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绪论) PPT课件
2024版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鼓励创新创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未来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中秋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历代文人墨客纷纷以中秋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词歌赋,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之意。
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其中赏月和吃月饼是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民俗文化中的许多活动和仪式都蕴含着和谐、团结等积极因素,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推动旅游业发展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通过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创新表达
将民俗文化与旅游、影视、动漫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出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融合发展
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案例
1
2
3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识,通过国际交流可以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文化认同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交流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徽菜
八大菜系与地域特色
传统节日食品与寓意
元宵节
端午节
元宵、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粽子、龙舟饭,寓意驱邪避害、祈求丰收。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饺子、汤圆,寓意团圆、和谐。
青团、粽子,寓意纪念先人、祈求平安。
月饼、柚子,寓意团圆、思念亲人。
民俗学课件2
第三节 民俗学的分类
• (一)物质民俗学
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 式性的活动,以及有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 式。
民间建筑、生产习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 民间美术、医药保健民俗、商贸民俗
第二节 民俗学概述
一、关于“民”的概述 • 民俗学学科创始人
• 德国19世纪著名的童话搜 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
• “民”就是民族。
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 Die Gebrüder Grimm)
2. “民”是一个群体
• 法国社会学家,他的3部主 要著作《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宗教生活的 基本形式》。
• 博尔尼(英国)
民俗学研究对象是那些“流行于落后民族或保留于较 先进民族无文化阶段中的传统信仰、习俗、故事、歌谣和 俗语”。
二、关于“俗”的概述
• 20世纪中叶 多尔森(美国民俗家)
民俗学对象概括为口头文化、传统文化和非官方文化。
阿切尔·泰勒
民俗学是研究那些或者是以口头的形式,或者以实践的 方式流传下来的传统。
二、关于“俗”的概述
• 各种民俗事项研究对象
• (1)内容
(2)形式
• (3)传播方式
(4)性质和特征
• “俗”应该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
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 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 民俗学研究内容应该是书面文化传统之外的 文化,以口头、风俗或物质的形式存在,以民间 传承(或是口传,或是模仿,或是表演)的方式 传播。
现在的文化
• 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根本。
•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表达 方式的总和。(民俗学角度)
• 文化作为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和社会历史的 积淀物,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综合反映。 (社会学角度)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
中国民俗文化PPT课件•民俗文化概述•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民俗文化的节日庆典•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特点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起源民俗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
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不断积累、沉淀,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凝聚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艺术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如汉服、蒙古袍、苗族银饰等。
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八大菜系、地方小吃、茶酒文化等。
展示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及居住习俗,如四合院、福建土楼、窑洞等。
030201阐述中国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族谱、家训、家风等。
家族制度介绍中国传统婚丧嫁娶的习俗、礼仪及文化内涵,如婚礼中的拜堂、闹洞房,葬礼中的守孝、祭祀等。
婚丧嫁娶概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节日庆典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包括佛教、道教、儒教及民间信仰等。
民俗学概论
第一节 饮食民俗
一、饮食民俗:主要指人们在加工、制作、食用有关 食物和饮料过程中形成的习俗风尚,是民俗中最有 特色的事项之一。 二、饮食民俗的形成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民俗因素 4、信仰因素 三、饮食民俗的发展 1、自然饮食阶段 2、熟食阶段 3、烹饪 阶段
29
饮食民俗
四、饮食民俗的功能 1、保障生存 2、融合食用与养生 3、社交纽带 4、提供就业机会 5、成为旅游吸引物 五、饮食民俗的范围 1、各式各样的菜肴和饮料 2、分工精细的烹饪技法 3、琳琅满目的餐具器物 4、纷繁复杂的餐饮礼节 5、饮食职业传承及其类型
8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性与类型性 二、传承性与扩布性 三、稳定性与变异性 四、规范性与服务性
五、民族性与地域性
9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 教化功能:教育、模塑,向着社会与集体
二
规范功能: 法律、纪律、道德、民俗 三 维系功能:稳定,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 调节功能:娱乐、宣泄、补偿 五 审美功能:民间艺术
二 古代民俗
特点:
一是民族融合的规模远较史前时期为大, 由此引起的民俗的不断交流与同化的规模也大; 二是古代民俗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以汉 民族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反映了民俗活动顽强的传 承性; 三是民间的 “俗”与官方的“礼”相互影响, 相互转化。
12
三 近现代民俗
特点: 一方面西俗东渐;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蓬勃 发展,逐步生成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具国际性的 民俗体系。
中大时期: 1927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1928年创办 《民俗》周刊。
7
四 民俗学内容与任务
内容: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
民俗学概述(全套课件191P)
1
第一章 民俗概述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第三节
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第四节
第五节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与分类
一、民俗的定义 二、民俗的分类
3
一、民俗的定义
——Folklore
Folkloristics(民俗学)
1、文化遗留说 2、精神文化说
25
第二节 自然生态民俗与农业生产民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一、自然生态民俗的定义
与人类的食物链有关的民俗文 化,叫做自然生态民俗。自然生态 民俗又分为动物生态民俗和植物生 态民俗,其中自然也包括生态环境 的有关气象、季候的民俗。生态民 俗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措施。
27
二、自然生态民俗举例
61
(三)西南民族服饰
1、藏族: 藏袍、帮典
2、傣族: 筒裙、筒帕 3、白族: 风花雪月帽 短围裙 4、纳西族: 七星披肩
62
(四)东北民族服饰
1、赫哲族: 鱼皮衣 2、鄂伦春族:狍皮服饰 3、满族: 旗袍、花盆鞋、旗头 4、朝鲜族: 七彩衣、船型胶鞋
63
第五节 外国服饰民俗举例
一、亚洲国家服饰民俗
3、民间文学说
4、传统文化说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 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 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 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 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4
民俗学概论全套精美课件
▪ 二、民俗事项都有异文
▪ 有异文是民俗事项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民俗事项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民俗事项 不可能只有一个文本,因为每一个人在讲述、 表演、模仿和重复某一种民俗事项时,都可 以说是一种再创造。
▪ 另外,随着地理环境、民族、语言、生活方 式、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同一个 故事也会有众多的异文。
第二节 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国外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 ▪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
期的德国。 ▪ 民俗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 ▪ 1806--1807年,格林兄弟开始搜集民间故事。 ▪ 1812年格林兄弟出版了《儿童和家庭故事》,
标志着民俗学学科的诞生。
▪ 真正的民俗学一词是1846年由汤姆斯首次提 出的。
▪ 1922年,北大创办了《歌谣周刊》,由周作 人、常惠、顾颉刚等人担任编辑。
▪ 1927年中山大学把《民间文艺周刊》改为 《民俗周刊》,由钟敬文、容肇祖、刘万章 等人任主编。
▪ 到1949年,中国民俗学研究已取得一定的 成果:故事研究方面,如顾颉刚的《孟姜女 故事研究》;歌谣方面,如董作宾的《看见 她》、顾颉刚《吴歌甲集》、钟敬文《歌谣 论集》等;神话方面,如茅盾《中国神话研 究》等。
▪ 三、民俗事项具有强烈的地方性
▪ 尽管一些民俗事项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都有异文,但如果把这些异文进行比较的话, 我们会发现一个地区或民族的异文都反映出 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 某个地区或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念等。
第四节 民俗的功能
▪ 一、娱乐性 ▪ 二、教育功能 ▪ 1、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 ▪ 鄂尔多斯婚礼歌 ▪ 2、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 ▪ 三、心理功能
▪ 一、神话
民俗学概论第二讲ppt课件
2020/4/18
.
10
民族入侵带来的民族民俗文化的变革。 • 剃发易服
2020/4/18
.
11
• 地域生态原因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方 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 惯。2020/4Fra bibliotek18.
12
2020/4/18
.
13
上山不见人,入村不见村 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第二节 民俗的形成 与基本特征
.
一、民俗的形成
.
• 经济的原因
不同经济基础对应的是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及意识形态。因此,民俗的产生总是受到 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如:
神话\巫术\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和消失 交通民俗、医药民俗的变迁
2020/4/18
.
3
交通工具的发展
2020/4/18
• 到了父系社会以后,妇女的地位降低,部落出现了掠夺 婚形式。周代,随着社会制度逐渐完善,婚姻也有了具 体规定,出现了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 期、亲迎。婚礼的彩礼以牲畜为主,如古籍中有“婚以 牛聘”的说法,同时规定同姓不婚。
• 两汉时期实行早婚,婚礼崇尚奢靡,结婚离婚都比较自 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0/4/18
.
23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
• 集体性
集体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 类的群体活动。正是依靠群体的创造、完善、传承和 保护,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
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斥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 导或许是个人,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 的响应,否则不会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因此, 这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
第一讲 民俗概说
庆阳香包
赛龙舟
端午节申遗争论
韩国江陵端午祭活动期间举行各种巫法和祭 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 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等。
官奴假面舞
端午巫祭
二、民俗
(一)民俗的概念与内涵 (二)民俗的分类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
(四)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民俗的概念与内涵
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
1.物质民俗
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 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带有 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以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 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
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 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2.社会民俗
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 制。(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 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 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
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 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例:民间故事的类型性。
世界各地存在很多情节基本相同,形
式大同小异的民间故事:
两兄弟型、灰姑娘型、田螺姑娘型、 狼外婆型、 呆女婿型、巧女型、机智人物 型、地主长工型……
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1)民俗的规范性 民俗文化是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 言和行为模式,民俗文化这种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 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 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例: 家族:家规、家教、家法;
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在传承和扩布过程中
民俗学课件(新)
理解定义时需注意:
1、关于民俗中的“民” 2、民俗的本质——传统文化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表 达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传统应具有的特征: 必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 的东西 ;传播方式:“口头”或者“行为”或 者“风俗”或者“物质”;传播途径:非正式性; 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 。
二、什么是民俗学
(一)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1、国外的情况 一般认为始自英国人威廉·汤姆斯 (William Thoms)于1846年提出的 “folk-lore”一词。他在1846年写给 《雅典娜神庙》杂志的一封信中提及该词。 汤姆斯的贡献在于确定了民俗学作为一门 学科的地位。
2、中国的情况
《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的《征集全国歌谣简 章》:
一、有关一地方一社会或一时代之人性风 俗政教沿革者; 二、寓意深远有类格言者; 三、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 然成趣者; 四、童谣谶语似解非解而有天然之神韵者。
(四)中国民俗学研究历史简介
4、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两次壮举 (1)妙峰山风俗调查 关键词:1925年;荣肇祖、顾颉刚 、孙伏圆等; 入境随俗、实地调查 ;成果最初发表在《京报》 副刊上 ,1928年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正 式出版 ;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霹雳 ”、 是“中国学术界起了革命” (2)西南民族调查 关键词:中山大学;始于1928年,结束于1930 年 ;地点—云南、广西、四川等的少数民族地 区;完成大量的考察报告和研究著述
(四)中国民俗学研究历史简介
结语: 1、北大为中心的民俗学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 发生、发展期 ;中山大学为中心的民俗学则是 其发展繁荣期 。 2、北大民俗学时期为中山大学民俗学时期奠定 了基础,开拓了道路,培养锻炼了学者,提供了 理论上和资料上的参考,造成了影响;因而中山 大学民俗学时期能够较早地站在了一个学科意识 更为强化、学术气魄更为宏大的层面上。
民俗学全套PPT课件
三、农业民俗
1、内涵:反映传统农业历史风貌;祈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体现。
2、主题:迎春、劝耕、祈求一年农业丰收。
3、内容:①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二十 四节气;②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天文学; 除夕、初一观察天象;③农业禁忌、祭祀习 俗:迷信、经验;④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 习俗;⑤农业生产过程习俗:物质生产与精 神文化;⑥农业娱乐风习:实用与艺术审美 的结合
中国民俗的基本特征
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 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起着继承历 史文化的作用。
❖ 教化功能:教育、模塑,向着社会与集体 ❖ 规范功能:约束;层次:法律、纪律、道德、
民俗 ❖ 维系功能:稳定,向心力与凝聚力:统一行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产生、流传,社会性 传承性与扩布性:纵向和横向,时间与空间 定性与变异性:如服饰、石榴 类型性:民间故事,灰姑娘、巧女呆女婿;居住民俗 规范性:乡约,族规、家规;禁忌 服务性:社会;生产;生活;心理;审美 地域性: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乡土
民俗的形成
《元旦》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居住形态
算命、看相、风水
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 式; 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 忌; 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 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弗雷泽《金枝》:在别的事情已经升到较高的平面的 民族,那里所见到的较原始的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
• 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钟敬文教授认为; “今天我国的民俗学,似乎负有这样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 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包括那些相关的思 想、感情和想像的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 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过去长时期内不为学 者所记录和谈论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 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 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 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民俗学概论(讲义)
《民俗学概论》教案绪论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一、民俗的定义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
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
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
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一、民俗的特征(一)集体性集体性,又叫社会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
第一讲 民俗学概论
的“俗”概念的一般特点。
——《美国的民俗概念》
——民俗的分类
经济民俗:以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 俗以及消费习俗为主要内容; 社会民俗: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 习俗惯例为主要内容,其中社会往来、组织、生 活仪礼是重点,近来又扩展到都市民俗; 信仰民俗:以传统的迷信(如敬神驱鬼)与俗信 (如不再有迷信色彩而只余下祝吉贺喜意义的贴 春联)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 游艺民俗: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习俗为主要内容, 包括口头文艺活动,也包括传统竞技等在内。
驳、讥笑、嘲弄、绕口令、问候与送别用语、民间
言语(例如,俚语)、民间语源、民间比喻(例如, 洁白如雪)、民间隐喻(例如,从煎锅上跳入火
海)、名字(例如,绰号或地名)、民间诗歌——
从较长的民间史诗到儿童的韵语,如拍球歌、跳绳
歌、数手指脚指歌、哄小孩的歌、丢手绢歌(在游
戏中决定“它”会是谁)和儿歌。还有一些书写形 式的民间韵语,例如签名册上的诗句、墓志铭、厕 所文学(墙壁涂鸦)。一般的非言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俗学的理论框架
基础理论 应用民俗学 民俗史学(1、民俗发展史;2、民俗 学史) 民俗资料学(民俗资料的收集、整理、 保存等)
民民民民概 俗俗俗俗念 学的的学、 方分特的对 法类征社象 论 会、 功范 能围
基 础 理 论
等旅经法商心语宗文社 等游济律业理言教艺会 民民民民民民民民民 俗俗俗俗俗俗俗俗俗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课程作用
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编导专业选修课 了解民俗文化 参与民俗学田野调查
课程目标
是什么? 职业技术课程 营销专业必修课 为什么? 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概论
民俗事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 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 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 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 心理活动。总体说来,大略可以分 为以下四部分。
民俗学概论
物质民俗 ,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 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 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 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 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 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 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民俗学概论
“风俗”(Lore)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 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 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 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即令统治阶级 中的成员,也有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 之别。在公务活动中他们必须遵从官 方的定制,在个人生活中他们除了保 存着上层社会的某些生活习惯外,基 本上也与民族共有的习俗惯制取一致 的态度。
民俗学概论
社会民俗 ,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 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 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 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 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 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民俗学概论
“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
犁的形状,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 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 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 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 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 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民俗学概论
3 、民间文学说。这种观点认为民 俗即民间文学,主要流行于美国和 前苏联。例如美国学者厄特利 (F . L .Utley) ,将民俗定义为“口 头传承的文学艺术”,将习惯、宗 教、语言、工艺等排斥在外。在前 苏联,民俗 (Folklore) 仅指劳动人民 的口头创作。
民俗学概论
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 过去研究得比较多的民俗 现象,也主要是民间文学。
民俗学概论
4、传统文化说。这是西方普遍 流行的观点,即把民俗仅限于 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 出来的新民俗排斥在外。
民俗学概论 1961年,厄特利曾对西方流 行的二十一种民俗定义进行 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其中 “传统”一词出现率最高, 达十三次,可见这种观点带 有普遍性。
民俗学概论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 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 、文化遗留物说。这是英国文化 进化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民俗是 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 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 物,就像人由猿猴进化而来,身上 残留着一根尾椎骨一样。
民俗学概论 2 、精神文化说。这也是英国 学者们的观点。在国际民俗学 界流行了相当长时间。英国民 俗学会1914年出版的《民俗学 手册》中,有一段话形象地表 明了这种观点,它常常被人引 述:
民俗学概论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上 述狭义民俗现今天已被打破, 人们普遍倾向于对民俗概念 的广义理解。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先生等认为:民俗是
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 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 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 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 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
民俗学概论 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 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 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 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 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 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 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民俗学概论”是一门向高 等学校文科学生系统介绍民 俗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历史、 方法、理论成果的课程。
民俗学概论
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是全面了 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增强 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 认识;二是系统学习民俗学的基本 理论,了解民俗学在中国和世界上 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掌握一些从事 民俗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基本理论与 方法。
民俗学概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 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 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 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 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 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学概论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 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 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 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 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民俗学概论 当然,“民俗”的范围并不是 宽泛无边的。每个民族都有上、 中、下三层文化,民俗是中下 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一切民 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 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 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 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 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 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俗学概论
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 现。如《礼记.缁衣》:“故君民者, 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传): “楚民俗,好痹车”;《汉书· 董仲 舒传》:“变民风,化民俗”;等 等。此外,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 的词,如“风俗”、“习俗”、 “民风”、“谣俗”等。
民俗学概论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 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 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Toms)1846 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 “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 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 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后来,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 者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 词。
民俗学概论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家的 民俗学家们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 于传统方面,他们的目光大多关注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人群,尤其是 所谓野蛮民族、农民和边民。现在 这种情况已有所变化。对民俗的研 究已扩展到所有人群。
民俗学概论
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 士兵、学生、商人、职员 等,只要是“官方”之外 的有着某种共同社会关系 的群体,都可看作“民 间”(Folk)。
民俗学概论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 握它的范围,应该对“民间” (folk) 和 “风俗” (Lore) 二词的含义加以认真的 考察。 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 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 , 除统治集团 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 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