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的各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是一个形声字;从言,从成,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亚圣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又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乐。荀子虽“不求知天”,但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

诚,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中庸》认为“诚”这一精神实体起着化生万物的作用:“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质之终始,无诚不物。”唐李翱将诚视为“圣人之性”,是至静至灵寂然不动的“心”(精神),北宋周敦颐用以为至高无上的宇宙本体:“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通书)”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诚,以言其实有尔”,用以指客观的“实有”,并作为宇宙的一般规律。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信,诚也。《说文》

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相信别人。)。

(4) 真实,不虚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