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教育思想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 (1834-1902) 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人物,他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以下内容中,我将从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尊重个体差异三个方面,阐述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提出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观点激发了我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这使我认识到,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静止的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明白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于漪强调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这给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提出了“创造力至上”的观点,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尝试。
这使我认识到,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创新的推动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质疑和思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漪注重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让我反思了个体化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措施。
这使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
在实践中,我尝试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主要体现在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尊重个体差异三个方面。
他的思想提醒我,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于漪教育思想集锦
想的根, 植良好道德情操的根、 健康人格的根 。
“用爱心培育 于漪教育思想集锦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共产主义事业。
立足于育人、树魂立根和培养文化判断 力等方面。
思想立足点高,覆盖力强,生命力持久。
她的教 育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教文育人,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漪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教文育 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她曾经 说过,“教师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教师胸中要有一团 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 对学生有感染力、 辐射力; 教师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做出表率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和 可靠接班人。
树魂立根, 植根学生的理想信念 “育人要育心, 浇花要浇根”,于漪老师认为要培育学生树热爱党、 热爱社会 主义、热爱祖国的“魂”,立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在学生心田‘植根' 对社会上存在的“轻语文、重外文”的现象,于漪老师指出: “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 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远了, 民族语言之光彩!要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田做“植根”的工作,植爱国主义的根,植民族精神的根,植志向的根、理”。
针 也许不多久就会完全被其他语言所代替!”为此,她呼吁: 还爱心”,于漪老师强调要用“爱心”培育“爱心”,师爱、师德是帮助学生增强树魂立根的内驱力。
她谈到,“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分数决定一切的现象,于漪老师呼吁,要从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重智轻德的重围中“突围”出来。
教育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育分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以奠定树魂立根的素质基础。
重视学习先进文化,培养文化判断力现在的学生面临着丰富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化判断力的教育,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判别、取舍各种文化现象。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她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在我的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以下是对于以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的描述。
于漪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于漪提倡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谦虚、勤奋等品质,以及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我教育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通过给他们树立善良、正直的榜样,教育他们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并鼓励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于漪教育思想强调个性的发展。
于漪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能。
在教育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在我的教育中,我会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
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在这些方面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于漪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她认为,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于漪提倡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我的教育中,我也会注重实践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四,于漪教育思想强调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
她认为,教育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于漪提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通过提问、讨论、探究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我的教育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并通过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于我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倡导启发式教育。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最令我深受启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于漪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使我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于漪提倡的教育是情感教育。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这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于漪提出的教育是实践教育。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强调,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亲身体验和感受。
这使我深切地认识到,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教育启发。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帮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让我明白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更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是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
这些启示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我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关爱、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教育者。
于漪美育思想
于漪美育思想谈到于漪的美育思想,就要谈到于漪老师。
,于漪先生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笃行者,“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写下了5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堂。
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史上不可忽略的名字,是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于漪先生先后提出过很多教育思想,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教文育人”的教改思想,上世纪90年代坚持“弘扬人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主张,新世纪提出“德智融合”理念。
也就是所谓的美育思想。
于漪先生指出:“当今的中国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
”于漪先生一直强调“精神成长”,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于漪先生认为:“我们培养的孩子一定要身心健康,不管他做什么工作,他应该以这个工作为快乐、为幸福。
”可以说,于漪先生道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传统,这就是注重人的整体性,注重人基于身心健康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性成长。
这种成长不是外力使然,而是生命自然、本然地生发,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春风才能化雨,润物才可无声。
再过几天,就是孔子诞辰2570年的纪念日了。
孔子作为被后世公认的“先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第一位人民教育家,本身就是健康学习、快乐成长的典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孟子作为另一位圣人、另一位人民教育家,提出了“君子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被毛泽东题词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使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从孔夫子的“乐山乐水”,到孟子的“君子三乐”,到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再到于漪先生的“精神成长”,充分彰显中国教育以人为本的特点。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是近代中国教育家、思想家,她的教育思想对于我的教育启发是非常深远的。
她在教育方面主张以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在我学习和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受于漪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她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努力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于漪的教育思想启发了我对于教育的价值和目标的重新思考。
她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个体发展不仅包括智力的培养,还包括道德、情感、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在我教育的过程中,我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试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展他们的潜能。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他们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于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发。
她提出了“以爱护之心塑造美德”、“以以爱潜移默化教化人性”的教育观念。
在我教育的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我试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发现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也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改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学】: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与其说我做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65年对语文教育的热爱诠释着她对教育的忠诚。
在于老师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是怎么做一名好老师。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她教书教得着了魔,而她的学生则说她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于漪老师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大师的呢?】—————————名言语录—————————1.关于教育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是神圣的追求,它充满着伟大与圣洁,不容任何玷污与亵渎;教育是崇高的使命,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与完全的奉献;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
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
办教育、办学校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米赛跑,要有勇气,有毅力,向着理想的目标奔跑。
办学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战略的制高点上、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的粘合剂,是学校发展动力的源泉。
如果小视或者弱化,学校大厦就缺了顶梁柱,就难以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我们搞教育的,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应有的标准来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
知性是孩子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立体化试教、全方位育人。
2.关于教师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
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
于漪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名师、语文教育家。
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逐步形成了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语文教育性质观于漪在充分认识语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育性质观,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构融注的统一。
于漪认为,我们进行的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
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和生命而暗淡无光;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人另一个误区。
于漪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显然,这和于漪的语文教育性质观是一致的。
二、语文教育目的观于漪对语文教育充满着理想和激情,提出了“人的建构”的目的观。
她从教育的基本功能出发,结合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指出“人的建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完善人格,让他们学会做人和生存,使他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个性的完整的人。
于漪“人的建构”的目的观得以确立,是因为她把握住了两点:一是目中有人,注熏发展个性。
于漪常说,教育事业塑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教育工作者要做特殊的雕塑文教育思想。
崔雨家。
塑造完整的人,就必须首先做到目中有人,因为教语文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心灵。
因此,她大力倡导目中有人的教学。
二是高瞻远瞩,始终与时代同步。
于漪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放眼语文教学的未来。
她的“人的建构”的目的观正是建立在时代的需求之上的。
于漪的教育思维方式
于漪的教育思维方式引言于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思维方式。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于漪老师的教育思维方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以学生为中心于漪老师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方案。
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于漪老师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
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于漪老师提倡启发式教学,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
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五、终身学习于漪老师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她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适应和发展。
六、家校合作于漪老师非常重视家校合作,认为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结语于漪老师的教育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实践这些理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1857-1912),字立庵,浙江宁波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创办过新式私塾“西泠书院”,并发起了“舜盥礼”、“华亭饮酒会”等教育实践。
于漪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思想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提出了以实用为先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于漪强调实用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理论知识的掌握。
他推崇“实验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实用教育的理念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于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他认为创新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他提倡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于漪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健康和审美等多个方面的素养。
他提出了“独善其身、善治人、善为天下”的教育目标,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到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个方面的素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于漪提出了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强调学校应该让学生接触实际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这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观点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是深远的。
他提出的实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对我在教育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是中国教育家,曾为教育部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委主任等职务。
她是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于漪的思想对我启发很大,以下是我对于她的教育思想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1. 崇尚人文教育,追求教育的人本化于漪主张的人文教育,强调教育的人本特质,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综合素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涵养人性美德。
这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作为人的本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要注重情感、意志、道德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2. 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于漪认为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密不可分,提出“师之使命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散发光芒”的口号。
这启示我,教学应当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学生本身,注重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3. 倡导教育家的精神于漪认为,教育家应具备社会事业的远大目标,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家应当具备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不断地追求教育改革的最新思想和理念,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勇于创新,争创辉煌的人生。
4. 强调教育的科技化于漪提出,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既要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要确保教育的普及率。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尝试将科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丰富地获取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带来了启示和启迪,她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的人文特质、实践性和专业性、教育家的精神、教育的科技化等方面,对我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发挥于漪思想的价值和作用,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语文教学】: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与其说我做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65年对语文教育的热爱诠释着她对教育的忠诚。
在于老师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是怎么做一名好老师。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形容她教书教得着了魔,而她的学生则说她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于漪老师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大师的呢?】—————————名言语录—————————1.关于教育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是神圣的追求,它充满着伟大与圣洁,不容任何玷污与亵渎;教育是崇高的使命,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与完全的奉献;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
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
办教育、办学校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米赛跑,要有勇气,有毅力,向着理想的目标奔跑。
办学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战略的制高点上、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师生的粘合剂,是学校发展动力的源泉。
如果小视或者弱化,学校大厦就缺了顶梁柱,就难以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我们搞教育的,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应有的标准来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
知性是孩子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立体化试教、全方位育人。
2.关于教师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
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
于漪教育思想探讨
于漪教育思想探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优秀的教育思想则如明灯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前行的方向。
于漪老师,作为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她的教育思想犹如璀璨星辰,在教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于漪老师始终强调“育人”的重要性。
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在她的理念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创新的思维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于漪老师的“育人”思想提醒着我们,教育应当回归其本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于漪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她坚信,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于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她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比之下,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那就是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不断成长。
于漪老师还非常重视教师的自身素养。
她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责任感。
于老师以身作则,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
在当今时代,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诱惑,部分教师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或师德缺失的问题。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提醒着广大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中,“教文育人”是一个重要的理念。
她主张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于漪老师教育思想
与心灵接触的感情教育:语文教课的灵魂感情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动、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行得以升华的教育。
没有了感情,语文教课就会失掉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
于漪老师语文感情教育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她以为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语文教课重在熏陶感染塑心灵,用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没有了感情,语文教育的价值就得不到表现。
一、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相交流的事业,是以精神养育精神、用生命珍爱生命的事业。
裴斯泰洛奇以为,爱是统摄其余全部感情的中心,也是人性一致的中心,所谓心、脑、手协调发展,也就是爱和智力的协调发展。
只有爱才能使知和行一致同来。
爱和智力联合构成中心力量,令人成为人,达到人的理想。
教育中没有爱,任何努力都将事半功倍。
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忱,对学生倾注了深深的爱。
1.对语文深深的爱于漪老师特别赏识闻一多的那首《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安慰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她正是以这类红烛精神,怀着对语文火热诚挚的爱,在语文教苑勤劳耕作,并收获了累累硕果。
于漪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所教课科和所教的学生要满腔热忱满腔爱。
并以为这类“爱”,应包含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要认识汉语语言文字的悠长历史,宽泛阅读流传下来的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有了这类感情,就会感觉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可以有时机学习祖国丰富、优美的语言,是特别幸福的。
教师只有自己拥有这份感情,才可以在语文教课中,饱含感情地指引学生赏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才能激发学生激烈的民族骄傲感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因为于漪老师对语文爱得热忱、深邃、执着,因此教课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这类感情。
语文教师就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忱,在培育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崇高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
于漪老师对语文一片深情,她曾发自肺腑地说:“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生从事的高尚职业,我为此感觉无上荣耀与骄傲。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
内容摘要
在课程设计方面,于漪主张课程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她认为,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于漪还强调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 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于漪认为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她主张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能力。于漪也强调教育评价的重要性,认为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注重过程 评价和多元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于漪还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问题, 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于漪老师还提出了“精准理解”的教学理念,即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和 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一理念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 有启发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但很多时 候我会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学生不努力或者理解能力差。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的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她认为教育应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 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 的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能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 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概要》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和教育智慧。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的本 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于漪教育思想解读
于漪教育思想解读引言于漪老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的事迹和言论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档试图系统地解读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提供一份参考。
一、于漪教育思想概述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爱学生:于漪老师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爱学生:于漪老师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启发式教学:于漪老师提倡启发式教学,认为教育应该是引导而非灌输。
教师应该通过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教学:于漪老师提倡启发式教学,认为教育应该是引导而非灌输。
教师应该通过问题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重视基础教育:于漪老师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她认为一个人的基础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重视基础教育:于漪老师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她认为一个人的基础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4. 终身研究: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具备终身研究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终身学习: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而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二、于漪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应用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鉴于漪老师的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于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其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于漪强调了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品质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同时他还提倡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我的教育启发具有如下几点:1.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于漪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个性,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一观点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意义。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会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有机会锻炼学生的思维、交际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2. 强调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于漪认为教师是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他警告教师不要只把焦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品质培养。
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也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不单纯地追求教育效率,而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3.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于漪深知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他曾强调,教育技术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它可以为教育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
他从整体上提出了以情境教学和学以致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能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与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于漪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探索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性,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具有极大的意义。
在我的教学中,我也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经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注重了学生的思维和品质素养发展。
总之,于漪的教育思想深入影响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它为我提供了深刻的教育启示和指引,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于学生全面的体验和发展。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首先,于漪强调“爱与信任是教育的灵魂”。
他认为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了互相尊重、信任、关爱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发展。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心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而且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潜力。
其次,于漪倡导“身教重于言教”,认为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仅仅通过讲解让学生听懂。
只有教师自己做到了,学生才会更有信心去模仿。
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我更加注重以身作则,尽可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第三,于漪非常注重教师的素质提高。
他强调,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
只有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够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年轻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高效、更有启发性的知识和信息。
这方面,我的学习和实践中也深有体会,我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教育者。
总之,于漪的教育思想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发。
他的思想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要注重情感、品德的培养和发展,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示范和引导,对于自己的素质提高也不能松懈。
这些启示将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发挥作用。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于漪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启发
漪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漪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在教育中成长,形成自己的独特价值观和人格魅力。
漪教育思想强调“引导”,这对我的教学方式有着深刻的启发。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而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
我试图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和应付考试。
漪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对我在教育实践中的学生关怀和教学方法有着深远的启发。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特长。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我尝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兴趣和特长的方向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成长和快乐。
漪教育思想还强调“教育和修身”,这对我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
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我试图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生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做学生的表率,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心灵接触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
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
于漪老师语文情感教育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认为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塑心灵,用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没有了情感,语文教育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一、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相沟通的事业,是以精神养育精神、用生命呵护生命的事业。
裴斯泰洛奇认为,爱是统摄其他一切感情的核心,也是人性统一的核心,所谓心、脑、手协调发展,也就是爱和智力的协调发展。
只有爱才能使知和行统一起来。
爱和智力结合构成核心力量,使人成为人,达到人的理想。
教育中没有爱,任何努力都将事倍功半。
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对学生倾注了深深的爱。
1.对语文深深的爱
于漪老师特别欣赏闻一多的那首《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她正是以这种红烛精神,怀着对语文炽热真挚的爱,在语文教苑辛勤耕耘,并收获了累累硕果。
于漪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所教学科和所教的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
并认为这种“爱”,应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要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广泛阅读流传下来的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有了这种感情,就会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有机会学习祖国丰富、优美的语言,是非常幸福的。
教师只有自身拥有这份情感,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饱含感情地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由于于漪老师对语文爱得热烈、深沉、执着,因而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感情。
语文教师就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
于漪老师对语文一片深情,她曾发自肺腑地说:“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职业,我为此感到无上光荣与自豪。
”她对语文事业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正源于她对语文深深的爱。
2.对学生满腔的爱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
于漪老师正是“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热情满腔爱并鼓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
她常说:“热爱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
”并说,爱学生,就要给学生爱心、耐心、信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有人就把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称为“爱的教育”。
爱是
教育成功的基石,爱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爱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望和信心,爱的情感带来的鼓舞促进了教学高效率的实现。
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爱,全身心投入,才会创出具有自身风格的高水平的教学业绩。
“爱是一种情感,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交往中,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对象的可爱之处,才能引发真情实感。
”知之深,爱之切,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
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
于漪老师非常好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之中,具有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很容易不讨人喜欢,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
她还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艺术品”,要精心雕琢,不能怕麻烦,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
只有与学生丹心一片,才能与他们心心相印。
于漪老师深知,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和发展,学生渴望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母爱和师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它最有渗透力和感染力,无坚不摧。
她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
老师对学生要情深似海、师爱荡漾。
”对学生的爱,难就难在这“荡漾”二字。
所谓“荡
漾”,一是自然和谐,讲究真切;二是细雨润物,讲求透彻;三是涓涓细流,讲求持久。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爱自己的孩子,表达亲子之爱,容易,推亲子之爱到学生身上,甚至为了爱学生而牺牲亲子之爱,更难。
然而,这一切,于漪老师都做到了。
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对学生有绵绵不尽的爱,才有了她语文教学中春风化雨般的情感。
二、熏陶感染塑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仅是一个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青年一代,并在他们心中激起求知欲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的特殊雕塑家。
”于漪老师也说:“教师不是工艺师,而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塑造的对象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学生,任务是塑造他们的心灵。
”
于漪老师还认为,“情”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情感教育。
语文教师要披文入情、以情激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和情致的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细水长流地进行滴灌、渗透,塑造他们的心灵。
1.披文入情,发掘文章蕴含的情愫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好文章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言溢于表的产物。
语文教师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就要首先做到“披文以入情”,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步入文章所蕴含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使之受到熏陶感染。
于漪老师说:“情忌外加,忌矫揉造作,忌滥。
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刻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
” “披文入情”的过程,有赖于教师整体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部参与,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
只有如此,才能真切地把文章所蕴含的情愫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先燃烧自己,然后撒播感情的火种给学生。
2.
3.以情激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力量和迁移功能,因此教师要以情去激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
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境界。
于漪老师说:“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
”于漪老师善于传情激情,她的一笑一颦,一挥手、一投足,都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符号,声情并茂的辞章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去掀动学生感情的潮汐。
她能使学生着魔一般地跟随她渐入文章佳境,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跟诸多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之间,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完美地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境界,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情感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教
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身历其境,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心田得到滋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的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于漪老师正是以饱满的教学激情,用巧引、美读、情讲、趣溢等手段创设情境,开启学生心智、塑造他们的心灵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唤醒他们的内心情感,引发他们心灵的震颤。
3.情感交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情感教学要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合
一,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也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
教师尤其要把握好自己的感情。
教师是生活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地方,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心境,阻碍教师教学情感的形成。
所以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抛开一切影响教学心理的不愉快因素,纯净心理,进入角色。
教师还要克服情感冷漠心理,由于教材的固定性,教者经常在作品所描写的情感世界里遨游,时间一长,感情就淡化、冷漠了。
教师要善于克服这种心理定势,时刻以全新的认识、亢奋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还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情感参与意识,使之与教师的情感进行交融。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于漪老师善于把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这“三情”合一,使它们相互交融。
她心中充满阳光,并能撒播阳光到学生心中,照亮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