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养生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传统养生起源于《黄帝内经》,这一成书于战国时期或秦汉之间的著作,最早载录于《汉书·艺文志》,距今两千多年了。
作为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总结先秦以来丰富的养生实践经验,吸取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为传统养生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论述包括:
1、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于本,本于阴阳”。
认为生命起源于自然,天地的水与火是物质根源;四时变化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精气是生命的核心等。
《内经》对生命本源作出了唯物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论述。
2、认识生命变化的规律。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
不仅看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注意到不同性别的生理区别,并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论述了衰变过程及各种表现。
它以齿、发、生殖能力作为观察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标志,以天癸、肾阳为生命动力,对人的合理寿限及影响寿命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
3、明确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相应的,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防病养生。
“故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阐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等,指导人们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境界。
《内经》问世后,其具有中国特点的养生理论被广泛应用至今。
千百年的事实证明,这一东方传统文化为源头的养生理论,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之法。
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传统养生文化经历了魏晋时期、汉唐时期、金元、北宋时期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弘扬。
但由于各种原因,到民国以后逐步衰微。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中,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养生大家(往往兼为医学家),他们广采精修,著书立说,身体力行,养生理论和学术思想溶医、道、儒、佛等诸家思想于一炉,百家争鸣,各有所长,逐步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许
多有代表性的养生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把“养慎”的思想核心定位于“外避六淫,内养正气”;主张“顺时气养天和”,“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
东晋·葛洪建立系统养生法,重视尽早着手、保精行气和以不伤为本。
“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赖也。
”(《抱朴子·内篇·微旨》)
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成《养性延命录》,认为“寿命在人不在天”;“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指导意义。
唐朝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治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继承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他认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在《千金要方》中列出养、疗食物154种,经弟子及后世传人增补为《食疗本草》,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
宋代陈直编著了《养老寿亲书》,主张饮食调摄、顺时奉养、重视起居护养和药物扶持。
周守忠纂集的《养生类纂》,强调保精、调气和养神,对涕唾、便溺、睡眠、叩齿、交合等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也颇为重视,丰富了老年生活调摄和保健的原则方法。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古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
具体阐发饮食卫生、营养疗法等,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与食疗专书。
金元四家的刘完素主张养生重在养气,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
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之生者元也”;张子和提倡祛邪扶正,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儒门事亲》),其养生思想核心是“君子贵流不贵滞”,提出调饮食、施药物、戒房劳、炼气功等方法;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脾胃论》)。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主张治疗和养生以滋阴为主,顺应四时调养神气。
明清时期涌现出很多养生家。
张景岳主张温补真元,治形保精,指出:“阳强则寿,阳弱则夭”,“善养生者,必宝其精”(《景岳全书》);李中梓编著《寿世青编》一书,提出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为五脏调养的完善作出一定贡献。
万密斋撰书《养生四要》,对强身延年之方搜罗甚富,并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为养生要义。
孟笨的食疗著作《养生要括》提出饮食卫生三条准则:戒轻杀、善调理、知避忌。
明代高濂的著作《遵生八笺》除在国内广为流传外,还于1895年译成英文发行于国外。
清代袁开昌撰《养生三要》,分别从养怡、调摄、治疾三方面论述老年养病之
道,提出“存退步心能却病”“病初愈不可骤补”等。
胡宗鹤编撰《养生杂录》,从精、气、神、形的关系方面提出摄生保健措施,主张调畅情志,使“人之灵心必有所寄”。
孟日寅采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历代养生著作及医书所载修身延年之术中切于日用者,列纲分类,汇编成文献专辑《养生擥要》(擥,lǎn)。
与历代养生大家的典籍论述相并行,多年来也有许多民间百姓养生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口授身传的形式沿袭下来,如民谚“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可行性;既适应了人们保养身心健康和长寿延年的需要,也体现出华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承接。
总之,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秉承《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虽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各成一派,各具特点,各有侧重,延续千百年,被历史证明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