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釉的拼音_釉的组词_釉的笔顺_釉的意思及诗句大全

釉的拼音_釉的组词_釉的笔顺_釉的意思及诗句大全

釉的拼音_釉的组词_釉的笔顺_釉的意思
及诗句大全
釉的拼音_釉的组词_釉的笔顺_釉的意思及诗句大全的详细拼音、笔顺、诗句,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摘抄给大家学习。

釉的拼音,釉的组词,釉的笔顺,釉的意思,釉的笔画,釉的部首,釉的英文,釉的成语,釉的诗句
釉的拼音:yòu
釉的笔顺: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釉的部首:采
釉的笔画:12
釉的结构:左右结构
釉的英文:glaze
釉的繁体字:油泑
釉的同音字:、佑、有、、泑、蚴、幼、牰、狖、
釉的组词:釉面、上釉、釉陶、封釉、彩釉、釉子、釉质、釉色、白釉、瓷釉、釉彩
釉的意思:
一、◎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釉子。

釉料。

釉彩。

瓷釉。

釉的诗句:
一、发釉由换翟}转沟蒙厚德《寿运使》
釉的拼音_釉的组词_釉的笔顺_釉的意思及诗句大全全部内容,
1。

釉是什么材料

釉是什么材料

釉是什么材料釉是一种常见的陶瓷装饰材料,它在陶瓷制作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釉料可以赋予陶瓷作品丰富的色彩和光泽,同时也可以增加陶瓷作品的耐磨性和防水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釉,它又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釉的基本成分。

釉是一种玻璃状的液态或半流体物质,它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组成。

在陶瓷制作过程中,釉料被涂抹在陶瓷器的表面,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坚硬、光滑的表面。

釉料的成分和配比对陶瓷作品的质地、色彩和光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盐,它是釉料中最主要的玻璃形成物质。

硅酸盐在高温下能够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玻璃结构,从而赋予陶瓷作品坚硬的表面和良好的耐磨性。

此外,硅酸盐还可以起到增加釉料的流动性和降低烧结温度的作用,有利于釉料在烧制过程中均匀地涂抹在陶瓷器的表面。

除了硅酸盐,釉料中的氧化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

氧化物可以赋予釉料不同的色彩和特性。

比如,铁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出红色或棕色,钴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出蓝色,铬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出绿色。

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添加量和配比可以使釉料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泽,从而丰富陶瓷作品的装饰效果。

此外,釉料中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辅助成分,如助熔剂、流变剂等。

这些辅助成分可以改善釉料的烧结性能和流动性,使其更加适合于陶瓷器的装饰。

同时,它们也可以影响釉料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从而对陶瓷作品的成型和装饰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釉是一种由硅酸盐、氧化物和其他辅助成分组成的玻璃状液态或半流体材料。

它在陶瓷制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赋予陶瓷作品丰富的色彩和光泽,同时也可以增加陶瓷作品的耐磨性和防水性。

釉料的成分和配比对陶瓷作品的质地、色彩和光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陶瓷制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釉料并合理控制其成分和配比是非常重要的。

陶瓷工艺学 3.3 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

陶瓷工艺学 3.3 釉的种类与制釉原料

配料中常采用CaCO3,因其密度小,易悬浮在釉浆主要由滑石、碳酸镁、白云石引入。作用:
1) MgO在低温时起耐火作用,在高温下,是强的活性助熔 剂,可提高釉熔体的流动性;能降低釉的膨胀系数,可促 进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从而减弱釉面的龟裂。 2)提高釉面硬度,用作建筑瓷釉可提高釉面耐磨性,作卫生 瓷可耐酸碱。 3) MgO在用作低温无光釉组分时,以滑石加入,有提高乳 浊性的作用,与锆英石同时引入,乳浊效果更为明显,可 提高白度。

2、Al2O3
主要由粘土、长石、氧化铝、氢氧化铝等引入。在釉中的 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釉的硬度和机械强度; 2)提高釉的耐化学侵蚀能力; 3)降低釉的膨胀系数,用以解决熔块釉的釉面龟裂; 4)增加釉的耐火度,提高它的熔融温度。 5)可通过调整Al2O3/SiO2摩尔比来控制釉的光泽。在明亮的 光泽釉中,Al2O3/SiO2的摩尔比在1:6~1:10之间;在无光 釉中为1:3~1:4。增加Al2O3的含量,能获得好的无光效果。
⑶镁质釉:为了克服石灰釉熔融范围较窄、烧成方法难于 控制自如的困难,在石灰釉中引入白云石和滑石。其MgO 的含量大于0.5mol。
优点:熔融温度比石灰釉要高,熔融范围宽,对坯体适应性 强,膨胀系数小,不易出现发裂,对气氛不敏感,不易发生 烟熏,有利于白度与透光性的提高。 不足之处:釉浆易沉淀,与坯粘着力差,烧后釉面光亮度不 及石灰釉。 ⑷锌釉:ZnO的含量大于0.5mol,是制结晶艺术釉的一个 重要体系,组成调节适当,亦可获光泽透明釉,用于陶器、 炻瓷器。
9、其它原料:碳酸钡、碳酸锶、锆英石、骨 灰、瓷粉、色料等。
(1)碳酸钡:用量较大时(通常大于0.15mol),起耐火 作用,可提高熔融温度;如用量较小时(通常小于 0.15mol),可改善制品釉面的光泽度和力学强度。但大 部分钡的化合物有毒性,在使用时应注意。

釉的名词解释

釉的名词解释

釉的名词解释釉是陶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釉一般是一种液态的玻璃状物质,在高温下熔化附着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光滑、坚固、不透水的涂层。

这一层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陶瓷的性能,并且通过调色和图案加入美学元素,使得陶瓷作品更加美观和有吸引力。

釉的基本构成是一种玻璃体,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金属氧化物。

通过调节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和使用不同的矿石来制备釉料,可以获得不同颜色、质地和特性的釉。

一般来说,制作釉的过程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釉料的调制和釉的烧制。

首先是釉料的调制。

釉料的调制过程需要将不同矿石研磨成细粉,并用水混合搅拌。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助熔剂和颜料等。

混合均匀后的釉料将成为制备釉的原料。

接下来是釉的烧制。

陶瓷制品经过成型和初烧后,要在高温下再次进入窑炉,进行釉的烧制。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火候和温度,以确保釉能够均匀地附着在陶瓷表面,并且形成坚固的结构。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会根据釉料的种类和工艺需要进行调整。

釉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釉能够保护陶瓷作品。

陶瓷制品本身的表面通常是比较粗糙和多孔的,容易吸水和污染。

釉的涂层能够封闭陶瓷面孔的微小孔隙,使其具有不透水性。

这不仅使得陶瓷制品更加坚固耐用,还能够防止食物、饮料等液体渗透到内部,从而避免破坏作品的结构和外观。

此外,釉料还具有耐酸碱性的特性,能够防止化学物质侵蚀陶瓷表面。

其次,釉能够为陶瓷作品增添美感。

通过调色和添加颜料,釉料可以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多种不同的颜色和纹理效果,使得陶瓷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观。

在古代陶瓷制作中,釉料的色彩和图案往往与特定的时代、地域和文化有关,成为了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釉料还可以保护红陶和青铜等材质,防止其氧化和腐蚀。

然而,釉也有一些弊端。

首先,过分厚重的釉料可能会掩盖下面作品的纹理和细节,降低其质感。

其次,如果釉料的成分不合适,烧制温度不准确或者烧制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釉层脱落、开裂或者色彩变异。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
釉的表面张力影响釉面平滑程度和釉对坯体的润湿,所以对外观质量影 响很大。 1)由于表面张力过大会阻碍气体排除、釉对坯润湿不好、熔融液不均化 和发生缩釉现象,因此会造成釉面缺陷; 2)表面张力过小会造成流釉和小气孔破裂后形成针孔,难以弥合; 影响因素:釉的组成(Pb0明显降低表面张力),温度、气氛(还原 气氛使表面能力增大)。粘度、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6.2.4釉的硬度和光泽度
1.硬度
• 硬度是一种材料抵抗另一种材料压入、划痕或磨损的能力。 表征材料表层的强度,看成表层产生塑性变形或破坏所需的 能量。 影响因素: 1)釉层化学组成:釉面硬度取决于釉层化学组成,组成玻 璃网络的SiO2 、B2O3提高硬度。由于硼反常现象,用B2O3 代替釉中SiO2时,若B2O3 <15%,随着B2O3的增加,釉的 硬度不断增大;若B2O3 >15%,则釉的强度会降低。 2)矿物组成、显微结构:釉层析出硬度大的微晶,并高度 分散在釉面上,则硬度明显增加,尤其析出针状晶体,效果 更显著。 提高硬度的晶体:锆英石、锌尖晶石、镁铝尖晶石、金红石、 莫来石、硅锌矿等。 因此,乳浊釉和无光釉的耐磨性比透明釉高。
• 酸度系数是指釉(坯)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之比。
• C.A= RO2 R2O+RO+3R2O3
•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摩尔数; • R2O+RO+3R2O3 碱性氧化物摩尔数。
6.4.3 合理选择釉用原料
配釉要用天然矿物原料,也要用化工原料,以便调整好釉浆 的性能及很好的适应坯体。 原料选择注意下列问题: 1)制釉原料要求纯度高,并与其它原料分开贮存,以免杂 质混入; 2)采用不溶解于水的原料,避免釉浆组分被坯体吸入,影 响其性质;
4.按釉料的制备方法分类 • (1) 生料釉—所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先熔制,直接加 水调制成浆。 • (2) 熔块釉—此釉在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成玻璃状物 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研制成釉浆。 • (3) 熔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 时,向窑内投入食盐、锌盐等挥发物,使与坯体表面作用 形成薄层玻璃物质。如果坯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 CaO,则由于不同气氛,可获灰、黄至棕红色釉层。 • (4) 土釉—此釉是采用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 釉料使用。 5.按显微结构和釉性状的分类 • 透明釉—无定形玻璃体; • 晶质釉—乳浊釉、析晶釉、砂金釉、无光釉; • 熔析釉(液相分离釉)—乳浊釉、铁红釉、兔毫釉等。 • 所以,同为一种釉,由于分类方法不同可同时具有几种名 称。

釉是什么_精品文档

釉是什么_精品文档

釉是什么釉是一种在陶瓷工艺中使用的涂层材料。

它通常由粉状矿物质和化学成分混合而成,经过特殊的处理和火烧,形成一层光滑、坚硬的表面。

釉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陶瓷制品的外观和质感,同时提供保护和防水功能。

釉的制作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人发现,釉能够改善陶瓷制品的质地和色彩,因此开始研究和使用釉来装饰陶瓷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釉的材料和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和效果的釉。

釉的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玻璃化釉和晶体釉。

玻璃化釉是由氧化物、硅酸盐和玻璃粉等制成,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表面。

晶体釉是由金属氧化物制成,通过调整成分和烧结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和效果。

釉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釉料的准备、涂釉和烧结三个阶段。

首先,需要将釉料的原料研磨成细粉,并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和颜料。

然后,将釉料均匀涂抹在陶器表面,通常可以使用刷子、喷枪或浸泡等方法。

最后,将涂上釉的陶器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使釉料与陶器表面融合成一体。

釉的种类繁多,每种釉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透明釉能够使陶瓷制品具有光泽和平滑的表面,同时保护陶器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

彩色釉则可以为陶瓷制品增添亮丽的色彩,使其更加吸引人。

还有一些特殊的釉,如金属釉、珐琅釉和铜红釉等,它们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和纹理。

釉不仅在陶瓷工艺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建筑和装饰方面,釉常用于制作瓷砖、瓦片和洗手盆等产品,以提供美观和保护功能。

在化工和电子工业中,釉被用作抛光剂和绝缘材料。

此外,釉还应用于制作艺术品和珠宝等领域。

在釉的使用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釉料的选择应根据陶瓷制品的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以保证釉的效果和耐久性。

其次,涂釉应均匀且完整,以免产生釉层不均匀或缺陷。

最后,烧结温度和时间应根据釉料和陶器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釉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釉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通过为陶瓷制品提供外观装饰和保护功能,使其更具魅力和实用性。

釉是什么意思

釉是什么意思

釉是什么意思釉是一种装饰在陶器表面的无光泽的玻璃质薄层,主要成分为硅酸铝、氧化硅、二氧化硅等。

它能使陶瓷器物显得晶莹润泽而又不透水气,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之上,如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工艺品及文房四宝等。

它可以增加陶器的美观,同时也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例如:青花瓷、粉彩瓷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制造而成的。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的瓷器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进行修饰,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提高产品的价值。

釉料是由石英砂、长石、粘土配合而成的。

我们所看见的颜色并非全是釉料自身固有的颜色,而是人们根据需求对其添加着色剂后形成的颜色。

这些着色剂包括金属离子、有机染料、植物性色素等。

通过烧制温度与冷却速率控制釉料的呈色效果。

比如红色釉料的调配首先将铁溶解在少量的硝酸钾里,再把铁盐放入含有碳酸钠的稀硫酸中浸泡几天,接下来将它取出研磨成细末状,随即倒入已经煮沸的草木灰水中搅拌均匀,最后才将混合好的釉料放入模型内压实,待干燥后脱去外壳,则会变成棕黄或者黑褐色的釉料。

另外,传统的釉料大多数都是由矿石加工制备而成的,故而会带有浓重的矿石味道。

现今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新式釉料基本上都是由人工合成的,且没有任何异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社会更倾向于追求“绿色”产品。

因此,消费者往往愿意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而不愿选择污染严重的产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早已掌握了将普通的釉料转换成五颜六色的釉料的技术。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德国的一位化学家首次合成了一种复杂的微粒,该微粒被称为“分散蓝”(英语: Spray Blue)。

分散蓝的特点是:它既拥有纯蓝色的优良耐候性,又兼顾了纯白色的超强遮盖力;同时它的热稳定性极佳,即使暴露在空气中,依旧能够完整地附着在陶瓷器皿的表面,并且始终维持着鲜艳亮丽的色泽。

中国古代有两个很出名的家族——孔氏和施氏,前者创办了儒家学派,后者建立了著名的书院。

虽然两者间存在着巨大差别,但共同之处颇多。

陶瓷釉料

陶瓷釉料
(3)+3价及高价金属氧化物,Al2O3,SiO2,ZrO2,TiO2提高 粘度。
(4)阳离子的极化力大,对(硅氧键的)氧离子极化、变形大, 减弱硅氧键的表现为粘度下降。
(5)结构不对称及存在缺陷会↓η
硼反常现象:
B2O3的加入量< 15%时, B处于[BO4]四面体中,呈三维空间 连接使网络结构紧密,粘度上升。
所谓酸度系数(acidity coefficient)是指釉中酸性氧化 物与碱性氧化物摩尔数之比(用C.A表示)。即:
用酸度系数来定性地推测釉的熔融温度。
C.A =
RO 2
R 2O RO 3R2O3
(2-2-1)
釉的酸度系数增加,则釉的烧成温度提高。
T始
360
R 2O3 (RO 0.228
(1)表面张力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使釉在高温时对坯的 润湿性不好,造成缩釉(滚釉)缺陷;
η的最基本因素。η随O/Si比值增大而减小——使大型四面体群 分解为小型四面体群,之间连接减少,空隙随之增大,导致η下 降。
(1)碱金属氧化物降低釉的粘度。
(2)碱土金属高温下会减小η——RO极化能力强,使O2-变形, 使大型四面体解聚;碱土金属低温下会增大η——键力较大,可 能将小型四面体群的O2-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使粘度增加。
影响釉熔融温度的因素: 釉的熔融温度与釉的化学组成、细度、混合均匀程度、烧成温
度和时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组成的影响
釉料的熔融性能首先决定于其组成,如RO2/RO,R2O3/RO2比值、 RO的种类及数量。组成的影响主要是取决于釉中A12O3、SiO2和碱组 分的含量及配比、碱组分的种类和配比。有时用酸度系数来定性地 推测釉的熔融温度。
烧成温度

釉的名词解释

釉的名词解释

釉的名词解释釉,指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陶瓷、瓷砖以及其他陶瓷制品表面的涂层材料。

它不仅能够提供陶瓷表面的光泽和美观,还能增强其耐磨、防污和化学稳定性。

釉能够改善陶瓷制品的外观,并且增加其在不同环境和用途中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从古至今,釉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制品的生产。

早在中国古代,我国的陶瓷行业就已经开始探索釉料的使用。

当时的陶工们发现,通过施加一层厚度适当的釉料,可以使陶器的表面更加光滑,使其更加耐用,并且还可以增加陶器的色彩鲜艳度以及装饰效果。

如今的瓷砖、餐具、装饰品等陶瓷制品,都离不开釉料的运用。

釉料的主要成分通常是氧化物,包括硅酸盐、铝酸盐和碱金属氧化物等。

这些氧化物通过熔融或涂布等工艺,被施加在陶瓷制品表面上,然后通过高温烧制,形成一层坚硬、致密的陶瓷表面。

这层表面能够保护陶瓷制品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增添陶瓷制品的美观。

釉料的颜色和光泽效果,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

例如,铁氧化物可以赋予釉料红、黄、褐等色彩;钴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出蓝色或紫色;而铬氧化物则能够赋予釉料绿色。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釉料中添加其他金属氧化物,以实现更多的颜色和效果。

除了颜色和光泽,釉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

例如,许多陶瓷餐具和瓷砖会使用一种叫做釉面硬化剂的添加剂。

这种添加剂能够在釉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微小的结晶,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从而使陶瓷制品更加耐用。

此外,还有一些陶瓷制品会使用抗菌釉料,以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保证使用安全。

应用釉料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工艺和技术。

首先,需要制备出所需的釉料配方。

这种配方的制备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各种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

然后,将配制好的釉料涂覆在陶瓷制品的表面上。

这可以通过刷涂、喷涂或浸渍等方法来完成。

最后,通过高温烧制过程,使釉料与陶瓷制品的表面融合,形成一层坚硬、致密的釉面。

尽管釉料在提升陶瓷制品外观和性能方面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釉
0.60.7RO 3
0.10.5 B2O3 日用、卫生精陶
铅釉及铅硼釉
成熟温度低、熔融温度范围宽、光泽好、弹性好、釉面
硬度低、化学稳定性差、需先制成熔块再进行配釉。3按照烧成温度进行分类烧成温度<1150 ℃的釉为低温釉。
钾长石
0.25 556.8 139.20 32.69
石灰石
0.56 100.0 56.00 13.15烧滑石
0.02 361.3 7.23 1.70烧氧化锌
0.13 81.4 10.58 2.48
K2O
Na2O CaO MgO Al2O3 SiO2 B2O3 熔融软
化温度
1a 0.198 0.109 0.571 0.122 0.639 5.320 0.217 1100
2a 0.220 0.085 0.599 0.096 0.652 5.687 0.170 1120
生乳浊。
1悬浮乳浊剂不溶于釉以悬浮状态存在
SnO2、CeO2、ZrO2、SbO32) 析出式乳浊剂冷却时从熔体中析出微晶
ZrO2、SiO2、TiO23) 胶体乳浊剂C、S、P、F4.着色剂釉层吸收可见光波呈现不同颜色。1有色离子着色剂Cr3+、Mn4+、Fe3+、Co3+等2胶体离子着色剂Cu、Au、Ag、CuCl23晶体着色剂一些高温形成的尖晶石型矿物
特点适应性强、透光性好、硬度较高、还原焰烧成白
里泛青、利于釉下彩饰不足点熔融范围窄、白度差、气
氛不当易产生气泡等缺陷近来已被滑石釉、长石釉等所取
代。镁质釉在石灰石釉中引入白云石或滑石, MgO0.5mol
特点熔融温度提高、温度范围拓宽白度、透光度均

釉料知识

釉料知识

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坯体上的玻璃态薄层,但它的组成较玻璃复杂,其性质和显微结构也和玻璃有较大的差异,如它的高温粘度远大于玻璃;其组成和制备工艺与坯料相接近而不同于玻璃。

釉的作用在于: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使制品表面光滑,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不易沾污。

其次可以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釉还对坯起装饰作用,它可以覆盖坯体的不良颜色和粗糙表面。

许多釉如颜色釉、无光釉、砂金釉、析晶釉等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第一节釉的分类釉的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有:1按与其结合的坯体的种类分可分为瓷釉、陶釉。

2.按制备方法分:生料釉——所有制釉的原料均不预先熔制,而是直接加入球磨机混合,制成釉浆。

熔快釉——先将部分易熔、有毒的原料以及辅助原料熔化成熔快,再与粘土等其它原料混合、研磨成釉浆。

盐釉——当坯体煅烧到高温时,向窑内投入挥发性盐(常用NaCl),使之气化后直接与坯体作用形成薄的釉层。

3.按釉的外观特征分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半无光釉、结晶釉、金属光泽釉、裂纹釉等。

4.按釉的成熟温度分可分为高温釉(>釉250℃)、中温釉(釉釉00~釉250℃)、低温釉(<釉釉00℃)。

5.按釉的主要熔剂矿物分类可分为长石釉、石灰釉铅釉、锂釉、镁釉、锌釉等。

长石釉——以长市为主要熔剂,釉式中K2O+Na2O的分子数等于或稍大于RO的分子数,长石釉的高温粘度大、烧成范围宽、硬度较大、热膨胀系数也较大。

石灰釉——主要熔剂为CaO,釉式中CaO的摩尔数≥0.7,石灰釉的光泽很强、硬度大、透明度高,但烧成范围较窄,气氛控制不好易产生“烟熏”。

如果用一部分长石代替石灰石,使CaO含量<8%则称为石灰碱釉,以部分MgO(分子数>0.5)代替部分CaO则称为镁釉,以ZnO代替CaO(分子数>0.5)则称为锌釉. 铅釉——以PbO为助熔剂的易熔釉。

它的特点是成熟温度较低,烧熔范围较宽,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弹性好。

釉的制备

釉的制备

釉是附着在陶瓷胚体表面的一种玻璃或玻璃与晶体的连续粘着层。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一般以长石、石英、黏土等为原料。

釉的化学组成为氧代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经温式球磨调成油浆,用浸、喷、浇等方法施于坯体表面焙烧而成。

由于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以及烧成气氛的各异,釉色有青、黑、绿、黄、红、蓝、紫等(白釉其实是无色透明釉)。

瓷器上釉不仅可使自身表面光洁,防止对液体、气体的吸收,提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而且还使瓷器更具观赏性,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国瓷器生产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由于装烧和施釉工艺的差异,各具自己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这种特征反映在釉彩上便形成许多釉彩品种,如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等等。

不同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生产出的瓷器产品,几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釉彩品种,我们可以通过这点判定某一瓷器为何时何地的产品。

因此,了解瓷器的釉彩品种,对于瓷器的断代和辨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瓷器釉彩种类繁多,每个种类中又有许多品种,主要有:釉上彩,其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素云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其品种有青釉褐绿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青釉,主要品种有粉青、梅子青等。

白釉,主要品种有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主要品种有兔毫釉、油滴等。

红釉,又分铜红釉和铁红釉两类。

铜红釉的主要品种有鲜红、朗窑红、宝石红、釉里红等;铁红釉的主要品种有矾红、珊瑚红等。

黄釉,主要品种有娇黄、姜黄、蜜蜡黄、蛋黄等。

低温釉,主要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等。

结晶釉,主要品种有鳝鱼黄、茶叶末等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一般以长石、石英、粘土等为原料。

釉的21个常见字

釉的21个常见字

釉的21个常见字釉是一种涂在陶瓷器物表面的一种涂料,它可以使陶瓷器物表面光滑、美观、防水、防污、防腐蚀等。

釉的种类繁多,但是有一些常见的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釉的21个常见字。

1. 碱釉:碱釉是一种常见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硅酸盐。

碱釉的特点是透明度高,色泽鲜艳,但是不耐酸。

2. 铁釉:铁釉是一种含铁氧化物的釉,它的颜色通常是红色、棕色或黑色。

铁釉的特点是色泽深沉,但是不透明。

3. 青瓷釉:青瓷釉是一种绿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铁、钴、铜等金属氧化物。

青瓷釉的特点是色泽清新,透明度高。

4. 白釉:白釉是一种白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白色的石英和白色的粘土。

白釉的特点是色泽纯白,透明度高。

5. 青花釉:青花釉是一种蓝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钴。

青花釉的特点是色泽深沉,透明度高。

6. 紫砂釉:紫砂釉是一种紫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锰的石英。

紫砂釉的特点是色泽深沉,透明度低。

7. 黄釉:黄釉是一种黄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铁的石英和粘土。

黄釉的特点是色泽明亮,透明度高。

8. 珐琅釉:珐琅釉是一种透明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

珐琅釉的特点是色泽清澈,透明度高。

9. 珠光釉:珠光釉是一种带有珠光效果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锰的石英和粘土。

珠光釉的特点是色泽柔和,透明度低。

10. 红釉:红釉是一种红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铁的石英和粘土。

红釉的特点是色泽鲜艳,透明度低。

11. 绿釉:绿釉是一种绿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铜的石英和粘土。

绿釉的特点是色泽清新,透明度低。

12. 黑釉:黑釉是一种黑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铁的石英和粘土。

黑釉的特点是色泽深沉,透明度低。

13. 蓝釉:蓝釉是一种蓝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钴的石英和粘土。

蓝釉的特点是色泽清澈,透明度低。

14. 粉红釉:粉红釉是一种粉红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锰的石英和粘土。

粉红釉的特点是色泽柔和,透明度低。

15. 紫釉:紫釉是一种紫色的釉,它的主要成分是含锰的石英和粘土。

釉21个字

釉21个字

釉21个字釉是陶瓷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釉的种类和质量不同,会对瓷器的外观、质量、使用寿命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所谓“釉21个字”,是指21种广义上的釉料,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

1.青花釉:是一种含钴釉,可在高温下呈现出独特的青色。

2.釉白:是瓷器中最常见的釉之一,能在烧制过程中为瓷器染上一层均匀的白色。

3.恒溫釉:适合高温烧制,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和物性平衡性。

4.铁红釉:釉中添加氧化铁,烧制出来的瓷器具有深红色的外观。

5.天青釉:也是一种含铜釉,经过高温下的反应后呈现出淡蓝色或天青色。

6.金刚砂釉:在瓷器制作过程中,可添加氧化铝、氧化硅等,呈现出黑色或铁灰色,非常坚硬。

7.黄釉:釉中添加氧化铁或铬,可烧制出黄色或橙色的瓷器。

8.黑釉:釉中加入铁粉或黑铬矿,使瓷器呈现出暗黑色的外观。

9.草木灰釉:釉中加入经过特殊处理的草木灰,可增加瓷器的韧性和质感。

10.粉青釉:釉中添加邮票青玉、铜绿等,可呈现出独特的粉青色。

11.龙泉青瓷釉: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比较出名的一种釉,呈现出翠绿色。

12.紫砂釉:特别适合紫砂壶制作,可赋予器物自然的质感和手感。

13.茶色釉:釉中加入铁、钴等元素,能呈现出茶色,常用于瓷器、陶瓷制作中。

14.青瓷釉:是指用特殊工艺制作的青瓷釉,呈青灰色调。

15.夜光釉:由荧光粉等添加剂制成,瓷器在暗处发出淡淡的荧光。

16.珐琅釉:多用于西洋瓷,呈现出亮丽的色彩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17.珠光釉:釉中添加一种矿物质,呈现出珠光般的光泽。

18.铁青釉:釉中加入铁混合物,呈现出铁青色。

19.花釉:是指瓷器表面形成的颜色斑点或花纹,常见于景德镇瓷器。

20.黄铜釉:釉中加入黄铜粉末,呈现出铜黄色。

21.素釉:不添加任何颜料或药品,透明或半透明的釉。

总的来说,釉料是陶瓷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釉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着陶瓷的质量和外观。

因此,在制作陶瓷过程中,釉料的选择需要谨慎考虑,掌握不同釉料的特点和应用,以便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陶瓷产品。

釉层的形成及其性质

釉层的形成及其性质
氧化锌2%,粘土10.0%,锆英石11.8%
第五节 釉的形成
一、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P184
1.釉烧成经历的过程 分解→反应→熔融→冷却
• 分解,包括碳酸盐、硝酸盐及氧化物的分解和原料中吸附 水、结晶水的排出。在575-900℃,碳酸盐、硫酸盐、菱 镁矿等分解大量气体排出,应缓慢升温。
• 化合反应与固相反应 ,生成各种硅酸盐。
由石英引入,粘土和长石也可以部分引入。 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提高力学强度, 提高白度、透明性、化学稳定性。
Al2O3: 用量不高,主要由粘土、长石等引入,可
提高化学稳定性、硬度和弹性,并降低釉的膨 胀系数,对于建筑制品还可提高抗风化和抗化 学腐蚀能力。
2.助溶剂(网络外剂,网络修饰体)
❖ 常见助溶剂:Li2O、K2O、Na2O、PbO、CaO、MgO、 CaF2等。
稳定性、电绝缘性、防污性、渗水透气性等)。 举例:日用瓷、卫生瓷、电瓷
三、釉的特点
釉基本是玻璃但比一般玻璃的成分复杂,并且含有晶 体、气泡等。
大多数釉中含有氧化铝,而玻璃中氧化铝含量少。 釉的种类繁多,其熔融范围比玻璃宽。
第二节 釉的分类
分类方法 按坯体种类 按化学组成 按烧成温度
按制备方法 按外表特征
以Fe2O3、FeO为着色氧化物,还原焰高温烧成。
铜红釉
裂纹釉
宋代哥窑双耳瓶
第三节 釉的组成
釉组 成
1卫生 瓷
2日用 瓷
3瓷砖
SiO2 53 69.2 55.5
Al2O3 9.8 14.6 8.4
4铅釉 28.5 1.5
K2O Na2O 1.0 4.4 6.3 1.7 1.0 4.3 0.5 0.1
(3)凡有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极性 共价键)的氧化物较易形成玻璃态。P165, 表3-14

釉是什么材料

釉是什么材料

釉是什么材料釉是一种用于陶瓷制作的瓷质涂层材料,由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高岭土和硅酸盐等,通过在低温下煅烧制成。

釉的基本作用是保护陶瓷表面并增加其美观性。

它可以在陶瓷制品上形成一层光滑、透明或有色的表面,使其防水、防尘、防腐蚀,同时也能为陶瓷增添光泽和艳丽的颜色。

釉分为透明釉和不透明釉两种类型。

透明釉可以让陶瓷表面变得光滑、有光泽,并能显露出背后的彩色图案或纹饰。

不透明釉可以提供陶瓷表面的颜色和纹理,常用于绘画和装饰。

制作釉料需要严格的配方和精细的加工过程。

首先,将各种原料粉碎成较细的粉末,并按照比例混合。

然后将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形成釉浆。

釉浆需要经过过滤和去泡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泡。

最后,将釉浆涂刷在陶瓷表面上,并进行烧制。

烧制是制作釉的关键步骤,它将釉浆中的成分转化为熔融状态,使其在高温下与陶瓷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硬、光滑的釉层。

烧制温度通常在800摄氏度至1400摄氏度之间,不同类型的釉对应不同的烧制温度。

釉不仅能提供陶瓷制品的保护和美观,还可以改变其性能。

例如,透明釉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和硬度,使其更加耐用;不透明釉可以提供更好的色彩饱和度和遮盖力,使装饰效果更加突出。

然而,釉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釉层是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的,其与陶瓷本体之间的结合有时不够牢固,容易出现开裂和剥落的情况。

此外,一些釉料成分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铅等,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釉料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釉料,并注意釉层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总之,釉是一种用于陶瓷制品的瓷质涂层材料,具有保护和美观的功能。

它通过在高温下与陶瓷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硬、光滑的釉层。

釉不仅能改变陶瓷制品的外观和性能,还需要注意釉料的选择和安全性。

釉的使用流程

釉的使用流程

釉的使用流程什么是釉?釉是一种在陶瓷制作过程中添加到陶瓷表面的涂层。

釉可以改变陶瓷的颜色、纹理和光泽,同时也增加了陶瓷的耐久性。

在制作陶瓷作品时,釉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最终作品的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的釉在选择釉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目标效果:首先确定你希望陶瓷作品呈现的效果,是否需要有光泽、是否需要特定的颜色或纹理等。

2.烧制温度:选择适合所选陶瓷作品烧制温度的釉。

3.陶瓷类型:不同种类的陶瓷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釉,例如瓷器、陶器或炻器等。

4.个人喜好:考虑自己对釉的喜好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创作的釉。

根据以上考虑因素,选择合适的釉。

釉的准备工作在使用釉之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清洁陶瓷表面:确保陶瓷表面干净,没有灰尘或污渍。

2.搅拌釉:根据釉的使用说明,搅拌釉液,确保釉液均匀混合。

3.考虑釉的应用方法:根据作品设计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釉的应用方法。

常见的应用方法包括喷涂、刷涂和浸涂等。

釉的应用喷涂喷涂是一种常见的釉的应用方法,适用于大型作品或需要均匀覆盖釉液的作品。

喷涂釉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距离:将喷枪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通常在10-15厘米之间。

•喷涂角度:将喷涂角度保持恒定,以确保釉液均匀覆盖作品表面。

•喷涂次数: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喷涂以达到所需效果。

刷涂刷涂是一种常见的釉的应用方法,适用于小型作品或需要局部着色的作品。

刷涂釉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刷子选择:选择适合作品尺寸和表面细节的刷子。

•均匀涂抹:在作品表面均匀涂抹釉液,确保覆盖齐全。

•避免浓厚:注意避免涂抹过多的釉液,以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浓厚的釉层。

浸涂浸涂是一种常用于陶瓷制作的釉的应用方法,适用于需要整体釉化的作品。

浸涂釉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时间:根据釉的使用说明,将作品完全浸泡在釉液中,确保釉液充分渗透作品表面。

浸泡时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

•均匀遍布:将作品从釉液中取出时,确保釉液均匀遍布整个作品表面。

烧制陶瓷作品完成釉的应用后,陶瓷作品需要进行烧制,以使釉与陶瓷成品结合并形成最终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晶釉 以小鳞片状或小片状形态悬浮在
釉表面的下部充分扩大并分离而 生成的
结晶釉
是一种名贵的艺术釉,釉 面上分布着各种形状的晶花, 这些晶花一般是利用釉熔体中 的成核物质在过饱和的状态下 析出并经适当的保温生成的。
不同组分对结晶釉的影响
1、减少SiO2的量时发生不规则的结晶。 SiO2多 时粘度显著增大,所以生成结晶釉的比例降低。 2、B2O3多时不能生成结晶。
无光釉
无光釉是指呈丝光或玉石状光泽 而无强烈反射光的釉。这种釉施于艺 术陶瓷上,可经获得较佳的效果。 无光釉在中国古代最经典的范例 就是哥窑,有米白、粉青、灰绿、奶 酪黄等色。
无光釉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制得:
1.降低釉烧温度或增加油料的Al2O3含量。
2.用稀氢氟酸溶液轻度腐蚀表面。
3.冷却时,使透明釉析出微晶。
结晶釉的烧成温度范 围比较大,烧成时的 升温速率与普通釉相 同,但冷却速度需要 进行精心控制。冷却 时,太快则晶体太小 甚至无法结晶;太快 则晶体过大,釉表面 粗糙。
由于结晶核的生成是在结晶釉熔液中剧 烈进行的,所以要限制结晶的数目以保 证结晶釉的质量。
结晶的数目
较高的温度 较大的粘度
结晶釉的应用
3、Al2O3增加粘度,降低结晶速率。 4、TiO2少时,结晶能力强;多时,结晶速率降 低,出现乳浊。
形成结晶釉最普通的氧化物是锌、铁及钛的氧 化物。 氧化钠有利于促进晶化,使用氧化钠多则结晶 大而多,同时更加美观。
以碳酸盐、斜绿泥石或是锂辉石的形态加入锂 时,很容易形成结晶。
氧化铝对结晶釉的生成具有显著的 影响,其含量的大小会影响结晶生成速 率、结晶的大小、釉的流动状态以及烧 成温度。 由于氧化铝对结晶釉影响很大,故 一般结晶釉中氧化铝的用量很少。
谢谢观看
制作 戴燕城 解说 刘凯旋
裂纹釉
瓷器釉面布满许多小裂纹,有疏有密, 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似龟裂、 蟹爪或冰裂的纹路,称为裂纹釉。 釉面龟裂原是烧成中的一种缺陷,但当 某些制品的釉面龟裂很特别,纹路均匀、清 晰,布满器面,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于是 人们就从中得到了启发,从而总结经验,有 意识地去造成这种袖面的裂纹,这样就逐渐 创造出了裂纹釉 。

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或者是一种玻璃体和晶体的混合层。
无铅釉
主要包含瓷器釉、锌釉、食盐釉、 屋瓦釉、灰釉、结晶釉、乳浊釉、无 光釉、裂纹釉、蛇皮釉、虹彩釉等。
结晶釉
粗结晶
金星釉
微结晶釉
结晶釉
粗结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肉眼可见
金星釉 表面为完全或部分发达的众多结
晶所覆盖,或指结晶在釉表面的 下部,封闭在玻璃质基体中。
乳浊釉
产生乳浊效果的原因是乳浊剂粒子与 透明釉的玻璃体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引起 光散射所致。两者折射率差别愈大,乳浊 程度愈高。 乳浊釉是陶瓷坯体上不透明的玻璃状覆 盖层,可以掩盖坯体的颜色和缺陷。是在 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浊剂而形成的。此外, 釉层中含有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 。
乳浊釉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卫生陶瓷制 品,可以掩盖住坯体的杂色和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