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七)
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佚名
【期刊名称】《行政科学论坛》
【年(卷),期】2024(11)2
【摘要】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对这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总页数】1页(P73-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中央编办政策法规司编印《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2.《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3.机构编制工作用语释义
4.《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5.《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第二章领导体制第五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讲课稿
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讲课稿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讲课稿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培训讲师,我们的主题是关于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的知识培训。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份有关编制管理的概念定义。
一、编制管理的概念定义编制管理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编制政策,以科学的方式、程序和方法确定编制的总数、结构和用人计划,实施编制用人、流动和盘点、调整等有关的组织人事工作的过程。
编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机构编制数量适宜、结构合理,高效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的作用。
二、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性原则:编制数量要合理,不能过剩或不足。
2. 客观性原则:编制管理要科学客观,不能主观臆断。
3. 管理性原则:编制管理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4. 公平性原则:编制分配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和歧视。
5. 价值性原则:编制管理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提高工作效益。
三、编制管理的内容编制管理包括编制计划编制、编制用人、编制流动与盘点、编制调整等内容。
1. 编制计划编制:根据机构的业务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编制计划,明确机构编制数、岗位设置、职责要求等。
2. 编制用人:根据编制计划,通过招聘、选拔、培养等措施,将合适的人员填补编制空缺。
3. 编制流动与盘点: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发展需要,进行编制的流动、岗位调动和盘点工作,确保编制的合理使用。
4. 编制调整:根据机构改革、合并、减员等情况,对编制进行调整,确保编制数量、结构与机构要求相适应。
四、编制管理的关键要素1. 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编制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流程。
2. 信息管理:健全编制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更新编制相关信息。
3. 绩效考核:建立与编制管理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检查和评估编制管理的成效。
4. 人才储备: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机制,为编制管理提供后备人员。
5. 预警机制:建立编制管理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编制管理出现失控情况。
人事管理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
税务系统根据国家机构改革和新的税收管理体制要求,调整职能、设置机构、确定人员编制。
改革开放以来,税务系统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对机构职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重新修订了“三定”方案,为加强税务机关建设,强化行政管理,更好地履行国家税收管理职能奠定了基础。
1.1机构编制管理的含义与原则1.1.1机构编制管理的含义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各级机关及部门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其所属工作部门、下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责权限划分、职能确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及其运行程序制度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垂直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实行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
国家税务总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和税收业务的指导和协调,对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监督以及组织经验交流方面;省级地方税务局对省以下地方税务系统也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的垂直管理。
1.1.2机构编制管理的原则机构编制管理事关大局,它不仅关系到税务工作的每一个局部和每一道环节,而且关系到税务系统的整体和全局;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税收工作能否正常运转,而且关系到税收事业能否长期健康发展。
因此,税务系统的机构编制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项主要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在机构、编制、职能等重大问题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税务部门规定的政策、指标、程序进行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国家和上级税务部门规定的大方向,而各行其是,另搞一套。
(2)目标管理原则在机构、编制、职能等方面,上级税务部门主要控制总量和工作目标,而各级税务局要按照工作目标,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划分。
机构编制管理应当服从税收工作目标实现的需要。
机构编制管理常用名词解释.
机构编制管理常用名词解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所指的机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某种职能所建立的,由人、财、物和信息等若干要素有序地联结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单位。
通常指机关、团体,或者它们的内部组织。
【机构级别】指用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机构的行政地位,它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和其他有上下指挥和服从关系的机构系统。
【机构规格】机构规格在一定情况下和机构规格可以通用。
目前,我们用规格这个词来表示事业单位机构的等级大小,以区别行政机构的级别。
【办事机构】在政论机构系统中,办事机构通常指协助政府首长办理专门事项的机构。
办事机构属于政府内部的组织机构,一般负责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职权,名称上一般冠以所属政府的名称,通常称为办公室(厅)。
它直接对所属政府及政府首长负责。
【派出机构】指被机构派驻到某区域或地方,代表派出机关行政某些方面职权的机构,有时也称为代表机关。
如市公安局、税务局等在市辖区设立的分局。
【合署办公机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由于工作性质相近或联系密切,在同一处所办公。
合署办公机构多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合机构,它们仍保留各自的名称,但只有一个领导班子,只算作—1 —一个机构。
如纪检会与监察局。
【两块牌子机构】指同一个机构,同时具有两个名称,对外表现为两种身份的机构。
【垂直领导机构】指机构的组织体系上所采用的由上级领导机关直接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的机构。
【双重领导机构】指同时具有两个直接上级并接受这两个上级领导的机构。
双重领导机构必须明确以一方领导为主,以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
【代管机构】指与领导和管理它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属于代管关系的机构。
如国务院将一些“国家局”委托给一些部委代管。
【靠挂机构】指规模较小或规格较低,人员较少的机构,将某些行政关系挂在别一个单位内,这个机构对于被靠挂的单位来说,就属于靠挂机构。
【一级机构】指在同一层次机构中级别或规格最高的一类机构。
【二级机构】指级别或规格比一级机构低一级(格)或半级(格)的机构。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七)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七)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七)九十一、行政机构的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
行政机构的编制都应是行政编制。
九十二、核定编制三原则:是指核定行政机构的编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二是根据财政供养能力,三是要精简。
九十三、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职责管理:职责管理就是要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进行科学的责任定位和职能划分。
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分别承担什么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界定和划分各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能。
九十四、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机构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设置和调整的管理,具体包括对机构设置的数量、规格、名称等内容的管理。
机构是职责的载体,职责是机构的内核,一定的职责需要设立一定的机构来承担。
机构管理就是要根据职责定机构,根据职责的变化适时调整机构,使机构设置更好地适应职责履行的需要。
九十五、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编制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核定并下达各级行政编制总额,二是核定行政机构的具体编制数额,三是核定领导职数,对某一机构配备领导人员的数额作出规定。
九十六、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监督检查:是指机构编制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全程管理,机构编制方针政策的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三定”规定的落实,都需要来加以监督检查保证。
九十七、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这是党和国家对机构编制工作的一贯要求。
所谓精简原则,不能简单理解为数量上的减少,主要是指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能;所谓统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高度统一,二是政府职责体系和机构设置的有机统一;所谓效能原则是指机构编制工作应当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改善机构编制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政府整体效能的提高。
机构编制
第五,原因分析: 第五,原因分析: 四是各级领导依法依规管理机构编制和人 员的观念比较淡薄,不能自觉依法按章办事。 员的观念比较淡薄,不能自觉依法按章办事。 五是尚未真正建立机构编制管理、 五是尚未真正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组织人 事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相协调的综合约束机构, 事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相协调的综合约束机构, 职能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不扫门前雪的现象。 职能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不扫门前雪的现象。 六是编制部门的思想观念陈旧, 六是编制部门的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 落后,没有履行好职能。 落后,没有履行好职能。
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名词解释 1.机构 . 2.编制 . 3.机构编制管理 . 4.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 5.“一支笔”审批原则 . 一支笔” 6.常设机构 . 7.办事机构 . 8.非常设机构 . 9.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 . 10.内设机构 .
11.合署办公机构 . 12.垂直机构 . 13.部门管理机构 . 14.直属机构 . 15.行政编制 . 16.事业编制 . 17.专项编制 . 18.政法专项编制 . 19.组织机构代码 . 20.“三定” . 三定”
28.增编增人的“三不准”原则 增编增人的“三不准” 增编增人的 29.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 30.机构改革与机构编制管理的关系 机构改革与机构编制管理的关系 31.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32.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33.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34.职能 职能 35.职能管理 职能管理
(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1.中央编委与中央编办 中央编委与中央编办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任:温家宝 副主任: 副主任:习近平 委 员:李源潮 令计划 马 凯 王东明 谢旭人 尹蔚民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 任:王东明 副主任: 副主任:王澜明 黄文平 吴知论 王 峰
机构编制管理常用名词解释.
机构编制管理常用名词解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所指的机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某种职能所建立的,由人、财、物和信息等若干要素有序地联结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单位。
通常指机关、团体,或者它们的内部组织。
【机构级别】指用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机构的行政地位,它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和其他有上下指挥和服从关系的机构系统。
【机构规格】机构规格在一定情况下和机构规格可以通用。
目前,我们用规格这个词来表示事业单位机构的等级大小,以区别行政机构的级别。
【办事机构】在政论机构系统中,办事机构通常指协助政府首长办理专门事项的机构。
办事机构属于政府内部的组织机构,一般负责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职权,名称上一般冠以所属政府的名称,通常称为办公室(厅)。
它直接对所属政府及政府首长负责。
【派出机构】指被机构派驻到某区域或地方,代表派出机关行政某些方面职权的机构,有时也称为代表机关。
如市公安局、税务局等在市辖区设立的分局。
【合署办公机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由于工作性质相近或联系密切,在同一处所办公。
合署办公机构多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合机构,它们仍保留各自的名称,但只有一个领导班子,只算作—1 —一个机构。
如纪检会与监察局。
【两块牌子机构】指同一个机构,同时具有两个名称,对外表现为两种身份的机构。
【垂直领导机构】指机构的组织体系上所采用的由上级领导机关直接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的机构。
【双重领导机构】指同时具有两个直接上级并接受这两个上级领导的机构。
双重领导机构必须明确以一方领导为主,以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
【代管机构】指与领导和管理它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属于代管关系的机构。
如国务院将一些“国家局”委托给一些部委代管。
【靠挂机构】指规模较小或规格较低,人员较少的机构,将某些行政关系挂在别一个单位内,这个机构对于被靠挂的单位来说,就属于靠挂机构。
【一级机构】指在同一层次机构中级别或规格最高的一类机构。
【二级机构】指级别或规格比一级机构低一级(格)或半级(格)的机构。
有关编制管理问题
关于机构编制管理一.什么是机构编制管理: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但主要的有四项,即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数量管理。
1、体制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研究拟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和总体方案”的职能任务明确给了各级国家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并写入了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这说明,机构编制管理的首要任务和职责,就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所谓行政管理体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是在行政组织中确保行政领导的作用和效能发挥的组织结构形式,其实质就是在行政机构之间确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建立指挥与服从的秩序,以保证行政活动意志统一、行为协调、完整高效。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就是层级制和职能制的统一。
层级制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分为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州)、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四个行政层次;职能制是指每一层级的政府又分为若干职能部门,如国务院的各部、委员会、署,省(自治区)政府的各厅、局、委员会,市(州)、县政府的各局,乡(镇)政府的综合办事部门。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行政组织体系——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这个严密的体制结构中,纵向的层级机构之间和横向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纵向的层次机构、横向的职能部门与其他类型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和改革,都是机构编制管理机关需要认真研究的。
2、职能管理职能管理就是要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
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取决于行政职能的合理配置和行政管理职责的合理分工,不但要具体配置,而且要形成总体上优化的职能结构和职责关系。
这是进行机构管理和人员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一般来说,职能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调整提出整体意见和建议。
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调整关系全局,是采取稳健式、急进式,还是综合式,对职能无论是强化、弱化、撤销、合并,还是下放、委托、转移,必须提出整体的意见,系统处理。
机构编制管理知识问答
机构编制管理知识问答机构编制管理知识问答1、挂牌机构能否设为实体机构?答:不能。
2、各级行政机构的名称和规格有何规定?答:(一)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称委员会、厅、局、办公室,为厅级建制,部门管理机构为副厅级建制;(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称委员会、局、办公室,为处级建制;(三)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一般称局、办公室,为科级建制;(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综合工作机构,称办公室。
3、行政机构的设立及调整应履行什么程序?答:由本级人民政府按程序提出方案,经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或者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也可由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程序审批。
调整后,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行政机构设立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机构的名称、职责、规格和隶属关系;(三)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四)与其他相关机构的职责划分;(五)其他事项。
5、行政机构撤销、合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撤销、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被撤销、合并行政机构职责调整建议;(三)被撤销、合并行政机构编制调整和人员安置建议;(四)其他事项。
6、行政机构变更方案包括哪些内容?答:(一)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变更后的机构名称、职责界定、规格和隶属关系;(三)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调整建议;(四)其他事项。
7、行政机构内设机构设置的数量有何规定?答:行政机构内设机构实行综合设置,其数量不得超出上一级业务部门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设置在10个以下的,非业务机构一般不超过2个;内设机构设置在10个及以上的,非业务机构占比不超过30%。
严格控制和逐步减少机构数量,确需新设机构的,一般应按照同等规格、撤一建一的原则对现有机构进行优化整合。
8、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名称和规格有何规定?答:(一)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部门管理机构的内设机构称处、室,规格为处级;一般不设置5人以下的处室;(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称科、室,规格为科级;一般不设置3人以下的科室;(三)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一般不分设机构层次。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五)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五)八十一、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其业务具有独立性和专门性,可以在其权限内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全国遵循的规范性文件。
八十二、国务院办事机构:是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协助总理办理专门事项、直接向总理负责的机构。
八十三、政府行政会议:又叫“行政首长办公会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行政首长为处理日常工作,召集本级政府有关成员出席,并邀请有其他人士列席的会议。
八十四、政府扩大会议:是地方政府为了便于传达政策,贯彻上级有关指示,联系政府内外的干部群众,推动工作起见而召开的会议。
八十五、“九定”:确定机构名称、隶属关系、机构规格、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编制员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经费形式。
最初提出“九定”这一名词的是黑龙江省2004年的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由于其规定详尽,很快被各地所借鉴。
下述九条系摘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发《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
1、定机构名称。
名称要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点,要与党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单位名称有所区别。
事业单位名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机构地域位置或隶属关系;二是基本工作内容或工作性质;三是机构组织方式中心词。
中心词一般称院、校、馆、所、台、站、社、团、队、园、中心。
2、定隶属关系。
属于主管部门设立的,明确由哪个主管部门管理;属于两个以上部门共同设立或双重领导的,明确主管、协管部门和各自管理范围;属于委托管理的,明确委托管理关系和管理范围。
结合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对为行业服务所设置的机构,按行业分类明确其隶属关系;其它事业单位按照政府职能调整渠道和专业职能相关联确定隶属关系。
3、定职责任务。
要实事求是,准确具体,条理清晰,反映专业性特点。
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要交归行政机关。
对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既有公益性、又具有技术性服务等职责的混合型事业单位,政事分开确有实际困难而不能一步到位的,要按照行政审批权限,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或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报同级政府批准,可通过委托方式交由其承担相关职能。
行政管理学第10章 机构编制管理
行政组织编制单元设计依据
行政编制单元设计依据是微观层次的定编,包括各个部门机构与机构 内编制设计的依据。 ①部门设计依据是根据各地实际业务需要设置机构; ②要将业务性质的种类与数量大小相结合; ③上下级业务对口,但机构不一定对口; ④根据机关不同的性质核定编制。
机构内编制设计的依据
1、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既包括管理主体 又涵盖管理客体。
(二)机构 编制管理的对象
2、机构编制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机构编制 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管理的客体是各级 和各种类型的机构、所承担的职能、人员 编制以及这些机构中的人员职责权限。
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分两大类,一类属于直接管 理;一类属于间接管理。 1、直接管理:即对本级政府设置的机构和人员编 制,以及直属的事业单位和人员编制,进行微观 的具体管理。 2、间接管理:即对全国的行政机构设置和人员 编制,以及全 国的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进行宏观 控制,政策指导,监督检查。 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均肩 负着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的双重任务。 (三)机构 编制管理的任务
三、机构编制管理内容——职能管理
职能的定义:党政组织机构在一定日期 内所负有的职责权限,工作任务和应有
的作用。
是指配置、协调各级机关及其部门 职能的一种行政行为,它是根据国 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以及社 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对各组 织机构的职能进行配置、协调的活 动过程。
(1)职能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职能、 机构、编制三者之间的内存关系是:首先确定 职能,根据职能确定机构设置形式,根据职能 的性质和工作量的大小确定人员编制的数量和 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 (2)合理配置职能是搞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 础。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和“外在形态”而职能 是机构的实质内容。 (3)职能管理是科学定编的依据。确定某种 机构使用何种编制主要是依据职能的性质决定, 编制数量的确定也是依据该机构所承担的任务 的大小、管理对象的多寡、业务数量的多少来 确定的
机构编制管理课件
2
主要职责:
部门职责
5.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
注册事项: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主体 资格认定、申请审核及信息变更 。 管理作用:①方便民众;②建立政务信息绿 色通道;③树立政府和事业单位网站的权威;④ 维护社会公众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⑤保 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⑥提高效率、 促进公开、规范审批、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4
(3)效能原则
工作程序
设置尽可能少得机构,配备尽可能少的人员, 去完成更多的行政任务,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 效益。
4
审批程序
工作程序
(1)机构编制审批 主管部门报送请示(1式15份) 市委编办业务科室 审核、调研、提工作建议 市委编办主任办公会议研 究提处理意见 市委编委研究决定 成立副县级及以 上机构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 报省委编委审批
3
政策规定
(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86号,2007年5月)
(2)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 411号,2004年6月)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 (厅字〔2007〕2号,2007年3月)
(10) 《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暂行办 法》(川委发〔2008〕7号,2004年6月)
(11) 《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的通知》(达 市委办〔2008〕120号)……
4
工作依据
工作程序
(1)国家法律、国务院条例。 (2)上级党委、政府规范性文件要求。 (3)上级编委、编办文件规定。 (4)本级党委、政府规范性文件要求。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一、机构:编制管理中的机构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某种职能所建立的,由人财物和信息若干因素有序地联结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单位。
通常指机关、团体或其他工作单位及其内部组织。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某种目标或担负某种职能;二是有一定的人员,具有社会性;三是必要的条件,是一个社会实体;四是人为的组织;五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二、编制:编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编制是指各种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狭义的编制即人员编制,是指为完成组织的功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或部门批准的机关或单位内部人员的定额、人员结构比例及对职位(岗位)的分配。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⑴编制员额的规定;⑵各职位(岗位)的名称、设置以及领导职数的规定;⑶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的规定;⑷人员配备的质量要求。
三、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管理属行政管理范畴。
广义上的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一切法定社会组织内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及工作人员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管理。
狭义上的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组织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数额及人员结构的管理。
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是:⑴集中程度高。
尤其是对国家机关,为了保障其高效和廉价,对其进行集中管理。
⑵综合性强。
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较宽,涉及到各个机关和单位,要掌握其共同性,又要了解其各自特点,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管理过程须与组织人事工作、财政工作等密切配合、搞好协作。
⑶是一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只要有管理机关和单位、组织存在,机构编制管理就不能停止。
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目标。
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关系尤为密切。
在与人事管理方面,编制管理中关于人员数量的确定,要考虑人员来源和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而人事管理中的计划录用、聘用和调配工作,要以人员编制数量为依据,以人员编制数额及结构来制定录用、聘用计划、调配人员,在与财政管理方面,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确定要考虑到经费来源及财政支付能力;而财政管理中行政和事业经费的开支要以机构的设立为前提,以编制数额为依据。
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文件编号:修改次数:发行版本:页码: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公司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职责、原则、管理程序、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单位。
2 术语及定义本办法采用下列定义。
2.1 机构编制是指机构(含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与合并,机构名称、机构规格、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岗位设置等事项的全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
2.2 主要专业队种是指公司直接从事生产工作的主体专业队伍。
主要包括:井下作业队(含射孔作业队、试油队、修井队)、酸化压裂队、油建施工队、管道施工队、炼化施工队、电气施工队、采油(气)站、输油(气)站、联合站、天然气处理站、测试队、路桥施工队、供电线路运行队。
3 职责3.1 公司人事为公司机构编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具体工作。
3.2 人事部门为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具体工作,并统一上报需公司审批的机构编制事宜。
4 管理工作流程图5 管理内容5.1 机构编制原则5.1.1 目标一致、实事求是。
机构设置和编制实施必须保证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既要有利于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科学性,又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业务流程、技术工艺、地域分布等因素,与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
5.1.2 职责清晰、精干高效。
机构设置和编制确定应有利于建立层次简单、机构精干、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转顺畅、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5.1.3 统一归口、分级管理。
公司对机构编制实行公司和单位两级管理,并归口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5.1.4 规范程序、严格审批。
依据管理权限和程序确定机构设置和编制。
机构设立、撤并和编制调整应充分论证、慎重研究、严格控制、避免随意性,杜绝因人设机构增编制,防止机构和人员膨胀。
5.2 机构管理5.2.1 机构分类5.2.1.1 公司所属机构按产权归属和业务性质,分别列入公司和股份公司序列。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一)一、机构:编制管理中的机构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某种职能所建立的,由人财物和信息若干因素有序地联结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单位。
通常指机关、团体或其他工作单位及其内部组织。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某种目标或担负某种职能;二是有一定的人员,具有社会性;三是必要的条件,是一个社会实体;四是人为的组织;五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二、编制:编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编制是指各种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狭义的编制即人员编制,是指为完成组织的功能,经过被授权的机关或部门批准的机关或单位内部人员的定额、人员结构比例及对职位(岗位)的分配。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⑴编制员额的规定;⑵各职位(岗位)的名称、设置以及领导职数的规定;⑶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的规定;⑷人员配备的质量要求。
三、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管理属行政管理范畴。
广义上的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一切法定社会组织内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及工作人员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管理。
狭义上的机构编制管理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组织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数额及人员结构的管理。
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是:⑴集中程度高。
尤其是对国家机关,为了保障其高效和廉价,对其进行集中管理。
⑵综合性强。
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较宽,涉及到各个机关和单位,要掌握其共同性,又要了解其各自特点,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管理过程须与组织人事工作、财政工作等密切配合、搞好协作。
⑶是一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只要有管理机关和单位、组织存在,机构编制管理就不能停止。
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目标。
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关系尤为密切。
在与人事管理方面,编制管理中关于人员数量的确定,要考虑人员来源和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而人事管理中的计划录用、聘用和调配工作,要以人员编制数量为依据,以人员编制数额及结构来制定录用、聘用计划、调配人员,在与财政管理方面,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确定要考虑到经费来源及财政支付能力;而财政管理中行政和事业经费的开支要以机构的设立为前提,以编制数额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编制管理名词解释(十七)
九十一、行政机构的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
行政机构的编制都应是行政编制。
九十二、核定编制三原则:是指核定行政机构的编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二是根据财政供养能力,三是要精简。
九十三、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职责管理:职责管理就是要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进行科学的责任定位和职能划分。
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分别承担什么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界定和划分各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能。
九十四、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机构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设置和调整的管理,具体包括对机构设置的数量、规格、名称等内容的管理。
机构是职责的载体,职责是机构的内核,一定的职责需要设立一定的机构来承担。
机构管理就是要根据职责定机构,根据职责的变化适时调整机构,使机构设置更好地适应职责履行的需要。
九十五、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编制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核定并下达各级行政编制总额,二是核定行政机构的具体编制数额,三是核定领导职数,对某一机构配备领导人员的数额作出规定。
九十六、机构编制管理所指的监督检查:是指机构编制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全程管理,机构编制方针政策的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三定”规定的落实,都需要来加以监督检查保证。
九十七、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这是党和国家对机构编制工作的一贯要求。
所谓精简原则,不能简单理解为数量上的减少,主要是指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能;所谓统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高度统一,二是政府职责体系和机构设置的有机统一;所谓效能原则是指机构编制工作应当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改善机构编制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政府整体效能的提高。
坚持效能原则要做到分工合理和权责一致。
(本资料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