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二)教学设计 (优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 北京版 (2)
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北京版 (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 新课导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他们是否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建议1. 在讲解平均数时,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2. 在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收集数据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如“我们之前学习了如何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示这些数据的特征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为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做铺垫。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平均数(二)-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平均数(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2. 平均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求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求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1)平均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2)平均数的求法:用总数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平均数的求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平均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3. 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八下优质课精品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2.内容解析在平均数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理解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认识了权的表现形式及作用,能解决一些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来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在求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可看成求k个不同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一般的计算器都有统计功能,在解决生活中的统计问题时能简化运算.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在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权与数据需要重新确认,可用组中值代替这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用频数表示相应组内数据的权,近似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所以,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2.目标解析目标(1)是让学生会用加权平均数求n个数据(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的算术平均数,会灵活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快捷和方便.目标(2)要求学生能根据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将组中值看成数据,频数看成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反映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并用统计的思维来解释其实际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学生会依据具体的数据及相应的权计算加权平均数,但当数据是以频数分布的形式呈现时,由于分组后没有了具体数据,所以,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要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值,再将频数视为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而且这种计算方式得到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这一点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问题1 某跳水队有5个运动员,他们的身高(单位:cm )分别为156,158,160,162,170.试求他们的平均身高.师生活动:学生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意义:12n x x x x n +++=L . 设计意图: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铺垫.问题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的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追问1 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追问2 计算过程能否看作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过程?若能,请指出数据及相应的权. 师生活动:学生提供算法,师生共同计算,教师板书计算过程:13814161524162816242x =×+×+×+×+++≈14(岁).若学生不能直接用简便方式处理,则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后回答,得出结论:在求n 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f 1+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平均数1122x f x f x f x n +=L + +k k也叫做x 1,x 2,···,x k 这k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 1,f 2,···,f k 分别叫做x 1,x 2,···,x k 的权.设计意图:当参与运算的数据较多时,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较繁,需要用简便的方法得到平均数的结果(通过追问1引导);追问2让学生从形式上认同这种简便算法就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进一步明晰数据及相应的权,理解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具有一致性.2.合作探究 理解新知问题3 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结果取整数)追问1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组中值是怎样得到的?追问2 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追问3 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均匀,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追问4 各组数据中的载客量可近似地用什么表示?相应的数据的权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分析频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先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合作互助解决;教师通过四个追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明确数据及相应的权,最后用加权平均数解决这个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数据中数的值”的理解.说明:若学生对追问3理解有困难,则可以第三组数据为例说明,它的范围是41≤x ≤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 ··· 、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为41426020L +++=50.5≈51.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因此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113315512071229118111153520221815x ×+×+×+×+×+×+++++≈73(人).设计意图:追问1、2让学生独立得出,并明确频数与权有相同的作用;追问3、4引导学生得到每组数据的组中值可代表这组数据中每个数,从而找到求加权平均数时的数据及相应的权,并理解它的合理性;让学生体会到,在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因此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活动:请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验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结果.师生活动:教师为学生示范计算器的使用过程,学生模仿(或学生自主阅读说明书),并通过计算器验算所计算的结果.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快捷和方便.3.例题展示应用新知例为了解全班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老师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结果取整数,可使用计算器).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求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再计算加权平均数.设计意图:进一步规范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的解题格式,体会这种统计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性.4.学会应用巩固新知完成教科书第115面练习题.设计意图:巩固本节内容.练习1用加权平均数简便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练习2要求学生从统计图中收集信息,找出数据及相应的权,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两题都可用计算器计算或验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归纳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当一组数据中有多个数据重复出现时,如何简便的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时,你如何确定数据与相应的权?试举例说明.设计意图:问题(1)使学生明白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是一致的;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频数分布表中数据及相应权的确定方法,并举例说明平均数的求法,近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0.1第1,6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通过该路口汽车平均辆数为____辆.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的掌握情况.2.为了解全班50名同学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王老师调查后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参加课外运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全班同学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为____小时.设计意图:考查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52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分数段/分61~70 71~80 81~90 90~100人数/人 5 20 15 12这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描述分组数据,反映其集中趋势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平均数(2)”教学案
均成绩为 。
般地 , Xt2… , 为 n个 数据 , , , ,I 次 为这 , 设 l , ‰ X I … l 依 2 ‘ 1
2 . 某学习合作小组共 1 人 , O 进行数学速算竞赛 , 比赛成绩分别
() 3拓展 : 现在 已知孔 明的普通话 成绩 为 8 分 , 若 5 你能参 照 :
三项成绩设计 出一种方案使得孔 明的成绩 比李 文高吗?写出你的 : 方案并与小组 同伴进行交流 。 饲 2( .学以致用) 解决本节课 开始提出的疑问 五、 课堂小结 1自我小结 .
我的收获 : 存在的问题 :
9 分 , 听力和笔试按 14 5 如果 : 计入总成绩 , 么小 明这次测试 的 那
成绩为 。
\ 项目 形 象 知 面 普 话 识 通
送 手\
李 文
孔 明
5某校欲招聘一 名数学教师 , . 学校对 甲、 、 乙 丙三位候选人进 行 了三项 能力测试 , 各项 测试成绩满 分均为 10分 , 0 根据 结果择
: : ・ : 六、 当堂 反馈
完成作业本乙第 3 页基础Fra bibliotek练 16 5 - 题。
( 者单 位 作
江 苏省扬 州 大学 附属 中学 东部 分校 )
函数的图像( 第一课时 )
文傣 为为 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 函数 图像 的第 一课 时 。 主要介绍 了函数 图像的意义 及 如何利用数 形结合的思 想解 析函数 图像 。 下面我又 以活动 的形式 安排 了两个实例 , 主要培养 学生数学
呈 函数关系吗?为什么?指 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一 二、 新课讲授 函数 图像。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数(2)》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进一步学习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初步掌握统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构建模型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蕴含的结论.2.学习目标(1)1.1.1 进一步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2)1.1.2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体验对统计基本思想的理解过程,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3)1.1.3能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能正确有效应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4.学习难点理解频数、组中值得概念,根据不同特点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阅读教材P128-P130,思考:平均数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预习自测1.数据15,23,17,17,22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若4,x,5的平均数是7,则3,4,5,x,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
2.利用公式x=x/+a计算105,103,101,100,114,108,110,106,98,102的平均数,其中a=___,x/=_______,x=_______。
3.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14岁的有16人,15岁的有17人,16岁的有8人,17岁的有4人,那么这个班的平均龄是_________岁。
预习自测参考答案1.18.8,62.100,4.7,104.73.15(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加权平均数的意义;(2)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问题1: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个人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表:(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解:(1)由题意可得,甲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从高分到低分小组的排名顺序是:丙>甲>乙;(2)由题意可得,甲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丙组的平均成绩是(分),由上可得,甲组的成绩最高.问题2:阳泉同学参加周末社会实践活动,到“富乐花乡”蔬菜大棚中收集到2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的个数:32 39 45 55 60 54 60 28 56 4151 36 44 46 40 53 37 47 45 46(1)前1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2)若对这20个数按组距为8进行分组,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3)通过频数分布直方图试分析此大棚中西红柿的长势.解:(1)前10株西红柿秧上小西红柿个数的平均数是(32+39+45+55+60+54+60+28+56+41)÷10=47;把这些数据从小到大排列:28、32、39、41、45、54、55、56、60、60,最中间的数是(45+54)÷2=49.5,则中位数是49.5;60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60;故答案为:47,49.5,60;(2)根据题意填表如下:个数分组, 28≤x<36, 36≤x<44, 44≤x<52, 52≤x<60, 60≤x<68频数, 2, 5, 7, 4, 2补图如下:故答案为:5,7,4;(3)此大棚的西红柿长势普遍较好,最少都有28个;西红柿个数最集中的株数在第三组,共7株;西红柿的个数分布合理,中间多,两端少.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问题3: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班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平均分(2)-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平均分(2)-苏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均数,会求容量相同的容器中某种液体的平均数。
2.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综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感性认识平均分的概念。
2.学会使用平均数的概念,综合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1.一些不规则形状的颗粒,如豆子、石子、小球等。
2.一些相同容积的容器,如杯子、罐子、盆子等。
3.尺子、电子秤、计算器等。
4.运用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如求班级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形状颗粒,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的数量及其总和。
引领学生认识到数量的概念和求和的重要性。
2.教师出示容器,询问学生这些容器中最多能装多少个相同颗粒。
引领学生思考容器的容积和所能容纳物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探究(25分钟)1.教师将颗粒均匀地倒入容器内,让学生通过手感感受容器内物品的密度,并尝试估算容器内颗粒的数量。
2.学生用尺子量出容器的高度,教师再给出容器的容积,学生通过计算求出容器内颗粒的数量,感性理解平均数的求解过程。
3.根据容器内不同颗粒的数量,扩展性地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告诉学生,当容器中颗粒数量一样时,求出的平均数就是每个容器中颗粒的数量。
讲解概念(10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容器,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容器内颗粒的数量和容积,引领学生理解平均数公式。
2.通过讲解数学例题,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综合应用(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运用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如求班级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几组学生上台报告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答案,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引领学生概括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做到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深入了解了平均数概念,通过讲解例题和综合应用巩固了知识点。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组数据:5,7,8,9,10。
2. 提问: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3. 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举例说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如计算5,7,8,9,10的平均数。
3.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平均数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1. 小组合作:给出几组数据,让学生计算平均数,并讨论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讲解平均数的性质,如加法性质、乘法性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情况下,平均数可能不是一组数据的最佳代表?(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总结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统计、决策等。
(六)布置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成质量。
3. 实践应用: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3篇)《平均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答: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2.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教师板书:(6+3+5+2)÷4=16÷4=4(厘米)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5.总结规律.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三)巩固反馈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A.(53+58+30+27)÷3B.(53+58+30+27)÷4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小组讨论后得出: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750+1210)÷2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750+1210)÷(3+4)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四)作业练习七第1,2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3)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3)采用学生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
4)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深入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导入与主题相关,如采用“买水果”游戏连起上节课的学习。
2)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一组数的平均值,你们知道平均数是什么吗?2. 拓展(10分钟)1)通过生动有趣的图形与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如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按顺序站成一排,然后问:“假设这6个孩子每人有3本书,6个孩子一共有多少本书?找到平均数可不可以知道每个孩子大概有几本书?”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说出平均数的定义,并口头总结,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与重要性。
3. 讲授(10分钟)1)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内同伴的讨论,让学生自主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讲解完毕,教师板书平均数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记录笔记。
4. 练习(10分钟)1)小组内合作,以一件商品的售价为例,让学生自由组合数字,计算平均值,并填写小组讨论记录表。
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在全班展示记录表,练习应用平均数计算方法。
5. 拓展(10分钟)1)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性理解平均数的应用,如:计算一个班级同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能不能知道我们班有哪些科目成绩比较高?2)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能不能再多发掘一些有用的信息呢?6. 实践(10分钟)1)分发小组实践练习任务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平均数计算方法,获得更多有用信息。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6章《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案(2)
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难点: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情境引入用篮球比赛引入本节课题: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加.请同学们思考:(1)影响比赛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心理、技术、配合、身高、年龄等因素)(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队员的身高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收集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并用两个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作出判断)探究新知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算术平均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甲队”和“乙队”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答案: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98 m ,平均年龄为25.4 岁; 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00 m ,平均年龄约为24.1岁. 所以乙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更为年轻.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1n(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2.加权平均数想一想:小明是这样计算甲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的: 平均年龄=(19×1+22×4+23×2+26×2+27×1+28×2+29×2+35×1)÷(1+4+2+2+1+2+2+1)=25.4(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例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 的平均成绩为(72+50+88)÷3=70(分); B 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 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由于70>68,故A 将被录用.(2)A 的测试成绩为(72×4+50×3+88×1)÷(4+3+1)=65.75(分); B 的测试成绩为(85×4+74×3+45×1)÷(4+3+1)=75.875(分); C 的测试成绩为(67×4+70×3+67×1)÷(4+3+1)=68.125(分). 75.875>68.125>65.75,故B 将被录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重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题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134188350472++⨯+⨯+⨯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小结:一般地,如果在n 个数中,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 …,x k 出现f k 次(这时 f 1+f 2+…+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课堂练习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为6,则=++321x x x .3.园园参加了4门功课的考试,平均成绩是82分,若计划在下一门功课考完后,使5门功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那么她下一门功课应得的分数为 .4.已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为a ,则另一组数据123459,8,7,6,5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5.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10%、10%、30%、50%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参考答案1.102.223.97分4.a +75.解:(1)甲的成绩:(85×3+83×3+78×2+75×2)÷(3+3+2+2)=81(分),乙的成绩:(75×3+80×3+85×2+82×2)÷(3+3+2+2)=79.9(分), 因为81>79.9,所以应该选择录取甲.(2)甲的成绩:85×10%+83×10%+78×30%+75×50%=77.7(分), 乙的成绩:75×10%+80×10%+85×30%+82×50%=82(分), 因为77.7<82,所以应该选择录取乙.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运用. 布置作业习题6.1第1,2题板书设计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x =121().n x x x n +++ 2.加权平均数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第2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20.1.1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对平均数的进一步深入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平均数的运算由一般的加权平均数扩大到特殊的加权平均数的运算,为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加权平均数进行有关计算.
(3)、数学思考: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归纳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②运用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运算,让学生归纳加权平均数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平均数》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二、教学准备小黑板、姓名笔划数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学生说一说后,出示一个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姓名王振方笔画数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
(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
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师:请观察姓氏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到求笔画总数和平均数上。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师:王振方的姓名平均笔画数是6画,这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1)表示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王振方这个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6画与王振方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注意:(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2课时 平均分(2)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2课时平均分(2)》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简单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平均数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平均分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懂得分享,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实际计算。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知识点整理:确保自己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模块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平均数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1.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概念。
2.通过例题,详细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练习环节1.布置一些简单的平均数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答。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设计一些平均数计算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4. 知识巩固1.整理学生的练习册,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正确与错误之处。
2.鼓励学生多多尝试,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5. 课堂总结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均数的重要性及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结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平均数(2)【教案】】
第2课时平均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P91~92例2,完成P93~94“练习二十二”第3~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机敏应用所学学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进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养成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旧学问。
师:同学们,学校正在进行踢毽比赛。
下面是第3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果。
你知道哪个队的成果更好吗?(出示课件)【学情预设】预设1:算出哪个队踢毽个数多就行了。
男生队:19+17+16+20=72(个);女生队:17+21+20+18=76(个)。
因为72<76,所以女生队成果更好。
预设2:还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
男生队的平均数是72÷4=18(个),女生队的平均数是76÷4=19(个)。
因为18<19,所以女生队成果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第3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推断哪个队成果更好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学问,又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揭示课题,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解决了问题,不少同学还用到了上节课学习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平均数(2)]【教学提示】教学时也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学素材,例如跳绳、拍球等,由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的乐观性。
二、探究新知1.产生冲突。
课件出示教科书P91例2中的表格。
师:现在看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果,哪个队的成果好?【学情预设】预设1:算出哪个队踢毽的个数多,哪个队的成果就好。
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平均数的计算》第二课时,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课时所学,检查学生对平均数定义及简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更复杂的平均数计算问题,例如带有小数的平均数计算,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
3. 应用练习: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实践计算平均数,并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平均数概念。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运用平均数来进行决策和判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下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计算方法的理解:对于带有小数的平均数计算以及异常值处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实际应用:将平均数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用PPT展示复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讨论答案。
2. 计算方法讲解:通过PPT展示计算方法,结合板书进行详细讲解,辅以例题进行说明。
3. 应用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包括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两部分,基础练习旨在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拓展练习则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更复杂的情境中。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应性,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计算。
《平均数》教案【优秀7篇】
《平均数》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平均数》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师:这是阳光小学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师:你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生:平均数。
追问: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师生交流后明确: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平均数6。
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让学生脑海中对“平均数”有一个表象。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展示主题图:师:为了保护环境,环保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下面是环保小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数。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预设:方法一: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即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5分钟左右)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
出示相关数据。
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
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分别说。
(三个)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
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
(板书)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
(3分钟)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
但是数据不统一。
2、“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平均数》教学设计(优秀10篇)平均数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领导签字二、教学目标:1、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三、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板书设计认识平均数六、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口算练习,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960÷6= 88÷8= 76÷4= 85÷5= 810÷9=(30+50+80)÷4 (80+80+80+80+85)÷5=【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1、1号笔筒有( )支铅笔2号笔筒有( )支铅笔3号笔筒有( )支铅笔4号笔筒有( )支铅笔5号笔筒有( )支铅笔2、上图中一共有( )支铅笔。
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 )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三)课上尝试小研究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二)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许盈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再次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又获得了一些从事统计活动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进一步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 以旧引新,自然衔接,起到温故知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所举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只要合理,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但时间不能占用过多,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新课既可。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 = 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 = 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 = 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目的: 通过学生计算小明的方案,自己再设计方案和交流,确实让他们体会到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内容: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39%,3%,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3
1(9%+30%+6%)= 15% 小亮:%3.97200
120036007200%61200%303600%9=++⨯+⨯+⨯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目的: 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并非算术平均。
由于多数情况下,各项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即权数不同),所以应将其视为加权平均。
注意事项:本环节一个“做一做”,一个“议一议”,要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想、动手做、大胆讲;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乐于探索;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特别是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平均”现象是“加权平均”。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20%、30%、30%、20%的比例计算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目的:第1题是课本上的题,题中(1)(2)两问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
第2题是补充题,题中四个数字85,90,95,95都相同,但因为权数不同,故最后的结果不同。
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权”的重要性,并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做适当的评价,特别要关注中下等生,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
四、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
本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就是想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数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交流,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认识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让学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