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
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衍生和词汇化等级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225个反义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对反义复合词的语素顺序、词义衍生机制、词汇化等级以及留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我们认为两个反义语素并置到成词是一个语义概念逐步整合的渐变过程,其内部是一个连续统。
共时状态下的反义复合词存在着词汇化等级的高低之别。
面向对外汉语的反义复合词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反义复合词概念整合隐喻转喻词汇化
一、引言
二、反义复合词的词义衍生机制
三、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等级
四、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反义复合词
五、结语
《国际汉语学报》第三卷第一辑。
浅析反义语素合成词
浅析反义语素合成词反义语素合成词是由反义或对义的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联合型复合词。
从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来看,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存在着独特的意义关系。
从意义方面来看,反义语素合成词有着独特的意义范畴。
在文化内涵方面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合成词,其内部也蕴含着传统的中国文化。
标签:反义语素合成词;意义关系;意义范畴;文化范畴一、定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性。
而在我们的汉语中,也有这样一类词,其自身也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反义语素合成词。
反义语素合成词是由语素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双音复合词。
如早晚、反正、手足、出纳、忘记等词。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是相反的,表示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同时,它们又统一于合成词中,二者缺一不可。
文中统一用A、B字母表示反义语素合成词的两个语素。
二、语素与语素的意义关系构成反义语素合成词的两个语素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其意义关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A、B语素的语素义处于互补性反义关系之中。
即“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同时,否定A就肯定B,否定B就肯定A,两个语素之间没有非A非B的第三个语素存在。
例如‘生’和‘死’是相互排斥的,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排除了既不是‘生’也不是‘死’的中间状态。
这种相反是互补性质的”①。
这样的词还有动静、公私、反正、开关、昼夜等。
第二类是A、B语素的语素义处于极性反义关系之中。
即“处于这种反义义场的两个词中,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就是肯定B,否定B也不一定就是肯定A因为还有C、D、E、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
例如‘白’和黑相反,是‘白’就不是‘黑’,是‘黑’就不是‘白’,但是‘不白’却不一定是‘黑’,‘不黑’也不一定就是‘白’,可以有中间状态存在,例如‘灰’。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也称对立词、反义合成词或反义相成词。
反义词表示的是相反或相对的意义,突出的是事物具有的对立特征,而当两个长期连用的反义词词汇化为反义复合词之后,它所突出的便不再是对立特征,而是事物内在的统一性。
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汇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中文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
在反义复合词中,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约占95%以上。
学术界对数量很少的偏义反义复合词关注较多,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研究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成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是我比照偏义复合词这一名称独创的。
据我的统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反义复合词有近三百个。
除了近十个偏义复合词以外,其余的词都是非偏义反义复合词。
这些词是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深入研究,我发现了这类词的词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词义都不是其构词语素意义的简单合,也就是说,这类词在语素生成词的过程中词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例如:“左右这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中所包含的“身边跟随的人”这项意义与其构词语素“左”和“右”的本义比较相去甚远。
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在词义生成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变化不同于偏义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总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被完整保留下来;也不同于某些近义复合词,它们的词义往往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汇合。
我所关注的这类词,当它们的语素凝结为词以后,几乎都会产生全新的义位。
我把这一现象称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
为了清楚地揭示这一语义变异现象,采用了义素分析法。
分析的结果是:少量的非偏义反义复合词,其词义的构成义素与语素义的构成义素相比较,部分义素发生了变化。
这类词约占我所统计的反义复合词的四分之一。
浅谈如何从多维角度看英语反义词
浅谈如何从多维角度看英语反义词1 引言词汇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形体关系;意义关系;实体关系。
词的反义关系属于意义关系(sense relation)中的一种。
词的反义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存在着的相反或对立的语义关系。
词义相反或对立的词叫反义词(antonyms)。
多年来,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
反义关系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语义关系之一。
但是,综合性地从多个角度对反义词进行剖析的文献却并不多见。
2 从语义对比角度来看反义词语言学家们根据语义对比(semantic contrast)来划分反义词,分为如下几种:2.1 可分级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s)可分级反义词也称相对反义词(contrary terms),它是指两个词处于彼此对立的两个极点。
中间可以插入不同程度的词,比如good和bad,它俩处于两个极点,中间还有许多其他程度的词,如not good,并不等于bad, not bad 也不等于good 等等。
还有young和old, 中间还有medial. 再比如happy 和sad, 除了高兴和难过,还有其他许多感情。
2.2 互补反义词(Complementary Opposites)这类反义词在语义上是相对的,彼此排斥。
其最大特征是两者之间没有中间地带,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这是语言学家John Lyons提出的。
如dead 和alive,不可能有中间的状态。
Right和wrong 也同理,要么对,要么错,没有既对又错的。
2.3 关系反义词(relational opposites)又叫换位反义词(conversives)这种反义词成对(pairs)或对称(symmetry)出现。
例如:buy/sell, own/belong to, lend /borrow, give/receive, employer/employee, husband/wife等等。
汉语反义复合词构词理据和语义变化的认知分析
丁喜霞 (2006)《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 ·418 ·
变研究》, 以中古时期成词的常用并列双音词为主要研 究对象 ,在典型个案描写的基础上 ,探讨常用双音词成 词的途径 、演变的机制和规律 。该研究对探究并列双 音复合词的组合规律和词义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历时视 角 ,但并未就这类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认知规律做 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a . 晨昏 、早晚 、旦夕 、昼夜 、日夜 、先后 ; b . 产销 、传承 、承传 、录放 、问答 、授受 、教学 ; c . 首尾 、因果 、伯仲 、姐妹 、序跋
2) 利弊准则 在反义复合词义素的排列顺序上 , 表示积极意义
的语素 ,如“存 、生 、胜 、荣 、利 、廉 、优 、喜 、褒 、奖 、赏”等 , 倾向于置前 ; 而表示消极意义的语素 , 如“亡 、死 、败 、 辱 、害 、耻 、劣 、丧 、贬 、惩 、罚”等 , 则倾向于置后 。这类 复合词数量很多 , 如 : 存亡 、生死 、胜败 、荣辱 、利害 、廉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08) 0620418205
一 、引言
双音并列复合词是汉语构词的重要方式之一 , 而 双音并列复合词主要由同义和反义 (或称相对 ,本文用 “反义”作为一个上义词 ,概括各类意义相对的情况) 语 素组合 起 来 , 如“道 路”“( 道”和“路”同 义) 、“路 径” “( 路”和“径”同义) 、“是非”“( 是”和“非”反义) 、“睡觉” “( 睡”和“觉”反义) 等 。
1) 空间和时间准则 (1) 空间方位准则 由上到下 、由左到右是汉民族空间定位的习惯 , 这
“左右”的语义与语法化
“左右”的语义与语法化作者:钱书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摘要:作为方位词的“左右”具有空间义、时间义和数量义。
空间义包括方位义和范围义,时间义既可表时点又可表时段,时间义和数量义均表示约量。
从空间义到时间义再到数量义构成了一个连续统。
在概念隐喻作用下,“左右”进入了语法化的进程,从一般名词到方位词、代词、动词再到副词,经历了从实指到虚指,从自指到转指,从具体到抽象的历程。
关键词:左右;语义;概念隐喻;语法化作者简介:钱书新(1969-),女,河南方城人,嘉应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从事汉语语法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2“左右”从实指到虚指、从一般名词到助词,实际上是“左右”语法化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
语法化的过程,是指表实义的词逐渐衍生成为表虚义的词的过程。
隐喻是其词义虚化重要的驱动力。
语法化的意义演化一般遵循“具体—抽象/不太抽象—更加抽象”的路径,这与隐喻的表义效果是一致的。
一、方位复合词“左右”的语义从字源上看,“左”和“右”的本义分别指称“左手”和“右手”,是一般的名词。
“左”、“右”作为相对空间观念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同周围事物相对方位关系的观察,人们将靠近自己左手的一侧称为“左”,靠近自己右手的一侧称为“右”时,就有了主观的自身参照,“左”、“右”也由一般名词变成了方位词。
(一)“左右”的空间义1、“左右”的方位义“左右”的方位义可以表示一个参照物体自身或之外的左边和右边,也就是说,“左右”表达的方位义可以有两种:一是自身方位义,二是外向方位义。
例如:(1)【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正中有一道纵沟,分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有很多皱襞。
《现代汉语词典》(2)【鼻腔】鼻子内部的空腔,分左右两个,壁上有细毛。
《现代汉语词典》(3)进了这道门,左右都是长廊,包着一个宽敞的院子。
(老舍《正红旗下》)(4)门的左右各有一只大石狮子。
单音节反义词对及由其构成的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意义反对现象是 语义学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 反义也 是属 于 同一 意义范畴 的。 如“ 多” 和“ 少” 与“ 老” 和“ 少” 都 属于
是语义关 系 中很重要 的一种 关 系。 莱 昂斯 ( L y o n s ) ” 和克 鲁斯 “ 数量 ” 这个范畴 ; “ 好” 和“ 赖” 与“ 贵” 和“ 贱” 都属于“ 性质 / 质 ( C r u s e ) 把这种现象 细分为三种范畴 , 认 为意义反对现象是 由 量” 这个 范畴。 但是在语 言的使用过程 中这些词 既具 有表客观
摘要: 义素分析法证明了现代 汉语 中的单音节层级反义词必须词性上一致且属于同一意义范畴。 由于语
言发展的绝对性 , 再加上人类对 同一事物认知角度的不 同, 这类反义词对在运用过程 中 表 现出语义的不对称 性, 无标记项不仅具有 自身的意义, 而且还 包含 与其 自身相反的意义。 由这 类反义词对构成的复合词在 构词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2 0 8 0 ( 2 0 1 4 ) 0 1 — 0 0 7 6 — 0 3
三大类词项来实现 的: ( 1 冱 补词 ; ( 2 ) 方 向反对词 ; ( 3 ) 反义词 。 张
“ 语义学” 一词是由法国语 言学家布雷阿尔于 1 8 9 3年正式
提出的 , 随着 国外语言学研究成果 的不断推 出 , 汉语语义学 的 建理 1 先生认为一对反义词并非仅 仅存 在意义上的相反性 , 在
研究 也进入 了新 的阶段 。 但总 的看来 , 词汇学和传统语义 学仍 运用过程 中每对反义词两项的主观 色彩体现也是相对 的 , 并指 然把词义看作一个整体 , 虽然他们在对 反义词研 究时 , 也 注意 出反义词作为术语通常是指形容词 , 表示长度 与优劣等变量 的
反义复合词“俯仰”的语义演变及认知分析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反义复合词是指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 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是一类特殊 的复合词,在结构和意义上都与一 般复合词不同。例如,由名语素构 成的左右、前后、上下,由动语素 构成的行止、去就、呼吸、死生, 由形语素构成的长短、好歹、多少、 反正、高低等等。反义复合词的出 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数量, 增添了汉语词汇的门类。《现代汉 语词典》中收录 255 个反义复合词。 国内对于反义复合词的研究主要是 对它的语义演变集中进行描写,而 缺乏对它发展的内在动因或规律的 解释。从认知角度研究的文章也缺 乏系统性的描写。本文借助北京大 学 CCL 语料库的语料,以动语素构 成的“俯仰”为例,从历史角度对 它的语义发展进行描写,从认知角 度对它内在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同时也能为其他反义复合词的研究 提供一定的经验。 二、“俯仰”成词及语义演变 (一)“俯仰”词汇化 “俯仰”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 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 但是对于其的具体研究比较少。“俯” 和“仰”是一对表示反义关系的动 词,“俯”表示低头,面向下;“仰” 表 示 抬 头, 面 向 上。 最 初,“ 俯 ” 和“仰”是相对 单 独 使 用 的 , 这 种 情 况 在 先 秦 时 期 就 已 经 出 现 了, 例如: (1)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 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 (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8)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 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 据杖,故遂俯仰从群臣议。(《三 国志·吴志·孙权传》)
(9)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 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蜀志·蒋 婉传》)
上 述 例 子 中,“ 俯 ” 和“ 仰 ” 由表示低头和抬头两个相反的意思 融合成“行为、举动”的意思,虽 然它们的意义相反,但是却有着共 同的上位概念,是一种部分代整体 的转喻。从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 是转喻的认知原则即突显原则在起 作用。世界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 体,人们往往会选择易于感知的部 分来代表整体,我们称之为转喻。 它就是推动“俯仰”词汇化的内在 动力。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构式及语义分析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构式及语义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复合词的特征从四个方面提供了鉴别英语复合词的方法,并从传统构词法、中心问题,及认知构因对复合词的构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发现其纷繁复杂的构式下隐含的语义信息。
关键词:复合词构式语义分析一、引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做复合法或合成法(compounding或composition),用复合法构成的词叫做复合词(compound)。
复合词是英语词汇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由王文昌主编的《英语搭配大词典》,在复合词表中收录了大约8000个左右的复合词。
这还不是一个穷尽的词表,有许多已被普遍接受的复合词还没有被收录进去。
可见,作为构成新词的方法,复合词构词法又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其实,复合构词法并不是现代英语的专利品,早在古英语时期就有了复合词的出现(Barber,1994:121)。
枉榕培(1997:40)也认为,复合词是古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
在一些古英语流传下来的词中,可以看到复合词的痕迹。
我们不难看出fifteen,Sunday,Monday这样一些词是由five+teen,sun+day,moon+day构成的。
也有些复合词,已经很难看出本来面目,如woman是由wif(女人,女性)+man(人)构成的,复数women还保留了[I]这个音。
至于wife的原意“女人”,在现代英语的housewife(家庭主妇)和midwife(接生妇)中还保留了下来。
有着强大构词能力的复合词在历史的演变中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与日俱增,其能产性可见一斑。
但由于其构词的灵活性,也对英语学习者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语言现象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本文试图从复合词的特征着手,提供辨别的基本方法,分析其构词方式并解析其复杂多变的构型下传达的语义信息。
二、复合词的鉴别(一)组合形式。
由于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词组成的,在表现形式上基本上有三种:一是独立的(如:dining room);二是带连字符的(如:reading-room);三是连写的(如:bedroom)。
中学知识点解析词义辨析与反义词的运用
中学知识点解析词义辨析与反义词的运用中学知识点解析:词义辨析与反义词的运用在中学语文学习中,词义辨析和反义词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运用词义辨析和反义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词义辨析和反义词的概念进行解析,并探讨它们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一、词义辨析的概念及应用词义辨析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语义范围内,通过比较不同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词义辨析,以保证表达准确、清晰。
1. 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语。
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和具体的表达需求,正确选择合适的同义词。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时,可以根据具体特征使用不同的同义词,如“高大”、“瘦削”、“壮实”等。
2. 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
在运用近义词时,我们需要注意它们的微妙区别,并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
例如,当表达“感到害怕”时,可以使用“害怕”、“恐惧”、“怕”等词语,但它们在语义上有着细微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
二、反义词的概念及应用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对相反的词语。
在语文学习中,正确运用反义词可以使言语更加精确,增强表达的对比效果。
1. 常见反义词的应用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反义词,如“来/去”、“大/小”、“善/恶”等。
正确运用这些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2. 反义词的运用技巧在使用反义词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注意语义对比:反义词的使用要有明显的语义对比,以突出两者的相反关系。
(2)注意上下文:反义词的使用应根据具体语境进行,以保证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注意修辞效果:正确运用反义词可以增强表达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三、中学语文学习中的应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词义辨析和反义词的应用,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示例进行训练和实践:1. 阅读理解练习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词义辨析和反义词的例子,并分析其应用和作用。
反义构词现象说略
反义构词现象说略汉语中有一类由反义语素构成的词或短语,这类词除了包含反义语素内部固有的表述功能外,还有外部特有的语法意义,表现了词语语法的动态性。
其内部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主要从语义、句法、历史演变及数量等方面对该类语法现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标签:反义构词词汇意义摹状偏义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词语是由意义相对的语素或内含意义相对的语素构成的。
例如:(1)动静呼吸横竖上下早晚好歹得失轻重香臭(2)褒贬不一本末倒置彼此相连甘苦自知教学相长哭笑不得(3)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恩恩怨怨来来往往进进出出从语义上分析(1)类可以细化为:A+B=AB(如呼吸=呼气和吸气,爱憎=喜爱和憎恨);A+B=A或者B(如忘记=忘,妻子=妻);A+B=C(如横竖,不表示横向和纵向,而表示无论如何、反正)。
(2)类四字短语在语义上其相对的语素在词语中的意义与其自身的语素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原义。
而(3)类反义重叠式基本可以看成是在一定范围内有能产性的具有共同语法意义的一组比较特殊的类,这种语法意义是通过形态上的重叠手段获得的,表示数量上或者次数上的繁多,本身有列举和摹状的语义特征。
从数量上分析,(1)类最多,(2)类次之,(3)类最少。
自从人类有了种差及对立观念,概念的两极化发展在词层面上就反映为成对反义词的大量涌现。
词义反向分化后一方面形成了成对的反义词,另一方面也成对使用,有些慢慢又复合成一个词,能构成反义复合词的不是很多,如(1)类中的“香臭”,不是词而是短语。
又如,“开关”“老少”是词,而同样构成反义关系的“开—闭”“老—新”就不是词,甚至不是短语。
(2)类是由具有反义关系的成对出现的语素(通常在词语中作为被陈述对象,如“褒贬不一”中的“褒贬”,“本末倒置”中的“本末”)构成的一类固定搭配,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其中的反义语素有的可以单用(如“甘苦自知”中的“甘苦”),有的则不能(如“哭笑不得”中的“哭笑”),这一类又比(1)类少。
英语中的反义词及其用法初探[权威资料]
英语中的反义词及其用法初探摘要:反义词指一对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语义相反,词性相同的词。
反义词可以按照形态学和语义学进行分类从而开展更加细致的研究。
反义词在英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同时也使文章更富感染力,产生原有语言无法表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反义词类型修辞一、反义词传统反义词定义侧重于对词汇意义相反的理解,强调相反、相对这一基本特征,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解释。
目前大家开始关注反义词的相同的词性和相同的意义,并且把它概括进反义词的意义内涵,因而给反义词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则是:反义词指一对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语义相反,词性相同的词。
二、反义词的类型反义词可以按照形态学和语义学进行分类。
(一)形态学分类反义词可分为词根反义关系和派生反义关系两类。
词根反义词就是两个不同的词都属于词根并且他们的语义相反,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反义词就属于词根反义词,下面举例作具体说明。
① Jane is young , but her father is old.② The apple is very large , however, the orange is very small.这里old和young, large和small,都去掉了所有的词缀,不能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就是说他们都是词根,并且它们的语义相反,因而属于词根反义词。
派生反义词就是在原来的单词的基础上加上否定前缀如un-、im-、il-、ir-、non-、dis-、mis-等或者后缀如-less等使之派生的词与原词构成反义关系。
这样的一对词就是派生反义词。
下面来举例具体说明。
a.添加前缀使之成为反义词:① It is pleasant to chat with friends, but it is unpleasant to chat with enemies. (和朋友在一起聊天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和敌人聊天却不是一件高兴的事。
复合词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一、认知语言学解读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认知过程与语言表达的学科,它的目的是理解语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解读复合词时,首先要确定复合词的组成部分,然后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语言中的意义。
1.1 组成部分复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词语。
它们通常由一个主要成分和一个或多个次要成分组成。
主要成分是构成复合词的主要语义成分,而次要成分则是提供其他信息的附加成分。
例如,“blackboard”是一个复合词,其组成部分分别是“black”和“board”。
“Black”是主要成分,提供了“黑色”的信息,而“board”则是次要成分,提供了“板”的信息。
1.2 关系复合词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同义关系、叠加关系和转换关系。
同义关系是指复合词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的意义,如“blackboard”中的“black”和“board”都表示“板”的意思。
叠加关系是指复合词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如“rainbow”中的“rain”和“bow”,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只是一个表示“雨”,一个表示“弓”。
转换关系是指复合词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且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sunshine”中的“sun”和“shine”,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sun”表示“太阳”,而“shine”则表示“太阳发出的光”。
1.3 意义复合词的意义可以由它们的组成部分来推断。
如果复合词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同义关系,则复合词的意义可以由它们的各个成分的意义来推断;如果复合词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叠加关系,则复合词的意义可以由它们的各个成分的意义来推断;如果复合词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转换关系,则复合词的意义可以由它们的各个成分的意义来推断,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来推断。
例如,“sunshine”是一个复合词,其组成部分分别是“sun”和“shine”,它们之间存在转换关系,“sun”表示“太阳”,而“shine”则表示“太阳发出的光”,因此,“sunshine”的意义可以由它们的各个成分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来推断,即“太阳发出的光”。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情态副词的语法化探究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情态副词的语法化探究作者:李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就现代汉语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展开的研究中,对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这一研究内容能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现代汉语;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121-03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小一部分成词方式极特别的副词,“死活”“迟早”“早晚”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副词就是这一代表。
在对这类副词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清楚发现,这类副词往往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并列构成,且都用于表达情态,所以我国学者将其命名为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而在本文就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展开的研究中,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研究揭示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的过程及原因。
一、反义复合情态副词的界定在开展具体反义复合情态副词语法化过程及原因的研究前,首先需要明晰反义复合情态副词的界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笔者自身认知,本文将反义复合情态副词定义为“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成词语素组成的摹写说话人的情状、神态及对某一事物情感态度的副词”,结合这一定义我们能够发现,“反义复合”与“情态”在这一“副词”的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对“反义复合”展开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反义复合”指的是这类副词的成词方式,其中“反义”指的是表现相反或相对意义的语言手段,而“复合”则指两个反义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形成了表面反义、内在统一的表达形式,由此可见“反义复合”较好的描绘了反义复合情态副词的成词方式与成词过程;而在对“情态”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这里的“情态”指的是说话人的心理态度,这一心理态度包括着说话人事前的心理预期或事后的心理评价,其主要发挥着加强主观情态的作用,而结合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相关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该类副词归属副词是无异议的[1]。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考察
反义合成词的词义考察反义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常用但易被忽略的一类词。
本文从研究反义合成词的五种词义构成方式(合取式、析取式、偏取式、偏义转化式、组合转化式)入手,揭示了反义合成词的语义特征。
标签:反义合成词语素词义反义合成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单音节词作为语素组合而成的,词义同构词的语素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是间接的、隐晦的。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对反义合成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从语素和词的语义关系上看,反义合成词的词义构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直接型,词义直接采用语素意义,可以直接从字面上根据语素义理解词义;一类转化型,语素义只对词义起某种提示作用,二者存在某种转化关系。
从语素义构成词义的方式上看,上述两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直接型诸式1.合取式词义由两个语素义并列组合而成,即构成该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同时存在,从而使词兼具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如:(1)这就是敌人出入的唯一道路。
(冯志《敌后武工队》)出入:出去和进来。
2.析取式词义任取一个语素义,两个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取舍关系。
如:(2)贺家国讥讽问:“那么,陈仲成算不算优秀?哦,请不要以成败论英雄。
”(周梅森《至高利益》)成败:成功或失败。
3.偏取式词义只采用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已完全消失,只起陪衬作用。
如:(3)他认为这是书呆子式的人物。
(邓友梅《邵氏兄弟》)“人物”偏义在“人”,指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二)转化型诸式1.偏义转化式词义是由两个语素义中的一个引申转化而形成的。
如:(4)可怜的乖孩子,分明是让我放心才说不怕,若真有个长短,怎样见弗之!(宗璞《南渡记》)长短: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
2.组合转化式1)相似转化词义与语素义的组合内容有某种相似之处,词义是在语素义组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喻而产生的新意义。
如:(5)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现在连中小学教师都已经警觉起来,正在尽力扭转,可惜我们不少文化人还在本末倒置。
反义相成词研究综述
反义相成词研究综述反义相成词是指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单词,以形式、字义、音响或语境等形式表现,同时它们具有联系与对立的关系。
反义相成词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现象,实际上是人们通过言语来表达规律、个性、情感等方面的感受。
反义相成词的定义反义相成词,也称为互补词。
反义相成词是指两个词在意义上相对而言,起反证、对照的作用。
例如:男女、上下、少多、忙闲、瘦胖、冷暖、老少、高低、空洞、华丽等等。
这些词有相对对立的属性,可以用其中一个词来描述另外一个词,达到更加完整的表达。
反义相成词的研究反义相成词在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语言学对反义相成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反义相成词的来源反义相成词的产生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形成了一些习惯的反义词,如:男女、上下等;有些反义相成词则源于对比,例如冷暖、高低等,这些反义相成词承载着更多的人们的情感色彩和文化传统。
2.反义相成词的语用功能反义相成词既有语言上的表达功能,也有情感上的传达功能。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经常用反义相成词描述自己或别人的身份或品质,如:高矮胖瘦、聪明蠢笨等,它们在语用上起到对等重要的作用。
3.反义相成词的文化内涵反义相成词不同于单纯的对立词,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反映不同历史环境下的文化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自然、人性等的不同理解和思考方式。
4.反义相成词的应用反义相成词在语言表达、文学创作、广告宣传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广告中,反义词常常被用于强调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在文学中,反义相成词常常被用于描写人物的不同品质、情感和思想。
结语总的来说,反义相成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具有丰富的语言功能、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去深入挖掘反义相成词的内在规律和意义,从而加强对人类语言丰富多彩的认识和理解。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
VS
反义复合词的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加 精确,能够更好地描述事物的变化和 差异。
04
“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用 价值
语言的经济性
简洁明了
通过使用“a1a2”式反义复合词,可以更 简洁地表达两个相对的概念,避免了冗长的 描述。
提高表达效率
使用反义复合词能够快速传达意思,提高了 语言的表达效率,使交流更加顺畅。
在“a1a2”式反义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意义相互对立,形成一种相对的概念。这种关系在语义上强调了两个相 对的方面,突出了对比的效果。
互补关系
总结词
意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意思。
详细描述
在“a1a2”式反义复合词中,两个语 素的意义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思。这种关系在语义上强调了 两个语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联。
现代汉语中的“a1a2”式反义复合词
在现代汉语中,“a1a2”式反义复合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构词方式。这类词语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应 用广泛,如“大小”、“上下”等。
共时分布
要点一
口语与书面语的分布
在共时状态下,“a1a2”式反义复合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都有分布。口语中常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反义复合词,如 “好坏”、“上下”等;书面语中则更多使用一些文雅、 庄重的反义复合词,如“进退”、“始终”等。
03
“a1a2”式反义复合词的语义 功能
强调对比
强调对比是“a1a2”式反义复合词最主要的语义功能之一。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将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概念放在一起,形成强烈 的对比,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例如,“黑白”、“高低”、“大小”、“长短”等词,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两个 对立的概念,使得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要点二
不同语体的分布
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
龙源期刊网
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
作者:方一新曾丹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1期
[摘要]“好歹”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好”和“歹”通过经常连用而逐步凝固成同的。
根据功能的不同,“好歹”可分为名词和副词两类。
名词“好歹”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其中一个成分语义的失落,形成偏义复合词;另一条则是通过转喻,代指事件或情况的结果。
其中后者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前者。
副词“好歹”既可表时间,也可表语气。
从认知角度看,概念结构的隐喻是时间副词“好歹”产生的根本机制,而转喻则是语气副词“好歹”形成的内在动因。
语气副词“好歹”的主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歹”出现的语言环境有了变化,二是”
好歹”的句法位置变得更加灵活。
[关键词]好歹;转喻;隐喻;语法化;主观化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志码]A。
论反义复合词“横竖”的语法化
论反义复合词“横竖”的语法化文章旨在通过对反义复合词“横竖”的语法化阐述,推导出其语法化的路径,弄清其认知机制。
主要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角度来观察该词的语法化。
副词“横竖”已基本完成了其语法化过程,已进入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中,隐喻和转喻在该词的词汇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签:横竖语法化转喻隐喻“横竖”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是从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中发现,以往对这个词的系统研究比较少。
本文在调查大量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對“横竖”进行具体分析,阐述其历史演变轨迹,尝试解释“横竖”一词语法化的过程。
(一)“横”“竖”的结合过程及流变“横”和“竖”两个词都是汉语的固有词汇,属于基本词汇,二者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广泛运用,但都是作为独立的词语出现。
例如:(1)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孟子·滕文公上》)(2)左右横行。
(《墨子·备穴》)(3)置之而塞乎天地,搏之而横湖四海。
(《礼记·祭天》)(4)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列子·说符》)(5)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庄子·山木》)(6)晋侯之竖头须。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横”“竖”二词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词义,例(1)~(3)中“横”的词义分别为“‘纵横交错’;‘横着,成横状’;‘充溢’”[8]。
例(4)~(6)中“竖”的语义分别为“‘家童,童仆’;‘童仆’;‘宫中小臣’。
”[8]在笔者检索到的资料中,“横竖”连文使用最早出现在南朝梁简文帝的《明月山铭》中,原文为“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在此句中,“横竖”义为“纵横交错”,作分句的谓语。
此句中的“横竖”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凝合度了,它的语义已经不仅仅是“横”和“竖”的简单相加了。
句中“横竖”并不等同于“横和竖”“横与竖”,而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词的功能。
据此可知,“横竖”一词的产生时间最晚应该不迟于六朝。
直到隋代,二者的连文用例在传世文献中都非常少。
反义方位复合词“前后”“左右”“上下”表示时间的认知研究
反义方位复合词“前后”“左右”“上下”表示时间的认知研
究
张翠吉
【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1)3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大规模语料库,发现反义方位复合词“前后”“左右”“上下”都可以表示对时点和时段的估量,但“上下”的这种用法较少见;“前后”“上下”还都可以表示顺序、事件过程或事物存在的时间范围,而“左右”则不可以。
这些差异与其自身的基本义和象似性、不对称性等有关。
【总页数】8页(P12-18)
【作者】张翠吉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
【相关文献】
1.对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
2.汉语反义方位复合词的隐喻不对称研究
3.事件域认知模型下汉语反义复合词的认知研究
4.对称式方位复合词“前后/上下/左右”的认知研究
5.对称式方位复合词"前后/上下/左右"的认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月 Vol.38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6────────── 收稿日期:2015-11-13作者简介:任效莹(1989-),女,河南巩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38-对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任效莹(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反义复合词“左右”在汉语发展史中经历了名词—动词—助词—副词这样的语法化过程,在研究中不仅要梳理出该词具体的语法化演变历程,而且要从中找出原因和规律。
从认知的角度浅析“左右”的语法化历程,可以试图说明隐喻在实词虚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其他语法化现象的研究提供经验。
关键词: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H 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4-0038-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4.009A Cognitiv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hanges of the Antisense CompoundWord “zuoyou ”REN Xiao-ying(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Abstract: The use of the antisense compound word “zuoyou ” has experienced such changes: first as a noun, then a verb, an auxiliary word and at last an adverb. How and why its use has changed must be found out in our studies.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this papers aim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of metaphor in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a content word becomes a function one, and to provide some insight for studies on other grammatical changes.Key Words: antisense compound word; zuoyou ; grammatical changes; cognition反义复合词“左右”在历时演变中,经历了由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这样一个语法化的过程。
在研究中不仅要梳理出该词具体的语法化演变历程,而且要从中找出原因和规律,为其他语法化现象的研究提供经验。
认知语言学认为,研究实词虚化应偏重于“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原因”[1],而认知在语言中主要表现为语义,所以下面本文将从“左右”词性变化出现的时间顺序找出语义(本文即词义)的相关性,从认知角度分析出造成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机制。
一、名词“左右”的产生和发展“左右”最早是由春秋时作为方位词开始使用,本义即方位并列,表示参照物自身或其之外的左右两边,如例(1)。
从认知角度来看,其方位意义源于人类对人体对称器官的认知需求。
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左右”的本义引申为动词性和名词性两种(动词义在下文进行阐述)。
名词义最早指人,表示为“左右近臣”,如例(2),实现了方位域到人类身份域的投射。
之后“左右”的名词意义泛化,由确指的事物开始部分虚化为不确指的成分,表示为“周围、附近”,这是方位域向处所域的投射。
这种语义的表达方式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指人名词+左右”,此种用法春秋时就已出现,如例(3)。
另一种是“处所名词+左右”,大约在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如例(4)。
有时“左右”的名词义会进一步虚化,发展为没有实在意义的敬称,取代对人的直接称呼,如例(5)(6)。
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左右”的名词义逐渐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脱落。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2)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其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任效莹:对反义复合词“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39-(3)文王险降,在帝左右。
(《诗经·大雅·文王》)(4)令军士不得于亮墓左右刍牧樵采。
(《三国志·诸葛亮传》)(5)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6)然亦不能不粗呈于左右。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动词“左右”的产生和发展动词“左右”的语义相对名词义发生了进一步的抽象化。
“左右”作为动词有两种含义,一是“帮助,辅佐”,这种词义主要来源于“左右”的单字本义—左手和右手,因为左右手的相互配合引申为动词,表示帮助,如例(7)(8)。
二是“支配、控制”,这一词义也来源于方位词“左右”的概念隐喻。
“左右”作为方位词总是有参照物,指的就是以参照物为中心的前后或者上下的约量,约量虽然可以有变化,但受参照物制约,变化范围有限,由此就引申出“左右”的“支配、控制”之义,这种词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仍有出现。
“左右”作为动词时有一般动词所具有的语法特征,既可以单独作谓语,后面带上宾语,如例(9)(10);也可以做连动谓语,直接跟在别的动词后,如例(11)。
“左右”作连动谓语跟在别的动词后的情况并不常有,缺乏稳固性,为“左右”的进一步语法化提供了语法条件。
(7)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国语·晋语四》) (8)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9)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
(《国语·越语上》)(10)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11)予欲左右有民。
(《尚书·虞书》)三、助词“左右”的产生和发展大约东汉开始,“左右”作为助词跟在数词或数量短语后表约数的用法就出现了,如例(12)。
但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鲜有出现,直到现代汉语才大量使用。
(12)何以明人年以百为寿也?世间有矣,儒者说曰:太平之时,人民侗长百岁左右,气和之所生也。
(东汉·王充《论衡》卷一)“左右”作为助词表约数的用法,涉及两种认知域:时间域和数量域,这与它搭配的数词或数量短语有关:(一)时间域“左右”的词义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也是符合人类的普遍认知经验的。
在上文“左右”的名词义中我们提到,“左右”的名词义发生泛化,可以表示周围、附近,是一种约指,这与“左右”放在时间短语后表附近这一模糊意义相对应。
“左右”和时间短语搭配所表示的时间概念可以分为时点和时段,例如:(13)大概在十点左右吧,鸡丝面来了!(老舍《取钱》)(14)可是枪弹最密的时间只有半分钟左右。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二)数量域“左右”所表示的数量域也是从空间域隐喻投射而来。
数量域不区分方向,只表示年龄、距离、温度等的数量大小。
在数量域中,“数量短语+左右”只表示概数,不确定数目。
例如:(15)建衡二年至奋之死,孙皓即位,尚犹未久,若奋未被疑之前,儿女年二十左右,至奋死时,不得年三十四十也。
(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九)(16)又走了一里地左右,他们来到一个乱尸岗子。
(老舍《四世同堂》)四、副词“左右”的产生和发展在元代,由于词义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左右”进一步产生了语气副词的用法,被解释为“无论情况怎样,事情发展趋势不变”,相当于副词“反正”“横竖”,如例(17)(18)。
这一副词语义仍然是源于概念隐喻。
在人类的认知经验当中,空间方位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正负方向上的区分,“左”和“右”只是相对的反义关系。
蒋绍愚提到处于这种关系的“两个反义词之间有中间状态”[2],这种中间状态消除了“左右”语义上的绝对化,说明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人们没有明确的心理偏向,这样方位居中的左右双方势均力敌,造成现实情况不会由此发生变动。
这样的认知基础使“左右”语义越来越虚化,引申出“无论、不管”之义,产生了语气副词的用法。
(17)(郭云)你看么,我见他是出家人,则这般与他个茶吃,他又这般饶舌,也罢,依着他,左右茶客未来哩。
(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18)我左右是死的人,晓的甚么杉木柳木!(赵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语气副词“左右”在近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虽然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但是语法特征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近代汉语中,“左右”可以修饰更多的动词,具有较强的组合能力,如例(19)(20),并且可以放在各类句式前,如例(21)(22)。
有时动词还可以省略,直接修饰动词后的宾语成分,如例(23)。
但是到了现代汉语,“左右”作为语气副词出现的频率大大减少,尤其是在普通话日常表达中,但是一些方言(如辽宁方第38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月-40-言)使用仍然比较普遍。
此外,语气副词“左右”在使用中语法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一般用在小句前,且一般只修饰动词“是”,如例(24)。
(19)老陈,左右打搅你家。
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烧些汤来,与我师徒们洗浴洗浴,一发临行谢你。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20)正唱《三弄梅花》,还未了,只见伯爵来,应保夹着毡包进门。
那春梅等四个就要往后走,被西门庆喝住,说道:“左右只是你应二爹,都来见见罢,躲怎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十二回)(21)左右破着老婆丢与你,坑了你这银子,拐的往那头里停停脱脱去了,看哥哥两眼儿空哩。
(同上,第二十五回)(22)想了想,左右他在那里望着影壁作揖,索兴不还他礼。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23)我来错了!原来是僧人,闻得南边和尚们最不这好,躲了强盗,又撞了和尚,却不晦气!知死万死,左右一死,且进门观其动静。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24)左右是没事作,闲着上教会去逛逛,又透着虔诚,又不用花钱。
”(老舍《二马》)五、“左右”语法化的认知分析以上是按照反义复合词“左右”的不同词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的语法化分析,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这四个部分是无法分割的。
从认知角度来看,它们的语义来源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在隐喻的作用下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所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