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学案 七年级地理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特点,体会天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3.通过对空气质量的了解,认识洁净空气、保护环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自主预习】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述天气。

2.天气是一个地区___________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___________的;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___________。

3.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___________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___________。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内阴晴、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情况。

2.卫星云图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重要依据。

3.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___,云越白,表示云层越厚,___________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一共8个基本方向。

风力是风___________的级别,共___________级。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_____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___________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___________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互动探究】活动一:探究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慧眼识天气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1)今天风和日丽()(2)昆明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东边日出西边雨()(5)极地地区终年严寒()(6)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2.天气和气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仔细阅读教材46-47页的图文,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分类、天气符号、天气预报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和深入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天气的概念,需要通过活动来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知道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让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学生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分类和天气符号的认识。

2.天气预报的阅读和理解。

3.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案例和图片。

2.准备天气预报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3.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示和说明。

4.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分类和天气符号的认识。

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和表现。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的变化和趋势。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天气预报的理解程度。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学会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讨论如何应对恶劣天气,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天气对生活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精品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对天气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天气的规律,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学会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天气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难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天气规律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现天气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图表、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与天气相关的实例和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天气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描述天气的?”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天气现象图表,如气温、降水量等,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现象的统计数据。

3 1多变的天气学历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1多变的天气学历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多变的天气(1课时)一、课标要求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2.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通过认识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图。

2.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运用“天气”和“气候”词语、识别天气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能模拟播报天气。

3.树立人地协调观。

三、评价任务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3.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4.合作探究天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理解风向标符号的风向风力表示方法。

六、资源与建议课前收看天气预报,从学生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导入。

教材首先讲述天气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接着介绍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天气影响着人类活动由此进入天气预报内容。

七、学习过程▲任务一:天气及其影响1.阅读教材P46―P47完成以下任务:天气气候定义时间长短稳定性相同点举例描述词语2.请判断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①狂风暴雨()②一场秋雨一场寒()③明天大风降温()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⑤昆明四季如春()⑥乌云密布()⑦冬冷夏热()⑧极地地区全年严寒()3.合作探究: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任务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一)收看天气预报,完成以下任务:1.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用途:。

2.识别卫星云图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3.识别天气符号4.识别风向标a.组成:风杆和风尾b.风向是指风的(来、去)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方。

c.风力是指风的级别,级别越大,风力越强。

一般,一个风尾表示风力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级。

d.识别风向标(二)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教材P50活动2▲任务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阅读教材P51―P52完成以下任务:1.空气质量级别与所对应的污染指数大小之间是什么关系?2.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七年级地理3.1《多变的天气》学案

七年级地理3.1《多变的天气》学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学习目标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辨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要点1.天气的观点及天气多变的特色。

2.辨别天气预告中常有的天气符号所表达的各种天气现象,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告。

3.认识空气质量区分的等级、污介入数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天气为何是“多变”的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露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从清晨到此刻,我们向来感觉着天气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呢?谁能说一下今日的天气怎么样,有什么特色?(板书: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1.自学导读(读课本P42—— P47,达成以下填空)⑴天气反应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的。

同一时辰不一样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异。

⑵天气预告要说明一日内、、和的状况。

⑶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⑷在卫星云图上,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⑸风向是指风的。

风力是风的,共分 1 3 级,级数越大,风力越。

2.教师点拨A天气及其影响⑴天气的特色:①天气反应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辰在变化的。

②同一时辰,不一样地方的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⑵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安排生产、工作和平时生活,人们制作了天气预告。

B天气预告⑴制作过程:气象展望→获得气象数据→加工办理气象情报→剖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天气预告节目。

⑵内容:一天内阴、晴、风、气平和降水的状况。

③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④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C卫星云图①是由气象卫星摄入的地球大气的图像D 天气符号:在天气预告时,表示风、雨、雪、阴晴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见下左图)①区分晴日、多云和阴天的天气符号。

在生活中一般天空云区小于 30%则为晴日,云区在 30%~ 80%这样的天气为多云,云区占 80% 以上则为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系统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概念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测量指标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天气现象。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户外观察和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天气现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户外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总结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学案

3.1 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 明白什么是天气,正确熟悉天气的特点。

识别经常使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天气预报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阻碍及爱惜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进程][情景导入]溧水今天的天气如何?二、天气预报 一、阅读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的制作进程图的文字资料、图片,熟悉其制作进程。

*二、看懂卫星云图: 绿色代表 ;蓝色代表 ;白色代表 ;不同地域,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

云层厚的地址,一样是 区。

*3、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当个“小小天气预报员”。

三、咱们需要干净的空气一、读P48图3.9“全国要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二、空气什么缘故再也不干净了?结合P48活动题3、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咱们该怎么做? [知识结构][巩固练习] 1、以下关于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天气是短时刻内的大气状况多变天气的特点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天气的影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影响巨大。

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B.天气是多变的,同一时刻不同地址的天气可能不同专门大C.天气是稳固的,是一个地址长时刻的天气现象D.人们常经常使用阴晴、雨雪、冷热等来描述天气2、以下那句话不是反映天气的()A.东边日出西边雨B.清明时节雨纷纷C.昨夜西风凋碧树D.昆明四季如春3、关于天气对人类活动的阻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天气对人类活动的阻碍都是有利的B.天气对人类活动的阻碍都是不利的C.天气对人类活动的阻碍既友好的方面,也有不行的方面D.天气阻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可不能阻碍天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特点以及天气符号的识别。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天气知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天气现象,但对于天气符号的识别和理解尚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天气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简单描述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认识和描述天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提高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定义、特点,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2.难点:天气符号的识别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天气现象。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识别和描述天气符号。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实例和图表,用于展示和讲解天气现象。

2.准备天气符号卡片,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天气是怎样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变的天气。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特点,以及常用天气符号。

通过展示实例和图表,使学生对天气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发放天气符号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识别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多变的天气》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为“多变的天气”,主要围绕天气的变化、影响天气的因素以及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知识,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观察天气、分析天气的兴趣和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影响天气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天气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讲解:讲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影响天气的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季节变化等。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连续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方面。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析观察结果,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与天气相关的知识,如气象预报的原理和方法,气候变化的现象和影响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天气的多变性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小测验,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完成相关题目;同时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与天气相关的书籍或网站,供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导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能说出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2、读懂天气图。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

天气是反映一个地区___________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_________的。

2、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___________不大。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3、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的情况。

4、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_____,一共____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_______的级别,共分____级,级数越大,风力______。

5、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_。

云的颜色_______,表示云层_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_______________有关,可以用来___________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_____,对人体健康________;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_____,对人体健康_______。

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浓度大,说明空气中有很多灰尘。

二、合作探究:1.写出下列天气符号的含义:天气符号含义天气符号含义天气符号含义2. 依据图3-1,播报城市天气预报:①广州, ℃;②上海,℃;③杭州,℃;④武汉,℃;三、形成提升1、下列哪句不是反映天气的()A.东边日出西边雨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昆明四季如春D.山雨欲来风满楼2、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阴雨区。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2.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解释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激发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影响以及重要性。

3、常见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如何根据风向标判断风向及风力的大小。

3、学会使用天气符号。

三、教学类型:新授课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大家回顾这几天不同的天气,让大家思考天气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多变的天气》。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源于生活,也降低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难度。

二、新知讲解1.天气定义: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的定义: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思考】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思考过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形容的是天气,哪些形容的是气候?1、下列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A、长夏无冬B、烈日炎炎C、阴转多云D、四季如春E、东边日出西边雨F、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G、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天气的影响。

用课件展示书上活动题的几段材料,分析每段材料分别分析的是天气和哪个方面的影响。

归纳:材料1——天气影响农业材料2——天气影响交通材料3——天气影响生活【转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预知天气,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安排我们的生活、日常出行、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那么我们可以预知未来的天气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预知天气?3.天气预报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获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和风等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3.1《多变的天气》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3.1《多变的天气》学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导学案预习目标:
1、知道天气是指什么。

2、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3、能利用风向标判断风向及风力。

4、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预习过程:
一、天气及其影响
学生看书50页回答
1、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天气的
2、天气的两个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50页活动回答相关的问题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阅读课本51—52页
1、学生弄清天气预报的作用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看懂天气预报图
3、学生阅读课本53页记住常用天气符号
阅读课本54页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阅读课本55页弄清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状况
阅读课本55页活动回答相关内容
课堂检测:
1、下列对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大气在短时间内的状况。

B、是大气在长时间内的状况。

C、同一地方,不同的时间天气不同。

D、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不同。

2、下列词句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今天干旱少雨。

C、四季分明。

D、昨天天气晴朗。

3、空气质量的级别有: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5、下列词语表示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终年炎热
D.电闪雷鸣
丛书52页第二大题第1、2小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表示方法以及常用的天气符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天气的含义,掌握天气符号的识别,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

但他们对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天气符号的识别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天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天气情况的能力,提高对天气现象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概念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对天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识别天气符号,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实例、天气符号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天气知识的练习题,用于课堂巩固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天气变化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雾天等,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

提问:“你们对这些天气现象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概念,解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如晴、雨、多云、雾等,让学生识别。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学案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学案

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天气的含义,认识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在生活中会正确使用“天气”术语。

3.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看懂简单的卫星云图,4.识别常用天气符号,会判断风向,能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学习重点、难点】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天气及其特点1、什么是天气?(1)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里你可以做什么活动?(2)说一说描述天气的语句:比如,今天很闷热、现在正在下雨、这几天阴雨连绵……(3)思考: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描述天气?(4)概括:天气的含义: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

(5)欣赏散文:《第一场雪》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思考:同一个地方天气有什么特点?2、归纳:天气特点①天气是多变的,时间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③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6)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指天气的?不是天气是什么?A.昆明四季如春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明天大风降温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E.东边日出西边雨3、天气和气侯的区别: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是多变的。

气候是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平均状况。

一般变化。

二、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你讨厌什么用的天气?为什么?2.下列天气反映了与人类什么关系?①雾天,高速公路被封闭;②雪天,人在推着汽车走。

反映了天气影响③大热天,打着太阳伞,喝着冷饮才觉得舒服。

④大冷天,人穿着厚厚的衣服,还觉得很冷。

反映了天气影响⑤晴天,农民在收小麦。

⑥下雨前,农场工人在抢收水稻。

反映了天气影响⑦雨天,士兵在拉练。

⑧晴天,加油机在执行任务。

反映了天气影响⑨人们在海南旅游,欣赏椰林风光。

⑩在临沂沂河阳光沙滩,很多人在那里休闲娱乐。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学习目标A:能够区分天气和气候,并能正确运用。

学习目标B: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学习目标C: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自主学习】学习目标A:(阅读课本46-47页)1、区分天气和气候学习目标B:(阅读48-50页)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和等的情况。

2、什么是风向?写出右图的风向和风力3、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4、读49页图3.5,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习目标C: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2、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

3、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训练检测】训练A:1、下列语句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D.鄂尔多斯冬冷夏热,终年少雨2.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①生活方面②农业生产方面③军事方面④交通方面⑤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⑥商业、旅游活动和休闲娱乐等方面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训练B:3、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4、下列人类活动,哪一项与天气最适宜( )A.——户外运动B.——晾晒衣服C.——播种小麦D.——高空作业5.据气象台预报,某地元月15日,白天到夜里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 ℃,最低气温-5 ℃。

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6.某同学观测到学校操场旗杆上的红旗飘向西南方向,则此时该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训练C:7.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B、秋后在田里焚烧秸秆C、提倡乘坐公交D、大力植树种草8.随着收入的提高,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很大,下列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 )A.用无铅汽油,且过滤尾气B.扩大绿化面积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D.拓宽交通路面。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天气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科学的描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天气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描述和解释简单的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定义及多样性2.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天气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户外观察的场地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张美丽的日出图片,让学生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定义、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通过PPT呈现不同的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天气现象的特点和成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我国气候的特点和天气的变化。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实例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和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天气影响的深入理解尚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实例分析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天气变化的规律。

3.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观察、记录天气,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实例分析等。

2.实例材料:收集与天气变化相关的实例,如洪涝、干旱、寒潮等。

3.记录表: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天气情况。

4.小组讨论工具:划分小组,准备讨论所需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气候多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吗?它们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阐述天气变化的规律。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优质教案(7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优质教案(7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优质教案(7页)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总体比较简单,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是什么是天气及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但课本上这部分内容比较陈旧、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重点在这部分,编者进行了加工整合,以最新的信息呈现给学生,并且对什么是天气,如何描绘天气进行重新解读。

二是认识常用天气符号,会看天气预报。

这里难度不大,因此设计了几个活动,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学情分析: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比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理性认识。

考虑到学生们的认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谈感兴趣的现象,有意识地让学生从自己所谈的现象中总结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P46图 3.1 天气与生活,了解天气的概念。

2.通过开展教材P47~48“活动”,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 通过阅读教材P49图 3.4 卫星云图,了解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4. 通过阅读教材P49图 3.5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开展教材P50“活动”,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5. 通过阅读教材P51图3.7 2019 年 2月 26日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污染指数。

6. 通过开展教材P52“活动”,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分析某地天气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等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卫星云图及天气符号的识别和判定。

3.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的质量。

【世纪金榜】(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地理)

【世纪金榜】(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学案设计(地理)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1.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资料评价量规一、观察比较,识别天气和气候1.用你熟悉的与天气有关的词语描述下列图片反映的天气状况。

图1 ,图2 ,图3 ,图4 。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描述天气的词语?。

2.用你熟悉的与气候有关的词语描述下列图片反映的气候特点。

图A位于,其特点。

图B位于,其特点。

图C位于,其特点。

3.归纳小结:比较天气和气候不同。

特点项目时间长短变化情况天气气候★能够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能够正确概括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4.检测评价:判断下列材料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自我评价材料二:①昆明四季如春②明天大风降温③极地地区全年严寒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⑤撒哈拉沙漠终年干燥少雨为星级二、看图识天气,学会看天气预报1.看卫星云图,预测天气变化趋势(1)卫星云图上有绿、蓝、白三种颜色,分别说出它们的含义。

(2)根据卫星云图判断济南今天是什么天气?并预测未来几天济南可能出现的天气?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3.学报天气预报(要求:根据天气图,报出某个城市的天气状况) ★能看懂卫星云图,并能根据卫星云图预测未来天气。

★★能够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能够看懂简单天气图,并能根据城市天气预报图正确预报城市天气状况。

自我评价为星级三、探究造成空气污染的人类活动1.根据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完成下列表格。

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对人们活动的建议一级(Ⅰ)人们可以正常活动二级(Ⅱ)三级(Ⅲ1) 健康人群可能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呼吸疾病患者,应减少外出活动三级(Ⅲ2)四级(Ⅳ1) 一些健康人群出现不适症状,老年人、小孩、心脏病、呼吸疾病患者应停留室内,减少体力活动。

四级(Ⅳ2)五级(Ⅵ)健康人群也应避免室外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学案主备人枣阳三中舒永凌学习目标1.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天气的概念及天气多变的特点。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达的各种天气现象,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3.了解空气质量划分的等级、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天气为什么是“多变”的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导入:同学们,从早晨到现在,我们一直感受着天气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天气呢?谁能说一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什么特点?(板书:多变的天气),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1.自学导读(读课本P42——P47,完成下列填空)⑴天气反映一个地方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

⑵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和的情况。

⑶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⑷在卫星云图上,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⑸风向是指风的。

风力是风的,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

2.教师点拨A天气及其影响⑴天气的特征:①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

⑵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安排生产、工作和日常生活,人们制作了天气预报。

B天气预报⑴制作过程:气象预测→获取气象数据→加工处理气象情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天气预报节目。

⑵内容:一天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③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④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C卫星云图①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D 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风、雨、雪、阴晴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见下左图)①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天气符号。

在生活中一般天空云区小于30%则为晴天,云区在30%~80%这样的天气为多云,云区占80%以上则为阴。

②区分小到中雨、阵雨、大雨暴雨、雷雨的天气符号。

划分降雨等级标准(见上右图)③区分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天气符号。

⑶天气预报图:主要有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和地名图组成的地图。

三、学用方法指导1.如何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⑴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

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

⑵垂直于风旗或风尾,作一个箭头,可判断风向。

如: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风从上即北方吹来,可判定为北风8级。

则是东风8级。

则是东北风6级。

2.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降水就越多。

3.读“天气符号”图,应记住这些我国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并注意区别多云和阴天,中雨、雷雨和大雨,小雪、中雪和大雪的符号,明白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

4.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应知:⑴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⑵该图由地名(城市名)、天气符号和气温等组成。

⑶个别城市有两种天气符号的从左到右读做“××转××”。

⑷气温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当日最低和最高温度。

⑸左上侧方框的地名和天气状况是播报某城市时为了醒目放大配制的。

5.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通常在词语或诗句中出现的“日”、“天”、“夜”,表示的是天气;如果出现“月”、“季”、“年”,则表示的是气候。

比如:“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今夜有暴风雨”表示的是天气。

四、课堂巩固1.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3.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4.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五、当堂监测(一)选择题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

1.表示阴天的是()。

2.表示台风的是()。

3.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4.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B.阴天C.晴天D.雾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B.可能有雨C.无雨D.肯定有雨6.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A.海洋B.陆地C.云区D.天空7.关于天气预报的产生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地面上的气象观测站直接观测到的B.是由太空中的气象卫星直接观测到的C.是由天气预报员对气象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的D.是由电子计算机对气象情报进行处理制作出来的8. 表示的风向、风力分别是()。

A.西南风、八级B.北风、六级C.西北风、八级D.南风、六级9.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二)填空题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可能差别很大。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和降水的情况。

3.气温是的程度,降水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4.风向是风的,有“、、、”四个基本方向。

风力是风的,共分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

5.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6.在天气预报画面上,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

7.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三)读城市天气预报图3.1—2,回答: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学习空气的质量及其判断标准。

二、新课学习(一)自学导读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2.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就越,对人体健康越。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有的时候,的影响尤为重要。

4.下列哪个空气质量级别表示空气质量状况为“优”()。

A.一级B.二级C.四级D.五级(二)快乐点击1、空气质量日报⑴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

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见下表:⑶空气质量级别对人类的影响一级: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适合户外运动。

二级:符合城镇居民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适合户外运动和出行。

三级:属特定工业区所需求的空气质量;健康人群会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户外运动。

四级:空气质量较差;普通人群应减少体力劳动,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

五级: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运动,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避免减少体力消耗。

2、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⑴控制生产和生活中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无害处理;⑵对于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危害程度;⑶可以植树造林,修建公园等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课堂巩固知识点一:空气质量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B.工厂烧煤排放的废气C.空气中的水汽D.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人类活动会使空气污染指数上升的是()①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②城市私人汽车数量增加③许多家庭用煤炉点火做饭④人们在房前养花种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二:空气质量的判断3.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完成下列各题。

⑴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用来表示。

⑵上面所列数据表明,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最差的城市是。

⑶最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以下哪种不是酸雨造成的危害()。

A.腐蚀建筑物和文物B.臭氧层被破坏C.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D.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⑷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哪些?(四)课后作业1.天气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天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现在已是乌云密布,这说明天气是________;第二,同是在中午,上津下起了大雨,而十堰却是艳阳天,这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区天气可能差别___________。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_的情况。

3.预知近期天气,可以及早作准备,充分利用______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的天气危害。

4.在卫星云图上,不同地方,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________,表示云层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还越来越关注每日______________。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受_________的影响,并且受其影响还比较大。

7.下列描述不是天气现象的是 ( ) 。

A.晴转多云B.今天有大雾C.风和日丽D.冬冷夏热8.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明天肯定还有雨B.刚才还晴得好好的,突然狂风暴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C.今年夏季天气多云到暴雨D.我们这里天气这么晴朗,北京也一定是晴天9.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

A.稳定B.多变C.表现为冷热D.表现为风雨过程10.对风的预报主要内容是风向和风级,下面对风向和风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C.风力指风的强弱,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D.风力指风的强弱,风的级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弱11.今天“降水概率100%,温度3~8℃”是说 ( )。

A.今天肯定有雨,气温可能是3°C,也有可能是零下8°CB.今天100%没有雨,气温是3°C和零下8°C的平均值即零下2.5°CC.今天100%有雨,今天最高气温是零下8°C,最低气温是3°CD.今天一定有雨,且最高温度是3°C,最低温度是零下8°C1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 )。

1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的是( )。

14.对于天气预报和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

A.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处理资料、制图一分析判断一做出预报B.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分析判断~做出预报C.观测一处理资料一分析判断一做出预报D.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分析判断一处理资料、制图一做出预报15.下列天气现象,在湖北省的内陆地区不多见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