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作品课件
合集下载
叙事性文学作品教学课件
倒叙:先讲结尾,后讲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的作品比如《 祝福》、《呼啸山庄》。
插叙:在顺叙中,插入此前若干事件的片断。这样的作品在 长篇小说中比较常见。比如《巴黎圣母院》《芙蓉镇》。好 处:逐步丰富、立体。
(2)时长。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
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比如《悲惨世界》的 故事时长主要是从 1795-1832 年。《芙蓉镇》的 故事时长是从 1963-1979 年。《百年孤独》的时 长是百年。
二、结构 (1)表层结构。 (2)深层结构。 三、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叙述内容实现 的根本途径) 要遵循逻辑(要让人能懂、每一类故事的特有的逻辑 ) 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一个序列 (1)行动的可能性 (2)变为现实 (3)取得结果
行动组合的典型 1、首尾续接式:后弈射日的故事 2、中间包含式:(具体的)比如《干将莫邪》 3 、左右并连式:(不同视角)比如《卧虎藏龙》 (玉蛟龙一方、李慕白一方) 根据行动发展同人的计划和目的的关系,可以分为 两大类 1 、改善:改善的可能性 —— 改善过程 —— 得到改 善《窈窕淑女》 2 、恶化:恶化的可能性 —— 恶化过程(或没有) ——产生恶化结果(或没有)如《一个小公务员之 死》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1、本文时间: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2、故事时间: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的 节奏性:体现为时序、时长与频率。
(1)时序。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 列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A:顺叙。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一致。(逻辑、前因后果)人 们把按照虚构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称作“顺叙”。 B:逆时序(倒叙、插叙)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一、故事 (一)事件。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 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事件由若干层次构成。任何事件或叙述单位在作品中 都处于一定的关系中,承担一定的作用。 ( 1 )第一类叙述单位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2)第二类叙述单位的作用是塑造生动的人物。 第一类的叙述单位还可以分为 A:核心事件。 B :辅助单位。它并不能改变事件的进程,而是使之 延续并催化这个过程的完成。
记叙文-叙事PPT课件
展开成7句话
①下午十分闷热; ②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上大街买冷饮; ③路上,我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卖青蛙; ④我上前劝阻,但小贩不听; ⑤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下了一只青蛙; ⑥回来的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⑦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
。
.
27
提示:天气闷热,可以用6个词(太阳、风、树 叶、知了、大黄狗、 汗珠)来扩展: 妈妈、我 、小贩三种角色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情节?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
写。
.
13
四、叙事要曲折有致
要学会推波助澜。文似看山不喜平‛,切忌 平铺直叙。(如“关窗”)
善用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设悬念、抑 扬、伏笔、巧合、铺垫等)
.
14
记事记叙文的类型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有四种不同的类 型: 1、记一件事 2、记几件事 3、写一次活动 4、记叙场面
美文共欣赏:
一根羽毛,或许太平常,但组合 起来,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 一粒砂土,或许太渺小,但堆积 起来,却是大山的脊梁。
推荐理由:“语从平常中出,意在随意中生。”
.
1
记叙文·叙事
.
2
知识回顾
1、记叙文的分类? 写人、写事、写景状物 2、记叙文有哪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原因、结果
.
.
32
作文写作
请以“成长回眸”为题写一篇叙事性记 叙文。要求:
1、中心明确,选材合理,详略得当; 2、叙事清楚具体,结构完整; 3、字数600字以上。
.
33
谢 谢! 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
34
.
15
1、记一件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事,这是一项基 本功。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 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 情说得清楚了。”
初中作文指导:生动完整地记叙一件事(共35张PPT)课件
只见李铁带球连过两人,直奔对方 的禁区……(运用动作描写补写)
考试卷子发下来了,一看竟然 5 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 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 上的头发全白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只可惜脂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 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全文要有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 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一线穿珠的结 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 出。
四、一波三折的情节 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智取生
辰冈》。 插叙、倒叙,如《羚羊木雕》。
抑扬手法,如《阿长与〈山海经〉》。 虚实相生法,如《爸爸的花儿落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的情 节能让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二、一箭双雕的结尾 自然收束式。比如《社戏》的结尾。在把
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 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 的象征形体,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 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 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 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紫藤萝瀑布》。
•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今天,我刚到学校就看见王老师站
在教室门口。我感到很害怕,心里像十 五只水桶——七上八下。我连忙走进教 室,不一会,王老师也进来了。我的心 跳得更厉害了。我很担心会有什么事发 生,其他同学也一样。我们关注着老师 的一举一动。
今天,我来到学校,一眼看见了王老师,他正 站在教室的门口。我心中惊呼着,快步溜进教室, 小心谨慎,生怕出一点错。再看看周围的同学, 一个个神色不宁,似乎再等待着一件极其不幸的 事情的爆发。
提出问题,引人深思式。如《羚羊木 雕》。作者巧妙地提出了“可是,这能全 怪我吗?”,引人深思。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课件
拉伊俄斯(俄狄浦 斯之父)=左蹁脚 (?)
俄狄浦斯=肿疼的 脚(?)
《柳毅传》的深层结构
行为
A:循常规行事 B:脱离常规的行 为
应举
马受惊而跑出道外
后果
C:不幸
D:幸运
落第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解下衣带叩社桔入水 龙女被罚牧羊
夫的行为
见龙王
龙女得还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怒发而挣断锁 链
二、结构
❖ 结构,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 “托罗洛夫等结构主义者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与 语言的句法可以类比,……一个单一的句子和一个 完整的叙事文本在句法结构上可能是大致相同的, 因为人们往往依赖相同的结构方式来组织他们的经 验,一篇叙事文本的结构不过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句 子结构。”(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 社,1994,113)
西 厢 记
(一)事件
❖ 事件,就是行动。没有行动的性状属性,如 “张三没有朋友”就是描写,不是行动。没 有动作就不是一个事件。
❖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 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事件在作品中的作用
❖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传统的 分析重在揭示事件塑造性格的作用,叙事学重在 分析事件推动情节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
❖“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
20世纪90年代,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 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 等众多理论和方法,形成所谓的“新叙事学”。
传统叙事理论与叙事学的区别
❖ 叙事理论古已有之,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的法国。
俄狄浦斯=肿疼的 脚(?)
《柳毅传》的深层结构
行为
A:循常规行事 B:脱离常规的行 为
应举
马受惊而跑出道外
后果
C:不幸
D:幸运
落第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解下衣带叩社桔入水 龙女被罚牧羊
夫的行为
见龙王
龙女得还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怒发而挣断锁 链
二、结构
❖ 结构,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 “托罗洛夫等结构主义者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与 语言的句法可以类比,……一个单一的句子和一个 完整的叙事文本在句法结构上可能是大致相同的, 因为人们往往依赖相同的结构方式来组织他们的经 验,一篇叙事文本的结构不过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句 子结构。”(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 社,1994,113)
西 厢 记
(一)事件
❖ 事件,就是行动。没有行动的性状属性,如 “张三没有朋友”就是描写,不是行动。没 有动作就不是一个事件。
❖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 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事件在作品中的作用
❖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传统的 分析重在揭示事件塑造性格的作用,叙事学重在 分析事件推动情节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
❖“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
20世纪90年代,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 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 等众多理论和方法,形成所谓的“新叙事学”。
传统叙事理论与叙事学的区别
❖ 叙事理论古已有之,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的法国。
《叙事散文写作》课件
《叙事散文写作》PPT课 件
通过创造引人入胜的叙事散文,了解叙事散文写作的定义、背景介绍以及其 独特的特点和要素。掌握构建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细腻语言表达的基 本步骤。
叙事散文的特点和要素
情感共鸣
通过深入的情感描写,激发读者共鸣,引起 情感共振。
生动细节
通过具体而丰富的细节,增加故事的逼真感 和可视化效果。
通过描写情感细节和内 心变化,渲染氛围和情 感气氛。
叙事散文写作的例子和实践技巧
洞察真实生活
观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融入自己的 观察和感受。
多次修订和润色
反复修订和润色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叙事 散文的质量。
保持情感共鸣
用自己的经历创作,保持情感共鸣,让读者 更加投入。
勇于尝试不同风格
尝试不同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拓展 自己的写作技巧。
时间与空间
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给故事创造独特的 氛围和环境。
人物心理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人物形 象的立体感。
叙事散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1
选题和构思
选择一个有趣和独特的主题,构思故事的基本框架和情节个部分的顺序和逻辑。
3
写作和修订
以流畅的叙述风格,逐步完善故事,修订细节和语言表达。
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情节
1 引起好奇心
通过悬念和冲突引起读 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 要了解更多。
2 展开高潮
逐步升高故事的紧张程 度,达到令人激动和感 动的高潮。
3 意想不到的结局
给予读者一个出人意料、 令人回味的故事结局。
如何刻画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外貌与特点
通过外貌描写和独特特点,让 人物更加真实和记忆深刻。
心理与情感
通过创造引人入胜的叙事散文,了解叙事散文写作的定义、背景介绍以及其 独特的特点和要素。掌握构建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细腻语言表达的基 本步骤。
叙事散文的特点和要素
情感共鸣
通过深入的情感描写,激发读者共鸣,引起 情感共振。
生动细节
通过具体而丰富的细节,增加故事的逼真感 和可视化效果。
通过描写情感细节和内 心变化,渲染氛围和情 感气氛。
叙事散文写作的例子和实践技巧
洞察真实生活
观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融入自己的 观察和感受。
多次修订和润色
反复修订和润色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叙事 散文的质量。
保持情感共鸣
用自己的经历创作,保持情感共鸣,让读者 更加投入。
勇于尝试不同风格
尝试不同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拓展 自己的写作技巧。
时间与空间
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安排,给故事创造独特的 氛围和环境。
人物心理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人物形 象的立体感。
叙事散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1
选题和构思
选择一个有趣和独特的主题,构思故事的基本框架和情节个部分的顺序和逻辑。
3
写作和修订
以流畅的叙述风格,逐步完善故事,修订细节和语言表达。
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情节
1 引起好奇心
通过悬念和冲突引起读 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想 要了解更多。
2 展开高潮
逐步升高故事的紧张程 度,达到令人激动和感 动的高潮。
3 意想不到的结局
给予读者一个出人意料、 令人回味的故事结局。
如何刻画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外貌与特点
通过外貌描写和独特特点,让 人物更加真实和记忆深刻。
心理与情感
12叙事性作品精品PPT课件
分)
一、叙事理论、叙事学与新叙事学
理论代表
理论特征
示例
传 亚氏的《诗学》、贺
统 拉斯的《诗艺》、中
叙 事
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 点等
理
论
作品里的世界、人物从生活 渔夫一家为什么 经验来看是否真实,表达的 最后一无所获? 思想是否具有理性价值,艺 善良与贪婪的比 术形式是否完美;谈论叙事 较。(历时性的 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以 “本事”分析)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 中心。
▪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还包 括戏剧、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等,叙事承载物 可以是语言、画面、手势等。实际上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主 要局限在小说、神话等叙事性文学中,同时也包括了电影。
▪ 经典叙事学(Narratology):70-80年代的结构主义叙事 学,它们限定在对文本本身的叙事研究,脱离文本的社会 文化背景。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 事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从 来没有的事
▪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 ▪ 故事就是故事
▪ 故事里的事 ▪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 故事里的事 ▪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女性只有脱光了才能进入艺术史吗?
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叙述差异
▪ 现实主义小说试图让 人们认同虚拟世界与 现实世界的同一性。
▪ 新叙事学(Narratologies):80-90年代以来出现的对经典 叙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将叙事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 结合起来,叙事学研究呈现跨学科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 叙事性作品: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
▪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 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它是一 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
一、叙事理论、叙事学与新叙事学
理论代表
理论特征
示例
传 亚氏的《诗学》、贺
统 拉斯的《诗艺》、中
叙 事
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 点等
理
论
作品里的世界、人物从生活 渔夫一家为什么 经验来看是否真实,表达的 最后一无所获? 思想是否具有理性价值,艺 善良与贪婪的比 术形式是否完美;谈论叙事 较。(历时性的 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以 “本事”分析) 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 中心。
▪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还包 括戏剧、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等,叙事承载物 可以是语言、画面、手势等。实际上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主 要局限在小说、神话等叙事性文学中,同时也包括了电影。
▪ 经典叙事学(Narratology):70-80年代的结构主义叙事 学,它们限定在对文本本身的叙事研究,脱离文本的社会 文化背景。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 事
▪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从 来没有的事
▪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 ▪ 故事就是故事
▪ 故事里的事 ▪ 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 故事里的事 ▪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女性只有脱光了才能进入艺术史吗?
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叙述差异
▪ 现实主义小说试图让 人们认同虚拟世界与 现实世界的同一性。
▪ 新叙事学(Narratologies):80-90年代以来出现的对经典 叙事学的反思、创新和超越,将叙事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 结合起来,叙事学研究呈现跨学科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 叙事性作品: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
▪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 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它是一 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
叙事学ppt课件共10页
• 单元四,对抗(斗争) • 功能:16.英雄与坏人面对面作战 17.英雄被侮辱
18.坏人被击败 19. 此前的不幸或需要得到解决 • 单元五,归来 • 功能:20.英雄归来 21.英雄被追捕 22.英雄脱险
23.英雄回到故乡或某处却不被承认 24.假英雄做出 假声明 25.英雄面临艰巨挑战 26. 英雄战胜挑战 27.英雄获得命名 • 单元六,接受 • 28.假英雄/坏人身份败露 29.假英雄被变形 30. 坏人遭惩罚 31.英雄迎娶公主或登上王位
格雷玛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 1917—1993):动素模型
发出者
主体
接受者Biblioteka 敌手客体帮手
• 叙事/意义单元:契约、考验、移置、交流
A 互 补
对抗
矛盾
B 互 补
-B
-A
对抗
主要著作:《结构 语义学》(1966)、 《论意义》 (1970)、《论意 义Ⅱ》(1983)、 《符号学词典》 (1979)等。
叙事学诸范式
1966年巴尔特发表的《叙事作品结构 分析导论》、克洛德·布雷蒙发表的《叙 事可能之逻辑》两篇论文和同年格雷马斯 出版的《结构主义语义学》,可视为当代 叙事学的奠基之作,文学结构主义的兴盛 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密不可分,而 最先将索绪尔语言学概念运用于语言学外 的努力应归功于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 究。
• 单元二,纠纷(复杂化)
• 功能:8.坏人伤害了家庭成员 8a.家庭成员需要或渴望 某种东西 9. 需要或不幸被申明;英雄被请求、命令或自 愿前往执行使命 10. 英雄计划对付坏人
• 单元三,转移(出发)
• 功能:11.英雄离家 12.英雄被试探、攻击、质询,并 因而获得了一个有法力的施惠者或帮手 13.英雄对这位 未来的施惠者的行动做出反应 14. 英雄借重这位有法力 的人 15.英雄到达他的任务所在的地点
写人叙事作文专题-课件(共58张PPT)精选全文
生活像甜津津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话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绿茶,让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只要你细细的品尝,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 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去年暑假,我曾经做了一件错事,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一想起来心里就难过。
2、用好修辞
这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见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
比喻 增加形象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过许多事情,就像沙滩上走过一样,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时刻告诉着我要学会肯定自已、超越自已、创造自己。
描写手法
1. 添加修饰:数量词、形容词2. 运用修辞:比喻、拟物、夸张、对比等3. 发挥想象4. 情绪变化:喜、怒、哀、乐等5. 渗透情感:爱、憎、厌、恨等6. 解释说明:将特征具体化7. 刻画印象
外貌(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1.外貌描写太多太细。2.外貌描写千人一面。
外貌描写太多太细
例:《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 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去年暑假,我曾经做了一件错事,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一想起来心里就难过。
2、用好修辞
这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见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
比喻 增加形象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过许多事情,就像沙滩上走过一样,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时刻告诉着我要学会肯定自已、超越自已、创造自己。
描写手法
1. 添加修饰:数量词、形容词2. 运用修辞:比喻、拟物、夸张、对比等3. 发挥想象4. 情绪变化:喜、怒、哀、乐等5. 渗透情感:爱、憎、厌、恨等6. 解释说明:将特征具体化7. 刻画印象
外貌(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1.外貌描写太多太细。2.外貌描写千人一面。
外貌描写太多太细
例:《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叙事性作品ppt课件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的表层结构所组织并显示出的故 事意义是:善战胜恶的道德主题
16
《救风尘》的表层结构(序列)
❖ 第1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宋引章出嫁,意味着她 将获得一种安定的生活;
❖ 第2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她的婚后生活与出嫁时 的期待翻转了过来;
❖ 第3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是以赵盼儿的行为为主 进行的;
凌蒙初《拍案惊奇》
叙述的口气和态度
31
独白式结构
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相对应, 作品中还存在着其他声音。
如: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
所有这些声音实际上都是来自叙述者声音的 不同部分。
叙述者完全控制作品中的声音。
32
复调式结构
声音
基础:作品中人物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人物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
减速: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 25
视角
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第三人称视角
上帝视角: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受限视角:吴尔芙《达洛威夫人》
★第一人称视角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孔乙己》
★第二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之变体:冰心
26
叙述声音
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出发。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与接受者
35
叙述动作之理想模式
读
迫近
者
叙述者
作 抽离
者
接受者
36
文学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活动就是把一般的文学阅 读活动细化和深化。 ★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 富的过程。 ★是一个融会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 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的过 程。
37
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
16
《救风尘》的表层结构(序列)
❖ 第1句是初始的平衡状态——宋引章出嫁,意味着她 将获得一种安定的生活;
❖ 第2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她的婚后生活与出嫁时 的期待翻转了过来;
❖ 第3句是恢复平衡的努力——是以赵盼儿的行为为主 进行的;
凌蒙初《拍案惊奇》
叙述的口气和态度
31
独白式结构
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相对应, 作品中还存在着其他声音。
如: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
所有这些声音实际上都是来自叙述者声音的 不同部分。
叙述者完全控制作品中的声音。
32
复调式结构
声音
基础:作品中人物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表现:人物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
减速: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 25
视角
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第三人称视角
上帝视角: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受限视角:吴尔芙《达洛威夫人》
★第一人称视角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孔乙己》
★第二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之变体:冰心
26
叙述声音
叙述声音由叙述者出发。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与接受者
35
叙述动作之理想模式
读
迫近
者
叙述者
作 抽离
者
接受者
36
文学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活动就是把一般的文学阅 读活动细化和深化。 ★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 富的过程。 ★是一个融会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 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的过 程。
37
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
《苏武传》的叙事艺术课件
第4段:……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略叙缑王、虞常谋反,详叙苏武对变故的清醒认识和民族气节。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作者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 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
这有利于突出主题。
学习活动
一、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特点
学习活动
一、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特点
2、详略得当
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 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 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苏武传》的叙事艺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 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 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 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 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 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 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 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疏通文意,并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理清脉络。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缘由 (1) 奉命出使,以通和好。
遭遇 (2-8)
虞常谋反,无辜牵连 自杀殉汉,卫律逼降 幽置大窖,北海牧羊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
(2-3) (4-5) (6) (7-8)
结局 (9-10) 设计获释,九人归汉
作者用传奇化的语言描写了苏武所处环境的恶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苏武能 够活下去,并不辱使命,可见其强大的意志力。
学习活动
二、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写人时蕴含主观情感、善用对比、善用语言、 动作描写的特点。 1、缑王、虞常谋反是匈奴内部的祸乱,却因张胜的缘故牵连苏武,试 着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变故:
略叙缑王、虞常谋反,详叙苏武对变故的清醒认识和民族气节。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作者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 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
这有利于突出主题。
学习活动
一、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特点
学习活动
一、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记事上结构灵活、详略得当,虚实结合的特点
2、详略得当
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 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 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苏武传》的叙事艺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 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 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 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 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 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 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 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疏通文意,并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理清脉络。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缘由 (1) 奉命出使,以通和好。
遭遇 (2-8)
虞常谋反,无辜牵连 自杀殉汉,卫律逼降 幽置大窖,北海牧羊 李陵劝降,完全失败
(2-3) (4-5) (6) (7-8)
结局 (9-10) 设计获释,九人归汉
作者用传奇化的语言描写了苏武所处环境的恶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苏武能 够活下去,并不辱使命,可见其强大的意志力。
学习活动
二、研读文本,体会班固在写人时蕴含主观情感、善用对比、善用语言、 动作描写的特点。 1、缑王、虞常谋反是匈奴内部的祸乱,却因张胜的缘故牵连苏武,试 着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的声音本身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 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 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米兰· 昆德拉(Milan Kundera)
在昆德拉的一些 小说中,叙述者时常 跳出来,与读者商量 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 好,譬如《玩笑》、 《生活在别处》、 《不朽》等。而纪德 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 小说家。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 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 话本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6.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结构
深层结构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 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C. Lé vi-Strauss)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 构主义理论家 结构主义神话学 《结构人类学》
《柳毅传》的深层结构
行为
A:循常规行事
应举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夫的行为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顺从锁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 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 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 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 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 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公 主 与 王 子 的 故 事
人 物
故事
性格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之争 人物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 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
故事
场 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 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结构
表层结构
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 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以句法关系表示故事结构关系,将叙述内容简 化为叙述句 人物—主语 行为—谓语 状态—表语 《驿站长》:平衡—破坏平衡—新的平衡
二、 叙述者与声音
“独白”式叙述 “复调”式叙述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为 “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 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 世界。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 —1975)
巴赫金是在身后“被发现” 的大思想家,处于社会主义苏 联,一生颠沛流离。他的两大 思想“狂欢化”和“复调”理 论,具有鲜明的人文理想精神, 反对极权主义,主张平等对话, 这与其说是一种诗学,不如说 是一种坚定的政治理论和意识 形态主张。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丰子恺绘)
第二节 叙述内容
故
事 结 构 行 动
故事
事 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 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西 厢 记
情 节
故事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 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福斯特
后果
D:幸运
落第 龙女被罚牧羊 龙女得还
B:脱离常规的行为 C:不幸
马受惊而跑出道外 解下衣带叩社桔入水 见龙王 钱塘君怒发而挣断锁 链
洞庭君哀恸
钱塘君大胜并被赦 免
最后娶一父亲不知所 往的寡妇
钱塘君被囚禁 柳毅在拒婚后的 遗憾两度亡妻
成仙得道
严词拒绝钱塘君婚 媒回家后两次明媒 正娶
行
动
三段式序列 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 首尾接续式 中间包含式 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 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时序:顺叙•倒叙•插叙 时距:叙述的步速 匀速•变快•变慢 频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 件在文本中被叙述的次数
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的尝试。包括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布雷蒙 德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和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 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
叙事学的发展
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20世纪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转向文 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
“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
二、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
传统的全知叙述:《三国演义》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为主人公:余华《活着》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孤独者》
第二人称叙述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 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形 象,故事总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我”
20世纪90年代,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精神 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理 论和方法,形成所谓的“新叙事学”。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 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神话和史诗,是早期的叙 事性文学。图为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插图——悉 多被劫。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左拉肖像
四、叙事的构成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
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
叙述动作:“叙述”活动本身
鲁迅《孔乙己》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 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 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 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 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 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 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 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 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西游记》的艺术世界 无须符合史书的记载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 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 种解释,必然带有时代、民 族等意识形态的印记。 譬如《旧约》是希伯莱民 族意识形态的体现。
乔托:《逃亡埃及》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 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 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 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 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 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叙事学的起源 叙事学的发展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 贺拉斯《诗艺》 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 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
叙事学(narratologie /narratology)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 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