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干扰分析

合集下载

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干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无线接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信号干扰问题,这不仅会降低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还会影响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

因此,研究和解决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干扰问题对于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号干扰的原因分析1. 外部环境干扰: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常常处于复杂的环境中,如高层建筑物、电子设备密集的办公室等,容易受到来自其他设备的无线信号干扰。

2. 自身设备干扰: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设备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也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在大型办公场所或公共场所中。

二、固定无线接入设备信号干扰问题的影响1. 降低网络性能:信号干扰会导致网络传输速度变慢,延迟增加,影响数据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2. 引发连接问题:信号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连接到无线网络,造成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或者无法完成所需的任务。

3. 影响用户体验:网络延迟和稳定性问题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使用户感到不满并可能选择其他网络接入方式。

三、信号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1. 优化信号覆盖和布局:a. 加强信号覆盖:通过增加无线接入设备的数量和合理布放无线设备,以确保信号覆盖范围足够广阔,避免信号盲区。

b. 调整信号频率和信道:针对无线设备的频率和信道进行调整,尽量避免与其他设备的信号频率重叠,减少干扰。

c. 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天线类型,如定向天线、定向衰减天线等,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 降低外部环境干扰:a. 隔离干扰源:通过物理隔离和适当的障碍物来降低外部干扰源对接入设备的干扰。

b. 控制电磁辐射:采取有效的电磁辐射控制措施,减少其他电子设备对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干扰。

c. 优化设备放置位置:合理选择设备放置的位置,避免设备靠近其他干扰源,如电梯、微波炉等。

3. 提升设备抗干扰能力:a. 选择品质可靠的设备: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的设备,以减少受外部干扰的影响。

中国移动5G_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移动5G_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17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中国移动5G 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摘要:5G 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是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加速发展进程及其无线通信技术结构全面更新升级下的最重要时代产物。

超密集组网系统是当前5G 无线网络系统在许多实际技术应用环节中应用的一类关键性技术,但当前这二项网络技术方案在无法满足现代人们日常对高性能5G 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技术使用的需求的同时,却会很容易地受到信号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网络高速传输的整体质量。

根据中国移动5G 网络频段使用规则,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移动5G 网络存在干扰的种类,并针对干扰类别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存在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5G;系统干扰;干扰分析一、概述随着移动5G 网络的商用,5G 网络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5G 网络频段规划已经正式拉开帷幕,现阶段中国移动在5G 低频段上获得了2.6GHz 频段,在5G 高频段上获得了4.9GHz 频段。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使用这两个频段的业务较为广泛,所以,中国移动5G 网络部署建设存在着频段干扰风险。

中国移动的5G 网络在建设发展初期,在中国移动就采用了分阶段网络规划建设的方式,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在建设的前期阶段,中国移动就采用的是非独立的组网建设方式开始建设,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建设发展的成熟完善后在中国移动开始正式采用的5G 网络独立的组网的方式建设。

在非独立组网建设过程中采用4G 网络作为锚点,通过4G 核心网络实现控制面的信息传送,所以在5G 网络建设初期,5G 小区干扰分析不仅要考虑5G 小区本身的干扰情况,也要考虑4G 锚点小区的干扰情况。

二、5G 干扰类型分析根据对中国移动网络5G 现网的分析,目前对中国移动公司的5G 移动网络系统上存在着的无线干扰信号源种类主要分为有下列的三种:5G 的系统内的干扰、5G 的系统外的干扰和与其他移动4G、5G 移动系统间发生的干扰。

5G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5G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5G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研究在当今高度互联的数字化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5G通信系统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不仅具备了更高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还提供了更多的可连接设备和更可靠的网络连接。

然而,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加和通信频段的变化,5G通信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抗干扰技术是指在面对干扰源时保持通信信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能力。

由于5G通信系统的更高频率和更大带宽,其信号更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因此,研究和开发抗干扰技术是保障5G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首先,干扰源的识别和分类是抗干扰技术的基础。

5G通信系统中,干扰可以来自多个方面,比如电磁辐射、多径效应、自身设备的干扰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源,需要研究并开发相应的干扰识别和分类算法。

利用智能化的算法,可以迅速识别干扰源,并准确分类干扰类型。

这为后续的干扰消除和抵抗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其次,抗干扰技术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源选择合适的抑制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混合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在接收端添加滤波器、抑制器等设备,抑制来自干扰源的信号。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干扰信号对正常通信信号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自适应信号补偿技术来消除干扰,通过对收发信端的算法和参数进行优化,自动调整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干扰情况。

同时,天线设计也是抗干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优化天线的结构和布局,可以减少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天线的方向性和灵敏度是考虑的重点,通过精确定位和调整天线的方向性,可以降低对其他无关信号的接收,从而提高系统的信号接收质量。

此外,5G通信系统的加密和认证技术也是抗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通信信息的加密和身份认证,可以有效防止恶意干扰和非法入侵。

这可以保持通信信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在抗干扰技术研究中,亦需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 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多的连接,使诸如高清视频通话、智能物联网等应用成为现实。

然而,在 5G 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过程中,干扰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分析 5G 移动通信网络的干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类型5G 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的频率上,多个信号相互叠加和干扰。

在 5G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同频复用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就容易导致同频干扰的发生。

2、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相邻频段的信号相互渗透和干扰。

当相邻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强时,可能会对正在使用的频段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3、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如果落入 5G 网络的工作频段内,就会形成互调干扰。

4、阻塞干扰当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时,可能会导致接收机饱和,无法正常接收有用信号,从而产生阻塞干扰。

二、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产生原因1、频谱资源紧张随着 5G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频谱的复用和分配不当容易导致干扰问题。

2、基站布局不合理基站的位置、覆盖范围和发射功率等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信号覆盖重叠或盲区,从而引发干扰。

3、设备性能问题5G 通信设备的性能不佳,如发射机的杂散发射、接收机的灵敏度不够等,都可能产生干扰。

4、外界干扰源外部的电磁干扰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雷达系统、工业设备等,可能会对 5G 网络造成干扰。

三、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影响1、降低网络容量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使得网络的误码率增加,从而降低网络的容量和传输效率。

5G网络的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5G网络的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

5G网络的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然而,与其带来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相伴而来的是信号干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5G网络的信号干扰及其抗干扰技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5G网络的信号干扰。

5G网络通过高频率的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但高频率也意味着信号容易受到干扰。

在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和其他设备会产生电磁波干扰,如微波炉、电视机等。

此外,人们的使用习惯也会对信号产生影响,比如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会导致信号拥塞,进而干扰传输速度和质量。

为了解决5G网络的信号干扰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抗干扰技术。

首先是天线技术。

天线是5G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接收和发送信号。

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天线,如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波束成形技术等。

这些天线技术能够提高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效率,减少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其次是功率控制技术。

在5G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的设备功率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导致信号干扰。

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功率控制技术,通过调整设备的功率,使得信号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传输。

这样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的传输质量。

此外,频谱管理也是解决信号干扰的重要手段。

5G网络需要使用更高的频率进行数据传输,但高频率也意味着更容易受到干扰。

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频谱管理技术,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

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另外,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也是解决信号干扰的关键。

5G网络由许多基站和设备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家们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使得信号能够更加稳定地传输。

比如,引入中继站、增加基站的密度等方式,都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的传输效果。

最后,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使用习惯,减少信号干扰的产生。

比如,在高峰期避免同时使用网络,减少对信号的需求;避免使用产生较大电磁波的设备,如微波炉等。

5G系统干扰分析及工程建议

5G系统干扰分析及工程建议

doi:10.3969/j.issn.1000-1247.2019.08.0115G系统干扰分析及工程建议霊继盛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I针对5G网络部署中可能遇到的FSS系统干扰、终端自干扰、与现网系统间的隔离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提傩i出实施可行性建议,对中国铁塔现网塔桅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5G工程建议。

5G同频干扰网络间干扰隔离铁塔a5G干扰分析多网络并存情况下,为保证各个网络的覆盖效果,干扰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5G部署初期,由于频率分配问题,存在与FSS系统之间的干扰,以及运营商内部、运营商之间多系统共址并存导致的干扰。

下面对各种干扰进行逐一分析。

1.15G与FSS系统之间的干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5G频段为3400~3600MHz。

然而,C频段与扩展C频段(3400~4200MHz)—直是我国和亚洲地区卫星通信产业的传统核心频段。

与其他频段相比,我国C频段卫星系统的使用地位更高,部署和应用范围更广,体现在我国重大卫星工程、行业卫星通信应用、航天卫星研制、国际卫星出口等多个领域。

5G系统基站对FSS系统主要考虑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具体造成干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FSS地球站的仰角、所接收到的5G系统的集总干扰功率等。

同频干扰:34OO~36(X)MH濒段,5G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可能形成同频干扰,需要克®(198+10)dB的信号差。

邻频干扰:3600~42")MHz频段,5G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可能形成邻频干扰,需要克服93~114HB的信号差。

饱和干扰:3400-3700MHz频段,5G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可能形成饱和干扰,需要克服138dB的信号差。

以某省现有卫星地球站为例,全省现有卫星地球站752个,其中报社类3个、证券类11个、广电类528个、气象类119 个、民航类2个、民政类89个。

卫星地球站发射频率为5897.5-14464MHz.接收频率为3400~12714MHz,5G对卫星地球站发射频率基本没有影响,对卫星地球站接收频率干扰较大,同频干扰、邻频干扰、饱和干扰均存在,其中以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最为严重。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与此同时,信号干扰也成为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

信号干扰会导致通信的不稳定性、降低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甚至造成信号完全失联。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一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信号干扰的原因。

信号干扰可以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两种类型。

外部干扰主要来自其他无线设备、电磁波辐射或强光干扰等因素,而内部干扰则主要来自于同一网络内的其他终端设备。

理解干扰的来源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消除。

为了分析和识别信号干扰,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频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无线频谱图来判断是否存在干扰源。

频谱分析仪能够显示不同频率段的信号强度和占用情况,从而识别出潜在的干扰源。

其次,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监测设备来收集和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包,以确定是否存在干扰。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信号强度进行监测和分析,识别异常强度的信号作为潜在的干扰源。

这些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信号干扰的来源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信号干扰,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

对于外部干扰,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合理的天线布局来最小化外部信号对于网络的影响。

优化天线方向、增加天线增益等措施可以减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范围,从而降低外部干扰的影响。

此外,可以采用合适的滤波器和屏蔽设备来降低电磁波辐射对无线设备的影响。

对于内部干扰,首先应该优化网络结构和拓扑布局。

通过减少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此外,可以调整设备的工作频率或信道,以避免频谱重叠引起的干扰。

另外,采用合适的调制与编码技术也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采用频率跳变、差分通信和空间分集等技术来消除信号干扰。

频率跳变通过动态改变通信频率,有效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干扰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信号干扰分析与调试技巧,帮助解决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问题。

首先,了解信号干扰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信号干扰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电磁辐射、距离衰减、多径效应、天气条件等。

了解干扰源和其特征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进行信号干扰分析时,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工具来识别干扰源,并进行干扰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的测量,以确定干扰特征。

其次,合理的无线网络规划和频率规划对于降低信号干扰至关重要。

在设计无线网络时,应避免频率重叠和接近的干扰源。

频率规划可以通过频率分配技术和资源分配算法来实现。

通过避免频率冲突和合理分配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信号干扰。

接下来,通过使用合适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可以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调制技术和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

例如,使用QAM调制可以使信号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

使用FEC(前向纠错)编码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

此外,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设计也可以降低信号干扰。

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输和接收信号的关键作用。

优化天线的方向性和辐射功率分布可以减少干扰信号的传播范围。

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布局方式,使用天线阵列和天线分集等技术,可以增强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能力,减少干扰。

此外,合理设置网络参数和协议参数也可以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调整传输功率、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设置合理的传输速率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信号干扰。

此外,使用合适的协议参数,如重传机制、信道选择算法等,也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和处理信号干扰是保障无线通信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5G网络的小区间干扰分析与消除技巧最佳实践

5G网络的小区间干扰分析与消除技巧最佳实践

5G网络的小区间干扰分析与消除技巧最佳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5G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之一就是小区间干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区间干扰的原因、分析方法以及消除技巧的最佳实践。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区间干扰的原因。

小区间干扰是指在5G网络中,不同基站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导致网络质量下降的现象。

这种干扰主要有两个来源:同频干扰和异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不同基站在同一频段上进行通信时产生的干扰,而异频干扰则是指不同基站在不同频段上进行通信时产生的干扰。

这两种干扰都会导致信号的弱化和传输速率的下降。

要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干扰分析。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信号强度的测量来判断干扰的程度。

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信号测量,可以得到不同基站的信号强度分布图。

如果在某些位置上信号强度明显降低,那么很可能存在小区间干扰。

此外,还可以通过频谱分析来确定干扰的频段和强度。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干扰的来源和程度。

了解了小区间干扰的原因和分析方法,接下来就是消除技巧的最佳实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基站的功率和方向来减少同频干扰。

通过降低功率和调整天线的方向,可以减少基站之间的信号重叠,从而减少同频干扰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频段来避免同频干扰。

通过调整基站的频段分配,可以减少不同基站之间的频段重叠,从而减少同频干扰的发生。

对于异频干扰,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频谱分析来确定干扰的频段和强度。

通过分析干扰频段的特征,可以确定干扰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基站的频段分配来避免频段重叠,从而减少异频干扰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干扰抑制技术来减少干扰的影响。

例如,可以使用频域滤波器来抑制干扰信号,从而提高网络的质量。

除了上述的消除技巧,还有一些其他的最佳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

首先,定期进行网络优化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5G NR(3.5 GHz)无线网络覆盖问题及建议方案分析

5G NR(3.5 GHz)无线网络覆盖问题及建议方案分析

5G NR(3.5 GHz)无线网络覆盖问题及建议方案分

分析了5G NR(3.5 GHz)无线网建设中的覆盖能力问题,针对上行受限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建议。

分析了5G NR(3.5 GHz)系统与FSS 系统的干扰问题,给出了干扰规避方案建议。

分析了5G NR(3.5 GHz)室内覆盖问题,给出了室内覆盖方案建议。

1、引言
2017 年6 月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五代
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 MHz-3600 MHz 和4800 MHz-5000 MHz 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6GHz 以下,国内5G 最有可能
使用的频率如表1 所示:
其中,3.4 GHz-3.6 GHz 间相对干净的连续200 MHz 的带宽是5G 部署的黄金频率,其产业支持程度也是最好的。

业界普遍共识,3.5 GHz 频段是5G 构建资源池的重要锚点。

尽管在6 GHz 以上的高频段有连续更大带宽的频谱
资源,但由于我国在高频段领域积累相对较少,无论是研发积累、专利布
局、产业能力都显不足,过早的将5G 定位于高频段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
可能影响我国意欲在5G 时代有更大作为的目标的实现。

用好3.5 GHz 频段是我国5G 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5G NR (3.5 GHz,3.4 GHz-3.6 GHz)无线网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未来5G 网络建设能够进行参考。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与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与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管理与解决方案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干扰问题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扰可以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数据传输速度变慢,甚至无法连接上网络。

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干扰的管理和解决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干扰源的分类和特征在进行干扰管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干扰源的分类和特征。

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可以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两种。

外部干扰主要来自于其他无线网络、电子设备、电磁波等其他无线电频率的干扰源。

例如,当周围存在过多的WiFi无线网络时,无线路由器就容易受到临近网络信号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不稳定。

内部干扰是指由于网络内部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引起的。

例如,当无线路由器与电视、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靠得太近时,这些设备会产生无线信号干扰,使得无线网络性能下降。

针对不同的干扰源,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干扰管理与解决方案1. 频道选择与管理在大多数无线网络中,WiFi使用的是2.4GHz和5GHz频段。

在2.4GHz频段中,可用的信道有11个,而5GHz频段则有更多的可用信道。

因此,选择合适的频道可以减少与其他网络之间的干扰。

可以通过WiFi管理软件或路由器设置页面查看当前使用的频道情况,选择邻近网络使用得较少的信道。

2. 适当的设备放置和布线为了减少内部干扰,需要合理放置和布线设备。

首先,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离其他设备尽可能远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干扰。

其次,避免将无线路由器与其他电子设备摆放在一起,特别是与干扰源最密集的设备,如电视机、微波炉等。

3. 信号增强与扩展当使用的是长距离或不同楼层的网络时,信号强度可能会变得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信号增强器或网络扩展器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这些设备可以加强信号传输力度,提高信号质量,从而减少干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 使用双频无线路由器双频无线路由器可以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提供更多的无线信道选择。

使用双频无线路由器可以使用户更灵活地选择较少受到干扰的频段,以获得更好的网络连接质量。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分析与消除方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信号丢失或弱化,甚至可能阻碍无线通信网络的正常运作。

因此,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号干扰进行分析和消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干扰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和消除方法。

第一部分:信号干扰的原因1. 复用干扰复用干扰是由于多个信号使用同一频谱带宽而产生的干扰。

例如,在无线局域网中,如果多个Wi-Fi网络使用相同的信道,则会发生信号干扰。

此时,接收器可能会收到多个信号的叠加,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为了消除复用干扰,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信道或频率来分离不同的信号。

2. 外界电磁干扰外界电磁干扰是指来自其他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干扰信号。

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周围的电视、电脑等设备都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干扰无线通信信号。

为了解决外界电磁干扰,可以采取屏蔽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罩或将设备放置在远离干扰源的地方。

3. 共存干扰共存干扰是指不同的信号或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

例如,在一个大型办公楼中,多个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网络可能同时存在,彼此之间可能发生信号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规划和优化网络布局可以减少共存干扰。

第二部分:信号干扰分析方法1.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干扰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识别信号干扰的频率。

通过使用频谱分析仪或软件定义无线电等工具,可以绘制信号的频谱图,并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

一旦干扰信号被识别出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消除。

2.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通过观察信号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来分析信号干扰的方法。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可以检测到信号的强度变化、重复出现的模式等。

时域分析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干扰源的位置和特征。

第三部分:信号干扰消除方法1. 自适应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是通过改变接收器的参数或调整信号处理算法来消除信号干扰。

典型5G上行干扰处理全攻略

典型5G上行干扰处理全攻略

一、问题描述随着对于移动网运营商而言,频谱资源是其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而干扰是最可怕的敌人之一。

随着网络演进,组网结构越来越复杂,网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号源。

当这些非网络服务信号落入NR 的上行接收带内时,就会造成网络的上行干扰,大量的网络问题往往是由干扰引起的。

本文从系统外和系统内两个维度,针对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时钟失步干扰、异常信号源同频干扰、邻区终端干扰六类上行干扰,深入分析5G网络上行干扰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建议措施,致力于打造纯净5G网络环境。

二、分析过程所谓干扰,即无用的电磁波信号,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

对于某一特定场景,它可能是干扰,但是在另一场景下,它可能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号,为人类的发展做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比如用于航空通信的无线电和用于蜂窝通信的无线电,在各自领域都是有用信号,但是如果频谱分配不当、设备不满足协议规定等,则可能互为干扰源。

2.1、上行干扰分类5G上行干扰按照系统类型可分为系统外干扰和系统内干扰。

2.1.1、系统外干扰常见系统外干扰即外部干扰,包括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等,主要原因有外部系统强信号源、外部系统发射机带外的泄漏同频干扰、外部系统多载波灌入衍生相同频谱等。

2.1.2、系统内干扰常见系统内干扰即内部干扰,包括空口失步干扰、异常信号源同频干扰、邻区终端干扰等,主要原因有GPS故障跑偏、大气波导干扰、用户PRB负荷高及重叠覆盖等。

2.2、系统外常见干扰类型常见系统外干扰有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等。

2.2.1、阻塞干扰由于接收滤波器的不理想,接收滤波器并不会完全抑制掉带外信号,所以会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带外信号,如果带外信号足够强,则接收滤波器将会接收到足够强的带外信号,从而引起干扰。

阻塞干扰与接收机特性有关,需要在被干扰系统上,装滤波器抑制阻塞干扰。

典型特征:带外功率干扰,底噪全频域提升。

常见阻塞干扰如屏蔽器干扰, 或称为电子干扰器。

在移动通信领域,常见的屏蔽干扰为阻塞式或扫频式干扰,如学校考试屏蔽器、政府重要会议屏蔽器、监狱屏蔽器、加油站屏蔽器等。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正在快速向以IP为基
础的下一代网络(NGN)演进。

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移动化
的技术趋势,加之灵活性、便利性的市场要求,使得无缝覆盖、无线连接的
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

当前,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
局面,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
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
容(EMC)等,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工作于不同频率的
系统间的共存干扰,本质上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非完美性造成的。

通常,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和滤波器带外抑
制的限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
信号落到其他无线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形成干扰。

对于无线系统而言,发射机在发射有用信号时会产生带外辐射,它包括由于调制引起的邻频辐射和带外杂散辐射。

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落。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分析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分析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分析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分析摘要:当前国家已经启动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讨论了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并对该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与其他的一些接入方式作为较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3.5GHz 固定无线接入信息产业部已于2001年6~8月就重庆、武汉、南京、厦门和青岛五城市的3.5GHz固定无线接入频率和经营许可进行了招标。

现即将在全国32个城市进行招标,预计3.5GHz固定无线接入的市场将于今年启动。

随着电信格局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竞争也更趋激烈。

3.5GHz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系统采用点对多点微波技术。

该系统在传统的电路型无线通信技术中融合了IP 数据通信技术,主要提供大容量的语音和数据业务接入,也可以为窄带无线系统和移动基站提供回传连接。

对于不便铺设光缆的用户、相对分散铺设光缆不经济的用户以及对开通紧迫性很强的用户,引入快速经济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急需的接入服务,对解决“最后一公司”接入网的瓶颈问题,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

因此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

价值和发展前景。

1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结构系统构成一般包括中心站(CS)、终端站(TS)和网管系统三大部分。

中心站和终端站又分别可分为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两部分。

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分布式系统,TS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网络(UNI)与单个的用户终端(TE)或者一个用户驻地网(CPN)相连,中心站(CS)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外部网络相连。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中心站(CS)中心站位于服务区中心,逻辑上可以分两个部分:中心控制站(CCS)和中心射频站(CRS)。

中心控制站是业务汇聚部分,并提供到网络侧的接口;网络侧的接口一般有STM-1、10/100Base-T、E3/T3、n×E1等接口。

电信3.5G频段“假干扰” 案例

电信3.5G频段“假干扰” 案例

一、问题描述电信计划进行5G部署,为确保5G部署后的网络质量,部署前对3. 5G频段进行扫频测试,发现在3450M附近存在一个20M的稳定干扰信号。

二、分析过程根据干扰特征以及一线的验证结果,初步怀疑扫频仪呈现的干扰信号是LTE850小区信号的4 阶互调信号造成的20M带宽的干扰信号。

在互调问题中,会出现另一类比较特殊的偶数阶互调问题,会形成低频信号的干扰信号落在高频范围内。

2 阶互调= 2*F1,F1+F2, 2*F24 阶互调= 4*F1,3*F1+ F2, 2 *F1 +2* F2, F1 + 3*F2所以就出现了869~890MHz频段信号的4阶互调干扰落在3400~3500MHz范围内;还有1800M频段信号的2阶互调信号,落在3600~3800MHz范围内:干扰可能在3个位置产生:RRU内部,天馈部分和扫频仪内部。

干扰引入原因:(1)RRU内部:RRU内部会形成杂散信号,如果RRU发射通道的高频滤波存在问题,无法将RRU内部产生的高频杂散信号过滤掉,那么就会造成高频信号泄漏,形成干扰;(2)天馈部分:如果天馈连接存在问题,会引入互调问题,信号在天馈上会出现互调信号;(3)扫频仪内部:当大信号进入到扫频仪内部时,会在仪器内部器件产生互调信号。

三、解决措施为了隔离干扰信号来源,需要使用3400MHz~3600MHz的滤波器来进行干扰隔离,确定干扰信号产生位置。

根据干扰信号所在范围的情况,选择通带范围3400MHz~3500MHz, 避免869~890MHz频段的信号进入扫频仪。

滤波前滤波后当在扫频仪侧增加滤波器后,原先能扫到的干扰信号消失,说明干扰信号是在扫频仪内部产生的,空口中无干扰信号,非外部干扰原因。

通过扫频仪配合滤波器的使用,可以确定在3.5G频段发现的干扰信号,并非是由于现网系统产生的,而是由于869MHz~874MHz的LTE信号进入扫频仪内部产生的互调信号。

四、经验总结分析3.5G频段的干扰信号可能是来自其他系统的杂散/互调信号,也可能是其他频段的大信号在扫频仪器内部产生的互调信号。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

使用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干扰分析及防范措施无线通信网络,由于技术日趋成熟,信号清晰、稳定,架设使用方便,在各个专用行业中被广泛采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许多信号的干扰,如果处理不好,轻则使接收机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重则使通信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对通信过程中产生干扰信号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信号,优化通信网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笔者就对与无线网络系统有关的无线电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外部噪声干扰外部噪声干扰一是来源于天电、宇宙和太阳的自然噪声,其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往往很难克服,但干扰只是瞬间的。

由于我们公安边防系统超短波无线通信采用的是350MHz频率,所以受到的干扰不大,可忽略不考虑。

二是来源于工业电器、高压输电线、电汽车辆等人为噪声,其特点是频谱宽、噪声强度随频率的升高而下降,噪声源的数量随地点和时间而随机变化。

这些干扰主要与电台的工作频率和台站的位置选择有关,通常只要适当选取工作频点,合理选择台站的位置,就可以把干扰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于汽车点火系统的干扰可采用屏蔽或滤波措施,也可选用带有噪声限制器和噪声熄灭器的接收机来抑制或消除干扰。

二、通信设备本身的干扰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指收、发信机及天线等内部产生的噪声干扰。

包括发信和边带噪声,发信和杂散辐射,接收机杂散响应,邻道辐射干扰等干扰因素。

在超短波通信电台的收、发信机中,主振晶体振荡器、调制器、倍频器、放大器等部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噪声,这些噪声一旦被调制就会形成干扰信号发射出去。

当电源滤波不好时,外界的杂散电磁波及噪声也会串扰进电源电路,经各次交流脉动谐波进入发射电路形成发射噪声。

发射机的寄生辐射和邻道辐射以及接收机的寄生响应(组合波干扰)等设备自身机制因素都会对通信的效果带来影响。

通信设备本身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来减小干扰,在选择购买设备时,要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

3.5G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干扰分析

3.5G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的干扰分析

3.5G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分析自从2001年8月信息产业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作为试点分配以来,已顺利开展了三批3.5GHz频率招标发放工作,通过加大对地面固定接入频率的投放,3.5GHz系统使运营商增强了市场的快速接入反应的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规避频率间的干扰。

在分析频率干扰之前,首先介绍抗频率干扰通常采用的五种方式。

频率隔离:通过规划不同的扇区、不同的远端站使用不同的频率来达到频率隔离的目的。

目前系统发信机的邻道功率指标和收信机的相邻信道选择性均可做到30dB左右,因此使用不同的频率是最好的抗干扰手段之一。

距离隔离:无线电波在传输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导致反射损耗,在使用平面大地模型计算场强时,电波传播损耗与收发天线间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每倍程的电波传播损耗为12dB。

3.5GHz系统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0km,因此同频信号复用的距离越大,系统抗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

极化隔离:通过使用载波的不同极化方式来加大载波间的隔离度。

目前3.5GHz系统天线的极化隔离可以达到25dB左右。

方向隔离:通过使用扇区天线或定向天线的不同朝向来对载波发射和接收方向加以区分。

目前基站天线的前背比可达到25dB左右,远端站天线的前背比可达做到22dB左右。

其他:在实施中还可依据具体地形地物进行隔离以减少干扰,并通过调整基站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天线倾角来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以减少不同基站覆盖的交叠区和越区现象。

一、3.5GHz系统设备发射频谱模版分析目前,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在每个城市中可使用的带宽为31.5MHz,被三家运营商平分后每个网络仅可使用10.5MHz的带宽来组网。

由于带宽窄、频点少,且每个网络所使用的频率中都有一部分与其他网络属于邻频,这就要求运营企业在进行频率规划时要着重考虑如何克服频率干扰问题。

以TDMA为工作方式的3.5GHz系统设备发射频谱模版,如图1以及表1至表4所示。

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分析及规避措施

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分析及规避措施

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分析及规避措施杨涛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自从2001年8月1信息产业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怍为试点分配以来.已顺利开展了三批3.5GHz频率招标发放工作.通过加大对地面固定接入频率的投放.3.5GHz系统使运营商增强了市场的快速接入应的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规避频率间的干扰。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杨涛
【作者单位】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
【相关文献】
1.3.5GHz频段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与固定卫星业务的兼容性分析 [J], 王健
2.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与应用分析 [J], 蒋春生
3."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招标"标前答疑会实录 [J],
4.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技术与应用分析 [J], 蒋春生
5.第三批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评选(招标)结果公布五大运营商各有收获 [J], 冉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G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干扰分析自从2001年8月信息产业部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作为试点分配以来,已顺利开展了三批3.5GHz频率招标发放工作,通过加大对地面固定接入频率的投放,3.5GHz系统使运营商增强了市场的快速接入反应的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规避频率间的干扰。

在分析频率干扰之前,首先介绍抗频率干扰通常采用的五种方式。

频率隔离:通过规划不同的扇区、不同的远端站使用不同的频率来达到频率隔离的目的。

目前系统发信机的邻道功率指标和收信机的相邻信道选择性均可做到30dB左右,因此使用不同的频率是最好的抗干扰手段之一。

距离隔离:无线电波在传输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导致反射损耗,在使用平面大地模型计算场强时,电波传播损耗与收发天线间距离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每倍程的电波传播损耗为12dB。

3.5GHz系统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0km,因此同频信号复用的距离越大,系统抗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

极化隔离:通过使用载波的不同极化方式来加大载波间的隔离度。

目前3.5GHz系统天线的极化隔离可以达到25dB左右。

方向隔离:通过使用扇区天线或定向天线的不同朝向来对载波发射和接收方向加以区分。

目前基站天线的前背比可达到25dB左右,远端站天线的前背比可达做到22dB左右。

其他:在实施中还可依据具体地形地物进行隔离以减少干扰,并通过调整基站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天线倾角来控制基站覆盖范围以减少不同基站覆盖的交叠区和越区现象。

一、3.5GHz系统设备发射频谱模版分析目前,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在每个城市中可使用的带宽为31.5MHz,被三家运营商平分后每个网络仅可使用10.5MHz的带宽来组网。

由于带宽窄、频点少,且每个网络所使用的频率中都有一部分与其他网络属于邻频,这就要求运营企业在进行频率规划时要着重考虑如何克服频率干扰问题。

以TDMA为工作方式的3.5GHz系统设备发射频谱模版,如图1以及表1至表4所示。

由以上发射频谱模版可知,各种调制方式的频谱发射特性。

3.5GHz系统存在的频率干扰主要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五种。

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主要取决于系统的信干比(S/I)指标,在分析时重点研究这两种频率干扰。

对于带外干扰,通过设备自身就可抑制除去;对于互调干扰,此系统本身频点较少不易产生,且频带窄设备自身可以抑制掉;对于阻塞干扰,通过设备的自动功率控制功能可以抑制。

下面将按干扰来源分别分析系统内部干扰、相邻系统间的干扰以及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三类分别说明。

二、3.5GHz系统内部干扰分析依3.5GHz系统间频率出现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的形成原因,分别就同一基站不同扇区间的干扰、同一运营商不同基站的干扰和不同运营商系统之间的干扰三种情况加以分析及干扰规避技术措施。

1。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间的干扰分析同一基站多扇区系统的干扰包括相邻扇区间的邻频不同极化干扰、相邻扇区间的邻频同极化干扰和相隔扇区间的同频干扰三种。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之间频率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

(1)相邻扇区的邻频不同极化的频率干扰以图2中的第一扇区为例,第一扇区采用的是1号载频,水平极化方式,第二扇区采用的是2号载频,垂直极化方式。

两扇区使用相邻的载频组F1、F2,这两个频率相差1.75MHz。

由于两扇区采用相邻载频,频率隔离在30dB左右,且两扇区载波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极化隔离在20dB左右,因此这种情况下总的隔离度在50dB左右,而系统设备抗邻频干扰能力在BER=10-9时为S/I3-15dB,即邻频的干扰信号电平只要不大于主信号电平15dB,系统就不会受到邻频不同极化的频率干扰,因此设备指标完全可以满足通信载干比的要求而正常工作。

第一扇区与第六扇区之间的邻频不同极化的频率干扰情况与以上分析干扰情况类似。

(2)隔扇区邻频同极化的频率干扰以图2的第一扇区为例,第一扇区采用的是1号载频,水平极化方式,第三扇区采用的是3号载频,水平极化方式,两扇区使用相邻的载频组F1、F3,这两个频率相差1.75MHz。

由于两扇区采用相邻载频,频率隔离在30dB左右,两扇区载波采用相同的极化方式,因此没有极化隔离,但两扇区天线覆盖角度相差较大,一般在60o以上,因此方向隔离为10dB以上,这种情况下总的隔离度在40dB左右,而系统设备抗邻频干扰能力在BER=10-9时为S/I3-15dB,即邻频的干扰信号电平只要不大于主信号电平15dB,系统就不会受到邻频不同极化的频率干扰,因此设备指标完全可以满足通信载干比的要求而正常工作。

第一扇区与第五扇区之间的邻频同极化的频率干扰情况与以上分析干扰情况类似。

第一、第二种频率干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同扇区中的远端站离基站的远近也会对干扰的强度有所差别。

在同等接收、发射条件下,根据自由空间频率衰耗公式L=92.45+20lgd+20lgf可知,两个远端站到基站的接收电平差大于16dB,离基站较近的远端站对相邻扇区可能会产生干扰。

若不同远端站的距离到基站的距离基本相同,且发射电平也相同,则相邻扇区产生的干扰不会对其它远端站造成危害;若不同远端站到基站的距离不同,则应调整基站发射功率,保证不同扇区的发射功率一致,以避免高功率扇区对低功率扇区的抑制;同时远端站应采用ATPC技术,使得不同距离、不同扇区的远端站到达基站接收机的电平相等,从而减小扇区间的干扰。

(3)背向扇区同频不同极化的频率干扰在图2中以第一扇区为例,第一扇区采用的是1号载频,水平极化方式,第四扇区采用的是1号载频,垂直极化方式。

两扇区使用相同的载频点F1配置,因此没有频率隔离;两扇区载波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极化隔离可以做到20dB左右;两扇区天线覆盖角度相差180o,方向隔离可以做到20dB左右。

因此该情况下总的隔离度在40dB左右,而系统设备抗同频干扰能力在BER=10-9时为S/I321dB,在BER=10-6时为S/I318dB,即在满足BER=10-9时,只要主信号电平大于同频的干扰信号电平21dB以上,系统就不会受到同频频率干扰。

因此设备指标完全可以满足通信载干比的要求而正常工作。

第三种频率干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当基站扇区角度小于30o且远端站天线性能较差时,接收机在接收的主信号电平与其它扇区来的同频干扰电平之差小于21dB时会产生同频干扰,这种情况下应选择高性能天线,增大天线的前/背比来消除干扰。

若天线指标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可采用不同的极化来增加其隔离度以确保系统满足干扰指标要求。

2.同一运营商不同基站的干扰分析多基站的组网条件具体如图3所示。

在同一运营商不同基站之间形成的干扰按形成的原因可组合为八种:·同频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同频不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同频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同频不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不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不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

通过采用频率隔离、距离隔离、极化隔离、方向隔离四种方式来抗频率干扰后,同频不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同频不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不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邻频不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这四种干扰的影响很小,以下仅对另四种较为严重的干扰进行分析说明:(1)同频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从频率配置图3来看,基站4第6扇区的频率与基站2第6扇区频率都为F1H,会产生同频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

两个信号没有频率隔离度,方向隔离度也不大,因此只能依靠距离来提供隔离度。

根据自由空间频率衰耗公式 L=92.45+20lgd+20lgf(其中系统传输距离d,分别取d1km和d2km,f为工作频率,约取3.5GHz),可以计算出基站4的远端站、基站2的远端站分别到基站2的接收电平L1和L2。

L1=92.45+20lg(d1+d2)+20lg3.5=103+20lg(d1+d2)L2=92.45+20lgd2+20lg3.5=103+20lgd2为了满足基站2系统的可靠工作,应满足BER=10-9时S/I321dB的抗干扰指标,整个系统才可正常工作,即L2与L1电平之差应大于21dB:L2-L1=20lg(d1+d2)-20lgd2=20 lg((d1+d2)/d2)321由此可得出d1310d2的结论。

但在具体应用中考虑到城市中有地形地物阻挡的情况以及ATPC控制扇区的覆盖范围等措施,一般取d132d2即可。

在如上频率配置图中,d1(km)和d2(km)分别为4Rkm和Rkm,即d1=4d2。

(2)同频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从频率配置图3来看,在基站1第4扇区左侧区域和基站4第5扇区右侧区域频率之间会形成此类干扰。

虽然有方向隔离,但角度不够大,不能提供足够的信号载干比,因此可能会发生干扰现象。

应利用地形地物情况、降低扇区的发射功率、减小扇区的覆盖范围等来增加两信号间的隔离度。

此外基站1第4扇区的频率与基站5第3扇区频率间、基站4第5扇区的频率与基站5第3扇区频率间也会形成此类干扰。

(3)邻频同极化同向的频率干扰从频率配置图3来看,基站4第5扇区的频率与基站5第5扇区频率之间会形成此类干扰。

由于两个信号属于邻频,所能提供的频率隔离在30dB左右,只要在规划频率时隔离距离达到3倍以上,即距离隔离在20dB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通信载干比的要求。

(4)邻频同极化不同向的频率干扰从频率配置图3来看,基站1第6扇区的频率与基站7第3扇区频率之间会形成此类干扰。

由于两个信号属于邻频,所能提供的频率隔离在30dB左右,另外在天线方向和传输距离都具备一定程度的隔离,此时可以满足通信载干比的要求。

以上四种频率干扰在具体应用实施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多基站间进行频率的优化配置,不同基站的相邻或重叠扇区采用不同频率组,防止同频干扰,并在邻频间采用不同极化方式,防止邻频干扰;·合理规划扇区布局,尽可能地降低基站发射功率,降低不同基站间越区干扰,同时选用高性能天线,合理调整天线方向与扇区布局,控制同频和邻频干扰;·合理选择基站位置,利用建筑物的阻挡以降低不同蜂窝间的干扰。

3.不同运营商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每城市有三家不同运营商建设的网络,频率使用相邻且无保护频带,因此三个网络之间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只有产生来自边缘的邻频干扰。

依据运营商基站设站位置和覆盖范围,系统之间的干扰可分为:相邻基站间的干扰、相邻基站对远端站的干扰、远端站对相邻基站的干扰三类。

(1)两个运营商基站位置不同,扇区方向基本相同且不存在重叠覆盖区域这种情况下一般利用设备所能提供的邻频隔离能力BER=10-9就可满足信号传输载干比S/I3-15dB的要求,因此其他厂家设备对本系统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