好率100%,并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2、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

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3、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和分管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存并签字。

护士每天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抢救车有封存、开启人签字并注明日期时间。

4、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交接本清点药品、物品,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均要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急救车的封存:1)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封存。

2)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并记录。

3)车内药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3个月更换。

4)抢救使用后的药品应在2小时内补充完毕。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交接本重新核对、清点、补充,封存后双人签名,在登记本上注明原因并签名。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一、护理不良事件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1)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3)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4)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XXX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1)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未造成后果变乱: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用造成任何损害。

4)隐患变乱:由于实时发现错误,未构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变乱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用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用度增加等医疗变乱。

3.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院内感染。

7.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变乱。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护理不良全院范围全院范围事件类型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疗感染暴发、全院范围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全院范围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全院范围行为等。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全院范围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全院范围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全院范围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全院范围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全院范围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全院范围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验阳全院范围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

其他类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全院范围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无损害)Ⅳ级B级不良事件已发生,但未累及患者。

(如处方调配错误,发药前审Ⅲ级核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C级不良事件已发生,未使患者受损。

(如发药错误,但患者未使用Ⅲ级该药)D级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

(如患者使用了错发的药物,但Ⅲ级暂时未发现毒性症状,需要进行检测)E级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Ⅱ级F级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Ⅱ级G级造成患者永久损害。

Ⅱ级H级引起危及生命的事件,如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

Ⅱ级I级造成患者死亡。

Ⅰ级护理不良事件等级Ⅰ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全院范围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全院范围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XX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依据《中国医院评审评价》标准要求,护理部对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予以更新,现下发至各护理单元,请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执行。

Ⅰ级(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护理部 2019年1月4日。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护理不良全院范围全院范围事件类型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疗感染暴发、全院范围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全院范围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全院范围行为等。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全院范围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全院范围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全院范围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全院范围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全院范围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全院范围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要求、热源试验阳全院范围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

其他类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全院范围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A级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无损害)Ⅳ级B级不良事件已发生,但未累及患者。

(如处方调配错误,发药前审Ⅲ级核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C级不良事件已发生,未使患者受损。

(如发药错误,但患者未使用Ⅲ级该药)D级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

(如患者使用了错发的药物,但Ⅲ级暂时未发现毒性症状,需要进行检测)E级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Ⅱ级F级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Ⅱ级G级造成患者永久损害。

Ⅱ级H级引起危及生命的事件,如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

Ⅱ级I级造成患者死亡。

Ⅰ级护理不良事件等级Ⅰ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全院范围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全院范围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及责任评定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及责任评定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及责任评定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I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II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输液处理;III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IV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V级:永久性功能丧失;VI级:死亡。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责任评定:1、无责任2、有责任:分为一般责任、严重责任1)、一般责任:①、各项护理工作(基础护理、重症护理、专科护理)违反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尚未造成后果。

②、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医学术语不当,项目填写不全,不签全名,尚无不良影响。

③、标本留置不及时,尚未影响诊断治疗。

④、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针、发错药(一般药物),按给药时间延迟或提前2h,未发生任何反应,无不良后果。

⑤、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尚未影响诊断。

⑥、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面积达3cm*3cm以下者。

⑦、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导致重做。

⑧供应室发错器械包,但未影响检查、治疗、手术。

2)严重责任:①、凡按规定应作皮试的药物因未作皮试或误注入他人,但未造成不良后果。

②、因查对不严输错血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③、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下的II度烫(烧)伤或II度以下的褥疮以及婴儿发生II度臀红(皮肤破溃)。

④、昏迷病人由于采取措施不当而发生坠床者。

⑤、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⑥、静脉输液中因药物渗漏面积达3cm*3cm者或造成局部坏死,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者。

⑦、分娩时婴儿标记挂错或性别写错者,出院时抱错婴儿,但被纠正者。

⑧、因护理不当发生重要引流管脱落,影响预后者。

⑨、注射时未按操作原则进行,引起断针给病人造成痛苦者。

⑩、未进行术前准备或术前11、执准备不合格,而至推迟手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行查对制度不认真,发错药,打错针,给病人增加痛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0级(潜在不良事件):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无伤害):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度伤害):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Ⅴ级(极度伤害):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5.坠床/跌倒伤害程度分类
级别
特征
举例
严重度1级
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伤害程度
擦伤、挫伤、不需缝合的皮肤小撕裂伤
严重度2级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的处置或观察伤害程度
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或皮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