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概论-论述题大全

合集下载

自考管理学原理历年论述题归类整理(2010-2013)

自考管理学原理历年论述题归类整理(2010-2013)

【绪论】35.举例阐述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计划工作】35.试述一体化战略的三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35.某企业最初从事羽绒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当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针对我国市场中微波炉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果断作出了转向微波炉生产的战略调整,最终成为该市场的主导者。

请你据此论述企业正确决策的作用和特征。

35.举例阐述目标的作用。

35.举例说明如何运用5W1H进行计划工作。

【组织工作】35.试举例分析技术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5.试述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针对其中一项工作内容进行论述。

36.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阻力?【领导工作】36.如同乐队或合唱队要有指挥一样,任何组织或企业都不可以没有领导,那么,究竟什么是领导?领导工作的实质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36.试述激励强化理论及其应用原则。

35.试述团队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36. 扬帆公司规定,从基层领导开始,各级管理者应当每月向他们各自的上级提出一份自认为对上级考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的、简明的、叙述性的报告;还规定直线组织中的下一级管理者应同他们的上级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这个过程要依次在所有各级管理层次中进行,直至最高主管部门。

请你对该公司这种做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其缺点的改进措施。

36.激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你认为有效激励的要求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人员配备】36.海洋公司建立了一套详尽的人员工作表现调查登记表,意在选拔管理者时,根据调查登记表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合适的人选。

多年来该公司一直以这种方式从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各种空缺职位,请你对此选聘方式进行评价。

36.举例阐述人员配备中责权利一致原理的应用。

【控制工作】36.组织的控制工作要能正常发挥作用,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三、简述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简述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因素。

1.(1)环境;(2)战略;(3)技术;(4)组织规模;(5)组织生命周期。

2.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

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一方面“车到山前必有路”本身并不表明工作中不做计划,只不过是计划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计划的作用体现在:(1)为企业活动分工提供依据;(2)为企业活动资源的筹措提供依据;(3)为企业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

3.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4.如何应用公平激励理论?4. ①管理者不仅关心员工的自身的所得绝对报酬,且还应注意关心员工之间报酬的比较,应注意激励措施的公平性(横向比较)②员工不仅关心他人的报酬,还应注意员工将目前的报酬与过去作比较。

(纵向比较)③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绩效评价合理科学性,结果准确性。

员工对公平的判断主观性,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付出,过低估计自己所得报酬,而对他人的估计则相反。

5.简述行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四、论述题(共16分)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

四种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计划是基础,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简述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名俗话主要体现了哪些管理学原理?1. 这名俗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不断追求更高需求层次的愿望,主要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解析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解析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整理及答案(白瑷峥版)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整理及答案(白瑷峥版)

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2.简述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的关系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

(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业活动一般是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而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如果管理者参与作业工作,可以促进与下属的沟通和理解。

3.简述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简单地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

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4.简述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专业管理是指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

5.简述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对千百年来人类管理经验、智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学习管理的主要途径。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库-----论述题1.试述管理是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

管理的科学理论对管理人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这种经过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才可以避免单纯凭经验、直观和靠运气的方法,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管理的科学性表明:管理只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运作,是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

管理的技术性,是指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体系转化为能够进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是管理科学应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管理技术反映了管理理论,它是从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中提炼发展而来的。

目前,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的实践,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

它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

管理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者在理论的运用中应该注意二点: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二是既不能生搬硬套地滥用管理理论,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一切。

从科学性来讲,不能用一个不适应实情的原理去改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

不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家,试图把一种理论生硬地搬用于不能由它来阐明的那种情况,那是不适宜的。

从技术性来讲,管理者应该正确运用管理技术中的预算编制、决策技术、目标管理以及各种控制技术等等,以便有效地开展管理活动。

从艺术性来讲,管理的艺术性应局限在管理制度失效的领域,也就是说需要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去完善管理制度。

但在管理制度规定到的地方,是不可以假管理艺术之名违反管理制度的。

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那么就需要修订管理制度,而不是以管理艺术去代替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可以讲,建设管理制度,需要把握科学性和技术性;完善管理制度,需要运用艺术性。

2.试析人本管理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

作好了人的工作,管理就抓住了根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人本原理,就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管理原理。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

论述题1、试述有效沟通的要求2、论述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案例分析1、面对飞速变化的管理环境,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认为无论什么形式的计划,在变化面前都没有什么用途,对制定计划意义持怀疑态度,轻视企业的计划工作,请运用所学的计划工作的知识,对此现象做出评价。

最佳答案一、沟通指可理解的信息在活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

有效沟通的要求(1)及时:及时沟通是指沟通双方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沟通,并使信息发生效用。

为此要做到:①传送及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用最短的时间传递;②反馈及时:接收者接到信息后,应及时反馈,这有利于发送者修正信息;③利用及时:双方要及时利用信息,避免信息过期失效。

(2)全面:要求发送者在发出信息时完整全面。

(3)准确:准确的信息,可充分反映发送者的意愿,使接收者正确理解信息。

二、组织结构类型1、直线型组织结构: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管理者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的职权。

优点:1、结构比较简单;2、责任与职权明确。

缺点:1、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2、部门间协调差。

2、职能型组织结构: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机构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可以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1、管理工作分工较细;2、由于吸收专家参加管理,减轻了上层管理者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实行自己的职责。

缺点:1、由于实行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容易千万管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职责与职权;2、各职能机构往往从本单位的业务出发考虑工作,横向联系差;3、对于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差,不够灵活;4、强调专业化,使管理者忽略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论述]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意义在于:(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论述]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

1)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管理学产生于管理的实践活动。

在管理的实践中,人们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经过提炼上升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反过来通过实践指导人们的管理活动,验证管理理论的有效性,逐步发展和完善管理理论。

(2)系统方法: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必须对影响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方法可行、决策合理,这就要运用系统方法,了解系统的方法首先要从系统的含义开始。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学习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指导。

通过管理过程中管理职能的展开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规律、原理和方法的问题,这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和学习的方法,而且易学、易懂、易用。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说可以是案例的调查和分析、边学习边实践,以及带着问题学习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往往能够提高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效果。

[论述]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际技能,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管理的必要性①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①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②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③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④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基本观点①工作定额原理②标准化原理③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的工人”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⑤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⑥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霍桑实验(梅奥)的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②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③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④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SWOT 分析法含义:SWOT分析是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分析基本步骤:①分析组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②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③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组织发展战略。

SWOT 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SWOT 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①确立合适的价值观标准②选择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应聘者③强化员工的认同感④建立符合组织文化要求的奖励系统⑤不断丰富和完善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的含义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培养管理者道德的途径①挑选高素质的管理者②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③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④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⑤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业绩(新增)①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监理企业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的话语权,为员工创造自由的工作环境②企业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③企业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决策的原则(新增)信息原则、预测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原则、对比择优原则、反馈原则决策的标准①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最优标准”;同时具备:A.获得所有信息;B.拟定出所有备选方案;C.预测每一个备选方案的执行结果。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精选200题)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决定题1、主管人员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时,下达的各种命令越一致,领导和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职责感也就越大。

(√)2、所谓管理,其实质就是组织中的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实施影响的过程。

(×)3、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务必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4、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按照5、由于管理职能过于专业化,导致综合性的管理人才难以选取训练和培养,这是按产品划分部门方法的局限性。

(×)6、对于组织活动而言,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此刻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7、非正式沟通是组织之外的沟通,对组织有害无利。

(×)8、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9、主管人员所处管理层次越高,概念技能要求越低。

(×)10、民主型领导方式是比专制型领导方式更有效的领导方式。

(×)11、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是指遵循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划分部门。

(√)12、权变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巴纳德。

(×)13、对于组织活动而言,组织的目标就是组织的计划。

(×)14、非正式组织只存在与个别组织内。

(×)15、作为一种现代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16、由上层管理人员制定的,涉及组织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方针和方案的计划是战略计划。

(√)17、科学决策追求的并不是最优最好方案。

(√)18、目的或任务是指社会赋予一个组织的基本职能,它要回答组织是干什么的和就应干什么的问题。

(√)19、统一指挥原则要求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由一个上级主管直接负责。

(√)20、领导者不务必就是管理者。

(√)21、管理者就是组织中的领导者。

管理学原理 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 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管理学原理重点题目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管理学论述题

管理学论述题

1、管理定义及其性质.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3、计划工作的特征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

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确定各种科学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础.(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根据这些基本出发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管理学原理概论论述题大全(总31页)

管理学原理概论论述题大全(总31页)

管理学原理概论论述题大全(总3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为什么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知识点:管理的性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其次,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一门科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存在并在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性指的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则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具有创造性。

管理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的管理,管理没有一成不变,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模式。

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感情,因此,管理者只有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创造性地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管理才可能成功。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管理工作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

简述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管理作用管理对于组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对管理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的重要职能。

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在组织的那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工作。

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

在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但是,离开了管理,这些要素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在生产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力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管理。

管理对于每个组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有那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知识点:管理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是管理者要发挥作用的四项基本工作。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

管理学原理重点题目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管理学》论述题整理

《管理学》论述题整理

《管理学》论述题整理管理学论述题第一章一、管理者得角色1、根据亨利明茨伯格得理论,分为:①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②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③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2、根据彼得F德鲁克得理论,分为: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与工作二、管理者得技能:1、技术职能:如管理会计得人要懂会计2、人际职能:对各高中低层管理人员得要求大体相同3、概念职能:将组织视作整体,了解各部分相互关系三、管理职能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得行动2、组织:管理活动得根本职能,就是其它一切活动得保证与依托3、领导:指导行为、增进了解、统一思想、激励成员4、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5、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得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得原动力第二章(包括评价!)一、泰罗得科学管理理论1、理论:①科学管理得根本目得就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得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得管理方法代替旧得经验管理③实施科学管理得核心问题,就是要求管理人员与工人双方在精神上与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2、做法:①对工人提出科学得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③对工人进行科学得选择、培训与提高④制定科学得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⑤使管理与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得劳动称为执行职能3、评价:⑴积极性:①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得科学管理方法,就是管理理论得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需要③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得创立与发展有了实践基础⑵局限性:把人瞧作纯粹得“经济人”,忽视了员工感情、态度等因素二、法约尔得组织管理论:1、管理得六种职能:①技术②经营③财务④会计⑤安全⑥管理2、管理得14条原则:(个人认为重要得2个)①分工②统一命令三、行为科学学派㈠梅奥得霍桑实验:1、企业得职工就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得社会欲望,提高工作得士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得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该采用新型得领导方法㈡X,Y理论,超Y理论(比较简单)1、X:①人得本性就是坏得②采取严格得控制,强制方式2、Y:①人得本性就是好得②创造多方面满足工人得环境就是她们得智慧与能力得到充分得发挥3、超Y理论:对不同得人进行不同得管理㈢Z理论:1、企业对职工得雇佣应就是长期得而不就是短期得2、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得管理工作3、实行个人负责制4、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5、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得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得经验6、相对缓慢得评价与稳步提拔7、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第六章一、决策得类型1、确定型:存款2、风险性:春游下雨3、不确定型;iphone5出不出二、决策得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与评估三、决策得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得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四、决策得原则1、决策遵循得就是满意原则,而不就是最优原则2、决策要达到最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获得与决策有关得全部信息②了解全部信息得价值所在,并据此拟订出所有可能得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得执行结果3、而现实中实现最优得条件往往难以达到第七章一、计划得类型1、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二、计划得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得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与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第八章一、目标管理㈠目标管理得基本思想1、企业得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得实现2、目标管理就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得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订共同得目标,确定彼此得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与衡量各自贡献得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得分目标就就是企业总目标对她得要求,同时也就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得贡献4、靠目标进行管理5、靠目标进行考核与奖惩㈡目标得性质1、层次性:广泛得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得个人目标2、网络性:整体协调规划3、多样性:4、可考核性:将目标量化5、可接受性6、挑战性(5、6对立统一)㈢目标管理得过程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得作用;3、执行目标;4、评价成果;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得目标管理循环第十章一、管理人员得选聘得标准㈠两点说明:1、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职能机构得管理职务,需要完成不同得工作,要求职务担任者具备不同得知识与技能2、选聘管理干部得主要依据就是贡献还就是能力?——能力(查书后发现错了)原因:贡献得补偿主要通过物质报酬㈡具体要求1、管理得欲望2、正直、诚信得品质3、冒险得精神4、决策得能力5、沟通得技能㈢选聘程序1、公开招聘2、粗选3、粗选合格者知识能力考核:处理公文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4、民意测验5、选定管理人员二、管理人员内外部招聘得优缺点㈠外部招聘:1、优点:①外来优势(即没有历史包袱)②有利于缓与平息内部竞争者之间得紧张关系③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得空气2、缺点:①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缺少人事基础,需要一段时间得适应②组织对应聘者得情况不能深入了解③对内部员工打击大㈡内部提升:1、优点:①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得正确性④有利于迅速开展工作2、缺点:①引起同时不满②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第十一章一、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产生得影响(重在消极)1、积极:①满足职工得需要②易于产生与加强合作精神③帮助正式组织起到一定得培训作用④非正式组织也就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得2、消极:①非正式组织得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得工作产生极为不利得影响②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得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得个人发展③非正式组织得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得变革,发展组织得惰性二、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1、正式组织得目标得有效实现,要求积极利用非正式组织得贡献,努力克服与消除它得不利影响2、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得存在,为非正式组织得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3、通过建立与宣传正确得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得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得贡献三、直线与参谋1、关系:①直线关系就是一种命令关系,就是上级指挥下级得关系②参谋就是直线管理者为弥补专门知识得不足而找得一些助手③直线关系就是一种指挥与命令得关系,授予直线人员得就是决策与行动得权力④参谋关系就是一种服务与协助得关系,授予参谋人员得就是思考、筹划与建议得权力⑤直线管理人员拥有指挥与命令得权力,而参谋则就是作为直线得助手来进行工作得2、矛盾:①虽然保持了命令得统一性,但参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②参谋作用发挥失当,破坏了统一指挥得原则3、如何发挥参谋作用:①明确职权关系②授予参谋必要得职能权力③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得条件第十七十八章一、控制得要求1、适时控制:在偏差出现前发现偏差2、适度控制(要求具体掌握):控制得范围、程度与频度恰到好处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得关系③使花费一定费用得控制得到足够得控制收益3、客观控制:检查测量得手段正确,定期检查标准及规范时期符合当代要求4、弹性控制二、控制过程(要求掌握小点)1、确立标准:①确定控制对象②选择控制得重点③制定标准方法2、衡量绩效:①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得客观性与有效性②确定适宜得衡量频度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3、纠正偏差:①找出偏差产生得主要原因②确定纠偏措施得实施对象③选择恰当得纠偏措施。

管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管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管理学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篇总论1、给管理下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你认为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P4)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动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请介绍主要内容。

(P5)①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管理者应具备哪三种技能?图示不同层次做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P6)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中层管理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基层管理4、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笔记)①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的出现是有人类活动的特点而决定的,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是生产力②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

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应。

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成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页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或制约作用。

5、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 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

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

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

理即制度,管即措施。

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2.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

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

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 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

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

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

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

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

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

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

4. 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

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

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

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

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

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

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

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

5. 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

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 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 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2. 扁平型组织主要的不足之处.(1) 各级管理人员工作负荷重,精力分散.(2)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3)下属人员需要自动.自发.自律.否则容易出现失控的危险.(4)扁平结构虽然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联络,但管理幅度的加大会使同级间的沟通联络产生新的困难.总之,直式结构与扁平结构都是相对的.在适宜的环境下,都可能成为有效的结构形态.6. 学习“管理的目的与任务”有何重要意义。

答:管理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的,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任何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的行为或活动是不能称之为管理的,目的性是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为或活动的特性;管理者通常的任务是为自己企业或部门制订目标,组织资源和人力实施达成目标所必须的措施,以及及时果断地做出必要的决策。

但管理者还有两个同样重要,却为大部分管理者所忽视的任务:对自己的企业或部门进行有效的监控及培育人才。

7.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重要性。

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要点:(1)人类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行为的动机或动力。

(2)人类的需求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又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内容:(1)生理需要。

食物、水、所、性的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3)社会需要。

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的需要。

(4)尊重需要。

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需要。

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的理论使管理者认识到,妨碍需要的满足或不能满足需要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换句话说,提供满足需要的机会可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8. 何谓“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谈谈其重要性。

答:弗雷德里克.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為理解工作中的激勵情況提供了另一種分析模式。

當問到什么使他們”積極”時,人們趨向于將其歸結為工作自身的性質。

赫茨伯格把這些因素稱為激勵因素。

當問到什么使他們”消極”時,人們趨向于將其歸結為工作環境。

赫茨伯格把這些因素稱為保健因素。

雙因素理論把保健因素或者令工作工滿意的因素與工作環境相聯系。

也就是說,不滿意更多的是工作環境造成的,而不是工作自身的性質。

保健因素包括工作條件、人際關系、組織政策和管理、監管的技朮質量、基本工資等。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認為,提高保健因素,可以使員工減少對工方面的不滿,但是這些因素不能使員工增加滿意感。

為了提高激勵效果,赫茨伯格認為,通過滿足員工在工作中的要求,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業績都會提高。

主要的激勵因素包括成就感、認可度、責任感、晉升的機會和個人成長。

雙因素理論指出了所有工作都具有的兩個重要方面:工作內容----員工按照職責要做什么﹔工作環境---員工的工作條件或環境。

因此,赫茨伯格給管理者的建議仍然是合理的:(1)改善不好的工作環境可以消除員工們實際的或潛在的不滿意(2)在工作內容中融入激勵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提高員工工作的滿意程度。

9. 请谈谈管理原则的重要性,其内容有哪些。

答: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人群之中形成的企业管理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像在所有的树上都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但所有的树叶都有叶柄、叶脉和树叶的正、反两面,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原则;管理原则共有以下十四条原则:1劳动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薪酬 8.集权与分权 9.等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 .团队精神10. 何谓激励,联系实际谈谈激励的重要性。

激励是用来描述影响员工工作努力的程度、目标和持久力的因素。

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一种心理上的驱动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人们做什么事情都有其理由,这就是动机,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标和目的。

激励从字面上看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在管理工作中,可把激励定义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过程.如果讲得再全面一点,可以解释为: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组织都是由人创建,由人来管理的.因此人是决定组织成败的最关键因素.组织中人的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绩效;而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和其他管理活动不一样.激励可能不直接对组织的利益有所贡献,但它却是组织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可靠保障.11. 某企业为了鼓励员工出勤,设置了全勤奖,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请解释为什么答:首先在理论层次: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个体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既定结果,并且这一结果对自己有吸引力时,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它包括三项变量或三种联系:(1)努力-绩效的联系:个体感觉到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达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

(2)绩效-奖赏:个体对于达到一定工作绩效后即可获得理想的奖赏结果的信任程度。

(3)吸引力:如果工作完成,个体所获得的潜在结果或奖赏对个体的重要性程度,与个人目标和需要有关。

员工是否愿意从事某种工作,取决于个体的具体目标以及员工对工作绩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认识。

其次结合实际分析原因:激励的总体绩效取决于期望理论的三种联系的综合效果。

员工要想拿到全勤奖,必须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

这对于一名员工来说很难达到。

所以员工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便会认为这种全勤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员工认为能达到全勤的结果,那么企业能否按照实际承诺给予奖赏呢?如果员工对企业没有足够的信任程度,那么在这个环节上也会失去激励效果;最后我们还得考虑企业承诺的全勤奖是否是员工感兴趣的东西。

对于一个高薪员工来说,少量的全勤奖金额对其的吸引力是很小的。

当然对于企业的一个清洁员来说就不一定了。

再次提出简单建议:所以,组织所提供的奖赏应该能够与个体的需要一致;奖赏的重点应放在对员工有吸引力的行为上;增加企业在员工心中的信任度;还的明白期望来自员工的知觉,而不一定是实际情况本身。

12. 简述霍桑实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答:霍桑实验具有科学管理的特点,打算确定经济刺激和工作场所的物质条件是怎样影响工人的产出的,霍桑实验帮助管理者和管理学研究人员将注意力从关注技术和结构的古典理论,转向关注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等生产力的关键因素,霍桑实验的结论是:群体的社会准则或标准是决定工人个人行为的关键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