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导读:《指南录后序》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是掌握字词后的重点,请大家及时学习。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船所物色
为巡徼所陵迫死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被动句式
予羁縻不得还
真州逐之城门外
为巡船所物色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判断句:
死生,昼夜事也
状语后置:
缙绅、大夫、士萃于右丞相府
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省略句: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读懂一些句型,大家一定要及时学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指南录〉后序》教案
译 文 :略 3 思考 :为什 么作 者 说 “ 之 生 也 幸 ” ?请 从文 中寻 找 . 予 答案 。 第 血 段 九死 ‘‘ 的经 历 生 及 于死 者 ,不 知其 几 危恶
错 出 ,非 人世 所 堪 ( 出逃 路 线 图 ) 4 作耆 为 什 么会 有 这 些 历 险呢 ? .
在 总 结性 的 评 价 中 , 既 要 注 意 保 护 全 体 同学 的学 爿热
情 ,也 要 注 意优 秀 小 组和 优 秀 个 人 的突 f成 绩 ;既 要 f头 表 L ; = _ = 1
扬 ,也 要 用 张贴 的 形 式 公 示优 秀 者 的学 习 成 果和 学 习感 受 ,
从不 同朝代 的文 学 作 品 巾感 受 到 了文 人 墨 客借 荷 书 写 了不 吲 的人 生 追求 ,只 要 能 找到 借 荷 来抒 怀 的 文章 或 书 画 作 品 ,都
备 孕 ( 一 。_ 敦 鹿
《 <指 南 录 > 后 序 》 教 案
0桑 文 波
【 学 日标 】 教
1理 清 文章 思 路 。 . 2 体 会 作 者 的爱 国情 怀 。 . 【 学重 点 】 教 学 习作 者 在 国难 当头 挺 身而 、忍 辱 负 的 爱 田思 想 , 让 学 生接 受 爱 国 主义 教 育 。 【 教学 难 点 】 理解 “ 予之 生也 幸 ,而 幸 生也何 为 ”一段在 文 巾的作 用 。 【 教学 过 程 】
以便 更 好 地起 到榜 样 的作 用 。 总 之 ,在 人 力提 倡 学 生 主 体作 用 的 今人 ,我 f仍 然 不 可 『 J
是成 功 的 探 索 。在 老 师 的 表扬 中每 位 学 都有 喜 悦 感 。
忽视 教 师 的主 导作 用 ,特 别是 在语 文专 题 习 巾 ,更应 重 视
指南录后序 (全)
间:空隙,这里指机会。 具:通“俱”。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中兴:复兴。 庶几jī:差不多。 诡:隐蔽。 草,露:名词用作状语
探 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 讨 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领会作者用
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奔” “变”“诡” “避”“出”“渡”“入”“展 转”“至于”
快急险
小结第4节段意:
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 难历程,表现了作者 经历艰险,仍力图中 兴的心愿。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 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 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 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 从鱼腹死;
探
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 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
讨 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
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
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 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
国之策。
小结第2、3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 表达了他忍辱负重, 图谋再举的思想。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 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 则以兵围所寓舍shè,而予不得归矣。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向前痛骂 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二 人叛国(的罪行)。(我)只想求死, 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表 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 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 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语文必修3(苏教版)2-1-1 指南录后序
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学习导言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之时,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人类文明史上,这些传播火种的先驱者们用他们的生命与心血奋斗着,在暗夜如磐的专制时代,十二月党人为自由献身的精神鼓舞着多少仁人志士;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屈原“来吾道夫先路”的爱国情感让人钦佩;在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林肯溅落的血滴令人惊心!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无论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本专题以“高尚人格”为话题,以“号角,为你长鸣”为专题,分“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茫”“殉道者之歌”三个板块,多角度展示主人公诚实的品质、伟大的人格,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人格的魅力。
“烈士的抉择”板块择取了《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两篇文言文,表现了文天祥以死报国和五位志士为义而死的崇高精神。
“底层的光茫”板块选取了《品质》《老王》两篇小说,展现了底层民众身上那可贵的人格光辉。
“殉道者之歌”板块选择了《离骚》《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三篇诗歌,体现对崇高正直品质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渴求,对崇高人格的歌颂。
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主题导读英雄,让人崇敬的称谓。
他们满腹经纶、满腔热血、剑指连营、马踏沙场,却又伫立寒风、仰天长喟、哀声动地、泪雨倾盆,他们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仰,包括他们的敌人。
今天我们应该为祭奠我们心中的英雄,在心灵构筑灵堂,用我们的虔诚和景仰给英雄献一炷心香。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他们忠于的是高尚的节操、坚贞的信仰、英雄的情怀、民族的尊严。
第1课时指南录后序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纾.祸()觇.视()翌.日()羁縻.()天高地迥.()诋.毁()自刭.()巡徼.()毗.邻()愧怍.()答案:纾shū,觇chān,翌yì,縻mí,迥jiǒnɡ,诋dǐ,刭jǐnɡ,徼jiào,毗pí,怍zuî。
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3
不知往哪里去好。) •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是年夏五(古:指示代词,这。今:判断
动词)
介宾短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请罪于先人之墓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 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1、用“于”表被动 例:而君幸于赵王……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2、用“见”“见……于……”“受……于……”表 被动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3、用“为”“为……所……”“……为所……” 表被动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探 提问:第4段写了哪几 讨 层意思?
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 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 心情。
探
作者写了多少种死的可能性? 作者为何不厌其烦的如此累述
讨 呢?
明确:写了18种死的可能性, 构成了生动有力的排比句式, 一泻千里,说明环境险恶, 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 归的思想感情。
探 面对如此多的磨难,作者侥 讨 幸活下来是为了什么呢?
明确:这一段作者感慨自 身尽忠尽孝,“誓不与贼 俱生”的决心以及“鞠躬 尽力,死而后已”的顽强 意志。
小结第7节段意:
写出作者忠诚 报国、死而无憾的 感慨。
探 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讨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
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 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 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 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新高考新教法2013-03-15 09375cc149a20102e4hr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详细课件过零丁洋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空虚)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诚意)于心,则馁矣。
……金陵驿文天祥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化常识——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第一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除授官。
♦都督统率。
♦路宋代行政区名称♦北元;迫逼近。
♦缙绅士大夫(借代)♦萃聚集♦会适逢。
♦使辙往来使者(借代)♦当掌管♦一行出使一次♦纾缓和,解除。
♦意估计,料想。
♦可以可以凭借♦动打动。
♦拜受命。
♦以介词,凭……(身份)。
第二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指南录后序【课文全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这时元军已迫近都门外,不论是迎战、防守或迁都,都已经来不及安排。
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的衙门里,都想不出办法来。
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方面约邀(我国)当权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
国家事态到了这地步,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而且)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
以前,(我们的)使者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同时)我更想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回来好寻求救国的办法。
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任,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
他们也不敢马上就轻视我国。
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我(才)被拘留不能回还。
国家的事情被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当面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揭露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我)只想求死,不再顾念(个人的)安危。
元军方面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对我)很愤怒。
(派来)两个高级头目,名义上是招待使臣的人,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人作为祈请使要到北方去;元人逼迫我同他们一起走,但又不算作使者。
我照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忍耐着(随他们)出发。
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啊!到了京日,得机会跑到了真州,就把北兵的虚实完全报告了淮东、淮西两位边防统帅,约定(同他们)联合兵力奋起抗战。
国家复兴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在那里)住了两天,扬州的边帅下了逐客令。
(我)没有办法,(就)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里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彼此)互相出现或隐没(没有遇见)。
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唤求救都来不及,后来找到一只小船,避开(敌军所占的)江中小洲,从北海出去,然后渡过扬子江,进人苏州,经过四明,转到天台,终于来到永嘉。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课件2.1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7 .特殊句式 (1)死生, 昼夜事也(判断句) (2 ) 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亦义也 (判断句) (3)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 (4)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 (5)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 (6)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被动句) (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状语后置句) (8)将请罪于君(状语后置句)
专题二
号角,为你长鸣
指南录后序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积累并识记“间、道、行、分”等实词, 以及“之、以”等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识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3 .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连线作者
文天祥( 1236— 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 ,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 吉安)人, 南宋杰出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他的创作以德祐初为界, 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为题咏、应酬之作 ,后期作品大多洋溢爱国 激情。著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等, 总为《文山先生全 集》。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 .一词多义 得间奔真州(机会, 名词) (1)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动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动词)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副词) 道海安、如皋, 凡三百里(取道,经过,名词作动词) 会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道路, 名词) 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正义, 名词) (2)道 策之不以其道(方式 ,方法 ,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名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讲,动词) 志同道合(志向, 名词)
【苏教版】2019版必修三语文:第5课《指南录后序》示范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苏教版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课件(共87张PPT)
草、露 名词作状语 在草野间,在露天里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与元人的骑兵相遭遇在长淮一带
文本探讨
1.第四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第四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1.第四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由逃脱到被迫逃亡。 2.第四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①重点是在真州和长淮两地的遭遇,一起 一落说得清楚。 ②出北海以后只说南返的路线。
将以有为也。
而,连词
以(之)有为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
不久
在使者之目。予
到
逼迫
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
按道理 自杀
将以有为也。
而,连词
事情又有变,被挟持北行,隐忍以行,将以有为
文言句式及翻译
• 北驱予并往
• 将以有为也
文言句式及翻译
• 北驱予并往
省略句 北驱予(与之)并往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坚持正义 除暴安良 •武艺高强 英勇善战 •坚贞不屈 舍生取义
何谓英雄?何谓民族英雄?
•坚持正义 除暴安良 •武艺高强 英勇善战 •坚贞不屈 舍生取义
•反抗外族侵略、压迫 •保持民族气节、绝不苟且偷安 •忠君爱国、取义成仁
知人论世
• 夜趋高邮 奔向
• 几邂逅死 不期而遇(遇上敌人)
• 道海安、如皋 取道
三百里 一共 • 几以不纳 • 以小舟涉 出 狂涛巨浪 • 死生,昼夜事也 判断句 早晚间的事 • 层见错出 同“现” 接连不断 • 非人世所堪 忍受得住 • 痛定思痛 痛苦平息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
翻译
• 唉!我接近死亡的危机不知道多少回了!责骂敌 军大头目会被处死;痛骂叛贼也会被杀死;和北 兵那两个高级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 好多次都可能被杀死;逃出京口(的时候),身 边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差点自杀;经过十多里有 北兵停泊船只的水区,被巡逻船搜寻,差点投水, 葬身鱼腹;在真州被赶出城外,差点(由于)走 投无路而急死;投奔扬州,路过瓜州扬子桥,如 果碰上(敌人的)哨兵,不可能不被杀死;在扬 州城下,进退不能自主,几乎类似送死;坐在桂 公塘土围子里,(敌人)骑兵数千人从门前走过, 差点落在敌人手里死掉;
高中语文221《指南录后序》苏教版必修3PPT课件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小结:
本段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
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 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 想感情。
遽: 轻: 慷慨: 度: 羁縻 : 前: 直: 诟: 数: 貌: 分:
第二、三、四段字词
立刻,马上。 • 轻视。 • 意气激昂。 • 估量 •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 向前。
研读第五段,翻译词句:
A、为巡船所物色
搜寻
B、几彷徨死
走投无路
C、竟使遇哨
假使
D、所陵迫死
凌侮逼迫
E、邂逅
遇上
F、层见错出
通“现”
D、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所受 的痛苦,那是多么痛苦啊!
思考与探究
1、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 抒什么情?
叙述、抒情相结合,以抒情为主。叙述了
阅读第六段,思考与探究:
1、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 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 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 本不忍心丢掉……)。 2、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3、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
直接,径直。 • 怒骂。 • 列举罪状。 • 表面
道理上,照道理说
思考与探究
1、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 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 目。”
2、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 ,为什么却又 “隐忍以行”?
作家作品
文天祥是( )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 学家、诗人。字( ) ,一字宋瑞,号( ) 。《指南 录后序》选自( ) ,《指南录》是取( ) 一诗中 ( ) 的句意命名。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3.难句解析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二层,“留二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写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
”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题名。
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
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写作特点】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最新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国土最新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182页 0274页 0344页 0378页 0419页 0459页 0500页 0519页 0553页 0654页 0733页
祖国土 长江三峡/刘白羽 发现/闻一多/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写作观写作,也是对话 写作实践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 离骚(节选)/屈原/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美]惠特曼/ 写作实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陈炎/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翁乃群/ 写作实践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创新设计】201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1-3文言文教材梳理课件 苏教版必修3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表目的) 连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连词 表转折 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 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表修饰) 连词 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 纵情以傲物 连词,表并列) 连词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连词,表承接) 连词 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 用来” 则思知足以自戒 连词,表目的,“用来”) 连词 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 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介词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 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介词 具告以事(介词, 具告以事 介词,把) 介词 请以剑舞(介词, 请以剑舞 介词,用) 介词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介词 介词,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项王未有以应(连词, 项王未有以应 连词,来) 连词 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 贵以近知远 介词,根据,按照) 介词
文言文部分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离骚(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离骚 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五人墓碑记》《离骚 节选)》《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节选)》《鸿门宴》《秋水(节选 》《非攻 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鸿门宴》《秋水 节选 》《非攻 节选 》 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 》《鸿门宴》《秋水 节选)》《非攻(节选
逡(qūn)巡 巡 孟陬(zōu) 孟陬 汩(yù) 阙(quē)秦 秦 裘(qiú) 疏浚(jùn) 疏浚 谬(miù)赏 赏 卮(zhī)酒 酒 刎颈(wěn jǐnɡ) 刎颈 ɡ 飨(xiǎnɡ) ɡ 氾(fàn)南 南 圃(pǔ)
二、多义词 1)使 使 使北营(出使 使北营 出使) 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会使辙交驰 使者) 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奉使往来 出使的人,使者) 出使的人 竟使遇哨(假使 竟使遇哨 假使) 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来者读之 让) 使臣奉璧(派 使臣奉璧 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求人可使报秦者 出使) 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使臣,使者) 使臣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让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2)间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得间奔真州 机会) 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出没于长淮间 之间) 之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 间以诗记所遭 间或,有时候) 间或 3)度 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予自度不得脱 估计) 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 付之度外 考虑) 考虑 4)当 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在……时候 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掌管,主持) 掌管 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 然五人之当刑也 在……时候) 时候 5)盛 盛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故方其盛也 , 举天下之豪杰 , 莫能与之争 (兴旺、旺盛) 兴旺、旺盛 兴旺 呜呼,亦盛矣哉! 盛大隆重的事 盛大隆重的事) 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 请其矢,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把东西放入 器物中) 器物中
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指南录后序文章结构
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指南录后序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
事实上三者往往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而三者结合的方式又不一样。
有的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如第二自然段记叙“初至北营”“予羁縻
不得还”及“被驱北往”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斗争之后,接着写“予
分当引决,不过隐忍以行”。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情:既想以
一死报国,又想以有生之年继续求救国之策。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尤为复杂:有对含笑就义的“昔人”南
霁云的缅怀,有对自己的策励,有中兴宋王朝的热望,也有为此而忍
辱含垢的沉痛,并且说明了“隐忍以行”的原因。
有时在叙事的前后,都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
如第二
部分开头的“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结尾的“呜呼!死生,
昼夜事也,死而死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等,都直接抒发了
百感交集的情思。
而这种情思又是因追忆南奔途中“非人世所堪”的
艰险遭遇引发出来的。
中间记叙的种种面临死地的情景,是这种情思
赖以产生的基础。
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
如第三自然段的“得间,奔真州,……日与北
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这
几句,记叙的是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同时反映出作者
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推荐K12】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等职。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逼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响应勤王诏。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力图复宋,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7岁。
主要作品《文山先生全集》。
评价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必修三专题备课课件1 苏教版
《祖国山川颂》
借助景物
1.由专题内涵解说导入。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3.思考讨论:本文是怎样将抽象的爱国情感寄 寓在具体的描绘之中? 4.补充介绍作者,了解作者对祖国的深情。 5.研读第6页前三节 ,作批注,鉴赏其内容和 写法,小组交流。 6.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赏析、品味。 7.作业: 如果请你来表达对祖国的爱,你会 用怎样的方式呢?请写出你的构想。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颂歌的变奏
情感的变奏 意象的变奏
《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内涵解说
引发学关注个人操守 ,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 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了解地层社会人物恪守 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他们的人生 追求和道德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专题分三个板块:“烈士的抉择”( 4课时) “地层的光芒”( 1课时) “殉道者之歌” ( 2课时) 作文 (2课时)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
专题教学建议
1.“知人论世”
《课程标准》实施意见 :“应引导学生阅读文 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 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 解”。 2.文学鉴赏和音乐鉴赏的结合 3.本专题安排9课时,第一板块3课时,第二板 块3课时,写作2课时,活动1课时。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二
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二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继续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为……所”被动句式。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4、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一、阅读第三段:(1)解释加点词语: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然而隐忍以.()行。
..()引决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二、阅读第四段:(1)解释加点词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追购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2)判断划线句式:“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
(3)翻译重点语句:①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段大意:追叙逃归的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段意:
以抒情为主,兼用叙述、说 明和议论,抒发饱经痛苦以后 的无限感慨和以死报国的心志。
1.第1段。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2.第2段。叙述被元营拘留的原因。 3.第3 、4段。叙述从京口脱险,辗转逃亡, 达 于永嘉的经历。 4.第5段。抒发以死报国的心志。 5.第6段大意: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 和结集的目的。
①得间奔真州——天祥与其客杜浒等12人趁夜逃 到真州。真州安抚使苗再城曾出迎,并共同商定 以两淮兵为主力进攻元军的计划,所以下文说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这计划后来未能实现。 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李庭芝下令通缉文天 祥一事。按:苗再成曾派20名士兵护送文天祥, 抵扬州城时,夜方四鼓,听守门人说:“制置司 (指李庭芝)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不得不 变姓名逃亡。
1、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 天下。(名词作状语) 2、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名词作状语) 3、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名词作动词)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没有依托。今:因精神无寄托而烦 闷。)(古今异义) 5、以至于永嘉(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
的副词。) (古今异义)
状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请罪于先人之墓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被动句式
予羁縻不得还 真州逐之城门外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定语后置 骑数千过其门
通假字: 缙---搢 陵---凌 见---现 僇---戮
正 音
(1)德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òu )
(2)缙绅( jì n ) (4)觇北( chān )
(3)纾祸( shū ) (5)献谄( chǎn ) (7)贵酋( qiú ) (9)二阃( kǔn )
(6)诟虏帅( gòu ) (8)羁縻( jī )( mí)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作者介绍
文天祥 ( 1236 ~ 1283 )南宋大臣,杰出 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 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 宋理宗祐宝四年( 1256 )考取 (569 人 ) 进士第 一名,状元及第 。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 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 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 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 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 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 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 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 (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 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13)巡徼( jià o )
(12)殆例( dà i
(14)檄文( xí )
)
(15)毗陵( pí)
(17)余僇( lù )
(16)邂逅( xiè )( hòu )
(18)愧怍( zuò )
(19)号呼靡及(há o ) ( mǐ )
朗读课文
疏通课文
除:授官。 都督:统率。 北兵:元兵。 萃: 聚集 所出:所字结构,“所┼动词”一种名词 结构。 会:适逢。当国者:掌管国务的人,如丞 相。 纾:缓和,解除。 意:估计,料想。以口舌动:用言语打动。
连用了21个“死”字,构成了生 动有力的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 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 而视死如 归的思想感情。
探 为什么要以《指南录》 讨 命名?
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 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 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 忠贞爱国之情。
总
结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 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 在九死一生情况下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 报国的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 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 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当然他企 图以言辞说动敌人是对敌方估计不足。
词 性 活 用
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 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2.形容词作动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词性活用(二) 3.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序:作序 名:题名)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古今异义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古:没有依托。今:因精神无寄托而烦闷) 以至于永嘉 (古:到达。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为巡船所物色 (古:盘查。今: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探 讨
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 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 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 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 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 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 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探 讨
第五段文字中连用了多少个“死” 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 第7段大意: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 7.第8段大意:说明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题 名。
段 落 层 次
第一部分:
(第1 — 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 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 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 情操。
第二部分:
(第6 — 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 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 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 的题名。
文天祥的诗文沉郁悲壮,《过零丁洋》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________, 留取丹心照汗青 _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 《扬子江》 《正气歌》 著名诗篇还有____,_ ___ _。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字词
本段大意:
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北 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 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 身” ,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 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 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 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 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 史册
探 讨
三、四段大意:叙述从京口脱险,辗转 逃亡,达于永嘉的经历。 第4段写了三层意思
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
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 心情。
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名词作动词
2、为巡船所物色(古:盘查。今:寻找需要 的人才或东西。)
3、出无可奈何——“出”后省“于”,由于的 意思。 4、死生,昼夜事也——“死生”是偏义复词, 偏“死”,“生”字无义。 5、层见(xià n)错出——不断出现的意思。 错出,交错出现。 6、真州逐之城门外(被动句) 7、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 8、骑数千过其门(定语后置)
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古今异议 (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2、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形容词作动词 3、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式) 4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名词作动词 5、北虽貌敬(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
本段大意: 叙述被元营拘留的原因。
予分当引决(分:按理)名词作状语
字词
遽 :立刻,马上。 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 羁縻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 留的意思。 度 :估量。 前:向前。直:直接,径直。 诟 :耻辱,怒骂。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 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 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文天祥 当场怒骂伯颜失信,伯颜无词以对。 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