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针灸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g,香附10g,郁金10g,败酱草10g,蒲公英30g,佛手10g,川楝子9g,乌贼骨15g,黄连3g,吴萸1.5g。4剂,胃脘部胀痛及嗳气好转。续服10剂,临床症状减轻,后据上方增损调治3个月,胃痛泛酸等症悉除,经市医院胃镜复查,未见异常,追踪3年未复发。
6 体会
萎缩性胃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胃脘痛”范畴。笔者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理认识相结合的方法,自拟清热益胃汤为主治疗,方中重用蒲公英清热化湿,其药理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有镇痛,消炎和免疫促进作用;郁金行气解郁,祛瘀止痛;香附理气活血;党参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综观全方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活血止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其本虚有脾胃气虚或胃阴亏虚,其标实基本病理因素是气滞,气滞久而形成郁热,气滞津凝而生湿浊,气滞则导致血瘀。因此,治疗本病必须重在辨证,据证用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除给予积极的中医治疗外,还应重视调理,如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戒烟酒等,以预防本病的复发。
(收稿日期 1997年5月9日 责任编辑:赵 频)
癌症的针灸治疗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 黄 峥主题词 肿瘤/针灸疗法 选穴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防治癌症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迫切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对癌症的治疗都趋向于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在延长其生命以及在消除癌肿、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谈谈针灸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
在我国,应用针灸治疗癌症类疾病现已有很长历史,针灸疗法是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而起治疗作用的。癌症的生长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着密切关系,针灸疗法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因而为癌症的整体疗法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可以通过双向调节作用,达到恢复激素平衡和增加免疫机能的目的。如有人对500多例各种晚期癌症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80%以上的病例症状明显缓解,对4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且实验发现,针灸后,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活力增强,能吞噬肿瘤细胞,针剌足三里穴,也能使血液成分起变化,使之能对抗肿瘤细胞[1]。应用针灸于癌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过程中,在抑制癌症疼痛,缓解某些症状如吞咽困难,纳差、呕吐等,消除某些副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功效,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临床上,除辨证论治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选人体强壮保健、健脾益胃穴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气海、关气、足三里、中脘、神阙、大椎、百会、命门、肾俞、膏 等穴具有调节阴阳,扶正培元,补益气血,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等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剌这些穴位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防病能力,而且能减轻放疗、化疗不良反应,减轻癌症所致疼痛综合征,延长患者生存期。有实验证明,针足三里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活跃网状内皮系统,使血液内的白细胞总数增加。每日针剌膏 、足三里1次,5日后发现红细胞由100万/mm3上升至337万/mm3,血红蛋白由30%上升至109%[2]。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法则,针灸治疗也不例外,它是通过经络腧穴而起作用的,经络中运行的气血来源于脾胃的生化,故经气又称为“谷气”,若脾胃受损,化源不足,经气乃虚弱,此时针剌就很难得气,而得气与疗效的关系是“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因此,善于调理脾胃也是提高针灸疗效的方法之一。临床上,除选用脾胃经穴位外,还有胃俞、脾俞、脾胃夹脊穴、胃募中脘(又为腑会)、脾募章门(又为脏会)、内关等穴。
2 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在癌症治疗中,要加以重视,如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可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如肺癌可取肺俞穴,肝癌可取肝俞穴治疗等。有实验
证明,针剌足三里、肾俞、肝俞等穴1次,可见家兔巨噬细胞机能明显增强。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的部位,能治疗所属脏腑的虚证和实证,应在辩证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出血以及急性疼痛可选用本经郄穴等等。总之,要善于运用特定穴,对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
3 根据不同病期选用适宜的治疗手段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剌对人体来说总有疼痛刺激,加之针剌能否“气至”或“气速至”和疗效好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当患者机体十分虚弱时,针刺疗法就显出一定的局限性。选用针剌或灸法应视病期病体情况,一般说来,癌症初期,患者正气未衰,针剌较易得气,疗效较好,但患者一般形体较瘦,取穴应少而精,针剌一般浅刺为妥,手法宜轻,且注意不要在癌症局部进行针刺,以免造成扩散。晚期患者正气已衰,体质十分虚弱,得气感很差,甚至不得气,且难以忍受针剌刺激。因此,除了中药调理外,应配以穴位温和灸法为宜。《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能弥补针剌作用的不足。穴位温和灸法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且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无论何期癌症病人都可施治。艾灸扶正作用古人早有认识,如《扁鹊心书》“往世之法”一节中载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宗金鉴》说:“开结拨毒,非灸不可”。张景岳说:“大结大滞者,最不宜散,必欲散之,非借火力不能速也,”艾叶辛温,施灸用火,火性炎上属阳主动,具宜泄发散之特性,故艾灸之法能疏通经络气机,开泄腠理,引郁热之气外发。即所谓“以热引热,使热外出也。”实验表明,施灸后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散热增加,有利于体热的排出。可见灸法确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笔者曾治一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局部红肿疼痛,单服中药疗效不太理想,随辅以针灸,灸足三里,针合谷、外关、曲池,轻刺激,平补平泻,1日1次,10次为1疗程,经3个疗程后,局部红肿消失,疼痛缓解。另有一恶性淋巴瘤病人,术后化疗以致Hb67g/L.RBC2.0×1012/L、W BC2.5×109/L,予益气养血,健脾和胃,膏 穴温和灸,1日1次,10次为1疗程,经5个疗程后复查Hb106g/L、RBC3.3×1012/L、W BC4.5×109/L,可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证明针灸具有明显的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甚至有抑瘤、消瘤作用。
参考文献
1 俞云.癌症是可以征服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29
2 杨甲三.腧穴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9 (收稿日期:1997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宁泽璞)
脑出血、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体会
江西省新建县第二人民医院(330100) 余凑水
江西中医学院(330006) 刘良彳奇
主题词 脑出血/中药疗法 脑梗塞/中药疗法
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属中医的“中风”范畴。脑出血的急性期为发病初的4周,脑梗塞的急性期为发病初的2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对脑出血,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脑出血,脑梗塞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大多相似,然其发病机理实有不同。脑出血之病多由“痰、热”所致。痰的由来是多途径的:或因饥饱失调,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皆可损及脾胃,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过度,伤及脾气;或形盛气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中气亏损;或肝气盛克犯脾土,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或肝阳素旺,炼液成痰。热由何来?一者或因痰浊内积,日久郁而化热。二者或因素体阳热偏盛,加之暴怒,情绪暴张,气郁化火而成。热之既成,痰热互结,灼伤血络。血络既伤,血溢脉外,停而为瘀,痰瘀热阻,气血不调,经脉不通故致病作。而脑梗塞的发病由“痰、瘀”所致。其痰的产生机理与脑出血相似。而瘀之所成,或因形盛气弱,气弱则不能推动血行,血行郁滞,停而为瘀;或因情志抑郁,所欲不遂;或因痰浊内阻,致气机郁滞,气行不畅,血行不利,而瘀血内生。瘀血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