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完整word版)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

科标检测拥有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可以依据多种检测标准,提供检测服务并出具资质检测报告。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2.仪器及试剂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锅、1000W调温电炉以及200mL、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及50mL碱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试剂主要包括费林试剂及亚甲基蓝溶液等。

二、原理本实验的主要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一定量的费林试剂时,将费林试剂中的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费林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和方法。

三、方法步骤(一)试剂配制1.费林试剂甲:称取硫酸铜(CuSO4 •5H2 O,分析纯)34.6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过滤,贮于棕色瓶内。

2.费林试剂乙:称取氢氧化钠50g和酒石酸钾钠(KNaC4 O6 H4 •4H2 O,分析纯)138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用石棉垫漏斗抽滤。

3.转化糖标准溶液:称取9.5g蔗糖(分析纯)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6mol/L HCl(分析纯)10mL,加水至100mL。

在20~25℃下放置三天或在25℃保温24h,然后用水定容(此为酸化的1%转化糖液,可保存3~4个月)。

测定时,取1%转化糖液25.00mL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一滴,用1mol/L NaOH溶液中和后用水定容,即为1mg/mL转化糖标准溶液。

4.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5g亚甲基蓝(分析纯)溶于10mL水中。

5.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Zn(OAC)2 •2H2 O,分析纯]溶于水中,加冰乙酸3mL稀释至100mL。

定糖法实验报告

定糖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费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糖的定量测定。

3.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定糖法是利用糖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从而对糖进行定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定糖试剂有费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

本实验采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糖的定量测定。

本尼迪特试剂由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硫酸和还原剂(如硫酸锌、硫酸铜等)组成。

在酸性条件下,糖与还原剂发生反应,还原剂被氧化成金属离子,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通过比色法,可以测定溶液中糖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葡萄糖、果糖、蔗糖溶液,本尼迪特试剂,蒸馏水,移液管,试管,烧杯,比色计等。

2. 仪器:电子天平,酒精灯,试管架,滴定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本尼迪特试剂:将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硫酸和还原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溶解后备用。

2. 准备待测糖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3. 设置对照组: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一支加入待测糖溶液,另一支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

4. 加热反应: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5分钟。

5. 冷却:将试管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

6. 比色:用比色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7. 计算糖的浓度:根据标准曲线(已知浓度的糖溶液吸光度值),计算待测糖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比色结果,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待测糖溶液的浓度。

2. 结果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糖溶液的浓度,可以了解不同糖在相同条件下本尼迪特试剂的反应速率,从而判断不同糖的还原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糖的定量测定。

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3. 认识到不同糖的还原性差异,为糖类物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费林试剂测定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

费林试剂测定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

费林试剂测定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果实中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

因此,可溶性糖的定量研究对果实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2.仪器及试剂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锅、1000W调温电炉以及200mL、250mL 容量瓶、250mL锥形瓶及50mL碱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试剂主要包括费林试剂及亚甲基蓝溶液等。

二、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一定量的费林试剂时,将费林试剂中的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用费林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和方法。

三、方法步骤(一)试剂配制1.费林试剂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分析纯)34.6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过滤,贮于棕色瓶内。

2.费林试剂乙:称取氢氧化钠50g和酒石酸钾钠(KNaC4O6H4•4H2O,分析纯)138g 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用石棉垫漏斗抽滤。

3.转化糖标准溶液:称取9.5g蔗糖(分析纯)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6mol/L HCl(分析纯)10mL,加水至100mL。

在20~25℃下放置三天或在25℃保温24h,然后用水定容(此为酸化的1%转化糖液,可保存3~4个月)。

测定时,取1%转化糖液25.00mL 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一滴,用1mol/L NaOH溶液中和后用水定容,即为1mg/mL转化糖标准溶液。

4.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5g亚甲基蓝(分析纯)溶于10mL水中。

5.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Zn(OAC)2•2H2O,分析纯]溶于水中,加冰乙酸3mL 稀释至100mL。

斐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

斐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xx 生科四班201100140120 同组者:xx【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 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热滴定的终点。

【实验原理】1. 还原糖还原糖(reducing sugar ):羰基碳(异头碳)没有参与形成糖苷键能够还原斐林(H.von Fehling)试剂或托伦斯(B.Tollens)试剂(银氨溶液)的糖称为还原糖,所有的单糖(除二羟丙酮和五碳糖,即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论醛糖、酮糖都是还原糖。

大部分双糖也是还原糖,蔗糖例外。

斐林试剂是含 Cu2+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后得到砖红色 CuO的沉淀。

托伦斯试剂被还2原后(银镜反应)能生成单质银,在试管壁上可看到“银镜”。

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半缩醛羟基或游离羰基)的糖,叫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一般情况下,单糖的还原能力主要来自它的醛基,如葡萄糖,而多糖则大多因为半缩醛羟基的存在。

还原后,自己会变成糖酸。

如葡萄糖就会变成葡萄糖酸。

2. 费林试剂费林试剂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0.1 g/mL 的溶液和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0.05 g/mL 的溶液,还有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

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费林试剂是氧化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含硫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当甲、乙两溶液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钾钠与沉淀的氢氧化铜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

【实验仪器】1. 移液管(5、10 毫升)2. 100 毫升容量瓶3. 水浴锅4. 铁架台5. 胶头滴管【实验材料】1.面粉2. 酚酞试剂3. 菲林试剂(甲、乙液)4. 10%氢氧化钠5. 标准葡萄糖(1mg/ml)6. 6M HCl7. 烧杯8. 玻璃棒9. 碱式滴定管10. 电炉11. 分析天平【实验操作】1. 总糖的提取准确称取面粉 1 克,加入 6mol/L 盐酸 10 毫升,蒸馏水 15 毫升,混匀。

检验糖类实验报告

检验糖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的方法。

2. 熟悉斐林试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生物组织中糖类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试剂,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

当糖类与斐林试剂反应时,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从而可以检测出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三、实验材料1. 生物组织样本:如土豆、苹果、梨等。

2. 斐林试剂:甲液(硫酸铜溶液)和乙液(酒石酸钾钠溶液)。

3. 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生物组织样本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 取出适量生物组织样本,用镊子将其放入试管中。

3. 向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滴管搅拌均匀。

4. 取出适量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试管中,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

5. 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

6.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变化,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生物组织中含有糖类。

五、实验现象1. 将土豆样本进行实验,加热后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土豆中含有糖类。

2. 将苹果样本进行实验,加热后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苹果中含有糖类。

3. 将梨样本进行实验,加热后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梨中含有糖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检测出土豆、苹果、梨等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2. 实验结果表明,斐林试剂是一种有效的糖类检测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实验温度应控制在50-65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均匀,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c. 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实验误差。

七、实验结论1. 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2.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一 费林( Fehling)试剂热滴定法定糖

实验一 费林( Fehling)试剂热滴定法定糖

1)甲液+乙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2)氢氧化铜沉淀+酒石酸钾钠生成酒石酸钾钠铜(可溶 性络合物) 3)还原糖+酒石酸钾钠铜(Cu2+ )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 4)氧化亚铜+亚铁氰化钾生成可溶性复盐 5)还原糖(过量)+次甲基蓝生(蓝色)生成次甲基蓝(无 色)
三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注意事项(不用掌握)
(4)样品溶液应预测,其目的:通过预测可 以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 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 下1ml左右样液在继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 1分钟之内完成继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 确度。 (5)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液的体积,标定和测 定时消耗的体积应接近,使反应体系碱度一致。
二 实验原理
反应原理: 5)滴定时以次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因为次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待二价铜 离子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可使蓝色 的氧化型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的次甲 基蓝,即达滴定终点。
次甲基蓝(兰色氧化型)+葡萄糖+ H2O -->次甲基蓝(无色还原型)+葡萄糖酸
二 实验原理
二 实验原理
3)还原糖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 Cu2+、Hg2+、Ag+等金属离子还原,而糖本 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糖类的这种性 质常被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二 实验原理
4)费林试剂热滴定法的原理 费林试剂的组成: 费林试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甲液含硫 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 含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材料:葡萄 试剂:费林试剂甲乙溶液 标准葡萄糖溶液0.1%(0.001g/ml) 仪器: 锥形瓶(50ml)、碱性滴定管、吸量管 (5ml) 、容量瓶(100ml) 、电炉(垫铁盘)、石 棉网、铁台、蝴蝶夹。

实验一 费林( Fehling)试剂热滴定法定糖

实验一 费林( Fehling)试剂热滴定法定糖
材料:葡萄 试剂:费林试剂甲乙溶液 标准葡萄糖溶液0.1%(0.001g/ml) 仪器: 锥形瓶(50ml)、碱性滴定管、吸量管 (5ml) 、容量瓶(100ml) 、电炉(垫铁盘)、石 棉网、铁台、蝴蝶夹。
四 实验步骤
1)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取10克左右葡萄, 洗净,滤纸擦干,研钵捣碎,葡萄原汁倒入 三角瓶,80℃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过滤 到试管,取1mL定容到100mL。
1)甲液+乙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2)氢氧化铜沉淀+酒石酸钾钠生成酒石酸钾钠铜(可溶 性络合物) 3)还原糖+酒石酸钾钠铜(Cu2+ )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 4)氧化亚铜+亚铁氰化钾生成可溶性复盐 5)还原糖(过量)+次甲基蓝生(蓝色)生成次甲基蓝(无 色)
三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反应原理: 3)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 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 原糖还原,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二 实验原理
反应原理: 4)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
Cu2O + K4Fe(CN)6 + H2O--> 无色) K2Cu2Fe(CN)6(无色)+ 2KOH
注意事项(不用掌握)
(4)样品溶液应预测,其目的:通过预测可 以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 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 下1ml左右样液在继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 1分钟之内完成继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 确度。 (5)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液的体积,标定和测 定时消耗的体积应接近,使反应体系碱度一致。
六 注意事项
(1)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 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 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 有效浓度降低。 (2)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 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 反应溶液中。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了解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铜离子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等;总糖是指食品中所有的糖类物质的总和,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费林试剂将还原糖氧化成酸,然后用氢氧化钠将酸中和,再用硫酸将非还原糖氧化,最后用费林试剂滴定还原糖。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不同食品样品,如蜂蜜、果酱等,分别称取适量样品。

2. 提取糖液,将样品加水稀释,加热至沸腾,过滤得到糖液。

3. 还原糖的测定,取一定量糖液,加入费林试剂,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滴定所需费林试剂的体积V1。

4. 总糖的测定,取一定量糖液,加入硫酸,再加入氢氧化钠,加热至沸腾,冷却后加入费林试剂,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滴定所需费林试剂的体积V2。

实验数据:样品 | V1(mL) | V2(mL) | 。

蜂蜜 | 12.3 | 15.6 | 。

果酱 | 8.7 | 10.5 | 。

实验结果:1. 蜂蜜中还原糖的含量为12.3mL,总糖的含量为15.6mL。

2. 果酱中还原糖的含量为8.7mL,总糖的含量为10.5mL。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蜂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果酱,说明蜂蜜中含有更多的糖类物质。

而果酱中的还原糖含量略高于蜂蜜,这可能是因为果酱中的果糖含量较高。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为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食品中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初步了解了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蜂蜜中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果酱,而果酱中的还原糖含量略高于蜂蜜。

这为我们对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的精确性,尤其是在滴定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2. 实验中的废液需要妥善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方法,以及不同食品中糖的含量差异。

糖类物质鉴定实验报告

糖类物质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糖类物质的基本性质。

2. 掌握使用化学试剂鉴定糖类物质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

本实验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鉴定糖类物质:1. 斐林试剂法: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 苏丹染液法:脂肪与苏丹染液反应,呈现橘黄色。

3. 碘液法:淀粉与碘液反应,呈现蓝色。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葡萄糖、蔗糖、淀粉、脂肪、乳糖等样品- 斐林试剂、苏丹染液、碘液、蒸馏水、酒精、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显微镜等仪器:- 分析天平、电子秤、滴管、移液管、量筒、烧杯、锥形瓶等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

(2)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斐林试剂A液,摇匀。

(4)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斐林试剂B液,摇匀。

(5)将两支试管置于水浴中加热30秒。

(6)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2. 脂肪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3号和4号。

(2)向3号试管中加入2mL脂肪溶液,向4号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苏丹染液,摇匀。

(4)将两支试管置于室温下静置5分钟。

(5)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 淀粉的鉴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5号和6号。

(2)向5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向6号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

(4)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糖的鉴定:- 1号试管(葡萄糖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葡萄糖为还原糖。

- 2号试管(蔗糖溶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蔗糖为非还原糖。

2. 脂肪的鉴定:- 3号试管(脂肪溶液)出现橘黄色,证明脂肪存在。

- 4号试管(蒸馏水)无颜色变化,证明蒸馏水中无脂肪。

生物化学实验预习及实验报告范例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预习及实验报告范例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

实验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实验二:(Fehling试剂)直接(热)滴定定糖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二、实验原理思考(一)基本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如葡萄糖)或酮基(如果糖)的单糖和某些二糖(如乳糖、麦芽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Cu2+、Hg2+、Ag+等)还原,而还原糖本身则被氧化成各种羟酸类化合物。

该特性常用于还原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二)本实验反应原理1、Fehling试剂(又称作酒石酸铜溶液)介绍:A液:由硫酸铜和次甲基蓝组成1、硫酸铜的作1、Cu2+用于将来被还原成Cu+是什么?2、次甲基蓝的作用是什么?2、氧化还原指示剂B液:由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组成3、氢氧化钠3、一、生成Cu(OH)2↓,二、创造碱性反应环境作用是什么?4、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什么?4、用以生成可溶性络合物酒石酸钠铜5、亚5、生成可溶性复盐,铁氰化钾的作用是什么?以便于观察滴定终点用前将A 、B 两液等体积混合时,依次反应:(1) 2NaOH + CuSO 4 = Cu(OH)2↓ (天蓝色)+ Na 2SO 4 (2)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钠铜为可溶性络合物。

2、酒石酸铜与还原糖热滴定时的反应: 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Cu(OH)2 +COOK C O H COONaCOHCOOKC OH H COONaCOHHCu + 2H 2O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还原糖则被氧化和降解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斐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6、为什么要生成可溶性复盐?6、便于观察滴定终点亚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7、为什么亚7、因为亚甲基蓝氧化能力比Cu 2+弱,因此Cu 2+会先COOK C O H COONaCOHCu 6H 2O3Cu 2O ↓H 2CO 3CHO(CHOH)4CH 2OH++COOK C OH H COONaCOHH+(CHOH)4CH 2OHCOOH++CuO 2 + K 4Fe(CN)6 + H 22 Cu 2Fe(CN)6 + 2KOH甲基蓝可为滴定终点指示剂?被还原。

糖类鉴定实验报告

糖类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

2. 掌握糖类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化学试剂对糖类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化学性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糖类进行鉴定:1. 还原性糖的鉴定:还原性糖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2O,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2. 非还原性糖的鉴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但可以与苏丹Ⅲ染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3. 淀粉的鉴定: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

- 苏丹Ⅲ染液。

- 碘液。

- 乙醇、蒸馏水等。

2. 实验样品:- 淀粉溶液。

- 还原性糖溶液(如葡萄糖、果糖等)。

- 非还原性糖溶液(如蔗糖、麦芽糖等)。

四、实验步骤1. 还原性糖的鉴定:(1)取两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

(2)向试管A中加入2mL还原性糖溶液,向试管B中加入2mL非还原性糖溶液。

(3)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1mL斐林试剂乙液,摇匀。

(4)将两个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2分钟。

(5)观察两个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2. 非还原性糖的鉴定:(1)取两个试管,分别标记为C和D。

(2)向试管C中加入2mL还原性糖溶液,向试管D中加入2mL非还原性糖溶液。

(3)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1mL苏丹Ⅲ染液,摇匀。

(4)将两个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2分钟。

(5)观察两个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3. 淀粉的鉴定:(1)取两个试管,分别标记为E和F。

(2)向试管E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向试管F中加入2mL非还原性糖溶液。

(3)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

(4)观察两个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还原性糖的鉴定:试管A中的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还原性糖存在。

实验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实验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实验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一)──费林试剂热滴定法目的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如葡萄糖)或酮基(如果糖)的单糖和某些二糖(如乳糖和麦芽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Cu2+、Hg2+、Fe3+、Ag+等金属离子还原,而糖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的这种性质常被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

费林试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含硫酸铜和亚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将一定量的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在碱性溶液中,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合物酒石酸钾钠铜:在加热条件下,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其反应如下: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便于观察滴定终点。

Cu2O + K4Fe(CN)6 + H2O K2Cu2Fe(CN)6 + 2KOH滴定时以亚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因为亚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待二价铜离子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可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即达滴定终点。

根据样液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费林试剂: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

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K4Fe(CN)6],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贮存于具橡皮塞玻璃瓶中。

0.1%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g经98~1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 0mL容量瓶中,加入5mL浓HCl(防止微生物生长),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

folin吴法测血糖实验报告

folin吴法测血糖实验报告

folin吴法测血糖实验报告Folin吴法测血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 Folin吴法测定血糖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准确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Folin吴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糖的化学方法。

其原理是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能将斐林试剂中的铜离子还原为氧化亚铜沉淀。

然后用酸性的三价铁离子将氧化亚铜氧化为二价铜离子,同时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

亚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普鲁士蓝,其颜色的深浅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血糖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新鲜血液样本标准葡萄糖溶液斐林试剂(甲液:硫酸铜溶液;乙液: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三氯化铁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蒸馏水2、设备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容量瓶试管刻度吸管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分别为 0、01、02、03、04、05mg/ml。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1ml 相应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再加入 1ml 斐林试剂甲液和 1ml 斐林试剂乙液,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 10 分钟。

取出试管,迅速冷却后加入 2ml 三氯化铁溶液和 05ml 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

使用分光光度计,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在波长 620nm 处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吸取 01ml 血液样本,用蒸馏水稀释至 10ml,摇匀。

吸取 1ml 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实验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数据如下:|葡萄糖浓度(mg/ml)|吸光度|||||0|0||01|012||02|025||03|038||04|051||05|065|样品测定的吸光度为 042。

2、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找到吸光度为 042 所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由于血液样本进行了 100 倍稀释,所以计算出血糖浓度的实际值。

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糖的化学性质,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性质。

2. 掌握糖的定性分析方法,如本尼迪克特试剂、费林试剂和硫酸铜试剂的使用。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糖类的性质,区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还原糖含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能够还原费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和硫酸铜试剂等,产生红色或橙色的沉淀或颜色变化。

而非还原糖不含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不能还原上述试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红糖- 白糖- 蔗糖- 淀粉- 葡萄糖- 果糖- 本尼迪克特试剂- 费林试剂- 硫酸铜试剂- 水浴锅-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烧杯- 滴定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的鉴定1.1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本尼迪克特试剂,振荡均匀。

1.3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1.4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1.5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6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费林试剂,振荡均匀。

1.7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1.8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1.9 取少量红糖、白糖、蔗糖、淀粉、葡萄糖和果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1.10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硫酸铜试剂,振荡均匀。

1.11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2. 非还原糖的鉴定2.1 取少量淀粉和蔗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2.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本尼迪克特试剂,振荡均匀。

2.3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2.4 观察各试管颜色的变化,记录结果。

2.5 取少量淀粉和蔗糖分别置于试管中。

2.6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2ml费林试剂,振荡均匀。

2.7 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

费林法则实验报告

费林法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费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费林试剂进行还原糖的定量分析。

3. 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某些二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如Cu2+)还原,而糖本身被氧化成各种羧酸类化合物。

费林试剂是一种氧化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含硫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当甲、乙两溶液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钾钠与沉淀的氢氧化铜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

费林试剂能使具有自由基或酮基的糖氧化,其本身则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Cu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酸式滴定管(25mL)2. 吸量管(5,10mL)3. 容量瓶(100mL)4. 电炉5. 锥形瓶(250mL)6. 滴管7. 点滴板试剂:1. 费林试剂(定量)- 费林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和0.05g次甲基蓝,溶于1000mL水中。

- 费林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54g氢氧化钠和4g亚铁氰化钾溶于1000mL 水中。

2. 标准葡萄糖溶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葡萄糖溶液:准确吸取1.0mL标准葡萄糖溶液,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线,得到0.01mg/mL的葡萄糖溶液。

2. 配制费林试剂:将费林甲液和乙液分别配制好,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备用。

3. 准备样品:准确吸取2.0mL待测样品,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线。

4. 取锥形瓶,加入5.0mL待测样品溶液,加入1.0mL费林试剂甲液,充分混合。

5. 将锥形瓶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溶液呈蓝色,再继续加热约2分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6.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费林试剂乙液,充分混合。

7.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红色沉淀出现的时间。

8. 重复步骤4-7,进行平行实验。

五、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红色沉淀出现的时间,计算还原糖含量。

糖的检验化学实验报告(3篇)

糖的检验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鉴别方法。

2. 了解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物中糖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1. 还原糖的检验原理:还原糖具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可以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克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

本尼迪克特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1 g/mL的酒石酸钾钠溶液配制而成。

2. 非还原糖的检验原理: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的醛基或酮基,不能与斐林试剂或本尼迪克特试剂发生反应,因此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葡萄糖、蔗糖、淀粉、蜂蜜、面粉、苹果汁、牛奶等。

2. 仪器:试管、酒精灯、电子天平、移液管、烧杯、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斐林试剂:取10 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 mL硫酸铜溶液,混合均匀。

2. 配制本尼迪克特试剂:取10 mL柠檬酸钠溶液,加入5 mL硫酸铜溶液,再加入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合均匀。

3. 分别取葡萄糖、蔗糖、淀粉、蜂蜜、面粉、苹果汁、牛奶等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4.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5. 将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6. 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本尼迪克特试剂,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7. 将本尼迪克特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葡萄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为浅蓝色,加热后变为棕色,最终产生砖红色沉淀。

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溶液颜色变为浅蓝色,加热后变为棕色,最终产生砖红色沉淀。

2. 蔗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3. 淀粉: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报告格式糖类

实验报告格式糖类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糖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2. 学习糖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3. 掌握糖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根据糖类的分子结构,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是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可水解为两个单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糖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醇提法、酸提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主要有:费林试剂法、苯酚-硫酸法、硫酸铜-硫酸法等。

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法鉴定糖类化合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粉、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 仪器:天平、烧杯、酒精灯、试管、滴管、显微镜、离心机、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1. 糖类化合物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玉米粉,置于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3)煮沸5分钟,使糖类化合物充分溶解。

(4)冷却后,用离心机离心,收集上清液。

(5)将上清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6)静置过夜,观察沉淀的形成。

(7)将沉淀物过滤,用蒸馏水洗涤,烘干。

2. 糖类化合物的鉴定(1)取少量烘干后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的费林试剂。

(3)将溶解后的沉淀物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4)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表示提取的样品中含有糖类化合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玉米粉经水提法处理后,得到淡黄色的上清液。

(2)加入无水乙醇后,观察到沉淀的形成。

(3)加入费林试剂后,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形成。

2. 实验分析(1)水提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玉米粉中的糖类化合物。

(2)无水乙醇可以使糖类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便于观察。

(3)费林试剂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糖类化合物。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水提法可以从玉米粉中提取糖类化合物。

2. 费林试剂法可以有效地鉴定糖类化合物。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实验报告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2. 了解并掌握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消化细胞培养法进行动物细胞原代培养的实验方法。

3. 熟练掌握动物细胞传代培养的实验方法。

4. 学习细胞生死状态鉴别的方法。

5. 了解细胞生死状态鉴别的原理。

6. 熟悉和掌握各种鉴别细胞生死状态方法的判定特征。

7. 掌握细胞技术方法,计算细胞存活率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如:葡萄糖)或酮基(如:果糖)的单糖和某些二糖(如:乳糖、麦芽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Cu2+、Hg2+、Ag+等)还原,而糖本身被氧化成各种羟酸类化合物。

该特性常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实验采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费林试剂是氧化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含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硫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质量分数为0.1 g/mL的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当甲、乙两溶液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钾钠与沉淀的氢氧化铜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该含Cu2+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后得到砖红色Cu2O的沉淀。

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沸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一定量的费林试剂时, 将费林试剂中的铜离子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 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 指示滴定终点。

三、实验器材1. 试剂1.1费林试剂(定量):费林甲液:称取15克硫酸铜(CuSO4·5H2O)和0.05克次甲基蓝,溶于1000毫升水中。

费林乙液:称取50克酒石酸钾钠、54克氢氧化钠和4克亚铁氰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

1.2 标准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预先在105℃烘干,恒重)1克,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8毫升浓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

糖类原料检验实验报告

糖类原料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糖类原料的基本性质,掌握检测糖类原料存在的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试剂,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糖类原料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糖类是一类含有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糖类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实验通过检测糖类原料中的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三、实验材料1. 糖类原料样品:葡萄糖、蔗糖、乳糖等。

2. 试剂:斐林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苯酚、硫酸等。

3.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移液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还原糖检测(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待测糖类原料样品。

(2)向试管中加入2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

(4)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 非还原糖检测(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待测糖类原料样品。

(2)向试管中加入1mL硫酸铜溶液。

(3)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

(4)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

(5)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6)向试管中加入1mL苯酚溶液。

(7)向试管中加入1mL硫酸。

(8)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现象1. 还原糖检测:加热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出现砖红色沉淀。

2. 非还原糖检测:加热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加入苯酚和硫酸后,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蓝色。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待测糖类原料中含有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2. 待测糖类原料中可能含有非还原糖,如蔗糖、乳糖等。

3. 通过本实验,可以初步判断糖类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试剂和仪器造成伤害。

2. 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台,回收废弃物,保持实验室整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2. 了解并掌握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消化细胞培养法进行动物细胞原代培养的实验方法。

3. 熟练掌握动物细胞传代培养的实验方法。

4. 学习细胞生死状态鉴别的方法。

5. 了解细胞生死状态鉴别的原理。

6. 熟悉和掌握各种鉴别细胞生死状态方法的判定特征。

7. 掌握细胞技术方法,计算细胞存活率
二、实验原理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如:葡萄糖)或酮基(如:果糖)的单糖和某些二糖(如:乳糖、麦芽糖)。

在碱性溶液中,还原糖能将金属离子(Cu2+、Hg2+、Ag+等)还原,而糖本身被氧化成各种羟酸类化合物。

该特性常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实验采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费林试剂是氧化剂,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
含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硫酸铜和次甲基蓝(氧化还原指示剂);乙液含质量分
数为0.1 g/mL的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

当甲、乙两溶液混合时,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钾钠
与沉淀的氢氧化铜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该含Cu2+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
后得到砖红色Cu2O的沉淀。

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
存在与否。

费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沸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一定
量的费林试剂时, 将费林试剂中的铜离子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
剂, 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
蓝, 指示滴定终点。

三、实验器材
1. 试剂
1.1费林试剂(定量):
费林甲液:称取15克硫酸铜(CuSO4·5H2O)和0.05克次甲基蓝,溶于1000毫升水中。

费林乙液:称取50克酒石酸钾钠、54克氢氧化钠和4克亚铁氰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

1.2 标准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预先在105℃烘干,恒重)1克,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8毫升浓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

1.3 6N盐酸溶液。

1.4 10%氢氧化钠溶液。

1.5碘试剂:将碘化钾20克及碘10克溶于100毫升水中。

使用前需稀释10倍。

1.6 PH1~14试纸。

2. 器材
(1)25毫升碱滴定管。

(6) 万能夹
(2)移液管(5、10毫升) (7) 铁架台
(3)100毫升溶量瓶(8) 点滴板
(4)100毫升锥形瓶(9) 水浴锅
(5)滴管(10) 600瓦电炉
五、操作步骤
1. 空白测定
准确吸取费林甲、乙液各5毫升和蒸馏水5毫升放入250毫升的锥形瓶中,再用滴定管加入一定量的标准葡萄糖液,混匀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应使瓶内溶液在2分钟内达到沸腾,以每滴4-5秒的速度由滴定管滴入标准葡萄糖液直至蓝色消失为止。

沸腾前加入的标准葡萄糖液量与沸腾后滴定时所用的标准葡萄糖液量的总和,就是测定空白时耗用的标准葡萄糖液毫升数(V1)。

全部滴定过程必须在沸腾状态下快速进行,一般应在3分钟内完成。

因此,除控制滴定速度外,滴定前需加入一部分标准葡萄糖液。

加入该液的数量,应在正式滴定前的预备滴定试验时确定,同时练习掌握操作条件
2. 总糖的测定
准确称取面粉1克,加入6N盐酸10毫升,蒸馏水15毫升,混匀。

沸水浴加热半小时后,取出几滴水解液用碘化钾-碘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若已经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

冷却后用10%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溶液,过滤,滤液定容至100毫升。

准确吸取该溶液10毫升,移入100毫升容量瓶内并定容至刻度,即为测定总糖的样品液。

准确吸取样品液5毫升放于100毫升锥形瓶内,加入费林甲液、乙液各5
毫升,混匀,然后按测定空白同样操作进行滴定,记下耗用标准葡萄糖的毫升数。

3. 计算
(V1-V2)×标准葡萄糖液浓度(克/毫升) ×稀释倍数
还原糖(或总糖)%= ×100
称取的样品量(克)×5
式中:V1为测定空白时耗用标准葡萄糖液毫升数。

V2为测定总糖时耗用的标准葡萄糖的毫升数。

六、注意事项
1. 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2. 滴定必须是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二是亚甲基蓝的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遇空气中的氧时会再被氧化为氧化型。

此外,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亚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消耗量。

3. 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七、实验结果
面粉样品质量:1.0123g
(V1-V2)×标准葡萄糖液浓度(克/毫升) ×稀释倍数
还原糖(或总糖)%= ×100
称取的样品量(克)×5
=64.84%
八、分析与讨论
1. 无论做什么实验,如果用到电炉加热,一定要在电炉下面垫上大理石板,以免温度过高损坏实验桌面。

2. 滴定时要注意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在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时,应减慢滴速,当颜色变为土黄色时,立即停止加入葡萄糖,颜色会再度变回紫色时,不应再滴加葡萄糖。

在本次实验中,我组滴定终点起初把握不准确,结果有几次滴定误差较大:
空白滴定消耗葡萄糖量(单位毫升):10.40 10.42 10.36 10.38
样品滴定消耗葡萄糖量(单位毫升):7.425 7.750 7.200 7.125 7.100
7.128
3. 在样品测定中,有几次滴定,消耗葡萄糖量逐渐递减,分析原因可能如下:3.1 滴定终点观察不准确;
3.2 使用移液管滴加费林试剂时,由于管尖端碰壁,再次使用时导致样液被稀释;
4. 在实验初始溶解淀粉时,要求使用200mL锥形瓶,但是我们只有300mL和100mL的锥形瓶,因此我们使用了100mL锥形瓶,希望藉此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水解速度,结果在水浴加热过程中因该锥形瓶太小,结果导致倾斜,水进入瓶内,因此又重新选用了300mL锥形瓶。

之所以出现此次失误,是因为实验预习不够充分,不熟悉实验仪器,没有考虑到锥形瓶和水浴锅的大小。

5. 此次实验我组测得葡萄糖含量为64.84%,测得含量偏低。

经过查阅资料,每100g面粉中含:
蛋白质12.0克
脂肪0.8克
碳水化合物70克
热量339千卡
无机盐类1.5克
磷180毫克
钙22毫克
铁7.6毫克
而面粉中淀粉水解后测定还原糖含量,可达88.3%
分析含量偏低原因可能如下:
1.在称取面粉时候,滤纸上有少许淀粉未倒干净,或者电子天平称量不准确造
成的质量上的误差。

2.使用移液管滴加费林试剂时,由于管尖端碰壁,再次使用时导致样液被稀释。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为节约时间,我们曾现将费林甲液、乙液混合并暂时放
置在空气中,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混合后会因酒石酸有一定的还原性而自发地缓慢产生氧化亚铜沉淀,使其有效试剂浓度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