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知识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各单元知识树(思维导图)

例2 轴对称
例3 镜面对称
会在方格纸上 画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动作相同, 左右相反, 上下相同)
会减轴对称图形
会画对称轴
例1经历口诀 编制过程
例2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整理与复习
7的乘法口诀
例3建立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思路
例4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例5 8的乘法口诀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3感知用乘法 比较简便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2 2的乘法口诀
2-6的乘法口诀
例6 乘法应用题
例3 3的乘法口诀 例4 4的乘法口诀
例5 乘加乘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物体形状不同
要全面观察
湖面对称
例1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认识轴对称图形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例4ຫໍສະໝຸດ 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量线段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例1例2 不进位加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两位数 加两位数
例3进位加法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整理与复习
例4加减法估算
例1不退位减
两位 数减两位数
例2例3例4退位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例3加减混合
例1连加
例2 连减
什么是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例1 认识角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例2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 从顶点出发向
三年级上册数学9单元知识树简单又漂亮

一、概述人们常说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实际上,数学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而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树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良好的数学知识树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
本文将从三年级上册数学9单元知识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简单又漂亮地构建数学知识树。
二、数学9单元知识树的构建1. 确定主干知识点在构建数学知识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数学9单元的主干知识点。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中,九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计数方法、图形和运算符号等。
这些知识点是构建数学知识树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
2. 分解知识点在确定了主干知识点后,需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细化和分解。
在加减法的知识点中,可以进一步分解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3. 建立知识通联在构建数学知识树时,还需要注意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通联和组合。
可以将加法和减法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4. 增加延伸知识除了主干知识点外,还可以在数学知识树中增加一些延伸知识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也能够拓展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简单又漂亮的数学知识树1. 清晰明了的结构一个简单又漂亮的数学知识树需要有清晰明了的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通联和组合。
可以通过采用层级结构,将主干知识点放在最上层,然后依次展开细化的知识点,让整个知识树看起来更加井然有序。
2. 色彩搭配合理在构建数学知识树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颜色来进行标识,让不同的知识点有明显的区分。
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加法和减法,或者用不同颜色标识主干知识点和延伸知识点,使整个知识树看起来更加美观。
3. 图文并茂的展示为了使数学知识树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在知识树上配上一些图文资料。
可以在知识树上插入一些简单的实例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文的展示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年级上数学知识树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建立长度概念
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量线段 画线段
长 度 单 位
第二单元
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混合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是
我长高了
理解估算的意义 估算方法多样化
加减估算
实践与综合应用
单元中各课 知识活动
找排列 数 排列组合 简单的推理
数 学 广 角
食指宽 刻度线 数字
黑眼球直径 刻度尺的零刻度 对准物品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
建立1厘米概念 认识厘米尺
用厘米量
认用 识厘 厘米 米量
动手摆小棒 共同探索 笔算加法 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
进 位 加 法
认识角 创设情境 引出角
画角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统 计
数字游戏 体会排列 动手操作 探索规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巩固练习
排 列 组 合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 统计
看一看 摆一摆 简单的排列
我长高了
实践活动
数学广角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练习 探究新知
回顾整理
例题
整理复习
综合练习
主题图
实践活动
编 写 体 例
培养学生的迁移、 类推能力和初步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
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归纳推理.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100
以 内 的 加 减 法
第三单元
在实物中 感知直角
角的 初步认识
直角的 初步认识
工笔画各种树的画法

工笔画各种树的画法▲山水画的树大都取材于乔木、灌木和藤蔓植物,尤以乔木为多。
林木是山川的衣装,它覆盖着山峦,给大自然予生机,众山交会,点丛树以为深。
细路斜穿,缀荒林而自远。
山水以树始,画树以树干为先。
树木的造型,无外是树干的高低、出入、曲址、倚扶之状。
画树木,要有攒攒聚疏散,以浓阴深浅分其远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其组织结构,运用各种笔墨技法来表现。
画树,必须到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研究树木的基本生长规律和特点。
对一棵对,从不同角度进行写生,对树木形成深刻的理解,为山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树的组成树木一般可分成五个部分,即根、干(或称树身)、枝、梢、叶。
从树木的形态特征看,又有缠枝、挺杆、屈节、钮裂、结疤等。
另外,树叶有“互生”、“对生”和“轮生”的区别。
又因树种的不同,树的皮纹有“鱼鳞纹”、“豆瓣纹”、“横纹”和“解索纹”等区别。
二、树的枝、干、根树中,枝、杆、根都具形态。
画时要交代清楚各自的转折关系,使从根至枝梢有一个形态渐变的过程。
画树必使枝干上下多曲折,不要单用直笔。
三、树的皮纹树种不同,树的皮纹也就各不相同,有光滑和毛糙、横纹和直纹、长纹和短纹的区别。
四、画树和笔顺画树较多中锋用笔,所谓中锋用笔就是将毛笔笔尖运于线条的中央,这样画出的线条显得圆润。
用挺劲的线条画出树干,称为“勾勒”,画树先学勾勒。
勾勒的笔顺通常是先左后右。
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的线自上而下;左下角右上角倾斜的线由下向上,以顺为宜。
枝干先画主线(也称“倾向线”),以便掌握整棵树的气势。
五、画整棵树的步骤1.左树用淡墨勾出轮廓,再用淡墨渲染。
一般有两种渲染方法,一是先用水打潮然后将墨染上;二是直接用墨染。
无论用哪一种方式,用墨都要湿润,有条不紊,不过过急。
2.右树干后,用稍浓些的墨作雨点皴,皴出结构和树皮纹。
皴笔干后再渲染,渲染是把皴笔打浑,使有厚重感。
皴是用来表现裂纹和积存的泥垢。
3.用浓墨稍作皴擦,最后再画出树梢。
三步包含了勾、皴、染、擦四个部分,这是画树的基本顺序和方法。
《数学家的眼光》,绘制知识树

《数学家的眼光》,绘制知识树知识树(Knowledge Tree)有时也称作知识图谱,它是一种用来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方法。
知识树的实质是知识结构图,主要依据主题中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一定的形状进行连接,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相关知识点,而对于知识中的重难点及易混点,则用特殊符号或颜色予以标记,以引起注意。
知识树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树状图、线状图、网状图、表格、简笔画等。
知识树有大小之分,大的知识树可以是一个学段的一门学科( 如整个小学阶段的十二册语文)、一本书、一个单元的内容,小的知识树一般是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的内容。
国内关于“知识树”的研究最早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带领其学生绘制的“语文知识树”。
他们选择了树形结构,梳理了初中语文教材选录的200篇课文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
之后,知识树被广泛关注。
“知识树”一般用树形结构来表述知识结构,它形象直观,便于掌握。
知识树在归纳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分清知识点的主次关系,以及内在逻辑关系。
绘制知识树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发现教学重点难点,搞清知识点内在联系的过程。
知识树可以体现各级别、各层次的知识经脉,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地表现出来。
以数学为例,如果说主干是数学每个单元的总的知识,树枝就是单元中的每个知识点,而树叶是知识点的概念及运用。
用树形结构来表述数学知识的结构及相互关系,便于师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要点。
知识树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科,把握教材实质。
在对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学科内涵,更能够在绘制“单元知识树”“章节知识树”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更全面也更深入的挖掘。
绘制知识树的方法和过程知识树中的每一个节点(树干、树叶、果实)代表一个主题,对应着某个概念或知识的某种分类。
其中,根节点(树干)为知识库所属领域的顶层概念,叶子、果实节点表示一个具体的显性知识,树枝则表示子节点与父节点之间的从属关系。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树_图文

营养午餐
粉刷围墙
4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4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制作年历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人民币的 认识
5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6 图形与拼组
6 面积
实践活动
7 混合运算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 当堂检测:精选习题当堂检测复习效果,及时调整 复习进度,学习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做到日日清。
• 拓展练习:分层次选择练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 生复习期间的学习需要。
• 复习反思:师生分别就复习情况进行反思,
• 教师修改讲学稿。
三、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让千树万树梨花开。
• 1、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导学稿。 • 2、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整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厘米米的认识
8 时分秒的认识
8 解决问题
8 数学广角
7 数学广角
8 统计 9 总复习
9 统计 户外活动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小管家 9 总复习
8 总复习
10 总复习
10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让知识树和讲学稿成为课堂的
源头活水
•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 的基本功
• 1、 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 2、画好知识树,深刻把握教材。
• 3、所谓知识树。
• 4、如何画好知识树?
• 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 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 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 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 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 成一个面,这是第二个层次;有的人能够 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 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 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 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 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 体,这是第四个层次。(引自王敏勤教授)
怎样绘制知识树PPT课件

如何画知识树
一、 画什么? 先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 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 二、 怎么画? 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交通图。第一 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像地市,第三层次像县,第三层 次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这样就可以一 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 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
•3
把握教材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
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在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
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
逻辑线索之后,画知识树便是把前后相关的知识
整合起来的最好方式。知识树可以让知识形成点、
线、面、体的结合,使教师更好、更准确的把握
教材。就如同到一个城市,首先要看这个城市的
怎样说教材
教师说教材,可说一册教材,可说整 个学段的教材,至少说一个单元。
•1
什么是知识树
知识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知识结构图,教 师画知识树,其最大好处就是有利于促使教师 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有利于教师对某一课, 某一单元,整本乃至整套教材做准确的把握, 有利于教师了解本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从而真正弄明白上课“教什么”的问题。它只 是教师钻研教材的一个切入点,解说教材的一 个工具。
•5
说教材的要点: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册、年级或本单元)的基本 要求是什么?应该如何落实这些要求?(2)你所说 内容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3)你所说内容包括 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 起来的?(用知识树呈现)(4)如说整个阶段材, 要说清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如初中 古诗文、说明文或小说等。(5)所说内容蕴含的能 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可画一棵知识树,也可 分开: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6)考试大纲对 所说内容的要求是什么(考什么)?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树的画法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树的画法一、引言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它包含了汉字、诗词、文言文等内容。
而语文知识树则是我们学习语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通过画知识树可以使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画语文知识树,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过程。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画语文知识树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黑色的画笔或者钢笔。
准备好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可以是课本上的内容或者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开始画知识树。
三、画知识树的步骤1. 第一步:画树干在白纸上用笔轻轻地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知识树的树干。
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树干的长度,一般来说,可以画一个大约占整个纸的1/3的树干长度。
2. 第二步:画树枝确定好树干的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画树枝了。
树枝的数量可以根据我们要记忆的知识点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画3-5条树枝。
树枝的位置要均匀分布在树干的两侧,长度可以因实际情况而异。
3. 第三步:画叶子确定好树干和树枝的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画叶子了。
叶子的位置要根据树枝的位置来确定,叶子的数量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来说,每条树枝上可以画2-3个叶子。
叶子的形状可以随意发挥,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4. 第四步:写知识点最后一步就是在叶子上写上我们要记忆的知识点了。
每个叶子上可以写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字符或者图画来表示知识点,这样可以增加记忆的深度。
四、画知识树的注意事项1. 树干要笔直,树枝要均匀分布,叶子要清晰可辨。
2. 知识点的表达要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和冗长。
3. 可以在画树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装饰,比如花朵、小鸟等,使整个知识树更加生动活泼。
五、画知识树的意义通过画知识树,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化,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
画知识树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我们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六、总结画语文知识树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树的画法及步骤教程,怎样画各种树,画树技法分步解析教程

树的画法及步骤教程,怎样画各种树,画树技法分步解析教程一、树的组成树木一般可分成五个部分,即根、干(或称树身)、枝、梢、叶。
从树木的形态特征看,又有缠枝、挺杆、屈节、钮裂、结疤等。
另外,树叶有“互生”、“对生”和“轮生”的区别。
又因树种的不同,树的皮纹有“鱼鳞纹”、“豆瓣纹”、“横纹”和“解索纹”等区别。
二、树的枝、干、根树中,枝、杆、根都具形态。
画时要交代清楚各自的转折关系,使从根至枝梢有一个形态渐变的过程。
画树必使枝干上下多曲折,不要单用直笔。
三、树的皮纹树种不同,树的皮纹也就各不相同,有光滑和毛糙、横纹和直纹、长纹和短纹的区别。
四、画树和笔顺画树较多中锋用笔,所谓中锋用笔就是将毛笔笔尖运于线条的中央,这样画出的线条显得圆润。
用挺劲的线条画出树干,称为“勾勒”,画树先学勾勒。
勾勒的笔顺通常是先左后右。
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的线自上而下;左下角右上角倾斜的线由下向上,以顺为宜。
枝干先画主线(也称“倾向线”),以便掌握整棵树的气势。
五、画整棵树的步骤1.左树用淡墨勾出轮廓,再用淡墨渲染。
一般有两种渲染方法,一是先用水打潮然后将墨染上;二是直接用墨染。
无论用哪一种方式,用墨都要湿润,有条不紊,不过过急。
2.右树干后,用稍浓些的墨作雨点皴,皴出结构和树皮纹。
皴笔干后再渲染,渲染是把皴笔打浑,使有厚重感。
皴是用来表现裂纹和积存的泥垢。
3.用浓墨稍作皴擦,最后再画出树梢。
三步包含了勾、皴、染、擦四个部分,这是画树的基本顺序和方法。
六、树干的处理方法嫩枝小树用笔可稍快而灵活。
老干老枝用笔要慢而不滞,方显得苍老。
无论是嫩枝还是老树,用笔线条要求抑扬顿挫,抑是将笔按得下,扬是提得起,顿挫是停顿和转折,线条的抑扬顿挫也就是线条的节奏感。
鹿角:指枝梢往上长的一类树木,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
画枯树最难鹿角,难在多而不乱,枝干相叠不相撞。
叠是有前后层次,撞是交十字成X和枝干平行。
避免乱和相撞的方法是枝交“女”字形。
蟹爪:指树枝向下卷曲一类的树,形似蟹爪。
听了王教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听了王教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画知识树”的做法我以前也运用过知识树,但是一般都是在单元复习时运用,让学生自己制作知识树。
知识树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而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
“知识树”为师生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理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地位与作用,整合教材提供直观素材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教授是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二、欣赏“单元导入”的理念和做法,营造“知识森林”我们以往常常采用复习旧知引入,创设情境导入,设置与已学知识的“冲突”等方式引入新课。
但这些导入方式有一个不足就是:不能让学生对要学知识在该单元或整个知识脉络中的位置及其知识的关系有个清晰地认识,而“单元导入”法,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将新学内容融入到已学知识体系中。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一种认识误区,要让学生走出误区,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单元导入”和画不同类型的“知识树”,将知识体系不断扩充,数学思想和方法得以及时梳理、总结、提升。
在课堂小结时,要进一步将知识树完善。
教师要善于将这些知识树,知识林连成片,形成知识的“大森林”,让这一浓郁的森林植根于教师懂课标和说教材的“肥沃土壤”中,学生们游览其中,享其阴,嗅其芳,食硕果,快乐如林中飞鸟。
三、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在“五个环节”中得到很好体现。
“先学后教”的理念,虽然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落实,但王教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先二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再大组内讨论交流,最后组内解决不了的进行全班讨论,只要有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
而我在教学中由于担心学生解答不到位,不全面,怕耽搁时间,在学生讲时顾虑重重,不敢放开让学生充分展示,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很好确立。
今后教学中,我要相信学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进行适时的引导。
知识树模板PPT课件

05
知识树模板的未来发展
知识树模板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内容生成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 术,自动生成知识点、概念和关 联关系,减少人工编辑工作量。
个性化推荐
根据用户的学习历史和行为,智 能推荐相关的知识树模板,提高
学习效率。
智能交互与问答
实现在知识树模板中嵌入智能问 答和交互功能,提供即时反馈和
02
知识树模板的构建方法
确定主题和子主题
总结词
明确主题和子主题是构建知识树模板的第一步,有助于确定知识树的范围和结 构。
详细描述
在开始构建知识树模板之前,需要明确PPT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确定若干个子 主题。子主题是对主题的细分,有助于进一步展开和组织知识内容。
确定知识节点和关联关系
总结词
知识节点是知识树模板的基本组成单元,而关联关系则体现了各知识节点之间的 逻辑关系。
实例三:组织结构知识树模板
总结词
清晰、直观、易于管理
详细描述
组织结构知识树模板通过树状结构展示了组织内部的层级关系和职责分工,有助于员工 了解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职责,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04
知识树模板的实践应用
在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内容组织
培训评估
知识树模板可以帮助培训师系统地组 织培训内容,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 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企业培训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树模板,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学习效率。
学术研究
支持科研人员整理和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调整和完善知识树模板
总结词
在初步构建知识树模板后,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课程设计知识树怎么画

课程设计知识树怎么画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课程内容,理解知识树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绘制知识树。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知识树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知识树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主题、分支和叶子节点;知道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归纳整理成知识树。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软件绘制知识树;能够独立完成知识树的绘制,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们对知识树的兴趣,提高同学们的信息整理能力和思维导图绘制技巧,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知识树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知识树的起源,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知识树的基本结构:讲解知识树的中心主题、分支和叶子节点的概念及作用。
3.知识树的绘制方法:教授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归纳整理成知识树,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软件进行绘制。
4.知识树的优化与应用:介绍如何对知识树进行优化,以及如何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知识树。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知识树的起源、发展、基本结构和绘制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树的运用和优化。
3.实验法:同学们动手实践,使用工具和软件绘制知识树,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知识树绘制教材,作为同学们学习的基本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关于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的额外阅读材料,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知识树的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提供相应的计算机和软件,供同学们在课堂上实践绘制知识树。
知识树怎么画

知识树怎么画“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
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
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1]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
[2]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
基于此,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经过讨论,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并通读了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
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意见众多,但最终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
“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
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也有较大的可行性。
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
每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自结”阶段,他总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语文知识树”中去。
再有,在“学法指导”中,他非常重视复习、检测的过程,他强调复习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不会什么复习什么,全班同学一般不集体复习什么知识,而是每个同学根据“语文知识树”的内容自行安排。
画分类学树状图,你也可以!

画分类学树状图,你也可以!GraPhlAn安装首先,是GraPhlAn 的下载安装。
在linux环境下使用如下命令进行下载:hgclonehttps://****************/nsegata/graphlan然后将路径添加到bash配置文件中,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命令如下:export PATH=`pwd`/graphlan/:$PATHGraPhlAn主程序GraPhlAn有两个主要的脚本:graphlan_annotate.pygraphlan.py其中第一个(graphlan_annotate.py)用于将注释文件绑定到输入树。
graphlan_annotate.py --annot annotation_file.txt input_file.txt new_input_file_name.xml注释文件可以与树输入文件多次绑定哦。
第二个(graphlan.py)用于生成不同格式的输出图像:png、pdf、ps、eps、svg。
还可以使用 --dpi(默认值为72)和 --size(默认值为7.0,以英寸表示)来设置图像的分辨率和尺寸。
用法如下:graphlan.py new_input_file_name.xml image_name.png --dpi 150 --size 7graphlan.py new_input_file_name.xml image_name.svg --dpi 150 --size 7GraPhlAn运行输入树文件(guide.txt 部分)的格式如下,各水平之间用 '.' 分隔。
Bacillaceae.Anoxybacillus.AflavithermusBacillaceae.Bacillus.BamyloliquefaciensBacillaceae.Bacillus.BanthracisBacillaceae.Bacillus.BatrophaeusBacillaceae.Bacillus.BcellulosilyticusBacillaceae.Bacillus.BcereusBacillaceae.Bacillus.BclausiiBacillaceae.Bacillus.Bcoahuilensis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做一张最基础的分类等级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画知识树
一、画什么?
我先教学生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
二、怎么画?
知识树要有层次。
打个比方说,知识树像中国交通图。
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像地市,第三层次像县,第三层次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一样。
这样学生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
在画知识树之前,我先告诉他们每一层该写些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写。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我没有死死的限制他们只画树,而是以树为例讲了层次该怎么去分,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想画什么样都可以,所以后来学生就画成了手掌,星星,水果,机器人,章鱼等各种形状。
全册教材知识树
主干:语文第十一册。
第一层六个杈,分别是一到六单元的单元主题,如“童话寓言之旅”,第二层是每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如:“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第三层是每一单元的课题。
第四层是课文类型。
第三层还可以是本单元的语文大课堂和习作内容。
单元知识树
主干:单元主题。
如:温暖的记忆。
第一层就一个杈:单元训练重点;第二层六个杈,包括五篇课题,一篇百花园;第三层又可分三个杈,分别是主要内容,本课写作方法,读书感悟;四层主要内容还可分为课文的结构,感悟可
分为优美词句欣赏。
每一课的知识树
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图,一种是收获图。
先说结构图主干:课题,第一层主要内容,就一个杈;第二层是课文分几部分(也就是意义段的段意)有几段分几个杈;第三层是每一部分的分层,这个有的有,有的没有,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第四层是每段的关键词。
收获图主干:课题;第一层分三个杈:主要内容,学文感悟,写作方法;第二层是主要内容衍生段意,学文感悟衍生重点句及感悟,写作方法衍生优美词义和优美句子;第三层段意可衍生层意或关键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