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球蛋白E_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免疫
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揭示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
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揭示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揭示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寄生虫感染是人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针对各种寄生虫的感染。
然而,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应对寄生虫的侵袭的呢?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
一、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反应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的自然防御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抗病原体的入侵。
当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
1. 免疫细胞的参与在寄生虫感染的初期阶段,免疫细胞会被激活并迅速聚集到感染部位。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两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寄生虫感染中起到关键作用。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并消灭寄生虫,而树突状细胞则负责将寄生虫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2. 炎症反应的发生寄生虫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
当免疫细胞感知到寄生虫的存在时,会释放一系列的信号分子,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反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聚集到感染部位,并增强它们对寄生虫的攻击能力。
3. 抗体的产生免疫系统也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对抗寄生虫感染。
抗体可以通过结合寄生虫的表面分子,阻碍它们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和繁殖。
此外,抗体还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如补体系统,来进一步清除寄生虫。
二、免疫系统的调节与逃避尽管免疫系统在对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寄生虫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策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1. 免疫抑制分子的产生一些寄生虫可以产生免疫抑制分子,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
这些分子可以阻止免疫细胞的激活,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让寄生虫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2. 伪装和变形有些寄生虫通过伪装和变形来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
它们可以改变自身表面的分子结构,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辨认它们为寄生虫。
此外,一些寄生虫还可以侵入宿主的免疫细胞内部,从而避免被免疫系统发现。
三、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的应对策略尽管寄生虫具备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但免疫系统也在不断演化和进化,形成了一系列对抗寄生虫感染的应对策略。
寄生虫免疫
土源性线虫病: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中卵和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抗原的纯化: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利用寄生虫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组分分离的过程。
纯化的方法: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凝胶层析是一种以分子大小为基础的分离技术,凝胶中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的小孔使被分离组分在流经途径上出现差别,大分子物质首先从孔外经过,首先被洗脱出来,其次是较小的组分,最后是小分子物质。
(常用载体:交联葡聚糖、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利用它与流动相中的离子能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层析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原理:依靠静电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结合利用待分离的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或所带电荷的不同而引起的与载体结合力不同和进行区分。
离子交换层析过程:起始、吸附、解脱、完成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将具有特殊结构的亲和分子制成固相吸附剂放置在层析柱中,当要被分离的蛋白混合液通过层析柱时,与吸附剂有亲和力的蛋白质就被吸附而被滞留在层析柱中。
那些没有亲和力的蛋白质由于不被吸附直接流出,从而与被分离的蛋白质分离,然后选用适应的洗脱液改变条件将被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亲和层析原理:亲和层析是一种吸附层析抗原(或抗体)和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这种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逆的,所以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后,就可以使存在的液相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选择性的结合在固相载体上借以与液相中的其它蛋白质分开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理想载体的基本条件:1、不溶于水,但高度亲水2、惰性物质,非特异性吸附少3、具有相当量的化学基团可供活化4、理化性质稳定5、机械性能好,具有一定的颗粒形式以保持一定的流速6、通透性好,最好为多孔的网状结构,使大分子能够自由通过7、能抵抗微生物和醇的作用固相载体包括皂土、玻璃微球、纤维素、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等在缓冲液离子浓度大于0.05mol/l时对蛋白质几乎没有非特异性吸附。
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在寄生虫体内寄生的过程中,它们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作为机体的防线,负责抵御外来入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机体内一组复杂的细胞、分子、器官和组织的集合体,它们共同协调作用,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体的侵害。
免疫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固有免疫系统是先天性的,它通过屏障阻挡入侵病原体,并通过吞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清除病原体。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后天性的,它通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进行特定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二、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寄生虫感染侵犯宿主后,与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着一系列的相互作用。
在与寄生虫进行抗争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应答方式。
1. 免疫抗原的识别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寄生虫感染产生的免疫抗原,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抗原可以是寄生虫体内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递呈细胞可以将这些免疫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反应。
2. 免疫细胞的激活寄生虫感染会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诱导其他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形成免疫应答。
3. 免疫调节的平衡免疫系统与寄生虫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免疫调节的平衡。
寄生虫感染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干扰机体的免疫应答。
一方面,免疫调节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另一方面,免疫调节也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耐受,容许寄生虫的存在。
三、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免疫细胞的变化,还包括免疫分子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1. 免疫细胞的变化在寄生虫感染的早期,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用于清除寄生虫。
卫生系统招聘-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二
卫生系统招聘-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二[单选题]1.巨噬细胞产生的内热原是( )A.TNF-βB.IL-1C.补体D.IL-12E.FcR正确答案:(江南博哥)B[单选题]2.临床上HIV感染的确认试验是( )A.ELISA测HIV抗体B.免疫印迹测HIV抗体C.血凝试验测HIV血凝抗体D.放射免疫法测HIV抗体E.对流免疫电泳测HIV抗体正确答案:B[单选题]3.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A.血凝B.血凝抑制C.溶血D.不溶血E.无明显改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是用免疫溶血机制作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
由于反应中无游离的补体而不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如待测系统中不存在待检的抗体(或抗原),则在液体中仍有游离的补体存在,当加入指示剂时会出现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单选题]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 )A.抗线粒体抗体2型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D.抗核抗体E.抗平滑肌抗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抗线粒体抗体2型。
[单选题]5.眼外伤引起的交感性眼炎的机制为( )A.隐蔽抗原释放B.修饰抗原C.异嗜性抗原D.Th旁路活化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晶体蛋白属于隐蔽抗体,外伤后释放人血,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交感性眼炎。
[单选题]6.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试管凝集法E.血凝抑制试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试管凝集试验有肥达试验及外斐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也是试管凝集试验。
[单选题]7.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吞噬细胞是( )A.树突状细胞B.B细胞C.T细胞D.并指状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E[单选题]8.患者,女,44岁,近2个月感觉乏力,骨骼疼痛。
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85.0g/L,检测以下哪种检验指标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A.M蛋白B.IgGC.ASOD.CA153E.RF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M蛋白是单克隆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大量类别型、基因型、独特型相同的均一免疫球蛋白,多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瘤。
免疫学与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
免疫学与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因素的免疫反应的科学。
在免疫学中,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还包括寄生虫等生物。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及其相关机制。
1.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是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当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时,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个方面。
先天免疫是宿主天生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在寄生虫感染中,先天免疫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宿主通过产生抗虫生理活性物质(如血液中的溶菌酶、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致虫物质等)来杀灭或限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活动也可清除寄生虫。
后天免疫是通过宿主的免疫系统获得的针对寄生虫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乳胸腺素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会引发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
在寄生虫感染中,Th2细胞被认为是关键的效应细胞,它能分泌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3(IL-13)等细胞因子,诱导和维持免疫反应。
2. 免疫反应对寄生虫感染的调控免疫反应对寄生虫感染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保护宿主,也可以助长寄生虫的生存。
这取决于免疫系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平衡和调节。
首先,免疫反应可以阻止寄生虫的侵入和扩散。
如皮肤表面和黏膜上的分泌物、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致虫物质等都能有效限制寄生虫的感染。
其次,免疫反应还可以通过激活效应细胞和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寄生虫。
在寄生虫感染后,特异性抗体会结合到寄生虫表面,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并通过补体系统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来清除寄生虫。
然而,寄生虫也采取了一系列策略逃避或削弱宿主免疫反应。
一些寄生虫能够通过改变自身表面抗原的表达,干扰宿主的免疫识别和抗原呈递,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另外,某些寄生虫还能够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比如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T细胞的活化。
ige制备方法
免疫球蛋白E(IgE)制备方法
一、引言
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是一种重要的抗体类型,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防御。
IgE的研究对于理解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有效的IgE制备方法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
二、IgE的生物学特性
IgE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和黏膜表面。
它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FcεRI受体结合,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
此外,IgE还参与抗寄生虫免疫反应。
三、IgE的制备方法
1. 血液提取法:通过收集健康人的血清或血浆,然后通过离心、超滤、层析等步骤纯化出IgE。
2. 细胞培养法:将能够产生IgE的B细胞或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然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再经过纯化得到IgE。
3. 基因工程法: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编码IgE的基因导入到表达系统中,如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使这些宿主细胞大量生产IgE。
四、IgE的纯化
IgE的纯化通常采用亲和层析法,利用IgE特异性的配体(如抗IgE抗体)与IgE结合,然后通过洗脱条件的选择,分离出纯化的IgE。
五、结论
IgE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选择何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来确定。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操作过程的无菌性和避免IgE的变性,以保证制备出的IgE的质量。
六、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能发展出更高效、更经济的IgE制备方法,为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工具。
同时,对IgE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也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人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人类免疫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物。
然而,在人类免疫系统中,对于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寄生虫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体,它们依靠寄主提供的营养和生长环境来生存,寄生虫感染在一些地区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通常由两种免疫机制组成,分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是一种针对寄生虫侵入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和细胞介导的毒杀作用是其主要手段。
在细胞免疫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分,扮演着识别和消灭寄生虫的重要角色。
CD4+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帮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调节细胞免疫的反应,而CD8+T细胞则可以杀死被感染的寄生虫细胞或被感染的宿主细胞。
体液免疫则主要通过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来消灭感染的寄生虫,特异性抗体数目和血液中的浓度都可以反映人体对疾病的防御程度。
寄生虫感染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寄生虫会刺激体液免疫反应,增加抗体的产生,从而加强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
在另一些情况下,寄生虫会操纵寄主免疫系统来减缓或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从而提高寄生虫的生存率。
人体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体免疫系统在不同寄生虫感染之间的反应差异和寄生虫感染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在弱化免疫系统的情况下,如疾病或药物治疗,寄生虫会更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因此,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力的方法包括通过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节来增强自身抵抗力,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总的来说,人类免疫系统对于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是有复杂性的,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理解人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对于控制寄生虫感染和提高人类免疫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寄生虫学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第五章 寄⽣⾍感染的免疫 ⼈体对寄⽣⾍感染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抵抗能⼒,表现为⼀系列的免疫反应。
所谓免疫就是机体排除异⼰,包括病原体和⾮病原体的异体物质,或改变了性质的⾃⾝组织,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理平衡。
⼀般将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前者作⽤不是针对某⼀抗原性异物,⽽且往往是先天性的;后者具有针对性,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这些免疫反应必须由抗原物质进⼊机体,刺激免疫系统后才形成。
⼀、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类在长期的进货过程中逐渐建⽴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它受遗传因素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各种寄⽣⾍感染均具有⼀定程度的抵抗作⽤,但没有特异性,⼀般也不⼗分强烈。
先天性免疫包括有: ⽪肤、粘膜和胎盘的屏障作⽤。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后者包括⾎液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组织中的吞噬细胞。
这些细胞的作⽤,⼀⽅⾯表现为对寄⽣⾍的吞噬、消化、杀伤作⽤,另⼀⽅⾯在处理寄⽣⾍抗原过程中参与特异性免疫的致敏阶段。
体液因素对寄⽣⾍的杀伤作⽤,例如补体系统因某种原因被活化后,可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体⾎清中⾼密度脂蛋⽩(HDL)对⾍有毒性作⽤。
⼆、获得性免疫 寄⽣⾍侵⼊宿主后,抗原物质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常出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产⽣获得性免疫,对寄⽣⾍可发挥清除或杀伤效应,对同种寄⽣⾍的再感染也具有⼀定抵抗⼒,称为获得性免疫。
但是,获得性免疫中也有⾮特异的免疫效应,是⼀个相互联系、复杂的动态过程。
(⼀)寄⽣⾍的抗原 1.寄⽣⾍抗原的特点 (1)复杂性、多源性:⼤多数寄⽣⾍是⼀个多细胞结构的个体,并且都有⼀个复杂的⽣活史,因此寄⽣⾍抗原⽐较复杂,种类繁多。
其化学成分可以是蛋⽩质或多肽、糖蛋⽩、糖脂或多糖。
就来源⽽⾔(来⾃⾍体、⾍体表膜、⾍体的排泄分泌物或⾍体蜕⽪液、囊液等)可概括为体抗原(somatic antigen)和代谢抗原(metabolic antigen)。
临床寄生虫题库(选择填空含答案)
A型选择题1.转续宿主是指A幼虫与成虫寄生的宿主B寄生虫无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C蠕虫成虫寄生的动物宿主D蠕虫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E寄生虫有性时期寄生的宿主2.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A对气候的适应B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C体表结构功能的改变D生殖能力增强E对中间宿主适应性的增强3.引起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是A旋毛虫幼虫B钩虫丝状蚴C血吸虫尾蚴D人蛔虫幼虫E犬弓首线虫幼虫4.表现伴随免疫的寄生虫是A棘球蚴B旋毛虫C日本血吸虫D疟原虫E猪囊尾蚴5.机会致病寄生虫是指A偶然致病的体外寄生虫B偶然机会引起疾病的寄生虫C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D暂时性寄生人体的寄生虫E偶然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动物宿主,在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上,它是寄生虫的A中间宿主B转续宿主C保虫宿主D终宿主E带虫者7.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A野生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病B无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病C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人体寄生虫病D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病E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病8.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D温度、湿度、地质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9.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湿度B土壤、水质C生物、自然、社会D社会制度、经济条件E光照、雨量10.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是A卫生习惯差的人群B常有暴发性流行C普遍性、各国均有流行D都是由动物传染给人E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11.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A仅有病人和带虫者B医学节肢动物C所有野生动物D所有家畜E病人、带虫者、感染的动物12.人体的寄生虫能长期生存而无临床症状,则此人称A急性病人B慢性病人C带虫者D健康者E亚急性期病人13.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A final hostB intermediate hostC reservoir hostD paratenic hostE carrier14.在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生活的时间分A体内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B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C偶然寄生虫D兼性寄生虫和专性寄生虫E永久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15.某寄生虫营自由和营寄生生活,可被食入或经伤口、身体其他开口进入人体寄生,则它是A兼性寄生虫B专性寄生虫C机会寄生虫D偶然寄生虫E永久性寄生虫16.有些寄生虫完成一代的发育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两种生殖方式,并交替进行,此现象叫A幼体增殖B世代交替C配子生殖D孢子生殖E无性或有性生殖17.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采取如下预防措施,除外A管理粪便B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C注意个人卫生D注意饮食卫生和饮水卫生E防止粪便污染食物,水源和环境18.Types of life cycle的划分标准是A是否需要中间宿主B是否需要终宿主C是否需要保虫宿主D是否需要转续宿主E是否需要终宿主和中间宿主19.在流行病学上作为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主要传染源是A急性阿米巴痢疾病人B肝阿米巴脓肿病人C动物宿主D肺阿米巴痢疾病人E无症状带虫者20.溶组织内阿米巴在人体内的两个生活史期是指A合子、卵囊B大、小配子体C滋养体与包囊D滋养体、配子体E裂殖体与包囊21.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的基本环节是A包囊-滋养体-包囊B滋养体-包囊-滋养体C包囊-滋养体-大滋养体D滋养体E滋养体-包囊2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应为A四核包囊B滋养体期C二核包囊期D卵囊E各期均有一定的致病力23.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期是A二核包囊B滋养体C卵囊D四核包囊E包囊和滋养体均可24.急性阿米巴病的典型病理变化A细胞内寄生的增生性破坏B变态反应C对组织的溶解性破坏作用D生成肉芽肿E由外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25.肠外阿米巴最常见于A肝脏B脑C肺脏D心脏E脾脏26.可引起肝脓肿的原虫是A刚地弓形虫B疟原虫C溶组织内阿米巴D阴道毛滴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27.新鲜人粪污染了饮水,可能感染A弓形虫B钩虫C蛔虫D鞭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28.最可能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检验物是A成形粪便B肝脓肿穿刺液C粘液D脓血痰液E肠壁溃疡灶活组织29.防治阿米巴病哪一项是错误的A治疗带虫者B治疗现症病人C注意经口感染D防蝇灭蝇E消灭保虫宿主30.急性阿米巴病的常用病原诊断方法A乙状结肠镜检查B血清学检查C组织切片检查D生理盐水涂片查找粪便内活动的滋养体E沉淀或漂浮或离心浓集法查找粪便内包囊31.对人体致病力较强的阿米巴是A溶组织内阿米巴B哈氏内阿米巴C结肠内阿米D微小内蜒阿米巴E布氏嗜碘阿米巴32.溶组织内阿米巴病的病变原发部位多见于A肺及脑B回肠末端C结肠回盲部D乙状结肠E结肠的肝曲及脾曲33.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殖方式为A配子生殖B裂体增殖C结合生殖D二分裂E世代交替34.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的首选药物是A喹碘方B甲硝唑C甲苯咪唑D氯奎E吡喹酮35.阿米巴病的传播与下列哪种医学昆虫有关A蜚蠊B白蛉C按蚊D虱E库蚊36.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方式是A经口B经皮肤C经胎盘D接触E经昆虫媒介叮咬37.正常人体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后,通常表现为A带虫状态B阿米巴肝脓肿C阿米巴痢疾D阿米巴脑脓肿E阿米巴肺脓肿38.生活史属于循环传播型的原虫是A间日疟原虫B刚地弓形虫C阴道毛滴虫D蓝氏贾第鞭毛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39.医学原虫是指A危害人类的原生动物B人体的寄生性原虫C寄生于人体和家畜的原虫D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性原虫E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原虫40.医学原虫的基本结构是A表膜、基质和细胞器B表膜、胞质和胞核C核膜、核质和核仁D胞质、胞核和细胞器E表膜、细胞器和胞核41.原虫分类主要依据A原虫的外形B细胞核的结构C运动细胞器的有无和类型D具特殊的波动膜E生活史类型42.原虫免疫的类型多属于A伴随免疫B带虫免疫C消除性免疫D无获得性免疫E ADCC获得性免疫43.寄生原虫细胞膜最主要功能是A参与免疫反应B保持虫体形态和自身稳定C形成胞口胞肛D接触杀伤人体组织细胞E形成运动细胞器44.广谱驱肠道原虫的药物是A氯喹B槟榔和南瓜子C甲苯咪唑D甲硝唑E吡喹酮45.不属于机会致病原虫的虫种是A刚地弓形虫B卡氏肺孢子虫C间日疟原虫D隐孢子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46.原虫的运动细胞器不包括哪种A纤毛B伪足C胞口D鞭毛E波动膜47.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的原虫是A齿龈内阿米巴B疟原虫C阴道毛滴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蓝氏贾第鞭毛虫48.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是A间日疟原虫B刚地弓形虫C阴道毛滴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蓝氏贾第鞭毛虫49.原虫感染的临床过程大多表现为初期急性症状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是由于A宿主对原虫的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B原虫个体小,致病力弱C原虫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D宿主对原虫的入侵大都能建立获得性免疫E是宿主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与虫体免疫逃避的综合结果50.医学原虫对比寄生蠕虫在生活史中具有医学意义的一大特点是A病原体排离宿主B进入宿主的多种途径C宿主体内的无性期增殖D宿主转换E某些原虫在宿主体内营有性期或无性期增殖51.硫酸锌漂浮法可用于检查的原虫是A阴道毛滴虫B刚地弓形虫滋养体C疟原虫红细胞内期D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E阿米巴包囊和某些原虫的卵囊52.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脊椎动物宿主的原虫是A刚地弓形虫B阴道毛滴虫C间日疟原虫D蓝氏贾第鞭毛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53.厚血膜涂片法适宜检查哪种原虫A隐孢子虫B阴道毛滴虫C间日疟原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蓝氏贾第鞭毛虫54.下列各种机会致病寄生虫中,哪种是错误的A弓形虫B卡氏肺孢子虫C隐孢子虫D阴道毛滴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55.寄生虫与宿主关系,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中华按蚊是间日疟原虫的终宿主B淡色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中间宿主C野猪是卫氏并殖吸虫转续宿主D白蛉是利什曼原虫的终宿主E猫是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56.蓝氏贾第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A胆囊B十二指肠C结肠D回盲部E小肠57.贾第虫区别于其他人肠内原虫的形态特征A具纤毛B体圆形C具特殊的波动膜D具一个吸盘与两个胞核E具有不定形的伪足58.十二指肠引流法可用于检查A肠吸虫卵B血吸虫卵C钩虫卵D蓝氏贾第鞭毛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59.下列虫种属于机会性致病原虫的是A疟原虫B结肠阿米巴C口腔毛滴虫D蓝氏贾第鞭毛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60.用于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活滋养体的方法是A血涂片B硫酸锌漂浮法C肝穿刺D十二指肠液检查E乙状结肠镜活检肠壁组织61.下列症状不可能是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是A上腹痛B脂肪痢C营养不良D腹胀E脓血便62.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阶段是A大滋养体B八核包囊C小滋养体D成熟四核包囊E无鞭毛体63.治疗旅游者腹泻应选用A肠虫清B乙胺嘧啶C甲硝唑D氯喹E葡萄糖酸锑钠64.贾第虫基本生活史过程为A二核包囊-滋养体-包囊排出B滋养体-包囊分裂-包囊排出C四核包囊-滋养体-包囊排出D二核包囊-滋养体-滋养体排出E单核包囊-四核包囊-滋养体排出65.阴道毛滴虫生长繁殖的适宜的pH值是A 3.8~4.4B <3.8C 7.0左右D <4.4E >7.066.甲硝唑常用于治疗A肝吸虫B肠吸虫C疟原虫D阴道毛滴虫E肺吸虫67.阴道毛滴虫寄生部位最常见于A女性消化道B男性尿道C男性生殖道D女性泌尿道E女性阴道后穹窿68.阴道毛滴虫的传染途径是A血液传播B母婴传播C经口误食D昆虫叮咬E直接和间接传播69.滴虫性阴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外阴水肿B尿中带血C发热D月经不调E阴部瘙痒白带增多70.检查阴道毛滴虫常用方法A血液涂片法B粪便检查法C阴道内窥镜检查D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镜检E尿液检查法71阴道毛滴虫的运动细胞器是A伪足B鞭毛C纤毛D轴柱E基染色杆72.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机制主要是A原虫侵入阴道上皮B原虫溶解阴道上皮C妨碍乳酸杆菌的糖原酵解D机械性刺激和化学毒素作用E增强乳酸杆菌的糖原酵解作用73.阴道毛滴虫得以流行甚广的生物学基础是由于下列虫期具有很强的抵抗力A包囊B滋养体C成熟包囊D卵囊E滋养体+包囊74.人感染疟原虫后在临床上表现的免疫类型是A缺乏有效免疫B带虫免疫C伴随免疫D消除免疫E以上都不是75.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其主要能量来源的物质是A脂肪酸B氨基酸C葡萄糖D磷脂E蔗糖76.鉴别间日疟原虫雌雄配子体的形态最主要的依据是A原虫的大小B疟色素的分布C虫体染色后的颜色深浅D细胞核的特点E原虫的外形77.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A裂体增殖和配子体形成B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C二分裂法增殖D出芽生殖E世代交替78.不作为疟疾发作致病的因素是A裂殖子B疟色素C红细胞碎片D疟原虫残余物E变性的血红蛋白79.在肝细胞内寄生的原虫有A疟原虫B阴道毛滴虫C溶组织内阿米巴D结肠阿米巴原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80.疟原虫与蚊子的关系A经卵传递式B发育繁殖式C繁殖式D发育式E机械性携带式81.血检恶性疟原虫配子体适宜的采血时间是在周围血中出现环状体之后A数小时 B 1周内C十余小时后 D 3周 E 10天后82.可引起疟疾再燃的虫期为A缓发型子孢子B速发型子孢子C红内期无性体D红内期有性体E红外期裂殖子83.不作为疟疾的传染源指A血液中只含有环状体的人B血液中只含有滋养体的人C血液中只含有裂殖体的人D血液中只含有配子体的人E带子孢子的按蚊媒介84.疟疾的再燃是由于A休眠期疟原虫进入血流B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血液C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血液D血液内有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E肝脏内残存的疟原虫进入血液85.疟疾患者红细胞破坏溶解,除了因寄生的疟原虫成熟裂殖体引起红细胞破坏外,还可由于A肾脏病变B血小板减少引起C免疫病理变化引起D骨髓造血功能亢进E巨噬细胞增生引起86.下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哪种不是过敏反应A钩虫幼虫引起皮炎B疟疾出现溶血性贫血C旋毛虫患者出现皮疹D血吸虫再感染出现局部荨麻疹E蠕虫感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87.输血可能感染A丝虫B痢疾阿米巴C疟原虫D血吸虫E隐孢子虫88.人体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多见A隐性感染B急性感染C进行性感染D弓形虫脑病E胎内畸形89.对宿主选择最不严格的原虫是A刚地弓形虫B间日疟原虫C阴道毛滴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蓝氏贾第鞭毛虫90.可由怀孕母亲传染胎儿引起畸胎或死胎的寄生虫病是A血吸虫病B旋毛虫病C钩虫病D弓形虫病E丝虫病91. 确诊弓形虫病最常用的方法是A组织活检法B血清学试验C涂片染色法D基因诊断法E动物接种细胞培养92.弓形虫的生活史类型属于A虫媒传播型B人际传播型C循环传播型D直接接触传播E间接接触传播93.孕妇患弓形虫病时治疗首选药物是A复方新诺明B螺旋霉素C免疫增强剂D乙胺嘧啶E甲硝唑94.下列哪个是急性弓形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A缓殖子B裂殖体C速殖子D子孢子E配子体95.下列哪个不属于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A母婴传播B媒介昆虫叮咬C输血D经口感染E经受损皮肤粘膜感染96.脑脊液沉淀涂片姬氏染色法适于检查的原虫是A阴道毛滴虫滋养体B阿米巴活滋养体C各种肠道原虫包囊D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E弓形虫滋养体97.成人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多发生于A正常人群B儿童C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D营养不良者E伴发肺部细菌性感染者98.人体吸虫成虫的形态构造共同点是A有口腹吸盘B雌雄同体C有口和肛门D有睾丸一对E体表均有明显体棘99.吸虫在分类系统上属扁形动物门的一个A纲B目C科D属E种100.下列哪项不是吸虫的形态特点A背腹扁平B叶片状C多为雌雄同体D有体腔E有吸盘101.除下列某项外,均为吸虫的发育阶段A毛蚴B胞蚴C雷蚴D尾蚴E胞囊102.华支睾吸虫在人体的主要移行途径A囊蚴经口食入,在十二指肠脱囊后,沿总胆管入肝B囊蚴经口食入,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经血流入肝C囊蚴经口食入,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穿肠壁经腹腔入肝D囊蚴经口食入,在十二指肠脱囊后,穿血管随血流经心、肺后入肝E囊蚴经皮肤血流移行至肝脏103.华支睾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A小肠炎B肝脏受损C胰腺坏死D胃溃疡E腹部多脏器受损104.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的方式是A喝生水B生食淡水鱼虾C喜吃某些螺类D生吃蔬菜E生食某种水生植物105.粪便检查华支睾吸虫卵的方法下列错误的是A直接涂片法B加藤法C自然沉淀法D漂浮法E醛醚法106.布氏姜片虫的储蓄宿主107.含有布氏姜片虫囊蚴的水生植物称为A植物媒介B第一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E转续宿主108.布氏姜片虫引起病变A肝脾肿大B肺部组织损伤C大肠壁溃疡D胆管阻塞E小肠粘膜充血、水肿、炎症、溃疡等109.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A淡水鱼、虾B红菱、荸荠C青蛙、蛇D石蟹、蝲蛄E川卷螺110.卫氏并殖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下列错误的是A食用含囊蚴生水B生食或未烤熟石蟹C吃未煮熟的蝲蛄D烤吃含童虫的未熟野猪肉E吃未熟淡水鱼111.作为卫氏并殖吸虫的传染源下列错误的是A带虫者B病人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植物媒介112.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症状有A咳嗽、咳痰B腹痛、腹泻C头痛、癫痫D皮下包块E以上都是113.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为A粪检成虫B痰检成虫C痰液和粪便查虫卵D尿液查虫卵E十二指肠液查虫卵114.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是A虫卵B尾蚴C囊蚴D胞蚴E胞囊115.在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野猪、兔、鸡等可作为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第二中间宿主116.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A鸡、鸭等禽类B钉螺C牛、犬、猪等哺乳动物D无症状感染者E慢性患者117.日本血吸虫卵的致病作用主要在于A大量虫卵机械阻塞血管B虫体的压迫和破坏作用C虫卵毛蚴的毒素溶解组织D虫卵卵壳抗原刺激引起炎症反应E毛蚴分泌物引起超敏反应及肉芽肿形成118.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发育阶段A二代雷蚴、尾蚴B二代胞蚴、尾蚴C一代胞蚴、尾蚴D一代胞蚴、一代雷蚴、尾蚴E一代胞蚴、二代雷蚴、尾蚴119.人体感染血吸虫后,最早可能在粪便中检出虫卵的时间是A 1个半月B 2个半月C 1个月D 2个月E 半个月120.日本血吸虫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虫期A尾蚴B毛蚴C童虫D胞蚴E虫卵121.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人体肝内导致肝病变的特点A门脉性肝硬化B胆汁性肝硬化C干线性肝硬化D淤血性肝硬化E坏死性肝硬化122.异位血吸虫病最常见的部位A肺、皮肤B脑、脾C脾、肾D胰、脾E脑、肺123.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可用于诊断的吸虫病A布氏姜片虫病B日本血吸虫病C卫氏并殖吸虫病D华支睾吸虫病E肝片形吸虫病124.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地区A长江以北地区B西北牧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E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25.日本血吸虫病传播途径中最重要环节A多种昆虫作为传播媒介B带虫者和患者聚多C有多种家畜作为传染源D有多种野生哺乳动物保虫宿主E虫卵污染水源及阳性钉螺的存在126.尸检见肝脏轻度肿大,切面见大、小胆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和管壁增厚,轻压肝脏可见扁平似葵花子形的虫体自胆管排出,应考虑是A日本血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华支睾吸虫D肝片形吸虫E卫氏并殖吸虫127.一儿童有粪便排虫史,虫体扁,叶状,肉红色,肉片状,肉眼下可见近端有一小孔,应考虑是何种寄生虫病A肝吸虫病B肺吸虫病C血吸虫病D姜片吸虫病E阿米巴病128.一四川籍男性腹壁、腰背部发现多发性游走性皮下结节,活检见结节内有隧道样窟穴及夏科-雷登氏结晶,有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未见虫卵及虫体,应考虑是何种寄生虫病A肝吸虫病B肠吸虫病C并殖吸虫病D血吸虫病E阿米巴病129.关于绦虫形态描述,错误的是A无消化道B虫体分节C雌雄异体D虫体背腹扁平E头节有吸盘或吸槽等固着器官130.绦虫的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A肌肉B肺脏C脑部D小肠E大肠131.绦虫成虫有A口和消化道B无口和消化道C有口无消化道D无口无消化道E有口无肛132.祖国医学中记载的寸白虫是指A蛲虫B细粒棘球绦虫C犬复孔绦虫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E微小膜壳绦虫133.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A囊尾蚴B六钩蚴C虫卵D棘球蚴E成虫134.确诊带绦虫病的诊断方法是A粪便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漂浮法C水洗沉淀法D观察孕节子宫侧支数E活组织检查法135.确诊脑囊虫病的最有效方法是A脑电图B脑室造影C脑部CT D X线扫描E脑脊液免疫学试验136.细粒棘球绦虫病传染源下列错误的是A狼B羊C豺D牧犬E家犬137.牛带绦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A虫卵B似囊尾蚴C钩球蚴D棘球蚴E囊尾蚴138.在治疗前确诊为猪带绦虫病的依据可以找到A头节B囊虫C虫卵D六钩蚴E成节139.预防猪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A粪便管理B取消连茅圈C肉类检验D治疗病人E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140.棘球蚴砂是指囊液内含有A只有生发囊B石灰小体C原头蚴、生发囊、子囊D只有子囊E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和虫卵141.猪带绦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A小钩和吸盘对肠壁的刺激B吸收大量的营养C代谢产物毒素作用D六钩蚴穿过组织时的破坏作用E囊尾蚴寄生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损害142.棘球蚴病的病原体来自下列何种有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的动物A犬B羊C猪D马E牛143.链状带绦虫的卵内含有A尾蚴B毛蚴C卷曲幼虫D六钩蚴E钩球蚴144.猪带绦虫病确诊的依据是A粪便中查到带绦虫卵B粪便中发现链状带绦虫孕节C皮下触到囊虫结节D血清中检出绦虫抗体E肛门拭子法查虫卵145.人体猪囊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为A经口食入猪囊尾蚴B经皮肤感染猪囊尾蚴C经口食入链状带绦虫卵D经皮肤感染六钩蚴E经胎盘感染六钩蚴146.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棘球蚴砂的组成部分A生发囊B包囊C子囊D孙囊E原头蚴147.链状带绦虫头节的形态特点有A吸盘4个及小钩2圈B吸盘4个及小钩1圈C吸盘4个,无小钩D小钩2圈无吸盘E吸盘2个及小钩2圈148.肥胖带绦虫头节形态特点A吸盘4个及小钩2圈B吸盘4个及小钩1圈C吸盘4个,无小钩D小钩2圈无吸盘E吸盘2个及小钩2圈149.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成虫B虫卵C六钩蚴D棘球蚴E囊尾蚴150.线虫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A都经自由生活阶段B都有蜕皮过程C幼虫只在宿主体内蜕皮D幼虫均需经宿主肺部移行E虫卵孵出的幼虫就有感染性151.蛔虫卵的形态与其他线虫卵主要不同是A椭圆型B卵壳透明C卵内含幼虫D呈棕黄色E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膜152.产卵量大的线虫是A美洲钩虫B蛔虫C蛲虫D鞭虫E十二指肠钩虫153.蛔虫引起的并发症是由于A寄生于小肠B钻孔习性C以半消化物为食D幼虫在肺部发育E幼虫在人体内移行154.蛔虫性哮喘的免疫学反应是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E抑制抗体反应155.某地区因人群生吃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胡萝卜而发生暴发性流行哮喘,分析其病原体是A钩虫幼虫B蛲虫幼虫C蛔虫幼虫D旋毛虫幼虫E鞭虫幼虫156.幼虫在宿主肺泡内蜕皮并发育的线虫是A钩虫B蛲虫C鞭虫D蛔虫E丝虫157.人患蛔虫病是由于误食入A受精蛔虫卵B未受精蛔虫卵C感染期蛔虫卵D新鲜蛔虫卵E蜕蛋白膜的蛔虫卵158.蛔虫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的是A成虫夺取营养,造成营养不良B幼虫经心脏移行造成肺部损害C成虫代谢产物造成宿主的中毒反应D由于成虫的扭结、钻孔造成的多种并发症E成虫在肠腔内移行,造成肠粘膜损伤、炎症159.经口感染、幼虫必须经过宿主体内移行的线虫有A钩虫、毛首鞭形线虫B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C似蚓蛔线虫、钩虫D似蚓蛔线虫、旋毛虫E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160.蠕形住肠线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A小肠B结肠C回盲部D直肠E阑尾161.蛲虫与蛔虫的相同点是A寄生部位B产卵场所C成虫寿命D感染途径E致病症状162.蛲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失眠B嗜睡C腹痛D腹泻E肛周皮肤瘙痒163.蛲虫病难防治,其主要原因是A雌虫产卵量大B直接经口感染C虫卵抵抗力强D容易自体外反复感染E雌虫寿命长164.鞭虫成虫主要寄生部位是A十二指肠B升结肠C盲肠D阑尾E直肠165.鞭虫病的传染源是A人B犬C猫D猪E羊166.钩虫引起异嗜症,可能与哪种因素有关A蛋白质缺乏B铁质缺乏C维生素缺乏D糖类缺乏E蛋白质、维生素缺乏167.钩虫幼虫侵入人体最常见的部位是A头面部B足掌部C手掌部D腰背部E手指、足趾间168.钩虫排离人体阶段和感染阶段分别是A虫卵和杆状蚴B虫卵和丝状蚴C杆状蚴和丝状蚴D含蚴卵和微丝蚴E微丝蚴和丝状蚴169.诊断钩虫病,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阳性率又最高A粪便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漂浮法C自然沉淀法D碘液染色法E肛门拭子法170.雄性钩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尾部尖直B尾端卷曲C口囊有1对钩齿D虫体呈S形E尾端膨大如伞状171.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鉴别的依据下列错误的A交合刺特征B虫体颜色C虫体弯曲形态D交合伞形态E口囊内钩齿形状172.钩虫生活史营自生生活的发育阶段是A雌虫B雄虫C杆状蚴D丝状蚴E雌雄成虫。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反应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是指人体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本文将对寄生虫感染与免疫反应进行探讨。
一、寄生虫感染的种类寄生虫感染常见的种类有钩虫病、血吸虫病、阔节线虫病等。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阔节线虫病是由寄生在肠道内的阔节线虫引起的。
这些疾病在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二、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寄生虫感染的症状有很多种。
如钩虫病的患者可出现贫血、食欲不振、腹泻等;血吸虫病的患者可出现腹泻、便秘、贫血等;阔节线虫病的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消瘦等。
这些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
三、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有两种: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某些抗原非特异性的缺少获得性免疫力的防御作用,包括非特异性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防御作用。
在寄生虫感染中,先天免疫可发挥消炎作用,其巨噬细胞可摧毁寄生虫,自然杀伤细胞也可消灭幼虫。
这些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很重要。
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接触到特定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获得性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包括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体液免疫包括B细胞和其产生的抗体。
在寄生虫感染中,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对机体的防御很重要。
抗体可与寄生虫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在巨噬细胞的作用下摧毁寄生虫。
同时,T细胞也可参与抗寄生虫作用,产生细胞毒作用消灭寄生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可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保护机体健康。
四、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可以通过饮用安全的水和摄取卫生安全的食物,避免光脚在污水中行走等方式。
治疗可通过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进行。
五、结语寄生虫感染与免疫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机体先天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可以形成对寄生虫的有效防御。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在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科学研究,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免疫系统在抵御寄生虫感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如何应对寄生虫感染,并介绍一些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抗争的重要武器,它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组成,能够检测到并清除各种病原体,包括寄生虫。
免疫系统通过两种主要方式来抵御寄生虫感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是指包括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内的特定免疫细胞的作用。
它们可以直接攻击并杀死寄生虫,通过产生细胞毒素和识别并摧毁感染的细胞来清除寄生虫。
体液免疫是指体液中的抗体通过与寄生虫结合,标记寄生虫并促进其清除。
这些抗体由B细胞产生,可以中和寄生虫的毒素和蛋白质,阻断寄生虫的侵入和生存。
二、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1. 抗原呈递与抗原识别在寄生虫感染的初期阶段,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寄生虫,并启动相应的免疫应答。
这一过程依赖于抗原呈递细胞,它们能够摄取并处理寄生虫的抗原,将其呈递给免疫系统其他组分。
同时,免疫系统中产生的抗体和T细胞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寄生虫表面的抗原,从而进一步激活免疫应答。
2. 炎症反应寄生虫感染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这是免疫系统对抗寄生虫的重要手段之一。
炎症反应能够通过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清除寄生虫。
同时,炎症反应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进入感染部位,使其更好地与寄生虫进行接触。
3. 细胞毒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主要的细胞免疫效应细胞。
它们能够通过产生细胞毒素和溶酶体等物质对寄生虫进行直接攻击和杀伤。
细胞毒性作用可以使寄生虫失去活力,从而阻止其继续感染和繁殖。
4. 抗体中和寄生虫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寄生虫的表面分子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寄生虫对机体的侵害。
此外,抗体还可以通过结合寄生虫释放的毒素,中和其毒性作用,保护宿主免受损害。
寄生虫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寄生虫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寄生虫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仍然存在的大问题之一。
寄生虫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引起各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的流行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人长期患有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可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的免疫损伤,诱发其他疾病。
影响免疫系统的机制寄生虫感染期间,宿主与寄生虫持续互动,一方面宿主的免疫系统主动争取掌控感染,另一方面寄生虫则采用一系列策略进行防御。
寄生虫通过在宿主体内或者寄生虫自身表达抗原(减少特定抗原,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等)来干扰或抑制免疫反应。
在寄生虫感染开展的早期,宿主免疫系统通过促进炎症、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以及产生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等免疫应答来应对感染。
然而,寄生虫由于其复杂性和特异性,使得免疫反应发生失调,从而对免疫系统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调节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通常被认为是寄生虫感染的关键标记,某些T细胞亚群的作用可能特别重要。
在某些寄生虫感染情况下(如脑包虫、疟疾),CD4+ T淋巴细胞亚群最有效。
同时,B淋巴细胞生成的抗体可与寄生虫结合,包括病原体或病原体组分,从而增强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但是,一些寄生虫也有能力通过阻遏或削弱免疫反应而在宿主中长期存留。
这些免疫抑制特质,可能敲打着CD4+淋巴细胞的生成起始、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阻挠抗体产生,通常认为是因为长期存在的炎症转化到局限性机制。
影响免疫系统的结果在细菌和病毒感染中,宿主免疫系统的激活和反应在效果上要比寄生虫感染的快得多,然而,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更多地表现在它引起慢性和难以治愈的疾病。
随着寄生虫数量的增加,宿主的免疫系统就会对此次感染作出更强烈的反应。
由于寄生虫抑制了宿主的免疫应答,所以寄生虫对细胞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缺点和困扰年龄较大人群的疾病影响巨大。
除此之外,某些寄生虫通过破坏肝脏、肠道等生物组织,并释放毒素,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严重下降。
蠕虫感染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蠕虫感染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杨维平;田芳;胡雪莉【摘要】ABSTRACT:Many studies show that helminth‐derived molecules can induce immunoregulatory cells to form immune net‐work‐mediated immune ,thereby inhibiting allergic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Helminth parasites can induce immune cell activa‐tion and produce cytokine .And parasites play an inhibitory effect to affect other immune related disease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lminths infections and immune related diseases does not always have an unequivocaloutcome .W hile some hel‐minths infections protect against allergic diseases ,other helminth can exacerbate this immunopathology .%许多研究发现蠕虫感染后虫源性分子诱导免疫细胞形成免疫调节网络,介导免疫抑制,从而抑制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寄生虫可以通过诱导免疫调节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发挥抑制效应,从而影响其他免疫相关疾病。
然而,蠕虫感染与免疫相关疾病之间的调节机制尚无明确的结论。
一些蠕虫感染可以保护和控制过敏性疾病,而另一些蠕虫却加剧疾病的免疫病理损害。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1252-1256)【关键词】蠕虫感染;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作者】杨维平;田芳;胡雪莉【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扬州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扬州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寄生蠕虫通常以免疫逃避机制在感染宿主体内建立慢性感染。
寄生虫感染和免疫应答的机理和疾病防治
寄生虫感染和免疫应答的机理和疾病防治寄生虫感染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感染了至少一种寄生虫病,其中约有4.5亿人感染了疟疾,2亿人感染了血吸虫病,1.2亿人感染了丝虫病,以及数百万人感染了兔虫病、包虫病、阿米巴病等。
这些病症不仅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寄生虫是指在宿主体内依靠寄生为生存和繁殖所产生的寄生生物。
对于免疫系统而言,寄生虫是特别棘手的敌人,因为它们经常具有避免免疫的能力。
通过进化,寄生虫与宿主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即使免疫系统提供了进攻,寄生虫仍然可以通过某些机制逃脱免疫的攻击。
免疫应答是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重要过程。
免疫系统通过T细胞、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来产生免疫应答。
在感染寄生虫前,免疫系统需要得到准确的信息来识别和记忆寄生虫。
在这个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细胞捕获并处理寄生虫的抗原,然后呈递给T细胞。
T细胞通过与抗原结合来活化,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协调和调控免疫应答。
B细胞是另一个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
在感染后,B细胞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寄生虫。
免疫应答的成功依赖于T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T细胞可以激励B细胞分泌抗体,同时B细胞可以通过介导T细胞活化来增强免疫应答。
毒液是寄生虫对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挑战。
许多寄生虫都具有毒液,这些毒液可以抑制免疫应答。
例如,疫苗中常用的海藻糖衍生物(PG)是一种寄生虫血栓素的组分,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响应来避免免疫应答。
类似的,血吸虫也具有多种抑制性分子,包括TILs(抗炎性调节T细胞)、MBP-1(巨噬细胞分泌物)和SPs (蛋白酶抑制物),这些物质都可以抑制免疫应答。
寄生虫感染的疾病防治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需要综合考虑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人类行为和环境等各个因素。
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病媒、卫生教育、药物预防和接种疫苗。
寄生虫病免疫学及免疫诊断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和免疫诊断是研究机体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以及利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寄生虫病诊断的重要领域。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寄生虫病的免疫学
1. 宿主免疫应答:宿主感染寄生虫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寄生虫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这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
2. 免疫调节:寄生虫感染常常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失衡,包括Th1/Th2免疫应答的平衡、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等。
3. 免疫逃避:一些寄生虫能够通过改变自身表面分子结构等方式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使得宿主的免疫系统难以清除寄生虫。
免疫诊断
1. 血清学检测:利用血清中特定抗体的检测来判断宿主是否感染了某种寄生虫。
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常常被用于检测抗体水平。
2. 皮肤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等,用于检测某些寄生虫感染的过敏
反应。
3. 分子诊断: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寄生虫的核酸,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结果。
4. 其他方法:包括血液检查、组织活检等方法也可以用于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
综上所述,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研究和免疫诊断在寄生虫病防治和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揭示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研发新的诊断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与人类寄生虫感染免疫反应与抗虫机制
免疫学与人类寄生虫感染免疫反应与抗虫机制人类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免疫学作为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体的机制和过程的学科,对于人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和抗虫机制提供了深入了解和解决方案。
1. 寄生虫感染对人类免疫系统的影响寄生虫感染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反应。
当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它们会通过生存和繁殖破坏宿主的正常生理机能,启动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
2. 免疫反应的类型人类免疫系统对寄生虫感染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
获得性免疫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通过抗体产生和细胞免疫反应来针对特定寄生虫进行免疫应答。
3.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调节失衡一旦人体感染寄生虫,免疫系统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
寄生虫通过操纵宿主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应答或诱导过度免疫反应来完成其生命周期。
这种调节失衡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慢性化和复发。
4. 免疫机制与抗虫机制的研究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和抗虫机制,免疫学研究了宿主免疫系统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各种细胞和分子机制,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
同时,免疫学研究还探索了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
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免疫系统对抗寄生虫的机制,为防控寄生虫感染提供理论基础。
5. 免疫学在寄生虫感染防治中的应用免疫学研究为发展寄生虫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开发和改良针对特定寄生虫的疫苗和药物。
此外,免疫学还为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通过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对感染人群进行筛查和诊断,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免疫学对于人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和抗虫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免疫反应的类型、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调节失衡以及免疫机制与抗虫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
寄生虫感染引起免疫系统失调相关病理生理反应探索
寄生虫感染引起免疫系统失调相关病理生理反应探索引言:寄生虫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通过侵入人体寄生,从而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激活和失调。
寄生虫感染不仅仅对人体造成直接的损害,还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感染引起免疫系统失调相关的病理生理反应,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1. 寄生虫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寄生虫感染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的增强。
寄生虫通过分泌毒素和抗原物质来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无法有效清除寄生虫。
同时,人体对寄生虫感染作出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免疫抑制剂产生过度反应,或者产生不足反应。
2. 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免疫系统失调可能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
首先,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次,免疫系统失调可能导致免疫抑制,使机体易于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的侵袭。
3.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失调治疗方法针对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几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首先,抗寄生虫药物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可以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失调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抗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过敏反应,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4. 预防寄生虫感染及免疫系统失调除了治疗,预防寄生虫感染以及免疫系统失调也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清洁是防止寄生虫感染的基本措施。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也非常重要。
其次,加强免疫力是预防免疫系统失调的关键。
这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减少精神压力。
结论: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失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病理和生理反应。
充分了解寄生虫感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类感染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