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将草药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草药的疗效或降低其毒性。

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炙:将草药置于火上烤热,使其表面出现微微焦黄。

这种方法常用于寒凉性的草药,如柴胡、陈皮等,可用于祛寒解表。

2. 炒:将草药放入干炒锅中进行炒制,使其变得干燥、香气四溢。

炒制方法常用于补益类中药,如黄精、枸杞子等,可增强其滋补功效。

3. 焙:将草药置于火上加热或烘烤,使其变得干燥。

这种方法常用于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如丹参根、当归等,可用于活血化瘀。

4. 温灸:将草药置于纱布中,放置在患处,用艾叶进行温灸,使草药渗入患处。

这种方法常用于外治类中药,如艾叶、益母草等,可用于温经散寒。

5. 泡制:将草药浸泡在水中,使其成为药液。

这种方法常用于中药饮片的加工,如人参、黄芪等,可用于调理气血。

6. 蒸制:将草药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柔软易煮。

这种方法常用于牛黄、龙骨等矿物类草药,可用于清热解毒。

以上是中药的常见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草药的性
质和用途。

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的方法
(1)方法:
1、制药材料炮制:将药材用常规方法炮熬,典型方法有煎熬、炙熬、炒熬、搗熬、蒸熬等,以便药材熟化、活性增强。

2、隔水炮制:将药材熬煮成汤汁,再以蒸炉、茶壶把汤内锅内的药汁再放置在外锅,用蒸汽加热炮制。

3、直接烹调炮制:将药材放置在皿中,直接以中火烹调炮制,如引水法、煨法、蒂法等。

(2)特点:
1、中药炮制后多具有阴、阳、补等温度和功效,能够开启药性,提升药效。

2、炮制后的药物更加化学稳定,更加安全,不易变质。

3、可以更好地改善药物的软硬度,增加它的溶解性,从而提升药效。

4、炮制能够提高药物吸收率,减少服务剂量,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种类有哪些中药材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医疗、调制、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炮制工艺的恰当运用,不仅能提高药材的药效,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还能方便储存和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材常见的炮制工艺种类。

一、净制净制是中药材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去除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常见的净制方法包括挑选、风选、水选、筛选等。

挑选是指通过人工挑选,去除药材中的杂质、霉变品、虫蛀品以及非药用部位,如去除根类药材的芦头、皮类药材的粗皮等。

风选则是利用风力将药材中的杂质、轻质部分与药材本体分离。

比如,去除蒲公英、紫苏子等药材中的杂质。

水选是将药材放入水中,根据药材和杂质在水中的沉浮程度不同来去除杂质,或者洗去药材表面的泥土、盐分等。

筛选是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药材进行筛选,以分离出大小均匀、符合要求的药材。

二、切制切制是将净制后的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等,便于后续的炮制和调配使用。

切制前,药材通常需要经过软化处理,使其质地变软,便于切割。

常见的切制规格有薄片(厚度 1-2mm)、厚片(厚度 2-4mm)、斜片、直片、段(长度10-15mm)、丝(细丝2-3mm,宽丝5-10mm)、块(边长 8-12mm)等。

切制的方法包括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

手工切制对药材的损伤较小,但效率较低;机械切制效率高,但可能会对药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三、炒制炒制是将药材置于锅中加热,并不断翻动,使其达到规定的程度。

炒制的目的是增强药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等。

炒制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是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鼓起、爆裂,透出香气,如炒决明子、炒莱菔子等。

炒焦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如焦山楂、焦神曲等。

炒炭是将药材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如地榆炭、槐花炭等,炒炭后药材的止血作用增强。

中草药炮制方法

中草药炮制方法

中草药炮制方法中草药炮制方法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人们发现中草药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对人体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中草药炮制是指将鲜草药或干草药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处理,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疗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草药炮制方法。

一、煎煮法煎煮法是中草药炮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干草药清洁干净,并切碎成小块。

2.取适量的草药放入煮药用的器皿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草药浸泡15-30分钟。

3.随后,放入适量的水,用中小火煮沸,至开始冒泡为止。

4.保持中小火煮药,使其继续保持冒泡状态,煮至水剩余量与草药的比例为1:5左右,即可关火。

5.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草药渣,得到煎剂。

二、炙烤法炙烤法是一种处理草药的有效方式,特别适用于一些具有寒性或寒凉属性的中草药。

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草药晒干,直至草药变得硬结,然后打碎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将草药块放入炉灶上烤至微黄色或微黑色,注意不要过度炙烤。

3.待草药冷却后,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和处理,使其适合煮药使用。

三、蒸煮法蒸煮法适用于处理一些硬质的中草药,可以软化草药的纤维质,提高其溶出性。

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草药洗净,并切碎成小块。

2.将草药放在蒸锅中,加上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

3.煮沸后,改为中小火蒸煮1-3个小时,直至草药变得软烂。

4.待草药冷却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草药渣,得到蒸剂。

四、浸泡法浸泡法是一种将草药浸泡在液体中,以提取其有效成分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将草药清洁干净,并切碎成小块。

2.将草药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的酒精、水或其他液体中浸泡。

3.在浸泡过程中,可以适度摇晃草药,促使其更好地溶出有效成分。

4.根据不同的草药和浸泡的要求,浸泡时间可以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5.待草药充分浸泡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草药渣,得到浸剂。

中草药炮制的完整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所选用草药的属性、特点和药效来进行。

不同的中草药炮制方法可以使草药更加适应药物的需要,发挥其最大的疗效。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炭法、煅法、蒸法、煮法、炖法、煨法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炭法、煅法、蒸法、煮法、炖法、煨法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炭法、煅法、蒸法、煮法、炖法、煨法一、炭法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复燃。

(1)炒炭1. 目的:①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如:荆芥炭、大蓟炭、绵马贯众炭等。

②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如:血余炭等、附子炭等。

③改变原药材性能。

2. 方法:取待炮炙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2)煅炭1. 目的:①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如:绵马贯众炭等。

②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如:血余炭等。

③改变原药材性能。

如:姜炭。

2. 方法:取待炮炙品,置煅锅内,密封,加热至所需程度,放凉,取出。

二、煅法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1)明煅1. 目的:①使药物酥脆,如石膏。

②除去结晶水,如白矾、硼砂等。

③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2. 方法:取待炮炙品,砸成小块,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材,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至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2)煅淬1.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如代赭石,磁石。

②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阳起石,炉甘石。

③清除药物中的杂质,洁净药物。

2. 方法:将待炮炙品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若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三、蒸法1. 目的:①改变药物性能,扩大用药范围。

如地黄。

②减少副作用。

如大黄。

③保存药效,利于贮存。

黄芩蒸后破坏酶类,保存甙类有效成分。

④便于软化切片。

如木瓜、天麻、玄参等药物或质地坚硬,或含糖类较多的药材。

2. 方法: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规定程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六成干,切片或段,干燥。

四、煮法1. 目的:①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川乌、附子、硫黄、藤黄等。

炮制方法总结

炮制方法总结

炮制方法总结炒法1、炒法: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2、步骤:放锅(平放或斜放)——热锅——投药(适宜)——翻炒(均匀)——出锅(迅速)一、清炒法目的:增强疗效——如炒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焦麦芽、焦山楂等。

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莱菔子、瓜蒌仁、苍耳子等。

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牵牛子等。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大蓟、荆芥、牡丹皮等。

保证疗效、利于贮存——如槐米、苦杏仁等。

有些药物炒制后还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1、炒黄: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破裂、或爆花、或溢出香气等的方法。

2、炒焦: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3、炒炭: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二、加辅料炒法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矫味等。

同时,某些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炒后的饮片色泽一致,外观质量好。

1、麸炒(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目的:增强疗效——如山药、白术等。

缓和药性——如枳实、苍术等。

矫臭矫味——如僵蚕等。

操作方法:先用中火或武火將锅烧热,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快速均匀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2、米炒(每100kg药物,用米20kg,最好湿米)目的: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矫正不良气味,如昆虫类药物。

操作方法:(1)先將锅烧热,加入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

(2)先將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要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

中药常见的十种炮制方法介绍

中药常见的十种炮制方法介绍

中药常见的十种炮制方法介绍中药炮制方法是指将草药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其药性或改变其性能,使其更适合治疗疾病。

以下将介绍中药常见的十种炮制方法。

1. 炒制(焙制)炒制是将草药放入炒锅中进行炒煮,以改变其性能或增强其功效。

例如,炒制的人参能够减轻寒凉的性质,增强其滋补作用。

2. 蒸制蒸制是将草药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以改变其性能或增加其药效。

蒸制可以使草药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提高疗效。

如蒸制的枸杞子可增强滋补肝肾的功效。

3. 水煮水煮是将草药放入水中煮沸,然后再炖煮,以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此方法适用于多种草药,如水煮的桑叶能够减轻寒凉的性质,增强其止咳清热的功效。

4. 捣碎捣碎是将草药研磨成细粉,以增加其表面积,便于提取药效。

捣碎的黄连粉可以直接服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5. 曝晒曝晒是将草药放在阳光下晒干,以去除水分,增强草药的保存性能。

曝晒的天麻能够提高其镇静安神的功效。

6. 晒黑晒黑是将草药放在太阳下晒黑,以改变其性能或提高其药效。

晒黑的当归能够增强其补血活血的效果。

7. 发酵发酵是将草药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以增加其药效或改变其性质。

发酵的红曲米被广泛用于制备中药,能够改变其化学成分,增强降脂作用。

8. 浸泡浸泡是将草药放入水或酒精中浸泡,以提取其有效成分。

譬如,浸泡的干姜可以用于治疗腹胀腹痛的症状。

9. 蒸馏蒸馏是将草药放入蒸馏器中进行蒸馏,以提取其纯度较高的有效成分。

蒸馏的薄荷油能够提高其镇痛和解毒的功效。

10. 醋制醋制是将草药放入醋中浸泡,以增加其酸性,提高药效。

醋制的山楂能够促进消化,改善胃口。

总结:中药常见的十种炮制方法包括炒制、蒸制、水煮、捣碎、曝晒、晒黑、发酵、浸泡、蒸馏和醋制。

这些方法能够改变草药的性能或增强其功效,使其更适合治疗不同的疾病。

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草药的处理方法和时间,以确保炮制的草药质量和疗效。

中药 制法

中药 制法

中药制法
中药制法是指将中药草药进行加工和炮制,使其具有药物活性和治疗作用的过程。

以下是中药的一般制法:
1. 黄芩。

黄芩的制法包括洗净晾干、生炙、炭炙、曝晒等步骤。

生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炭炙的黄芩具有更强的止咳化痰功效。

2. 川芎。

川芎的制法主要是烘干,使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3. 当归。

当归的制法包括清洗、蒸制、干燥等过程。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女性的月经不调和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4. 枸杞子。

枸杞子的制法是挑选成熟果实,晒干或烘干。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

5. 人参。

人参的制法包括蒸制、风干等过程。

通过炮制,人参的药效能够增强,可用于滋补气血、增强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制法因草药的种类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一种中药都有相应的炮制方法,制法的妥善与否对药效和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中药的制法需要严格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式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式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式彭银亭教师为国家中医药治理局确信的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指导教师,生前从事中药炮制、辨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八十余载,临床实践体会超级丰硕,其鉴证我国中药炮制进展兴衰近一世纪,为湖北省中药界的泰斗,本人有幸被他收为门生,跟从他学习传统中药炮制、辨别和传统制剂加工,通过量年的跟师学习,对教师的传统炮制体会进行总结,现将其部份药材传统炮制方式介绍如下:1.山药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清水浸泡透,捞取,沥干水分,切斜片,放在铁折子上,置烘箱中烘八成干后,置撞筛中撞光,烘干。

注:山药炮制要把握水浸泡时刻和季骨气温,要浸泡透,浸泡时大小分档,幸免浸泡时太过或不及;山药在夏日气温高炮制时,润的时刻不能太长,不然易发粘变红,而且切片后要及时干燥,以烘干品为佳,因烘干品起粉,撞去边角后,饮片好看,晒干品不起粉,饮片不如烘干品好看。

米炒山药将浸湿的大米均匀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另将山药摆在麻袋皮上,俟米冒浓烟时,将麻袋皮放在米上熏待山药变黄色时,轻轻抖动麻袋皮,使山药表面色泽变均匀黄色时,出锅,晾凉。

每山药10kg, 用米。

注:山药米炒时,大小分档,麻袋皮抖动使劲适中,将山药均匀翻动,使其色泽一致,用麻袋隔锅米炒其炒制品色泽均匀精致美观,不焦糊。

2.爆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用清水浸2h,捞取,沥干水分,闷润1~2h,先将木甑或蒸笼垫上布,放入薏苡仁隔水蒸上大汽1~2h,至透心,掏出,在通风处凉至半干,将结陀块者用手搓散,晒干。

另取油砂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至滑利易翻动时投入蒸薏苡仁,不断翻动,炒至膨胀鼓起,微黄色,气香,掏出,筛去砂,晾凉。

注:薏苡仁经清水浸泡蒸熟晒干再用油砂拌炒,成品松泡,气香色白漂亮,无焦斑,健脾胃作用佳。

3.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滚水中煮至皮软时,捞取置冷水中浸泡,用搓板搓去皮,晒干,簸取种皮和仁,别离入药。

将扁豆仁用开水泡2min,捞取,在簸箕里摊开,吹去表面水分。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

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

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

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

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

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

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

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

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

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

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

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

通常有三种: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

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

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

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

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

中药炮制的制法

中药炮制的制法

中药炮制的制法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具体如下:
1.修制:主要指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粉碎时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

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以便于粉碎加工,并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4.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

主要有蒸、煮等。

蒸是利用水蒸气和隔水加热药物,有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作用。

煮是将水或液体辅料同药物共同加热,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其目的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法

中药炮制法

中药炮制法
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原料经过加工、烘干、加工等一系列步骤后制成成品药材的过程。

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使药用价值、药效、毒性及使用方法发生变化。

中药炮制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炒:将药材用旺火炒制,使其茎、枝、叶、果实等外部表皮变为褐色,尤其是将寒凉的药材炒制后,使其温热性质得以发挥。

如枸杞子、苦参、罂粟壳等。

2. 焙:将药材用文火烘干,使其外观颜色变深,清理杂质,提高药材品质和保存时间。

如冬虫夏草、茯苓、木瓜等。

3. 晒:将药材晒干,除去水分,避免霉变,如制茯苓、红花等。

4. 泡:将药材在水中泡制,使其能溶解出药效物质,如银柴胡、葱白、桂枝等。

5. 蒸:将药材放在特定容器中蒸制,如制制水牛角制末、制三七粉等。

6. 煎:将药材用水煮开后加入药材,将其煎成浓汁后使用,如乌骨鸡、茵陈蒿等。

7. 醋制:将药材加入醋中浸泡,醋可以溶解药材中的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等物质。

如枸杞子、菟丝子、石斛等。

总之,中药炮制的方法十分多样,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中药发挥出不同的功效。

重要的是在使用中药时,要按照药方,精准的选配、精细的炮制,以充分发挥药物效用。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草药炮制方法的典籍,虽然受到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炮制方法已经过时或者不再适用于现代药物生产,但其中仍有不少珍贵的炮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药物生产中。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历代中药炮制法:1.水煎法。

这是最为简单、广泛运用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

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沸,然后煮制一段时间,直至药材变软或变色,取出渣后即可。

受到环境温度、水质、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药材的煮制时间也有所不同。

2.制汁法。

用草药加入适量的水后,通过压榨、预煮等方法,使草药中的精华物质浸泡在水中,然后取出渣,留下易于吸收的精华液。

煎制后可浓缩药液并加工成中药饮片。

3.醋制法。

将草药与一定量的食醋混合,置阴凉处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药材,挤压提取出药液,过滤去渣即可。

通过醋制可以改善草药的气味、口感、药效,并且可以延长其保质期。

4.酒制法。

将草药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药材,挤压提取药液,过滤去渣即可。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草药的药效、味道与质量,同时也可以使药液更容易吸收。

5.炭制法。

将草药放入火炉或炭火中烧烤或烘干,直至保持其自然药材特征但没有潮湿,然后取出草药进行加工与炮制。

在炮制中草药中加入炭或者将炭烤过的药材进行炮制,可以增强药材的特性与药效。

6.炒制法。

将草药放入锅中通过炒制加热的方法进行炮制。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草药的药效,同时也可以改善其口感与质量。

通过炒制不同的温度与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的草药品质。

7.蒸制法。

将草药通过清水清洗干净后摆放在蒸锅内进行蒸制,蒸制完成后取出药材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蒸制可溶解草药中的水溶性成分,并且可以增强其药效。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

中药炮制七种方法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炮制则是中药制备的重要环节。

炮制是指将中药材经过加工处理,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的一种方法。

下面介绍七种中药炮制方法。

一、炙炙是指将中药材放在火上烘烤,使其表面微微焦黄,内部不受破坏的一种方法。

炙后的中药材具有温热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

常见的炙制中药材有当归、白芍、桂枝、附子等。

二、煨煨是指将中药材放在容器中,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煮,使中药材的药效逐渐释放出来的一种方法。

煨制后的中药材具有温中补气、补肾固精等功效。

常见的煨制中药材有人参、黄芪、枸杞、龟板等。

三、曝曝是指将中药材晒干,直接暴晒在阳光下,使其表面微微变黄,内部不受破坏的一种方法。

曝后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平肝定痛等功效。

常见的曝制中药材有黄连、苦参、地黄等。

四、煅煅是指将中药材放在炉中,加热至红热状态,使其表面微微变黑,内部不受破坏的一种方法。

煅制后的中药材具有消炎止痛、散结消肿等功效。

常见的煅制中药材有石膏、硫黄、砂仁等。

五、炒炒是指将中药材放在锅中,用小火慢慢翻炒,使其表面微微变黄,内部不受破坏的一种方法。

炒制后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

常见的炒制中药材有茯苓、白术、枸杞子等。

六、制制是指将中药材加工成粉末或丸剂的一种方法。

制成的中药材更易于服用,且药效更容易释放。

常见的制制中药材有人参、天麻、枸杞子等。

七、浸浸是指将中药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药效逐渐释放出来的一种方法。

浸制后的中药材具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等功效。

常见的浸制中药材有枸杞子、菊花、金银花等。

总之,中药炮制是中药制备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够使中药材的药效得到更好的释放,从而发挥更好的药效。

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不同的中药材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的方法讲述

中药炮制的方法讲述

中药炮制的方法讲述
中药炮制是指将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具备更好的药理活性和适应性,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毒性。

中药炮制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对常见的几种中药炮制方法进行讲述。

1.温灸炮制:温灸是将药材放在瓦砾或热砂等热源上进行炮制。

温灸炮制能够使药材受热,增加蒸馏物的挥发,提高药材的香气和药效。

常见的温灸炮制方法有“度湿”、“炙”等。

2.焙炒炮制:焙炒是将药材放在铁锅或龙头炉等炒锅中进行炮制,常见的焙炒炮制方法有“爆”、“炙”等。

焙炒炮制能够通过高温烘烤,促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提高药材的药效。

3.焯水炮制:焯水是将药材放入开水中浸泡,反复煮沸后滤出,常见的焯水炮制方法有“凉水浸泡”、“滚水烫洗”等。

焯水炮制能够将药材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去除,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材的纯度和药效。

4.曝晒炮制:曝晒是将药材晒在阳光下进行炮制,常见的曝晒炮制方法有“曝晒”、“日晒”等。

曝晒炮制能够使药材受到阳光的照射,加速氧化反应,降低药材中的湿度和灰分,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5.泡制:泡制是将药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常见的泡制方法有“水泡”、“酒泡”等。

泡制能够利用水或酒的溶解作用,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药效和吸收率。

中药炮制的五种基本方法

中药炮制的五种基本方法

中药炮制的五种基本方法
一、烧碱法
烧碱法是中成药炮制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碱熔解药物,从而达到药物分散性的改变,从而改善药物本身的药效,增加溶解度和吸收的效果。

烧碱法有四种操作方式:
1. 碱汁煮沸法:将药物放入碱汁中,用缓火煮沸,以药物被碱熔解,从而达到药物分散性的改变的目的。

2. 碱汁浸润法:将药物放入碱汁中,静置一段时间,使药物被碱汁浸润,药物分散性随之改变。

3. 碱汁炒法:将药物放入碱汁中,加入一些酸性的物质,然后用文火炒熟,使药物溶解,从而改变药物的分散性。

4. 碱汁熬法:将药物放入碱汁中,加入一些酸性的物质,用弱火炖煮,使药物溶解,从而改变药物的分散性。

二、蒸馏法
蒸馏法属于离子交换的类型,其原理是以水为介质,运用热能使原药中的活性成分(茴香酸、芹菜素、蒿甲酸等)蒸汽化,排出大量离子,利用离子交换离子吸附效应,使之与其他药物相结合,达到活性成分的化学转化而形成一种新的药物。

三、研碎法
研碎法是将原药物研碎成粉末,用水冲服或湿包润淋,可溶解、溶胀、增软、淋滤、提取、沉淀、析出活性物质,从而达到调整服用
的效果。

四、搅拌法
搅拌法是用搅拌机搅拌原药物,使原药物产生粉末状,从而起到改变药物质量,增加毒性及活性成分等作用。

五、研磨法
研磨法是一种机械性炮制方法,其原理是使用磨碎机研磨原药,使原药分解,从而提高药物的分散性,提高药效和吸收度。

中医药材中草药的炮制与使用

中医药材中草药的炮制与使用

中医药材中草药的炮制与使用草药作为中医药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经过特定的炮制过程,才能发挥其独特的药效。

在中医理论中,草药的炮制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旨在改变草药的性质,增强其疗效,并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中草药的炮制与使用,以及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一、炮制草药的基本方法炮制草药是指对原始的中草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成为更适合中医治疗的药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炮制方法:1.炒制:炒制是最常见的一种炮制方法。

它可以通过炒制来改变草药的性味、药效和药性。

例如,将生姜进行炒制后,可以减轻其辛热的性质,增加其温中散寒的功效。

2.炙烤:炙烤是将草药暴露在明火或炭火上进行加热的方法。

它能够改变草药的某些特性,如增强其温热的性质,增加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常见的炙烤草药有当归、红花等。

3.蒸制:蒸制是利用蒸汽或热水蒸煮草药的方法。

蒸制能够改变草药的温性,增强其活血化瘀和温中散寒的作用。

比如蒸制生姜可以提高其散寒的效果。

4.煅炼:煅炼是将草药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方法。

煅炼可以提高草药的寒温性,增强草药的收敛作用和止血功效。

常见的煅炼草药有生石膏、牡蛎等。

二、草药的使用范围与注意事项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草药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1.清热解毒: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草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常用于治疗热病、感染和炎症等病症。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草药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活血化瘀: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草药,如川芎、桃仁等,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病症,如经期不调、瘀血症等。

在使用这类草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使用方法和剂量。

3.健脾开胃:一些具有健脾开胃作用的草药,如党参、山药等,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但对于脾胃湿滞或有脾气虚弱的患者,需避免过量使用。

4.安神助眠:一些具有安神助眠作用的草药,如黄连、酸枣仁等,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

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

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
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曝晒法:将药材晒干并暴露在阳光下,通过太阳的照射和紫外线的作用让药材失去
一部分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从而提高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2. 炙烤法:将药材放在炉火上进行烤炙,使药材表面焦黑,内部熟透,并促进药材的
挥发。

3. 煮制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经过高温加压的作用,让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更
易溶出,从而增强药效。

4. 蒸制法:将药材放入锅内,用水汽蒸煮,使药材软化、变形、提高水分含量,从而
使其更适合于某些特殊用途。

5. 泡制法:将药材放入清水或其他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促进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方便人体吸收。

以上这些炮制方法都是在传统中药炮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不同的炮制方法适用于不
同种类的药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中药常见炮制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见炮制方法有哪些

中药常见炮制方法有哪些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其发展历史悠久,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实践所总结的经验。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特点。

炮制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充分结合药物性质,按照不同要求,满足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治疗。

除此之外,在炮制过程中通过加热、加入辅料,以及切制、净制等均对中药疗效有不同的影响。

那么中药炮制常见的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中药炮制方法一:修制修制是中药炮制的一种基础方法,主要借助剪切、碾压等手段,将中药材制成能够入药的原料,具体包括下述几种方法:纯净处理。

采用摘、筛、刷等方法,剔除药材中的一些杂物、杂质和无用部位,对药材进行全面清洗。

例如对金合欢花进行处理时,可以择除其枝叶;对枇杷叶、芦苇叶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其茸毛擦拭干净;对肉桂进行处理时,将其粗皮剔除等。

粉碎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锉磨、锤磨等,目的在于粉碎药物,使其符合制剂或加工要求。

例如对牡蛎、龙骨等药材急性处理时,将其捣碎,为之后煎炸提供方便,且捣碎的粉末便于患者服用;对犀牛角进行处理时,可将其锉磨为粉末,煎取服用时更为方便。

切制处理。

主要方法有切割法、切片法,主要指将药物切制成满足所需规格要求,且便于加工、存放、称重、调整的成品。

应按照药物特性和相关要求明确切片的规格,保证规格合理。

比如说,天麻等药材需要切制成薄片;泽泻、白术等药材应切制成厚片;黄芪等药材应切制成斜片;桑白皮等药材应切丝处理;茯苓等药材则需要切块处理。

1.中药炮制方法二:水制水制主要指用水或其他液体对药物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在于清洁、软化药材,为切制和调整药性提供便利,具体方法包括:洗。

在适量清水中放入药材,短时间内完成洗涤,将上浮、下沉的杂物、杂质进行全面清理,捞出晒干以作备用。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中药炮制方法:修制(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药物清洁纯净。

如拣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苇叶背西的绒毛,刮去厚朴、肉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

(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浴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

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

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厚朴宜切圆盘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中药炮制方法: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

这里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润:又称闷或伏。

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

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2)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称为漂。

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3)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未的方法。

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

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

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彭银亭老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生前从事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八十余载,临床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其鉴证我国中药炮制发展兴衰近一世纪,为湖北省中药界的泰斗,本人有幸被他收为弟子,跟随他学习传统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对老师的传统炮制经验进行总结,现将其部分药材传统炮制方法介绍如下: 1.山药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清水浸泡透,捞取,沥干水分,切斜片,放在铁折子上,置烘箱中烘八成干后,置撞筛中撞光,烘干。

注:山药炮制要掌握水浸泡时间和季节气温,要浸泡透,浸泡时大小分档,避免浸泡时太过或不及;山药在夏季气温高炮制时,润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发粘变红,并且切片后要及时干燥,以烘干品为佳,因烘干品起粉,撞去边角后,饮片好看,晒干品不起粉,饮片不如烘干品好看。

米炒山药将浸湿的大米均匀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另将山药摆在麻袋皮上,俟米冒浓烟时,将麻袋皮放在米上熏待山药变黄色时,轻轻抖动麻袋皮,使山药表面色泽变均匀黄色时,出锅,晾凉。

每山药10kg, 用米1.2kg。

注:山药米炒时,大小分档,麻袋皮抖动用力适中,将山药均匀翻动,使其色泽一致,用麻袋隔锅米炒其炒制品色泽均匀精致美观,不焦糊。

2.爆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用清水浸2h,捞取,沥干水分,闷润1~2h,先将木甑或蒸笼垫上布,放入薏苡仁隔水蒸上大汽1~2h,至透心,取出,在通风处凉至半干,将结陀块者用手搓散,晒干。

另取油砂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至滑利易翻动时投入蒸薏苡仁,不断翻动,炒至膨胀鼓起,微黄色,气香,取出,筛去砂,晾凉。

注:薏苡仁经清水浸泡蒸熟晒干再用油砂拌炒,成品松泡,气香色白漂亮,无焦斑,健脾胃作用佳。

3.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至皮软时,捞取置冷水中浸泡,用搓板搓去皮,晒干,簸取种皮和仁,分别入药。

将扁豆仁用开水泡2min,捞取,在簸箕里摊开,吹去表面水分。

取油砂置锅内,武火加热,炒至砂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扁豆仁拌炒,快速翻动,炒至扁豆起泡(俗称痱子嘴),颜色加深时,出锅,筛去砂,晾凉。

该法制成品为黄褐色,表面起泡,色泽均匀一致,质地酥脆焦香。

4.乳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块者砸碎。

另取谷壳过筛,洗净,晒干。

将锅洗净,中火加热,投入净乳香不断翻炒,炒至冒烟,表面微熔,有油渗出时加入净谷壳拌炒,至乳香表面发亮时,出锅晾凉,搓碎,筛去谷壳。

与清炒品比制成品松泡,发亮,好看,去油效果好,谷壳容易筛去,较其他加入面粉、茯苓碎末拌炒制成品颜色一致,松泡,辅料易于筛去。

5.狗脊: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将油砂置锅内,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狗脊片,不断翻炒,炒至表面微黑色,茸毛呈焦褐色时,取出,筛去砂,撞去毛,未去净者,用刀刮净,清水洗净,加酒拌匀,闷润待酒吸尽后,置木甑中武火加热隔水蒸4~6h,至呈黑褐色时,取出晒干,将蒸锅中的液汁与药材拌匀,闷润吸透后再晒干。

每100kg狗脊片加白酒25kg,制成品表面黑褐色,精致好看,毛去干净,砂炒酒蒸后祛风湿、补肝肾作用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