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视角农业补贴政策论文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导致市场扭曲,使得农产品价格被人为操纵,不符合市场规律。
农业补贴导致生产者不再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而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来生存,这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
像美国每年都要向农业领域注入数十亿美元的补贴资金,这些资金本可以用在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方。
其次,农业补贴导致了环境问题。
由于农业补贴使得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例如,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玉米种植,从而导致了土地的沙化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最后,农业补贴也导致了国际贸易问题。
由于农业补贴使得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生了不公平竞争。
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还导致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是符合市场规律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对国际贸易公平的体现。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是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而且农业生产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收入相对不稳定。
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很多农民将无法维持生计,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剧。
其次,农业补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农业补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会下降,从而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最后,农业补贴是调节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
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政府的补贴可以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因此,农业补贴在当前阶段仍然是必要的,可以保障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调节市场价格,是国家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人名句:“农业是国家的脊梁,农民是国家的栋梁。
”。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
经典案例: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基于博弈理论视角下农业保险政策性解读
基于博弈理论视角下农业保险政策性解读论文导读::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与价格博弈。
其目的是发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功效。
农业保险中农民的行为特点要紧表现为:第一。
且大多数股份制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涉足。
因此在该农业保险市场价格博弈中。
论文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民,保险公司,价格博弈,制度安排一、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与价格博弈政策保险,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商业性保险公司难以经营的某些险种给予一定政府补贴而实施的一种保险业务[1]。
目前,世界各国的政策保险分为三大类:一是农业保险;二是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三是巨灾保险。
纵观世界农业保险的进展现状,各国均予以农业保险经济、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其目的是发挥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功效,并据以表达农业保险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
进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既能表达农业保险作为现代支农方式的创新,同时又能发挥农业保险的利益外在性。
农业保险市场的行为主体要紧由农民、保险公司及政府三者构成。
从现时期我国农业保险进展实际情形来看,农业保险中农民的行为特点要紧表现为:第一,新时期农业风险的复合型、多变形及突发性加剧了自然灾难的强度、频率及变异性,农民期望农业保险规避农业风险;其次,农户小规模的经营结构,限制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且经济行为独立制度安排,决策分散,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现实需求;第三,现时期我国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低,市场体系不完善,致使农产品比价扭曲及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民增收难。
加之国家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缺乏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就经营农险的保险机构而言,经营主体地位不明确,且大多数股份制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涉足。
其缘故包括:一是农业保险标的独有的专门性,使得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赔付率居高不下;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三是农业保险市场的供需矛盾,农业保险经营难以商品化[2]。
政策保险与非政策保险的区别在于国家干预与宏观调控等方面。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农业补贴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产能过剩,使得农业生产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而忽视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过,“任何政府的援助都不可能永远支持一个不经济的行业,它只会延缓它的衰退。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可以迫使农业生产者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使农业更具竞争力。
其次,废除农业补贴可以减少财政支出,释放出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其他领域的发展。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经济援助,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
而且,农业补贴往往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竞争。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其他需要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等。
最后,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补贴往往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过度集约化和单一化,使得农业生产者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而且,农业补贴也会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对市场的依赖性过强,一旦补贴取消,就会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生计问题。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使农业生产者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废除农业补贴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减少财政支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因此,我们应该废除农业补贴,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健康和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是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生计和稳定收入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受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者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经济风险。
农业补贴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稳定收入,保障其生计,使得农业生产者更加有信心和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其次,农业补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利益。
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补贴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充足,确保国家的粮食供应,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利益。
农业保险补贴中的博弈分析
收益为0 。而 对 于农 户 来讲 ,由于 未参 加农业 保 险 ,农
业 风 险 事 件 后 发 生 只 能 自己 承 担 损 失 ,损 失 为 一 x 。 后 2种 博 弈 的 过 程 相 似 ,保 险 公 司 决 定 不 经 营 农 业 保 险 业 务 。 因此 ,保 险 公 司 的收 益 为 0 ,而 农 户 由于 没 有 参 保 途 径 , 当农 业 风 险事 件 发 生 时 ,也 只能 自己承 担 损失 ,损 失 为 一 x 。 在4 种 博 弈 的 可能 情 况 下 , 只 有 在第 1 种博 弈情 况 下 , 即保 险 公 司愿 意经 营 农 业 保 险业 务 ,且 农 户 也 愿 意投 保 ,
投 保
经营
农业保险经营者
不经营
1 商 业 性农 业保 险 制度 下参 与 主 体 的 博 弈 结 果
如图 1 所示 ,在商业 性农业保险制度下 ,农业保 险市
场 参 与 者 只 有 农 户 和保 险 公 司 2 方 。 参 与 主 体 农 户 和 保 险 公 司博 弈 的 结 果 只 有 4种 。第 1 种 :保 险 公 司 愿 意 经 营农 业 保 险 业 务 ,农 户 也 愿 意 投 保 ,当 农 业 风 险 事 件 发 生 时 ,农 户 将 获 得 相 应 赔 偿 ,其 获 得 的 机 会 收 益 为 x ,
6 0 中国农业信 息 / 2 0 1 6 . 1 2
> 0) 。第 2种 :政保 险公 司愿 意经营农业 保 险业 务 ,但 x。 + X . 一 x 。 可 见 ,政 策 性 补 贴 对 于 我 国 农 业 保 险 业 务 的 发展 有 着 重 大 的 意 义与 作 用 。●
2 政 策性 农 业保 险参 与 主 体 的 博 弈 结 果
课题研究论文: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
113781 农林学论文关于农业补贴的分析和思考一、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一〕农业的弱势性农业的弱势性表现在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受市场〔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也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东西南北跨度大,直接表现为东西南北的农产品种类不同;同时,还受局部环境的影响〔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旱涝灾害等〕每个地方的农产品的欠丰和质量各不相同。
随着国内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人口的下降、种子质量的下降、国内需求的提高、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相关科研研究投入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国内的农产品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冲击。
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且自身积累率不高,难以壮大。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具有重要的地位农业为其他的部门提供了生产的原料,同时也是衣食的源头。
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底,而粮食又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的地位十分关键。
而我国是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农村人口是消费市场重要的组成局部。
农用工业品和相关的消费也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而农业的根底设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如农业科技、水利设施等。
农业科研或者水利设施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具有很强的外溢性。
连续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从侧面对于农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农业补贴政策的局限性〔一〕农业补贴政策将会加重财政负担中国自2004 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十多年直接补贴。
同时,中央连续下发多个“一号文件〞,出台了“四减免、四补贴〞政策,初步构建了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框架。
此后,各类农业补贴政策陆续出台,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补贴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于此相对应的是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和农业补贴占比的提高。
其中“四补贴〞金额也从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653亿元,八年时间里增长了十多倍。
作为对农业支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的农业补贴会加重财政负担。
〔二〕农业补贴的不可无视的地区差异性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而统一的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地区的农业进行有效的支持。
农业补贴政策相关论文
农业补贴政策相关论文《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摘要:农业补贴政策是关系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有利的政策工具,是农业领域的直接性需求,是农业健康、稳固发展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没有能得到很多的实施,相反,部分剩余农业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农业生产步伐受阻。
本文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存背景出发,分析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差距逐渐改革初期,为了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运用先进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通过固定的销售渠道,保证农产品时产时销,转变农产品特色,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行多分产业格局,改变农民收入结构等,这样的一些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就东西部农村来看,差距却还在继续拉大。
由于农民收入增产缓慢,由此带来的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粮食总量显著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粮食安全问题。
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三个下降”:一是粮食总产量下降;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三是粮食人均产量下降。
此外粮食生产费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危机。
1.3 中国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农业是对生态环境依赖和资源禀赋较强的产业,也是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采取的粗放的经营模式,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农业生态资源系统遭受无止境的挖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开荒种粮,生态破坏严重。
农地征用中的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研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 收稿 日期 】 01 1—4 21-22 【 作者简介 】李长兵( 96 )男, 1 7一 , 湖北恩施人 ,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博 士研 究生, 究方 向: 研 民商法。
性的, 即参 与人具有 完美 的理性思 维 , 始终 以利 益最 大化为 目 标, 并对 自身利益具 有完整 的判 断和决策 能力 , 由于 这一假定 前提对 于一些现象的解释无能 为力 , 以更 现实的假设为前提来 分析 问题 的演 化博 弈论遂受到人们、 民和开 发商之 间 在 农 的博 弈模 型须建立在三个假设条件之上 :1地方政府在征地过 () 程中可以利用公权力采取强制 策略 , 时成本很低 ; 反 , 民 此 相 农 如在征地 过程中选择 抵制策 略时要付 出高额 成本 ; 2 在选择 () 协商策略和强制策 略时 , 地方 政府基于维护稳定等 因素 考虑 会 优先选择协商策 略 ; 民在 自身利益得不到充分补偿 时则会 选 农 择抵制策略 ;3 对本 地投资和外地投资选择 方面 , () 开发 商更 熟 悉本地投资环境 , 同等条件下偏好于选择 本地投资。 在 2博 弈 矩 阵。 照 演 化博 弈 论 的 观点 , 弈 均 衡 应 当 是 达 成 按 博 该均衡 的动态过 程中的一个 函数 , 决策主体在各优 势策略中可 互相转换 。 基于这一理论 , 在征 地过程 中 , 各博弈参与者之问可 以形 成 四个策 略集 , 即政府策 略集 ( 商 , 制 )农 民策 略集 协 强 、 ( 支持 , 抵制 )开发商 策略集 ( 、 本地投 资 , 外地投 资 )政府 策略 ; 集( 市场价 出让 , 低于市场价 出让 ) 。通过对上述 四个策略集 的 组合 , 可形成三个博 弈矩 阵 : 地方政 府和农 民博弈 、 地方政府和 开发商博弈 、 开发商和农 民博弈( 见表 1 ~表 3 。 )
是否应该取消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取消农业补贴。
首先,取消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
当前的农业补贴制度导致了资源的过度配置和浪费,使得一些低效率的农业生产者得以存活,从而阻碍了市场的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竞争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取消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其次,取消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技术和创新的进步。
当前的补贴制度使得一些农业生产者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缺乏动力去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
而取消补贴可以迫使农业生产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和创新的进步。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让我们不忘记,我们的农业生产者是我们国家的生产力之源。
”。
最后,取消农业补贴可以减少财政支出,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发展。
当前的农业补贴制度需要政府大量的财政支出,而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从而提高全民福祉。
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
反方观点,不应该取消农业补贴。
首先,取消农业补贴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生存困难。
当前的农业市场存在着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一些小农场很难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生存下去。
取消补贴可能会导致这些小农场倒闭,从而加剧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农民是我们国家的基石,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
”。
其次,取消农业补贴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当前的补贴制度可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而取消补贴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不确定性,甚至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取消农业补贴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者对环境的破坏。
当前的补贴制度可以鼓励农业生产者采取环保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而取消补贴可能会使得农业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环保,导致环境恶化。
基于我国农业保险补贴行为的博弈分析
要作用。但 我国农业保 险发展 却处于逐步萎缩的状 态, 中重要 的原 因之一就是政 府补 贴缺位 。通过 建 立 其 博弈模型对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分析可 以发现 , 面对损失程度极 高的农 业风险 必须 由政府 实施补贴 才能 实现
纳什 均衡 , 于此 , 基 必须通过制度供给 , 明确农业保险财政补 贴的 实施 机制 , 证充分 的补 贴资金 来源 , 保 并提
农业保 险 的供求 均衡 。尼 古拉 斯 ・ 巴尔 ( i o s Nc l ha B r 18 ) 福利国家经济学的角度 出发 , 为福 a ,97从 . 认 利国家的 目 标之一是减少不公, 因此 , 对富人和穷人
作者 简介 : 王 韧 (98一 , , 17_)女 湖南平江人 , 中南大学商学 院博士 生 , 研究方 向: 风险管理与保 险 ; 邓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导 , 究方 向: 研 金融工程 。
Sa i mwaaVa e(96 利 用 消 费 者 盈 余 和 生 l、 l s 18 ) l d
产者盈余的概念进行 的成本 _收益分析认 为, 政府 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可能导致补贴成本大于福利总 产 出, 使社会福利出现一个净损失。同时 , 他们认为 农业保险是通过公平买卖产生 , 本身不是公共产品 , 不应该向农业保 险进行补贴 , 而应 对农业保 险的研 究活动进行补贴 , 因而得 出对农业 保险不该补贴 的
结 论 。JryR.ke(99 、 od n 20 ) er S es19 )G owi(0 1 对政 府
农业保险制度 , 构建合理 的农业保险体系至关重要。 从世界范 围看 , 农业保 险作 为 WT O协议框架 内允许的绿箱政策 , 是许 多成员 国用于扶持本 国农 业发展的通行做法。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却不 容乐观, 18 自 9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 以来 , 发展十 分缓慢 , 甚至一度停滞萎缩。农业保费收入 占当年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的比例由 19 93年的 25 %下 降 .7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我们认为应该废除农业补贴,因为这些补贴扭曲了市场的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农业补贴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人为地低于市场价,这导致生产者不再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从而产生过剩的农产品。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粮食的过剩。
同时,农业补贴也限制了农产品的贸易自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从而加剧了贫困和不平等。
其次,农业补贴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单一化和标准化。
为了获得补贴,农民往往只种植高产量的作物,而忽视了对多样性和生态的保护。
这种单一化的生产方式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还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脆弱,容易受到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业补贴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农业补贴中,而这些资金本可以用于其他更有益的领域,如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废除农业补贴可以让政府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废除农业补贴将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冲击。
农业补贴可以帮助农民应对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农业补贴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其次,农业补贴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
在国际贸易中,农业补贴可以使得国家有更多的议价能力,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
同时,农业补贴也可以保障农民的生计,减少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不稳定因素。
最后,农业补贴也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农业领域实行了补贴政策。
废除农业补贴将导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失去竞争力,影响国家的整体利益。
总的来说,农业补贴的废除与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市场竞争、国家安全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轻易废除农业补贴,而应该通过改革和调整,使得农业补贴更加合理和有效。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述评(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述评(3)(一)从财政支农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偏重大江大河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
而且,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庞大臃肿,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背后,是农业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时博弈不均衡的结果。
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仅使用了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的6类,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补贴的五分之一,国内支持总量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3%,远远低于wto多数成员国15~20%的水平。
(二)从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特点来看,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效果不明确。
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补贴的财政资金本身较少,加上补贴的范围过于广泛,具有普遍性,不能突出地对农业中的生产部门进行补贴,而将补贴的重点放在粮食流通领域中,从而导致了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也导致了农民务农的实际亏损。
另一方面,以价格补贴为主,大部分补贴偏重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支农服务的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的环节,而且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不直接以财政拨付方式,而是以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根本谈不上。
(三)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问题一是补贴重点欠明确,补贴力度不够强。
就补贴领域而言,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集中在粮棉产品,虽然已开始有选择地补贴某些优质品种,但还不够普及、稳定;对投入品的补贴几乎涉及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诸多方面,而且很少分地区和人群;对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力度有限;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金融支持乏力的难题,这些均反映出补贴重点不够合理、明确。
从补贴力度来看,在一般政府服务中,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其中没有或很少有补贴,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进展迟缓;市场营销服务未明确给予补贴性支持,呈现短缺态势;检验服务因补贴资金缺额大,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出口及国内生产的需要。
中国农业中的博弈
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博弈论在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应用博弈论分析工具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着应用范围有待拓展、分析工具需要丰富等诸多问题,需要提高博弈论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博弈论应用领域。
博弈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进行决策的工具。
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博奔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合作、契约、公共产品等领域。
这些领域也是农业经济问题涉及的重要领域,因此博弈论这一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在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中大有作为。
当前农业经济研究领域中应用博弈论工具主要集中在“三农”热点问题。
我国农经学者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都使用了博弈论工具。
现在我主要从土地制度、合作组织、新型合作医疗这3个最主要的方面分析农业经济研究中使用的主要博弈论工具。
土地制度及农地征用。
农民生存仰赖于土地,国家稳定奠基于土地,有关土地制度的问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人们讨论较多的是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2002年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归乡村集体,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部分处置权归农户家庭。
农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转化为现实存在着多方利益博弈:一是农地所有者与土地承包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二是农户之间的利益博奔,三是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利益博奔。
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矛盾表现在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表现为个人既是“所有者”又是“非所有者”。
这个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与农地权益密切相关的3类参与人的行为特征.要通过提高使用权强度明晰产权,同时改善农地经营环境,进一步使现行制度发挥作用,为新的制度安排创造条件。
农地征用问题也因为其引发矛盾增多而成为另一热点。
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已陷入一种耕地保护陷阱的恶性循环:“政策严一供给少一价格高一占地多”。
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一是中央向地方政府提供补贴,用以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机会成本的损失:二是增加地方政府不保护耕地的成本代价从而降低地方政府的不保护倾向度;三是完善土地市场,允许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交易,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基于我国农业保险补贴行为的博弈分析
・金融与保险・基于我国农业保险补贴行为的博弈分析王 韧1,2,邓 超1(1.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2.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Ξ摘 要:作为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农业保险对防范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却处于逐步萎缩的状态,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补贴缺位。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分析可以发现,面对损失程度极高的农业风险必须由政府实施补贴才能实现纳什均衡,基于此,必须通过制度供给,明确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施机制,保证充分的补贴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关服务推动措施。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博弈理论中图分类号:F84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4-0037-04一、引 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而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使我国农业屡屡遭受重大损失。
以2008年初的雪灾为例,仅湖南省农业损失就达34.6亿元。
许多农民抱怨“多年致富抵不过一次天灾”。
因此,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体系至关重要。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保险作为WTO 协议框架内允许的绿箱政策,是许多成员国用于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发展十分缓慢,甚至一度停滞萎缩。
农业保费收入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由1993年的2.57%下降到2004年的0.35%,2006年有所回升,但也只占到0.54%。
此外赔付率不断上升,2003年农业保险赔付率达到92.2%,大大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
面对如此高风险,保险公司制订了高的保险费率,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保险的有效需求。
由于农险业务亏损严重,险种数目也不断减少。
虽然2004年开始状况有所回升,但各地模式试点也只局限在当地区域,尚未形成整体格局,农业保险发展仍然迟缓。
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补贴制度创新——基于“农业经营主体-保险公司-政府”的博弈分析
卤久彳计犬诊学报202吟第5期金融与保险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补贴制度创新——基于“农经营主公司”的博弈分析郑军,周宇轩(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主体之间的博弈原理,建立了“小农户-保险公司-政府”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公司-政府”两大博弈模型。
博弈结果显示:在当前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下,小农户投保概率小于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概率;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概率大于保险公司对其承保概率;两大农业经营主体和保险公司的供求关系失衡;农业经营主体“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的博弈目标以及政府政策目标均未实现#由此建议:应当健全乡村振兴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小农户实行全额补贴;适度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比例,转而补贴对其承保的保险公司。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创新;乡村振兴;博弈分析;保费补贴;新型农业主体;小农户;参保意愿[中图分类号]F320;F84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114(2020)05-0061-11—、引言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全国人民要按、生、乡风明、治理有效、生富裕的总要求村。
该规划强调要农保险政策,积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求的保险品种。
20192月,五部门印《金务乡村的指导 》,要科学确定农业保险保机制,加大财政力度,合理确定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保费水平,高农业保险服务乡村的保障水平。
述可看出,政府各部门重视农业保险制度在乡村的。
村农业农村。
在程中,必须保、兼顾大农业经营主:营一农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
在保证农业保险制度不变的前提,对保制度正、细、加强充,才能让农业保险肩负起保障农农民生活富裕的重任[1]o对此有学者对的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策略:对小农行成本保险全;开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险种并给向*3*。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的存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衡。
农业补贴使得农产品价格偏离市场价值,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
例如,美国政府每年向农业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补贴,这使得一些农产品的价格远低于其生产成本,导致了农业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
其次,农业补贴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补贴使得农民更倾向于大规模种植单一作物,这种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容易导致土地的退化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正如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所说,“农业补贴是对环境的一种破坏,它使得农民更倾向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
最后,农业补贴导致了市场的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农业补贴使得一些国家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值,从而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这不仅对其他国家的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使得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综上所述,农业补贴的存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衡,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导致了市场的扭曲和不公平竞争。
因此,我们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的存在可以保障农民的生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农业补贴来保障农民的生计。
如果没有农业补贴,一些小农户可能无法生存,这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
通过农业补贴,政府可以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的进步。
例如,中国政府通过农业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农业补贴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农业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农业补贴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如果没有农业补贴,一些农产品可能无法保证供应,这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是否应该取消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取消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
取消农业补贴是必要的。
首先,农业补贴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农业补贴并不是为了支持贫困农民,而是为了支持大型农业企业,这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此外,农业补贴也会扭曲市场价格,导致市场失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取消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同时,取消农业补贴也可以节约政府财政支出,将资源用于更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域。
名人名句,杰夫·贝索斯曾说过,“资源有限,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
”这句话表明了资源的有限性,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向农业领域注入补贴,而应该进行合理的配置。
反方观点:
不应该取消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取消农业补贴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其次,农业补贴可以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产品价格,保
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另外,取消农业补贴可能会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加剧城乡差距,不利于社会稳定。
因此,应该继续给予农业适当的补贴,以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
经典案例,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曾引起了农民的抗议和不满,因为他们担心取消补贴会导致农业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这表明农业补贴对农民的生活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不能轻易取消。
综上所述,取消农业补贴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权衡利弊,谨慎对待。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农业补贴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目前的农业补贴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农民们更倾向于生产补贴品种而不是市场需求的作物,这不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市场自由竞争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废除农业补贴可以让市场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其次,废除农业补贴可以减少财政负担。
当前的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使得农业生产者缺乏动力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正如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所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废除农业补贴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最后,废除农业补贴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农业补贴导致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水资源的枯竭。
废除农业补贴可以让农民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说,“地球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是借用它的”,废除农业补贴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综上所述,废除农业补贴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减少财政负担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农业补贴。
首先,农业补贴是保障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废除农业补贴会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国家的责任,废除农业补贴会损害农民的利益。
其次,农业补贴是调节市场波动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受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和干预,将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博弈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1
1基于博弈论的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摘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投入与风险。
从博弈论角度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三方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
研究认为;加大政府农业补贴与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实施农业保险制度,破解农业融资障碍,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是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关键思路。
关键词;农村农业结构博弈模型调整对策博弈论,博弈论可定义为:一些个人、一些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1]博弈论的广泛应用为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缓慢找到了原因,考虑到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方针。
一、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素质、青壮年劳力的数量,专业人才的数量是制约农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本障碍。
[2]如图所示;农民个体在考量自身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劳动技能,土地质量等因素条件下,通过对传统农业与现代新型农业的对比研究,权衡自我优势,利益得失,闲暇与投入力度,最终会综合考虑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实施步骤。
村民在春种时节会受到乡政府与村委会的种植或养殖的直接干预,在此过程中,乡政府基于当年政绩与形象工程考核的考虑,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调集补贴生产资料,成立临时专业推广队伍,深入一线实施引导与强制的政策措施,敦促农民在各自的承包地里改变种植结构与养殖结构。
在三方博弈的过程中,各自打着不同的算盘,农户有自身的经济考虑,总是在是否投入资金与劳力,是否大面积调整农业结构,在外出打工的年总收入与全面投入到农业产业中的收益对比中徘徊。
而村委会处在“肉夹馍”的尴尬境地中,上不能得罪乡政府领导,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总是在乡政府的强制与配合中勉强引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摘要:农业补贴政策作为一种公共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其运行过程则是相关利益主体围绕利益关系调整而不断展开的博弈互动过程。
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机制,试图找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缺陷或不足,寻求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博弈论;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途径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05-0003-03农业补贴政策主要涉及农民和政府两大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与选择,农业补贴政策系统的运行过程也主要是政府与农民围绕利益调整而展开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和妥协的博弈过程。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过程,发现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利于设计新的机制,破解制度缺陷,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
一、农业补贴政策的博弈论分析(一)农业补贴的博弈论分析采用策略型博弈对政府和农民这两大农业补贴利益主体在农业补贴政策中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描述一个策略型博弈至少需要三个要素:局中人、策略、支付(收益)。
局中人是指参与博弈的人,是博弈的决策主体。
局中人将根据自己的偏好决定自己的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策略是指每个局中人在博弈中的行动规则或行动指南。
策略规定局中人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动,使局中人明确了如何对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
支付是指局中人从各个组合中获得的效用[1]。
本文博弈分析中的局中人选定政府和农民,因为政府和农民是农业补贴最直接的利益主体,二者也是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承载者。
在经济相互交往中,农民和政府的行为都应为理性经济人行为,因此,他们做出的选择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农民所做出的选择应是在政府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战略。
对于农民来讲,最优反应战略也就是指在政府已经选定了战略或者可以预计到政府将选择何种战略时,农民选择该战略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同理,对于政府同样适用,虽然政府是公共服务组织,但其也有自己的利益和行政目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博弈论分析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为了便于分析,作如下假设:(1)农民在自身权益受损时各自为战,其本身不属于任何保护农民权益的组织。
(2)农民和政府均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即如果政府不给补贴或补贴低于农民的期望,使农民的利益受损,农民必然反抗;政府补贴也要充分考虑自己利益。
(3)农民在权益受损时有2个战略:反抗与不反抗;政府也有2个战略: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反之则为不实施补贴政策。
(4)农民如果采取反抗措施,即改种经济效益好的作物,或抛荒进城打工,采取这样的策略,农民会增加收入,收益增加。
对于政府说,此策略下,国家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其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其收益减少。
(5)农民和政府所获收益可以用数字排序:-1——不能接受,1——差,2——中等,3——较好,4——好。
假设农民和政府博弈前的收益均为2。
根据上面的假设,可以进行如下分析:对于农民来说,当政府给予农业补贴且补贴符合农民的期望,农民的选择是不反抗,获得收益4,这一选择要比反抗获得收益3高;但如果补贴不符合农民的期望,比如补贴金额太低,低于农民反抗增加的收益,则农民也会选择反抗。
若政府不实施农业补贴,农民必然选择反抗,虽然反抗要承担改种经济作物或打工收入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只能获得收益3,但这个收益也比不反抗获得的收益2多。
对于政府来说,实施补贴政策,如果农民反抗,既浪费了资金,还使原有收益下降,获得收益为-1;反之,就会获得收益4。
不实施补贴,如果农民反抗,其收益会下降,变为1,反之,则收益保持原有水平,收益为2。
根据以上假设和分析,建立农民与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表。
农民与政府博弈的支付矩阵采取纳什均衡来求解博弈均衡,经过双画线法求解,得到两个纳什均衡(3,1)和(4,4)。
显然,(4,4)是两者利益最优组合策略,但这个策略组合只有在农民和政府利益偏好契合度较高的时候实现。
(4,4)不是唯一策略,因为(3,1)策略下,农民收益较好,虽然政府会有利益损失,但这个损失不足与迫使政府必须采取补贴政策,二者可以实现均衡,但如果农民的博弈能力增强,就会打破这种均衡,迫使政府采取补贴政策。
由此可见,农民的博弈能力和政府与农民利益偏好的契合程度对政府补贴与否及补贴效果有较大影响。
(二)农民博弈能力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农民分别是农业补贴政策的施政者和受政者,利益博弈是二者在农业补贴政策关系的载体。
在经济相互交往中,农民和政府的行为都应为理性经济人行为,因此,他们做出的选择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在农业补贴政策中,农民的博弈能力和政府与农民利益偏好的契合程度对政府补贴与否及补贴效果有较大影响。
农民的博弈能力可分为四类:财富创造能力,即农业产出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它是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影响力的体现;产品供给能力,即农业产出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组织能力,即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内聚力,它是农民的政治影响力的体现;谈判能力,即农民把自己的需求和意见转变为向政府表达要求的能力,它是农民的利益表达能力的体现。
在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时,若是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偏好一致,政府与农民能力的强弱并不影响政策的利益流向;若是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偏好不一致,农业补贴政策的安排则是占支配地位的团体利益的反映:当政府能力强于农民时,就会形成强政府与弱农民的互动关系,农业补贴政策就会具有强制性和向政府利益偏好倾斜的特征,农业补贴政策力度就会比较小;当农民能力与政府能力对等甚至强于政府能力时,就会形成协商型的互动关系,农业补贴政策就会朝着互惠互利甚至向农民利益倾斜的方向分配。
(三)政府与农民利益偏好契合程度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所偏好的利益是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进行综合平衡和取舍后的结果,并且打上了政策决策者主观偏好的烙印,政府是农业补贴政策系统最为权威的政策主体,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者和施行者,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偏好规模和补贴方式等无一不受到政府利益偏好的约束[2] 。
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程度是政府是否采取农业补贴政策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民博弈能力较弱时起决定性影响。
若是与农民的一致或者基本一致,政府就会采用利益分配向农业和农民倾斜的农业补贴政策,农民就能从农业补贴政策中获取较大利益,政府也能从中获得较大利益,如博弈支付矩阵中的(4,4);政府的利益偏好若是与农民的契合程度低甚至相背离,政府就倾向于不采用或少采用农业补贴政策,此时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否向农业和农民倾斜,则取决于农民争取利益的能力以及国家对农民地位权利的认可程度。
另外,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程度影响着农业补贴效率的高低。
从支付矩阵可以看到,(4,4)实在两者契合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实现的,政府和农民都得好的收益,此时的政策效率较高。
但如果农民有比较高的利益期望,而政府补贴力度较小,就可能出现(3,3)(3,2)等支付收益,甚至会出现(3,-1)这样的收益,此时政策效率就比较低下。
二、基于博弈论视角解析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我国农业的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方面。
虽然补贴历史不短,但在一直以来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思路下,一系列偏向工业和城镇发展的政策使得工业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汲取发展的“营养”,而农业肩负着支持工业发展的重任。
直到2004年,随着农业税减免的开始,我国农业补贴开始走上由“负”转“正”的道路,农业补贴政策才真正开始发挥支持农业的作用。
从我国农业补贴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几乎是政府主导的,带有强制性色彩,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是由于政府和农民在农业补贴政策中相互博弈中,农民因为较弱的博弈能力处于劣势的结果。
当前,虽然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已经大转向,但是依然是政府主导,政府主观性较强。
这依然是农民的博弈能力较弱,不能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的结果。
农民在这场博弈中的博弈能力具体情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农业创造经济财富的能力看,随着产业重心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梯度转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农业创造经济财富的能力下降,博弈能力下降;从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看,随着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生产能力有一定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增强,且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的起伏波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较大挑战,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成为博弈的重要砝码,这正是我国推行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力量;但是从谈判能力和组织能力看,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我国农民在博弈中的弱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与农民利益偏好的契合度,结果是影响了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
农民的分散性(低组织化)和较弱的利益诉求能力,一方面给政府补贴力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对农民利益期望信息了解的难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度就会下降,政策效率低下。
比如,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是近年在实践中逐步出台的,缺乏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临时性补贴多而经常性补贴少。
临时性补贴主要是针对某种重要农产品供给短缺且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时实施的一种应急性补贴 [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应急性比较强,是在粮食安全面临潜在危险的情况下实施的,尚未形成一整套良好的运行机制;再如,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政策力度较低,与农民的期望差距较大,不能较好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涉及的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农民因为较弱的博弈能力被“边缘化”,政策的运行缺少主要客体的积极参与,主要由政策的实施主体——政府主导,这样的制度一方面缺乏客观性,一方面缺乏监督,政策的缺陷使得政策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
三、破解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缺陷的新机制设计根据以上分析,从博弈论的视角,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缺陷在于农民相对于政府来说微弱的博弈能力使得使农民在农业补贴政策中被“边缘化”,农业补贴政策缺少农民的参与,政府主观性色彩较重,由此决定了我国农业补贴运行轨迹;在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大转向的情况下,我国农民在博弈中的弱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与农民利益偏好的契合度,降低了农业补贴效率。
所以,新的机制设计就应该此为突破口,提高农民的博弈能力,让其发挥应有的参与政策制定,吸收政策效用和监督政策运行的作用。
具体思路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策制定环节,增强农民博弈能力,包括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政治谈判能力,加强其利益诉求能力,使其有能力参与到政策制定中;二是政策实施环节,增强农民理解和吸收政策效用的能力;三是政策监督反馈环节,增强农民的监督和反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