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美国大学逐渐世俗化和商业化,服务社 会。
欧洲中世纪大学 柏林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教育
2.近代中国大学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 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 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 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
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 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 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 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 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比较项
中国古代
教育目的 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 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 相结合
中国近代 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
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 中西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材料二:洋务派派遣的留欧学生回国后对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起过重要影响,例如,北洋舰 队12艘主要舰船的管带中,有一半由留学生担任。
——梁燕波、王晨《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材料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 ,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欧洲中世纪大学 柏林大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教育
2.近代中国大学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 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 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 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
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 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学思之窗】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 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 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 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比较项
中国古代
教育目的 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
教育内容 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 相结合
中国近代 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
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 中西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 材料二:洋务派派遣的留欧学生回国后对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起过重要影响,例如,北洋舰 队12艘主要舰船的管带中,有一半由留学生担任。
——梁燕波、王晨《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材料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 ,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共35张ppt)
——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
③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 材料二 ④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3)意义: ①有利于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 ②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 ③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 嵩阳书院
材料三 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 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 加之,科举后 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 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 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2)影响:
促太进学 百家争鸣。
国子监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 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 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 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 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
②不宋同朝思重想文相轻互武辩、驳大推兴动科学举术推繁动荣书;院的发 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
③展扩;大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 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书院扩大了
展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书院提供物质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开辟了新的学
基础。
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问题思考: 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 私学兴起背景及其影响?
材料一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 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提示:
(1)背景:
经济: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提高;
③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 材料二 ④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3)意义: ①有利于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 ②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 ③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 嵩阳书院
材料三 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 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 加之,科举后 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 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 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2)影响:
促太进学 百家争鸣。
国子监
材料二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 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 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 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 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
②不宋同朝思重想文相轻互武辩、驳大推兴动科学举术推繁动荣书;院的发 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
③展扩;大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 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书院扩大了
展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书院提供物质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开辟了新的学
基础。
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问题思考: 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战国 私学兴起背景及其影响?
材料一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 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提示:
(1)背景:
经济: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提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共22张ppt)
当今: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
教育“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①世界: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②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
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拓展延伸】:印刷术诞生的条件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868年,雕版《金刚经》
毕昇活字印刷术
➢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 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改进造纸技术,制造成 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 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至东晋末期,纸的使用 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
学
形
春秋时期
式 私学 唐朝以后
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 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自汉朝开始设立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 响最大,“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
书院产生和发展、,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巴尼拔图书馆想象图
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绘画)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三、图书馆的成长 2.中国图书馆: ①古代中国的藏书:
官藏: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而发展,尤以明清两代突出,如明中期的宁波天一阁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辑修《四库全书》, 全书36,000册,先后缮写7部,历时20年始告完成。 乾隆三十八年,又诏命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筑结 构和样式,在江南江北先后建造7座藏书阁,分别 为文汇阁、文宗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文 津阁、文澜阁,用来存贮7部《四库全书》。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新中国后:“北京图书馆”→1998年“国家图书馆”
教育“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印刷书的诞生
1.书籍的地位: 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书籍的出现:
①世界: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②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
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拓展延伸】:印刷术诞生的条件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868年,雕版《金刚经》
毕昇活字印刷术
➢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 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改进造纸技术,制造成 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很便宜, 质量高,原料又很容易找到,所以逐渐被普遍使用。至东晋末期,纸的使用 已经完全普及,并逐渐传至周边各国。
学
形
春秋时期
式 私学 唐朝以后
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 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自汉朝开始设立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 响最大,“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
书院产生和发展、,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巴尼拔图书馆想象图
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绘画)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三、图书馆的成长 2.中国图书馆: ①古代中国的藏书:
官藏: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而发展,尤以明清两代突出,如明中期的宁波天一阁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辑修《四库全书》, 全书36,000册,先后缮写7部,历时20年始告完成。 乾隆三十八年,又诏命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筑结 构和样式,在江南江北先后建造7座藏书阁,分别 为文汇阁、文宗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文 津阁、文澜阁,用来存贮7部《四库全书》。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新中国后:“北京图书馆”→1998年“国家图书馆”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纸
云梦睡虎地竹简
雕版印刷
古登堡
二、印刷书的诞生
BC30C 古埃及,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BC5C 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造纸业的发展 BC2C 植物纤维纸 AD105 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质的飞跃) 唐朝 雕版印刷品 11C中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15C中 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
1995 科教兴国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中国学校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
(1)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
项目
内容
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举措
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社会主义性质)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九江)
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2.中国古代的私学
பைடு நூலகம்孔子讲学图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美 大学逐渐世俗化与商业化 国 人们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美国耶鲁大学办学目的 “使青年能够胜任无论是社会机构
还是教会机构的公共职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训 既学会动脑 也学会动手
材料:14世纪初,欧洲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 革。以大学课程的演变为例,新的学科,如希腊文学、 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渐与旧的经院主义的课程 一起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位置。由于教会和大学几个 世纪以来的紧密关系,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纯世俗的 大学,研究发现教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大学 相应的变化。“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 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 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 版图内的国家服务。”
官藏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中
1916年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国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
1998年改为“国家图书馆”
私藏
明清时最突出出现了一批藏书家、藏书楼 如明朝的天一阁(范钦)
图书馆作用
尼尼微图书馆所藏 泥版文书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范钦“天一阁”
保存古籍 文献开发 培养人才 教育功能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 类别,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瓷器、陶器、青铜器、玉器、钱币,刻本、书画、 饰品等等, 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不到1%。
前290年前后 (托勒密·索罗建立) 人类历史上最早博物馆
1683年 (牛津大学建立) 第一个近代博物馆
英国切萨姆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书馆的成长
1912年 京师图书馆 北京广化寺
中国国家图书馆
高中历史第6单元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202211171240
——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官学与私学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书院的地位、教育特点、作用。 提示:(1)差异:汉朝官学主要是太学,侧重培养封建官吏,师资力量有限;私学 教育内容全面,在促进学术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比官学大。 (2)地位:宋朝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特点:盛行自由讲学,提倡学术争鸣,学术氛围浓厚;不限定入学条件。作用: 书院增加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有利于 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法国人韩伯禄 上海 义上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与考古 类博物馆
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英国亚洲文会 上海 —
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南通博物苑 1905年
张謇
地点 南通
国立历史博物 馆
1926年
民国政府 教育部
北京
国立中央博物 院
1948年
蔡元培 等
南京
故宫博物院 1925年
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博物馆
1959年
—
——摘编自赵声良《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之二 “汇集”世界各大文明的大英博物馆》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 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 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05年创办了以“为本 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 苑。在该时期,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中国博物 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 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 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提出“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人 文馆中,求能系统地表示世界文化之演进,中国民族之演进。工艺馆中,表示 物质文化之精要,尤其关于国防者,用以激励国人”。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 国教育部通令全国,要求各省都要成立科学馆、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不少省博物馆就是在原科学博物馆或科学馆基础上重建的。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官学与私学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书院的地位、教育特点、作用。 提示:(1)差异:汉朝官学主要是太学,侧重培养封建官吏,师资力量有限;私学 教育内容全面,在促进学术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比官学大。 (2)地位:宋朝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特点:盛行自由讲学,提倡学术争鸣,学术氛围浓厚;不限定入学条件。作用: 书院增加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有利于 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法国人韩伯禄 上海 义上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与考古 类博物馆
19世纪六 七十年代
英国亚洲文会 上海 —
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南通博物苑 1905年
张謇
地点 南通
国立历史博物 馆
1926年
民国政府 教育部
北京
国立中央博物 院
1948年
蔡元培 等
南京
故宫博物院 1925年
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博物馆
1959年
—
——摘编自赵声良《世界四大博物馆巡礼之二 “汇集”世界各大文明的大英博物馆》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 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 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05年创办了以“为本 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 苑。在该时期,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中国博物 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 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 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提出“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人 文馆中,求能系统地表示世界文化之演进,中国民族之演进。工艺馆中,表示 物质文化之精要,尤其关于国防者,用以激励国人”。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 国教育部通令全国,要求各省都要成立科学馆、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不少省博物馆就是在原科学博物馆或科学馆基础上重建的。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_优秀课件
单纯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与船坚炮利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与学术以变法维新,来挽救中国,
使中国走向自强。
目的 内容 ——钱耕森《京师大学堂:一个世纪前的教改成果》
古代 培养封建官吏
儒家经典
材料二近:代在封建社培会养中形救成国和的发展新起型来人的学才校教育制度西,方是先为封进建的官文僚统化治集团和地主阶级
立于发展:(②1唐)代西以方后近得到代发大展学,的学起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源于发展:(③保2存宋)与代近传是代播书中了院古产国代生大文并学化发的;展创,使书古院代制典度籍推得动以了传私承学;的发为展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支撑。
立于发展:3、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①: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 美国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平等性为美国
大学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
就像美国人喜欢说的,只有天空才是
边界(only sky is the limit)。
平等是创新的土壤,有安全感的团队,
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在碰撞中最终形成有价值的创新。
• 提供咨询服务、专利转让(产学合 作)、继续教育课程、为大学带来商 业价值。
①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学:(3)作②用中:央2官、学近之代外大,学还有的自建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
①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的影响最大,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
立于发展:(②1唐)代西以方后近得到代发大展学,的学起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源于发展:(③保2存宋)与代近传是代播书中了院古产国代生大文并学化发的;展创,使书古院代制典度籍推得动以了传私承学;的发为展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支撑。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_2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成 长 提供了 不 可或缺 的 养分。 就 像美国 人 喜 ④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书籍在传承文化方面,只要文字语言不断,就能发挥功效。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 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感 的 团 队 , 每 个 人 都 能 够 做 到 知 无 不 言 、 言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拿破仑【法】大学区制
洪堡【德】柏林大学创办者
美国大学
( 世 俗 化 、 商 业 化 ) )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重大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家荣誉感最有效的方式。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美国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平等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 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 性为美国大学的
知识拓展:1、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 孕育成熟。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 社会政治改革。 (3)文化、阶级: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 基础和人才储备。 (4)社会环境: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 顾及官学。
成 长 提供了 不 可或缺 的 养分。 就 像美国 人 喜 ④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书籍在传承文化方面,只要文字语言不断,就能发挥功效。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 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感 的 团 队 , 每 个 人 都 能 够 做 到 知 无 不 言 、 言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拿破仑【法】大学区制
洪堡【德】柏林大学创办者
美国大学
( 世 俗 化 、 商 业 化 ) )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重大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家荣誉感最有效的方式。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美国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平等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 书刊出版、翻译事业发展; 性为美国大学的
知识拓展:1、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 孕育成熟。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 社会政治改革。 (3)文化、阶级: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 基础和人才储备。 (4)社会环境: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 顾及官学。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同步备课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传承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
2从、中辛课亥本小革79命学页到“学教五思四育之新窗文及”化,运成印动刷人、书抗为教日什战么育争被、视初解作具放“新战一规争代。模的书,籍”全? 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 材料:大英博物馆馆藏范围,涵盖了古埃及与苏丹、古近东、非洲,大洋洲、 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这当中,非洲另有埃及馆,亚洲专门有中国、日本、
韩国馆,欧洲有古希腊、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馆以及现代欧洲与美国 馆等,从上古到近古、直至现代,几乎全世界各大洲范围及代表性国家与地区 的历史文物,都是它的收藏对象,大英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世界文化与文 明的最佳指南之一。大英博物馆不光修复、保存、陈列、展示馆藏文物,同时
• 材料二: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 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通 过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 思想1的、活提跃高和了交书流院,的推学动术了地学位术和的社繁会荣影,响对力两宋时期文化的发 展和2传、播不起同到思了想积的极相的互作辩用驳。,宋推代动书了院学扩术大的了繁中荣国古代学校教 育的3范、围扩,大开了辟古了代新学的校学教风育,的成范为围推,动推教动育教和育学和术学发术展的的发重展要 动力。
——吴小如 《中国文化史纲要》
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1)商周时期的重要特征:学在官府
(2)春秋战国后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并存
【课堂探究】
中国古代与近代教育比较
材料一: 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其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2从、中辛课亥本小革79命学页到“学教五思四育之新窗文及”化,运成印动刷人、书抗为教日什战么育争被、视初解作具放“新战一规争代。模的书,籍”全? 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 材料:大英博物馆馆藏范围,涵盖了古埃及与苏丹、古近东、非洲,大洋洲、 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这当中,非洲另有埃及馆,亚洲专门有中国、日本、
韩国馆,欧洲有古希腊、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馆以及现代欧洲与美国 馆等,从上古到近古、直至现代,几乎全世界各大洲范围及代表性国家与地区 的历史文物,都是它的收藏对象,大英博物馆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世界文化与文 明的最佳指南之一。大英博物馆不光修复、保存、陈列、展示馆藏文物,同时
• 材料二: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 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通 过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 思想1的、活提跃高和了交书流院,的推学动术了地学位术和的社繁会荣影,响对力两宋时期文化的发 展和2传、播不起同到思了想积的极相的互作辩用驳。,宋推代动书了院学扩术大的了繁中荣国古代学校教 育的3范、围扩,大开了辟古了代新学的校学教风育,的成范为围推,动推教动育教和育学和术学发术展的的发重展要 动力。
——吴小如 《中国文化史纲要》
结合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1)商周时期的重要特征:学在官府
(2)春秋战国后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并存
【课堂探究】
中国古代与近代教育比较
材料一: 为培养变法新人而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其目的就在于“以其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
受到破坏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文化大革命”后
重新走上 正轨
“文化大革命”后
a. 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b.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c. 1995,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
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面,学 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
二 印刷书的诞生
官学
先秦时期 “学在官府” 西汉设立的太学 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中国古
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汉代 设地方官学
私学
春秋:私学产生,孔子首创。 唐朝:私学发展,学塾、村学和蒙
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工。
宋代:书院形成与发展,书院制度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在太学,教 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 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 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 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1.条件: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过程: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公元前30世纪 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春秋战国-秦汉 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前2世纪
植物纤维纸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
唐朝
雕版印刷品
11世纪中叶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四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博物馆
古代
近代
亚历山大博学园
阿什莫林博物馆
“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文化大革命”后
重新走上 正轨
“文化大革命”后
a. 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b.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c. 1995,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
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面,学 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
二 印刷书的诞生
官学
先秦时期 “学在官府” 西汉设立的太学 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中国古
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汉代 设地方官学
私学
春秋:私学产生,孔子首创。 唐朝:私学发展,学塾、村学和蒙
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工。
宋代:书院形成与发展,书院制度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在太学,教 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 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 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 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1.条件: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过程: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公元前30世纪 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春秋战国-秦汉 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前2世纪
植物纤维纸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
唐朝
雕版印刷品
11世纪中叶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四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博物馆
古代
近代
亚历山大博学园
阿什莫林博物馆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优质课件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PPT
4.汉代文华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再次腾飞,站在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有利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 (1)历程①古代史上,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 (2)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4)印刷业的革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留存和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对外文物展出,向公众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增加国际社会对华夏文明的认可。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 (2)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元朝有国学、地方乡学、书院、社学。 汉代政治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③历史影响a.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 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b.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 撑。
3.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③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5.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3)私人图书馆兴起,图书馆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再次腾飞,站在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有利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 (1)历程①古代史上,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 (2)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4)印刷业的革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留存和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对外文物展出,向公众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增加国际社会对华夏文明的认可。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 (2)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元朝有国学、地方乡学、书院、社学。 汉代政治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③历史影响a.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 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b.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 撑。
3.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③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 件优秀课件
南河清京北华大农大学业学教大教授学授教授 胡福吴李明良保镛国
配失成做为去一过个这去马最克,后思让主的富义‘裕理文人论明工生渐作单
者!”
元成’现,实。我 要 积 极 去 完 成 尚
未完成的事。”
大学精神之探索
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 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 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 风向或社会风向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 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 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 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中国人自己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民国后建立的博物馆藏书楼明朝范钦天一阁修道院大教堂大学图书馆公元前290年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1868年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1905年南通博物苑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国立中央博物院近代以后图书馆新职能纽约公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公众服务国家政权建设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中国近代社会长期酝酿与发展中发生的是统治者和社会力量的认识与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蔡元培
我们应该追寻怎样的大学精神?
““俯天人下下生身兴子亡百匹为年夫群,有众我责脱现。贫我在觅是已出一经
个是路共‘,产行用党科员百,技里是把者一荒半个山九学秃马十岭克’抛思,
主剩进义下历理的史论,的十人把里,绿路发水可现青能错山误会留思更给想加
不艰未去难来批,;判用,但我担是就当我对让不不贫希起穷党望困,轻苦不易
地方
近代中西教育
私学 产生于春秋 发展于 唐宋 形式:学塾 村学 蒙学 书院
传承 儒学, 支撑 科举 考试
柏林大学
西方 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
法国 拿破仑“大学区”制度 德国 柏林大学“研究教学合一” 美国 世俗化与商业化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教会学校是指天主教或基督教(新 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
“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 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 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 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
公元1088年,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 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 学;
柏拉图学园
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西方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
还③可经以济得:到封大建师小的农推经荐济与的指发引展,与对之于相取适得应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
和④投文靠化的:,推私动学了当文然化更的加发繁展荣与。创新。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⑤局限: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专制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链接高考】
(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
材料: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
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
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
,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
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
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
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
育原》因: ①宋朝宋明理学兴起并向基层渗透,促进 了书院的发展; ②宋朝重文轻武,大兴科举,推动了书院 的的发展; ③宋朝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的发展为 书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2-1875 4批、120名学生、 赴美留学
甲午战争后 留学日本热潮
新文化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 时期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保存传播古代文化, 官学、私学 儒家经典得以传承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拿破仑【法】 大学区制
1806年拿破仑统治时期创办的一 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及行政体制, 主要做法:创立巴黎帝国大学作为全 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设总监一人, 将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区设总 长一名,各省设督学一人代表总长管 理各境内初等教育,公立学校的教师 视为国家官吏,所有学校的开办必须 得到总监许可,全国实行同意学制和 课程。(国民教育制度)
• 综合性高等学校,培养了数十位 诺贝尔奖得主
• 依据创校者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 教总管威廉·冯·洪堡"研究教 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他希望 柏林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 之母"。
• 现代大学应是"知识的总和"。教 学与研究同时进行,而且学术自 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 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
蔡元培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 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 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 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洪堡【德】 柏林大学创办者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化人才——平民教 育家晏阳初、工程师詹天佑等等。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书籍的雏 形
中国最早 的书籍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这些材料有何缺点?
1、笨重,不便携带; 2、价格昂贵、不易收藏流传;
• 提供咨询服务、专利转让(产学合 作)、继续教育课程、为大学带来 商业价值。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美国大学(服务社会)
• 耶鲁大学办学目的:“使青年能够胜任无论是社 会机构还是教会机构的公共职务。”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生容闳,1847年由美国传 教士布朗带到耶鲁完成学业,回国后说服清廷的 洋务派大员,获准从各地教会学校选召一百二十 名小留学生,1872年由他亲自带领去美国学习。 数百名中国少年通过这个“幼童留美计划”被派 送到美国留学。二十几人到耶鲁。
大学
保存、传播、发展、 研究、世俗化、商 业化、服务社会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中华汉字文化圈的形
异域留学 成;培养了一大批革
命的中坚力量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公元前30世纪 【埃及】 公元前5世纪 【中国】 春秋时期
纸草书卷 竹简册 “帛书”
• 戊戌维新中应运而生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综合大
学 • 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 • 1916年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
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北大 学刊》 • 告诉学生大学的精髓,也是自己的 大学理念的宣言。 • 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 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 学与研究合一。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美国大学 (世俗化、商业化))
• 美国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平等性为美 国大学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 分。就像美国人喜欢说的,只有天 空才是边界(only sky is the limit)。平等是创新的土壤,有 安全感的团队,每个人都能够做到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碰撞中最 终形成有价值的创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为什么需要文化传承? 如何进行?
C目录 ONTENTS
01 中坚力量——学校教育 02 大众化——书籍出版 03 服务性——图书馆、博物馆
第二小组: 不同时期的学
校教育
官学、私学 大学教育发展 留学教学勃兴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 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33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