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公信力
执法司法公信力方面做法
执法司法公信力方面做法一、执法方面。
1. 执法人员形象与态度。
执法人员得穿得像那么回事儿。
制服要干净整洁,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个威武的样子。
别整得邋里邋遢的,老百姓一看就觉得不专业。
而且态度要好,别一张嘴就跟吃了炸药似的。
得客客气气地跟群众解释执法的原因,就像去朋友家串门得有礼貌一样。
比如说交警查酒驾,要是上来就凶巴巴地,司机心里肯定不服气。
要是能笑着说:“师傅,咱查个酒驾,这是为了大家安全呢。
”这感觉就不一样了。
2. 执法透明度。
执法过程得公开透明。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执法记录仪就得好好利用起来。
这就好比给执法人员安了个随身摄像头,他们干啥都在“镜头”下。
比如说城管执法,要是和小商贩有点啥摩擦,把执法记录仪的视频一放,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还有,执法的依据也得让老百姓知道。
不能光说“这事儿不行”,得告诉人家哪条法规规定不行的,就像玩游戏得有游戏规则一样,大家都得按规则来。
3. 执法的公平性。
不管是谁,在法律面前都得一样对待。
不能因为你是个大老板,犯了错就轻轻放过;也不能因为是个小老百姓,就往死里整。
比如说税务部门查税,大企业和小商户都得按照税法来。
要是只盯着小商户查,对大企业的偷税漏税睁只眼闭只眼,那老百姓肯定觉得执法不公平,公信力也就没了。
而且执法的时候不能有偏见,不能因为你看着这个人不顺眼就多罚点,看着那个人长得帅就少罚点,这可不行。
4. 执法的效率。
执法得迅速果断。
要是有人报警说有小偷在偷东西,警察不能慢悠悠地晃过去。
得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赶到现场。
要是拖拖拉拉的,小偷都跑没影了,受害者能不抱怨吗?再比如说环保部门查污染企业,发现问题就得赶紧处理,不能让污染企业继续污染环境好几个月才采取行动。
这就像医生治病,不能等病人病入膏肓了才开始治疗,得及时把问题解决了,老百姓才会觉得执法部门靠谱。
二、司法方面。
1. 法官形象与素养。
法官那可是司法的门面。
得穿着法袍,戴着假发(如果有的话),端端正正地坐在法庭上。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 法公信力如何提升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如何提升《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如何提升》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是司法权威的重要来源。
然而,当前在一些情况下,司法公信力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那么,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呢?首先,确保司法公正乃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石。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线,只有做到公正司法,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必须秉持公正之心,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要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确保每一个司法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同时,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内部监督要强化法院、检察院的自我监督,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外部监督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司法公正得以实现。
其次,提高司法效率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过长的司法周期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诉累,也会削弱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因此,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简化司法程序,推行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办案效率。
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司法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司法信息的共享和快速传递,减少不必要的延误。
此外,还应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案件能够及时、公正地得到处理。
再者,加强司法公开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不可或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司法公正最有力的保障。
要进一步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案件外,所有司法案件的流程、结果都应向社会公开,让公众能够了解司法的全过程。
通过公开庭审、裁判文书上网、新闻发布等形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公众的疑问,消除误解和疑虑,让公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亲民。
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研究
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研究一、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内涵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指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回应和满足社会的司法需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对社会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
”信用”是前提和存在基础;”信任”是结果和追求目标。
检察公信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检察机关自身执法的信用,包括司法独立、公正、高效、权威和检察官的素质等;二是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的信任。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业绩,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可;人民检察院的执法公信,必须由人民来衡量;人民检察院的执法形象,必须由人民来评价。
”信用”和”信任”这两方面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二者的实现最终都依赖于检察官的责任感、检察执法的公正性、公众诉求的满意度和内外监督的保障力。
检察执法公信力具有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特有的品性和特点。
一是从评价主体上看,检察公信力主要涉及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是检察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二是从评价内容上看,检察公信力集中表现在检察机关回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对法定职责是否全面、正确、有效履行;对社会的司法需求是否发挥职能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回应及实际效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是否及时开展专项检察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等。
三是从反映形式上看,检察公信力主要表现为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检察工作的公信力、检察人员的公信力,三者具有紧密联系,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评价标准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四是从检察权构成上看,检察公信力又具体表现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公信力、审查逮捕工作的公信力、公诉工作的公信力、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监督工作的公信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公信力等。
二、当前影响检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影响检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检察机关内部方面的,也有检察机关外部方面的,并与社会经济、文化及法制环境密不可分。
执法公信力的涵义及法律特性
执法公信力的涵义及法律特性
执法公信力应是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和信心,以及执法机关对广大民众保持的一种信用,是一个蕴涵两维互动的概念:从权力行使角度看,执法公信力是执法机关通过执法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的一种公共信用,是执法机关据以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资格和能力;从社会公众角度看,执法公信力是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在社会公众心中所建立的一种信服状态,是公众对执法机关、执法工作及执法人员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心理反映,它体现了人们对法的信仰和遵从。
据此,所谓执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普遍地对执法权运作具有的信服力和认同感,并遵从执法权运作的一种状态和秩序。
它表明社会公众对执法的信任和尊重程度,也反映执法权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力和影响力。
从本质内容上看,执法公信力是执法者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用关系,一种执政信任。
执法权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具有足够信用,决定了公众对执法的信任度,执法机关的信用状况最终要通过公众的评价得以体现。
只有社会公众普遍地对执法机关具有信任和心理认同感,并因此自觉服从和尊重执法权的运行。
从评价方式上看,针对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要和评判维度,但各方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不同主体对执法公正评价标准与维度万流归宗,就是实现公平正义。
从构成要素上看,执法公信力包括四个必备要素:执法拘束力、执法判断力、执法自制力、
执法排除力。
从关联元素上看,执法公信力的构建、持续关联着执法权威、执法公正、执法人员素质,以及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等元素。
这些元素相互整合,和谐共生,共同体现执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司法公信力:强化执法机构的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指标,它关乎国家法制的稳定性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而强化执法机构的公信力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加强执法机构的公信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首先,为了强化执法机构的公信力,必须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执法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察机构,深化执法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纪律教育和监督检查。
执法机构还应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让公众对执法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其次,执法机构应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使其具备公正、公平、公开的执法能力。
培养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服务人民的执法队伍,是执法机构强化公信力的基础。
同时,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执法人员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第三,加强信息公开和互动沟通。
执法机构应主动向公众提供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增加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意识。
在重大案件的审判过程中,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沟通,及时发布案件的进展情况和结果,以保证审判的透明和公正。
同时,在行政处罚等执法活动中,也要向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权利保障和法律援助。
最后,建设信息化的执法环境。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执法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执法活动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存储。
执法机构还应加强与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执法合力,保证执法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在强化执法机构的公信力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法治理念的贯彻和法律规范的严格执行。
执法机构要坚守法律底线,严守职业道德,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使执法权力。
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执法监督,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监督和评价,共同推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总之,只有通过强化执法机构的公信力,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公正司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政府、执法机构、公众,每个人都应当为此承担起责任,共同努力,共创一个公正、透明、有序的法治社会。
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浅思考
风仍 然存在 ; 不敢监督 、 不 善监督等 法律
监督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也 影 响 到 检 察
机关的监督权威和 执法公信 力。 当今 资
3 . 提 升检察机 关执 法公信 力是顺应新 形势下人 民群众新期待 的必然要 求。 随着我 国经 济社 会发展及依法治国根本方略的推进 , 一方面 , 法制观念逐 步深入 人心 , 人民群众 的法律意 识、 维权意识不 断增强 : 另一 方面 , 不稳定 因
紊增 多 , 社会矛盾叠加 , 大量的矛盾纠纷以诉讼方式进入司法层面 , 人 民群众 的司法 需求增长 明显 , 维护社会稳定 的任务相 当繁重 。 在 这一形势下 , 人 民群
讯发 达 , 虽然有些 问题 本身不是很 突 出,
但一 经网络传媒传 播炒作 ,就会在 社会
上产生极大 的负面效应。因此, 必须正视
督, 维护公 平正义 , 树 立司法权威 、 提升检 察公信 力 , 既是 社会各界 对公正 司
县院 多名 人大代表均 以全 票通过检 察工 作报告 ) 。但是 , 当前检察 工作和 队伍建
设中存在 的一些突 出问题 ,直接 或间接 影响 了检察机 关的执法 公信力 。这些 问 题主要是 : 案件质量 问题 , 仍有极 少数质 量瑕疵案件甚 至错案发 生 ,如广 受关注 的湖北 省京 山县 余祥 林故 意 杀人 案 ; 执 法不廉洁 问题 ,如 山西省 晋中市榆 次 区
1 . 检察机 关执 法公信 力的概 念。《 现代 汉语词典》 对公信力 的定 义是 : 使 公众信任 的力量。顾 名思义检 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 就是指检 察机关通过依 法履行 法律 监督职能 , 服务党和 国家工作 大局 , 回应和满足社会 的司 法需求 , 维 护和 实现公平正 义 , 从而逐步 形成和积 累起来 的 , 在社 会公众 中享有 的信 任度 、 权威性和影 响力。 它反 映了社 会公 众对检察 机关的主观评 价、 心理反应 及价值 判断 , 是衡量社会公众对检察机 关满意程度 、 信赖程度 、 认同程度 的重 要标尺 。提升检察 机关执 法公信力 , 其 实质就是 提升 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 的 信任程度 , 真正树立起检察机 关在 人民群众 心 目中的正面形象。强化法律监
建立完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可以对执法和司法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提升执法和司法的公信力。
而建立完善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首先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要想建立完善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从而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建立评价机构要想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需要建立评价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由政府或者司法机关负责。
评价机构可以通过监督执法和司法行为,评价执法和司法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提升执法和司法的公信力。
三、明确评价指标评价机构需要明确评价指标,切实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评价工作。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执法司法中的程序、结果和效果等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指标,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计量。
四、建立监督机制评价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行为,更是一种监督行为。
为了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五、加强培训和教育要想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
评价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够真正做好评价工作。
六、建立反馈和纠错机制建立完善的反馈和纠错机制是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整改,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提升执法和司法的公信力。
总之,建立完善的执法司法公信力评价制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提升执法和司法的公信力。
提升执法公信力发言稿
提升执法公信力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谈一下关于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问题。
公信力是执法机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保证。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必须承认,执法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不公、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程序不规范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也会导致执法机关在舆论中受到负面评价,进而影响到执法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首先,为了提升执法公信力,我们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
执法人员是执法行为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执法工作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提高执法人员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执法权力是为民而用、为民所需,从而在执法行为中更加客观、公正、公平,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
其次,为了提升执法公信力,我们应该加强执法过程的透明度。
透明是公平的前提,也是提升公信力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执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让人民群众对执法行为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
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防止滥用职权和执法不当的情况发生。
第三,为了提升执法公信力,我们应该主动倾听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是执法工作的动力源泉,只有与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执法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我们应该积极倾听社会的声音,关注社会的关切和诉求,及时采纳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执法行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为了提升执法公信力,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促进执法工作的公正和规范,也可以对执法工作进行负面炒作和抹黑。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和疑虑,主动公开执法工作中的良好案例和典型经验,以正面实际的行动和成果来回应社会的质疑和挑战,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有信心和认可。
执法公信力部署情况汇报
执法公信力部署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执法公信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分析执法公信力部署情况,本文将从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投入,加强了执法公信力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了执法公信力的建设工作。
同时,社会各界也对执法公信力建设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然而,执法公信力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执法人员存在违法乱纪、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执法公信力。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对执法公信力的信任度下降。
此外,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还存在着监督不到位、评估不科学等问题,导致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的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其次,建立健全执法公信力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不当行为。
同时,加强对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激励和约束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
总的来说,执法公信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不断完善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执法公信力,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以上汇报,我们可以看到执法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全面情况。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执法公信力建设工作,为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与执法公信力
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与执法公信力【关键词】检察机关;公信力;队伍建设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就是检察机关通过公正严格文明执法,全面履行职责,赢得党、国家和人民群众信任的能力。
1 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必要性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提升检察公信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是实现检察职能的必然要求。
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唯一法律监督机关,这一宪法定位体现了检察机关的国家性、公权性和法律监督属性,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化身。
二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是检察机关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增长明显。
检察工作必须始终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信任,是维护检察公信力的最佳体现。
三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是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既要求我们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又要求我们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及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民生民利。
检察机关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才能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2 当前检察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题问提升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公平、高效行使检察权,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多年来,检察机关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期待相比,检察队伍建设还有很多不适应。
一是有的对队伍当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认识不清,甚至盲目乐观,总是把自己的长处有意无意放大,而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看得不够清楚。
行政执法的规范与执法公信力
行政执法的规范与执法公信力行政执法是指政府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惩罚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执法的规范与执法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规范的执法行为,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增强社会公信力。
本文将探讨行政执法的规范和执法公信力,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行政执法需要遵循规范的执法程序。
规范的执法程序包括合法性、公开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等方面。
合法性是指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不能任意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范围。
公开性是指执法行为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确保执法透明,避免不当执法行为。
公正性是指执法行为应当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效率性是指执法行为应当高效率地进行,尽快解决案件,提高执法效果。
行政执法需要依靠科学的执法依据。
科学的执法依据是指行政执法应当依据具有合法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标准。
执法人员不能凭主观判断或个人喜好进行执法,而应当对法律法规进行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
执法机关应当为执法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
再次,行政执法需要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察机构,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严厉打击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外部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包括媒体、公众和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纠正错误并改进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还需要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执法人员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执法作风。
他们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为个人或特殊利益服务。
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律法规,做到对违法行为有科学准确的认识和判断,遵守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的规范和执法公信力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
法制环境是指行政执法应当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
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八策
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八策摘要:通过提升执法公信力,进而提升检察机关的地位和形象,有效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检察机关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此,检察机关应从执法办案、服务人民群众、廉洁自律、规范管理等方面着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执法公信力;检察;对策所谓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简言之,就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一种能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这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也强调,检察机关要把提高执法公信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执法理念教育、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素质建设、执法监督制约和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
如何提升执法公信力,提升检察机关的地位和形象,有效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检察机关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狠抓执法办案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最大希望就是强化监督,公正司法,伸张正义,这是对检察机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执法公信力最基本的保证。
检察机关必须顺应人民群众这一意愿,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加以改善良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依法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
严肃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移民补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领域涉及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从工作上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同。
同时必须确保办案质量,严防冤假错案,严防放纵犯罪,严防伤害无辜,严防办案事故。
二、积极服务人民群众执法公信力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层面对检察机关的期望和要求不同,检察机关必须对此作出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回应。
执法公信力建设心得体会
执法公信力建设心得体会执法公信力是指执法机关在履行执法职责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公正、透明、专业、高效的能力和形象,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拥有强大的执法公信力对于执法机关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公众对执法机关有信任,才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治理,共同建设法治社会。
在长期的执法实践中,我深有体会,在执法公信力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法治教育和宣传。
执法公信力的建设首先需要通过法治教育和宣传深入人心,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识和对执法机关的信任。
法制宣传要以普及法律知识和普惠法律服务为重点,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宣传栏、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关的职责权力,让公众了解执法机关的公正执法原则和操作规程。
同时,执法机关还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素质,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让他们成为法治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其次,加强内外部监督机制。
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执法过程的公正、透明和合法。
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人员考核、纪律检查、业务指导等方面,通过建立评议、评估、追责等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规范其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外部监督机制包括公民投诉、舆情监控、独立审查等方面,通过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不当行为,保证执法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再次,推动执法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公开执法信息,增加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提高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执法机关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主动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重大执法活动的信息,公布执法标准、程序和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和评价。
同时,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执法信息公开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和了解执法信息,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便捷度。
最后,加强社会参与和民众参与。
执法公信力的建设需要借助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参与和民众参与,形成多元监督机制和执法决策的多元化来源。
关于执法公信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执法公信力的几点思考作者:林礼兴来源:《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11期执法公信力问题,人民群众非常关注,中央高层更十分关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都把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作为执法司法机关建设的重要任务。
因为它关系到执法司法的信用问题,更关系到公众对执法司法的信任问题,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经济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的进程。
所以,它是我们检察机关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面对和高度重视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
一、关于执法公信力的定义与内涵公信力,就是公众对某一社会公共组织行为的信任程度。
公信力不是执法司法机关的专利,只要是社会公共组织都有一个公信力问题。
执法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的主观评价和心理反映,体现的是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的信任、尊重和认同程度。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执法司法机关对社会的信用;二是公众对执法司法机关的信任。
用有的学者的话说就是“信用加信任等于公信力”。
它既是对整个司法系统的信任,也可以是个别司法行为反映群众对执法的满意度,体现了执法机关工作的公正水平、权威度和影响力。
执法公信力,反映在执法机关办案和执法活动的实体、程序、以及办案人员素养和作风上。
信用与信任,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一般来说,信用度高,信任度也高,反之,信用度低,信任度也低,信用度太差,也就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这里,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执法信用是基石,是核心,是灵魂,它是产生司法行为服务对象公众信任的基础。
有没有监所检察公信力之说?笔者以为,执法司法公信力一般是针对是执法司法系统来说的,但是,系统是由每个子系统组成的。
监所检察部门就是检察机关的子系统,它与反贪、公诉、侦查监督、民行检察等共同构成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执法公信力,依据要素来分,可以是执法司法制度、执法主体、执行行为构成。
依据部门法来分,可以划分刑事执法公信力、民事执法公信力、行政执法公信力。
依据司法机关职能来分,可以有检察机关公信力、审判机关公信力、公安机关公信力等。
浅谈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浅谈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执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能够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安机关执行力和公信力,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
对于基层派出所而言,加强队伍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队伍执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执法质量不高,存在随意性。
执勤民警在执法程序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法律文书也存在漏写、错写等问题。
此外,部分民警的业务知识水平不高,讲话用语不文明,缺乏证据意识,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当事人对执法工作产生怀疑。
其次,执法不文明规范,为民服务观念不牢。
个别执勤民警处理案件方式简单,态度冷躁,存在训斥当事人的情况。
有些办案民警不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忽视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窗口民警向群众解答问题不热情,回答问题不清楚,给群众造成不为民办事的感觉,伤害了警民感情。
第三,执法态度差,形象不佳。
部分民警在执勤执法中态度粗暴,执法方式简单,容易让群众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此外,不少执勤民警不注意自身形象,警容风纪不整,这些都影响了民警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首先,执法环境差,影响大。
部分群众对民警执法不理解,甚至会威胁围攻民警,这会影响民警的执法行为。
其次,部分民警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对执法规范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部分民警自身素质和意识问题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此,加强队伍执法的规范化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需要加强民警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培训,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民警的素质和意识培养,提高民警的服务意识和形象。
同时,也需要改善执法环境,提高群众对执法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为“平安增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警力不足、任务重、工作量大,许多民警超负荷工作。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社会对公安机关期望与需求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社会公众期望公安机关在执法过 程中能够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公 正对待当事人,文明执法,树立
良好的职业形象。
提高执法效率
社会公众期望公安机关能够加强 内部管理,提高执法效率,缩短 案件办理周期,减少不必要的繁
琐程序。
加强警务公开
社会公众期望公安机关能够加强 警务公开,及时发布警务信息,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增强 公众对警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 关执法公信力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现状 • 提高执法素质,确保公正执法 • 强化警务公开,增强透明度 • 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 严格管理队伍,树立良好形象 • 总结与展望
01
加强执法培训
01
02
03
法律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 关法律法规,确保执法过 程中准确适用法律。
执法规范化建设
通过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 流程、强化执法监督,提高公
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应用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 化手段,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效 率和准确性,减少执法过程中 的误差。
执法公开透明
加强警务公开,推动执法过程 全程记录、公开可查,增强公 众对公安机关执法的信任度。
队伍素质提升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和途径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对 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拓展公众参与平台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方便公众随 时随地参与公安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
加强与媒体和公众的互动
积极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 ,增强公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法治教育统一提高执法公信力素材
法治教育统一提高执法公信力素材一、目前我国执法公信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说来,当前我国执法存在执法体制滞后、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群众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的许多新闻事件都与执法司法有很大关系。
比如,药品安全领域的毒疫苗致死事件、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食品安全领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生产领域的屡禁不止的众多矿难;公安执法领域的孙志刚事件、龚爱爱事件;交通执法中的“钓鱼执法”事件;司法中的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河南赵作海案等。
这些事件都是各类行政执法和司法直接造成的恶性事件或不利后果。
就连贵州瓮安事件、云南的“躲猫猫”事件、深圳宝安区群体袭警事件、甘肃陇南事件,都与行政执法有很大的关系。
反思这些事件,这些地方的执法机关丧失了执法公信力,出现了公信危机。
因此,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将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
目前我国执法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育执法机关公信力的相关制度缺失。
二、提升我国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对策保障法律执行,提升执法公信力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既需要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既要有科学完善的体制和工作机制,也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
应当充分考虑影响执法公信力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多角度地采取措施,努力获得社会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最大信任。
(一)要改进和完善普法教育方式,注重实效,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二)领导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执法司法,首先必须守法。
(三)强化保证法律实施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建立一套包括党内纪律检查、行政上的纪律监察、人民群众的监督、执法单位内部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内外协调的监督体制,保证各级国家公职人员严格执法。
彰显执法公信力的案例
彰显执法公信力的案例那我给您讲一个交警执法的案例吧。
在一个小县城的十字街头,有个交警叔叔叫老王。
这个路口车流量虽然不算特别大,但也有不少小摩擦啥的。
有一天呢,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地就闯了红灯。
老王当时就把他给拦下来了。
小伙子一开始还挺横,说什么“我就闯了,咋地吧,又没出啥事。
”老王呢,也不生气,慢悠悠地说:“小伙子,这红灯可不是给汽车设的,咱骑摩托车也得守规矩呀。
你想啊,要是人人都像你这么闯,这路口不就乱成一锅粥啦?到时候大家都走不了,你也得堵在这儿。
”小伙子还是不服气,梗着脖子说:“我赶时间啊,有急事呢。
”老王就笑了笑说:“急事也不能拿命开玩笑啊,再说了,你觉得闯红灯能快多少呢?要是真出点啥事,那你这急事可就彻底办不成喽。
”然后老王按照规定,要给小伙子开罚单。
小伙子一看要罚款,又开始嚷嚷:“你们交警就知道罚款,没别的事干了。
”老王很严肃地说:“罚款可不是目的,是让你长个记性,下次别再犯了。
你要是今天真认识到错误了,我可以给你讲讲交通安全知识,就当抵罚款了。
”这下小伙子来了兴趣,老王就开始从交通规则的起源讲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讲得头头是道。
周围围过来一些群众也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小伙子心服口服地说:“叔,您说得对,我错了,这罚款我该交,以后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你看,老王这个交警执法就很有公信力。
他没有因为小伙子一开始的态度就发脾气,也没有简单粗暴地只开罚单,而是通过讲道理,让小伙子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周围的群众看到这一幕,也更加认可交警执法的公正性了,这就是执法公信力的体现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负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
要履行这些重任,要强化警民关系,要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就务必要提升执法公信力。
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公安工作及公安民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心理反映,它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信任、尊重和认同程度。
执法公信力的提高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需要各级公安执法部门日积月累方能实现。
而这种日积月累,不仅要有先进的执法理念作基础,更要有健全的执法机制作保证。
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
“公生明,廉生威。
”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也是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要把办理每一起案件、开展每一项执法活动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切实从实体、程序方面加以落实,并且要通过社会力量和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
要将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推进执法规范化,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以法律标准衡量是非、处理问题,同时还要尽量
达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使当事人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心、温暖,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要更多地运用协商、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的诉求,更多地采取“能调则调”、“多调少罚”等柔性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
要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只有如此,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要以整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为突破口。
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有些地方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个别单位存在着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随意性过大等亟待破解的难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因此,必须要下大力找准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管理,进一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强化执法培训工作,使全国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跃上新台阶。
以真诚的服务来赢得公信力。
积极创新推出更多的便民利民新措施、降低服务门槛、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加强亲民便民执法服务软环境建设。
以最大限度的警务公开来增强公信力。
公开才能公信。
紧密结合“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及时消除群众的顾虑,回应群众的质疑。
全面推广应用“网上执法告知服务系统”,实现公安案件办理和行政审批全过程“阳光作业”。
以高效的办案来提升公信力。
要坚持“既破大案,又破小案”,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侵财性犯罪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案件上,同时全面深化岗位练兵活动,确保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使人民群众信服、佩服。
用廉洁的形象来支撑公信力。
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五条禁令”、“三项铁规”等纪律要求,深入开展好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确保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深入排查、梳理出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挂牌”整治,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严防队伍内部发生违法违纪等重大问题。
要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极力维护基层民警执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提高基层民警的执法能力、服务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要提高民警综合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执法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各项业务知识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水平、实践操作、体能和应急的
培训,使民警全面了解执法应用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类科技装备的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要教育民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心理应急能力,定期开展实战技能演练,使民警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冷静处理,提高处置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在执法过程中,要端正执法思想,通过转变执法理念,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的问题,其次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以法服人,讲依据、讲程序、讲证据,规范言行举止,树立执法威信,同时要积极体现人文关怀,对轻微违法以教育为主,减少人民群众的抵触情绪缓解警民矛盾。
要营造压力小、效率高的工作环境基层领导要以爱护警力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配置、运用警力,而不轻易浪费警力资源,在保障基层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全面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立起严谨科学的决策制度、公正客观的用人制度、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和严格明确的责任制度,使警察队伍的管理尽快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
坚持正面引导,多形式、多渠道、全方面地宣传公安工作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绩效,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地反映公安民警的酸甜苦辣,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警察的警德风范,从而改善警民关系,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为民警创造更好的执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