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莫高窟PPT课件苏教版

难点词汇解释与运用
01
02
03
04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非人力所能为。在文章中用来 形容莫高窟彩塑的精湛技艺。
神态各异
形容人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彩塑
的生动形态。
宏伟瑰丽
形容气势宏大、华丽壮观。在 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壁画的
艺术风格。
举世闻名
形容名声极大,全世界都知道。 在文章中用来形容莫高窟的知
04
跨学科知识拓展
敦煌学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1 2 3
敦煌学研究机构及学者 介绍国内外知名的敦煌学研究机构、学者及其研 究成果,如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敦煌学研究中 心等。
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概述敦煌文献的发现、流散、整理和研究历程, 以及敦煌文献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领域 的重要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分析敦煌石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探讨其 艺术风格、技艺传承以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 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樊锦诗,1938年7月生于北平,成长于上海。1963年,樊锦诗以531分的高考成绩成为母校历史上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 1967年,樊锦诗与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彭金章结婚。1987年9月1日,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樊锦诗 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02
课文内容详解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莫高窟 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总 结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和谐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增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肯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课文狐狸和葡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力。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

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惶恐失措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急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向说谎的人即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骗局。

他成心站在蝉的对面,称赞道:“您的歌声多么精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知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害中吸取教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伊索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中作者的浏览感受,认真探讨文章的中心意思。

2、知道文章中难句,体会这些句子中隐含的意思。

3、抓住文中词语,体会作者语言风趣的特点。

4、了解本文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写法,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讨中心,知道语句难点:体会难句的隐含义思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问: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寓言?(学生回答)问:什么是寓言?(学生回答)明确: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无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本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本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本
一、《春》
春来江水绿如蓝,桃花浮萍飞处处。

柳絮满汀渚,芦花出浦更繁。

桃花落,江天春色满。

江山如画,一派欣欣向荣。

二、《梁祝》
梁祝花开春满园,燕子双双飞翔远。

桃花流水香满岸,芙蓉泛舟照双眸。

绿杨芳草映日红,紫燕翩翩落枝中。

梁祝鸣禽催芳蕊,春风拂面笑盈盈。

三、《渔家傲·塞下曲六首》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比翼连枝当日愿,照见满川飞白鹭。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四、《渔家傲·江南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夜来风雨声细细,花落知多少。

江南忆,秋风起,洪波涌。

江潮水滔滔,江山如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6-20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6-20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6-20课)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所有年级将统一使用语文统编新教材,但江苏不一样。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6-20课),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6-20课)《鼎湖山听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

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

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2页 0059页 0111页 0113页 0135页 0177页 0221页 0232页 0255页 0325页 0387页 0434页 0463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2、陶校长的演讲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6、变色龙 8、成语故事 10、嫦娥奔月 12、伊索寓言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6、黄山奇松 18、莫高窟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4、少年王冕 26、清平乐 村居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1、师恩难忘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陶校长的演讲
2020苏教版五年级语ຫໍສະໝຸດ 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3、古诗两首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苏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一组
3.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松 下/问/童 子, 言 师/采 药/去。 只 在/此/山 中, 云 深/不 知/处 黄 声/振 林 欲/捕 鸣 然/闭 口
牛 樾 蝉 立
, 。 , 。
了解诗人: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 贾岛 ~ ,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 附近)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号无本。 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 号无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 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 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 清奇僻苦主” 并列其“入室” 及门”弟子多人。 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 唐才子传》 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 )。贾岛著有 长江集》 卷 通行有《四部丛刊》 贾岛著有《 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 全唐诗》 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 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 贾岛年谱》 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 《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 为完备。 为完备。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想要。 捕:捉。 鸣:叫。 忽然:突然。 忽然:突然。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闭口:闭住嘴不说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敦煌莫高窟》课件
3 文化交流
敦煌莫高窟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上为巴颜喀拉山下的几十个佛教石窟。这个位置被认为是选择 性合适的,既保护了壁画的完整性,也方便了研究和旅游。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
艺术瑰宝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石刻代 表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巅 峰,被誉为东方的梵高。
结语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国际合作
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意义
文化之旅
游览敦煌莫高窟,可以领 略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 瑰宝,感受历史的厚重。
精神洗礼
在敦煌莫高窟的宁静环境 中,人们可以沉浸在佛教 文化的氛围中,找到心灵 的宁静。
旅游经济
敦煌莫高窟成为了当地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 大量国内外游客,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繁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 册《敦煌莫高窟》ppt课 件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敦煌市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 瑰宝。它以丰富的壁画、石刻和文物闻名于世。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1 繁荣时期
敦煌莫高窟兴盛于东汉末年至唐朝时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
2 隐匿与再现
长期被遗忘,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和重视。
民族文化
敦煌莫高窟融合了汉族、回 族、藏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 元素,展示了中国多元文化 的魅力。
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记录了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重 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 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艺术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三篇

【导语】《去打开⼤⾃然绿⾊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光捕捉了⼤⾃然的奇趣妙景,以⽣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了⼤⾃然的绚丽多姿,⽽“去打开”的渴望⾃然也在情理之中。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新词,理解由⽣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通过诵读、想象等⽅式,⽤⼼感受语⾔⽂字,激发学⽣热爱⼤⾃然的情感和探索⼤⾃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浅显明了,形式短⼩活泼,富有⽣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现代诗《去打开⼤⾃然绿⾊的课本》,你们想读⼀读吗? ⼆、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的⽔平。

(学⽣⾃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励和指点。

) 2.采⽤多种读的⽅式⿎励学⽣在课堂上展⽰⾃⼰的朗读⽔平,营造⼀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展⽰:学⽣选择⾃⼰喜欢的⼩节来读。

②⼩组展⽰:⼩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组⾃⼰决定,展⽰⼩组实⼒。

③男⼥⽣赛读:在⽐赛中激发学⽣读的兴趣,促进读的⽔平提⾼。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家是带着⾃⼰的情感在读了,下⾯我们以四⼈⼩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节尽情地再读⼀读,⽤⼼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感受。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_图文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_图文

松姿态独特,(
山下(
),游人把它比作“(
),好像(
)”。它向
)。
孔雀松
龙 爪 松
探海松
贴 壁 松
团 结 松
五 岳 归 来 不 看 山 ,
黄 山 归 来 不 看 岳 。
徐 霞 客
∣∣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被徐霞客称为“( 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 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 )”“( )”“( ),虽然(
)”的 )” ),却 )。 ),如同 )。送客
仍然(
如同( ( (
),(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热情地(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 )了。陪客松正对( ),在陪同(
陪客松正对玉屏 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 儿,在陪同游人
观赏美丽的黄山
风光。
送颜有一在 游满诗枝玉 人面赞,屏 。春曰行峰 ”。:似的 黄“作道 海岩揖旁 大前送。 夫倩客此 真影,松 好侧故虬 客枝名干 ,伸“苍 天,送翠 天青客, 挥翠松侧 手容”伸 。
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 作“天然盆景”。它向 山下伸出长长的“手 臂”,好像在跟游客依 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四绝
奇 松
怪 石
云 海
温 泉
返回
迎 客 松
“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 容四海寿千年。”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 寿逾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 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 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 黄山旅游。它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 挺拔,彬彬有理,形象可爱。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编写的,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包括“多彩童年”、“亲近自然”、“智慧人生”、“世界眼光”等。

此外,教材还包括“语文百花园”、“阅读平台”等栏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正确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能够复述课文,初步掌握默读和略读的方法。

3.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能够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短文。

4.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文分析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文优美、知识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具体分析如下:1.选文具有代表性,语言优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2.课文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课文体裁多样,包括散文、小说、寓言、神话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4.课文内容深入浅出,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写作指导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具体指导如下:1.提供写作素材:通过阅读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灵感。

2.指导写作技巧:结合课文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

3.开展写作训练:安排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包括命题作文、自由创作等,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8页 共9页
什么作用? 细微环节描写。以脱穿外套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担心的恐 惊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静的尴尬窘态。板书:忠实走狗) 4、我们从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务中,可以看出 俄国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探讨) (经济衰败 人们麻木 官官相护 欺压百姓 板书不同等符号) 5、探讨:假如你是一位法官,该怎样断这个案? 6、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认清了主人 公奥楚蔑 洛夫的丑恶嘴脸,看穿了沙皇俄国不同等的社会制度。我们 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肯定要酷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学习。 四、目标巩固训练
第6页 共9页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变色龙》,请听作者写作背景录 音介绍。(放录音,板书课题:变色龙)
《变色龙》,作者,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本文是他的早 期作品,发表于 1884 年。1881 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 山大三世继位。为了保证统治者的平安,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 权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
第1页 共9页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挚友,你们肯定听说过很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 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挚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好玩,今日,老师要与小挚友 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挚友们把书翻到 38 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沟通: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 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沟通,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索: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 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沟通自己学习的结果,假如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课《莫高窟》•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莫高窟艺术特色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义阐述目录•跨学科知识拓展与应用•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莫高窟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之一。

历史背景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作者生平本文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代表作品余秋雨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及意图创作背景余秋雨在游览莫高窟后,被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艺术景观所震撼,决定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对莫高窟的赞美和思考。

创作意图通过《莫高窟》这篇散文,余秋雨旨在引导读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瑰宝,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他也希望借助莫高窟这一载体,探讨人类文明、艺术创造和历史传承等深刻主题。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01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分述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最后再总结全文。

02写作特点方面,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和形象刻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展现莫高窟的魅力。

重点段落解读与赏析第二自然段01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突出了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

同时,通过列举数字和数据,展现了莫高窟规模的宏大和历史的悠久。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 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 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 丽,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 作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载体之一,属于绝 句的一种,由五言,四句,二十字组成, 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 绝句,七言绝句。
• 2、《寻隐者不遇》是__唐_代诗人 ______贾岛_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贾岛
• • • •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朗诵体会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 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 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 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 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 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 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 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 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 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 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 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所见 清 袁枚
• • • • •
•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 ⑵ 振:振荡。说明 牧童的歌声嘹亮。 • ⑶ 林樾:树阴。樾: 牧童骑黄牛,指道旁成阴的树. 歌声振林樾。 • ⑷ 欲:想要。 意欲捕鸣蝉, • ⑸ 捕:捉。 忽然闭口立。 • ⑹ 鸣:叫。 • (7)忽然:突然。 • (8)闭口:闭住嘴不 说话。
•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 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 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1《师恩难忘》刘绍棠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wěi)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

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

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各位同学: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苏教版教材语文的学习要根据课文知识点提前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一)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二)
2.“我”的心情变化:(1)“得意”。

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2)“急切”、不理解的心情。

如,“爸爸!为什么?”(3)委屈、难受的心情。

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4)“乞求”。

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5) “依依不舍”。

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3.词句解析。

①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

第一,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第二,因为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这也更能体会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从“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体会到父亲的坚决,“得”意思是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②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沮丧”:灰心失望。

③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
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

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

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益。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三)
1、汉字产生于大约四千年前,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发展阶段。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相传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但是,其实,汉字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逐渐创造出来的,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交流方式。

4、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所以像谜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