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合集下载

按劳分配及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劳分配及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讲了下按劳分配,以及其他的几种分配制度。

以及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和一些错误的观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五层意思:1、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原理。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同学们应该重点理解: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同学们重点掌握: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标准)——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既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丰富),也不能实行平均主义(因为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同学们注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是光荣的,轻视劳动是可耻的。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这里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它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所处的地位。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3)是由我国现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兼顾投资者、 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调动全 社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 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激 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 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行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①按劳分配的重要性(意义)﹢②按生产要 素分配的意义
注意: 1、公有制下,个人收入的取得可分为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 劳分配所得 2、生产要素参与收益与两极分化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可以促使效率提高,会造成社会成员之 间的收入差别,但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 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 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 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 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进行调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 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法化。这就有 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导 致两极分化。
二、我国现行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 性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 有客观必然性。 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存在发展不平衡 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 构决定的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 但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人的收 入来源多样化。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所以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所以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5、财政收入(具体渠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
(1)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 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收是其主要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 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增加和保障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大力 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6、合理的分配政策――财政收入的合理限度
(4)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①其应税项目[见P83示意图]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 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劳务报酬 所得、偶然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 ②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 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目前我国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 5%-45%共9级,每月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额减去 1600元扣除额得到应税所得额(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 法于06年实施)。 ④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 源,二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 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个人 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影响经济发展而对财政收 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集中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 挥。最终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9、财政的巨大作用:
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财政具 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是人民生活有保障(首先,财政是巩固 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其次,为建立和完 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证;再次, 财政为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 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 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 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 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 会主义的目标。
2、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公平是一定社会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是社会的
•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 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生活幸福、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 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 社会优抚,以及社会互助、社区服务和个 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社会保障走向规范化、法律化的现代 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3)允许“先富”的正确含义
先富起来的条件必 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 动和合法经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收入差距的原因: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 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 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 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 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 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 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 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 不同。
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土地资源、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生产要素
人的劳动: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 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多种 分配方式的实现具有制度保证。

高中思想政治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中思想政治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信息要素
8、张三的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参谋,报
酬每月2500元。技术要素
学以致用
• 1.小张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创造,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 1万元;在这期间炒股获得收益3万元。小张的上述收入中, 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分别为〔 〕
根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根本内容 必然性 意义 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开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内容
〔按生产要素分配〕
意义
比较
存在范围
不 分配依据 同 点 分配方式
分配目的
地位
相 同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联想充满活力的分配体制促进了联想的飞速开展。大量人才加盟联想,大量 资本购置联想股票,投资联想,联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联想股票不 断升值,联想投资人也因而获益。联想的开展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千万、亿万富 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
合作探究三: 联想公司的不同员工是凭借何种要素获得收入分配的?该分配方式有何积极意义?
2、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4000元。 按劳动要素 3、小赵花钱参与投资公司经营,一年赚了12万。资本要素 4、小李〔管理硕士〕是外资企业的经理,年薪10万。管理要素 5、小王老家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一年得到40000元。 土地要素 6、老刘承包集体土地,种植大棚蔬菜,一年净赚万。 按劳分配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尺度
分配内容
分配标准
2.按劳分配的〔范围〕具体实现形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要取缔非法收入。 •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 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 牟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 取缔和惩处。
刘晓庆
• 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刘 晓庆及其所办公司涉税案 调查终结。经查,刘晓庆 自1996年以来,偷逃税款 1458万元。 • 目前,税务机关已追缴 入库税款196万元,冻结公 司银行存款214万元。依法 公开拍卖刘晓庆及其所办 公司的房产,以拍卖所得 抵缴税款。 • 人民网 2002年12月20
• 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社会主 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两者互相制约、不可偏废。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个原则。
如何体现效率优先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 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依靠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 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 的是效率优先。
• 在再分配中,应更多地提倡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利用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使收 入分配趋向合理,把“蛋糕”切 好。
•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 一原则以来,在克服平均主义,调 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 区,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Fra bibliotek养老保险
• 1997年,中国政府统一了全国城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企业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 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且个 人缴费满十五年的,退休后可以按 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失业保险
• 中国政府于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 使失业保险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 参加失业保险。 • ━━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 具备三个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 并有求职要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 财产性收入的含义: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 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 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 土地、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出让 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 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因
(2)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 ,激励…… ,提高…… ,
促进…… 。
——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②按劳分配根本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 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
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3、性质和地位
(1)、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③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实现形式: 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 注意: 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合法的 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所得;(公有经济内) 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非公
经济内)
合法的 非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 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按信息要素分配所得; ……
财产性收入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 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 性收入。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的资料归部分或全体社会成
(1)必然性: 员共同占有,无法对劳动进行剥削)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分配方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分配方式

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意义:
❖ A、国家角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 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B、个人角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请分析赵某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称之为 C( )
A.按劳分配
B.多种分配方式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有 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20000 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了3000
我每月靠出租 房屋也能获得 300元的收入
赵某的母亲:
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
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 分配 为主 体, 多种 分配 方式 并存
2、按劳 分配为 主体
3、多种 分配方 式并存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必然性 意义
为什么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含义+意义 小 结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1、是什么 2、为什么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4、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含义: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 D)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是什么?答: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3 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5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6 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7 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4.市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 1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功能2 市场的刺激和创新功能3约束与监督功能4 外部竞争压力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一)计划经济的弊端:1. 权力高度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2. 企业不能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效益低下;3. 造成企业失去活力,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缺点比较:1 计划经济的优缺点优点:a 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比例来配置资源,使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防止宏观经济周期性的波动b 便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根据行政权威和计划指令进行的资源集中和分配,可以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迅速发展凭市场作用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的重点产业和技术c 有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处理各种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缺点:a 计划者对经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信息不完备、各种利益主体的特殊影响等等都会降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均可能导致计划失误这种最大的失误。

b 计划通过科层组织自下而上地制定,自上而下地执行,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可能导致计划调节的滞后效应,对经济的调节难以及时有效。

c 权利的高度集中可能会压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的分配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分配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分配制度有哪些1.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和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答: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显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2. 按劳分配的原因?答: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 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答:①按劳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③按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4. 社会公平的措施?答: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答: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的基础和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想多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6. 国家财政的作用?答: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
质量直接联系
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 供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
属于(C )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直接
原 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

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
析 现实
意义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 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B.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 济发展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 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否定了剥削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 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 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坚持按劳分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那我们应该采 取什么样分配 方式吗?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含义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地 位: 基本原则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公有资本控股企业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的意义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管理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土地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知识梳理:1、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和――――)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必然性: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和―――;②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主体地位。

①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由于――――占主体地位;②在―――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相适应的所有制经济是―――(2)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②生产要素的内容:――――――――――――③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的尊重,对―――――――――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例1:(2005.江苏.31)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A.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B.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C.它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D.它是凭借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解法探究:本题考查了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知识点,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公有制企业可以采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份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故A不选,而社会主义主要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故B不选,C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D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故都选。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 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对应形式 是否属于 劳动收入 否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 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 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 津贴收入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否 是
(2012扬州模拟)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 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 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 大,故排除①。④错,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某方面需求 的属性,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可分配价值, 而不是使用价值。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 见②正确。通过科技入股,可见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 作用,故③正确。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但劳动者和生 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平 等的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透过联想分配看意义
联想充满活力的分配体制促进 了联想的飞速发展。大量人才加盟 联想,大量资本购买联想股票,投 资联想,联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推陈出新,联想股票不断升值,联 想投资人也因而获益。 联想的发展造就了无数个百万 、千万、亿万富翁,为社会创造了 巨大财富。
平均分配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考点精析,考点9我国的分配制度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考点精析,考点9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1)根本原因:是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

(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以追求最佳效益。

只有让不同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的积极性。

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实践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劳动热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要求: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等获得的收入。

②工资性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工资。

③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性支付和家庭间的转移性支付。

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④经营性收入,又叫商业买卖收入,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

包括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产生的收入;农民通过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而获得的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7.1.1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必须废除反映剥削关系的分配制度,确立按劳分配制度。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再次,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7.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第一,按劳分配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行,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实行。

第二,按劳分配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

第三,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来实现。

7.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2.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依据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收入分配领域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方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按劳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市场来实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运行的自身规律又要求按照市场规则来对个人进行收入分配。

¨7.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除了存在按劳分配这个主体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入第,个体劳动收,即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他们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意义和作用。

4.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类型和意义。

重点:1.按劳分配的性质、地位、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

难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依据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1)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实行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实践意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类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判断(1)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2)在我国,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现阶段,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建国开始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

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这是由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分配制度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在分配结构上,也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

另外,由于存在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多种非公有制形式,与此相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把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
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这种
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采取非按劳分配方
式。

第三,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总之,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