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优质课比赛学案12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下述教育目标:1. 掌握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性质和制备方法;2. 了解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及实验操作技能;4.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3. 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4.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5. 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3. 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2. 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方法1. 授课法: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性质和制备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卤代烃的认识和理解;3. 探究法: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 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根据溴、氯和碘等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卤代烃、氯代烃和碘代烃;2. 讲解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包括主链选择、取代基的编号、取代基的前缀和后缀等,让学生掌握化合物的正式名称以及常见的简称;3. 介绍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物态、溶解性、沸点和熔点等,以及卤代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消旋和裂解反应等;4. 介绍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包括从烃类或醇类制备以及氢卤酸加成法、卤代烃的置换法和加热法等;5. 介绍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重要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以及防火、杀虫、熏蒸等方面的应用;6.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参加氢卤酸加成法合成卤代烃的实验,培养其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7. 组织小组讨论或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卤代烃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部推荐的高中化学教材;2. 实验设备和试剂:卤代烃样品、氢卤酸、连续滴定管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高清投影仪、电脑等。
《卤代烃 示范教案》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3(新课标)】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卤代烃◆教学目标1.能辨识卤代烃的官能团,并根据官能团对卤代烃进行分类;能列举典型卤代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应用。
2.能从溴乙烷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特点预测可能的断键部位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了解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的反应,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1-溴丁烷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探究实验进行对比和归纳,形成“化学反应可以调控”的观念,通过类比迁移形成对卤代烃反应基本规律的认识。
4.通过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积极贡献,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溴乙烷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当赛场上运动员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复方氯乙烷气雾剂”。
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氯乙烷沸点低,挥发时吸热。
思考: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应可以制得含有卤素的有机物呢?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上述提到的有机化合物氯乙烷、一氯甲烷、1,2-二溴丙烷、溴苯等,它们的结构母体分别是乙烷、甲烷、丙烯和苯,可看作是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我们将这类物质称为卤代烃。
【新知讲解】一、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官能团:碳卤键(C X)3.分类:按照卤素不同,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根据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根据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一卤代烃:含一个卤原子的卤代烃可用R-X表示饱和一卤代烃通式: C n H2n+1X4.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课本上数据:【小结】室温下,大多是液体或固体。
注意:CH3Cl、CH3CH2Cl为气体。
卤素原子相同时,卤代烃沸点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则减小。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8)
《卤代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实现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转化的重要桥梁,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卤代烃是理解有机物基团相互影响、巩固水解反应、学习消去反应概念的有效资源,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载体。
必修模块的学习限于具体有机物个例的性质和应用,而在选修模块中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有机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需要更多地从不同类别有机物的结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功与过。
2、知道卤代烃的定义及其物理性质。
3、以溴乙烷为例,从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卤代烃中的C-X键极性较强而易在反应中断裂。
4、掌握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及断键、成键的位置,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5、初步体会反应溶剂的不同会影响反应的历程及产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乙烷和溴乙烷的结构,突出官能团-Br对溴乙烷结构的影响,让学生体会研究烃的衍生物应牢牢抓住官能团对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方法,并再次体会和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有机化学核心思想。
2、通过对卤代烃反应规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
3、通过从两个实验宏观现象分析到微观反应实质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溴乙烷取代和消去反应历程的演绎,提高学生从断键、成键位置的角度分析有机反应的能力。
5、应用对比学习、归纳迁移学习的方法巩固对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功与过,增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社会价值的认同。
2、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理解科学的严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卤代烃-省赛一等奖
《卤代烃》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5模块中的《卤代烃》。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采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在做中学”。
2.教材分析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中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们均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熟悉的物作为背景。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上看,“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为内容标准,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教学目标不要定位过高。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卤代烃也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操作上,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假设、讨论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
因此,在进行本课学习时,可以借鉴以前的方法,进一步运用学习醇、乙酸等烃衍生物的方法,指导本节知识的学习。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⑵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⑶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10)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重要性质的教学,第二课时巩固学生对卤代烃重要性质的掌握,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通性;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实验;3.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卤代烃的分类及重要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特点的思想;2、通过学生对溴乙烷化学性质的学习,从而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哲学思想。
3、通过溴乙烷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2、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操作及溴离子的检验.难点: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四、教学过程质还是非电解质?结论:结论:结论:请各小组试写出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方程式:【讲解】在碱性条件下溴乙烷与水反应生成了溴离子,说明了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实质是水中的羟基取代了溴原子,所以该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提问】反应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讲解】氢氧化钠中和水解产生的氢溴酸,使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溴乙烷水解方程式可以写成CH3CH2Br+NaOH →CH3CH2OH+NaBr【总结性提问】怎么检验卤代烃的卤原子【过渡】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将上面探究实验的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改为“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卤代烃-“十市联赛”一等奖
《卤代烃》教学设计(高三一轮复习张家海)一、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醇酚》。
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烃类内容之后,这一安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烃与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桥梁。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高二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本节内容,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太多的讲解,而是需要练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漏补缺,掌握好卤代烃的官能团——卤素原子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内容不多,学生在学习时感觉较易掌握,但在区分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容易混淆,需要寻找一个简单易记的方法来处理,才能有好的效果;另外目前学生大多忽视化学方程式的记忆,需要加强记忆,可以进行默写,批改后,不过关的再继续默写到过关为止。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官能团(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3).能够清楚区分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卤代烃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通过实验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复习卤代烃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练习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基本素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卤代烃的结构、官能团、性质和应用2、教学难点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原理和两者的区分五、教学过程复习课主要以练习为主,通过练习温故知新,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利用设计好的学案,教学过程如下:1展示高考题,了解题型和考查形式(时间:30秒)【2022广东高考选取】30(16分)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2)化合物Ⅱ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1)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生成Ⅳ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卤代烃在高考重要性30秒3画关系图,构建知识关系网(12分钟)【练习1】(1)试写出一步反应能生成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你能写出多少(无机试剂任选,下同)(期间教师巡视教室,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鼓励学生上台书写,未满意未完全的继续鼓励其他学生上台补充,有错误的再让学生上台修改,完善后再做下一问)(2)用溴乙烷作原料能制备多少种有机物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卤代烃》教学设计
《卤代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卤代烃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3.理解卤代烃的化学反应;4.能够通过实验分辨卤代烃的类型。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引入1.提出问题:你们是否了解卤代烃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向学生简要介绍卤代烃的定义及常见性质,例如与烃的比较、沸点与溶解性等。
3.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卤代烃的问题。
二、制备卤代烃的方法1.介绍制备卤代烃的主要方法,包括自由基取代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
2.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3.与学生一起探讨制备卤代烃的实际应用,例如工业上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中的合成方法。
三、卤代烃的化学反应1.介绍卤代烃的常见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消除反应等。
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和特点。
3.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操作1.设计实验:使用醇和卤素制备卤代烃。
2.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步骤。
3.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五、实验报告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2.学生将实验报告交给教师,进行评分和反馈。
六、拓展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一个与卤代烃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提问学生关于卤代烃的定义、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的问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估,包括仪器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实验器材:醇、卤素、烧瓶、冷却管、热水浴3.实验记录表。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6)
《卤代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结构、物理性质。
取代反应的教学,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溴乙烷结构、物理性质、水解反应的本质及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模式学习,结合学案,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溴乙烷物理性质与Br验证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溴乙烷结构与水解反应。
难点: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准备
1.道具准备:a.小组编号1-5(并贴上编号)
b.每组准备A4纸打印的ABC各一张
c.准备奖状
2.实验准备:分组实验6组
实验药品:溴乙烷、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热水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卤代烃
一、卤代烃
1.定义
2.分类
二、溴乙烷
1.结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1)
第三节卤代烃一、教材分析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本节从代表物质结构和性质到同系列有机物的学习,强化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方法。
通过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消去反应等反应类型,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充分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2.初步形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分析他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思路.3.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机化学反应,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过程与方法】1.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充分理解卤代烃的性质.2.能依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教学重难点】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及条件【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氟利昂、甲烷与氯气取代的产物等卤代烃导入课题活动一:自己搭建溴乙烷的结构,并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活动二:取溴乙烷药品观察,总结出它的物理性质思考:溴乙烷中存在的是溴原子还是溴离子。
从乙烷的结构思考溴乙烷的结构,从结构中思考溴乙烷的性质活动三:设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实验1.需要什么仪器?注意:(1)在搭建过程中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2)注意药品的用量问题2.实验步骤:(1)将约2ml溴乙烷与约5ml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混合,水浴加热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冷却后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2)取约2ml溴乙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3.学生操作4.学生回答实验现象:5.思考讨论:活动五:讨论、比较、总结填写下表作业:1、课后2、3题写在作业本上2、查找资料总结卤代烃的用途,并分析他们的成分和用途及对人类是否有危害。
《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2、把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响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试验设计,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力气;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育学生使用化学平衡学问生疏溴乙烷水解反响的力气;3、由乙烷与溴乙烷构造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进展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争论、试验设计、试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比照试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猛烈的奇异心、求知欲,急迫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
试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试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熬炼了毅力,也培育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从溴乙烷水解试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
通过用化学平衡学问生疏溴乙烷水解反响,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响规律的理解与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溴乙烷的水解试验的设计和操作;2、试用化学平衡学问生疏溴乙烷水解反响。
难点:由乙烷与溴乙烷构造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进展验证的假说方法。
学问构造和板书设计一、溴乙烷1.溴乙烷的构造分子式:C2H5BrH H构造式:H—C—C—BrH H构造简式:CH CH Br或C H Br3 2 2 5官能团:—Br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3、化学性质(1)水解反响:CH CH Br+H O3 2 2(2)消去反响:CH CH Br3 2CH CH OH+HBr3 2CH =CH +HBr2 2消去反响(elimination reaction):有机化合物在确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 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响,叫消去反响.一般来说,消去反响2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二、卤代烃1、定义和分类(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张春玲参加比赛卤代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天津钢管公司中学张春玲一、课题概述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5模块中的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在本章前两节系统学习了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为卤代烃的学习作好了充足的方法铺垫,同时卤代烃知识是继高一化学必修2中乙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们均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熟悉的物作为背景,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意义。
而从教学内容上看,“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为内容标准,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纵观最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中,卤代烃的考察频率较高,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不要定位过高,可以在习题教学中予以重视,特别是一卤代烃官能团的转化和1、3-丁二烯的加成可以适当加强。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基本知识,又在本章前两节烃类知识的学习中掌握了结构决性质,从代表物的性质归纳此类物质的性质的学习方法。
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实验操作上,采用小组合作式,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实验交流等突破学习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推测反应中的锻键情况,借助flash动画模拟,使学生从抽象到形象地理解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⑵了解溴乙烷及卤代烃的物理性质⑶理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即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及其反应条件过程与方法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采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分析理解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反应实质,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
卤代烃优质课
一、设计思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和积极思维的过程。
学习是要依靠学习者的主观构造作用,把新知识同化到他原有认知结构当中,使原有认知结构重新构建。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本课设计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放在适时地向学生提供材料和教给获取材料的方法上,并对难点问题进行引领性分析,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二、教材分析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烃的代表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应用,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烃的衍生物知识在烃与糖类、蛋白质和高分子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在有机合成中,烃的衍生物常是重要的中间体。
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处于选修5 的第二章的第三节,本单元内容在烃与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卤代烃是一类结构比较简单的烃的衍生物,它往往是由烃合成其他衍生物的中间体,或由单官能团向多官能团转变的中间体,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卤代烃的学习对以后有机物的合成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是卤代烃的定义及分类;二是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是卤代烃的性质。
第二部分不但介绍了卤代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也介绍了卤代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DDT的富集和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部分是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学习,归纳总结出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设计安排如下:本单元2课时,第一课时:卤代烃的功与过及溴乙烷的结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是卤代烃的分类、物理通性与递变、化学通性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②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有了初步的了解。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9)
《卤代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本单元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和活动探究建议:①认识卤代烃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②知道卤代烃与其他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③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消去反应。
④用化学方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
⑤调查与讨论: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危害。
2、卤代烃在天然有机化合物中存在极少,自然界中存在的卤代烃几乎都来源于人工合成。
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常用来提供碳正离子,而卤代烃与金属镁形成的格氏试剂又是常见的提供碳负离子的试剂,所以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卤代烃既是核心基础知识的直接体现,又是合成其他有机物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卤代烃,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综合认识有机化学。
4、消去反应使学生新接触到的一个反应类型,学好这个反应,就为醇的消去反应打好了基础,展开的视角除了对反应物的结构特点有要求(只有连接卤原子的碳的邻碳上连接有氢原子),还有对消去的不同产物的判断。
5、虽然卤代烃与烃类的结构差别不大,但是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却与相应的烃的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区别,这个事实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思想的认识。
通过对溴乙烷在氢氧化钾水溶液或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两种不同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学习卤代烃化学性质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消去反应。
在深刻思考相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反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有机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有机化学反应规律。
二、学情分析由于在必修化学的学习阶段学生对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醛、乙酸等)只是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本模块第一章中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等一些概念,所以对某些较抽象或规律性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如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的识别等内容只是有所了解,并没有理解到位。
卤代烃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
2.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2.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中的烃类化合物,提出卤代烃的概念。
2. 介绍卤代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定义: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有机化合物。
2. 结构:介绍卤代烃的分子结构,包括碳链结构、官能团等。
3. 性质:讲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沸点、溶解度、反应活性等。
4. 分类:介绍卤代烃的分类方法,包括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等。
5. 命名:讲解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包括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验证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步骤:(1)观察卤代烃的沸点和溶解度。
(2)进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3)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方法。
2. 总结卤代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卤代烃的基本知识。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教案设计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教案设计一. 教学内容概述本次课程是高二下学期化学课程中的一节,主要介绍了卤代烃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以及卤代烃在生产和工业中的应用方面。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卤代烃这一具有重要生产和工业价值的化合物。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卤代烃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掌握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反应;•了解卤代烃在生产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能够预测卤代烃的化学反应;•能够解决卤代烃的命名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对工业和生产的关注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卤代烃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命名方法;•卤代烃的化学反应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卤代烃的预测化学反应与其命名方法的联系。
四.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展示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和示范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氛围和学习效率。
五.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1.卤代烃的基本概念2.卤代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3.卤代烃的命名方法4.卤代烃的化学反应及应用5.卤代烃在生产和工业中的应用2. 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第二课时: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命名方法•第三课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第四课时:卤代烃的应用和实验操作•第五课时:卤代烃在生产和工业中的应用和分组展示•第六课时:总结和答疑六. 教材与教具:1.《化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试剂:氯乙烷、溴乙烷、碘乙烷等3.实验器材:加热装置、冷却器、酸碱滴定管、试管等七. 课堂实践设计1. 实验操作•实验一:氯乙烷的制备及物理性质的测定•实验二:溴乙烷的制备及化学性质的测定2. 模拟演练•演练一:解题竞赛:卤代烃的命名和化学反应•演练二:探究实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与结构的关系3. 科技创新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先进科技手段,让学生了解卤代烃在生产和工业中的应用,通过策划设想,进行创新和探索。
《卤代烃》 教学设计
《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卤代烃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的卤代烃。
(2)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
(3)学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卤代烃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了解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机理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2)引导学生从结构角度分析卤代烃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卤代烃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反应原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含有卤代烃的物品,如塑料、制冷剂、灭火剂等,引出卤代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卤代烃的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卤代烃的分类: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烃基的结构(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原子的数目(一卤代烃、二卤代烃等)进行分类。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样品和列举数据,让学生了解卤代烃的状态、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并总结其规律。
3、化学性质讲解(1)取代反应以溴乙烷为例,讲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的过程,强调反应条件和机理。
实验演示:在试管中加入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然后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证明溴离子的存在。
卤代烃复习学案及习题(含答案)教学文稿
卤代烃复习学案及习题(含答案)卤代烃学案及习题一、知识点梳理、课堂练习、例题详解1.定义和分类.(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一卤代烃的通式:R—X.(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烃和芳香烃.2.物理通性(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2).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随着碳原子数(式量)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小.3.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1).水解反应.(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验①大试管中加入5mL溴乙烷.②加入15mL20%NaOH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3酸化.④.滴加2DAgNO3溶液.现象: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反应原理:CH3CH2Br +H-OH CH3CH2OH + HBr或:CH3CH2Br +NaOH CH3CH2OH + NaBr[讨论]:①.该反应属于哪一种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NaOH②.该反应比较缓慢,若既能加快此反应的速率,又能提高乙醇的产量,可采取什么措施?可采取加热和氢氧化钠的方法,其原因是水解反应吸热,NaOH 溶液与HBr 反应,减小HBr 的浓度,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 3CH 2OH 的浓度增大. ③.为什么要加入HNO 3酸化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 溶液,防止生成Ag 2O 暗褐色沉淀,防止对Br -的检验产生干扰.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①.大试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 饱和KOH 乙醇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 现象:产生气体,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反应原理: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 NaBr + H 2O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 [讨论]:①. 为什么不用NaOH 水溶液而用醇溶液? 用NaOH 水溶液反应将朝着水解的方向进行. ②.乙醇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乙醇在反应中做溶剂,使溴乙烷充分溶解.③.检验乙烯气体时,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除去HBr ,因为HBr 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④.C(CH 3)3-CH 2Br 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不能.因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⑤.2-溴丁烷 消去反应的产物有几种?乙醇 CH 3CH CH 2BrCH 3CH3CH == CHCH3 (81%) CH3CH2CH == CH2 (19%)札依采夫规则: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消除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例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例2下列关于氟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氯得卤代烃B.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氟氯烃大多数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3的循环反应例3有关溴乙烷的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溴乙烷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B.在溴乙烷中滴入硝酸银,立即析出浅黄色沉淀C.溴乙烷跟K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醇D.溴乙烷通常是由溴跟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的4.制法.(1).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2).不饱和烃加成.5.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欲将溴乙烷转化为二溴乙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补充知识]:1.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1).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①.等效氢问题(对称轴).正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32CH23CH24CH3,异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3)22CH3CH3,②.C4H9Cl分子中存在着“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两种异构类型.(2).二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C 3H6Cl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一卤定位,一卤转位(3).多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等效思想)二氯代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代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苯环上的二氯与四氢等效,可进行思维转换.2.卤代烃的某些物理性质解释.(1).比相应烷烃沸点高.C2H6和C2H5Br,由于①分子量C2H5Br > C2H6,②C2H5Br的极性比C2H6大,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2).随C原子个数递增,饱和一元卤代烷密度减小,如ρ(CH3Cl) > ρ(C2H5Cl) > ρ(CH3CH2CH2Cl).原因是C原子数增多,Cl%减小.(3).随C原子数增多,饱和一氯代烷沸点升高,是因为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4).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可理解为支链越多,分子的直径越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沸点越低.例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A.1种B.2种 C.3种D.4种解析:首先写出碳链的异构,在每一种碳链的基础下再把氯原子取代上去看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卤代烃(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重要性质的教学,第二课时巩固学生对卤代烃重要性质的掌握,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 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基本知识,又在本章前两节烃类知识的学习中掌握了结构决性质,从代表物的性质归纳此类物质的性质的学习方法。
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实验操作上,采用小组合作式,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实验交流等突破学习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推测反应中的锻键情况,借助flash 动画模拟,使学生从抽象到形象地理解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⑵了解溴乙烷及卤代烃的物理性质⑶理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即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及其反应条件过程与方法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采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溴乙烷中C-X 键的结构特点,分析理解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反应实质,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问题教学法、查阅资料等六、教学活动过程与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与步骤学生活动多媒体和实 验教学的运用设计意图【展示汇报】 ---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生答】是卤代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卤代烃学案(第一课时)
一、溴乙烷
一、物理性质
色、态:沸点:38.4℃毒性:有毒【实验】水溶性:密度:(与水比较)
在乙醇中的溶解情况:
二、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溴乙烷的取代反应
三、结构
分子式:结构简式:
结构式:
四、升华与反溃
1、溴乙烷作为我们研究卤代烃的代表,其他卤代烃在化学性质上与溴乙烷有相似性,
你能完成下列反应吗?
△
1. 2-溴丙烷+NaOH溶液
2、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g/cm3,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
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
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判断的依据是。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 值(填下列选项代码)。
A.偏大B.偏小C.不变D.大小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