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3

合集下载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3篇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3篇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3篇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以及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

教学过程2.新课讲授:诵读课文,分组对课文进行翻译,讲解课文。

3.巩固练习:通过问题,巩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了解。

4.小结作业: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

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告一段落。

我们的课后作业是: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尽量做到语言优美。

文言文教案万能模板·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

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文言训练教案模板及范文

文言训练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文言词汇、句式结构的理解。

2.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文学素养的积累,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词汇、句式结构、文言文特点等。

2. 文言文阅读训练:选取经典文言文段落进行阅读理解。

3. 文言文写作训练:仿写、改写、翻译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讲述与文言文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本次文言文训练的主题和目标。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讲解1. 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词性活用等基础知识。

2. 结合实例,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训练1.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段落进行阅读。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解答疑问,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文言文写作训练1. 介绍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如句式、用词等。

2. 提供一篇范文,分析范文中的写作技巧。

3. 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或翻译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次文言文训练的收获,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文言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仿写或改写练习。

2. 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并完成阅读笔记。

五、文言文训练范文【原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学习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广泛地增长才干;才干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就。

【仿写】人生之道,须静也,志也。

非静无以修身,非志无以成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加强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汇编5篇文言文教案篇11、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一、解题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照译文,辨析疑难)1、第一段: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5、第五段: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一、分段讨论问题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简介1.1 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定义和起源文言文的特点:简洁、含蓄、固定词序等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上下文推断、查找注释、掌握词义等1.3 教学活动引入文言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通过举例讲解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教授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第二章:文言文词语2.1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和虚词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2.2 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文言文虚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一词多义的现象2.3 教学活动通过举例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讨论一词多义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词语的灵活运用第三章:文言文句式3.1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3.2 教学内容文言文句式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文言文表达方式:比喻、夸张、对偶等3.3 教学活动通过举例讲解文言文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构成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技巧练习翻译文言文句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第四章:文言文阅读与赏析4.1 学习目标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欣赏文言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4.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把握文章大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等文言文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赏析:修辞手法、情感表达、艺术风格等4.3 教学活动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文章,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分析文言文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魅力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第五章:文言文翻译技巧5.1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和文章5.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原则:忠实原文、保持语义、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等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译等文言文翻译技巧:词义确定、句子结构调整、修辞处理等5.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练习翻译文言文句子和文章,指导学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六章:文言文词汇拓展6.1 学习目标扩展文言文词汇量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词汇现象6.2 教学内容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古今异义:古代词汇在现代的不同意义专有名词和文化词汇:古代的人名、地名、官职等6.3 教学活动通过词汇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兴趣分析文本中的词汇现象,引导学生理解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介绍古代文化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文本第七章:文言文阅读实践7.1 学习目标提升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分析文言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7.2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技巧: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准确理解细节信息文章结构分析: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逻辑推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7.3 教学活动提供不同难度的文言文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和标注,帮助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理解过程第八章:文言文写作技巧8.1 学习目标学习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文言文写作风格:简洁、典雅、含蓄等文言文写作技巧: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用词搭配等8.3 教学活动分析经典文言文文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组织写作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第九章:文言文与文化9.1 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掌握文言文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9.2 教学内容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联:诗词、散文、史书等文化元素:礼仪、道德、哲学等价值观念:忠孝、仁爱、诚信等9.3 教学活动通过文言文文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分析文言文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背景组织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礼仪表演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第十章:文言文综合应用10.1 学习目标提升文言文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和表达10.2 教学内容文言文对话:模拟古代场景,进行文言文对话练习文言文交流:组织文言文角,鼓励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交流10.3 教学活动创设古代情境,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对话练习组织文言文交流活动,如辩论、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环节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它们分别是:1. 第二章中的“文言文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和第三章中的“文言文句式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的不同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特征及运用规律。

2.准确理解并运用每种特殊句式灵活翻译。

3.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体悟古文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文言句式特征及运用规律三、课型复习课四、课时 2课时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1.示例:①亚父者,范增也。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④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⑧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⑨刘备,天下枭雄。

2.小结:(1)①……者,……也;②……,……者也;③……,……者;④……,……也。

(2)用“乃”、“即”“为”、“则”、“皆”等词表判断。

(3)没有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4)用“是”字表判断。

3.应用体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上善之,干子竟免。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译文:(1)他的父亲柳仲礼是梁朝的将领,战败后归附后周,又回到祖籍安了家。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设计文言文句式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认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构造(习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否认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10种类型)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此帝王之资也。

(……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那么)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练习:一、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沈括《活板》)(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7)蔺相如者,赵人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9)"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1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1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对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这四种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2)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式,理解文意。

2、难点(1)宾语前置句中各种类型的辨别和理解。

(2)状语后置句中介词结构的判断和调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相关知识和要点。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探究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句式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句式,就可能会误解文意,导致答题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

(二)判断句1、特点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2、常见形式(1)“……者,……也”“……,……也”“……者,……”。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2)用副词“乃”“则”“即”“皆”“诚”“为”等表示判断。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3)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三)被动句1、特点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2、常见形式(1)“于”字表被动。

例如:“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2)“见”字表被动。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3)“见……于……”表被动。

2023年文言文教案模板10篇

2023年文言文教案模板10篇

2023年文言文教案模板10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判断句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

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夫战,勇气也。

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环滁皆山也。

⑥臣本布衣。

“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二、被动句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三、倒装句(一)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考点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3大类。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释义:像翅膀一样(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释义:向上;向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释义:用箕和畚(4)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在朝廷上(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释义:从小路(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释义:一天比一天(7)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释义:像对待兄长一样(8)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释义:在早晨;在傍晚[规律总结]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译为“像……一样”“用……”。

如上面“翼”“兄”“箕畚”。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译为“在……”“向……”“从……”。

如上面“廷”“上”“下”“间”。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每……”“在……”“一……比……”。

如上面“旦”“暮”“日”。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相应的动词。

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考点感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释义:驻扎、驻军(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释义:命名(3)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释义:称王(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释义:使眼色(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释义:做标记(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释义:游水(7)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释义:登记[规律总结]1.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教案

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X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X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X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X,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和理解力。

3. 通过学习文言文句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判断,以及省略句的补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中的句式结构。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2. 准备相关文言文材料,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文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中的句式结构,让学生通过PPT上的例子进行观察和理解。

4. 练习:让学生翻译和改写PPT上的练习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句式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感受古代语言的韵味。

2. 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句式差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

3. 举例说明文言文句式在古代文学、历史等领域的应用,展示其独特魅力。

七、教学实践:1. 安排一节文言文阅读课,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式知识阅读文言文材料。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文言文句式,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 组织一次文言文句式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辨别和正确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辨别和运用各种特殊句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各种特殊句式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3.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知识。

4. 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用于讲解和练习特殊句式。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材料和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2021年整理〗《文言句式》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文言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句式》教案1
课 题
文言句式
№3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谐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在虚词用法的理解上
教学难点
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
教学关键
掌握虚词
课 型
将授课
教学方法
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 具
电脑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学生活动
导入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
1、用:“……者,……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 。”表示;
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导入
介绍
点拨
教师活动
了解
默读
思考
回答
学生活动
总结
练习
作业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讲: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教学案
202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阅读第 3 讲: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
考点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
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3 大类。
名词的活用 (一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 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 语。 [考点感悟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释义:称王
(4)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
释义:使眼色
(5)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桃花源记》 ) 释义:做标记
(6)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劝学》 )
释义:游水
(7)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 [规律总结 ]
释义:登记
1.两个名词 (或后一个为代词 ) 连用,代 )。如上面“籍”。
2.名词带状语, 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活用形式: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上面“目”。
3.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形式:名词+补语
(介宾补语 ) 。如上面
“军”。
4.能愿动词带名词 (或后边的名词 ),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形式:能愿动词+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
释义:使……起舞;使……哭泣
(2)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
释义:使……活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 (《六国论》 ) 释义:使……退却
(4)引以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

关于文言文教案三篇

关于文言文教案三篇

关于文言文教案三篇文言文教案篇1一、三维目标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二、教学重点1.朗读指导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四、教学设想1.本篇属于选修的诗歌部分,这一部分自主赏析作品四篇,两首诗、两首词对于诗的赏析,课本作了赏析示例,而词的赏析示例没有,因此选择这首讲读,为学生鉴赏词作一个示例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的意境,领会诗的文旨和意味2.在比较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学中选择了同样写乡思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进行比较,加深对本词情感的把握3.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文学文体常识在讲解过程中作简要补充五、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词的语言,探究词是如何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3.吟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通过诵读“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词中的情感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余光中的《乡愁》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继柳永之后“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的思乡情中,看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一)诵读初步感知请学生结合课下注解自由朗读五分钟,尽量能背诵下来(老师提示朗读要求)点拨:诗是“直觉”的艺术,因此“朗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朗读不是机械的读,而是要美读,也就是体会诗人情感,要读出感情,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a、注意句内节拍,联末韵脚;b、词大多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组成,缓急要处理好;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带声,因声求气,声情并茂(二)细读理解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问题: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然后请学生自由作答,老师稍加点拨意象:沉香、鸟雀、荷、初阳图画:燎香消暑、鸟雀呼晴、风荷摇曳(鸟儿们一大早就已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相互转告着天气转晴的消息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炼字:“呼”字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遥”“久”“梦”等(三)美读体会情感1、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羁旅之苦、思乡之愁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这首词中,触发词人思乡之愁的是哪幅图画?明确:第3幅风荷(提示周邦彦的家乡在钱塘)这3幅图画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明确:沉闷欢快欣喜由此得出上片的朗读技巧:上片写景的整体格调是活泼的,诵读时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同时又要读出词人情感的变化“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叶上初阳”三句,词人已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下片抒怀乡之情,格调轻柔,如梦似幻“故乡遥”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五月渔郎相忆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突出梦幻的感觉2、根据朗读指导,学生自己美读3、听朗读录音,指出不足三、延伸拓展《苏幕遮》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不愧为词中精品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范仲淹所写的《苏幕遮》,看看与周邦彦的有何异同,我们又该怎样去品读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四、作业:背诵《苏幕遮》五、板书设计:苏上片:写景(风荷)幕见景生情遮下片:抒情 (思乡)文言文教案篇2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52级3级部语文组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沛公安在?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1、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11年天津)2、(08广东)时有与(周)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周)访,(周)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3、(13年江苏)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4、(10年天津卷)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答案提示1、都急切追求名声,而惟恐人们不知道我。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2、皇帝没有怪罪他。

3、注意关键点“谘”的解释和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谁可补者”(中书令可补者谁?)的翻译即可。

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中书令)合适补任的人为谁?4、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二、省略句1、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使令性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之为兼语。

文言文中的兼语常常被省略,所省略的多是代词“之”。

2.省介词宾语及动词宾语。

文言文中介词“于”、“以”、“与”等。

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介词后的宾语常常被省。

如: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3、省略介词(“于”“以”)如: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

4、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一定补出主语。

以免造成误解。

【重要特征】(1)文言文中宾语省略,多在介词之后。

(2)省略的宾语多为代词“之”。

(13年全国卷)1、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和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语: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2. 文言文句式:主谓结构、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词语的识别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倒装句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基本概念、用法和例句。

2. 互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翻译文言文句子,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基本概念、用法和例句。

3. 互动: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4. 翻译: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2. 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言文短文,理解文意,并进行翻译。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列出重点。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提问和讨论。

八、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提高阅读能力。

2. 文化讲解:介绍文言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如礼仪、官职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言文朗诵比赛、文言文知识竞赛等。

九、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反馈: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十、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和词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案例。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方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翻译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检查翻译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翻译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文言文片段,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音和节奏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尝试写作文言文,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和困难。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翻译的参考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推荐在线文言文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2. 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3教案2009-07-23 22:0541.厥jue①代词,他的、他们的,那个。

思厥先祖父《六国论》②副词,乃,就。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太史公自序》③昏厥,晕倒。

42.理li①道理。

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

《采草药》②治理,整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木兰诗》③条理。

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谭嗣同》④雕琢,加工玉石。

使玉人理其璞。

《韩非子•和氏》⑤法官。

弦子旗(人名)为理。

《管子•小匡》43.靡(1)mi①浪费,奢侈。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过秦论》②细腻。

靡颜腻理。

《宋玉•招魂》(2)mi①无,没有。

天下万物之荫生,靡不有死。

《史记•文帝本纪》②倒下。

望其旗靡。

《左传•庄公十年》(3)mo通“摩”,蹭,马喜则交颈相靡。

《庄子•马蹄》44.请qing①问。

武夫再拜请:“贵客将自何所至也?” (柳毅传)②邀请。

乃置酒请之。

《汉书•教宣许皇后传》③谒见,拜见。

其造请诸公(造,前往) 《汉书•张汤传》④“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意义A、请求别人做某事。

若弗与,则请除之。

《左传•隐公元年》B.请允许自己某事。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45.骑。

(1)qi①骑马。

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

《史记•樊哙传》②骑马的人,骑兵。

骑皆舍马步走。

《三国志•吴书》(2)ji一人一马。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忘。

《鸿门宴》46.勤qin①辛苦,劳,与“逸”相对。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②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如:勤逸。

③帮助。

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左传》④殷勤,周到。

会数而礼勤。

《训俭示康》47.让rang①责备、责怪。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②辞让、退让、谦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谏逐客书》③特指转让权力、职位。

48.如ru①到……去,往。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②如果,假如。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志•诸葛亮传》③或。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论语•先进》④形容词尾,表示“……的样子。

”突如其来。

49.少(1)shao①不多。

②稍微。

或劝以少休。

《左忠毅公逸事》③轻视,看不起。

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王充《论衡》(2)shao少年、青年。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50、识①shi认识,见识。

有识之士。

②zhi记忆,记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引:标记,进止皆有表识。

《后汉书•冯异传》51.寿shou①长寿、长存。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黄花冈烈士事略》②给人敬酒或献礼。

为寿侯生前《信陵君》52.适(1)shi①到、往。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硕鼠》②女子出嫁,谢家。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③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同上)④恰好。

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于地平。

《雁荡山》(2)di封建社会称正妻为“适”,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儿子。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嫡”。

(3)zhe①被流放或贬职。

又以适去。

《史记•贾谊》②适戍被强迫去戍边。

发闾左适戍渔阳《陈涉世家》这个意义又写作“谪”53.实shi①果实,种子。

用实者成实时采。

《采草药》②成熟。

诸越则桃李冬实。

(同上)③充实。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同上)④真实,诚实。

吾亦望其言是实。

《与妻书》⑤实在,确实。

实属不该。

54.说①shuo说法。

神仙诡诞之说。

《梅花岭》②yue同“悦”,喜欢、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③shui劝说。

范增说项羽曰。

《鸿门宴》55.速su①快,迅速。

兵贵神速。

《三国志•郭嘉传》②招,招致。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训俭示康》至丹以荆卿为汁,始速祸焉。

《六国论》③邀请,迎请。

不速之客。

56.甚shen①厉害。

王之敝甚矣。

《齐策》②超过。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③十分、很。

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57.食(1)shi①吃。

民食果瓜蚌蛤《五蠹》②吃的东西。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训俭示康》(2)si给吃。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五蠹》58.属(1)zhu通“嘱”。

①连接。

起临洮属之辽东。

(临洮:地名) 《史记》引:跟着。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信陵君》②属文,作文章。

衡少善属文。

《张衡传》③委托,交付。

以兵属蒙恬。

《史记•李斯列传》引:交给官吏治罪。

以秦王属吏。

《史记•高祖本纪》④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2)shu①隶属,属于,归属。

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

(权,孙权) 《三国志,吴书》②亲属。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史记》③类。

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五蠹》④通“瞩”,看。

盘桓瞻属。

《齐民要术》59.数(1)shu①数日,数量。

计之以数。

王安石《上宣帝万言书》②规律,必然性。

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

《大论中》③天命,命远。

胜负之理,存亡之数……《六国论》④技艺,方术。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2)shu计算。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涉世家》(3)shuo屡次,次数多。

会数而礼勤。

《训俭示康》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60.脱tuo①脱免。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蔺列传》②疏忽。

轻而寡谋,无理则脱,入险而脱,能无败乎? 《左传•崤之战》③如果,倘若。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柳毅传》(译:如果得到回音,我即使死了也一定感谢你。

)脱有祸。

《中山狼传》④或许。

脱可免祸《后汉书•李通传》61.亡(1)wang①逃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特:逃到国外。

寡人出亡二十年,乃今得反国。

《韩非子》②出外。

不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通“伺”)《论语》③失去,丢失。

亡羊补牢。

④灭亡,死亡。

善败者不亡。

(2)wang通“忘”,忘记。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韩非子》③wu通“无”。

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62.望wang①远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②盼望,期望。

欲望百姓亲附。

③名望,声望。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④临近。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梦溪笔谈》⑤埋怨,责怪。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⑥农历每月十五,月光满盈时。

八月之望。

63.微wei①隐蔽,藏匿。

其徒微之。

《左传•哀公—十六年》引:暗暗,悄悄。

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②深奥,微妙。

其文约,具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③略微,轻微。

如:微笑。

④旧时指地位低下。

大王起微细。

《史记•高祖本纪》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微斯人,吾谁准与归? 《岳阳楼记》⑥哀微,哀弱。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

《史记•李斯列传》64.乡(1)xiang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

五州为乡。

引:家乡。

(2)xiang①通“向”,面对着,面向。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

《信陵君》②从前,过去。

非及乡时之士也。

这个意义后又写作“向”如:向来如此。

《过秦论》③xiang通“享”,享受。

专乡独美其福。

《汉书》65.行(1)xing①古代与道路有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跟旅行有关。

如行程、行装。

③流动,暂时性的,可以推行的。

如“风行一时,行将。

”④行为,品行。

(2)hang①行列。

如第五行。

雁行有序。

《与陈伯之书》②排列。

你行几?③行业。

如:同行,各行各业。

④某些营业机构。

如珠宝行。

⑤量词。

如—行字。

66.幸xing①幸运,侥幸。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蔺列传》②宠爱。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③希望。

幸来告语之。

《西门豹治邺》④特指皇帝到某处去,驾临。

帝王到什么地方去叫“幸某地”。

始皇帝幸梁山宫。

《史记•秦始皇本纪》⑤表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承蒙今事有急,故幸来告我《鸿门宴》67.相(1)xiang①仔细看、审察。

伯乐相千里马。

②容貌。

如长相。

③辅助、帮助。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④扶助盲人的人。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同上)⑤丞相,宰相,相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⑥古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论语•先进》(2)Xiang①副词,互相。

黄泉下相见。

《孔雀东南飞》②副词,具有指代作用,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便可白公佬,及时相遣归。

(相,我)《孔雀东南飞》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相,你) (同上)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她) (同上)68.信(1)xin①实在,的确。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②送信的人或媒人。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竞,默默无言。

《世说新语》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③音讯,消息。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祭妹文》④信物。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⑤随意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

《琵琶行》⑥真诚。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论语》(2)shen通“伸”伸展,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69.谢xie①道歉。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②推辞。

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史记•吕太后本纪》③辞别。

挥手谢公卿。

李白《留别金陵侍御》④感谢。

⑤告诉,告诫。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⑥请问。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70.已yi①停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学不可以已。

《劝学》②完毕,完结。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③已经。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西门豹治邺》④通“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⑤止,治。

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苦斋记》⑥太,过分。

⑦ 同“矣”。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71.与(1)yu①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鸿门宴》②结交。

与赢而不助五国《六国论》③和,跟、同。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2)yu①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左传•崤之战》②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翟方进传》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四子侍坐》72.艺yi①种植启陨箨以艺栗菽《苦斋记》②才能、本领、技能。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③艺(特[六艺]a.奴隶主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b.六部儒家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④度、准则。

用人无艺。

《国语•晋语》73.引yin①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②牵引。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

《察今》③举、取过来。

荆轲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荆轲刺秦王》再如:引酒自酌。

④引导,率领。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之战》⑤延请。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延,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蔺列传》⑥退却,避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