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文化差异性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浅谈文化差异性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ba9ae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a.png)
浅谈文化差异性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浅谈文化差异性与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一、字幕翻译字幕翻译就是指在影片中,把源语的口头对话以共时的方式译为目的语,通常位于屏幕下方。
如何理解表达翻译出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重要,因为,在欧洲电影字幕翻译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语言的风格要和口语一致等。
(Carroll,2006)由于中英文化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在字幕翻译中,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对策来处理字幕中出现的负载文化内蕴的言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实现源语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实践翻译总结了以下四种翻译中文字幕的翻译对策。
1异化:直接把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转移过来或者用音译法处理。
这种策略可以保持源语文化中的原汁原味。
2归化:原文中有些文化词移植过来难以理解或者会有歧义,就可以采用归化处理法。
当源语的文化内涵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表达时,源语传递的信息内涵不发生改变,也就实现了功能意义上的对等。
3解释:源语的富含文化背景的词语,需要对其进行阐释说明才能为目的语观众理解。
4省略:源语中有些信息过于冗长拖沓,影响观众欣赏影片的声像,干脆省略掉。
采取这一策略,前提是不能影响观众对影片理解的连贯性。
二、翻译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方法《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环保的英文影片,影片背景是美国本土的政治环境;此外,为了服务环保的主题,导演卡梅隆在这部影片中加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导演自己创造了纳美人专用的语言和文化;加上大量的俗语俚语的使用。
这三方面使得影片中文字幕的翻译难上加难。
下面就以此影片为个案,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直译就是只把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完整不动移植到目的语中,不改变源语的意象,以便使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异国的风味。
例1:在主控室,奥古斯汀教授第一次见到杰克萨利,一番对话后了解到他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科学实验,现在居然要成为阿凡达,非常气愤,立马去找帕克算账,边走边说:Grace:I?m gonna kick his corporal butt.译文:要去踢烂他的屁股!直译的这句话,气急败坏的语气突出了奥古斯汀教授作为科学家的原则性,使她的急脾气性格跃然眼前。
浅析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_杨楠
![浅析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_杨楠](https://img.taocdn.com/s3/m/49671f7627284b73f242505c.png)
影视翻译MOVIELITERATURE20135浅析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杨楠(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发展迅速,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化。
电影已经从小众化以高级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为定位向大众化、商业化发展。
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被广泛引进中国,迅速在中国占据一席之地。
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加盟,中国的电影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外的影视盛宴中,与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在各大奖项中竞相角逐,成为西方人的电影消费菜单中的选择。
然而在电影翻译中却存在着客观的中西文化差异,如何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如何提高翻译水平,成为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影;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电影作为一类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它凝结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所谓“音乐”无国界,要准确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却需要跨越语言这道鸿沟,电影翻译工作者应运而生。
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翻译,配以字幕,增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影翻译作品存在中西文化的明显差异。
一、中西电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是语言学、文学、美学的综合体。
电影具有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传播信息和解读历史等多重功能,观众通过观赏电影,不仅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满足心灵上的归属和对未知的探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始终面临的难题。
电影翻译者在中西电影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观众通过他们,不仅领略了异国风情,也感受了多样文化的魅力。
电影翻译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是对艺术和审美的再创造,对翻译者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和熟练切换两种语言,还需要能够把握语言规律,特殊的历史文化,解析电影和观众心理,了解观众审美取向,进行文化再造,达到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目的。
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7cf61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a.png)
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文化差异导致了各国语言文化也相应有着各自的特点。
如今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也基本顺畅,电影名称作为电影的眼睛,在人们对电影的猜想、期待以及电影欣赏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电影名称时,其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
本文将通过比较一些中英文电影名称来试图分析东西方在电影名称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1 电影名称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1.1 中国人注重唯美东方文化从古至今喜内敛谦虚,中国语言则偏重委婉,唯美,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了无数的名诗雅作。
而西方文化则刚好相反,属张扬豪放型,并且他们的文字也比较简洁。
这些从东西方人的性格与语言上都有所表达,同时这些差别在电影的命名上也都有所体现;中国人比较喜欢唯美,内敛,诗意的名称,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花样年华》、《长恨歌》、《霸王别姬》等;而外国人则比较喜欢轰动、刺激、速度、科技、简单且有冲击力的电影名称,比如taxi(《的士速递》)、predator(《铁血战士》)、transformers(《变形金刚》)、saw(《电锯惊魂》)以及host(《人鬼情未了》)等。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电影通常倡导给观众带去美的感受。
以电影beautiful irls 为例,该名称可以简单的按照原意译为《美国女孩》,但是在中国自古就有才子佳人的美妙说法,因此将电影名翻译成《美国佳人》则透露出女性含蓄的内在和外在美。
影片away from her讲述了一对相濡以沫共同走过四十多年光阴的夫妻,因女主人公老年痴呆,遗忘了记忆中的美丽爱情,甚至于爱上别人,男主人公在伤感中也逐渐离开妻子,两人的感情出现了渐行渐远的裂痕,但最终是个完美的结局。
原片名away from her暗指由于爱人对他的依恋与情感的消失,影片的中文译名《柳暗花明》从字面上看似乎与away from her不搭界,但实际上却很好地概括了这个故事,简单显露出故事经历一番风雨后一定会是个美好的结局,顺应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审美观以及注重唯美的观念。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bb76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的桥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名字的翻译是文化差异体现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花木兰》中,主人公木兰的名字在中文中有寓意,表达了女性的坚毅和勇敢,而其英文名字"Mulan"与中文名字在音韵和意义上的差异,无法直接传达中文原著的文化内涵。
因此,翻译人员将其直接音译为"Mulan"以保留原著名字的韵味,但这对西方观众来说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文化解读误差。
其次,在《花木兰》中,贯穿始终的“孝道”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
在中国,孝道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对于整个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被更为强调,家庭观念相对较弱。
因此,在翻译“孝道”这一概念时,翻译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将其传递给西方观众时,可能会采用其它相关概念,如“家庭价值观”等,以使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
此外,字幕翻译中还涉及到幽默和文化隐喻的表达。
在《花木兰》中,幽默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常常依赖于特定文化的背景知识和语境。
在翻译幽默时,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保持作品的幽默效果。
例如,在电影中,当木兰的外公百年后展示自己时,他说:“我看到了明年的报纸,这个小男孩很棒。
”这句话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暗示着“外公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然而,在英文中,这样的幽默效果难以表现出来,因此翻译人员可能会采用同样具有幽默性质的替代表达方式,例如“外公可以透视未来”等。
此外,传达情感和价值观也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中国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及尊重长辈。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38e5a673968011ca2009111.png)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作者:黄静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2期[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渠道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无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电影翻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就电影翻译中如何忠实地再现原片的艺术审美效果,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取向、思维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及其对电影翻译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 电影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1、引言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陸、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
随着众多国外,尤其是美国影片的引进,电影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多种艺术手段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电影翻译所起的文化传递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现阶段我国电影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未受到中国翻译界足够的重视。
尽管有许多优秀影片引进我国大众传媒,但其翻译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电影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影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
本文就电影翻译中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从审美取向、思维差异及文化因素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2、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征电影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忠实地传达原片内容这一审美特质。
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使电影翻译面临重大的挑战。
电影翻译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西方人们的审美取向影响着电影翻译的形式。
电影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翻译,而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
从西方影视作品翻译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西方影视作品翻译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2074230cfc789eb172dc827.png)
视 翻译 。准确 的 电影 名及 台词 翻译 是 传播 影 片 信 息 的最 基 本 要求 。 影视 翻译 中最 常见 的两种 类 型 是 配 音 和字 幕 翻译 。 随着 人们 生 活 水平 及 文化欣 赏水 平 的提 高 ,越 来 越 多 的人 更 青 睐 于影 视作 品 原 意识 结构 内 的当代 动作 科幻 片 ” 。该 电影 一 出 ,各 大视 频 网 站相 继 出现 了各 个版 本 的译 名 ,如 “ 全 面 启动 ” ,“ 潜行 凶间 ” ,“ 奠基” 等 ,网 民点击量 大不 如译 名 为 “ 盗 梦空 间 ” 的同一 部 电 影 。I n c e p —
关键 词 : 中西文 化 ;交流 ;差异 ;影视作 品;翻译 中 图分类 号 :G 6 4 0
1 引 言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8— 0 0 7 2— 0 2 程 中起到 画龙 点 睛 的作 用 。 因此 ,电影 片 名 的 翻 译 ,对 于 译 者 的
声效 果 的欣 赏 ,这 样 可 以更 好 的欣 赏 到 异 域 文 化 ,所 以 配 字 幕 的 t i o n ,牛津英 语词 典 上 对 它 的 解 释 是 “ t h e s t a r t o f a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 a n
影 视作 品也 就成 为 了现代 影 视 翻译 的 主流 。但 由 于 中西 文 化 的 差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0 I e r e . ” 即机构 、 、 组织 等 的开 端 、创 始 。仅 从 这 个 角 异 ,给 影视 字幕 的 翻译带 来一 定 的 困难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3df5a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4.png)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导论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媒介,更是反映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对话的窗口。
然而,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电影片名的翻译成为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1.1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传统价值观和人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主义、自由意志和竞争。
1.2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传播媒介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不仅在本国内广泛传播,也在国际间流行起来。
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其片名是对该作品主题和风格的概括和表达,它承载着导演的创意和电影的文化内涵。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2.1 片名在电影营销中的作用片名是电影宣传和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递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一个好的片名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并促使他们走进电影院观看。
2.2 片名翻译对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理解和接受。
片名翻译直接影响着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效果,一个贴合当地观众文化认知的片名能够增加电影的观众群体。
三、东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及案例分析3.1 语言差异带来的音译和意译问题由于东西方语言的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常常涉及到音译和意译。
音译是指将电影片名的语音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语音,意译则是根据电影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相应的转译。
3.2 所在文化背景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由于电影片名所在的不同文化背景,片名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偏差。
例如,对于东方观众来说,旗袍(Cheongsam)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优雅与美丽,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Cheongsam仅仅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论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精选文档
![论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04433f7af45b307e9719707.png)
论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引语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日益多样化。
而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日益成为其中一个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译制海外电影时,译者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
对此,笔者认为,要出色地完成好一份电影翻译作品,除了掌握语言文字之外,还要足够了解影片的文化背景,在掌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译制,才有可能完成一份令观众满意的电影译制作品。
1. 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的翻译现状1.1 关于配音译制与字幕译制目前对于国外引进电影,我国的电影翻译呈现配音译制和字幕译制并存的格局。
而近年来,随着国人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原声影视剧的大量播映,很多观众已逐渐养成了欣赏原声影片的习惯,而观看配音译制的影片的人数则呈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是字幕译制能保持原片风格,其二原声影片更加真实与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国外动画影片里,原声配音有时是影片的看点所在。
就拿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动画电影“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来说吧,本片在宣传时的一大噱头就在于英文配音人员均是国际大腕,比如: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成龙、Dustin Hoffman (达斯汀?霍夫曼)、AngelinaJolie (安吉丽娜?朱莉)、刘玉玲等,所以如果将其译制配音的话,不仅会影响影片的观影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影片的1.2 电影译制本身的问题目前,无论是配音译制还是字幕译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台本翻译不准确、不生动、声音、画面不同步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配音队伍鱼龙混杂、译制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粗制滥造,等等。
就拿好莱坞著名导演Steven Allan Spielberg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最新作品“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s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来说,该片刚一上映就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译版”,而这些版本在字幕翻译上很是随意,比如:原文:get rid of the ship and get out while you still can翻译:赶紧离这玩意儿远远地,然后去庙里拜拜春哥像这类的翻译太过于口水化,甚至有时会有些低俗,干扰了电影翻译市场的整体翻译质量与水平。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b7bed7b27284b73f242505d.png)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渠道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无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电影翻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就电影翻译中如何忠实地再现原片的艺术审美效果,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审美取向、思维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及其对电影翻译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1、引言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
随着众多国外,尤其是美国影片的引进,电影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将多种艺术手段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电影翻译所起的文化传递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现阶段我国电影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未受到中国翻译界足够的重视。
尽管有许多优秀影片引进我国大众传媒,但其翻译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电影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影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
本文就电影翻译中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从审美取向、思维差异及文化因素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2、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征电影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忠实地传达原片内容这一审美特质。
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使电影翻译面临重大的挑战。
电影翻译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西方人们的审美取向影响着电影翻译的形式。
电影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翻译,而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
电影翻译中一般都要针对所面对的观众再现原片艺术的审美效果,融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点,以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珍珠港》为例
![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珍珠港》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a9cfd1ad51f01dc281f1dd.png)
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都有着 自身不同的发展状
态和不同的历史背景, 语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不 断的变化和改进 , 使得语言有着各种各样 的种 类和 形式 , 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语言 , 语言也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 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
候就要 注重“ 意合” 只有用“ , 将它们一架一架的打
下来 !” 才能较 好 的表达 飞行 员 要将 1 3本敌 机 逐一 打下 来 了的意 思 。
二、 电影翻译 的标 准
语化的结果 , 又将剧中的儿童时代的雷夫羡慕他爸 爸的飞行技术的情感表露的非常到位 。
例 2 Pae mig :l sic n ! n no 敌 机来 袭 !
在电影翻译过程 中, 将长句翻译成容易让大家
接 受 的短句 子 ,既很 好 的表达 了原 剧情 的 意思 , 又
能使观众容易接受 ,这样就需要将英语进行 中化 , 用汉语的成语或者习惯用语来表达原句的意思。
例 : a n :lb l v h rnh e e ae a D n y ei e te Fe c vn h v e
等, 在翻译成为中文后 , 也必需要保持原剧的 口语 化, 不能照本宣科 , 搞得语言生硬或者变成了生涩 的书面语 言 , 使观看 电影的人觉得索然无味 , 丧失 原剧的观赏性。
例 l R f : ra f ig D d :a e G etl n , a . y
态后 叙述, 总结后事例 , 先 先总体后具体, 先结果后
我 国近代著名 的翻译 家 严复 提 出 了 “ ” 信 、 “ ” “ 的翻译标准 , 达 、雅” 这个 翻译标准对现在我国
浅析电影作品里中英翻译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浅析电影作品里中英翻译所体现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938f71fcf84b9d528ea7a71.png)
浅析电影作品里中英翻译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作者:刘香丽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6期【摘要】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在中英文翻译时遇到了一定难度。
在中英文翻译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广文化的传播。
本文通过分析中英文电影作品中翻译的不同比较,探讨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英翻译文化差异一、中英翻译的比较1.整体性与个体性。
在中英翻译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表现的最明显的是中国文学中强调的是综合性、整体性的,而美国文学中体现出来的是个体性、强调人为主体。
如Home Alone,这部英文电影直接翻译是一个人在家,引入到我们中国,翻译出的片名是《小鬼当家》。
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这句英文的意思是你无法带走,这是一部英文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名称是《浮生若梦》。
从一些英文的作品汉译后,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强调词语的凝练,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地表达心理需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从这些英文作品的英文名称可以看出他们使用的语言很简单,几乎没有意境,如Home Alone,名称特别直白,一个人在家。
如果是我们中国人看到一部作品是一个人在家,肯定提不起大家的兴趣,所以汉译成中文就是《小鬼当家》,这样能够引发大家的联系。
那么西方文化中着重的是自我意识,不喜欢刻意地追求统一,没有要求非要达到音节的押韵等等问题,他们希望能够从字面上得到他们期望的信息。
2.词语的修饰不同。
中文中突出词语的修饰,加重或减弱词语所带来的色彩,给人的感染力特别强。
中文电影里强调动词比较多,如《十面埋伏》、《横空出世》,言简意赅,词语形象。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语言文字相当的简练,可能会用非常简短的四字成语就能够概括全篇,如《一声叹息》、《桃李争春》。
英文作品强调的是平淡直白的译名,中文作品强调的是典雅的词汇强调主题。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英汉对比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英汉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04ada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c.png)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英汉对比电影片名翻译对于影片的宣传和市场推广至关重要,它可以传达电影的主题、情感和关键信息。
在翻译片名时,需要考虑到宣传效果、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一个成功的电影片名翻译需要兼顾原片的意境和译文的传达效果。
本文将通过比较一些知名电影的中英片名翻译,揭示中英片名翻译的差异以及背后的文化因素。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这部经典的影片在中文片名翻译上将“shank”(刑具)直接翻译成“救赎”,既传达了主人公在监狱中寻求自我救赎的主题,又保留了原片名的神秘感。
而英文片名则强调了监狱的名称,让观众对这部电影产生好奇。
2.《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文片名中的“正传”与原片名的“Gump”(人名)形成了对比,使得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英文片名则只是简单地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让观众对电影内容一无所知。
3.《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文片名翻译成“泰坦尼克号”,直接强调了电影的背景和主题,使得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了基本的了解。
而英文片名没有直接提及“泰坦尼克号”,而是以剧情的背景命名,使得电影更加神秘。
4.《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中文翻译的片名“美国丽人”直接突出了影片在美国背景下的故事,凸显了美式生活的美和人物的鲜活。
而英文片名没有涉及地域因素,更加侧重形容词“美国丽”,强调着美式生活的美。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中英片名翻译的区别。
中文片名往往更加注重传达电影的主题和背景,让观众对电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而英文片名则更多地侧重于保留原片名的神秘感和浪漫情怀,让观众对电影产生好奇。
中英片名翻译的差异除了语言特点外,还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文片名翻译往往更加直接地传达电影的内容,而英文片名更加注重营造氛围和挖掘电影的内涵。
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电影宣传的不同偏好和市场需求。
在进行电影片名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原片名的意境和情感,以及目标受众对电影内容的期待。
以电影翻译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以电影翻译论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5732c594afe04a1b071def0.png)
以电影翻译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一、新时期电影翻译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遭遇到的主要问题“归化与异化是折磨翻译者的两难选择”。
所谓的归化,就是指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加妥帖地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转化为符合本民族认识习惯的形式。
但是在电影翻译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电影翻译中由于过度追求翻译“归化”,结果导致形式和内容脱节,让人们读起来觉得不伦不类。
譬如看到一些抗日电影片,当看到有些日本军人说着极其流利的汉语时,总让人觉得不舒服。
而反之如果翻译的不恰当,中国观众又会觉得演员的语言听起来太生硬、不自然。
因此如何掌握电影翻译的度,做到既忠实于作品原来的文化精神,又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领略到一部影片的艺术特色,就成为电影翻译中的难题。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常常遇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给电影翻译带来的巨大挑战文化的多元性也同时决定了人们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特征,翻译者必须懂得在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中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解读艺术作品的基本倾向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生命与生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底蕴,因为美总是来自于一种善的价值取向;而西方主流文化则认为美学独立于生活之上,和生活有着清晰的界限。
这种基于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差异,作用电影作品中就形成了不同文化情趣的电影作品。
如何理解这两种审美取向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翻译者来说,首先需要具备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修养,仅仅掌握专门的翻译技巧,是不足以准确实现这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忠实转换的。
其二,思维差异性是电影翻译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对于电影翻译来说,基于文化性格的差异性导致的思维的差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翻译人而言,自身必然因为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而存在着思维方面的差异性,其在翻译中需要自觉地克服这种差异性,以达到在语境用意上最佳的揭示电影作品的核心精神。
2.表现为对于观众的影响方面由于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会带着强烈的主观性,他们对于一部电影作品的认知和评价会因为其审美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感受,否则就会导致电影翻译的失败。
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22479fac281e53a5902ff58.png)
从电影字幕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和电影行业的發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市场。
电影的目标受众不仅要覆盖具有外语能力的听众,还要考虑到外语水平低、没有外语学习背景及听障人士等。
字幕能帮助观众理解电影角色,翻译工作者应注意字幕的使用是否能被观众熟悉。
字幕不会自动生成,电影角色也不会自我解释,因此字幕要能引起观众和人物之间的共鸣。
本文分析了中西文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上的差异,观看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性的外语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外语爱好者的喜爱,因此,电影的字幕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1.对文字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和英语之间也体现了在同一概念词汇的不一致性。
有学者表示,“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而译者以电影为媒体,以原创电影为基础,以观众翻译为中心的翻译过程” 。
不同的语言在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其他文化内涵不同的东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意义上。
中英文词汇意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情感色彩和意义上,因此译者需充分利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引导目标语言读者和听众,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2.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根据历史文化对不同民族的影响,这使得中文有隐性语法,而英文有明确的语法。
因此,这正是中英文句子结构差异较大的原因。
中国人普遍喜欢以人为主体,而西方人则喜欢用这个客体作为主语;汉语中更多的是主动句句子,而英语中更多的是被动句。
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追求句子意义的清晰,不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英语的句法关系比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关系更合理。
二、文化差异影响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电影字幕翻译本身的特点是即时而流行的,这也决定了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
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能让所有观众都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
下面举一些电影字幕翻译时常用的翻译方法。
1.直译。
曾有学者表示,“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或非文学翻译,观众观看电影,电影画面稍纵即逝,观众不能重复视频或字幕。
影视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探究
![影视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3e42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6.png)
影视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探究影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常常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传递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影视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和挑战。
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之一是信达雅,即在保持原文意义不变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合乎目标文化的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或剧集中的文化元素。
对于一部美国电影中的幽默对白,如果直译到中文,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困惑,因为美国文化的幽默方式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差异。
翻译时可以采用相似的幽默方式,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一种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是保留原文表达,尽量不加修改或解释。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特别是当原文中的文化元素是影片或剧集的重要部分时。
一部描述日本传统文化的电影,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可以保留日本文化的独特性,让观众感受到原作的文化魅力。
这种方法也面临着挑战,因为观众可能对其他文化的了解有限,很难正确理解或感受到原作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处理文化差异时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修改或替换文化元素,以适应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各种影视作品的翻译中,特别是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引进到另一个国家时。
一部描述法国文化的电影在引进中国时,可能会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文化差异对观影体验的影响,但也可能导致原作的文化魅力丧失或模糊。
处理文化差异在影视翻译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往往很大,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技巧。
翻译时需要平衡原作的表达方式和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既要尊重原作的文化特点,又要迎合观众的审美和理解习惯。
翻译人员还要面对语言的局限性,有时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文化差异。
基于电影翻译视角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
![基于电影翻译视角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bcef5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c.png)
- 247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基于电影翻译视角来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齐齐哈尔实验中学/王旭楠【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增强了彼此间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具有世界性和大众性的特点,因此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再现原片的艺术审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中分析了电影翻译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进一步对电影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电影翻译 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原则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强。
电影在当前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不仅能够传播信息和抒发情感,而且能够更好的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在当前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递作用。
目前我国电影翻译总体质量还不如人意,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外国优秀影响,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还要针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综合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及心理审美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确保翻译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电影翻译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审美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使翻译工作包含一定的审美价值。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使受众在审美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美感与生活相联系,而西方国家则认为审美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
因此在电影翻译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所在。
电影作为生活的再现,这也使电影名称中也包含着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和文化原则,尽可能对原有国家的文化信息进行还原,并利用最为贴切的形式将其传递给受众。
电影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审美理念使更多优秀的电影跨出国界,为全世界观念带来视听上的盛宴,并更好的推动了全球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
浅析电影在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翻译差异
![浅析电影在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翻译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0ab25ad55270722182ef76c.png)
浅析电影在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翻译差异作者:宋盈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发展与合作的共同体。
电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之下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之间交流的语言障碍,导致中西电影翻译存在着许多差异。
因此,掌握不同国界之间的各种因为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歧义,可以增强跨越国界超越文化之中语言障碍的相互认知,加强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认知。
关键词:全球化;中西翻译;文化差异在全球化的巨大威胁下,各国之间的变化迅速蔓延,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文化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文化的角度看,电影更被认为是文化的精神载体。
因此,电影背后也更多地代表着文化的深层内涵,电影翻译的背后是更多的翻译元素,而电影翻译跨越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也更为关。
说到翻译,我们常常谈到翻译的标准,即忠实、表达和优雅。
然而,从电影的角度看,一部好电影的翻译不仅是字幕,更是标题的简单直白的翻译。
影片背后的导演给了作者更多的思考,这也是翻译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较于绘画、文学、舞蹈和戏剧的等拥有几千年的历史。
但电影仅仅是在一个多世纪前发明的,毋庸置疑电影是一种新兴的媒介。
但在较短的时间跨度上,新来者确立了自己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强大的艺术。
电影可以讲故事,表达情感,并传达想法。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也很重要,也很有生命力。
他们与自己的社会和经济背景紧密相连。
在艺术表现上,电影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更有文化韵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在各个方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翻译在人际交往、商务交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振兴、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文化遗产、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能和理论指导。
翻译从来不是单一的纯语言活动,而是一个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交际过程。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62b7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2.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翻译为例摘要:本文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为例,通过分析该电影的中英文字幕翻译,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然后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影片中的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如价值观的差异、社会制度的差异等。
最后,通过对影片中的对话、歌曲和表情等元素的翻译分析,揭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字幕翻译中存在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源语文化差异转化为目的语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翻译;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字幕一、引言翻译是一门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艺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必然会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翻译中得到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文化体系之一,它们的差异体现在价值观、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
本文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为例,分析其中文和英文字幕翻译中的差异,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和影响。
二、《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花木兰》是一部根据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改编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并最终打败敌人的故事。
该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代表了忠孝、勇敢和独立精神,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影片中的体现1. 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影片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是出于对家庭和尊严的负责,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父母的期望。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价值和个人成就被更加重视,强调独立和个人自由。
2. 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影片中,中国的皇帝是绝对权力的象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与之相对的,西方国家更重视民主和平等,追求平等的社会制度。
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中西文化差异-文档资料
![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中西文化差异-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34272c66edb6f1afe001f41.png)
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中西文化差异电影是承载大众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影片的大量引进,也极大地促进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在引进的外国影片中英文电影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因而影响力也最大。
由于很多中国观众并不具备直接欣赏英文影片的能力,配以本族语的字幕翻译的英文电影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同时也能让他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外文电影作品成为一种需要。
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和翻译策略就尤为重要。
、字幕翻译字幕翻译就是指在影片中,把源语的口头对话以共时的方式译为目的语,通常位于屏幕下方。
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向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观众最有效的传达相关信息,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电影作品。
为了实现字幕翻译的目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不仅必须遵循相关的翻译原则,采取特定的翻译策略,而且还要特别重视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现象。
上海外国语大学钱绍昌教授早在2000 年就指出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并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同时归结了影视语言的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等五个特性,这对影视的字幕翻译有很高的指导性。
(钱绍昌,2000)如何理解表达翻译出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重要,因为,在外国电影字幕翻译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语言的风格 要和口语一致等。
由于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太多的差异, 在字幕翻蕴的言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实现源语效果的最大 化。
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翻译时无论是形式内 容的取舍, 还是文化信息的处理, 既要保持影片的艺术类型和语 言风格, 又要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 这就要求字幕翻译要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结合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充分 表现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每部电影都有特定的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可能为目的语观众所不知, 只有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 略,合理处理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 有语言和文化特点, 采用归化策略表达影片内容和信息, 以帮助 观众在观看注有译文字幕的影片时,充分理解影片所传达的意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关于配音译制与字幕译制
知,所以中国 观众一看题 目就知 道故事的 大 于翻译来说是大忌。
目前对于国外引进电影,我国 的电 影翻译 概。而该片的英文名为“A Ch inese Ghost Story”,
结语
呈现配音译制和字幕译制并存的格局。而近年 笔者认为此译名一方面用 ghost(鬼魂)表明 故
熊猫》)来说吧,本片在宣传时的一大噱头就在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在许多方面 ,这 电影翻译 考察,安 徽农业 大学学 报( 社会科 学
于 英文 配音 人员 均 是国 际 大腕 , 比如 :Jack 里着重讲中西 方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在中 国 版)(Journal of Anhui Agri cultural Univers ity(so-
就从当今电影界翻译现状谈起,综合文化、社 Tintins: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丁 丁 历 险 达了影片的梗 概,也为 观众留下 了想象的 空
会等各 方面因素对 当今电影翻 译中的中西 文 记:独角兽 的秘密》)来说,该片刚一 上映就可 间。
化差异进行了分析。
以在网上找到各种“译版”,而这些版本在字幕
论电影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经 济 与 文
化
文 / 吕春燕 田 超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影, 译不准确、不生动、声音、画面不同步等。原因 另一方面也会 误导中国 观众对该 影片的直 观
作为世 界各国交流 的一种新的 手段正日益 渗 是多方面的, 如配音队伍鱼龙混杂、译制单位 印象。那么对 于这部讲 述人鬼之 恋的爱情 电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世界各 国进 行文化
翻译:赶紧 离这玩意儿 远远地 ,然后去 庙 关,比如:Doubting Thomas (怀疑的托马斯)该习
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日益多样化。而电影,作为 里拜拜春哥
语出自《新约·约翰福 音》第 2 章 20 节中的 一
一门综合 艺术,日益成 为其中一 个的重要 手
当前中国电影正以蓬勃之势向上发 展,国
来, 随着国人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原 声影视 事主题 ,与美 国影 片“Ghost ”(《人 鬼情 未了》) 外的优秀影片也不断涌入,随之而来的中 西文
剧的大量播映, 很多观众已逐渐养成了 欣赏原 有异 曲同工 之处 ;另 一方 面,用 Chinese 表 明 化差异的撞击也会愈加激烈,那么对 于一名电
声影片的习惯, 而观看配音译制的影片 的人数 故事发生的地方,那么对于外国观众来说 ,这 影翻译工作者 来说,要在 看清差异 ,分析差 异
则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是 个故事更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所以即便是文 的基础上,秉承“一名之译,旬 月踟蹰”的精神 ,
字幕译制能保持原片风格,其二原声影 片更加 化背景有所不 同,但在因 为翻译 时的巧妙 对 认真对待每一 部电影的翻 译,这样 ,中国电 影
上影响影片的票房。
达上的直白,体现一种“以 形显意,逻辑清晰 ”
[3]张广法 ,电影翻译 中文化意 象的处理 ,
1.2 电影译制本身的问题
的美感。比如,美 国影片“Ghost”,中文如果直 平原大学 学报,(JOURNAL OF PINGYUAN U-
目前, 无论是配音译制还是字幕译 制都不 译为《幽灵》或《鬼魂》则太过直接,一方面不符 NIVERSITY),2006 年 4 月,第 23 卷 第 2 期
2.3 宗教信仰不同
【关键词】电影翻译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上很是随意,比如:
由于各个国家在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
原 文 :get rid of the ship and get out while 等方面不同,人们往往对待同一事物的理 解上
引语
you sti ll can
有所不同。在 英语中有 不少习语 与基督教 有
Black(杰克·布莱克)、成龙、Dustin Hoffman(达 人的思维模式 里,更注重语 言的内 涵、意义 以 cial science edition)),第 16 卷第 3 期
斯 汀·霍夫 曼)、Angeli na Jolie (安吉 丽娜·朱 及表达上的 含蓄,重在体现 一种“犹 抱琵琶 半
才有可能 完成一份令 观众满意的 电影译制 作 影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如:由张国荣先生 汇与宗教有关,比如“拈《倩女幽魂》,改编于蒲松龄先生的 “借花献佛”等等。人们常常会由于不了解这些
1. 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的翻译现状
《聊斋志异》之《小倩》。 该故事在 中国妇幼 皆 词语的来源与背景,望文生义,造成误 解,这对
像这类的翻译太过于口水化,甚至有时会 个故事。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
段。然而在译制海外电影时,译者不可避免的 有些低俗,干扰了电影翻译市场的整体翻译 质 活,出现在门 徒面前 ,但门徒之 一的托马 斯
要面临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对此,笔者 量与水平。
(Thomas)刚巧那天不在,因没有亲眼看到 基督,
真实与自然,尤其是在一些国外动画影片 里, 应,使得中西 文化差异减小 ,影片也 更加的 吸 翻译的现状才会有进一步的飞跃与提高。
原声配音有时是影片的看点所在。就拿近年来 引观众。
参考文献:
风靡全球的动画电影“Kung Fu Panda”(《功夫
2.2 思维方式不同
[1]龙 千 红, 电 影翻译 的动 态观 - - 中 国
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发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粗制滥造, 等等。就拿好莱 影,香港版译 为《第六感 生死恋》,台湾版译 为
现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误会,而文化 坞著名导演 Steven Allan Spielberg(史蒂文·斯 《人鬼情未了》,笔者认为两者皆贴合影 片的主
差异也常常会给电影翻译造成很大困扰。本文 皮 尔 伯 格) 的 最 新 作 品 “The Adventures of 题,也符合中 国人的思维 模式,即 既含蓄地 表
[2]黄 静,论电影翻译之 中西方文化差异 ,
莉)、刘 玉玲等,所以如 果将其译制 配音的话 , 遮面”的美感 ,而不重视语 言的形式;相反,在 电影评介(Movi e Review),2009 年,第二 期(影
不仅会影响影片的观影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 西方人的思 维模式里,更注重的是分析以及 表 视文学,63- 64)
认为,要出色地完成好一份电影翻译作品 ,除
2. 电影翻译之中西文化差异特征
他不相信别人的话,不相信基督已经 复活。后
了掌握语言文字之外,还要足够了解影 片的文
2.1 文化背景不同
来人们就用此习语指那些“多疑的人”、“不肯
化背景,在掌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译 制,
妥善地处理文化背景的问题,可以增加 电 轻易相信别人的人”。而在汉语里也 有一些词
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台本翻 合中国人对于 爱情电影所要求的含蓄的美 感,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系)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