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及其合理用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凝血药的合理使用》课件

《凝血药的合理使用》课件
促进伤口愈合
凝血药能够加速手术伤口的止血和 愈合过程,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凝血药在治疗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止血
预防出血并发症ຫໍສະໝຸດ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如创伤、 溃疡、肿瘤等,凝血药可以迅速止血 ,缓解症状。
在一些重症疾病中,如肝衰竭、肾衰 竭等,凝血药可以预防出血并发症的 发生。
控制出血性疾病的病程
对于一些慢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症等,凝血药可以作为 治疗的一部分,控制疾病的进展。
凝血药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预防血栓形成
对于一些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如心脏病、中风等患者,凝血药 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复发。
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凝血药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抗凝监测
在使用凝血药进行抗凝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 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非甾体抗炎药是常见的镇痛药,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研究凝血药 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相互作用有助于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凝血药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化使用策略
个体化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 发生。
定期监测与调整用药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 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05
总结与展望
凝血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01
凝血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 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出血和预防 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生存率。
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 的不断涌现,凝血药的应用前景 将更加广阔,为患者带来更多治 疗选择和福祉。
加强凝血药的研发和临床研究

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PPT课件
抗凝药物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不同,抗凝 药物可分为抗凝血酶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和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 。
抗凝药物作用机制
1 2
3
抗凝血酶药物
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瀑布的级联反应,从而防 止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减少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 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从而 溶解血栓。
随访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在使用抗凝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包 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方面,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 出血风险。
预防措施
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减少 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方案、加强监测等,以降低出血风险。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
针对现有抗凝药物的不足,未来 将有更多新型抗凝药物问世,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对抗凝治疗患者的智能化监
测与管理,提高治疗质量。
提高抗凝药物规范使用水平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
提高医生对抗凝药物的认知水平 和使用规范意识,确保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等决策的科学性。
出血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的出血史、手术 史、药物使用史等,评估 其出血风险。
患者需求评估
了解患者的治疗期望、生 活质量要求等,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 险,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肝素等。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培训课件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培训课件

恶性:
仅能改善血象
(合用VitC,VitB6,VitB12 可提高疗效)。
[常用制剂]
叶酸:片剂、注射剂
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 :注射剂
3.分布:体内铁65%存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形式存于肝、脾、骨髓中, 少量存于肌红蛋白和组织酶中。
4.排泄:主随肠粘膜、皮肤脱落细胞排泄, 少量经尿、胆汁、汗液排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理作用
•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 可少的物质。
再生障碍性 骨髓造血功能下 红细胞形态正常;全

血细胞数目减少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三)贫血的治疗原则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对因治疗:消除病因 2.补充治疗:缺什么补什么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常用药物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名
含铁量 用 (%) 法
主要特点
硫酸亚铁 (Fe2+) 富马酸亚铁 (Fe2+) 枸椽酸铁胺 (Fe3+)
37 口服 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少, 价廉(首选)
33 口服 吸收率高,胃肠反应小
21.5 口服 吸收率低,胃肠反应小, 水溶性好,适于儿童
缺乏原因是:
①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婴儿期及溶血性 贫血;
②营养不良、偏食、饮酒;
③应用叶酸对抗药甲氨喋呤、甲氧苄氨嘧 啶等;
④吸收不良、胃和小肠切除、胃肠功能紊 乱等。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峰,维持3-4天。
特点: ①口服有效; ②作用慢而持久; ③ 仅体内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2.作为心梗辅助用药。
四、不良反应
应用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可累及机体的 所有脏器,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 血尿及胃肠道、呼吸和生殖系统的出血症状。
五、用药指导
• 1.优点是口服有效,作用时间较长。 • 2.缺点是显效慢,作用过于持久,不易控制。 • 3.对需快速抗凝者则应先用肝素发挥治疗作用后,再
死率,也用于其他血栓性疾病。 •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出血。。
促凝血药
简介
促凝血药:能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 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使出 血停止的药物。 。
编号
一 二

促凝血药的分类
类别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常用药物 维生素K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血管收缩药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垂体后叶素
01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临床用途】 一般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用于心脏手术或瓣膜置换术,防止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 胃肠刺激、血压下降、头痛等。
03 纤维蛋白溶解药
一、作用机制
溶栓药 (链激酶、尿激酶等)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
五二、、用链药激指酶导
【临床用途】 •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 血栓形成不超过6h疗效最佳。 • 对于形成已久的血栓则无溶解作用。
7 9
10
2 1
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动态平衡
凝血 系统
抗凝血 系统
抗凝血药的分类
编号 一
类别 抗凝血药
常用药物
肝素 香豆素类 枸橼酸钠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培训课件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作用、用途]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作用:与红系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1.促红系干细胞增生、成熟 2.刺激网织红细胞早期释放
红细胞数量、 压积,血红蛋 白量增加
用途:
主用于肾病引起的贫血,也可用于
化疗药物、骨髓功能低下等引起的贫血。
【来源与性质】
由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糖蛋白。药用者为重组人 GM-CSF(sargramostim,沙格司亭),含 127个氨基酸残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作用与用途】
作用:
作用于多向干细胞和多向祖细胞
刺激粒细胞、 单核细胞、巨 噬细胞、巨核 细胞的集落形 成和增生
间接促进 红细胞的 增生
增强成熟中性 粒细胞的吞噬 功能和细胞毒 性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应用: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用于各种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骨髓移 殖、肿瘤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艾滋病 等)。
叶酸与维生素处,B请1联2的系网作站或用本人删除。
参与合成核酸、蛋白质
N5,10—甲炔四氢叶酸 N5,10—甲烯四氢叶酸
一碳单位
丝氨酸、组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一碳单位
VitB6
喋酰单谷氨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甘氨酸、谷氨酸
(自由叶酸) VitC
VitC
(活化型)
羧基肽酶
苯妥英钠、 口服避孕药
缺乏原因是: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PPT文档共28页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PPT文档共28页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促凝血药的合理使用课件

促凝血药的合理使用课件

促凝血药的发展历程
早期
现代
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各种天然 物质作为促凝血药,如蛇毒、蜘蛛丝 等。
随着对血液凝固机制的深入了解,新 型促凝血药不断涌现,如直接凝血酶 抑制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
中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合成各种 人工合成的促凝血药,如肝素、华法 林等。
02
促凝血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根据病情调整
年龄与体重因素
肝肾功能不全者
孕期与哺乳期妇女
05
促凝血药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
01
02
03
04
出血
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伤
其他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02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 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 物剂量和用药时间,避 免超量或不足。
03
的控制措施。
06
促凝血药的合理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抗凝药合用
关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关注患者用药依从性
定期提醒患者
医生或护理人员应定期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促凝血药,确保治疗效果。
教育患者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促凝血药的重要性,以及不按时服药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 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用法说明
注射给药
大多数促凝血药为注射 剂型,需由专业医护人
员操作注射。
口服给药
部分促凝血药为口服制 剂,需按照医生指导的 剂量和时间间隔服用。
局部用药
对于局部小范围出血, 可遵医嘱采用局部涂抹
或喷雾的促凝血药。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 能会联合使用多种促凝 血药以达到更好的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酚磺乙胺
• 药理作用
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 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尚可增加 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血液渗出。
• 临床应用
酚磺乙胺
①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 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 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
华法林
• 临床应用
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 与发展,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降低 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外科大手 术、风湿性心脏病,髋关节固定术、人工 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等的静脉血栓发生率。 ②心肌梗死的治疗辅助用药。
华法林
•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达100%,血浆蛋白结合 率为99.4%,t1/2约为40~50h。可通过胎盘。并经乳 汁分泌。经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由尿 和粪便中排泄。口服后12~24h出现抗凝血作用, 1~3日作用达高峰,持续2~5日。静脉注射和口服 的效果相同。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及其合理用 药优秀课件
血液的构成
• 血细胞blood cells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platelet
• 血浆plasma
–水 – 血浆蛋白proteins – 有机物质organic substances – 无机盐inorganic salts
血液系统
• 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统一的 机制,并因此保证了血液的正常流动性。
云南白药
三七为主要有效成分,可缩 服后1日内,忌食蚕豆、鱼、酸冷
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
等物。孕妇忌服。
促凝血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 维生素K 氨甲苯酸、氨基己酸
酚磺乙胺
卡巴克洛 鱼精蛋白 凝血酶原复合物
相互作用的药物 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 磺胺类药、奎宁、奎尼丁
避孕药或雌激素类 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
②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并用。
酚磺乙胺
• 药代动力学 止血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后1h作用达高峰, 作用维持4~6h。口服也易吸收。
酚磺乙胺
• 用法用量
①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min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一 次0.25~0.5g,必要时2h后再注射0.25g,一日0.5~1.5g。 ②治疗出血:成人,口服,0.5~1g/次,3次/日。肌内注射 或静脉注射,0.25~0.5g/次,2~3次/日。可与葡萄糖溶液 或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0.25~0.75g/次,2~3次/日,必 要时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
右旋糖酐 氨基己酸 抗组胺药、抗胆碱药 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 胰岛素 抗纤溶药(如氨基己酸)
相互作用的结果 产生相互拮抗作用 可影响维生素K疗效 增加血栓形成危险 可增强止血效果 降低酚磺乙胺疗效 混合注射可引起中毒 可降低卡巴克洛的止血效果 可降低合用药物的疗效 可延长胰岛素作用 增加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
酚磺乙胺
• 注意事项
毒性虽低,但有静脉注射时可发生休克的报道。 与氨基己酸混合注射可引起中毒。 右旋糖酐会降低酚磺乙胺的疗效。
药名 维生素K3 维生素K4 维生素K1
其他促凝血药
药理及应用
注意
维生素K为合成凝血因子Ⅱ的 必须物质,还参与因子Ⅶ、
Ⅸ、Ⅹ的合成。
①较大剂量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 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氨甲苯酸
•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每次0.1~0.3g,用5%葡萄糖注 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20ml稀释后缓 慢注射,一日最大用量0.6g。
氨甲苯酸
• 注意事项
①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 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②一般不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继发的纤溶性出血, 必要时,在肝素化的基础上应用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③可致继发性肾盂和输尿管凝血,故血友病患者发生血 尿时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促凝血药
• 促凝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 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 影响凝血因子的药物: 维生素K、凝血质、酚磺乙胺等
•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肾上腺色腙、巴曲酶、奥曲肽
• 代表药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酚磺乙胺(止血敏)
氨甲苯酸
• 药理作用 能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 维蛋白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 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
• 临床应用
氨甲苯酸
①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 术时的异常出血。
②妇产科和产后出血 ③肺结核咳血或痰中带血 ④血尿、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⑤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氨甲苯酸
•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70%。tmax为3h, 静脉注射后,有效血浓度可维持3~5h。经 肾排泄,t1/2为60min。
②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
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与VitaminK3相同,本品为水 溶性,无论有无胆汁分泌,
口服吸收均良好。
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慎 用。②偶出现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或
肿胀。
与VitaminK3相同,本品为脂 溶性,胆汁缺乏时,口服吸 收不好。注射后作用较K3、
K4迅速。
静脉注射应缓慢(<1mg/min)
抗凝血药
• 抗凝血药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 而阻止血液凝固,临床主要用于防治静脉 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 常用抗凝血药: 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肝素、香豆素类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链激酶、尿激酶
• 代表药物---华法林
华法林
• 药理作用
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 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本品对已合成的上 述四种凝血因子无对抗作用,在体内需待已合成 的上述四种凝血因子耗竭后,才能发挥作用。
• 此过程极为复杂,必须在许多成分(凝血因子) 的参与下方能进行。
凝血过程
凝血过程
• ①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 因子Ⅹa。
• ②与 Ca 2+、因子Ⅴ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使凝血酶原
(因子Ⅱ)变成凝血酶(Ⅱa)。 • ③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成可溶性纤维蛋白,
继而在Ⅲa作用下成为难溶性纤维蛋白,产生凝血块而止 血。 • 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成为纤维蛋白降 解产物,而使纤维蛋白(凝血块)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